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荒漠化me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3f0e93fcaa0509f109dc297cb91c6a/de3f0e93fcaa0509f109dc297cb91c6a1.gif)
![西北地区荒漠化me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3f0e93fcaa0509f109dc297cb91c6a/de3f0e93fcaa0509f109dc297cb91c6a2.gif)
![西北地区荒漠化me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3f0e93fcaa0509f109dc297cb91c6a/de3f0e93fcaa0509f109dc297cb91c6a3.gif)
![西北地区荒漠化me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3f0e93fcaa0509f109dc297cb91c6a/de3f0e93fcaa0509f109dc297cb91c6a4.gif)
![西北地区荒漠化me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3f0e93fcaa0509f109dc297cb91c6a/de3f0e93fcaa0509f109dc297cb91c6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北地区荒漠化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范围西北地区在行政区上大致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2.地貌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则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3.自然特征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干旱高原面积广大青藏高原隆起高山环绕盆地地形西东4.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自然地区东部(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贺兰山西部(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气候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干旱大陆性气候自然景观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西北地区干旱大陆性气侯西北地区位居大陆的腹部。若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东到太平洋为3400千米,西到大西洋为6900千米,北到北冰洋为3400千米,南到印度洋为2600千米。四周距离海洋遥远,加上周围高山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远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少。因此气候干燥、日照强烈、雨量稀少、气温较差大、风沙频繁、植被稀疏低矮等,成为这一地区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新疆东部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部和东部,年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平均年温差一般为30~50℃,绝对温差可达50~60℃以上,“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这一地区气温变化剧烈的真实写照。沙漠南部的风沙日常占全年的1/3,如且末最多可达145天。甘肃民勤县1959年风沙日达148天,占全年日数的41%,持续时间最长可达17~18小时。西北地区干旱大陆性气侯特点(一)光照丰富本地区云量稀少,日照时数较长,全年实际日照时数达2550—35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达54.4—71.2亿焦耳/(平方米·年)。光照资源丰富,在全国仅次于青藏高原。这不仅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而且也为广泛利用太阳能提供了有利条件。(二)热量资源丰富,气温变化大西北地区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较,气温偏高,除上述日照时间长,所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多外,还由于地面干燥,太阳能消耗于蒸发方面较少,而用于增加地面和低层空气温度较多。加以盆地地形的影响,使得夏季灼热的空气不易外流,冬季冷空气流动也受到一定的阻隔,越过山地后又有下沉增温作用。本地区春季增温迅速,有利于作物播种,但春温变化剧烈,对农牧业发展影响很大。各地气温日变化都很大,年平均气温日振幅都高于11℃,南疆和河西走廊可达16—20℃。最大可达20—30℃。气温日变化大,对于作物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特别是甜菜、瓜果糖分的积累是很有利的。但气温日振幅过大,增加霜冻的威胁,为其不利的一面。本地区生长季气温较高,利于栽培温带作物,甚或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三)降水稀少、相对湿度小本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区域。除高大山地及北疆西部的伊犁、塔城等地区外,全年降水量均不足250毫米。北疆地区因受北冰洋和大西洋气流的影响,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为100—200毫米,南疆地区普遍不足80毫米,阿拉善地区东部在100毫米左右。新疆东部,甘肃西部不足30毫米,若羌一带约20毫米。年降水日数13天左右。哈密北部的淖毛湖戈壁,年降水量不足15毫米。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近20年平均年降水量仅6.3毫米,最少的一年仅0.5毫米。年降水日数不足10天。其南部觉罗塔格,甚至终年难见滴雨,成为全国降水最稀少的中心。山地的降水量受高度和坡向的影响很大。西北地区降水既少,而又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因而相对湿度很小,大部地区在60%以下,南疆、阿拉善地区约为45%。特别是在夏季,在高温、多风的情况下,相对湿度可小于30%,此时常出现干热风。干热风的出现,或由于沙漠干热气流的影响,或由于焚风造成,对农作物危害很大。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均可发生这种现象。(四)春季多大风当春季下层空气剧烈增温时,空气层结不稳定,风速增大,常有8级以上大风。特别是山谷隘口处,风力更大,如阿拉山口、老风口、达坂城、七角井等地,都是著名的风口。阿拉山口平均全年有155天出现大风,达坂城有128天。有时还有沙暴伴生,1993年5月5日甘肃、内蒙古、新疆发生巨大尘暴,金昌市5日下午平均风力7—8级,瞬间最大风力11级,风速最高达32m/s。对群众生命、交通、农牧业都带来很大危害。但是,这些风口,风力强而稳定,可用于发电。形成荒漠的原因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物质条件:地面疏松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多而集中的大风日数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5.原生性荒漠和次生性荒漠荒漠类型原生性荒漠次生性荒漠概念地质时期自然形成的荒漠人类活动造成的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现象荒漠举例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库木塔格、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不齐等沙漠毛乌素沙地、小腾格里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泌沙地、呼论贝尔沙地。特点水资源比较贫乏或难以利用,几乎寸草不生土地下沙层裸露,原先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活化,水分、植物条件相对较好治理难度大小(1).在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土地荒漠化呈点状及片状分布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现状(2).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常可以见到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3).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由于过度樵采破坏,造成沙丘活化。(4).在内流河流和山麓冲击扇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荒漠化发生与发展。(5).近年来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各个居民点、厂矿、道路、开发区附近点状、线状荒漠化分布。典型地区荒漠化原因分布特点实例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沙质草原过度农垦,固定沙丘被开垦后活化斑点状、片状科尔沁沙地、内蒙古后山区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斑点状的荒漠化圈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樵柴破坏固定的沙丘植被造成沙丘活化塔里木盆地边缘,河西走廊等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植被生长衰退,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塔里木河下游石羊河下游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附近基本建设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等点状、线状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指示荒漠化的迹象类型及其表现
迹象类型主要表现生物迹象①单位面积生物量减少;②生物生产能力下降;③主要植物物种丧失;④植被覆盖度下降;⑤主要动物物种丧失;⑥牲畜数量或者品质下降土壤迹象①土壤紧实度增加;②土壤盐碱度升高;③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其他迹象①沙丘活化;②地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省职教高考《职测》核心考点必刷必练试题库(含答案)
- 《乡村振兴促进法》参考试题库80题(含答案)
- 《公务员法》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预防与解决劳动纠纷
-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合同
- 幼儿园纸张活动策划方案模板五篇
- 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培训.x
- 租赁房屋租赁合同
- 企业业务咨询服务简单合同
- 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5章-特性分析
- 2024尼尔森IQ中国本土快消企业调研报告
- 2024年印度辣椒行业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铸铝焊接工艺
- 《社区康复》课件-第六章 骨关节疾病、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 攀岩运动之绳结技巧课程
- 防打架殴斗安全教育课件
- 采购行业的swot分析
- 石家庄长安区幼儿园信息统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