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大连市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大连市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世纪60年代,某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是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增加了就业渠道

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④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2.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曾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A.率先开辟新航路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成为“海上马车夫”

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参考答案:答案:A试题分析:据材料“16世纪”、“葡萄牙”、“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开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的史实,故A正确。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属于新航路开辟之前的奥斯曼土耳其,故B排除。“海上马车夫”指荷兰,故C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的国家不限于葡萄牙,故D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葡萄牙3.下表是根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1893-1899年农产品出口量进行的统计(单位:担)。

该表反映了A.中国农业快速发展B.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从1893年到1899年,中国的棉花、豆类、油类和烟叶等农产品的出口数额总体上是不断增加的,说明中国进一步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故选B项;表格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农产品出口数额的增加,而不是农业的快速发展,故排除A项;“完全解体”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C项;表格内容无法体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容,故排除D项。4.法国古典学家库朗热的《古代城邦》中写道:“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他也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参与祭祀,他不能相信只有一个神……”由此可知,当时雅典的A.民主政治尚未形成保护公民权利的机制B.公民私有财产实际上为城邦所有C.良性的政党政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D.法律和宗教与社会习俗关系密切参考答案:A通过归纳概括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强调了雅典公民对城邦的义务和雅典公民所受的约束,而自身权益却没得到应有的保护,故A项正确;从“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可判断出,根据城邦规定,雅典公民有义务在被抽中签时,捐献个人财产,但并不意味着财产实际被城邦所有,故B项错误;雅典的民主是直接民主,没有政党政治,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律和宗教与社会习俗的关系,D项错误。5.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各国推行税制改革C、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D、贵族争夺土地参考答案:C6.20世纪50至70年代,中美多次会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共识明确于A.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B.1972年基辛格访华C.1972年上海《中美联合公报》D.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参考答案:D材料中描述的内容是“一个中国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中国原则”最开始明确于《中美建交公报》之中,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当时中美关系还没有正常化;B选项基辛格访华和C选项《中美联合公报》都没有“明确”提出,故排除。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强调的是“明确”,早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初就已经有“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容,但是当时两国领导人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观点。直到中美建交之时才确定这一内容。7.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宜公十五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大的社会变革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井田制在历史上消失参考答案: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这实际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私田的所有权,故A项正确。B项是商鞅变法的影响,与题意不符,应排除。初税亩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的出现,CD两项表述错误,应排除。8.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下列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B.大学问家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D.在河南出土的东汉墓碑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参考答案:D9.2012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中30万同胞的75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A.正视历史,历史不容篡改。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参考答案:C10.民主革命时期,能充分体现“爱国”、“责任”、“科学”和“民主”等精神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参考答案:D依据题干“‘爱国’、‘责任’、‘科学’和‘民主’等精神”、“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所学可知,这一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并形成了五四精神,即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振兴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符合题干所描述的内容,故D项正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故ABC三项排除。11.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

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参考答案:D此题考查的是对美国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可以排除B项;A、C都是英国开创的;美国革命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是指美国是继英国开创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后开创了总统共和制政体。故选D。12.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参考答案:B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瓦窑堡会议的召开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参考答案:D14.右图反映的现象出现在(

)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参考答案:C15.明清时期,苏州纺织业形成“机户”出资经营,“机工”计工受值的生产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是A.占有关系B.租佃关系C.雇佣关系D.买卖关系参考答案:C【详解】“机户”出资,“机工”计工受值,表明机户和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A、B、D项都与题意主旨不符,都不选。【点睛】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有许多以纺织为业的“机户”。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几个至几十个工人,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也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16.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参考答案:A17.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本质上反映了A.君主专制被颠覆B.君权至上的后果C.君主权力受到制约D.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A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D错误;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B正确;皇权至高无上,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18.“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参考答案:C19.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表中信息表明A.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大大提高 B.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C.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额下降 D.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英国对亚非拉地区的出口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说明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并没有太大的提高,A项错误;根据英国对亚非拉地区不断增长的出口,可知英国加大了对这些地区的经济侵略,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比例下降,并不代表销售额下降,C项错误?;图表仅提及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不能看出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小问题,D项错误。20.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城邦不能够由公民自己来治理,而是要由“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这一看法是针对A.直接民主的弊端B.民主范围的扩大C.参政方式的平等D.贵族统治的专横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苏拉格底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弊端日益暴露的时代。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之一是由于公民的素质水平不齐,可能导致权力的误用,因此苏格拉底主张要由“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A项正确。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直接民主21.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孙中山始终属于资产阶级的革命党人,他的政治主张虽然有较大改变,但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也没有主张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因此AC错误。材料本身也只能反映孙中山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有系统的,社会主义者的必读书,这个材料并不能说明和国共合作有什么关系,可排除D项,孙中山对马克思有一定了解,并发表见解,只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故选B。考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点评:此题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误选C项,因为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有很大不同。但要注意的是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来说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2.在西欧国家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打败法国,扩展在北美和印度地区的殖民势力,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是在A.17世纪初B.18世纪中期C.15、16世纪D.19世纪末20世纪初参考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世界海上霸主地位,并且建立了包括北美、加勒比海岛屿、印度和大洋洲等地殖民地在内的帝国,B选项符合题意。17世纪上半叶的海上霸主是荷兰,A选项排除。15、16世纪西班牙是当时世界的海上霸主,C选项排除。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和德国相继崛起,但是优势仍然在英国,D选项排除。23.某学者指出:成功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制度的发展,较容易在同质文明内部产生。冷战后的世界发展已经表明,同质文明之共通性,已取代政治意识形态与传统势力平衡的考虑,成为合作与结盟的首要基础。冲突与暴力即便会发生在同质文明的国家与集团内,但此类冲突较文明间冲突更为温和,也不易扩大。作者主要强调的是()A.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其他形式的冲突B.同质文明易形成成功的区域一体化C.同质文明的内部差异性逐步的消失D.同质文明比其他文明具有先天优势参考答案:B“同质文明之共通性,成为合作与结盟的首要基础。”说明文明的相近性有利于合作组织的进行,这和区域经济组织建立相似,故B正确;文明冲突不可能取代其他形式冲突,故A错误;文明存在差异性,不可能逐步消失,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比较同质文明比其他文明的优劣,故D项错误。24.某史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形成上述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察举制的特点,故B正确。世卿世禄制,没有乡举里选的特点,故A排除。九品中正制,为门阀士族垄断,故C排除。科举制,不符合茂才、孝廉的信息,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2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其主旨是(

)A.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避免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老路C.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D.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参考答案:A26.建国以来三部法律表中三部法律文献的制定A.表明我国法律体系完备B.确立了依法治国理念C.宣告人大立法工作完成D.推动了民主法制建设参考答案:D【详解】《共同纲领》主要筹备新中国建设,开创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982年全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新时期改革开放保驾护航,都在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方面起到推动作用,D正确;三部法律不能说明我国法律体系完备,A错误;确立了依法治国理念是1997年十五大,B错误;宣告人大立法工作完成不符合表格内涵,C错误。27.《吕氏春秋·当务》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即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故为王。”对此历史事件解说正确的是A.微子启与仲衍将被分封为诸侯

B.商朝已出现嫡长子继承制度C.按规定微子启仍将为天下大宗

D.该继位方式彻底消除诸子间的矛盾参考答案: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说明纣出生的时候母亲是正妻,因此他是嫡长子,而微子和仲衍出生的时候母亲是妾,所以属于庶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说明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故B项正确,C项错误;分封制度开始于西周,故A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彻底”。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故为王”,从中可以得出这是嫡长子继承制。28.1863年,洛克菲勒开办了一家小炼油厂,1870年,通过内部合并成立标准石油公司,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的公司就吞并了20多家炼油厂,控制了美国90%以上的炼油业,1882年,它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托拉斯。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美国A.生产和资本呈现高度集中的趋势B.市场扩大推动石油行业出现垄断C.科技发展促使垄断组织不断出现D.石化工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通过内部合并成立标准石油公司,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的公司就吞并了20多家炼油厂,控制了美国90%以上的炼油业”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垄断,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市场扩大对石油工业发展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科技发展对石油工业的影响,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石油工业刚刚兴起,不是美国的支柱产业,故D项错误。【点睛】在区分ABC三项时,可以假定自己是出题者。如果自己是出题者,想要表示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材料应该会提供怎样的数据?市场扩大需要怎样的数据支撑?科技发展又需要怎样的数据?29.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这一句话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参考答案:C30.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这表明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①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②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之间的矛盾③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④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参考答案:D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八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④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二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的演说中宣布,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自由民主的西方和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东方。由于共产主义从本质上讲是对外扩张的,所以自由世界必须建立起防护城垒,制止它的扩张。材料二:“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从两极格局到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冷战的“伤痕遗产”。材料三: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鲁门总统的主要观点。为此美国在欧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2)依据材料二指出“冷战”留下的“伤痕遗产”有哪些?为消除这些“伤痕”,你认为国际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新中国的外交,从护照上的文字的变迁,对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观点:世界分为两个对立阵营,遏制共产主义。措施:提出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2)“伤痕遗产”:地区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留存。措施:充分发挥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与地区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大力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3)示例:从护照上的文字看,20世纪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1)从材料中“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自由民主的西方和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东方。由于共产主义从本质上讲是对外扩张的,所以自由世界必须建立起防护城垒,制止它的扩张”可以看出杜鲁门认为世界已经划分为两部分,而且他对共产主义充满敌意。因此美国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的建立。(2)从“从“两极”格局到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可以得出“伤痕遗产”包括地区冲突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留存。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主要围绕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来谈,结合联合国以及中国的外交原则来回答。(3)从护照中国家的变化以及文字形式的发展可以看出,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因此最开始只有俄语;之后发展为与西方国家的建交,因此文字上也出现变化。新时期的外交广泛,因此不再注明适用范围。点睛:回答第三小问的时候要注意仅仅练习所学知识,明确文字变化代表的真实含义,由此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活动,找出关键的时间节点与材料中的内容一一对应,这样回答才不会遗漏。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期,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的国都作为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摘编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材料二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指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摘编自王巩《闻见近录》材料三宋代城市功能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尚多僭侈,未合古制”。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所取代,到了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又演变为“偶巷(坊)制”,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推动交通、人文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正是这场宋代的“城市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了多元化的道路。——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等材料四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的一个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材料五明代徽州商人余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根据材料五,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

参考答案:(1)原因:政治、军事的需要;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2)表现:城市功能以商业服务为主(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出现奢侈消费之风(在民众服饰等方面突破封建等级限制);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主要驱动力等。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需求的增加;经济重心的南移。(3)特点:专业化城市发展: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品质:勤俭致富;乐善好施;坚持诚信;注重信誉等。【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政府政策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和经济重心的南移等方面来回答。(3)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辛勤以振其家”“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33.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但是,历史上,孔子和儒家思想却命运多桀,跌宕起伏,几起几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幼时家境贫寒,……从小勤奋好学,刻苦读书,

还经常向不同的人请教。他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和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官学习音乐。——岳麓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二

面对乱世,孔子提出“仁”的主张。关于“仁”的基本含义,孔子没有下过明确定义。他曾说“仁者爱人”,并将管仲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行为称之为仁;孔子的“仁”也有推己及人的含义,就是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还将“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材料三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2500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本书……重为孔子作传。其最大宗旨,乃在孔子之为人,即其所自述所谓“学不厌、教不倦”者,而寻求孔子毕生为学之日进无疆,与其教育事业之博大深微为主要中心。……后代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其意义即在此。……尚有著述事业一项,实当为孔子生平事业表现中较更居次之第三项。

――钱穆《孔子传序》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揭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政治上的反对君主制度与思想上的反对封建礼教是不可分割的。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集中于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孔子学说。这一斗争,是同当时的现实紧密相连的。……(李大钊)指出孔子被历代“专制君主们所利用资以为护符”,成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他还指出:抨击孔子……是攻击“专制制度之灵魂”。

――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材料五

为迎接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充分体现人文奥运的理念和精神,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与奥运会全民参与有机结合,国际孔子文化节组委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北京奥运会合作网站央视国际和搜狐网等机构,共同推出了“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征集活动,最终选出的5句经典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学习途径有哪些?(3分)(2)结合材料二和孔子的生活时代,简析孔子将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的行为称之为“仁”的主要原因。(3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孔子的三项主要贡献。(3分)(4)依据材料四,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揭起‘打倒孔家店’大旗”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这场斗争的实质是什么?(2分)(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