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药药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中药药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中药药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名词解释1.中药药理学: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2.不良反应:质量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与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3.副作用:中药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药用目的无关作用。4.毒性反应:中药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机体所产生的严重功能紊乱和病理性损害,甚至危害生命。5.后遗效应:停药以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有效水平以下所发生的不良反应。6.变态反应:少数过敏性体质病人,多次接触某种中药或其成分后所产生的特殊反应。7.特异质反应: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8.首剂效应:某些药物在首剂使用时,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较为激烈。9.继发反应: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10.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11.药物不良事件:药物在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或经历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物有因果关系。12.安慰剂:不含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的药物。13.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14.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15.泻下药:能滑润肠道、促进排便,治疗里实证的药物。16.祛风湿药: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17.芳香化湿药:凡是气味芳香,具有化湿健脾作用的药物。18.利税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泻水湿,用于治疗水湿内停病症的药物。19.温里药:能温里祛寒,治疗里寒症的药物。20.理气药:能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21.消食药: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的药物。22.止血药:凡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23.活血化瘀药:能疏通血脉、祛除瘀血,用于治疗血瘀证的药物。24.化痰止咳药:具有祛痰、化痰、缓解或制止咳嗽、喘息,用于痰多咳嗽、痰饮喘息以及痰饮有关的瘿瘤瘰疬等证的药物。25.安神药:凡以安神定志为主要作用的药物。26.平肝息风药:凡以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为主要作用,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证的药物。27.开窍药: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的药物。28.补虚药:凡能补充人体物质,增强机能,以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29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的药物。30.适应原样作用:具有抗疲劳,耐缺氧,抗寒冷,抗高温等作用。31.停药反应:由于药物长期使用参与机体的代谢和调节,人体对药物的产生不适应,一旦停药则使机体处于不适应状态,而出现原有症状或新的症状,应采用逐渐减量的方法来完全停药。32.药物依赖性:一些药物连续使用后,用药者表现出强迫性地要定期连续使用该药的行为,一旦停药会产生严重的戒断症状。问答题:试比较寒凉药、温热药对机体的影响。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使基础代谢偏低,抑制内分泌系统。温热药:兴奋中枢神经,兴奋交感神经,使基础代谢偏高,促进内分泌系统。2、举例说明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有哪些?药物因素:品种、产地、采收、储藏、炮制、剂型和制剂、剂量、煎煮方法和条件,配伍。品种:蔷薇科苦杏仁有苦杏仁和甜杏仁之分;产地:甘肃的当归;采收:根在秋季;储藏:干燥、阴凉、通风处;炮制: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剂型和制剂:片剂、丸剂;煎煮方法:先煎、后煎;配伍:十八反,十九畏。3、妊娠禁忌用药分为哪几类?分别包括哪些中药?禁用药:巴豆,乌头;忌用药:红花、水蛭;慎用药:桂枝、大黄。4、举例说明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作用、成瘾性、特殊毒性5、举例说明中药的毒性作用有哪些类型?1)消化系统反应:川穹: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2)肝脏毒性反应:粉防己:引起肝损伤;3)泌尿系统毒性反应:汉防己:肾功能损伤;4)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附子:引起事物模糊;5)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抗肿瘤药物:抑制造血;6)循环系统毒性反应:附子:循环系统损伤;7)其它毒性反应:苦杏仁:引起窒息。6、试比较A型不良反应和B型不良反应的区别。
A型ADR
B型ADR
符号意义
Angmanitd
Bizarrt
剂量相关
有
无
发现期
多在上市前
多在下市后
发生频率
常见
少见
死亡率
低
高
处理措施
停药或减量
停药
7、炮制的目的是什么?1)减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增强疗效;3)保护药物药效的稳定性;4)突出或加强某一作用。8、试比较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的辩证要点。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清涕咽痒,痰稀,无汗,口喜热饮。风热表证:微恶风,发热重,黄浊涕,咽喉红肿痛,痰粘,汗出不畅,口渴喜冷饮。9、试述黄连抗病原图作用的特点和机理。特点:抗菌谱广、耐药性好;机理:黄连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破坏细菌结构;抑制细菌糖代谢;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10、试述刺激性泻下、容积性泻下、润滑性泻下作用的机理。1)刺激性泻下:刺激肠道和粘膜及粘膜下神经,从而促进肠蠕动2)容积性泻下:在肠道内形成较高的渗透压,吸引周围的水分向肠内转移,肠容积增大张力刺激肠蠕动。3)润滑性泻下:富含油脂,润滑肠道,促进排便。11、附子的哪些药理作用与其治疗亡阳证有关?a.强心;b.对心率和心律的影响;c.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d.抗心肌缺血;e.抗休克;f.抗寒冷。12试述附子中毒症状以及中毒后解救办法。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痛、头昏眼花、口舌、四肢及全身发麻、畏寒、严重出现瞳孔散大,呼吸困难、视觉模糊、躁动、大小便失禁、体温与血压下降。解救方法:静脉注射阿托品、利多天因。13、为什么理气药口服给药没有心血管系统作用?因为有效成分为N—甲基酪胺和对羟福林,口服时,有效成分会被消化液破坏,不能起作用。14、中药止血药的特点是什么?1)止血成分复杂;2)止血不留瘀;3)标本兼治:4)炒炭存性15、为什么炒炭存性能增强止血作用?1)增加活性炭含量,活性炭能促进止血;2)破坏止血成分,使止血成分含量相对增加3)炒炭存性性能增加止血成分的溶出率;4)能降低止血药中有毒物质含量16、试述止血的过程。1)血管收缩;2)激活凝血因子;3)纤维蛋白原转变纤维蛋白,形成牢固血栓。17、阐述机体在血瘀证时的病理变化。1)血液流变学异常;2)血液动力学异常;3)微循环障碍18、血瘀证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可归纳为“浓、粘、凝、聚”,试说明。浓:血液的浓度增高;黏:血液粘稠;凝:血液凝固性增加;聚:细胞剧集里增强19、苦杏仁中毒原理及解救方法。原因:苦杏仁中含苦杏仁苷,可分解产生氢氰酸,抑制色素氧化酶,使细胞氧化反应停止,若过量服用会引起组织窒息。解救方法:1)亚硝酸钠: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2)硫代硫酸钠:还原高铁,氧化氢氰酸为硫氰酸盐。20、分别阐述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辩证要点。气虚: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表现为神疲乏力;血虚:血液不足或血液的濡养功能减退,常见血液系统疾病,表现为面色蒌黄,心悸失眠;阴虚: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损,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体处于虚性亢奋状态,表现为心烦热、失眠、晕眩目涩;阳虚:阳气虚损,阳不制阴,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尿频尿急、阳痿早泄。21、试述甘草能解毒的原因。1)吸附毒物以减少吸收;2)通过物理、化学、沉淀毒物以减少吸收;3)皮质激素样抗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力;4)提高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三角形面积计算练习题三角形面积计算练习题
/三角形面积计算练习题第六讲三角形面积计算练习题计算下面三角形的面积1.2厘米2厘米1.2分米4.8分米
一个三角形底是10.6米,高是70分米。他的面积是多少?3.填空(1)27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1.4公顷=(????)平方米(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4分米,高是30厘米,面积是(??)平方分米。(3)一个三角形的高是7分米,底是8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5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6)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10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米。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也一定相等。(???)3.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4.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6.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它的两条直角边的乘积的一半。(???)7.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8.如果三角形与平行四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也相等。(???)9.三角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10.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面积一定相等。(???)13.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5.根据三角形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填表。底(厘米)
6
4
?
高(厘米)
5
?
3
面积(平方厘米)
?
6
12.6
6.应用题。(1)一块三角形地,底长38米,高是27米,如果每平方米收小麦0.7千克,这块地可以收小麦多少千克?(2)人民医院用一块长60米,宽0.8米的白布做成底和高都是0.4米的包扎三角巾,一共可做多少块?(3)如图,一个三角形的底长5米,如果底延长1米,那么面积就增加1.5平方米。那么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一块三角形稻田,底是90米,相当于高的1.5倍,如果每平方米施肥0.2千克,这块田施肥多少千克?5.一个三角形,它的底是4.8分米,高是5分米,有一个平行四边形与它等底等高,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6.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5分米,高是4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7.有一块三角形的菜地,面积是0.24公顷,它的底是150米,它的高是多少米?家庭作业1、填空(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用字母表示是()。(2)一个三角形底是5cm,高是7cm,面积是()。(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m2,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1.25公顷=()平方米5600平方分米=()平方米2、判断(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行()(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3)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4)用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5)三角形的底扩大它的2倍,高也扩大它的3倍,面积扩大它的6倍()(6)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它们的形状也一定相同()(7)一个三角的底是1.2分米,高0.8分米,面积是0.96平方分米。()3、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A、长方形B、正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2)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它的()A、底和高B、底的面积C、高和面积(3)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高相等,已知平行四边的底是16cm,三角形的底是()cm。A、8B、32C、16D、无法确定(4)、如图,三个相同的长方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A、甲面积大B、乙面积大C、丙面积大D、一样大E、无法比较3、计算下面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1)底是8.6m,高是2.7m(2)底是10dm,高是7.3dm
4、应用题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0.24m2,高是6dm,底是多少dm?2、一块三角形地,底长是150m,高是50m,共收油菜籽1762.5千克,平均每公顷产油菜籽多少千克?
3、一个三角的底长3m,如果底延长1m,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就增加1.2m2。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m2?4、王老师到玻璃店配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玻璃。这块玻璃有两条边相等,都是40厘米。如果每平方米的玻璃售价6元,配这块玻璃至少要用多少钱?
5、下面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6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6
8
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汇编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汇编
PAGE
/
PAGE
8
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汇编
-0-
川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东宝煤矿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2017年1月(修订)目录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0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8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10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
12
职业病防护设施制度
13
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5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19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21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22
职业病诊断和报告制度
25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26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29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31
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36
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8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一、总则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与人身安全,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责任,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单位和职工明确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危害防治,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本制度规定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危害防治的职责范围,凡公司发生职业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本公司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川源矿业有限公司所属各单位。二、名词解释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作业场所:是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职业危害: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职业危害大体上分为四类:
1.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
2.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毒物和粉尘。
3.生物性有害因素,包括生物源性应变源、细菌、病毒等。
4.不良生理心理性因素,包括人体工程问题、工作过度紧张、职业性心理紧张等。职业禁忌:是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损伤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三、基本要求1凡涉及职业危害因素(如:噪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的工艺、设备、管网及附属安全装置等的设计方案、安全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2涉及职业危害因素的工艺、设备、管网施工工程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做到无措施、无计划不准许施工。3施工必须按设计进行。如有修改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施工完毕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说明书及竣工图交付使用单位存档。4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必须做到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即“三同时”),竣工后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投产。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确保其符合职业健康环境和条件的要求。6各车间(分厂)、部室必须建立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办法。7根据设备、工艺变化,各车间(分厂)、职能部室应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因素。8安全部按照规定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所日常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或者定期检测,并随时公布结果。9人力资源部每月向总经理、安全管理部下达变更劳动合同通知,协助安全管理部告知新从业人员职业危害真实情况。10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职业健康体检规定时间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四、机构与责任1、公司设立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总经理全面负责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工会主席和主管副总经理根据“一岗双责”负责监护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实施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同时,各单位接受安全管理部的监督和指导。组长:周坪副组长:赵仕友成员:胡明富、康金国、王德全、黎宗佺、李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王小平2、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公司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具体职责:(1)组织制定(修订)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贯彻执行。(2)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3)制定公司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4)直接领导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建立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5)组织对公司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治法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6)定期检查公司和各部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7)定期听取各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危害防治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8)对公司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9)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3、总经理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健康管理网络,配备专(兼)职职业危害防治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危害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6)亲自参加公司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7)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4、副总经理职业危害防治职责:副总经理在自己分管业务范围内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责。5、专(兼)职职业危害防治人员职责:(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先进经验。(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4)组织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和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6)定期组织现场职业危害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7)负责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8)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6、安全管理部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负责制定公司职业健康与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制定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负责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对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3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一次的申报工作。(3)负责组织中心化验室对各生产单位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按规定做出报告,对危害因素超标的生产作业环境提出整改意见。(4)负责确定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协助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公示;对超标场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监督整改。(5)协助人力资源部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就业(上岗)前体检,定期体检和离岗时体检,对职业禁忌者提出处理意见。(6)参与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7)根据公司生产特点和需要,开展职业健康和职业危害防护的专题调研工作。(8)负责开展职业危害防治法规和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和提高全体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8、人力资源部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负责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就业(上岗)前体检、定期体检和离岗时体检,对职业禁忌者提出处理意见。(2)负责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3)负责安排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统计报告工作。(4)建立、健全公司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5)负责退休退养职工的职业病管理工作。9、生产技术部、设备部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编制公司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4)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5)严禁隐瞒技术、工艺、材料所产生的职业危害。(6)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7)严禁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或者没有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接受产生职业危害作业。(8)严禁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10、生产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制定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2)配合中心化验室完成本单位有害因素的预防性监测和日常监测工作。(3)协助与配合公司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对本单位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3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工作。(4)根据人力资源部的安排,积极组织本单位接触有害因素人员按时完成各项健康体检。(5)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贯彻执行。(6)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7)负责本车间接触有害因素人员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使其增强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意识,遵守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8)按照规定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维护、检修、检测,并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一、总则1、为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和人身安全,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3、本制度适用于川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二、告知事项1、安全管理部负责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设置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定期检测、日常监测结果及时向全体职工公布。2、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3、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材料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场所应当设置危险物品标识。4、生产技术部、设备部、安全管理部应当协助人力资源部根据危险源辨识方法,将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5、安全管理部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检测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一式二份(存档一份),按时发放到相关生产单位。生产单位在安全活动期间,将报告书中涉及本单位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数据向职工告知,并记录在活动记录本中。6、生产技术部、设备部、安全管理部对即将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告知生产职工,所有参与研发和实施人员对其所造成的职业危害后果承担必要的责任。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一、总则2、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3、本规定适用于川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二、申报1、安全管理部每年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变更;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变更;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变更。生产经营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2、生产技术部和安全管理部每年各申报提交一项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逐级上级主管部门。3、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报送攀枝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4、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职业危害防治专篇。职业危害防治专篇应当报送攀枝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5、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报送攀枝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6、安全管理部每年向攀枝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报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每三年申报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报告。每年在公告栏中向职工公布,存档。7、各单位每月书面向人力资源部上报所属单位女职工孕期、哺乳期的健康状况,便于监督检查。8、各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或察觉有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释放、泄漏时,第一时间必须上报主管领导,书面申请上级部门检测,检测后,方可继续生产。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一、总则1、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3、本规定适用于川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二、基本要求1、安全管理部每年年初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时,必须有职业危害防治教育培训的计划内容,培训课时不低于8课时。2、党群工作部配合安全管理部每年在宣传报道上,保证有职业危害防治内容。3、生产技术部、设备部、安全管理部每年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工艺和设备,给相关单位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4、各单位结合岗位职业危害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教育培训计划,上报职业危害教育内容。5、职业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方针、政策、法规;职业卫生、职业健康知识;重点职业危害因素防治知识;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及个人防护知识。6、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新入厂职工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安全管理部负责监督生产单位接触职业危害职工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教育。职业病防护设施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避免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从而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3、本规定适用于川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二、职责1、安全管理部负责公司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并监督管理指导和实施。2、安全管理部对在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检查。
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在用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使用保养。三、定义及要求1、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定义: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置和设备。2、公司设备部必须购置使用具有防护设施生产资质单位生产的防护设施。在购置防护设施产品时,应当注意索取:合格证、使用说明书、防护性能、适应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得购置使用没有生产企业、没有产品名称、没有检测报告的防护设施产品3、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和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严格执“三同时”规定,并经有关部门进行效果鉴定。4、公司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安装有效的防护设施,保障劳动者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含量符合国家的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5、各单位对所设置、安装的防护设施、设备,应定期对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处于完好状态。四、规定1、各单位专(兼)职职业健康管理员在巡查时注意对防护设施完好有效性进行查验,发现异常应立即安排检修。2、安全管理部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针对防护设施的专题检查,对防护设施的运行和防护效果进行验证。
3、各单位应明确防护设施的各级管理责任人。
4、各单位应建立防护设施管理台帐,做好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5、各单位应建立防护设施档案,收集整理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
6、各单位应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防护设施。7、防护设施、设备必须与生产设备同时使用,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违反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公司相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8、防护设施、设备停运、拆除或停用必须向安全管理部审报,未经申报批准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设备。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作业人员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并在职业危害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和人身安全,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3、本规定适用于川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二、种类1、可能产生危险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必须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可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2、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焊接眼面防护具、防冲击眼护具、阻燃防护服、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保护足趾安全鞋、防静电鞋、导电鞋、防刺穿鞋、胶面防砸安全靴、电绝缘鞋、耐酸碱皮鞋、耐酸碱胶靴、耐酸碱塑料模压靴、安全带、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立网等。3、未列入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三、管理1、各类防护用品和防护器具凡有国家标准规定的,应按国标检验规则检验。2、防护用品和防护器具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由国家颁发许可证的生产单位生产,且应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入库时依照合同进行检验,安全管理部门对其产品有权进行抽查,对于不合格产品,有权拒绝接受。(2)能够有效地全面防护外部环境对人体各个暴露部位的危害。(3)穿着舒适,佩带使用方便,不妨碍作业活动。(4)选用优质、轻质材料,耐腐蚀、抗老化,对皮肤无刺激,各种配件吻合严密、牢固、经济耐用。(5)外观光洁,色泽均匀协调,美观大方。3、防护用品的配置标准,由安全管理部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具体拟定,报请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4、防护器具的配备由安全、技术部门根据生产工作的需要签署意见。5、采购特种防护用品和防护器具,必须按国家规定购买具有相应生产资质、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的产品。安全管理部负责验收,无安全管理部批准,库房不准接收,财务部不准下帐。6、设备部应建立防护用品领取卡制度和防护器具管理台帐。对特殊的防护器具(如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绝缘工具等)要做到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报废。7、凡发给个人、班组备用的防护用品和防护器具应指定专人管理。如因个人原因,擅自解除劳动关系,不辞而别的,从配置劳动保护用品时间开始计算,按劳动保护用品所规定的期限,价格,减去个人实际工作的天数,按折价进行赔偿。(安全帽、劳动服、劳保鞋等)8、个人所应赔偿的费用从本人工资中支付,由人力资源部从工资中扣除。9、凡在标准以外支领防护用品(如抢修事故、处理隐患、解决急难险重工作造成劳动保护用品损坏,不能使用的)的,需由部门、科室领导提出申请经安全管理部签署意见,设备部方能发放。10、凡已享受专业服装待遇的员工(如公司消防员、防火员、护卫队员等),不再另发防护服装、鞋、帽等。11、员工遗失防护用品,原则上应折价赔偿。因正常磨损失去防护作用的,应有本人申请,单位领导核实签证,经安全、技术部门批准可以补发。12、防护用品和防护用具应妥善保管。四、使用1、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用具必须根据劳动条件,需要保护的部位和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选型。2、使用人员必须熟悉防护用品和防护用具的型号功能,使用范围和方法。3、防护用品和防护用具,必须按照规定正确使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确认完好、可靠、有效;严防误用或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具,禁止违章使用和擅自代用。4、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禁止进入生产现场,不按规定使用防护器具,不得从事生产作业。5、特殊防护器具的使用应进行培训,如:防毒面具、漏电保护器、空气呼吸器、绝缘工具等。6、特殊防护器具,必须按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经检验确定不合格的防护器具,应予报废处理,不得放置于现场,更不得与合格品混放一起。7、超期未经检验的防护器具禁止使用。8、各种防护器具应有专人管理,放在指定地点,列为交接班内容。9、凡有心脏病、肺结核、癫痫病、深度近视的禁忌患者,不得使用防毒面具。10、过滤式防毒面具要根据所防护毒气种类认真选择不同型号的滤毒罐,并符合使用条件方可使用。11、防毒面具有下列情况时应禁止使用:(1)面罩有沙眼、裂纹、破损、老化、气阀损坏、漏气、滤毒罐失效、压损、穿孔、锈蚀等。(2)有沙沙响声。(3)视镜破碎、透明度差。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正确评价生产环境中粉尘、噪声、高温、毒物对职工健康的危害程度并进行监护,鉴定各单位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成效,应对生产环境中的尘毒、噪声进行定点、定期监测,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3、本规定适用于川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二、职责安全管理部负责生产环境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监测点的定点和定期监测。三、工作要求1、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监测点由安全管理部会同各单位依据下列原则和标准确定。(1)根据粉尘、毒物经常逸散和产生噪声、高温的范围,职工经常停留或持续操作的地带,能反映职工实际接触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的地点作为监测点。(2)凡属同种物质存在同一地点,不应以作业岗位确定监测点,应按实际情况确定监测点。(3)在同一地点有两种毒物存在时,应分别按实际存在的毒物的种类,确定若干个监测点。(4)在同一个地点有混合性粉尘存在时,只确定一个粉尘监测点。(5)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监测点一经确定,既应作为固定的监测点,并建立监测记录。2、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监测点不得随意增减和变动,因故需要增减或变动时,必须由安全管理部审批。3、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监测由安全管理部负责监测,每月一次,并认真记录。4、安全管理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时,安全管理部与超标单位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立即整改。6、安全管理部门建立公司职业危害监测档案,并保存监测记录。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1、为了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2、本办法所称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3、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5、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劳动者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7、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特制订本制度。一、总则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2、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3、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4、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依照本办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1、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⑴建设项目概况;⑵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的分析和评价;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类型分析;⑷对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技术分析和评价;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及有关制度建设的建议;⑹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建议;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结论。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3、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申请书;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⑶建设单位对预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⑷职业卫生专家对预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⑸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⑹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审核同意后,建设项目的选址、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1、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2、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会同设计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完善,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实用性负责。四、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进行。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3、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超过180日。4、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的情况和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没有进行试运行的,应当在其完工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5、要为评价活动提供符合检测、评价标准和要求的受检场所、设备和设施。6、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7、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完成之日起30日内根据职业危害的程度出具相关材料,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五、部门职责1、安全部负责联系具备资格的评价公司进行条件论证与安全预评价,并提供材料支持。2、生产部负责联系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设计,并提供资料支持。3、施工监督工作由安全部负责。4、验收工作需要安全部与生产部共同参与,由安全部负责整理相关材料进行上报。职业病诊断和报告制度1、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应由单位统一管理。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由单位和当事人如实向诊断部门提供有关职业卫生情况,配合诊断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工作,按法定程序取得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有关资料。2、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应及时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单位承担,在此期间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3、单位要加强对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病人管理,实行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病人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发现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按有关规定向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和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劳动人事管理部门等报告。4、单位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医疗和疗养。对在医疗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在原岗位作业或工作的,立即对其岗位进行调整。5、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复查等费用以及伤残后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障,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财企【2012】16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保障川源矿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开展,落实上级关于安全投入资金管理、使用等一系列有关文件规定,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资金的使用、实施、实行全过程、系统化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结合公司安全生产状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资金来源、管理及适用范围1、资金来源:在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2、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矿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资金管理使用的全部过程,各单位严格按本管理制度实施、执行。3、适用范围(1)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支出;(2)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和抽放系统支出;(3)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尘与瓦斯突出支出;(4)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支出;(5)完善和改造矿井防治水通知;(6)完善和改造矿井顶板管理支出;(7)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8)完善和改造矿井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9)完善和改造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的安全凡符合设备设施支出;(10)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11)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健康监护、职业病健康宣传培训;(12)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1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健康监护、职业病健康宣传培训等费用支出;(14)其他与煤矿安全生产职业病危害直接相关的支出。二、管理办法1、通风科、通风区、生产科、机电科等职能科室将每年12月25日前,将与职业病危害防治相关的资金计划汇总,报至企管科。2、企管科具体负责和实施安全投入资金计划的安排、调整、检查、统计、上报。3、计划安排过程中,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及矿井安全生产的切实需要,确保重点工程兼顾一般的原则。三、组织结构为切实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资金的管理工作,成立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资金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副矿长、安检科长成员:由安检科、医院、财务科、通风科、生产科、机电区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四、有关要求1、职业病危害防治资金要求专款专用,专项资金计划有企管科落实,其他产生费用有矿财务负责解决,资金使用包括预防和治理职业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2、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依据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由工伤社会保险承担。3、对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经费实行预算管理,年底要把下一年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健康监护、职业健康宣传培训等费用纳入生产成本预算,严格预算管理,严禁挪用。每年对职业病病人进行一次复查,并定期为病人进行康复治疗。职业病人的工资、护理费等其他待遇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对公司各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简称“两档”,并由专人保管。二、职业卫生档案包括:1、企、事业单位职业卫生记录卡;2、各生产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各生产单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3、各生产单位工艺流程简图(用箭头表示);4、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一览表;5、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作业人员登记卡;6、职业病危害、职业中毒记录卡;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8、职业病危害因素程度分级管理表;9、职业中毒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表等;10、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监督文书清单及有关文本;11、职业卫生管理方针、计划、目标、方案、程序、指导书、管理制度;12、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14、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15、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档案;16、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汇总资料;17、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三、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包括:1、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禁忌证名单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断、职业病病例登记表等员工个人健康资料;5、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或合同;6、职业性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7、职业病人处理、安置情况汇总资料。四、“两档”资料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录、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及时进行归档。五、“两档”资料应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准确可靠,并管好和用好“两档”。六、随时、定期地根据公司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和补充“两档”,各表卡每年10月前系统地调整一次。七、“两档”档案中各种资料按要求每三年复核一次;日常职业卫生工作须将测定结果、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管理情况随时过录,以备分析。八、员工离开单位时,有权索取个人健康档案资料并复档案室应如实地、无偿地提供,并在所提供的个人复印件上签章。九、职业病诊断,鉴定单位需提供有关“两档”资料时,档案室应如实地提供。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为加强我矿职业病应急处理能力,及时有效控制、处臵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做到最大限度降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我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此管理制度。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结合我矿相关资料和技术参数,通过分析得知我矿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危险源有: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一)粉尘危害粉尘包括煤尘、岩尘、水泥尘等。其中煤尘、岩尘、水泥尘可导致接触人员罹患尘肺病,同时煤尘有强爆炸危险性。(二)有毒有害气体危害井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导致接触人员窒息、急性或慢性中毒,并且甲烷还具有爆炸危险。(三)噪音危害噪音主要产生于矿井主通风机、压风机房、主副井绞车房、井下局部通风机、带式输送机、采煤机、破碎机、转载机、掘进机、风钻等设备工作时。噪音超过一定数值后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从业人员听力、情绪及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二、应急处理程序:我矿应急处理的过程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扩大应急和应急终止等步骤。1.响应分级应急响应原则上按照发生一般(四级)、较大(三级)、重大(二级)和特别重大(一级)职业病危害事故,依次启动矿级、集团级、市级及以上应急预案。鉴于事故严重程度、处臵难度和我矿对事故的可控能力,我矿只针对四级职业病危害事故启动相应应急处理。四级响应(矿级)标准:矿井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下或者急性职业中毒死亡3人以下的职业病危害事故,矿井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需要启动四级响应的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2.应急启动矿井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达到四级响应标准时,立即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启动本应急处理程序。(1)矿生产部调度值班人负责接收事故报警信息,认真做好事故报警信息的详细记录,立即向矿级值班领导报告。并按照矿级值班领导指令迅速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相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到调度室集中。(2)总指挥宣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正式运转。(3)指挥部办公室整理事故资料、图纸,提供我矿应急处臵队伍组成情况、同类事故救援技术等相关资料,供指挥部决策、指挥使用。(4)总指挥在进一步核实事故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受害人员分布的情况下,组织研究、决策救援方案,根据事故类型、救灾的人力和物力,做好施救准备实施救援。指挥部成员根据指挥部命令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3.处置措施发生矿井职业病危害事故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可以采取如下措施:3.1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1)事故现场应急处理如果采掘工作面瓦斯突然涌出造成瓦斯超限,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由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组织撤到全风压进风巷道新鲜风流中,并汇报调度室。发生中毒事故时,会有人相继出现胸闷、头痛、恶心等症状,假如还没有类似症状人员,立即带好自救器,撤离前必须切断工作地点机电设备电源。撤离期间要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灾害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若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先救人,后救灾。立即将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或地面表。在搬运途中,如仍受有害气体威胁,急救者一定要戴好自救器,对被救人员也要戴好自救器。将中毒者口中一切妨碍呼吸的东西如假牙、粘液、泥土除去,将领及腰带松开,并使患者保暖。等撤至安全地点以后,立即电话报告调度灾区情况。包括灾区人数、中毒人员、灾区情况、撤出人数等。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虽已停止但心脏还有跳动,要立即给中毒者解开衣服,搓摩他的皮肤,使他温暖以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心脏停止跳动,就要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按摩,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是硫化氢中毒,在进行人工呼吸以前,要用湿棉花或手帕盖住他的口鼻。如果是二氧化碳窒息,情况也不太严重,只要把他抬到新鲜风流中稍作体息后,就会苏醒。假如室息时间较长,就要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先要搓擦他的皮肤。如果作业现场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制10倍以上,立即停止作业并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通知有关领导进行分析并处理。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出现异常噪音或噪音指标超过国家最高环保标准时,要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开启备用设备并通知矿调度室。(2)安全管理部通过井下考勤系统统计当前井下人员数据,随时向指挥部汇报。各单位值班领导要详细了解入井人员的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并留有详细记录。灯房发放灯人员在每次换班两小时内向指挥部提供本班各单位入井人数、未升井人员,指挥部负责通知未升井人员的所在单位,由所在单位查明原因,汇报指挥部。(3)安全保卫应急处臵:经济保卫科值班领导在接到指挥部紧急通知后,要立即组织人员对重要场所进行警戒,严禁无关闲杂人员进出。同时要及时与经济保卫科科长汇报,维护好进出矿人员的秩序,加强保卫职能。(4)医疗救护及后勤保障:矿急救站值班领导在接到指挥部通知后,要立即组织专业医疗人员到指定地点待命,携带必备的药品及医疗器材准备伤员的抢救。党群工作部工会、纪委负责事故善后的处理工作,矿办室安排车辆到指挥部指定地点待命。(5)避灾路线详见本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3.2因特殊原因无法撤离时,要采用下述方法避灾(1)打开自救器,佩带好自救器。(2)就近的避难硐室等候,并电话联系调度室,汇报现场情况,等待救援。(3)当不能撤离时,要暂时避到安全地点,要沉着、冷静,尽量减少动作。并要在躲避地点巷道口悬挂矿灯、工具或定时间隔敲打管子、铁轨等,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4)打开压风管路阀门,以便向避难人员输送新鲜空气。3.3停电措施井下发生事故时,由救灾指挥部立即命令机电区停止向事故区域送电(局部通风机电源除外)。4.防止事故扩大措施(1)当井口房或井底车场及井底大巷主要硐室发生较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救灾总指挥可研究决定采用矿井反风方法进行处理。(2)当采区主要进风巷发生职业病危害时,可采取积极方法直接消灭或短路通风方法处理。(3)当开掘工作面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应保持原有的通风状态,经指挥部研究后再采取措施。(4)当回采工作面出现职业病危害时,应视工作面具体情况采取对工作面进行局部反风或采用隔绝方法进行封闭。(5)当采空区出现有害气体超标时,应视具体情况对采空区可采取上隅角埋管注盐水或均压措施灭火。(6)当主要回风巷出现事故时,应视具体情况对主要回风巷采取积极方法直接消灭或采用隔绝方法进行封闭。(7)技术专家组介入,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分析、制定防治事故扩大和恢复生产的措施。5.应急结束当井下事故得到控制后,次生、衍生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救援工作即告结束,矿井已经进入恢复阶段,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应急状态可以终止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并发布应急状态终止命令,宣布应急状态终止。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所有员工必须加强法制观念,认真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政策、法令、规定。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有严重危险的厂房、生产线和设备,员工有权向上级报告。遇有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员工有权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领导处理。3、新入公司的员工实习、代培、临时参加劳动及变换工种的人员,未经三级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生产或单独操作。电气、起重、压力容器、厂内机动车司机、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均应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外来参观人员,接待部门应组织必要的安全教育和交待我公司有关安全规定。4、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女工要把发辫放入帽内,旋转机床严禁戴手套操作。检查设备和工作场地,排除故障和隐患;保证安全防护、信号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保持设备润滑及通风良好。不准让小孩进入工作岗位,不准穿拖鞋、赤脚、赤膊、敞衣、戴头巾、围巾工作;上班前不准饮酒。5、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不准打闹、睡觉和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凡运转设备,不准跨越、传递物件和触动危险部位;不准用手拉、嘴吹铁屑;不准站在砂轮的正前方进行磨削;不准超限使用设备;中途停电,应关闭电源开关。6、搞好文明生产,保持车间、库房通道的清洁卫生,保障安全道畅通无阻。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末班人员下班前必须切断电源、汽源、熄灭火种,清理现场。8、二人以上工作时,必须有主有从,统一指挥。9、公司内行人要走指定通道,注意各种警标,严禁跨越危险区;严禁从行驶中的机动车辆爬上、跳下、抛卸物品;公司路面施工,要设安全遮栏和标记,夜间应设红色警告灯。10、严禁任何人攀登吊运中的物件及在吊钩下通过和停留。11、操作工必须熟悉其设备性能、工艺要求和设备操作规程。设备要定人操作,使用本工种以外的设备时,须经有关领导批准。12、检查修理机构电气设备时,必须挂停电警告牌,设人监护。停电牌必须谁挂谁取,非工作人员禁止合闸。13、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戒标记等不得随意拆除。14、一切电气、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或行车轨道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措施。非电气人员不准装修电气设备和线路。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绝缘可靠,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措施,并戴好绝缘手套操作。机床、钳台、行灯等局部照明灯不得超过36V电压。15、高空作业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不得穿硬底鞋。严禁投掷工具、材料等物件。16、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腐蚀等物品要分类存放,并设专人管理。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17、防毒、防尘措施,噪声治理点,三废处理装置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超市新员工培训知识
- 《人类的“老师”》课件-1
- 25年三月份私人引力子探测员设备灵敏度保证条款
- 2025年山东货运从业资格考试题目大全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度第一季度应急储备车辆轮换处置验收协议
- 2025年外债及配套人民币借款合同协议书
- 2025四月股半导体研发团队2025期权池分配协议细则
- 2025合同能源管理协议
- 塔吊安全管理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Vad血管通路装置安全护理
- 《黑人非洲音乐》
- 消防安全知识掌上手册APP开发指南
- 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 急性肾损伤护理查房
- 2024年ISO14001体系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一览表
- 基于六轴工业机器人的焊接工作站设计-毕业论文
- 安全绳培训课件
- 外卖骑手安全知识讲座
- 第1课+古代亚非【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电力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报价单模板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