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第六章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第六章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第六章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第六章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第六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1/1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2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内容提要与重点难点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2023/1/123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213-227)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4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二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5

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虽然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16世纪,但如果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古代文明的精神成果中,都可以发现不少与社会主义思想相通的智慧火花。6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孔子的“大同”社会观:7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太平”社会观8古希腊人关于黄金时代的传说;原始基督教关于千年王国的信仰;柏拉图《理想国》的描绘等。西方古代的理想社会观919世纪初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联手将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推上了最高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源。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圣西门傅立叶欧文10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托马斯.莫尔、康帕内拉、闵采尔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1、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17世纪)此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往往披上宗教神学的外衣,采取虚幻的文学游记形式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表现出“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1、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特点时代背景:16-17世纪西欧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原始积累初期。特点:①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还没明显暴露出来;②无产阶级意识还很薄弱;③空想社会主义采用虚幻的文学游记形式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2、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意)托马斯·康帕内拉、《太阳城》;(德)闵采尔。莫尔和他的《乌托邦》莫尔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就率先出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提出空想共产主义原则,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的心声,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莫尔及其《乌托邦》至今还享有盛誉,其作品不失现实意义。康帕内拉和他的《太阳城》康帕内拉提出了比莫尔更先进的思想:太阳城以生产小组为生产基层组织,由经验丰富、技能出色的人领导;重视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创造性地提出劳动光荣的思想;太阳城没有奴隶和仆人;十分重视理想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二)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是不再使用乌托邦的梦幻般的文学描写形式,开始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的原则,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终于发展为“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1、代表人物和著作:摩莱里(1720-1780)《自然法典》1755马布利(1709-1785)《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756;《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1776巴贝夫(1760-1797)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一位共产主义革命家和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平民宣言》、《在高等法院的终审辩护词》和书信中表达了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2、特点:他们以理性为思想武器阐述自己的社会主义主张

①从理论上证明了从私有制过度到公有制的必然性,但不了解从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化是历史必然性。②以法律条文形式阐述理想社会主义的纲领和原则。但把平等理解为平均。③主张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共产主义取消分工、消灭三大差别,但推崇禁欲,认为清心寡欲是最高道德。④揭露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提出人民革命和人民专政思想。(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1、代表人物及著作圣西门(1760-1825):《论实业体系》《论文学、哲学和实业》傅立叶(1772-1837):《经济的新世界或符合本性的协作》欧文(1771-1858):《致拉纳克郡报告》、《新道德世界书》、《人类思想和实践中革命》。2、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杰出贡献①规律性思想。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有规律地向前发展的过程,一种新的社会和制度的出现是过去全部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意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②力图从经济因素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猜测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生产状况相适应。③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地批判,启发工人觉悟。④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圣西门的“实业制度”:他认为,实业制度是使所有人享受最大自由和福利、保证社会得到最大安宁的制度。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他认为,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大生产和科学艺术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是一个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城乡和工农没有差别的社会。欧文的“公社制度”:他主张,通过改造环境来改造人的性格的理论。提出,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工、农、商、学相结合的组织;公社实行按需分配原则。⑤把未来社会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上,实行协作化、计划化整体社会生产。⑥对未来社会的劳动问题和分配原则提出精辟见解。⑦提出国家消亡思想。社会权利将由对人的统治变为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⑧未来社会充分体现民主管理原则。⑨消灭三大差别,妇女解放等。3、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1)不认识资本主义雇佣奴隶制的本质,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他们从抽象的“人类理性”出发,来解释历史发展。找不到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2)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未能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3)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空想社会主义综述:贡献: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缺点:带有虚幻和空想的性质。21贡献: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不具有科学的、实践的品格。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带有虚幻和空想的性质。2、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22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真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可能性。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运行方式,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3、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23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24

《共产党宣言》中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基本思想:每一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文化和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压迫被剥削的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压迫和剥削,就不能使自己从压迫和剥削他的那个资产阶级的控制下解放出来。25马克思、恩格斯的非凡之处,在于他们突破了“应然”的陈规,而从“必然”的视角来探视人类社会的演进,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替代;马克思、恩格斯向全世界宣告了如下真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023/1/1226无产阶级革命是最新类型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论——最初设想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列宁的发展(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7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最新类型的革命。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1、无产阶级革命是最新类型的革命28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的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2、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2023/1/1229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是对反革命的暴力镇压的反抗;暴力革命与恐怖主义是不同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方式与和平方式不是绝对对立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对“暴力革命”的理解工人武装起义恐怖主义911事件.avi2023/1/1230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分析了当时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力量对比的情况,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决不是孤立进行的,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具体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前后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3、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论

——马克思恩格斯最初设想31首先,他们观察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视野和国际立场是正确的。其次,他们得出共同发生论的理论依据是正确的。再次,对马克思恩格斯同时发生论的命题的含义应有合理的理解。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胜利论断蕴含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国际性质,这在原则上是正确的。马克思恩格斯同时发生论的理论价值

2023/1/12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32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列宁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状况的科学分析,进一步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事实证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同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4、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

——列宁对马恩思想的发展2023/1/1233首先,从革命过程上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作了补充。其次,从理论依据上作了补充。再次,明确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中的一国或数国率先突破的思想。最后,十月革命的胜利,把一国率先突破的理论变成了现实,为社会主义革命做出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贡献。列宁一国胜利论的贡献

2023/1/1234

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把两者绝对地对立起来,而是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发生论与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的关系

2023/1/1235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2023/1/1236

1、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1)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2)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3)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2023/1/1237战时共产主义的主要内容:余粮征集制广泛的工业国有化为动员全部工业为前线服务,工业管理实行集中制私人商业国有化,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经济关系实物化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2023/1/1238战时共产主义的局限:脱离了国家的客观现实脱离了农民的需求实行无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战时共产主义39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用粮食税制取代余粮征集制部分国有制发展商业,允许私商存在和一定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国营企业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给企业自主权废除供给制,实行工资制加强同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交往和合作2023/1/1240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允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2023/1/12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41新经济政策的特征第一,允许商品交换,利用市场机制第二,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023/1/12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42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构想第一,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

列宁的社会主义公式: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2023/1/1243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构想第三,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列宁的社会主义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托拉斯组织和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2023/1/1244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构想第四,进行文化革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第五,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第六,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第七,维护党的团结,特别是党中央的领导核心的团结。2023/1/1245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列宁“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给后人留下了最宝贵的思想遗产。2023/1/1246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争论的结果最终是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1928年10月,苏联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底完成。

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2023/1/1247在这个过程中,苏联模式也得以形成并最终确立:

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在经济体制方面,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2023/1/1248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就:第一,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28-1940年,苏联共建成约9000个工业企业,整个工业增长了9倍,年平均增长16.8%。

1953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的国民收入增加了12.67倍,而同期美国只增加2.03倍,英国增加0.71倍,法国增加0.54倍。2023/1/1249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就:第二,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2023/1/1250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2023/1/1251苏联模式的利弊:这种模式的弊端,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2023/1/1252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一大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2023/1/1253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巨大飞跃。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2023/1/1254在20世纪发展中发生的曲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023/1/1255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领导核心。无产阶级专政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

2023/1/1256(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1、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确立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就确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2023/1/12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572、为什么是新型国家政权?(1)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2)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3)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58(4)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巴黎公社、苏维埃、人民代表大会等(5)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和历史任务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社会。

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是: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公有制;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等。(坚持原因225页)2023/1/1259(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在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资本主义民主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过程。2023/1/12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60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探索首先,把党内生活民主化看成是实现无产阶级新型民主的前提和关键。其次,根据当时党内斗争的情况,指出应防止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个人专权和滥用职权。第三,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出要根本改造整个国家机构,以反对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考:苏联演变的事实,能够给我们提供怎样沉痛而深刻的历史教训?苏联演变的过程(内因)1、敌对势力成立各种“非正式组织”,公开进行反共反社会主义活动。2、敌对势力要求实行多党制,后修改宪法,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条款。3、在“自由选举”旗号下,敌对势力夺取地方政权,进而夺取全国政权。4、借8、19事件失败之机,解散苏共,肢解苏联。深刻教训: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外因:1、从经济上拖垮苏联;2、看准时机,利用苏联经济出现的危机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逼迫苏联在政治上就范;3、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攻心,着力培养“亲西方的一代领导人”;4、大搞所谓“人权外交”,扶植苏内部反对派,干涉苏内部事务;5、在剧变的关键时刻,改“外部促变”为“直接操纵”。63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64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历史上总会不时出现一些智者和思想家,他们展开思维的翅膀,在头脑中升腾起对理想社会的一种向往、一束思想火花。他们的学说和见解犹如夜空中闪过的一道希望之光。社会愈是黑暗,这道光芒就愈加明亮。65(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2023/1/1266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转变最初的构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在实践中变为根据实践变为以退为进67列宁所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列宁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68列宁晚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文化革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维护党的团结,特别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团结等。69列宁晚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根据书本来谈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列宁方法论提示

马克思恩格斯是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的,列宁则主要是根据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社会的。70(二)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229)“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邓小平7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023/1/1272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认识的深化第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待续)73第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出发点、归宿根本保证手段、途径74第五,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75我国几代领导人坚持不懈的探索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江泽民承前启后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的认识提升到新水平与时俱进,赋予社会主义特征新的内涵76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77(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十月革命新中国成立78(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义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023/1/1279(二)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原因: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一个过程。第四,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80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曾经处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是一只孤岛。当今国际形势的特征:“四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政治多极化不可阻挡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高科技化风起云涌81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有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邓小平82(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列宁83决定多样性的因素1、现实国情不同2、政党状况不同3、革命传统不同4、历史因素不同5、国际因素不同6、时代要求不同邓小平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周刊题词(1987年)84基本原则与具体道路85(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基本经验第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第二,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第三,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86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7犹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力推进“革新开放”的越南世界经济最后一块处女地的朝鲜向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老挝实现“稳步的改革开放”的古巴相关链接88(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第二,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尼克松:《一九九九——不战而胜》兹·布热津斯基:《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相关链接鼓吹“社会主义失败论”91社会主义是一块有待人们奋力开拓和辛勤耕耘的“处女地”。——卢森堡(波兰革命家)如果因为苏联共产主义体系的失败而将社会主义弃之如敝履,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前社会主义还是一片小森林,但却充满生机。

——法国《当代马克思》相关链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92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他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恩格斯(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走向辉煌2023/1/1293曾经强大的苏联一夜之间就不存在了94中国改革带来的新气象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奥运会主场馆95社会主义在曲折中继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如何进行改革?

第一,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第二,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第三,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社会主义改革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的统一模式,第四,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2023/1/1296结束语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98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三、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99(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政党产生的条件)(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100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志,有独立的纲领、路线、策略,为参与或掌握政权而斗争的政治组织。(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政党是阶级的一部分,是由本阶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10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无产阶级革命使命的组织形式。(二)工人阶级的先锋队1、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第一国际成立大会1919年上海工人政治罢工102工人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103马克思主义政党集合了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最有觉悟、最富战斗力的部分,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2、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锋队性质104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但不等同于工人阶级本身,也与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有明确的区别。105如果忽视党和阶级的联系,脱离本阶级和人民群众,先进性就无法体现,就成为一句空话。如果把党和阶级混淆起来,必然会降低党员的标准,丧失党的先锋队性质;106(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工人阶级只有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认清自身的地位和历史责任,意识到本身解放的条件,从自在阶级变为自为阶级。1072、马克思主义政党确立了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政治纲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规定了党的最终目的和近期目的。108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制定党的纲领既要坚持革命原则,又要适应工人运动实际水平。一个党能不能提出一个符合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正确纲领,是衡量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109(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1、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10共产党当然要致力于工人阶级的解放,但是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工人阶级的斗争,不仅反映工人自身要求,而且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11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如一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热爱,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1122、认真的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光明磊落的党。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欢迎人民的批评和监督,而且随时进行自我批评。113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党的“内在力量”的标志。勇敢而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取得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114(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1、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建设上的创造性应用。其本质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2023/1/12115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存在、发展和保持先进性的基本条件,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民主集中制从组织上关系着党的生命。2023/1/12116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团结统一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是党保持强大的力量,战胜敌人的法宝,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2023/1/12117

党的团结统一,既是组织统一,更是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是在正确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基础上的团结。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努力争取思想解放和行动统一与组织统一两方面的紧密结合,实现党的真正团结统一。2023/1/12118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关键在于保持党的领导核心的团结和统一。党内决不允许存在破坏党的团结的派别组织和派别活动。119(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三)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1201、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必要性党的领导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统率和向导作用。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121第一,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把无产阶级组织起来,作为一个阶级行动。122第二,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123第三,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集结本阶级的先进分子,以自己的楷模行动带领、团结群众为实现人民的利益而奋斗。124第四,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引导无产阶级取得最终胜利。1252、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证明的真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说明,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道路不断前进。2006年世界社会主义左翼思潮研讨会12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1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历史性进步和飞跃的91年。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开拓前进,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恢宏壮丽的新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2023/1/12127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以自己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正确的组织形式和领导方法,以及党员的模范行动,去影响、组织和带领群众,实现它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作用。(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2023/1/12128党的思想领导,主要是指通过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群众和人民群众,统一全党思想。1、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党的思想领导2023/1/12129党的政治领导,就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决策的领导,集中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上。2、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党的政治领导130党的组织领导,就是通过党的干部、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3、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党的组织领导131坚持党的领导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三)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要解决的是如何更好的实现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作用的问题。132改善党的领导,就是要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实施正确有效的领导。1、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133第一,党的领导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第二,党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第三,党所处的时代和面临任务的发展变化。134加强党的思想建设2、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思想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