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技术方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4/38/wKhkGWYoTUSABdgyAAHXF54QVXE139.jpg)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技术方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4/38/wKhkGWYoTUSABdgyAAHXF54QVXE1392.jpg)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技术方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4/38/wKhkGWYoTUSABdgyAAHXF54QVXE1393.jpg)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技术方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4/38/wKhkGWYoTUSABdgyAAHXF54QVXE1394.jpg)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技术方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4/38/wKhkGWYoTUSABdgyAAHXF54QVXE13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目录TOC\o"1-3"\h\u24057第一章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1424197第一节项目背景 1432331一、红火蚁介绍 145224二、红火蚁危害 199393第二节项目需求 208999一、技术需求 2025668二、商务需求 3519484第三节本项目工作重点 3612538第二章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384965第一节服务思想及范围 3818054一、服务思想 3813740二、服务范围 3818318第二节服务思路与策略 3818717一、管理理念 3824384二、管理策划 3919221三、管理模式 3916581四、管理机制设想 4010327第三节服务目标 4231680一、质量目标 423514二、安全目标 4224536第四节工作思路 4318380一、红火蚁防治原则 4320915二、红火蚁防治管理策略 446313三、水库红火蚁防治思路 4722517第五节红火蚁防治技术规程 5022260一、总则 5030469二、检查 501180三、预防 52934四、灭治 5331624五、验收 5512180第三章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574167第一节公司组织及职责 5718395一、公司简介 5725479二、公司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588240第二节项目组织结构 6327923第三节项目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 6521180一、人员配置 6513331二、具体岗位职责 6820266第四节人员管理制度 789732一、工作守则 7814533二、培训制度 8119332三、考核制度 8216242四、人事档案管理 8330613五、员工激励机制 832579第四章物资设备管理 8632214第一节拟投入本标项目的主要药械表 8619718第二节红火蚁防治药物管理方案 877037一、红火蚁防治的药品、用法 882481二、药剂的保管和仓储原则 9418748三、建立完善的药剂管理办法 9526459四、药剂的使用 9517706五、季节性的重要防范 9522501六、药剂失效的鉴别 9623854第三节红火蚁防治设备管理方案 973864第五章现场勘踏计划 1051401第一节现场踏勘目的 10518858第二节现场踏勘时间 10725614第三节现场踏勘制度 1082344第四节现场踏勘人员 110376第五节现场踏勘流程 11121600第六节现场踏勘记录 1124108第六章防治实施方案 11518445第一节监测方案 1151648一、鉴别特征 11525027二、监测准备 11728487二、监测方式 11832631四、信息上报 1217971第二节红火蚁防控方案 1238218一、水库堤坝红火蚁产生的原因 12319252二、红火蚁生活习性 1245653三、堤坝红火蚁的活动规律 1303666四、水库堤坝红火蚁的预防方法 1338880五、堤坝红火蚁的灭治方法 1365956第三节红火蚁防治措施 14427051一、灭防措施 14521122二、治理措施 14926248三、组织措施 15112993四、技术措施 1536501第七章后期服务方案 1585888第一节服务原则 1583917一、以业务为中心 158505二、重在措施 15819051三、安全性及保密性 15913859四、适应性 15928808五、标准性 1598863第二节服务承诺 1606837一、服务期服务承诺 16012497二、技术支持承诺 16014102三、服务及时性的承诺 16113857第三节后期服务机构 16216196一、项目组织结构 16218136二、后期服务人员安排 16218191三、岗位职责 16316834第四节后期服务管理方案 16424334一、后期服务实施方案 1648364二、后期服务管理制度 1652621第五节后期服务保障 1674475一、后期服务承诺 167603二、后期服务保障 16825756第八章服务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1701319第一节编制服务进度计划 17023501一、编制依据 17017527二、编制原则 17017494三、工期安排 17122550第二节红火蚁防治服务部署 17224558一、指导思想 17218320二、服务构想 17231196三、红火蚁防治服务准备 17413135第三节红火蚁防治服务方案 17912827一、总体服务程序 1798124二、具体服务方案 1805757第四节项目进度保证措施 18814907一、组织保证 1888750二、人力资源保证措施 19128478三、药物及设备配置的保证措施 19215876四、技术上的保证措施 1948645五、经济上的保证措施 19528787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 1996149第一节红火蚁防治药物对环境的危害 1998751第二节环境保护意义 2003588第三节环境保护管理 20117592第四节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职责 20421091一、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20429466二、环境保护管理职责 2047075第五节环境影响措施 20722890一、减少红火蚁防治药物环境影响措施 20713213二、场地环境保护措施 20932092三、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2107753四、减少噪声技术措施 21127514五、减少水污染措施 21213484六、“渣土垃圾”管理整治措施 21217587第十章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2146139第一节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214379一、质量方针 2144766二、质量指标 21420289三、思想保证体系 21532355四、组织保证体系 21625157五、工作保证体系 21616760六、红火蚁防治药物质量检验计划 21710056第二节服务质量保障制度 21816337一、员工职业道德准则 21823481二、员工培训制度 21919754三、文明服务制度 2202120第三节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22119407一、监督检查机制 22130979二、建立约束机制 22318113三、科学的管理机制 22426472四、完美的服务流程 2252555五、优秀的员工队伍 22628187六、尊重采购方 2264575七、服务效率意识 22723319八、激励运作机制 23013078九、利用数据统计工具,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 23423698第四节服务质量考核 2359832一、人员组成 2369715二、检查范围 23616472三、考核办法 23621899四、日常管理 2406783第十一章安全作业方案 24126858第一节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4125862一、安全保证体系 24115624二、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2422225三、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24216543四、各项安全措施 24217991五、事故预防措施 24329287第二节安全作业管理方案 2449839一、安全制度 24421007二、安全预案 24525908三、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设施配备 24525132四、安全检查及记录 2457874五、安全事故处理 2462676第三节安全作业管理措施 24628462一、安全作业技术措施 24625856二、制定主要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2471338三、员工安全管理规定 2485738四、疫情防护安全管理 25026740五、工作服及工号牌管理 2544090六、员工手册安全及消防守则 25529992第十二章人员培训 25821584第一节培训目标 25825844一、总则 25823070二、目标原则 25812556第二节培训计划 25917905一、培训对象 25917250二、岗位基本要求 25915139三、具体细则 26022097第三节培训内容 26017763一、总则 2607816二、相关法律 26110106三、红火蚁基本知识 26131032四、红火蚁防治方法 265304第四节培训的组织实施 26726845一、培训管理原则与要求 2673467二、培训方式与培训时间 26815635第五节培训跟踪及检验 268948第十三章项目管理制度 26926200第一节人事管理制度 26915539一、工作制度 26918886二、劳动纪律 27030854三、奖惩管理 27115050四、廉洁自律管理 27311419五、离(任)职管理 27528891第二节监测制度 27618840一、监测区域 27613463二、监测地点类型 2768934三、监测时期 27723878四、监测方法 2779388第三节施药制度 2786047一、手工施药 2787492二、器械施药 279775第四节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28130483第五节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28220128一、采购方沟通 282472二、采购方投诉处理 28231685第十四章项目应急预案 28820401第一节应急保障措施 28822917一、应急机制保障 2882866二、应急设备保障 29010459三、应急经费保障 2915949第二节应急处理方案 2926066一、目的 29228916二、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29210125三、突发事件预防 2934665四、突发事件处理 29427834五、突发事件处理工作总结 29531703第三节消防事故应急预案 29626644一、总则 29613905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29713231三、火灾预防、监测、预报、报告 29724708四、火灾扑救 2985033五、火灾案件查处 3015124六、后期处置 30112676第四节流行性传染疾病应急预案 30131103一、防疫作业 3012953二、作业班组 30129991三、应急预案 3027第五节药物中毒预防方案及处理预案 30221356一、药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 30223456二、药物中毒预防措施 30524719第六节其他应急预案 30619214一、人员意外伤害处置预案 30627100二、人员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307温馨提示: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说明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详情可见本文第一章。二、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整体服务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二章。三、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详情可见本文第三章。四、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拟投入的药物设备”详情可见本文第四章。五、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现场踏勘计划”详情可见本文第五章。六、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红火蚁防治实施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六章。七、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后期服务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七章。八、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质量保障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十章。九、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安全作业管理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十一章。十、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应急预案”详情可见本文第十四章。编制依据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三)其他法律法规。四、行业规范、标准。(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第一章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第一节项目背景一、红火蚁介绍红火蚁(学名:SolenopsisinvictaBuren)的拉丁名意指“无敌的”蚂蚁,难以防治而得名。红火蚁分布广泛,为极具破坏力入侵生物之一。在中国红火蚁是入侵生物。红火蚁是蚂蚁的一种,属于社会性昆虫,有多个品级,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蚁、雄蚁和工蚁(发育不全无生殖能力的雌蚁)。其中的工蚁又可分为一至多型,多型时包括大型工蚁(兵蚁)和小型工蚁。工蚁有腹柄结2个;触角一般10节,末2节成锤棒状;唇基两侧有纵脊向前延伸成齿。雌蚁和雄蚁有单眼,雌蚁触角一般11节,雄蚁触角一般12节。并胸腹节不具刺或齿。截至2021年3月,据农业农村部门监测,红火蚁已传播至12个省(区、市)435个县(市、区),尤其是近5年来新增红火蚁发生县级行政区191个,较2016年增长了一倍,在城市公园绿地、农田、林地及其他公共地带都有发生。(一)社会体系红火蚁,真社会性的生活结构,蚁巢中除专负责生殖的蚁后与生殖时期才会出现负责交配的雄蚁外,绝大多数的个体都是无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职蚁)。无生殖能力的职蚁可分为工蚁与兵蚁亚阶级,阶级结构变化为连续性多态型。红火蚁有“单蚁后”及“多蚁后”两种社会形态,是透过约600个“锁”在一起的“超级基因”调控来决定红火蚁是“单蚁后”及“多蚁后”族群。单蚁后族群是由一个交尾蚁后通过飞行而播散建立。这种播散方式可使交尾的蚁后播散到1km或更远的地方定植。因它们有领地意识,单蚁后的族群密度比多蚁后的族群密度低,蚁丘密度为200个/ha。多蚁后族群是在一个族群中有2个至数百个具有繁殖能力的蚁后,它们由1个或几个蚁后通过爬行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建立,这种形式的播散速度慢。多蚁后族群没有领地,所以,单位面积上的族群密度比单蚁后族群的密度高6倍,超过1000个/ha。这两类族群都可以通过流水而播散。当水面上升,它们形成一团而浮在水面上,能存活数周直到水位落下或漂流直到岸上。(二)生存繁殖红火蚁自然繁殖中以生殖蚁的婚飞扩散较为持续和有规律。红火蚁没有特定的婚飞时期(交配期),成熟蚁巢全年都可以有新的生殖蚁形成。雌、雄蚁飞到约90~300米高的空中进行婚飞配对与交配,雌蚁交尾后约飞行3~5公里降落寻觅筑新巢的地点,如有风力助飞则可扩散更远。红火蚁的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共8~10周。蚁后终生产卵。工蚁是做工的雌蚁;兵蚁较大,保卫蚁群。每年一定时期,许多种产生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雄蚁不久死去,受精的蚁后建立新巢,交配后24h内,蚁后产下10~15只卵,在8~10d时孵化。第一批卵孵化后,蚁后将产下75~125只卵。一般幼虫期6~12d,蛹期9~16d。第一批工蚁大多个体较小。这些工蚁挖掘蚁道,并为蚁后和新生幼虫寻找食物,还开始修建蚁丘。一个月内,较大工蚁产生,蚁丘的规模扩大。6个月后,族群发展到有几千只工蚁,蚁丘在土壤或草坪上凸现出来。红火蚁是一种营社会性生活昆虫,每个成熟蚁巢,约有5~50万只红火蚁。红火蚁虫体包括负责做工的工蚁、负责保卫和作战的兵蚁和负责繁殖后代的生殖蚁。生殖蚁包括蚁巢中的蚁后和长有翅膀的雌、雄蚁。一个蚁巢中包括1个或数个可以生殖的蚁后,其他所有的工蚁和兵蚁都是不能繁殖的。红火蚁的寿命与体型有关,一般小型工蚁寿命在30~60天,中型工蚁寿命在60~90天,大工蚁在90~180天。蚁后寿命在2~6年左右。红火蚁由卵到羽化为成虫大约需要22~38天。蚁后每天可最高产卵800枚(IUCN数据,另有论文称为1500枚),一个几只蚁后的巢穴每天共可以产生2000~3000枚卵。当食物充足时产卵量即可达到最大,一个成熟的蚁巢可以达到24万头工蚁,典型蚁巢为8万头。(三)食物类型红火蚁食性杂,觅食能力强,食物包括149种野生花草的种子,57种农作物,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和腐肉等,他们有植物上“放牧”蚜虫、介壳虫的行为。红火蚁群体生存、发展需要大量的糖分,蜜汁、糖、蛋白质、脂肪等食物也在红火蚁的食谱上。红火蚁幼虫在某龄以前只吃液质食物,而后能够消化固体食物。工蚁带来富含蛋白质的固体食物放置在幼虫的嘴前。幼虫分泌消化酶分解固体食物并反刍给工蚁。蚁后靠取食一些消化过的蛋白质来维持产卵的需要。只要有足够的食物,蚁后就能够发挥其最大产卵效率。通常在凉爽季节的白天或炎热时期的傍晚和夜间工蚁觅食活动最积极。觅食蚁通过地表下的水平蚁道离巢去觅食,一个大型蚁巢的觅食蚁道可从蚁丘负外延伸几十米远,沿路有通向地面的开口。(四)蚁巢特征红火蚁为完全地栖型蚁巢的蚂蚁种类,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高10~30cm,直径30~50cm的蚁丘,有时为大面积蜂窝状,内部结构呈蜂窝状。新形成的蚁巢在4~9个月后出现明显的小土丘状的蚁丘。新建的蚁丘表面土壤颗粒细碎、均匀。随着蚁巢内的蚁群数量不断增加,露出土面的蚁丘不断增大。当蚁巢受到干扰时,蚂蚁会迅速出巢攻击入侵者。红火蚁在蚁丘四围有明确的领地意识,而蚁丘的特点及主动攻击入侵者的行为,可以作为迅速判断是否为红火蚁的方法之一。(五)温度影响红火蚁对热的耐受性最低温度为3.6℃,最高温度为40.7℃。红火蚁在土壤表层温度10℃以上时开始觅食,在土壤温度达19℃时才会不间断地觅食,觅食的土壤表层温度范围为12~51℃。当土壤表层下2cm处的温度在15~43℃时,工蚁开始觅食,最大觅食率发生在22~36℃时。低温度比高温度更能限制红火蚁的觅食。春天土壤周平均土壤温度发(表层下5cm深处)升高到10℃以上,红火蚁开始产卵。工蚁和繁殖蚁化蛹和羽化分别发生在20℃和22.5℃。土壤平温度24℃时新蚁后可以成功地建立族群。当土壤很湿或很干时则活动减少。干旱后的一场雨会刺激它们2~3d的筑巢活动并增加觅食活动。从土壤表面到10cm深处的温度低于18.8℃时,全天不会发生交尾飞行。气温在24~32℃,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交尾飞行在上、下午均可发生。新建立族群89%的处于侵扰区域的下风向。交配飞行通常发生在雨后晴朗、温暖的中午时分。一旦雌性有翅繁殖蚁完成交配后,会从翅基缝处折断双翅,并寻找一个合适的场所建立一个新的族群。这些场所一般在岩石或树叶下,也可以是沟缝或石缝中,甚至在人行道、公路或街道的边沿处。蚁后在土中挖掘通道和小室,并密封开口,以免捕食者入侵。二、红火蚁危害(一)红火蚁对人有攻击性和重复蜇刺的能力。它影响入侵地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损坏公共设施电子仪器,导致通讯、医疗和害虫控制上的财力损失。蚁巢一旦受到干扰,红火蚁迅速出巢发出强烈攻击行为。红火蚁以上颚钳住人的皮肤,以腹部末端的螯针对人体连续叮蜇多次,每次叮蜇时都从毒囊中释放毒液。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多数人仅感觉疼痛、不舒服,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险。如水泡或脓包破掉,不注意清洁卫生时易引起细菌二次感染。(二)红火蚁给被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红火蚁取食多种作物的种子、根部、果实等,危害幼苗,造成产量下降。它损坏灌溉系统,降低工作效率,侵袭牲畜,造成农业上的损失。红火蚁对野生动植物也有严重的影响。它可攻击海龟、蜥蜴、鸟类等的卵,对小型哺乳动物的密度和无脊椎动物群落有负面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在红火蚁建立蚁群的地区,蚂蚁的多样性较低。(三)红火蚁危害其他动物的机理主要表现在:1.红火蚁捕食刚孵化的地栖型卵生动物个体,因为刚刚出壳的幼体或者出壳后聚集在一起尚未离开巢穴的幼体,活动能力弱,极易受红火蚁的攻击,而最终变为红火蚁的美餐;或者以群体力量捕食昆虫幼虫、成虫等。2.红火蚁与其他动物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如与当地蚂蚁种群竞争植物食料,还与那些以昆虫为食物来源的物种竞争昆虫食料,导致其他物种因为缺乏足够食物供给而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3.通过叮咬而使得某些动物存活率降低,改变生境,甚至弃巢外逃,或者因为受攻击活动量加大而增加被捕食的概率。第二节项目需求一、技术需求序号采购内容数量服务内容及技术要求1XX水库红火蚁防治项目1项一、服务内容主要对XX水库一副坝至十副坝沿线大坝、护岸、坝与坝之间的水库管理范围进行红火蚁防治。防治则是监测、防控和治理相结合进行,即对发生区域进行有效的治理、灭杀,还要对发生区域和未发生区域进行有效的监测、防控。二、项目防治时间段本项目防治时间段:2年。服务具体起止时间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三、监测、防控和治理范围(1)监测范围主要对水库疫情未发生区和发生区进行监测,监测面积共XX㎡。(2)药液防控范围主要对水库疫情未发生区和发生区的背水面进行药液防控,药液防控面积共XX㎡。(3)治理范围主要是在水库三副坝外坡XX㎡范围内,对已发现的红火蚁蚁巢进行药物毒杀。主坝及一至十副坝内坡共XX㎡,溢洪道~二副坝迎水面管理区XX㎡,二副坝~主坝间迎水面管理区XX㎡,主坝~三副坝间迎水面管理区XX㎡,共XX㎡范围内,如监测发现红火蚁蚁巢时,进行物理灭杀(即沸水向可见蚁巢内直接灌入灭杀)。四、防控和治理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的《NY/T2415-2013红火蚁化学防控技术规程》、XX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DB45/T1354-2016红火蚁毒饵法防控技术规程》进行防治,其中监测参照《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XX堤坝项目红火蚁防治管理暂行办法》;治理参照《红火蚁毒饵法防控技术规程》以及相关文献的物理治理方法。五、红火蚁防治方案(供应商在响应本方案的同时,可根据自身经验提供更为有效地防治方案)防治内容及要求:为做好红火蚁防治工作,及时发现红火蚁新疫情,准确掌握疫情扩散分布及发生动态,确定防治的重点和方法,采用点面结合、诱杀为主的技术防治红火蚁,拟规定红火蚁监测准备、监测区域、监测植物、监测时期、监测用品、监测方法、疫情诊断、监测记录与档案以及监测报告、物理治理、化学防治技术等要求。红火蚁防治方案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一)监测准备根据已收集的红火蚁相关的信息以及必要的自主信息收集进行整理、分析,按本防治实施方案(可增补)监测。(二)监测区域1.发生区以大坝、护岸、坝与坝之间的水库管理区共XX㎡范围作为发生疫情的代表地块进行诱饵法监测和防控,掌握红火蚁的生物动态和扩散趋势。2.未发生区重点监测发生区周边的高风险区域,包括经过疫情发生区的交通沿线、近年来从红火蚁发生区调入高风险物品(包括土壤、垃圾、装盆用混合或有机覆盖物、干草或秆、其他如草皮、苗木、绿化树运载土的工具等任何含土壤或附着土壤的东西)的地区,了解红火蚁是否传入。(三)监测范围重点监测草坪、绿化带、苗圃、果园、荒地、堤坝、垃圾场、货场以及可能调入盆栽植物、垃圾、木材、肥料的场所。(四)监测时期根据《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最佳监测时期为气温在20ºC~32ºC的时间段(据XX全年的气温统计分析来判断,符合的时间段是每年的5月至10月间)应对防控区进行效果的测定。(五)监测用品(六)监测方法(七)监测记录与档案(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各项监测的原始记录连同影像资料等其他材料妥善保存)。(八)监测报告(对监测结果每年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含疫情分布图))。(九)疫情防控采用毒杀、物理治理、防治等三种方法,根据每次监测的防控效果,结合水库环保要求现状,进行红火蚁疫情防控。具体要求如下:1.毒杀毒杀采用毒饵诱杀和药液灌巢法相结合。注:1.毒杀范围是本方案红火蚁防治范围的背水面范围,严禁在迎水面范围进行毒杀,即三副坝外坡XX㎡范围内,对已发现的红火蚁蚁巢进行毒杀。2.毒饵诱杀应在晴天,气温21~35度,地面干燥时投放毒饵,在使用毒饵剂后6小时内无降雨(如施药后6小时内下雨,需进行第二次施药)并且尽量在红火蚁活动觅食时间施用。洒水后、雨天及下雨前12小时不能投放。A.毒饵诱杀法(1)药品准备:本方案设计采用具有“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产品防治对象需标明有红火蚁的2.15%吡虫啉饵剂和0.73%氟蚁腙饵剂药物,进行轮换使用灭治,减缓红火蚁抗药性产生。(2)毒杀流程:一是点施毒饵。根据监测的防控效果为红火蚁二级以下(含二级)发生区的,采用每巢50g的吡虫啉饵剂或每巢50g的0.73%氟蚁腙饵剂药物(合理轮换药物,减缓红火蚁抗药性产生)。根据红火蚁蚁巢记进行点施毒饵。将毒饵沿蚁巢周围1m内均匀撒布,对所有可见的活蚁巢进行疫情防控。二是观察毒杀情况。在点施或撒施毒饵后每日查看施药点观察毒杀效果并记录。三是补施毒饵。根据防控效果,在使用毒饵防控红火蚁2周后,对活蚁巢与诱集到工蚁的地点再次使用毒饵进行防治。在活蚁巢、诱集到工蚁的地点及其附近小区域内采用点施的方法撒施毒饵。B.药液灌巢法(1)药品准备:本方案设计采用具有“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的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药物(产品防治对象需标明有红火蚁)进行灭治。(2)毒杀流程:一是在毒杀12周后蚁巢还观察到红火蚁活动迹象的,增加药液灌巢法处理单个蚁巢。将药剂每巢16.7g按600倍用水稀释。施药时以活蚁巢为中心,先在蚁巢外围近距离淋施药液,形成一个药液带,再将药液直接浇在蚁丘上或挖开蚁巢顶部后迅速将药液灌入蚁巢,使药液完全浸湿蚁巢土壤并渗透到蚁巢底部。根据蚁巢大小确定药液用量,保证充分湿润全部蚁巢。2.防控防控采用药液湿侵法预防。(1)防控范围是本方案红火蚁防治范围的背水面范围,严禁在迎水面范围进行防治,即主坝外坡XX㎡,一副坝外坡XX㎡,二副坝外坡XX㎡,三副坝外坡XX㎡,四副坝外坡XX㎡,五副坝外坡XX㎡,六副坝外坡XX㎡,七副坝外坡XX㎡,八副坝外坡XX㎡,九副坝外坡XX㎡,十副坝外坡XX㎡,一副坝西干电站管理区XX㎡,二副坝~主坝间背水面管理区XX㎡,主坝~三副坝间背水面管理区XX㎡,三副坝~四副坝间背水面管理区XX㎡,五副坝~六副坝间背水面管理区XX㎡防治范围XX㎡。(2)防治应在晴天或阴天天气下进行,下雨天不能进行防治。1)药液湿侵法①药品准备:使用防治红火蚁防控药品,所使用药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具有“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的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药物(产品防治对象需标明有红火蚁)进行灭治。②防治方法:在进行第一次红火蚁投药毒杀后,采用药物按900倍用水稀释,使用手推式喷雾机对防治区域内进行全面喷洒预防,以湿润地面为主,能更好地防止红火蚁的分飞、随水漂流入侵,同进也防止迎水面未能进行毒杀范围的入侵,喷药时放置警示牌,其后每隔三个月进行预防喷洒一次,两年共八次。警示牌布设数量共XX块。2)疫情发生区按发生区范围监测——发生区动态监测——查找蚁巢等流程进行。①发生区范围监测。参照上述未发生区的各方法采取访问调查和踏查。②发生区动态监测。1.诱饵制作及用量:使用新鲜火腿作为诱饵,每公斤切200片,放入专用或自制的塑料诱瓶中。2.监测方法:为保持火腿肠的新鲜,应现场将火腿肠切成厚度约1CM厚、2CM直径的薄片。按10m*10m井字形插上小标旗标记该放置诱瓶的位置。监测30分钟后,有蚁进食的诱瓶取出蚁进行鉴定,鉴定为红火蚁的插上不同颜色小标旗标记此动态监测点并计数。诱瓶的放置覆盖发生区共XX㎡范围。③根据动态监测和调查、踏查情况查找发生区范围的蚁巢并标记成图,工作完成后诱饵等监测用品立即回收并处理,不得残留在实施现场,费用自理(已含在合同款内,不另计算)。④监测次数:本方案设定连续两年,每年的1月至2月为准备时间,每年3月至12月,每月进行防治效果监测1次,两年总20次,每次监测工期1个月。3)监测记录与档案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各项监测的原始记录连同影像资料等其他材料妥善保存。4)监测报告对监测结果每年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含疫情分布图)。5)疫情防控①毒杀毒杀采用毒饵诱杀和药液灌巢法相结合。a毒饵诱杀法采用具有“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产品防治对象需标明有红火蚁的2.15%吡虫啉饵剂和0.73%氟蚁腙饵剂药物,进行轮换使用灭治,减缓红火蚁抗药性产生。点施毒饵。根据监测的防控效果为红火蚁二级以下(含二级)发生区的,采用每巢50g的吡虫啉饵剂或每巢50g的0.73%氟蚁腙饵剂药物(合理轮换药物,减缓红火蚁抗药性产生)。根据红火蚁蚁巢记进行点施毒饵。将毒饵沿蚁巢周围1m内均匀撒布,对所有可见的活蚁巢进行疫情防控。撒施毒饵。在有红火蚁进食的动态监测点撒施毒饵。观察毒杀情况。在点施和撒施毒饵后每日查看施药点观察毒杀效果并记录。补施毒饵。根据防控效果,在使用毒饵防控红火蚁2周后,对活蚁巢与诱集到工蚁的地点再次使用毒饵进行防治。在活蚁巢、诱集到工蚁的地点及其附近小区域内采用点施的方法撒施毒饵。b药液灌巢法在毒杀12周后蚁巢还观察到红火蚁活动迹象的,增加药液灌巢法处理单个蚁巢。将药剂每巢16.7g按600倍用水稀释。施药时以活蚁巢为中心,先在蚁巢外围近距离淋施药液,形成一个药液带,再将药液直接浇在蚁丘上或挖开蚁巢顶部后迅速将药液灌入蚁巢,使药液完全浸湿蚁巢土壤并渗透到蚁巢底部。根据蚁巢大小确定药液用量,保证充分湿润全部蚁巢。②防控防控采用药液湿侵法预防。a防控范围是本方案红火蚁防治范围的背水面范围,严禁在迎水面范围进行防治,即主坝外坡XX㎡,一副坝外坡XX㎡,二副坝外坡XX㎡,三副坝外坡XX㎡,四副坝外坡XX㎡,五副坝外坡XX㎡,六副坝外坡XX㎡,七副坝外坡XX㎡,八副坝外坡XX㎡,九副坝外坡XX㎡,十副坝外坡XX㎡,一副坝西干电站管理区XX㎡,二副坝~主坝间背水面管理区XX㎡,主坝~三副坝间背水面管理区XX㎡,三副坝~四副坝间背水面管理区XX㎡,五副坝~六副坝间背水面管理区XX㎡防治范围XX㎡。b防治应在晴天或阴天天气下进行,下雨天不能进行防治。③药液湿侵法药品准备:本方案设计采用具有“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的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药物(产品防治对象需标明有红火蚁)进行灭治。防治方法:在进行第一次红火蚁投药毒杀后,采用药物按900倍用水稀释,使用手推式喷雾机对防治区域内进行全面喷洒预防,以湿润地面为主,能更好地防止红火蚁的分飞、随水漂流入侵,同进也防止迎水面未能进行毒杀范围的入侵,喷药时放置警示牌,其后每隔三个月进行预防喷洒一次,两年共八次。警示牌布设数量共40块。3.物理治理物理治理采用沸水处理蚁巢。注:因水库为XX市第二水源地,迎水面不宜使用化学法进行毒杀防控,所以本方案设计对迎水面采用物理治理。物理治理范围有溢洪道~二副坝迎水面管理区XX㎡,二副坝~主坝间迎水面管理区XX㎡,主坝~三副坝间迎水面管理区XX㎡,治理面积共XX㎡范围。①用品准备:温度计,净水,煮水用具等,承揽单位自备,费用自理(已含在合同款内,不另计算)。②治理方法:物理治理主要为沸水处理蚁巢在防治期内对每次监测发现的红火蚁巢进行治理。本方案设计采用60ºC沸水向可见蚁巢内直接灌入,灌注必须达到蚁巢所有区域,单次的处理效果较低,采取每隔7天处理1次,连续处理4次为一周期。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被沸水烫伤,或伤害周围的植物。(十)蚁巢开挖及恢复本方案在大坝上红火蚁监测和防控的蚁巢在处理后,应在业主的旁站下进行开挖及原样修复,承揽商费用自理(已含在合同款内,不另计算)。六、质监1.监理:由发包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共同监督管理,其中发包单位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监督,主管部门专家质量抽检。2.治理方案:承揽单位除响应本方案外,还需编制更具体有效的治理方案,在项目实施前需报发包单位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3.服务与质量监管:一是承揽单位必须按照治理方案组织服务,不得自行随意改变。二是承揽单位在服务过程中应对服务工序及时做好记录。三是服务过程中,发包单位和承揽单位都必须及时拍摄治理照片及记录服务治理资料,特别是药物投放必须有发包单位人员现场全程监督,并由发包单位和承揽单位共同签字、盖章确认,作为项目验收的主要资料之一。四是红火蚁预防项目药物处理阶段完成后,承揽单位应及时整理服务过程中的资料并进行自检,接收发包单位和其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七、验收1.验收程序及方法:一是检查申请验收前一个月设置引诱饵符合验收标准后才能申请验收。二是验收承揽单位申请,建设单位组织,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验收时须成立验收专家组,验收专家组要求有5人及以上,其中应有50%以上人员为熟悉堤坝项目红火蚁治理的专家组成。三是验收专家组通过查看服务有关资料和查看现场后,召开验收会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2.验收资料:申请验收时,自验收报告、治理方案、服务过程资料(含照片、视频资料)、服务总结报告、复查报告、建设单位意见。3.验收标准:一是是否按合同和治理方案完成治理任务,治理方法是否恰当。二是现场检查防治区域有无红火蚁活动痕迹。三是经第二年连续9个月6次以上对防控区背水面的防控效果进行测定无红火蚁活体。四是提交的验收资料是否齐全。五是治理效果是否达到合同要求。二、商务需求(一)合同签订期:自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15日内。(二)服务期限:本项目服务期限为2年,服务具体起止时间以合同约定为准。(三)付款方式:本项目无预付款,成交供应商进场服务后,按月支付合同款。(四)质量标准:参照《XX堤坝项目红火蚁防治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质量标准为合格。(五)处理问题响应时间:接到采购人处理问题通知后2小时内到达采购人指定现场,8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3个工作日内完成问题处理。(六)其他要求:1.疫情未发生区监测次数:全年每月不少于1次进行未发生区疫情监测,如确认有疫情发生,立即以书面的形式上报发包单位,以便另立项进行防治。2.疫情发生区监测次数:本方案设定连续两年,每年的1月至2月为准备时间,每年3月至12月,每月进行防治效果监测1次,两年总20次,每次监测工期1个月。3.认真做好每期防控的工作日志记录,及时准确记录统一施药时间、人员数量、扑杀场景图片、面积、蚁巢数和补药等情况。4.承揽人须独立完成整个项目,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包或分包、直接分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一经发现,采购人有权取消成交人服务资格,且不支付任务已做服务款项。5.参与实施本案的技术人员,必须具有有害生物防治员资格证(投入人员不应少于5人),且保证有1人以上全年驻点,做好实时监测处理工作。6.防治效果检查与追踪监测:承包期间,发包人及相关部门有权进行随机检查和监测,红火蚁防控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承揽人无条件重新组织防治,直到达到国家标准,重新组织防治产生的费用由承揽人自行负责。累计三次不合格发包人有权取消合同。7.承揽人必须在防治过程中注意自身及周边安全,负责防治过程中所有事故的处理。第三节本项目工作重点红火蚁对水库大坝的危害是严重的。如任其发展,即使质量好的大坝,也会溃于蚁穴。蚁害不除,后患无穷。因此,必须重视土坝红火蚁防治工作,彻底消除红火蚁对水库大坝的危害。“千里金堤,溃于蚁穴”。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在治水斗争中对蚁害严重性的认识。这个描述并不过分。红火蚁对堤防和水库大坝的破坏,确实严重存在,红火蚁防治不容忽视。由于红火蚁对水库堤坝具有危害性大、危害范围广、扩散性强、活动隐蔽等特点,红火蚁个体的活动常处于地表以下土层等不易被察觉的部位,一旦发现坝体内往往已经蚁道纵横,千疮百孔,对大坝造成较大的损害。同时,平常被我们发现处于表层活动的红火蚁数量仅占整个巢群极小的一部分,红火蚁防治如果采用人工挖巢的方法,不仅难以将整巢红火蚁全部消灭、达到完全根治的结果,而且会对水库大坝的坝体安全造成危害。因此,红火蚁防治我们的综合治理思路是不仅有效彻底根治大坝主副坝现有的红火蚁危害,而且确保对坝体造成项目安全质量不造成影响。结合红火蚁的生物、生态学特征,我们在治理工作中将通过大范围、高密度的诱杀,红火蚁药剂预防或监测-控制技术监控进行综合治理,从而达到消灭治理范围内现有红火蚁巢群并阻止今后红火蚁对大坝的侵入。运行水库堤坝红火蚁防治,首先要搞好堤坝红火蚁危害的检查,应在红火蚁活动的季节采用拉网式的检查方法,看其坝体表面有无红火蚁危害迹象,如泥被、泥线、分群孔、真菌指标物等,将检查情况填入《水库堤坝红火蚁危害情况检查登记表》,并做出无危害、一般危害、严重危害、穿坝危害的结论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第二章项目整体服务设想第一节服务思想及范围一、服务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红火蚁治理行业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国家和贵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抓好服务队伍教育管理,不断完善各项红火蚁治理措施,确保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作风纪律,出色完成防治任务。二、服务范围1.按照相关行业水库大坝病虫防治标准及要求,为所服务单位提供红火蚁监测服务、疫情防控服务、疫情防治工作、应急突发事件处理等防治。2.主要范围:XX水库一副坝至十副坝沿线大坝、护岸、坝与坝之间的水库管理范围进行红火蚁防治。第二节服务思路与策略一、管理理念倡导“管理和服务相结合,以服务为主”的理念。在管理学中,管理和服务似乎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方能实现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同步提升,并获得持续改进。尤其是以提供防治服务为本的红火蚁防治服务,其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服务合同赋予的权力和责任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实施对水库大坝红火蚁的防治管理。没有管理,服务只是一名空话,服务要靠管理来实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管理是手段,服务才是目的,管理的最终归宿是服务。通过有效的管理,达到为所服务单位、委托方服务的目的。二、管理策划在全面执行国务院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管理和服务两个中心为支撑点,为所服务单位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来营造安全、舒适、方便的工作环境。三、管理模式统一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公司有关标准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统一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为主”,注重对各级作业人员的关心、激励、挖潜,做到人尽其才,在外派作业人员上则是以所服务单位的服务为焦点,对所服务单位的合理需求给予最大限度地满足。统一服务意识:创新性、全方位的服务意识,想客户之未想,急客户之所急,通过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法来满足不断转变观念和不断扩展需求的顾客。统一管理目标:“接一客户,创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树一个品牌。”本公司将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和形象项目,进一步倡导我们管理实践中一直坚持的科学发展观,信守“服务第一、客户至上”的经营方针,通过专业精细化防治管理,确保区域水库大坝安全,优美环境,从而提升品牌形象,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良性循环发展。四、管理机制设想(一)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就是将项目的管理目标、经营目标以量化形式作为重要职责交托给相关的责任人,并将目标的实现与责任人切身利益(工资、奖金、岗位升迁)挂钩。(二)激励机制公司将采取事业激励、量化目标激励、效益激励等方式,让服务的效果与全体服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主动性,进而达到服务水平。(三)公开服务制所有服务工作均向所服务单位公开。(四)首问责任制任何员工在接到咨询、投诉、求助时均负责将问题解决完毕方可获得公司认可。(五)全天候服务我方实行全天24小时服务。(六)回访工作制我方将依照自己的标准作业规程多开展的服务工作定期走访所服务单位,虚心接受所服务单位的建议、批评。重大决策、措施均在事先通报给所服务单位并获得认可。(七)应急预案制我方将根据红火蚁防治服务的特点,针对焦点、重点、难点、突发事件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如果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或焦点事件出现,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让突发事件处理变得科学、有序、及时、高效,确保万无一失。(八)监督机制所服务单位建立监督机制,定期不定期对防治服务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我司将保持与所服务单位的高频次的沟通,确保信息传达及时,监督效果突现。同时,我公司也派品质管理人员进驻,定期不定期地全面深入地对服务品质进行监督,及时反馈信息,让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主要工具有:抽查、满意度调查、神秘暗访等等。(九)自我约束机制制定项目廉洁自律基本要求。项目全体员工严格遵守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和员工守则。第三节服务目标一、质量目标1.服务人员上岗率达100%;2.服务区域责任分工到人,明确职责,新员工到岗培训合格率100%;3.服务热情、周到、耐心、细心;4.不发生精神松懈、行为散漫、无精打采、消极怠工、推诿扯皮;5.不执行工作指令的行为或者工作状态;6.服务所在部门负责人满意度95%以上;7.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率达90%以上。二、安全目标1.不发生人身未遂及以上事故;2.不发生因现场防治管理服务人员巡查、处置不到位而引起的疫情失控、水库大坝遭破坏等恶性事件;3.不发生有现场消防管理服务人员责任的火灾事故,以及因现场消防管理服务人员巡查、处置不到位而引起的火灾事故扩大;4.不发生八级及以上的人身、设备、信息系统事件;5.不发生因未执行采购人定期工作或巡视不到位发生的影响所服务单位正常运作的事件;6.不发生现场作业、管理服务人员习惯性违章和公司范围的违章记分(或严格控制在考核指标内)事件;7.不发生现场作业、管理服务人员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轻微及以上交通事故;8.不发生与现场管理服务人员有关的突发事件、安全事故和各类报表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事件;9.现场作业、管理服务人员按规定要求使用安全防护劳保用品;10.遵守采购方保密规定,不发生泄密及内网外联事件;11.不发生工作期间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负主要责任的治安、刑事案件;12.不发生应急突发处置不当事件;13.不发生损害招标人社会形象的行为。第四节工作思路一、红火蚁防治原则1.防备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2.采取生态防治为主的原则,结合化学屏障、药物诱杀等其他方法一起施行;3.地上以上均需采取防备措施;4.水库堤坝底部、地下结构埋深小于2.5米以上的部分均需防治,埋深大于2.5米的部分无需防治;5.加强管理,确保红火蚁防治持久有用;6.不污染环境。二、红火蚁防治管理策略(一)管理理念倡导“管理和服务相结合,以服务为主”的理念。在管理学中,管理和服务似乎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方能实现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同步提升,并获得持续改进。尤其是以提供红火蚁防治方案的红火蚁防治服务,其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服务合同赋予的权力和责任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实施对水库红火蚁防治的管理。没有管理,服务只是一名空话,服务要靠管理来实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管理是手段,服务才是目的,管理的最终归宿是服务。通过有效的管理,达到为所服务单位、委托方服务的目的。(二)管理策划在全面执行国务院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管理和服务两个中心为支撑点,为所服务单位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来营造安全、舒适、方便的工作环境。(三)管理模式统一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公司有关标准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统一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为主”,注重对各级保安员的关心、激励、挖潜,做到人尽其才,在外派保安员上则是以所服务单位的服务为焦点,对所服务单位的合理需求给予最大限度地满足。统一服务意识:创新性、全方位的服务意识,想客户之未想,急客户之所急,通过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法来满足不断转变观念和不断扩展需求的顾客。统一管理目标:“接一客户,创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树一个品牌。”本公司将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和形象项目,进一步倡导我们管理实践中一直坚持的科学发展观,信守“服务第一、客户至上”的经营方针,通过专业精细化管理,确保区域安全,优美环境,从而提升品牌形象,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良性循环发展。(四)管理机制设想1.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就是将项目的管理目标、经营目标以量化形式作为重要职责交托给相关的责任人,并将目标的实现与责任人切身利益(工资、奖金、岗位升迁)挂钩。2.激励机制公司将采取事业激励、量化目标激励、效益激励等方式,让服务的效果与全体服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主动性,进而达到服务水平。3.公开服务制所有红火蚁防治工作均向所服务单位公开。4.首问责任制任何员工在接到咨询、投诉、求助时均负责将问题解决完毕方可获得公司认可。5.回访工作制我方将依照自己的标准作业规程多开展的服务工作定期走访所服务单位,虚心接受所服务单位的建议、批评。重大决策、措施均在事先通报给所服务单位并获得认可。6.应急预案制我方将根据红火蚁防治的特点,针对焦点、重点、难点、突发事件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如果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或焦点事件出现,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让突发事件处理变得科学、有序、及时、高效,确保万无一失。7.监督机制所服务单位建立监督机制,定期不定期对红火蚁防治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本公司将保持与所服务单位的高频次的沟通,确保信息传达及时,监督效果突现。同时,我公司也派品质管理人员进驻,定期不定期地全面深入地对服务品质进行监督,及时反馈信息,让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主要工具有:抽查、满意度调查、神秘暗访等等。8.自我约束机制制定项目廉洁自律基本要求。项目全体员工严格遵守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和员工守则。三、水库红火蚁防治思路1.水库堤坝红火蚁危害现场勘查:勘察大坝及大坝150米范围内环境和及大坝房屋建筑物的红火蚁种类。2.确定水库堤坝防治措施防治原则为先治后防、防治兼施。(1)根据红火蚁危害的实际分布情况,分别喷洒粉剂、毒饵和水溶液,同时采取挖巢和回填有毒土壤的措施,灭红火蚁种群,快速控制红火蚁危害。(2)使用残留时间较长的低毒高效农药土壤处理挖巢场地。使用高效低毒诱饵诱捕控制范围内山坡、肩两侧、外坡草坪及与坝脚相连的山区林地和树木中的红火蚁,可杀灭丈坝及周边环境中的红火蚁幼体,并在2—3年内防止新红火蚁种群的产生。3.确定水库堤坝红火蚁灭治方法(1)灭杀法:直接用低毒高效的灭红火蚁粉剂对有红火蚁活动地方施药,被害物施药及巢内施药。(2)挖巢毒回填法:一般不提出这种方法,但在坝肩两侧,在不影响坝安全的地方挖巢,毒回填是彻底消灭现有红火蚁群体的方法。(3)诱杀法:用红火蚁喜欢的食材制作的毒饵诱狍,在红火蚁的活动区域普遍投用,自己患食物中毒死亡。(4)压力灌浆法该方法在完成上述3种方法的服务后,在红火蚁破坏形成的空洞或稀疏部分定点定位用药物调制的泥浆,从红火蚁的交叉点或稀疏部分注入蚁路、副巢腔(菌园)的主蚁巢等空洞或稀疏部分。(5)喷洒法:全面采用上述四种方法有效消灭现有红火蚁后,在坝外坡可喷洒药物附近采马达喷雾器,在坡面、林地或建筑物周围草丛空地土壤均匀喷洒药液,自然渗透至30厘米深。(6)开沟法:在水库外斜面两侧坝肩上挖开30x30厘米的浅沟,向沟两侧和沟底喷洒药液,药剂处理垢回填,形成毒土沟,可阻止红火蚁二、三年内侵入坝体。4.按照水库堤坝技术要求和服务防治期限服务(1)根据前述防治方法,灭治处理服务应在红火蚁活动季节进行。(2)城区生湖水的水源地,灭蚁首先确保水库水质安全和环境无污染,在水库内斜面和水库边缘两侧150m以内不用化学灭蚁,采用灯光捕获,人工灭。(3)施药、毒饵投放和环境喷洒药液毒坏能在雨天进行,应选择晴天服务。喷洒药液必须均匀,渗入土壤深度达30厘米。(4)喷洒的药液、毒土回填、打开防蚁沟或混合药物的压力灌浆均采用高效低毒药物。喷洒药液,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注意人身安全和环境污染,严格注意井水、水库水质的安全。施药后的地方严禁放牧、割草等。(5)挖巢回填毒土必须及时开挖、及时回填,在开挖过程中必须边挖边放药粉,无论主巢能否及时挖出均能起到全歼全群活蚁之目的。(6)每日服务过程必须详细记录,并应注意有价值现场照片的拍摄。从开工之日至包期结束均应有完整的档案资料。(7)服务防治期为XX年,从服务之日算起足够XX个年度为止。第一年度要求以基本消灭现有蚁群为主,灭蚁率达到80%以上。第二年度任务为消灭残存蚁群,灭蚁率达到90%以上。第三年以巩固灭蚁成果,继续消除大坝及周围150米范围内的残存或新发生的蚁群,要求大坝及附近周围100米范围内的山坡、树木基本无蚁害。(8)服务防治期内每年度复查两次,平时发现问题,接通知后三天内到现场处理。服务防治结束前两个月内再详细检查一次。(9)服务防治期内水库项目管理处应在每年红火蚁繁殖分飞期(5—6月黄昏时候)在坝坡草坪处和两侧坝肩重点布置灯光诱杀附近分群来的有翅繁殖蚁,使它们不能落入坝体繁殖新蚁群。此办法如能长期坚持,将是有效预防有翅成虫飞来坝体落户繁殖的好措施。第五节红火蚁防治技术规程一、总则1.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为保证堤坝安全,规堤坝红火蚁防治工作,达到有效防治目的特制定本规程。2.本规程适用于存在红火蚁危害区新建和运行期的水库土坝、土质堤防。其它土方项目,可参照执行。3.红火蚁防治原则:(1)保证项目的安全;(2)不污染环境;(3)防治并重,因地制宜,综合治理(4)加强防治技术科研工作。4.堤坝红火蚁防治除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二、检查堤坝检查的范围,为堤坝及其周边区域。堤坝蚁源区检查的范围,为堤坝及其周边区域。(一)检查时间1.加强日常检查,把检查红火蚁作为堤坝项目管理的重要容。2.大中型水库土坝和重点土质堤防在每年春季和秋季的红火蚁外出活动高峰期每一个月检查必须不少于一次。(二)检查内容1.直接观察,发现堤坝漏水、湿坡、管涌、跌窝等现象必须判断是否因红火蚁隐患引起的。2.观察红火蚁外出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初步判断危害堤坝的蚁种。3.观察红火蚁算出活动时留下的泥被、泥线在堤坝及平台堤脚的分布密度、分群孔出现的数量和真菌指示物等,综合分析项目遭受红火蚁危害的程度。(三)检查方法1.直接查找,在堤坝坡上及其蚁源区查找泥被线、分群孔和真菌指示物,经常寻找堤坝上红火蚁喜食物里有否红火蚁在活动或活动时留下的痕迹。2.引诱法(1)设引诱坑。在大坝背水坡、堤防外坡挖长约50cm、宽40cm、深30cm的坑,把饵料置放在坑。(2)设引诱堆。把饵料直接放在大坝背水坡、堤防外坡的表面,用土块或石块压好。(3)设引诱桩。用红火蚁喜食的带皮木桩,一端削尖,直接插入堤坝。3.应用仪器探测堤坝红火蚁。(四)现场标记与记录1.在有红火蚁活动痕迹的位置做好明显的标记。2.把检查的时间、气候条件、地表特征等情况登记在现场检查记录表中。三、预防(一)建设期红火蚁的预防1.新建堤坝项目时,必须将红火蚁防治列入项目建设的容,服务时必须对基础及周边的红火蚁进行检查和处理。2.堤坝项目扩建或除险加固时,必须对原堤坝项目的红火蚁隐患进行检查和处理。3.改变堤坝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采用生石灰在大坝两端与山坡接头处,从正常蓄水位以上至背水坡倒滤层以上建筑2米深的防蚁墙。土灰比为9:1。应用煤渣或粗砂在大坝正常蓄水位以上至背水坡倒滤层以或堤防外坡建筑20cm厚的防蚁层。(二)运行期红火蚁的预防1.每年堤坝拆蚁分群季节在堤坝上及其蚁源区寻找分群孔,把长翅繁殖蚁消灭在分群之前;把堤坝坡上刚脱翅的繁殖蚁消灭在挖洞营巢之前。2.在堤坝红火蚁分群季节里,除特殊情况外,堤坝禁止开灯。3.保护和利用红火蚁的天敌。4.整治堤坝环境。禁止在堤坝上堆放木材和柴草,经常消除堤坝上和周边红火蚁喜食的食物。四、灭治(一)诱饵剂类型1.采用经有关权威部门鉴定的低毒、环保型诱饵剂。2.投药时间:宜选择阴天或晴天得早、晚进行。3.投药方法(1)泥被、泥线投药。在有红火蚁活动的泥被、泥线边缘置放诱饵条,盖上,用泥土封密。(2)分群孔投药。挑开分群孔的孔突,放进诱饵剂封密。(3)蚁道投药。如蚁道较大,则直接把诱饵剂放进去封密。若蚁道较小可把诱饵剂放在蚁道口盖上封密。(4)引诱法投药。用设堆法引诱到红火蚁后,把诱饵剂直接放进堆里。4.红火蚁灭杀后,对可能对项目造成危害的成年蚁巢、蚁道必须进行彻底处理。(二)挖巢法1.蚁道确定采用沿分群孔追挖,挖出有红火蚁活动的小树头跟踪红火蚁去向,从红火蚁活动的痕迹和引诱法等追踪找蚁路。当出现岔路或多条蚁道时,蚁道口径大、拱高、工蚁和兵蚁活动频繁,兵蚁比例多,酸腥味浓,蚁道口封闭速度快,一般是通往主巢的蚁道。2.巢位确定(1)应用红火蚁分群孔分布图像判断巢位。(2)应用真菌指示物判断巢位。找到鸡丛菌,巢区就在其下方;找到三踏菌,主蚁巢就在其中;找到炭棒菌,死亡的蚁巢就在其下方。(3)应用锥探找蚁巢。在坝上进行锥探,根据锥探过程的吊锥感判断蚁巢。3.取巢要求(1)在挖取蚁巢时,必须连续追挖,直至抓到蚁后,消灭残存红火蚁。对于蚁道、蚁巢必须及时处理。(2)在汛期和可能危害到堤坝安全时不宜采用挖巢法。(三)熏烟法1.烟剂类型:(1)药物烟剂。(2)无药烟剂。2.烟剂配制烟剂的配置可采用如下配制:(1)药物烟剂的配制按苦树皮20%,硝酸铵33%,氯酸铵5%,木屑10%,黄土31.5%,高锰酸钾0.5%的比例,将苦树皮、硝酸铵、氯酸铵、木屑、黄土晒干粉碎过筛充分拌匀。(2)无药烟剂的配制按泥土20%,木屑40%,氯酸钾40%的比例,将泥土和木屑晒干过筛。充分拌匀。3.熏烟方法将烟剂装入熏烟器,安好引火线,把输烟管放进主蚁道密封紧密,点燃引火线,使烟雾充满菌圃腔主巢。4.烟熏后的巢腔、蚁道,必须进行处理。(四)灌浆法1.蚁道灌浆从找到的口径2厘米以上的蚁道灌进药物泥浆。如果蚁道较多时,先灌下扎且较大和上方的蚁道,后灌平行和下方的蚁道。2.钻孔灌浆(1)布孔。在堤坝上巢区围按梅花状布孔,孔距可采用1.0米-1.5米。(2)钻孔。采用机械钻和人工钢锥造孔。(3)灌浆。采用低压、充填式灌浆。(4)根据国家和有关部委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灌浆。五、验收(一)验收应具备的条件1.项目建设期验收的条件。(1)新建项目和扩建、除险加固项目在清基前必须由熟悉红火蚁防治工作人员到现场检查观察,提出蚁患,有处理措施并进行处理。(2)清基结束后,经检查末发现蚁患,并提供专题报告。2.项目运行期验收条件。(1)连续三年以上有效的灭治,经检查观察红火蚁活动得到有效控制。(2)堤坝项目管理状况良好,大中型水库和重要堤防项目管理单位配备经培训或自学、具有红火蚁防治专业知识的专职或兼职的防治人员一人以上。(3)提供的验收资料完备。(二)验收办法1.由堤坝管理单位向上级主管机关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供红火蚁防治有关资料。2.上级主管机关根据堤坝项目管理单位提出的申请,成立由有关领导和红火蚁防治技术人员组成的3人以上的验收小组并组织验收。3.验收小组成员听取汇报、审议资料、查看现场。4.验收纪要由小组讨论通过,由上级主管机关下文确认。(三)资料归档堤坝项目管理单位应对历年的检查观察记录、防治工作总结、验收资料等正式归档。妥善保存。第三章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第一节公司组织及职责(备注: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参照以下内容编写)一、公司简介本红火蚁防治项目有限公司是经XX市工商局注册登记,PCO协会、红火蚁防治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一家红火蚁及城市害虫综合治理公司。专业从事新建、改建、装饰装修房屋、水库堤坝、园林苗圃、山林树木、通讯电缆、网络项目及古建筑物等场所的红火蚁防治及其他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本公司从事红火蚁防治工作已有十来年的历史,承接过大型的水库堤坝80多座、大型厂矿及企事业单位100余家园林树木及建筑物的红火蚁灭治项目。目前公司的红火蚁防治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公司针对室内外的红火蚁和其他有害生物治理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项目师、技术员、操作员及专业挖巢队伍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人,并拥有成套的专业灭治设备与灭治器械,拥有美国进口的BS低压汽油喷雾机,红火蚁隐患探测系统和控制系统等专业的防治设备。具有专业的灭治队伍和售后回访保障体系,并做到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防治。随时掌握国内外先进的红火蚁防治和其他害虫防治技术,以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为用户提供优质的PCO有害生物防治服务。公司本着“诚实守信、专业服务”的原则,以“尽可能少用一滴化学药水,尽可能让客户少花一分钱,尽可能让我们多一份健康”为宗旨,以“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为方针,以科技创新为根本,跟踪世界PCO前沿技术,致力引入“人性化”、“精化”思想,着力为客户创造高附加值的优质服务。公司将始终秉承“尽心做事、热忱服务”的理念,夯实基础,全力打造“持续发展、系统科学、奋力创新”的美好经营愿景,创造美好生活家园,彻底解决您的后顾之忧,为您提供一个健康、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二、公司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一)公司组织机构图(二)主要岗位职责1.总经理(1)主持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并向董事会报告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公司年度计划和投资方案。(2)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和具体规章。(3)提请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其他应由总经理提名的高级管理人员;根据规定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管理人员。(4)根据管理层人员职能分工,监督、指导各分管副总的工作完成情况及总经理直管的职能工作。(5)组织制订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并分解年度经营计划,监督落实计划的执行,对执行过程与结果进行考核。(6)总经理根据董事会要求,向董事会报告公司每月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随时报告重大合同的签订及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情况和盈亏情况等。(7)整合公司各类资源,提高资产运营水平和资产回报率,协调各方面社会关系,保障公司平稳良性运作。(8)团结经营班子成员和广大员工队伍,提高干部和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公司的人均产值达到或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保障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各项指标。2.业务部(1)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制定公司业务的市场定位和发展规划,拟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完善公司金融条线的管理规范,强化各项监督检查机制,保障业务合规稳健发展;(3)分解、下达并落实年度或阶段性经营指标任务,组织考核评价,推动营销团队完成各项经营指标,促进业务发展;(4)构建公司金融业务信息渠道网络,衔接沟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及监管部门,采集、分析、挖掘大企业、行业信息资料,调研同业发展状况,及时了解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及调控政策的变化动态;(5)建立公司业务的各类操作规范,组织对辖内公司金融业务进行规范检查和指导;(6)组织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建设、运行、维护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制订统一的标准和规范;(7)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配合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组织阶段性市场营销活动;(8)进行公司业务统计和经营分析,负责公司渠道、银行等对上、对外的各类报表统计、报送,及业务分析等;(9)组织开展对公司金融业务从业人员的各类培训,协助进行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工作,以及公司市场营销条线各类成功案例的总结和推广;(10)对公司金融业务的营销活动进行管理,确保各类市场营销活动有序进行,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11)负责公司金融业务客户经理考核系统的操作、运行及维护。3.红火蚁防治项目部(1)负责不同项目的红火蚁防治工作。包括新建房屋红火蚁预防,负责对现有房屋进行红火蚁检查、灭治,对园林、水库塘坝进行红火蚁防治。(2)开展红火蚁防治危害宣传、推广、普及红火蚁防治科学技术知识。(3)开展红火蚁防治学术交流、课题研究、提供红火蚁防治技术咨询、技术服务。(4)组织开展红火蚁防治技能培训、传播红火蚁防治先进技术、做好红火蚁防治技术人员继续再教育工作。4.售后服务部(1)爱岗敬岗,组织和管理好本部门的生产经营工作带领本部门员工努力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2)参与制定公司的决策,协助公司售后督导等工作。(3)完善售后服务各部门的规章管理制度,控制售后部的经营方针与经营计划。(4)全面主持售后服务工作定期召开公司例会,对生产经营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5)定期向公司汇报售后服务部的经营管理情况,负责部门的管理和协调工作。(6)制定售后服务政策及员工的内部培训制度。(7)及时处理客户的重大投诉及索赔事宜,监督并确保售后服务质量和顾客的满意度。(8)参与制定售后服务部人员计划及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9)及时向公司相关部门反馈信息。5.财务部(1)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修订工作;(2)监督、检查各部门(单位)生产经营计划及经营指标的执行完成情况;(3)负责与财务有关报表的汇总、分析、呈报工作;(4)为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持,参与公司重大经济合同评审;(5)负责公司各项费用的审核、报销、记账及会计报表编制等工作;(6)编制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控;(7)监控公司财务支出,审核并控制公司及各单位的各项成本和费用;(8)负责公司员工薪资发放,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等;(9)负责公司产品结算价格标准的审核,监督结算执行情况;(10)负责公司财务票据、有价证券、现金和财务印章的管理;(11)负责公司资产的清核,固定资产的登记造册工作,协助各部门(单位)库房进行物资盘点;(12)负责公司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及各部门财务数据管理推进工作;(13)协助行政部对公司重大投资项目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控制;(14)协助人力资源部完成相关人员财务知识的培训工作;(15)完成公司安排的其他工作。第二节项目组织结构一、建立项目组织的步骤1.确定组织目标项目目标是项目组织设立的前提,应根据确定的项目目标,明确划分分解目标,列出所要进行的工作的内容。2.确定项目工作内容根据项目目标和规定任务,明确列出项目工作内容,并进行分类归并及组合是一项重要组织工作。对各项工作进行归并及组合并考虑项目的规模、性质、项目复杂程度以及单位自身技术业务水平、人员数量、组织管理水平等。如进行实施阶段全过程项目管理,工作划分可按设计阶段和施I阶段分别归并和组合。3.组织结构设计(1)确定组织结构形式。(2)合理确定管理层次。管理组织结构中一般应有三个层次:一是决策层;由项目经理和其助手组成,要根据项目的活动特点与内容进行科学化、程序化决策;二是中间控制层(协调层和执行层)。由专业项目师和子项目项目师组成,具体负责规划的落实,目标控制及合同实施管理,属承上启下管理层次;三是作业层(操作层)。由现场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操作工作。4.配置工作岗位及人员5.制定岗位职责标准与考核要求6.制定工作流程与考核标准二、项目管理结构由于项目的一次性与独特性的特点,在决定一个项目以后,就需要根据这一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项目的管理班子,负责项目的实施、负责项目的费用控制、时间控制和质量控制,按项目的目标去实现项目。项目结束后,项目的管理组织完成自己的任务,也就不复存在。按照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模式,项目的组织结构也可分为线性的项目组织结构、职能的项目组织结构和矩阵的项目结构等若干形式。项目管理组织的结构实质上是决定了项目管理班子实施项目获取所需资源的可能方法与相应的权力,不同的项目组织结构对项目的实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公司本次项目组织采取矩阵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混合形式,它在常规的职能层级结构之上“加载”了一种水平的项目管理结构。根据项目与职能经理相对权力的不同,实践中存在不同种类的矩阵体系,分别有权力明显倾向于职能经理的职能矩阵,权力明显倾向于项目经理的项目矩阵和传统矩阵安排的平衡矩阵。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一是和职能式组织结构一样,资源可以在多个项目中共享,可大大减少项目式组织中人员冗余的问题;二是项目是工作的焦点,具有一个正式指定的项目经理会使他对项目给予更强的关注,负责协调和整合不同单位的工作;三是当有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公司可以平衡资源以保证各个项目都能完成其各自的进度、费用及质量要求;四是项目组成员对项目结束后的忧虑减少,他们一方面与项目有很强的联系,另一方面他们对职能部门也有一种“家”的感觉。第三节项目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一、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指南艺术领域》课件
- 《ERP培训讲稿》课件
- 《理发师简谱》课件
- 《部分企业分配》课件
- 《细节图如何拍摄》课件
-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11.25-【课件】
- 探索农学新领域
- 绿色插画风运动健身营销宣传主题
- 咨询业务季度报告模板
- 员工入股申请书
- 船舶轮机英语_专业用语
- 羊水栓塞的处理)
- 初中英语考试答题卡(可编辑WORD版)
- 风光高压变频器用户手册最新2011-11-17
- 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登记表
- 第四代建筑悬挑阳台脚手架施工
- 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错误接线向量图研究分析及更正
- 线务员之歌(电信线务员朗诵词)
- (完整版)fluent炉膛仿真教程文档
-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表
- 浅谈六解放思想指导下的以水墨为主的幼儿园美育实践活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