超然台记(上课用)教学文案_第1页
超然台记(上课用)教学文案_第2页
超然台记(上课用)教学文案_第3页
超然台记(上课用)教学文案_第4页
超然台记(上课用)教学文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然台记(上课用)

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他没有俸禄、生活困苦、衣食不足,而且受到监督.没有住的地方,只好暂居庙里,后来得了一块荒地,耕种,造屋。元祐元年(1086)重获启用官至礼部。

旧党执政。受到皇太后重用保护,苏轼被调回京都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自请外任杭州太守。后被召回京师,担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绍圣元年(1094)又遭贬职惠州儋州。

皇太后驾崩,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元符三年(1100)渡海北返次年病逝。

66岁死于常州。

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苏轼问余平生功业,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一度下狱,三度贬官。命运多舛,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为什么?作者的复杂思想: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内在平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达则积极入世,穷则乐观出世,当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玮丽()啜漓()舟楫()采椽()杞菊()期年()眩乱()撷取()秫酒()瀹()潍水()餔糟()园圃()脱粟()wěichuòjíchuánqǐjīxiéshúpǔsùbùxuànyuèwéi正字音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餔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可观:可观赏的地方苟:如果非必:不一定怪奇玮丽:怪异、新奇、雄伟、瑰丽餔:吃。啜:喝。醉:使……醉。饱:使……饱。吾往安而不乐?(宾语前置)提出观点:凡物皆有可观,苛有可观,皆有可乐——善观则乐。

《超然台记》译文

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依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并列连词;者:……的原因;因为;喜:使……高兴;悲:使……悲;而可以足吾欲之物者有尽(定语后置)。

福祸之辨:

“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无节止地追求物质享受,无异于“求祸而辞福“,这是极其不明智的。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辨,通“辩”,争辩;在,介词;战:激荡;去取:取舍用来蒙蔽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在(状语后置)局限于事物之内而:表修饰以高大(形象)临视我哪里,疑问副词因此忧愁,偏义复词于此(从这里),兼词。心勿为物役:“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则“美恶横生,忧乐出焉”。人为物质利益驱使,就异化成物的奴隶,心理负担太重,精神上就不可能获得自由。

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可使人欢喜,而灾祸却使人悲伤。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恶的争辨在胸中激荡,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追求灾祸,不要幸福,难道是人们的心愿吗?这是外物蒙蔽人呀!他们这些人局限在事物之中,而不能自由驰骋在事物之外;事物本无大小之别,如果人拘于从它内部来看待它,那么没有一物不是高大的。它以高大的形象横在我们面前,那么我常常会眼花缭乱反复不定了,就象在缝隙中看人争斗,又哪里能知道谁胜谁负呢?因此,心中充满美好和丑恶的争辨,忧愁也就由此产生了,这不令人非常悲哀吗!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放弃;承受;蔽:住;采椽:指简陋的生活;远离比:连续;登:丰收。狱讼:犯罪的案件;每天,名作状一定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期年:一年更加相当于“而”,表修饰以……为乐,喜欢以……为安,习惯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使……洁净,使动破败的房屋靠着,介词城墙使……变新共同,一起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向南,名作状通“现”,显现大概,或许承接隐遁的地方前辈留下来的功业登台怀古:

南有隐君子;东则卢敖所遁;西有师尚父、齐桓公;北思淮阴公。

表明苏轼既赞赏隐逸,又崇尚功业。苏轼能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仕途的升降沉浮,所以到哪里都不喜不忧,抱着随缘自适的态度。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撷:摘;秫酒:米酒;瀹:煮;脱粟:糙米;游乎乐哉!(感叹句,主谓倒装)

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县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

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象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米酒,煮糙米,大家一面吃一面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官民同安、无为而治:以自身经历说明只要超越物质利益之上,随遇而安,时时保持一个好心态,就能化苦为乐。

东坡乐,并不局限于个人乐、而是与民同乐;不是“无为”而乐,而是“有为”而乐——“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乐予之拙也”。第三段,步入正题,叙述移守胶西,生活初安,治园修台,游而得乐的情景。先叙由杭到密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怎样超然自处,优然自乐;再写修葺旧台和登台眺望的感慨;最后具体写超然台上游息宴饮的快乐。用具体的事实说明了超然于物外,必得其乐的道理。

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正在,时间副词刚好,时间副词写文章命名,名作动

大概,副词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赋,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苏轼弟兄二人都认识到苦恼的产生在于人的欲望无止境,而如果不被欲望所困,放弃对满足欲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