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2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件人民版_第1页
202X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2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件人民版_第2页
202X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2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件人民版_第3页
202X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2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件人民版_第4页
202X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2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件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古代近代史第十二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阶段特征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4世纪末15世纪初~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兴起阶段。它主要包括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表明欧美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政治上:英、美等国逐渐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经济上: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人类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相继发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科技上: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萌发;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科学正式形成,并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内容索引主干梳理断点弥补概念理解重点深化史料考法定向突破高考感悟押题演练课时作业主干梳理断点弥补1.背景(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

的萌芽。(2)社会根源——欧洲掀起一股狂热的寻金热。(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引发欧洲的

。(4)精神动力——欧洲人热衷于传播天主教。2.条件(1)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是最突出的表现。(2)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轻便、多桅多帆、快速、舱宽的大船。(3)地理知识:欧洲“

”开始流行,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4)西、葡王室支持:15世纪末两国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建立中央集权。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商业危机地圆说3.经过时间率领船队的航海家开辟的航路支持者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欧洲到_______

葡萄牙王室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通往_____的新航路西班牙王室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欧洲通往____的新航路葡萄牙王室1519~1522年葡萄牙人_______等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西班牙王室好望角美洲印度麦哲伦4.影响(1)对世界①结束了世界各地

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②以西欧为中心的

的雏形开始出现。③新航路开辟后,各地原有物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增加了各地人们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相对孤立世界市场(2)对欧洲①导致“

”,市场的扩大有力地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特权贸易公司的活动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②引起了“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冲击了神学理论,促进了自然科学的研究。(3)对亚非拉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

也登上历史舞台,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空前的灾难。商业革命价格革命殖民掠夺【教材补缺】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1)经济上,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到了亚洲。我国在明清时期引进并推广种植了这些作物,使不适宜种植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欧洲人在中国购买商品,也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2)对外关系上,葡萄牙、荷兰等国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葡萄牙侵占中国澳门,荷兰侵略中国台湾,中国开始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清朝建立后,一度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3)文化上,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并把西方的天文、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著作介绍到中国。中国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引入了西方的《泰西水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引入了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为中国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1.葡西两国的殖民扩张(1)葡萄牙的殖民扩张①15世纪初在非洲西海岸建立殖民据点;新航路开辟后在印度修建要塞。②占领位于红海和波斯湾入口处的两座岛屿,垄断了与东方的贸易。③占领马六甲、锡兰、好望角等地。(2)西班牙的殖民扩张①1492年占领巴哈马群岛。②16世纪中叶,占领美洲中部和南部;在亚洲占领了菲律宾。二、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教材补缺】葡、西两国的衰落15~16世纪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时代,然而,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荷兰海上势力的逐渐崛起,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衰落了。其迅速衰落的原因是:两国强大的封建传统是影响其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封建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束缚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保守的传统观念使它们没有用得到的财富去投资本国经济,而是将其用来向欧洲其他国家购买奢侈品。这样的结果是本国经济仍然迟滞不前,而掠夺来的财富却为别国做了“嫁衣裳”。2.“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1)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②经济发达:造船业、对外贸易发达。③政治独立:1581年,尼德兰北部七省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成为独立的荷兰。(2)概况①荷兰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一带夺取了广阔的殖民地。②对外贸易发达,阿姆斯特丹是其重要港口、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3)结果: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

”。海上马车夫3.英国的崛起(1)条件①利用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的有利条件,发展对外贸易。②推行“

”政策,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③通过圈地运动,使英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发展起来。④军事: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2)经过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②1600年,成立“

”,垄断中英、印英间的贸易。③1607年获得北美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3)结果: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重商主义东印度公司4.殖民霸权的角逐(1)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确立了早期殖民霸权地位。(2)荷兰①“无敌舰队”覆灭后,开始了荷兰控制世界的时代。②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后,丧失海上霸主地位和北美的殖民地。(3)英国①颁布《

》,历经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②“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签订《巴黎和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航海条例(4)法国①17世纪在国际贸易领域与荷兰商人激烈竞争。②17世纪下半叶,英、法之间在北美和印度的矛盾尖锐,英国夺取了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5)结果: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5.殖民罪恶与影响(1)罪恶①海外贸易:抢掠和欺诈。②殖民掠夺:奴役殖民地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③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④贩卖黑奴:将大批黑人贩运到美洲卖为奴隶。(2)影响①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②对欧洲: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③对世界市场: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资本原始积累【归纳总结】早期殖民扩张概念理解重点深化考点一世界历史的真正开端——新航路开辟概念解读1.商业危机商业危机是指旧商路被奥斯曼帝国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2.商业革命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建立全球的商业联系;商贸中心转移,各国商业地位变化。针对练1

(2018·榆林调研)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D.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解析

从题干信息中可知,材料只是说这些国家的商品集中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根据时间“16世纪中期”,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故D项正确。3.价格革命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使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它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而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1.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1)背景:新航路开辟时,欧洲处在文艺复兴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阶段;郑和下西洋时中国处于封建君主专制鼎盛时期。(2)目的:新航路是欧洲为了打破奥斯曼帝国切断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而进行的开辟新商路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显示天朝国威,为大明皇帝寻求稀奇珍宝的航海活动。(3)特点: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掠夺亚非拉国家,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为国家带来丰厚利润,促进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提高明朝知名度,但其实质为朝贡贸易体系下的政治行为,虽加强了中外联系,但无助于中国转型。认知深化2.史观意识——不同史观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的差异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全球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拓展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唯物史观——新航路开辟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价格革命”,封建地主日益衰落,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西欧封建制度进一步解体。素养感悟考点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早期殖民扩张概念解读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也称作“商业本位”,是16~18世纪封建主义解体之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具体指的是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尽可能让别国的金银流向本国。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2.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方面用暴力的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积累资本,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另一方面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抢劫金银财物、贩卖奴隶等手段来聚敛财富。认知深化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原因及影响(1)特点①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②殖民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2)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3)影响①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②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④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针对练2

(2018·菏泽模拟)许多欧洲观察家认为,“(近代)世界贸易不仅扩大了财富,在新旧大陆之间交换了作物和新发明,而且还给许多‘不信神的民族’传去了耶稣基督的福音”。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世界贸易A.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信仰

B.传播了欧洲先进的制度C.连接新旧社会的桥梁

D.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解析

据材料可知其意在说明世界贸易使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加强,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信仰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传播了欧洲先进的制度也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它是连接新旧社会的桥梁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史料考法定向突破材料

17世纪被认为是阿姆斯特丹的黄金年代。荷兰商船从阿姆斯特丹开往波罗的海、北美洲和非洲,以及今天的印尼、印度、斯里兰卡和巴西,由此构建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基础。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荷兰西印度公司发行的大量股票为阿姆斯特丹商人所拥有。这两个公司所夺得的海外属地后来演变为了荷兰的殖民地。阿姆斯特丹也在此时成为了欧洲航运和世界融资的中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阿姆斯特丹办公室开始出售自己的股票,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崔连仲主编《世界通史》获取材料信息

表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构建世界贸易网络;成为欧洲航运和世界的融资中心;成立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原因: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商业殖民帝国缺少制造业的基础保障等。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阅读材料,概括阿姆斯特丹“黄金时代”的辉煌表现,分析荷兰衰落的主要原因。材料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从材料中发现问题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1)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从全球史观的视角对麦哲伦做出的价值评价,肯定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对人类文明的交流、融合与发展做出了贡献。(2)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对拉普拉普做出的价值评价,肯定他领导了反侵略与反殖民的斗争,对维护民族利益做出了贡献。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问题:同一座纪念碑,纪念殖民入侵者和反抗侵略的民族英雄,碑文对二人的评价都是正面的。这反映了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和客观性。思考:材料各是从什么视角(史观)评价麦哲伦和拉普拉普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流传着“牛皮圈地的传说”。以下为史籍中关于这一传说的记载。史料一

(16世纪后期)有佛郎机(一般指葡萄牙)者,自称干系蜡国,从大西来,亦与吕宋(指菲律宾)互市。……因上黄金为吕宋王寿,乞地如牛皮大,盖屋。王信而许之。佛郎机乃取牛皮剪而相续之,以为四围,乞地称是。王难之,然重失信远夷,竟予地……久之,围吕宋,杀其王。——摘自张爕(公元1574~1640年,福建漳州人)著《东西洋考》认识史料的价值史料二

(16世纪后期)时佛郎机强,与吕宋互市,久之见其国弱可取,乃奉厚贿遗王,乞地如牛皮大,建屋以居。王不虞其诈而许之。其人乃裂牛皮,联属至数千丈,围吕宋地,乞如约。王大骇,然业已许诺,无可奈何,遂听之。——摘自《明史·卷三二三·外国四》(成书于1645~1739年)辨析史料:史料一成书时间与所载史事时间相近,可能更接近事实;作者为福建漳州人,漳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与南洋交流频繁,能掌握较丰富的历史资料;但是,史料一属私修史书,具有一定局限性;且史料一将西班牙与葡萄牙混为一谈,部分记述具有不准确性。史料二出自官修正史,一般而言史料价值更高;但是,史料二距所载史事时间较远,且易受王朝政权更迭影响;且史料二也将西班牙与葡萄牙混为一谈,表明也存在诸多缺漏;部分记载如“数千丈”的说法有夸大之嫌。应用:(1)关于“牛皮圈地的传说”得出的正确认识是A.仅仅都是传说,没有事实依据B.史料中的佛郎机是西班牙的可能性大C.史料一属于私修史书没有史料价值D.史料二出自官修正史史料价值最高√(2)“牛皮圈地”虽然是一个传说,但是,我们从以上史料中能够得出的史实是什么?该传说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史实: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的殖民扩张。实质:反映的是民众对狡诈的殖民者的痛恨。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考感悟押题演练命题时空坐标年份考题2018年卷Ⅰ,42鲁滨逊漂流记的时代背景卷Ⅱ,33黑奴贸易2017年卷Ⅰ,42

14~17世纪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大事比较卷Ⅲ,40荷兰侵占台湾与郑成功收复台湾2016年卷Ⅱ,40人口迁移·人口问题2015年卷Ⅱ,32世界市场的发展2014年卷Ⅱ,41世界近代史相关内容的两幅“教材目录”·全球史观1.(2018·课标全国Ⅱ,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进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真题感悟√解析

A对:奴隶贸易是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B错: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由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奴隶贸易对英国殖民帝国形成的影响。D错:奴隶贸易达到极盛是因为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需要。2.(2015·课标全国Ⅱ,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解析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不断向国外输出工业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品,D项符合题意。3.(2018·海南高考,16)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解析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材料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故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殖民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拿破仑帝国企图军事征服英国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故C项错误;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故D项错误。4.(2015·海南高考,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解析据材料中“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特别是混血人的出现,反映的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项正确。[命题规律]

本讲全国卷命制的选择题不多,但主观题的数量非常可观,复习时要加强对本讲内容主观题的训练。模拟通关1.(2018·衡水金卷模拟五,32)克拉克瓷是明末清初中国外销青花瓷的一种,产量巨大,风格独特。国外屡见不鲜,国内却鲜有出土。“克拉克”一词源于1602年荷兰人虏获的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在这艘船上,装载有数万件风格独特的青花瓷。荷兰人把这些青花瓷公开拍卖,人们争相购买。克拉克瓷在欧洲的畅销从侧面反映出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新航路的开辟C.东方从属于西方

D.荷兰取代葡萄牙√解析

1602年荷兰人在葡萄牙帆船上发现了大量的中国青花瓷,结合时间可以判断这一时期新航路已经开辟。2.《新全球史》载:“1500年以后,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文化间的碰撞比之前几百年间的更具破坏性……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这表明在新航路开辟后A.欧洲的影响力逐步扩大B.跨文化互动才得以展开C.文化碰撞阻断跨洋交流D.欧洲维持了世界力量平衡√解析

A项与材料中“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相符,故A项正确;跨文化互动才得以展开与材料中“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不符,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是推动而非阻断跨洋交流,与材料中“1500年以后,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不符,故D项错误。3.(2019·烟台高三诊断,32)史学家黄邦和说:“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就不可能出现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这表明“地理大革命”A.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实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C.促进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D.奠定了欧洲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基础解析

根据材料“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就不可能出现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可以得出“地理大革命”促进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4.(2019·珠海高三质检,32)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力宣战媾和,有权力建立和管理殖民地。这反映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是A.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B.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C.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D.商品输出与文化渗透相结合√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以海上掠夺为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可知,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是材料现象的直接反映而非特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中的公司具有国家职能,是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贸易的商业公司,故C项正确;商品输出是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的特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5.(2018·唐山模拟,32)众所周知,欧洲著名城市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也最早萌发于地中海沿岸。然而,到了18世纪,远在大西洋的英国却成为资本主义霸主,这主要因为A.英国地理位置优越 B.英国注重资本原始积累C.意大利的文化传统 D.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解析

英国18世纪之所以成为资本主义霸主主要是因为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注重资金在本国的积累,因而完成了工业化前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故B项正确。√课时作业1.(2019·唐山模拟,33)“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据材料“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东西方商路的阻断引发了新航路开辟,故A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2.(2019·秦皇岛模拟,33)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这一事件是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注意题干信息“葡萄牙国王”,哥伦布船队、麦哲伦船队是受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故B、C两项排除;成为“海上马车夫”的是荷兰,故D项排除;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是在葡萄牙支持下,而且有利于葡萄牙对印度的征服,故A项正确。3.(2018·南充模拟,33)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变化巨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王权逐步高于教权、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新教派的兴起。材料反映出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C.国际格局的初步形成 D.世界市场的雏形√解析

题干论述的三个变化,充分体现了西欧社会的转型,即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故B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4.(2018·承德月考,33)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分别是A.意大利、法国、荷兰 B.英国、意大利、德意志C.葡萄牙、英国、美国 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西班牙没有将掠夺的金银转化为资本,很快衰落,被称为“黄金的漏斗”;17世纪的荷兰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被称为“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逐渐衰落,被称为“新航路的受害者”。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根据所学16世纪葡萄牙是新航路开辟的先驱,首先称霸,17世纪的世界霸主是荷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根据材料每个世纪控制奴隶贸易的都是当时的世界霸主,所以欧洲殖民活动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故A项正确。5.(2018·濮阳一模,33)《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A.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12345678910111213146.(2018·雅安模拟,33)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这一技术的应用A.推动欧洲海外殖民扩张B.改变欧洲海战的性质C.导致欧洲封建制度解体D.促使欧洲新航路的开辟√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由材料“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可知武器装备的提升推动了17世纪海外殖民扩张,故A项正确;战争性质取决于战争的政治目的而非武器装备,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热兵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故C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是在15世纪,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7.(2018·石家庄二模,33)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绸、茶叶和瓷器。这表明A.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B.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C.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D.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从材料中欧洲利用美洲白银和亚洲商品进行贸易活动,可知欧洲开始了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积累资本的阶段,故D项正确。8.(2018·宜宾一模,33)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但这种跨洋贸易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走向衰落。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英国等国自由贸易开始兴起B.中国重农抑商限制了生丝产量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国际劳动分工瓦解了洲际贸易√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新航路开辟之后,西班牙、葡萄牙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到18世纪下半期开始,随着英国等国家的崛起,逐渐取代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这些新兴国家是倡导自由贸易的,所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逐渐衰落,故A项正确。9.(2018·石家庄月考,33)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1234567891011121314A.黑奴贸易 B.殖民屠杀C.工业污染 D.商业战争√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减少,不是美洲,故A项错误;美洲原本有大量印第安人,但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欧洲人实行了殖民掠夺和大屠杀,导致人口锐减,故B项正确;工业污染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情,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海地岛当时不可能有发达的商业,也不会出现商业战争,故D项错误。10.(2018·昆明模拟,33)在光荣革命前,英国90%的商品出口欧洲大陆;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的贸易比重下降到30%,美洲则增长到近58%。材料说明A.英国逐渐成为了世界的殖民霸主B.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贸易结构C.英国与欧洲各国的关系逐步恶化D.殖民地对英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英国对欧洲、美洲贸易的变化并不能说明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了英国与欧洲各国关系恶化,故C项错误;因为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故殖民地对英国发展意义重大,故D项正确。11.(2018·南宁模拟,33)对比以下两图分析,英国版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英国王权不断得到加强C.英国取得殖民霸主地位

D.英国主导世界市场运行12345678910111213141429年英国版图1763年英国版图√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1763年英国还未开始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王权不断被削弱,故B项错误;1763年即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取得殖民霸主地位,故C项正确;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成为世界工厂,主导世界市场运行,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12.(2019·大连模拟,33)洛克在《论财产》中指出:财产权起源于劳动,土地所有权的获得是由于耕作,而北美的印第安人长期在一块土地上狩猎,无法获得其土地的所有权。洛克的观点反映了A.资本主义国家关注财产权的归属问题B.欧洲人轻视印第安人狩猎文明C.欧洲人为在北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