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_第1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_第2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_第3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_第4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发展的内涵心理发展是指各种心理过程向着机能水平提高、协调性加强方向的发展。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至生命结束的整个生活历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心理发展是在生理成熟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年龄或社会角色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参照系。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的性质儿童心理研究的第一本专著——《儿童心理》(普莱尔,1882)这标志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自出生至生命结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1.描述性研究:发展心理学一方面要揭示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另一方面也要描述与不同的文化和亚文化相联系的心理发展模式。解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探讨的是心理发展的机制问题。解释性研究除了关注普遍的心理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关注心理发展中个别差异的形成的原因。四、心理年龄特征,是将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共同具有的、使他们与其他年龄段儿童区别开来的心理发展的本质特征。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通常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为先天遗传因素和生物(或成熟)因素;另一类为后天环境因素和文化(或教育)因素。先天遗传因素:基因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气质、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特征。后天环境因素:在所有的后天环境因素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系统的影响特别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有人强调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为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有人则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者华生。二、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从遗传决定论到环境决定论,再到试图调和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用的二因素论。二因素论同样存在不足,表现为二因素论将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看成是相互独立的。遗传与环境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才能生成行为。遗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相互依赖性表现在:(1)染色体并不是表态的结构,基因也存在移位和变异等变化。(2)基因的作用存在着一个时间表,而机体内外的环境因素是影响时间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3)遗传的作用离不开环境因素,遗传所决定的只是一种倾向性或易感性,而个体是否表现出遗传的性状或心理特征,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因此,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遗传与环境之争”中,交互作用的观点已经成为当今发展心理学中的一种共识。在生理迅速成熟的儿童期和生理迅速衰退的老年期,心理发展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三、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心理发展的时间模式1.渐进论,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是渐进式的、连续的变化的过程,因此,从时间维度上看,心理发展曲线应该是一条平滑上升的曲线。强调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理论一般都是认为心理发展是连续渐进式的,如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都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连续过程。2.阶段论,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非连续的过程。有时候心理发展是平稳的,有时候又会发生质变,使得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从时间维度上看,心理发展曲线应该是一个阶梯的非平滑折线。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新老精神分析理论,都属于心理发展的阶段论。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都比较强调生物成熟因素在心理发展中有重要的影响。3.“连续性与阶段性之争”,关于心理发展是连续性的还是阶段性的争论。四、前苏联心理学家根据儿童主导活动的特点,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1)婴儿期;(2)前幼儿期(学步期);(3)幼儿期;(4)童年期(学龄期)(5)青少年期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简史一、关于心理学发展的早期哲学思想1.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来自经验;通过联想法则,观念与观念之间可以发生联结,从而产生新的观念。他将儿童的心灵比喻为一块“白板”,后天的经验将决定这块“白板”上将出现怎样的图画。它的学说又叫“白板说”。他是关于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的鼻祖。洛克看到了经验或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他思想中积极的成分。但他完全忽视了人的生物属性或先天禀赋在发展中的重要性。2.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教育思想是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即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他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一些美好而高尚的观念,比如公平、慈悲等。在自然的状态下,儿童美好的天性会渐次得到展现,但是在不良的社会制度中,这些美好的天性却会被扭曲或掩盖,理想的儿童教育应该是在自然状况下进行,尽量避免社会文化的影响,让儿童的美好天性自然展现出来。但卢梭忽视教育的作用,他对社会制度持批判态度,这导致他将人的理想发展与社会制度对立起来,这当然是过分简单化的解决之道。二、高尔顿认为,优异的遗传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遗传是决定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高尔顿强调遗传在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优生学”的概念就是高尔顿在这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三、霍尔的复演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对人类种族发展历史的重演,即所谓“复演说”,他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该学说具有明显的遗传决定论倾向。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一、格式,皮亚杰将认知结构称作格式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一方面它不同于静态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又不具有生理解剖的性质。格式只是一些彼此孤立的简单的无条件反射动作,如抓握和吮吸,但通过适应和组织机能,格式本身变得更为复杂,并彼此融合,形成新的格式。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格式日益复杂化、不同格式日间融合的过程。二、格式的适应和组织机能是怎样实现的呢?皮亚杰认为,在格式与外部刺激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当外部刺激作用与格式时,格式总是从已有水平出发来来理解新的知识和经验,格式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能够被纳入现有的格式中去,这个过程称作同化。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过格式也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应。同化和顺应过程总是同时出现,而不能单独发生,因为,如果只有同化,认知就会停滞不前,心理就得不到发展;而如果没有同化只有顺应,心理发展将失去连续性。在认识较熟悉的事物时,同化过程更占优势,而在认识比较新异的事物时,顺应过程更占优势。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1)生物成熟因素(2)动作及动作相伴随的经验;来自自然环境的经验可以分为两类: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3)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4)先天的平衡过程,是发展的最高原则,平衡过程保证了同化和顺应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觉运动阶段(0~2岁)感觉运动阶段,儿童的格式为感觉运动格式,其内容是婴儿作用于外界的动作及与动作相联系的感知觉。智慧行为时期(第四个亚阶段):儿童8~12个月,又称有目的的动作时期。他开始能够将不同动作结合起来,以达到一个目的。感觉运动阶段的总的特点是,婴儿只能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相联系的感知觉来认识外部世界,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表征,没有表象和语言,所以,儿童只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物体一旦不在儿童的视野内,它就从儿童心理活动中彻底消失了。2.前运算阶段(2~6、7岁)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是产生了象征性功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象征性机能在行为上表现为:延迟模仿、言语、绘画和假扮游戏。客体永存,儿童开始认识到一个事物即使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前运算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三山实验,反映了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观点来看待事物的能力。P31前运算阶段思维的第三个特点是:(1)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表现出“现象论”的特点。(2)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往往将两件先后发生的事件看成是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3)前运算思维是单维度的思维,所以儿童不能在事务间建立类与属的包含关系。总而言之,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一方面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具体运算阶段逻辑思维的表现:(1)是儿童获得了守恒概念。守恒概念是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2)是儿童开始能摆脱自己的观点,从他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即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3)是儿童获得了对事物的类似关系与序列关系的认识。儿童思维的逻辑性还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验,离开了经验的支持,儿童就不能进行合乎逻辑的思维。也就是说,此时儿童还没有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结构。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5岁)形式运算思维可以使儿童解决前所未有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是儿童适应复杂环境的最有利的思维工具。五、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指儿童由于思维发展水平低而表现出的思维上的种种不足。在感觉运动阶段,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表现为他不能区分自身与外界,他完全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中,他认识不到在他的感觉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在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表现在表征水平上。儿童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在“三山实验”之类的任务中表现出对他人观点缺乏认识,在语言交流时常常自说自话。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后,儿童的思维进一步去自我中心化,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人对不同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即具备了观点采择能力。六、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1.皮亚杰对主体与环境持交互作用的观点,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必须通过主体的过滤和组织作用才能实现。2.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来源于动作而不是感知觉。皮亚杰通过守恒概念的发展揭示了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规律,却低估儿童的能力。皮亚杰存在低估社会交往和教育对儿童认识发展的影响的倾向。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一、本我,储存力比多的人格结构。个人的很多欲望都不能为社会习俗、道德和法律所接受,所以在本我的人格结构中就先后分化出“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心理社会危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个体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的要求之间就产生了不平衡的现象,不平衡带来紧张感,艾里克森将这种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所引起的紧张。二、根据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可以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1)口欲期(0~2岁)信任对不信任;(2)肛门期(2~4岁)自主对羞耻和怀疑;(3)生殖器(4~7岁)主动对内疚;(4)潜伏期(7~12岁)勤奋对自卑;(5)青少年期(13~19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成年初期(20~30岁)亲密对孤立;(7)成年中期(31~65岁)生产对自我专注;(8)成年晚期(65岁以上)完美对绝望。三、比较新旧精神分析理论异同艾里克森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他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过分强调性本能的作用,而低估了理性自我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精神分析理论过分关注病态人格的发展,而忽视了健康人格的发展,因而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修正。艾里克森以自我的理性调节作用为核心,提出了他的人格发展理论——心理社会理论。这一理论与经典的精神既有区别,又有很多相同之处。第三节行为主义发展理论一、经典学习理论1.代表人物:华生和斯金纳。2.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发展就是行为改变的过程,心理完全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发展起来的,华生用经典条件反射来解释儿童心理发展。3.斯金纳认为,除经典条件反射机制外,人或动物还能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学习。一种行为,如果引起的结果是积极的,这种行为就容易再次发生;如果这种行为总是能引起积极结果,这种行为就巩固下来。4.经典条件反射,就是通过学会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系,在刺激与刺激之间建立联系。操作条件反射,是指一种行为的结果改变着该行为发生频率的学习机制。二、社会学习理论1.代表人物:班杜拉2.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或惩罚,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替代性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他人行为受到的强化起到道德作用类似于儿童行为直接受到强化。3.认知学习理论,从经典条件反射到操作条件反射,再到观察学习,学习理论越来越重视人的行为的自发性,越来越强调认知因素在行为学习中的作用,这体现了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相互融合的一种趋势。第四节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习理论一、维果斯基认为,人的心理机能应区分为两类: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技能。前者包括: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和动作性思维等;后者包括:观察、随意注意、词的记忆、抽象逻辑思维和高级社会性情感等。二、内化过程,儿童必须首先掌握一定的中介手段才能发展出高级心理机能,这种中介手段就是工具,工具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晶,儿童通过对工具的掌握,就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转化为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心理发展过程,就是在低级心理机能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交往掌握工具,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中,是一个文化内化的过程。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得到环境的一定支持或指导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究心理发展趋势的实验设计一、横向研究的定义和优缺点:横向研究也叫横断研究,这是在同一时间内选取不同年龄的个体进行研究。优点:⑴比较节省时间和经费,易于实施。⑵由于横向研究可以对较多的被试进行研究,因此,被试的代表性往往较强,研究所得结果也就具有较好的概括性。⑶横向研究的时效性比较强,可以较快获得研究结果,同时避免了被试流失。缺点:⑴存在组群效应;组群效应:是指横向研究将社会环境影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当成是年龄增长所引起的发展变化。⑵不适用于研究发展的稳定性问题和早期影响的作用等问题。二、纵向研究的定义和优缺点: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指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批被试进行重复的研究。优点:⑴直接去研究儿童的发展过程,能看到比较完整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转折点。⑵特别适用于研究发展的稳定性问题和早期影响的作用问题,也适用于个案研究。缺点:⑴较花费时间、经费和人力;⑵研究的时效性比较差;⑶纵向研究耗时较长,可能发生被试流失的情况;⑷由于需要对同一批被试重复进行研究,可能出现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三、序列研究使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结合优点:⑴可以排除组群效应;⑵可以不断补充被试,避免被试流失所造成的影响;⑶可以了解是否存在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⑷耗时比典型的纵向研究少。第二节研究心理发展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一、研究心理发展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1.跨文化研究;是在一项研究中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进行研究。2.收养研究;是通过比较收养儿童与其生身父母和养父母在心理或行为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发展特征的影响。3.双生子研究;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之间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4.双生子收养研究;这是比较被不同家庭分开收养的同卵双生子之间的相似性和异卵双生子之间的相似性,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一种研究方式。5.家谱研究;是通过研究具有血缘关系的同一家族中某种心理特征或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来了解这种心理特征或疾病是否具有一定遗传基础的研究设计。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常用的智力测验有:斯坦福-比内智力测验、韦氏智力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绘人测验等。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绘人测验是非言语测验,在测验中较好地排除了文化因素,所以一般被认为是“文化公平”的智力测验,能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二、实验法1.实验法是在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通过系统地改变自变量(行为的原因)的水平,观察因变量(所要研究的行为)相应变化的一种研究方法。2.在实验中,改变自变量的方法有分组实验和ABAB设计两种:(1)分组实验有组间设计和组内设计两种;(2)ABAB设计是通过系统地引进和撤去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其中A为没有引入自变量时的基线水平,B为引进自变量以后的水平。如果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引入和撤去而系统地变化,那么该自变量就是影响因变量的因素。第四章产前发展第一节遗传过程一、很多致病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当它与显性的正常基因结合在一起时,致病基因通常不会表现出来,只有当两个隐性致病基因结合在一起时,才会导致个体发生该种病症。除了眼睛颜色、色盲等特征是单个基因决定的外,个体的绝大多数特征,如身高、智力和气质等特征往往都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第二节产前发展一、根据胎儿发育的特征,可以将产前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合子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一般不会对合子的发展造成影响。(2)胚胎阶段;由于胚胎阶段是器官分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也是胚胎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影响最敏感的时期。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中,主要包括感染、药物、辐射和营养不良这几类。(3)胎儿阶段;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导致胎儿畸形的可能性明显减小。第五章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一节新生儿的发展一、神经系统在结构和机能上的发展均未达到完善的水平:(1)首先,脑细胞的结构还不完善;(2)其次,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较少,新生儿的各种感觉和动作之间还不能很好地协调活动;(3)最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还很弱,大部分时间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二、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可以分为两类:1.一类是对新生儿具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包括:(1)无条件食物反射,包括觅食反射(用手指触新生儿的一侧脸颊,新生儿将头转向同侧,用嘴去寻找刺激源)、吮吸反射和吞咽反射;(2)无条件防御反射,包括呕吐、喷嚏、眨眼反射等。(3)无条件定向反射,新生儿出生后12~24小时就会把眼睛转向光源;在大声或其他刺激的作用下,新生儿会将头转向刺激源,并因定向反射而抑制吮吸动作。这一类无条件反射具有帮助新生儿获取食物,排出有害物质、注意环境中的重要刺激的作用。2.第二类则是对新生儿不具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包括:(1)巴宾斯基反射;(2)达尔文反射(抓握反射);(3)摩罗反射(围抱反射);(4)游泳反射;(5)行走反射;(6)强直颈反射第二类无条件反射是在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如果消失过迟,往往是大脑皮质发育不良的表现;如果这几种无条件反射弱或不出现,则提示脊髓发育可能存在障碍。第二节婴儿的发展一、婴儿的生理发展1.身体发育:出生后第一年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直至青春期时才进入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2.头胸交叉:医学上将胸围与头围相等时称为“头胸交叉”,在正常发展情况下,头胸交叉的年龄在1岁半前后。“头胸交叉”的年龄越小,说明婴儿发育情况越好。二、大脑皮层髓鞘化的顺序是:一级运动区和一级感觉区首先开始髓鞘化,然后是联络皮质开始髓鞘化。三、婴儿动作发展和活动的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表现为:(1)动作、活动是婴儿认识世界的渠道,通过这些动作模式和与之相联系的感知觉,婴儿获得了世界的最初认识。(2)动作和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通过研究婴儿动作的发展,可以了解婴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动作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脑成熟水平的制约,因此婴儿动作的发展存在明显的规律和顺序:①动作的发展相对于落后于感觉的发展。②动作的发展从未分化、不随意向分化、随意发展。③动作发展的顺序和身体发展的顺序相一致。婴儿动作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手的动作的发展,二是躯体动作的发展。四、婴儿发音能力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⑴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⑵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⑶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五、婴儿心理的发展1.认知发展,包括:(1)婴儿感觉的发展:视觉的发展、颜色视觉、听觉的发展、触觉和痛觉的发展。(2)婴儿知觉的发展:模式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的恒常性、深度知觉、跨感觉道的知觉。深度知觉,(埃莉诺·吉布森)“视崖”实验,说明深度知觉在很大程度上是从遗传得来的。(3)注意的发展:去习惯化法,当同一个刺激持续呈现的时候,婴儿的心率就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或将头转开,这个过程叫习惯化。当再次呈现新刺激的时候,婴儿又会出现心率放慢的反应,这个过程叫做去习惯化。发展心理学家经常利用婴儿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现象,来研究婴儿对刺激性的认知活动,这样的研究方法叫做去习惯化法。(4)记忆的发展婴儿期的儿童只有动作记忆和情绪记忆,还没有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只有再认记忆而没有再现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长时记忆在开始发展之中。(5)婴儿“思维”的发展通过儿童自身的动作获得的,是对事物之间、人与事物之间最简单、最直接的关系的认识,比感知觉活动更复杂。有人将婴儿的这种认识活动称作前言语“思维”。从本质上说,这是第一信号系统机能的体现。前言语“思维”实质上就是婴儿通过不断运作其动作模式来认识自身与动作、动作与动作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动作模式之间关系的过程。2.社会性发展(1)婴儿情绪的发展大约在7个月左右,婴儿出现几种重要的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依恋,是婴儿对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即负责照料他并给予他爱的母亲、父亲或祖父母等)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是婴儿最初的爱的表现。分离焦虑,是当婴儿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表现出的哭泣、找寻等不安的反应。陌生人焦虑,则是当陌生人接近婴儿时他所表现出的哭泣、躲避等不安的情绪。(2)婴儿依恋的发展依恋的发展对于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①一方面,依恋作为最早的爱的情感的表现,为婴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全岛”,婴儿相信他从依恋对象那里总是能得到保护、安慰和支持,这使婴儿有信心去探索更广阔的外部世界。②另一方面,由于依恋关系的存在,儿童乐于接受依恋对象的帮助、指导和要求,并主动地模仿和认同于依恋对象。六、婴儿的依恋是怎样发展的:(1)弗洛伊德、华生和班杜拉等人的理论倾向完全不同,但一致认为哺乳活动对于依恋的发展至关重要;(2)H·哈洛及其研究发现,触觉上的舒适感是依恋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3)新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认为,母亲(或其他人)以一种敏感、一致和关怀的态度对待婴儿,能够使婴儿形式对自己的信任感,并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搭建一个最坚实的基础。(4)鲍尔比认为人类的婴儿也有这样的先天行动模式。婴儿跟随依恋对象、对他微笑、分离时哭泣等等这样一些行为都能使成人停留在自己身边,有助于婴儿的存在。七、影响婴儿依恋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先天因素是依恋发展的基础,但婴儿的行为并不是象低等动物那样刻板,也不是完全受遗传决定,相反,人类行为的可塑性是最强的,经验在依恋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八、依恋的类型:(1)安全依恋性;(2)回避型;(3)矛盾型。九、双向性原则,儿童并不是像海绵一样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相反,儿童会主动选择与自己的先天倾向相吻合的环境,而且这种先天倾向也会影响别人对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发展心理学家将儿童与环境之间存在的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称作“双向性原则”。双向性原则表明,儿童心理发展既受环境特点的影响,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是自身特点的产物。十、婴儿气质类型:(1)轻松型婴儿;(2)困难型婴儿;(3)慢热型婴儿第六章前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一、前幼儿期是指儿童1—3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发展的特征:第一特征:获得了独立行走的能力;第二特征:儿童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的语言;第三特征: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摆脱了婴儿期物我不分、人我不分、高度自我中心的状态,形成了对世界(包括自身)最初的具体性的表征。二、由于前幼儿期儿童萌生了初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其实是儿童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体现,也是儿童运用发展中的运动技能的一种需求。有人将前幼儿期称作是“第一反抗期”。第一节前幼儿期儿童的生理发展一、第二信号系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在婴儿期,儿童针对各种具体的事物建立起了许多种条件反射,这些条件反射之间相互联系、融合,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感知觉—动作反应系统,这就是第一信号系统。在第一信号系统活动的基础上,当儿童建立起对词语的条件反射时,儿童的反应就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事物,而是针对一类相同的事物,反应就具有了概括性。词语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事物或动作,而是对一类相同事物活动的概括。因此,将词语称作“第二信号”,在词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便是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的产生使儿童的认识活动具有了抽象概括性,第二信号系统是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稳定性的神经生理基础。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一般要经地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直接刺激直接反应;第二阶段:词的刺激直接反应;第三阶段:直接反应词的反应;第四阶段:词的刺激词的反应。第二节前幼儿期儿童动作、活动的发展一、模仿性游戏在前幼儿期,当儿童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时,他开始自发地在自己的活动中模仿再现这些生活活动,这就是最初的游戏——模仿性游戏。在前幼儿期,儿童开始在头脑中形成对事物和动作的心理表征——表象和语言,通过这种心理表征,当物体不在眼前时儿童可以在头脑中唤起它的形象,模仿性游戏因此得以产生。但这时期儿童表象很贫乏、水平很低,须依赖一定的游戏材料来维持其游戏活动,游戏的内容相应也很简单。第三节前幼儿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一、前幼儿期儿童的语音感知能力发展较好,而发音能力的发展则相对落后。儿童越来越多地模仿成人的发音,他能够发出的音节,尤其是本民族语言中的音节也越来越多。4岁以前是语音发展的关键期。二、儿童的言语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单词句阶段(1~1.5岁);(2)多词句阶段(1.5~3岁)。前幼儿期儿童的言语活动的特点:(1)前幼儿期儿童的言语活动具有情境性、活动性和对话性的特点;(2)言语的交流机能还很不完善;皮亚杰将这种不完善的交流言语称为“自我中心言语”,反映了儿童心理活动的自我中心的特点。言语调节机能经历的发展过程:成人用语言来调节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儿童模仿成人的语言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儿童用不出声的语言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五、言语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使儿童的心理活动开始有了概括性由于掌握了语言,儿童的认知范围就不再局限于当前的环境,而能够将过去的经验与现在认知整合起来,并且能够认识依靠感知觉认识不到的事物的内在属性。(2)使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开始有了随意性(3)促使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第四节前幼儿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一、在空间知觉方面,儿童在2、3岁时掌握了“上、下”关系,发展较快的儿童也开始掌握“前、后”关系,但前幼儿期儿童一般不能掌握“左、右”关系。二、记忆的发展的特点:(1)前幼儿期儿童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与婴儿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2)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记忆的随意性开始发展。前幼儿期儿童记忆随意性的发展,除了表现为能够按成人的要求来记忆外,还表现为记忆策略的发展上。直觉行动性思维,包含有词的成分但又不能脱离儿童自身动作和对事物的感知而进行的思维。自我意识是“自我”结构中的认知成份,是个体对自身的存在和特征,以及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知。鲍姆瑞德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容型、独裁型和权威型。国内心理学家有时也称作为溺爱型、独裁型和民主型。第七章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第一节幼儿生理的发展一、在幼儿期,两个信号系统的发展表现为:(1)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不断增长由于第二信号系统作用的加强,幼儿建立条件反射的速度和巩固程度也就明显提高,并且能够认识感知觉不能认识到的事物的内在属性和事物间的复杂联系。(2)两个信号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诱导关系开始发生当儿童对直接刺激物(声、光等)形成了某种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时,代表这种直接刺激物的词不经训练就能引起直接刺激物所引起的反应(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同样,在第二信号系统中形成的条件反射也能直接向第一信号系统传递。第二节幼儿游戏的发展一、主题游戏,在这种游戏中,游戏有明确的主题和角色分工,而游戏的情境则是想象的,游戏的规则是内隐的。主题游戏反映了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即心理活动摆脱了直觉行动性,而以形象性为主。规则性游戏,游戏的情境和角色均为内隐的,而游戏的规则是外现的——才开始产生。因此,儿童的游戏是从前幼儿期的模仿性游戏向幼儿期的主题(角色)游戏发展,最后发展为规则性游戏。二:游戏的这些发展规律反映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从游戏最初要依靠摆弄实物发展到可以依靠表象,最后发展到更多的利用词来进行。由此可以看到儿童思维从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的发展;看到一定程度的概括和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可能性。从独自游戏发展到合作游戏可以看到,儿童从自我中心的个体向社会性个体发展;看到儿童的心理从不随意性向随意性的发展。三、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特点,可以将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四、心理学家关于游戏的理论:(1)斯宾塞(能量过剩论):游戏是儿童发泄过剩精力的方法;(2)帕特里克(能量匮乏论)——游戏的作用在于儿童为完成新任务而消耗能量的情况下为儿童补充能量;(3)格罗斯(预演论):游戏是对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技能的排演与练习;(4)心理学家彪勒认为:游戏是从行动中获得机制愉快的手段;(5)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儿童释放焦虑和补偿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的手段。这种观点正是现代心理治疗技术中的游戏疗法的基础。(6)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图式与外界事物交互作用时,同化过程超出顺应过程的一种表现,因此外界事物就被改造以适应儿童的图式。幼儿言语的发展一、幼儿言语词汇的发展:幼儿期可以说是儿童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从词义的发展来看,幼儿对词义的掌握比前幼儿期儿童有了明显的提高。儿童既能正确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作积极词汇;儿童能够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或会说出但理解不正确的词汇称为消极词汇。二、幼儿言语机能的发展:(1)从情境性的对话言语发展为连贯性的独白言语;他们的言语断断续续,很不连贯,必须依靠对情境的猜测才能懂得,需要成人的提问、解释和引导才能继续。(2)内部言语开始产生。内部言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言语,它是不出声的默语。它有3个特点:①发音隐蔽,是无声的默语;②句子压缩、简略;③具有自觉的分析综合机能和自我调节机能。在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一种介于出声的外部言语和不出声的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亦称“自我中心言语”。三、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看法:(1)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由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特点决定的,随着儿童思维的逐渐去自我中心化,自我中心言语就逐渐消失了。思维这种自我中心特点决定了儿童在说话时很难注意到别人是否在听,是否想听或是否听得懂。(2)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言语可以分为外部言语、自我中心言语和内部言语三种,发展的方向是从外部言语向自我中心言语发展,最后发展为内部言语。这一发展趋势反映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即心理活动从外显向内隐方向发展,这个过程称为内化。(3)其实,维果斯基与皮亚杰的观点并不矛盾。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言语是从不完善的交际言语向完善的交际言语发展,而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言语是从外部、交际言语向内部、自我调节性言语发展,实际上这两个发展过程是并存的。所以,维果斯基用自己的观点来否定皮亚杰的观点有其不当之处。如果将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观点结合起来,将能更好地说明不同类型的自我中心言语的发展。四、关于言语获得的观点理论1.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1)华生认为言语就是外界刺激与口腔发音器官的运动之间的联结;思维就是内隐的发音器官运动。(2)斯金纳同样认为言语是一种外观行为,它的发展遵从强化原则。在言语获得过程中,成人给予儿童言语行为的强化总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选择性强化),这就使儿童逐渐学会将发音与一定的事物、一定的情境联系起来,儿童因此获得词语的意义(语义)。社会学习理论用观察学习机制来解释言语获得的过程。儿童通过观察成人的言语活动及其所引起的后果,获得对成人言语意义的理解,并通过模仿学会像成人那样说话。批评家对学习理论的批评:①学习理论很难解释儿童言语获得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同步性现象。②儿童言语获得的过程是非常迅速的,不可能都必须通过强化或模仿才能掌握。③成人对儿童言语的强化常常是针对内容而不是针对语言结构,所以用强化很难说明儿童语言发展的全部现象。④儿童言语是有高度创造性的,用模仿或强化无法解释言语的这种创造性和多样性。⑤模仿不能解释所有的言语获得过程。2.先天生物理论言语获得的先天生物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乔姆斯基和莱尼柏格等。(1)乔姆斯基认为,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表层结构是句子的外部语法结构,深层结构则是句子的语义结构。深层结构通过一套转换规则转化为表层结构。同一种深层结构可以表达为不同的表层结构。儿童言语获得的过程不是掌握各种具体的表层语法结构,而是获得深层结构以及掌握转换规则的过程。乔姆斯基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普遍语法,它使人类的语言发展遵循共同的规律。乔姆斯基假设在儿童的大脑中有一个特化的言语获得区域,称为语言获得装置(简称LAD)。LAD根据普遍语法和环境中输入的少量的原始语言材料提出语法假设,经过假设检难过程逐渐建立起一套深层语法结构和转换规则。LAD只是一种假设性的神经结构,一直没有得到验证乔姆斯基的言语获得理论被称为“生成——转换理论”。(2)莱尼柏格是另一位重要的言语获得的先天生物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神经系统的成熟,尤其是言语中枢的成熟是言语获得的决定因素。先天生物理论不足是没有看到环境和儿童自身在言语获得过程中的作用,不能很好解释儿童言语获得过程中个体差异的产生。这种观点具有明显的机械决定论的色彩。幼儿的心理发展一、儿童记忆精确性差的表现:由于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比较低,对事物的理解往往不够正确,所以他们的记忆往往容易被歪曲,造成记忆的精确性较差。儿童对自身心理活动的认识(元认知)非常有限,所以他不能区分想象与真实的记忆,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造成对记忆的歪曲;有时又会将想象的东西当成现实,仿佛是“说谎”,其实这都是儿童记忆精确性差的表现。二、思维的发展幼儿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性为特征。形象思维可以摆脱对情境和儿童自身活动的依赖,依靠头脑中事物的表象和语言来进行思维。皮亚杰认为2~6、7岁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表现为不能进行观点采择。观点采择是指一个人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并能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的能力。幼儿在进行判断——思维的一种形式时,不能根据客观的、本质的事物关系来进行判断,而是根据主观的情感体验或经验来进行判断,或根据事物最直观的关系来进行判断。三、通过儿童対实物概念下的定义的水平,可以了解儿童概念的发展。儿童对概念下定义的水平可以分为:直指型、列举型、描述型、功用型和逻辑定义型。幼儿初期主要是指直指型和列举型;幼儿中期主要是列举型;幼儿晚期主要为描述型。掌握数的实际意义要经历这样的发展顺序:口头数数——按实物点数——说出物体的总数。四、“认同”或“自居作用”,心理学家将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的过程。现代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产生认同或自居作用的基础是,儿童知觉自己与认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性别、相貌或能力等的相似性),认同带给儿童归属感和成熟感,这是认同发展的动力。五、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上,如:(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具有独立的评价;(2)初步掌握了评价行为的标准。(3)从笼统的评价发展到比较细致的评价,幼儿也能从不同侧面来评价自我了。六、性别意识的发展:包括两个成分:一是性别恒常性概念,二是对性别角色特征和期望的理解。七、性别恒常性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性别身份、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八、儿童是怎样获得性别角色知识的呢?成人的态度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时时在向儿童传递性别角色的标准。九、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在前运算阶段的后期(4-7岁),儿童开始掌握道德标准,这时期儿童道德意识的特点,是将道德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因此皮亚杰将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意识称作“他律道德”。这一阶段的幼儿从不思考道德规则的目的和正确性,也不思考道德规则存在的理由是什么,皮亚杰将这种道德称作“道德实在论”。这种道德的特点是只能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行为的动机来进行道德判断。在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进入“自律道德”阶段,儿童开始将道德看成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达成的共识,因此在适当条件下道德规则是可以修改的,所以皮亚杰也称之为“道德相对论”。这种道德的特点是能够将行为的动机与后果结合起来进行道德判断。第八章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第一节童年期儿童发展的概述一、神经系统的发展(1)额叶的机能与抽象逻辑思维有直接的联系。额叶是意志中枢和人格中枢。是最迟髓鞘化的。(2)α波是成熟的标志θ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4~20岁的个体枕叶皮质的自发电位频率的发展有两个飞跃期:一个是在5~6岁期间,一个是在12~13岁期间。(3)失同步现象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4)节律同化现象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阈限”复次光脉冲作用于儿童,引起皮质细胞电活动的频率向光脉冲的频率转化,这种现象叫做“节律同化”。第二节童年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一、儿童的短时记忆在9岁左右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而长时记忆却在不断发展之中。学龄儿童的记忆策略有:复述、组织和系统化。二、童年期儿童复述策略的发展:弗拉维尔认为,儿童运用语言复述策略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发展要经过“中介缺失”和“说出缺失”两个水平,最终才能达到自动地运用复述策略。所谓“中介缺失”是指儿童完全不能利用语言这个中介手段来帮助记忆;“说出缺失”是指儿童虽然不能自发地利用说出的语言帮助记忆,但在成人的提示下进行复述却有助于提高记忆。三、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特点:是儿童产生了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仅仅局限在儿童已有的经验范围内。脱离了经验,童年期儿童就不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思维方式,来获得对事物内在本质属性的认识。四、童年期儿童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这个时期儿童形成了守恒概念。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可以分为3种:可逆推理、恒等性和两维互补推理。五、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局限性则表现为:在新的领域中,儿童无法用系统的方法来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不能对想象的情形进行逻辑思维。皮亚杰用“钟摆实验”来说明童年期儿童思维的这一特点。六、在实验室中研究自我控制行为,经常采用“延迟满足”实验范式。成人的榜样是影响儿童自控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独裁型和惩罚型家庭教育方式下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差;七、道德判断的发展在童年期,随着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儿童能够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掌握道德标准,因此,此道德判断水平与幼儿期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皮亚杰将童年儿童的道德判断称为“自律道德”,即儿童认识到道德则是人们共同协商的结果,它的作用是使每个人的利益都行到保障。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从依据结果进行判断转变为将动机与结果给合起来考虑。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水平决定着道德行为。他采用与皮亚杰类似的方法——道德两难故事来研究从儿童到成人道德判断发展的特点。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的3个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共6个阶段: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习俗水平: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第六阶段科尔伯格认为,童年期儿童大多数处于第二个发展阶段。八、萨利文认为,儿童的社会关系要经历3个发展阶段:(1)2~5岁,儿童与成人的关系是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2)5~8岁,儿童开始转向在同龄人中寻求朋友和玩伴。(3)8~11岁,儿童与同性别的其他儿童形成强烈的情感依恋,及所谓“密友”。第九章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第一节青少年期发展概述一、青少年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有关文件中以“经济独立、有单独的住所、建立小家”来标定青少年起得结束。我国目前而言,青少年期大约始于12、13岁,止于25、26岁。二、关于青少年期发展的理论观点:(1)生物发生论;代表人物:霍尔、格塞尔、雷奇默尔。生物发生论主张从机体内部的发生过程来解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特点,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这一时期个体躯体生理趋于成熟的结果。(2)社会发生论;代表人物:勒温、哈维赫斯特。社会发生论从社会结构,社会化途径,以及青少年与他人相互作用的方式出来,来阐明其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其发与社会活动或社会环境对其施加影响的结果。(3)心理发生论;代表人物:艾里克森、皮亚杰。心理发生论并不否认生物成熟和社会环境因素在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它坚持把心理发展自身矛盾运动的变化放在首位,并据此对青少年期的心理发生机制作出解释。上述几种理论分别从生物成熟、社会相互作用以及心理矛盾运动的角度解释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机制。生物发生论的明显缺陷在于其对环境作用的忽视,社会发生论则对主体自身内在矛盾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分析。心理发生论由于将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理、社会以及生物等方面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所以其理论主张一直受到普遍的重视与认同。第二节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一、身体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青少年期是有机体从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重要阶段,是身体急剧成长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和性成熟对其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青少年身体的迅速成长的性成熟所带来的变化,使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个小孩子,由此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成人感”。“成人感”的出现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尤其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性的成熟使少年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对异性兴趣开始增加,并使其在与异性交往中产生一些新鲜的感受和体验。少年面对身体变化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反应。第三节青少年认知的发展一、青少年期的思维发展特点:(1)抽象思维优势增强,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在知识理解和问题解决时还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只有到了高中阶段,青少年的抽象思维才能逐步摆脱具体经验的限制,达到直接根据概念、命题来进行逻辑推理的“理论型”的阶段。(2)形式逻辑思维趋于成熟,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个体思维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两个阶段。形式逻辑思维是由具体抽象的过程,即先撇开事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和矛盾运动性,去片面、静止、抽象地反映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或普遍性。而辩证逻辑思维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即在形式思维的基础上,将事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和普遍性统一起来,在思维中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的矛盾运动,达到对事物全面、灵活、抽象具体的认识。(3)创造性思维发展进入关键阶段青少年期创造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创造性思维水平大幅度提高;②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不均衡;创造性思维品质一般是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方面的特点。流畅性较易,发展速度较快;变通性较难,发展较慢;独创性难度最大,发展最慢。③创造性思维发展呈现显著的个体差异;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结构日趋完善。(4)想象力迅速发展青少年期想象的发展的特点主要有:①有意想象迅速发展;②想象活动的创造性水平日益提高;③想象更具有现实性。二、元认识,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主体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态)和自我认知能力(静态),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第四节青少年情绪、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一、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具体表现为:①情绪的冲动性;②情绪的内隐性;③情绪的波动性;④情绪、情感的丰富性;⑤情绪、情感的深刻性。二、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1)成人感的出现及自我独立性的发展;青少年更加渴望加入成人世界,希望他人将其当成人看待,并力争享有与成年人同等的权利。(2)自我的逐渐分化心理的自我也逐渐分化出主体和我客体我两个部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自己心目中的我(个人自我)与他人心目中的我(社会自我)之间的不一致等。青少年自我认识发展中的一飞跃——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分化。(3)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大学生可以更独立、更全面地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的内容也由具体行为深入到个性品质;自我体验更加丰富与深刻;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其行为更具目的性,也更符合意志行动的特征。三、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1)青少年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两个重要方面。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即对个体的整体性认识。青少年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逐步实现对自己的认识与了解:首先,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己;其次,通过综合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再者,通过自我探索来认识自己。(2)青少年自我体验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