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研究
2023/1/111主要内容背景现状与问题原因分析对策与建议结语2023/1/112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将难以为继
土地空间有限难以为继
能源、水资源短缺难以为继
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难以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初建时,当地人口只有60多万;30年后的今天,在深圳的土地上工作和生活的人已经有1000多万。四个“难以为继”:
2023/1/1131/5背景城市化加快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矿人口膨胀建筑业猛涨建筑垃圾暴增2023/1/1141/5背景
建筑垃圾?建设、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建设、施工单位和个人在建设和修缮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过程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它废弃物。
2023/1/1151/5背景建筑垃圾-组成?各种途径产生的垃圾:旧建筑拆除产生的垃圾:---------------------资料源于深圳市建设局统计数据---------------------2023/1/11630~40%建筑垃圾60~70%其它垃圾城市垃圾人均排放超过欧盟标准【0.3吨/人/年水平】旧建筑--3亿吨新建筑--1亿吨开挖工程-未统计处理方式:-露天堆放-填埋建筑垃圾-量与处理?1/5背景-国内建筑垃圾统计2023/1/1172/5现状与问题
问题之1:排放量大单位:万吨建筑垃圾核定排放量深圳市的建筑垃圾量及增速:累计存量:
6000万吨新增速度:
1000万吨/年2023/1/1182/5现状与问题
问题之2:综合利用少不同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大部分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通常的建筑垃圾组成:但是,目前建筑垃圾几乎没有被综合利用2023/1/119旧城改造建筑垃圾的典型组成和比例(%)施工建筑垃圾的典型组成和比例(%)旧城改造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是加固混凝土、混凝土、渣土,其总和达到65%。而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垃圾主要是渣土、碎石、木材,其总和达到55%。2023/1/11102023/1/1111物料的可利用性惰性物料其污染性很小,通常可替代土石方使用,作为替代填料填海造地具有可行性。非惰性物料有別於公眾填料,不能用來填海,經回收再用/再造後,餘下的廢物會運往堆填區棄置。可利用惰性物料的含量参考香港环保署统计数据———“香港惰性物料一般占建筑垃圾产生总量的七成以上”,而深圳市建筑垃圾中惰性物料约占产生总量的80%。
2023/1/1112
《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置对策研究》卢星明,唐圣钧,郭平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32)
《四川建材》2006年第4期2023/1/11132/5现状与问题
问题之3:严重占用土地资源未经综合利用的建筑垃圾,多数采用露天堆放以及填满的方式处理,严重占用土地资源。例如,深圳的几个填埋场占地就达到46.9万平方米:填埋场名称占地面积(万平米)投用年份计划容量(万吨)服务范围现状塘朗山22.420011000特区内已超标龙岗12.02001400龙岗已填满封场宝安12.52005450宝安已填满封场※塘朗山填埋场兴建时的计划容量1000万吨是按8年受纳量来规划的,但事实上投用仅仅4年(2005年5月)便已超标,2023/1/1114建筑垃圾填埋场所容纳的建筑垃圾数量均严已重超标。依据国际算法:建筑垃圾堆放占地约需1亩/万吨,因此,仅深圳的建筑垃圾存量就需占地6000亩,且每年增加1000亩占地。非法倾倒2023/1/11152/5现状与问题问题之4:环境污染大2023/1/1116H2S、NH4等有毒、有味气体重金属、高碱、有机物地下水、土壤地表水直接接触无遮隔2023/1/11173/5原因分析原因之1: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占GDP%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总人口增加,尤其是城市人口激增;大规模兴建新建筑以及旧城改造;2023/1/11183/5原因分析原因之2:认识不足对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对建筑垃圾的环境污染危害认识不足对建筑垃圾的可资源化利用认识不足2023/1/11193/5原因分析
原因之3:缺乏强制性手段和政策性扶持
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的法律、法规仅就建筑垃圾的运输、排放、处理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缺乏促进措施仅鼓励,少指导
缺乏激励措施资金扶持税收优惠2023/1/11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1995年)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2005年)《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2002年)《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4年)《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05—2015》(2006年)《广州市加强建筑垃圾排放和运输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006年)《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申请城市垃圾(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准运证办事指南》现有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返回2023/1/11213/5原因分析原因之4:责任主体不明确
涉及部门及单位多建设局、规划局、城管局、环保局及交通局……
相关职能部分分工不清晰存在交叉错位或缺位管理
部门间缺乏有效综合协调造成监管不力、设施建设重复、处理技术不合理等2023/1/11223/5原因分析
原因之5:缺乏技术支持
缺乏宏观统计、分析数据
缺乏运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技术规范缺乏建筑垃圾再生成本分析
技术与设备不构先进2023/1/11234/5对策与建议
对策之1: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可持续性发展”、“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理念的宣传,普及建筑垃圾排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知识的教育,提高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官员和管理人员的环境法制观念帮助人们在思想中把“垃圾”转变成“宝贵资源”
2023/1/1124以3R为原则的循环经济下的物质流动地球生产(制造、流通)消费·使用废弃·处理焚烧填埋,还原Reduce(减量化)Recycle(再循环)Reuse(再利用)2023/1/1125天津大港堆山公园(占地40公顷500万吨建筑垃圾堆成)堆山造景填海造地香港首个拆建物料再造设施(位于屯门第38区第二期,第二期本身为填海地,范围33公顷、近460万立方填料全部使用拆建物料)2023/1/11264/5对策与建议
对策之2:从源头抓起,实行减量化强化规划2023/1/1127有“西湖第一高楼”之称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日前被爆破拆除,尽管其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但实际使用不过13年。高10层、所有建设手续都齐全的新楼重庆隆盛大厦交房仅半年、因修建鱼洞长江大桥引桥导致箭头所指的两个单元旋即要被拆掉。2023/1/11284/5对策与建议对策之2:从源头抓起,实行减量化强化规划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2023/1/1129深圳某海港码头(建成不到20年)2023/1/1130深圳某近海建筑建成不到10年2023/1/1131四川宜宾南门大桥(2001垮踏,11年)2023/1/11324/5对策与建议对策之2:从源头抓起,实行减量化强化规划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大力推广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提倡实行绿色建设丹麦、挪威、瑞典等北欧各国于1989年开始实施的一套统一的北欧环境标志制度;日本于2000年制定了《绿色采购法》,于2001年4月开始实施。2023/1/11334/5对策与建议
对策之2:从源头抓起,实行减量化强化规划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大力推广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提倡实行绿色建设提高建筑垃圾产生成本2023/1/1134丹麦:1987年1月1日起,分配到焚烧或填埋场的每吨垃圾的税收约为5欧元;1990年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约为25%1999年,填埋税增加了900%。建筑垃圾循环率提高到了约90%德国:采取政策性资助,鼓励私人投资垃圾回收利用行业,如:征收的垃圾处理费,将60%征收的垃圾处理费用于扶持垃圾处理公司。使得垃圾回收成了有利可图的产业2002年制定了包括推进循环经济在内的《持续推动生态税改革法》2023/1/1135香港-污染者自付”原则《2004年廢废物处置(修订)条例》。指定废物处置设施接收的建筑废物类型每吨收费堆填区含有按重量计不多于50%的惰性建筑废物
125元筛选分类设施含有按重量计多于50%的惰性建筑废物
100元公众填料接收设施全属惰性建筑废物27元离岛废物转运设含有任何比率的惰性建筑废物125元收费标准2023/1/11364/5对策与建议对策之3: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协调分工加紧出台一套系统、完善的相关法规责任明确,各方协调加强政府依法行政,减少随意性2023/1/1137美国-演变了“三代”第一代:基于政府主导的命令与控制方法,通过行政手段实现污染控制;第二代:基于市场的经济刺激手段,强调企业在建筑垃圾产生方面的源头削减作用;第三代:在进一步完善政策和企业的基础上实现政府的导倡和企业自律,更重要的是提高广大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每年产生建筑垃圾3.25亿吨;再生利用的约占70%经过分拣、加工进行转化“填埋”(利用)30%(需要的地方效果-从广义上说,
100%的得到综合利用美国的法律、法规2023/1/1138日本-相关法律1970年-制定《废弃物处理和清扫的法律》1991年-制定《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1998年-制定《建设再循环指导方针》2000年-制定《建筑工程用资材再资源化等有关法律》2002年-全面实施《建筑工程用资材再资源化等有关法律》建筑垃圾就地消化,经济效果显著;1995年,建筑垃圾最终填埋量为4100万吨2005年,建筑垃圾最终填埋量为减至600万吨效果-1995年,综合利用率达到58%;2005年为92%日本的法律、法规2023/1/11394/5对策与建议
对策之4:政策扶持建筑垃圾处理和利用产业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给与支持,例如:-特批用地-贷款优惠-税收减免-采购优先-奖励推广先进技术,等等培养、扶持从事建筑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企业,以增强其生存竞争能力。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筑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产业大有可为,据统计,20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为2500亿美元,到本世纪初已增至60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可达18000亿美元。
2023/1/1140日本一所再生骨料工厂全景(右边靠里可见附设再生骨料混凝土生产设施)新西兰第一条100%利用再生材料公路(使用破碎废弃混凝土和回收沥青)2023/1/1141上海宝钢十三冶使用“建冶”产品于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6R(4528)高压磨粉机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使用2023/1/1142建筑垃圾一般的再生处理流程2023/1/11432023/1/1144再生混凝土砌块再生路面砖位于香港长沙湾的一段人行道2023/1/11454/5对策与建议对策之5:加大综合利用建筑垃圾的技术投入加快开发和推广节能降耗建筑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使用方面的设计、施工规范和指导2023/1/1146日本移动混凝土破碎装置美国现场加热沥青混凝土铺装车队2023/1/1147新加坡南部实马高埋置场(SemakauLand-fill)——世界上第一个几乎全部由垃圾堆成的人工岛2023/1/11481999年开始启用,总面积350公顷,总埋置量可达6300万立方米,可以填埋垃圾50年。每天,焚化后的垃圾灰尘和无法焚化的建筑垃圾被送到岛上填埋。岛上分成11个区,每个区里都储存着新鲜海水以备埋置垃圾。当一个区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当垃圾埋置到30米高时,就在上面栽种植物。目前,岛上每天埋置垃圾大约2000吨。经过几年的建设,实马高已成为一座“海上公园”。不仅没有臭味,而且阳光充沛、海水清澈,并拥有大片绿林空地。在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的努力下,实马高岛上红树林茂盛,未启用的埋置海水区和礁湖区内储存着新鲜海水,吸引着不少动植物栖息和生长。2023/1/1149上海规划中的“海上城市”上海“海上城市”的建设方式基本采用填海式、浮体式、围海式和栈桥式相结合的综合施工模式,用废弃物作为人工岛的填充材料。
它能综合利用城市建筑废弃物,从而推进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联动。2023/1/1150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海每天产生的建筑废弃物约3.7万吨,约占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的30%,而研究、规划建设“海上城市”,可为大量建筑废弃物等寻找到新的处置方法。据测算,建设6-7平方公里面积的“海上城市”,大约要5400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教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教新版选修5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修五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3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统编版2024选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三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度体育场馆场地租赁及赛事运营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乡村旅游合作社经营合同2024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活动策划与派遣公司临时员工派遣合同4篇
- 风电场事故案例分析
- 护理饮食指导整改措施及方案
- 项目工地春节放假安排及安全措施
- 印染厂安全培训课件
- 红色主题研学课程设计
- 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 装置自动控制的先进性说明
- 《企业管理课件:团队管理知识点详解PPT》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二 软文的写作
- 英语词汇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插画设计》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