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题专题-公开课分析_第1页
41题专题-公开课分析_第2页
41题专题-公开课分析_第3页
41题专题-公开课分析_第4页
41题专题-公开课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卷41题是鸡肋?

—解题策略刘丽芳2016.32012-2015全国1卷41题得分情况(湖北省)最近摸拟考41题得分情况食之无肉近5年全国1卷41题年份素材设问2011西方崛起的方式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2012中国近代化的动力评析“冲击—反应”模式2013东汉与唐地方行政区划(在两幅图片中)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给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014抗日战争教材目录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2015科技与生产力之间关系公式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年年变脸,找不到肉41题令我们头痛的是??树桦2、茵怡0:看不懂材料,无法提炼观点肇辉0:时间紧,思绪乱,最后没写锡恩3、学文0:论证观点时,史实与观点脱离,偏题文锋9:提炼观点后,没有相关史实可证但是,高考一分,七千人呀……所以,我们依然坚持一、尝试探规律:41题型(一)观点评析、论证题: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2015年全国Ⅰ卷。

第一步:提炼观点并表态第二步:论证评价。(二)比较、修改说明题:如2013年全国Ⅰ卷和Ⅱ卷;2014年全国Ⅰ卷和Ⅱ卷;2015年全国Ⅱ卷。

第一步:提炼观点第二步:阐释说明。类型一:观点评析、论证题第一步:提炼观点并表态

第二步:论证评价。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2015年全国Ⅰ卷。2015年全国1卷第41题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第一步:提炼观点并表态学生一:我认为这一公式成立学生二:我认同此公式,科学技术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学生三: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学生四: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管理等要素是紧密联系的。学生五: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谁能拿观点分2分?理由第一步:提炼观点并表态【赞同观点】观点:我认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改进生产工具,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出现新兴产业等)【修改、补充观点】观点:我认可上述公式,科学技术确实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但我认为上述公式中括号内的生产要素不完善,应增加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等要素。因为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质量和周期。特别提示:忌抄袭题干材料;修改或补充公式要说明理由。第二步:精选史实

学生二观点:我认同此公式,科学技术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第二步:精选史实

学生二观点:我认同此公式,科学技术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第二步:精选史实

学生二观点:我认同此公式,科学技术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第三步:史论结合,多角度特别提示:论证中要有2个或2个以上从不同角度选取的世界近现代史正确的史实,并对其中一个史实进行有理论联系的论证。精彩答卷展示我展示,你打分请说明给分或扣分理由高考评分从论述和思维两个方面计分。1、观点分:2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2、逻辑(格式):2分观点、论述(说明、证明、论证)、回扣观点3、史实论述分:8分史实正确,多角度论证同学二:信息:我认同此公式,科学技术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说明:18世纪80年代,瓦特改良蒸汽机车,从而促进了手工业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18C60S-20C初,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水平;铁犁牛耕的出现,为小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从而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进步;④牛顿经典力学的出现,推动近代科学的进步,为科技革命奠定技术基础。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6分王国政:12分卷观点:我认为科学技术有放大效应,可放大劳动工具,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牛顿经典力学理论体系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瓦特蒸汽机、史蒂芬孙的蒸汽火车,富尔顿蒸汽轮船将人们带入蒸汽时代电磁学理论的突破,电力被广泛使用于生产、生活之间,第二工业革命的来临将人们带入电气时代,电灯、内燃机等技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产品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核技术与电子计算机的生产奠定理论基础,航天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标志着信息时代到来。综上所述,我们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有决定性作用王乐怡:12分提出:生产力=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科学技术理由:近代西方国家普遍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政治基础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国家通过对外扩张、殖民掠夺的方式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增加资本原始积累近代以来,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4)近代科学如牛顿经典力学,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非具有乘法效应的决定性作用二、观点评析、论证题备考策略

规避风险,稳答稳扎(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多角度论证(2)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3)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点类型二:比较、修改说明题

第一步:提炼观点第二步:阐释说明。如2013年全国Ⅰ卷和Ⅱ卷;2014年全国Ⅰ卷和Ⅱ卷;2015年全国Ⅱ卷。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兖州并州雍州青州京畿道都畿道流求黔中道淮南道山南西道山南东道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013年全国1卷第41题第一步:提炼信息:有难度

求同、求异、找变化“求同”:审查两幅图片的相同之处。“求异”:查看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找变化”:看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一步:提炼信息学生一:汉代州名到唐朝道名很大不同

汉代的州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分布大体平衡。学生二:汉朝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到唐朝全国经济都得到很大发展汉朝面积较小到唐朝疆域面积扩大两个信息共4分,谁可以拿满分?第一步:提炼信息:有难度

求同、求异、找变化“求同”:审查两幅图片的相同之处。示例对比汉唐时期的州和道,知识面广的同学不难发现,州、道开始都是监察区,但是后来却演变成行政区,是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求异”:查看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找变化”:看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发生了哪些变化。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第二步:阐释说明

学生一:汉代州名到唐朝道名很大不同

汉代的州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分布大体平衡。

立足点:汉、唐的行政区划。命题立意:纵向上是考察从汉至唐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横向上是考察江南发展引发经济格局变动精彩答卷展示我展示,你打分请说明给分或扣分理由评分说明:信息4分,说明6分,逻辑2分1.如信息与说明答反了,不给分。2.如信息、说明未明确区分,按信息或说明的高分给。同学一:信息:汉代州名到唐朝道名很大不同

汉代的州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分布大体平衡。理由:①唐代道主要根据地形、地势划分②随着人口南迁,唐代南方人口增多,出现区域划分自然多且完善③唐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使得南北贸易综上所述,汉代州与唐代道区域划分不同,汉代州集中北方,唐代道南北平衡9分王雅仪:12分信息:汉代的州空间分布不平平衡,主要集中在黄河的以南地区而唐代的道空间分布不均衡,南北分布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唐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信息:汉唐间的地方名不同,汉代名为“州”,而唐代名为“道”说明:这体现了唐代的君主在为地方起名时,更注重地理条件的“山川河流”综上所述,汉唐间的地区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且汉唐间特别到了唐朝地方名更注重地理因素信息1:汉代的州多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基本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唐朝时,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信息2: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划分规则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的“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如依据长江、汉江、武夷山等划分各道。

信息3:与汉代相比,唐代南方地区行政区划明显增加;说明:中央管辖版图扩大,唐代行政区划更加发展。信息4: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地区变化不大。说明:岭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信息5:吐蕃、南诏、流求出现在唐代版图中。说明:从汉到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

二、比较、修改说明题策略1、提取信息(求同,求异,找变化)2、多角度说明和阐释某种历史本质,(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等)3、“信息”与“理由”要形成因果关系,逻辑严密三、41题总策略第41题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试验田”;多年来,命题人一直秉承“高考还是难一点好”的理念1.保持平常心态,面对难题沉着自信从2015年河北省130139份文综试卷答题情况统计来看,41题总体得分偏低。三、41题总策略1.保持平常心态,面对难题沉着自信2.夯实主干知识,3.新史观新视角,客观论证高三,是绽放青春的时刻,怀揣执着的信念,勇往直前!

高三,是追逐梦想的时刻,紧紧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紧握理想,一路高歌,让心飞翔!阳光路上,破茧成蝶的一定是你……四、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1.了解试题类型,明确观点,有的放矢纵观近5年的全国卷第41题(历史论证题),大致分两类:(1)历史阐释题:观点提炼+阐释说明。如2013年全国Ⅰ卷和Ⅱ卷;2014年全国Ⅰ卷和Ⅱ卷;2015年全国Ⅱ卷。趋势(观点):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由少到多;增加星期六为法定假日(形成双休日);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如清明节、端午节);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或增多;理由: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政府重视传统文化习俗;与国际接轨。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四、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3.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观点1:西方崛起是欧洲自身文明发展延续的结果----------------------------------------------------------------------------------------------观点2:西方崛起是本土文明延续和外来文明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命题呈现的材料中为观点1提供的有效信息要比为观点2提供的多,所以作答观点1相对难度较小,得分率往往较高。四、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3.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2)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3)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点(4)“条分缕析”是增分的有效手段下面是2014年湖南省的一份满分卷(原汁原味呈现)

建议: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删除,改为“国民党的英勇抗战”。

理由:1.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国民党一直是前线的作战者,共产党则开展游击战,国民党的军队要远远多于共产党的军队。

2.在当时,国民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抗日战争的主力。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先后开展多次正面交战,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等,损失惨重,死伤无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3.历史教材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1960年新中国成立11年,打败了反动统治者。教科书的编写受时代气息的影响,出于与中央保持一致的需要,编成了此教科书。

其实,我们应该正确面对那些党派之争,用包容之心去对待历史。历史无法改变,我们要正确认识历史。思路1.是什么?(观点或修改建议)2.为什么?(两个角度:原因及影响)3.怎么样?(小结:上升到理论或史观的角度分析)结论先得“有招”,然后方能“无招胜有招”一份湖南的满分卷观点:我认同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够放大生产管理、劳动工具等要素。(2分)论证:工业革命中,工厂制度和蒸汽机的诞生对生产力的进步产生了巨大作用,但如果没有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作为支撑,没有工厂手工业时期技术的积累,这一切都无法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引起一场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又引发以石油为主的新能源革命和以汽车、飞机为标志的新交通领域的革命,化学工业兴起,迅速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钢铁工业因技术改造而大发展,这一切变化都是在电磁学理论、化学理论重大突破基础上产生发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营者革命……,根本上还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科学技术突破的结果。(8分)综上所述,科学技术都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具有乘数效应,它放大了劳动工具等生产力要素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极大的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2分)

国共两党“合作—对抗—合作—对抗”的曲折经历发人深思。“合则兴,分则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两党的合作不仅有助于两党的繁荣与发展,而且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伟大祖国的核心利益;而每一次的分裂则使人民饱尝辛酸、民族遭受危难,严重伤害了民族利益。变式练习: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试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论证严谨有力)答案:观点:国共两党和则利,分则害。(2分,可以有其他类似观点,要求表述全面,观点包含两党及中华民族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