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pter9
新媒体NewMedia
第一节
什么是新媒体一、新媒体的含义(一)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新”是一个相对于“旧”的概念400年前,新媒体是报纸。80年前,新媒体是广播70年前,新媒体是电视17年前,新媒体是互联网10年前,新媒体是短信。中文短信出现于1998年。5年前,新媒体是手机报、手机电视……(二)对新媒体的界定1、新媒体(NewMedia)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数字电视机、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上海东方宽频总经理张大钟)2、“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美国《连线》杂志)(三)当前新媒体主要包括1.互联网新媒体各类网站网络报刊、电子书、网络广播、网络电视(WebTV)播客、博客、维客微博等2.手机新媒体“第五媒体”3.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DTV,digitalTV)IPTV(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交互式网络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户外视频、户外LED(eg.分众传媒)4、可穿戴设备谷歌眼镜(2012),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二、手机新媒体
1、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2、手机成为“第五媒体”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融合,手机已不仅仅是一种通信工具,而且已成为“第五媒体”,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与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相互融合。短信——文字传播彩信——图文并茂,手机报电子书、手机广播、手机电视2005年3月,上海文广新闻集团获得第一张手机电视运营牌照WAP、无线移动数据接入——移动互联网3、手机媒体的发展3G技术使手机媒体走向成熟。中国手机网民2012年6月达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3G:它的全称为3rd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4G牌照颁发:2013年12月4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正式发放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即4G牌照),此举标志着中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了4G时代。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
4、手机媒体的特征
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最大的优势是携带和使用方便。同时,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具有网络媒体交互性强、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等特性。手机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1)手机媒体的优势便携性个性化
“带着体温的媒体”。最便于提供个性化信息的媒体。社交性受众资源极其丰富传播与更新速度快多媒体(2)手机传播的不足
侵犯个人隐私信息垃圾信息安全手机的技术局限:屏幕大小与便携性的冲突5、手机媒体的管理特点手机既是个人通信载体,又具有大众传媒性质。手机传播是零门槛的传播方式,数以亿计的手机用户中的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传播主体。手机媒体是跨地域和跨国界的。因此我们在立法时要考虑与国际接轨,并借鉴其经验教训。手机媒体管理的国际化:新媒体是没有国界的、是世界的。三、电视新媒体1、数字电视(DTV,digitalTV)高品质主动点播节目频道和传输容量的增加电视机可成为集广播电视、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家庭信息终端2、IPTV(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交互式网络电视)接收终端:PC电视机手机等手持移动终端3、移动电视与户外新媒体楼宇电视公交、地铁、机载等移动电视户外视频、户外LEDeg.中国三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户外新媒体运营商:分众传媒:商业楼宇视频(聚众传媒)、卖场终端视频、公寓电梯平面媒体、户外LED、手机无线广告等;航美传媒:机场、机载电视华视传媒:公交、地铁移动电视4、可穿戴设备谷歌眼镜(2012)智能手表,智能手环CicretBracelet,在Indiegogo上完成了众筹(产品视频)第二节
媒介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会如何?新媒体会取代传统媒体吗?要了解当代媒体发展的趋势,首先要了解是什么因素推动传媒形态不断演变?影响媒介发展的两个因素:1、人们的信息需求。2、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所提供的条件。这两者一个决定了传媒发展的必要性。另一个是决定了传媒发展的可能性。归根到底,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是受人们的需求推动的。我们考察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首先就要关注人们信息需求的发展趋势。人们的信息需求发展有什么特点呢?一、需求时空的变化变革路径是填补每一个时间碎片特定时空---全时空(1)时间看报时间:早晨、晚上,于是有了早报及晚报看电视时间:以前是晚上。目前电视节目的早中晚设置,正是为了满足观众的信息需要。如《午间新闻》。电视新闻从早间新闻到午间新闻,到整点新闻;广播每一个半点都会提供新闻,于是它的发展路径就是争取在每一个时点都提供新闻,因此晚报这样的报纸半天获取的时间差没有了,晚报优势不在。(2)空间读报的地点:从办公室、家里—到途中、移动空间中。报纸开始变瘦、变小,从2004年的小报化、交通广播出现,目标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在途中获取信息的需要。移动新媒体的发展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新热点。三、需求类型的变化从单一到多维听觉需求、视觉需求等多种需求日益丰富和综合最早报纸是阅读的,从文字到出现新闻摄影,这时候人们有两个不满足,第一个是耳朵没有用上,第二个是眼睛可以看到流动的图像更符合生活现实。于是,出现了广播和电视。再然后,人们觉得任何媒介都受地域的限制,都是一种地域性媒体。所以互联网从最早的一种战争工具演变成一种信息传播手段、传媒形态。四、需求态势的变化从被动接受到互动、参与、传播从单纯接受信息到成为生活社交的方式MSN、QQ、搜索、博客、微博、微信等。五、当前趋势:媒介融合技术发展带来了媒体在载体上的革命性变化,传统媒体仅仅是内容的发布,而新媒体则是一种延伸,它包括互动,论坛,视频,博客等等。但两者在分化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整合,就像广播的出现没有取代报纸,电视的出现没有取代广播一样。
——凤凰新媒体前总编吴征媒介融合:
1.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新媒介的融合。2.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多媒体技术为平台的多种媒介产品形式。3.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机构的融合:全媒体编辑部思考题:根据媒介发展的规律,试预测将来的媒介发展态势?近年来媒介领域表现出的发展趋势?如果你是某报的老板,你将怎样规划你未来的发展计划?将来可能还会出现哪些新的媒介形态?现有的传播形态可能会出现哪些变化?复习与思考题:1、什么是新媒体?当今新媒体的种类。2、人们的信息需求与媒体的发展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3、手机媒体的概念、特征。4、如何理解媒介融合?复习重点:课件内容为主。各章的重要概念。复习思考题。每一种媒介的传播特点(优势、劣势、意义等)。社会需求、社会与技术的发展与媒介发展的关系。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或移动通信给媒介带来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各种媒介的发展趋势。新媒介的发展及对将来媒介发展的展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引领下的科学实验教学革新
- 知识付费产品的市场定位与盈利模式构建
- 电子商务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与盈利路径
- 班级活动策划中的风险管理与应对
- 科技助力企业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体荷尔蒙调节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汽车租赁合同简易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3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培养与招聘策略
- 2025至2030年中国耐磨合金铰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如何做好4S管理
- 民航客舱应急设备
- 化工总控工培训
- 【重点易错题每日一练小纸条】二年级数学下册
- 2024年小红书初级营销师题库
- -2012桥梁桩基施工方案
- 山西电网新能源场站涉网试验流程使用说明书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6《Useful numbers》单元作业设计
-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 康复医学题库与答案
- 1、DL-T5113.1-2019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一部分:土建工程用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