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静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_第1页
七静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_第2页
七静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_第3页
七静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_第4页
七静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控制

XXX有限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讲义)1辨识目的载体目的目标手段作业活动辨识风险控制风险回避风险人不受到伤害风险受控2培训内容

1、危险有害因素的概念及辨识的意义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和内容3、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及预防3第一节危险有害因素的概念及辨识的意义4一、危险有害因素概述1、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1.1危险因素的定义: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1.2有害因素的定义: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危险因素在时间上比有害因素来的快、来的突然;造成的危害性比后者严重。52、危险≠不安全有危险并不代表不安全,只要危险有害因素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就可以认为我们是安全的。绝对的安全是没有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中随时面临很多危险,可以说危险无处不在。比如:我们开车、过马路、乘坐电梯等等都存在危险,但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不安全,那是因为此时是在可控状态下。所以说:安全的实质就是受控,所有的危险都是可以预防的。63、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后果

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都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都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和有害物质的泄露和扩散(也就是说能量或有害物质失去控制)。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主要体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三个方面。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

事故73、能量和有害物质失控的原因人员素质不高(人的不安全行为)。技术设备故障和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基础管理缺陷(管理不到位)。8

事故发生的成因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事故事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占全部事故的88%以上910风险管控的基本要素

三大要求实现:-措施落地

-责任到位

-考核精细

三种能力养成:-风险预知

-风险控制

-风险回避

人设备环境管理

-可靠性

-稳定性

-本质安全三个性能达成:

-标准化

-人性化

-可视化三化目标达成:10

危险防治能力危险预知能力危险回避能力通过对策和措施阻止和控制危险通过教育和训练辨识和预知危险通过预案和演练有效应急和逃生

安全型员工的3种能力

次生灾害113.1人员的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因素。3.1人员的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12常见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在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13大类;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未穿戴劳保用品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133.2设备故障和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

设备或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突发性或渐发性事件使设备丧失规定功能的不正常现象。设备、设施的内在缺陷和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的失效极有可能引发事故发生。

设备发生故障(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危害发生的基本物质条件,3.2设备的故障和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

14常见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在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四大类。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4、以及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153.3安全基础管理缺陷体现在没有对人、设备、作业环境的安全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安全管理是预防事故和人员失误发生的有效手段3.3安全管理基础缺陷16安全管理上的缺陷是指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不健全。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或不完善。3、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4、安全培训教育不及时或不到位。5、隐患排查不全面、不到位或整改不及时。6、事故应急措施不到位。171、为什么要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就是为了加强对事故的预防,让员工对各自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个清晰的认识,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做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保护企业财产不受损失

二、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意义18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安全生产法有明确规定)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要保护生命首先要知道危险在哪里)19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的权力中明确规定20企业三级安全教育的要求车间级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本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有关事故案例;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21第二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和内容22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规定进行分类分为20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爆破伤害;(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232、按《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分类分为7种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24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接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由于常用的辨识方法专业性太强,不好掌握,所以我们只针对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用简单的经验分析法就行。25这次主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辨识1、所属各岗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潜在风险。2、各岗位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产生的潜在风险(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等)。3、各岗位在制造工艺、操作方法上的不当产生的潜在风险。4、各岗位在工作区域内的危险源产生的潜在风险。5、各岗位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化学因素或物理因素产生的潜在风险。26但由于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不同,工作环境不同,所用的设备、设施也不同,所以面临的危险有害因素也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岗位的不同进行分别辨识,找出各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如:和发分厂二车间的沉淀工就和三车间的混料工不同聚峰分厂回转窑的煤气工就和水浸车间的板框过滤工不同27第三节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及预防28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估通过对各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按照各岗位容易发生事故的类型及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控制对策,最终达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29风险管控主要步骤30事故的防范与控制手段技术安全管理教育3E措施EngineeringEducationEnforcement教育管理安全技术31教育的手段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和教育,逐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产生能力,使员工能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三违”现象,并能正确处理和应对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32管理的手段通过强化内部管理,采取奖惩结合的方法,对生产过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管理,最大可能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达到最终消除或减少事故隐患,控制事故的发生。主要包括:制定规章制度•监督检查•违章处理•应急预案与响应

33技术的手段通过技术革新或改进设备,或增加安全保护、报警装置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最大程度地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34安全技术措施分类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出现事故和危害。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若不能或不完全能实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35安全技术措施分类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也无法实现时须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4、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36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本质安全性能)。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防护装置)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4.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37控制、预防危险有害因素的基本方法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38消除:就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危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预防:就是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等;减弱:就是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