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三步走_第1页
诗歌鉴赏三步走_第2页
诗歌鉴赏三步走_第3页
诗歌鉴赏三步走_第4页
诗歌鉴赏三步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古诗鉴赏考试要求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力层级为D,属于“鉴赏评价”范畴。

具体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我们可以不够富有。但精神不能贫穷,我们可以不够渊博。但思想不能浅薄。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读诗.孔子教导弟子时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而且他还批评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可见孔子对的重视。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古诗更是文学艺术的瑰宝。经常阅读古诗不但可以让我们认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而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使你在高考中轻松拿到那本该属于你的11分。高考古诗鉴赏三步骤弄清写什么

知道如何写

了解如何答高考古诗鉴赏“六看”1、看标题2、看作者3、看注释4、看类型5、看意象6、看技巧标题——

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1、揭示具体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题材)2、直接表露心情(喜怒哀乐)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思考】

诗的主旨是什么?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①—②小题(4分)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余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设问:从两诗的内容上看,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参考答案:A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思考】

诗的主旨是什么?

《观书》二首(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思考】

诗的主旨是什么?

比喻读书让人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用水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之力,到后来探得规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自在”而行了。注释——

解读诗歌的另一把钥匙1、介绍作者2、介绍背景3、解释生僻字词4、说明典故含义《杂诗》三首(其三)唐沈佺期

①闻道黄龙戍②,频年不解兵③。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④营。少妇今春意,良人⑤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⑥注释①沈佺期:初唐诗人②黄龙戍:即黄龙冈,是唐初时东北边地要塞,在今辽宁省开原县西北。③解兵:停战。④汉家:“汉家”的“汉”既指汉族,也指汉朝。这里是以汉代唐,避免直指。⑤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⑥龙城:古匈奴祭天的地方,这里指敌人要地。抒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同时还希望有良将早日结束战事,是思想上较为积极进取。

看作者——

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指鉴赏文学作品时,只有通过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2016年新课标Ⅲ卷)

诗歌鉴赏高考原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原题答案8.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9.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看类别——

分门别类释诗意中国古代诗歌(按表达方式分)叙事诗《石壕吏》《卖炭翁》抒情诗《静夜思》《游子吟》哲理诗《观书有感》《论诗》中国古代诗歌(按题材内容分)山水田园诗《过故人庄》边塞征战诗《使至塞上》咏史怀古诗《赤壁》咏物言志诗《石灰吟》送别抒怀诗《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思妇闺怨诗《闺怨》羁旅思乡诗《静夜思》悼亡诗《江城子》送别抒怀诗欢聚离散皆是缘A.依依不舍的留念(离愁别绪)。常见情感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B.情深意长的勉励。C.坦陈心志的告白。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答:离愁。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借景抒情:“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例羁旅思乡诗何人不起故园情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统称为羁旅愁思,具体有思念亲友、

思恋故乡、孤独寂寞等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漂泊在外;宦游不归;贬官异地;久戍边关;战乱频仍;逢年过节;雁归故乡。鉴赏要点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同意。①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②“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触景生情。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例思妇闺怨诗悔教夫婿觅封侯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女子(主要是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感情忧伤。常见情感有:对丈夫的思念,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另,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常见情感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例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瑶瑟怨

温庭筠冰簟①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②去,十二楼中月自明①冰簟:凉席之美称。②潇湘:两个水名,在今湖南省。批注说:“通篇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现思想内容的。答:全诗用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这些景物组成一组凄凉的秋夜图来表现女子的悲怨之情。例山水田园诗煮酒把盏话桑麻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

鉴赏要点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08天津山居即事

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1)“遍”字表现松树多,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怀古咏史诗古今多少兴亡事

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常见感情有:

对某段历史、某种事件作冷静的理性思考;感悟今昔对比(或昔盛今衰、或今非昔比);感慨个人遭遇;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等

①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

②分析写法,领悟感情。鉴赏要点汴河曲

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怀古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阅读上面两首诗,说说两诗在内容和表达技法上的异同。

答:两首诗都是咏史诗。《汴河曲》以描写为主,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古今对比的景物描写,汴水春色与隋宫成尘对照映衬,使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更加深刻,以隋朝兴亡之感寓唐代盛衰之忧,寄寓深远。《汴河怀古》以议论为主,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与众不同的见解。诗歌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入笔,认为如果排除隋炀帝南巡的奢华行为,单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咏物言志诗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③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鉴赏要点常见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4)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常见意象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

08安徽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边塞征战诗古来征战几人回主要特点边塞征战诗:表现古代边疆自然风光和边塞军民生活的诗。代表作家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主要情感有: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

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

行》)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

白《塞下曲》)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曹

松《己亥岁》)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答:(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思想平庸陈腐,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人生感慨诗念天地之悠悠1、时光流逝、生命短暂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2、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如陆游《书愤》3、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

4、豁达处世、自信人生如苏轼《定风波》5、蔑视权贵、粪土王侯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常见感情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拟行路难·其六无限风光在险峰哲理诗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

琴诗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本诗蕴含着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答:1、艺术美的产生,要靠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2、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不能孤立地看待世界。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答:风雨总是暂时的,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不可遏止。例一枝一叶总关情忧国忧民诗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2、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常见情感例06年全国Ⅱ卷南柯子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中国古代诗歌诗词(宋)曲(元)古体诗(古风)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诗人的仿作。近体诗(格律诗)形成于唐代的格律诗散曲杂剧小令套曲(按音律形式分)(唐)古体诗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以及以“歌”、“歌行”、“曲”、“吟”、“引”为题的诗歌作品近体诗绝句律诗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特点: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词结构字数风格婉约词豪放词小令(只有一段)单调

双调

(有两段)三叠或四叠

(分三段或四段)

(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又称“诗余”“长短句”特点:字数、句数、段数、平仄、韵律都有固定格式,有词牌曲散曲杂剧小令套数(曲)(独立的一支曲子)许多曲子(小令)组成了套数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又称词余。有曲牌和题目。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权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绪看形象——

循象释意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象

人(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的物象)景(写景诗的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形象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所以我们可以也必须通过形象,来读诗释意。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人物形象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采桑子·重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