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一轮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1页
高三复习一轮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2页
高三复习一轮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3页
高三复习一轮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4页
高三复习一轮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以本国的综合实力为基础,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此外政权的性质、国际形势等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导语分析:新中国外交的三个阶段及特征: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原则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二、20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三、改革开放后:重大调整、日趋灵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5)考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考纲解读:1、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的外交方针;2、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及其意义、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及其意义;3、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马关条约》条约性质?中国近代外交特征?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传》上卷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国家利益:国家性质:一、背景(依据)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两大阵营对立和斗争3.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和封锁新中国国内形势战后世界形势图中国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战后国际形势的最大特点: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外交政策(1)“另起炉灶”(2)“一边倒”(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基本方针:方针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保卫和平,维护独立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针对国民政府倒向社会主义阵营针对帝国主义P88自我测评1:(1)国际环境:二战后,国际形势的突出特征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而当时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为了巩固新政权,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2)国家性质: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支重要力量。(3)国家利益: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巩固革命成果,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苏联革命成功后遭十几国干涉,而我国革命胜利的时候,帝国主义并未干涉我们,并不是怕我国人民,主要是有苏联存在,这对我们鼓励很大,当时若无苏联存在,美国一定要来的,它不仅在台湾,还要到大陆来。”

——毛泽东【特别提醒】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方针是指新中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P85学习思考:西方大国与旧中国的关系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实际上表明新生的政权要改变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的地位。学习反馈1B2.“一边倒”方针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提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相适应的。这里“特定历史条件”不包括()A.帝国主义国家反共反华的局势B.历史上中苏不同寻常的亲近关系C.中苏意识形态相同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要求D3.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对于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B.是新中国根据当时形势做出的正确选择

C.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恢复发展和国家安全

D.“一边倒”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A4.新中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5C6D7C(一)同苏联等17国建交(1949-1950)

(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5)

(三)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四)参加万隆会议(1955)三、外交成就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一)同苏联等17国建交(1949-1950)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苏联向中国贷款三亿美元,并先后在中国境内创办了中苏石油公司、中苏金属公司、中苏航空公司(这些公司于1955年全部移交给中国),并向中国提供了成套工业设备。1953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时,苏联帮助中国新建和改建了141项重大工程,并派了大批专家、学者来华工作。第一年(1949.10—1950.10)与17国建交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越南印度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印度(1950.4.1)——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瑞典(1950.5.9)——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其中11个社会主义国家1.背景2.过程(1)朝鲜停战以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2)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2)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中印联合声明中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5)

3.内容(P88自我测评2)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P88自我测评2)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国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

1、包容性: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4、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拓展延伸三、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新中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新中国成立初期表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0世纪60年代表现为既反苏又反美,“两只拳头出击”。20世纪70年代表现为“一条线、一大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体现为不结盟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1.(2012·山东文综·T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学习反馈A2.DC4D

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制定了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础,规定了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三大价值取向和标尺。下面不属于“三大价值取向和标尺”的是

A.以和平为最高目标

B.以平等为基本准则

C.以互利为基本要求

D.以结盟为主要手段

D6D会议主题: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中国的作用: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建议,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意义: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地位: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三)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印度支那」一词是英译名为(Indochina,Indo印度、china支那),是现今的中南半岛。顾名思义,「印度支那」(Indochina)表示位于印度与中国之间并受两国文化影响的区域,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1.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内容:讨论各国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3.结果:会议最终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4.意义:

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②显示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四)参加万隆会议(1955)

1955年在第一次亚非(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同:①共同遭遇:在近代都曾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②共同任务: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争取世界和平的任务。背景:帝国主义国家企图破坏会议进程,与会各国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

P88材料阅读与思考:P88学习思考:①它既考虑到了与会各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等共同要求,又考虑到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差异。(考虑到了与会各国的“同”和“异”)②它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的正义态度。(体现了“万隆精神”)③它是一个能够兼顾各方要求和利益的充满智慧的外交方针。“求同存异”方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外交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1.“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学习反馈C2.(2011·江苏单科,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D

3.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①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B4.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BCD7.(2012·福建文综,18)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A8.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亚非会议②日内瓦会议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④与苏联建交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外交成就与苏联结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背景政策成就出现第一次建交热知识体系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际环境■问题探究: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旧中国: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