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精神与现代生活_第1页
儒学精神与现代生活_第2页
儒学精神与现代生活_第3页
儒学精神与现代生活_第4页
儒学精神与现代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儒家精神与现代生活”。演讲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揭示现代生活的哲学本质。现代生活的哲学基础是什么,这是我们的一个主题。接着我要在对现代性的生活哲学本质的揭示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现代哲学生活的困境,这样的一个哲学的基础带来怎样的哲学困境。接着的主题是对这种困境进行梳理后,我们将在儒家精神中看看,能不能发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现代哲学生活困境的要素。甚至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些答案,让我们真正地走出困扰我们的现代生活的问题。我们从“现代”这个词讲起。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一个感觉。大家在用现代这个词的时候,有没有觉得这个词是很奇怪的一个词。所谓的现代、当代、古代其实只是一个标划时间的词。我们说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本质上并无区别,但是这个词为什么现在有这么重要的地位?“现代生活”这个词,“现代”这个词,我们对这样一个词的标榜和凸显,标榜了怎样的一种自我理解、自我把握,这是我们要去思考的。大家想想,人类有文明到现在,起码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文明,我们知道传说中的就有五千年,可确定、有考古证据和文献证据的历史也至少有了三千年。大家想想,历史上的人哪一个人不是生活在自己的当代。但是曾经有过哪个时代的人,像二十世纪以来的人这样标榜自己生活在现代?因此当我们用现代这个词来标榜我们当下生活,作为一个自我理解的关键词的时候,我们大家想过没有,这样的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之间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大家想想是连续的关系,还是断裂的关系?答案很清楚。当我们凸显和标榜我们现代生活的现代性的时候,我们在标榜我们现代生活和传统生活之间的断裂。换言之,在现代这词中包含的对现代生活的自我理解是这样的:我们相信我们处在人类文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中,我们相信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人类文明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生活样式、文明样式中的。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这样的。在物质积累的高度上,我们是空前的。我们今天一个人所享受的物质丰盈度,是此前无数个时代的人都享受不到的。这个时间是正午的时间,古代这个时间有人会点灯吗?即便是帝王也都不会点灯。我们现在享受到的光亮,是我们古代人享受不到的,我们今天一天享受到的美食,可能是古代世界里的人很多年都享受不到的。我们今天生活所达到的方便的程度,是古代的人无法想象的,同时也是他们不愿意想象的。我们注意这个不愿意想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换言之,在一个儒家思想的时代,比如在孔子的时代,孔子对便利是有一个清晰的限度,过分方便的生活在孔子看来就是一个不正确或者是不健康的生活。我们今天,信息交流的方便程度,人与人关系之间的方便程度实在是空前的。在今天想被别人找不到是何其困难。你在某种意义上想被别人找不到是一件非法的事情,你抄起一部电话就可以找到这个人。朋友之间交流越来越容易,但是越来越没有意思。我们生活中不用比远,比二十年前我们已经少了很多的东西。我们不再有突然有位老朋友来造访的喜悦,因为老朋友造访前一定会事先通知你。有朋自远方来,而且是不速之客的这种肯定不会有了。还有一种寻访不遇沮丧我们也体会不到了,这里面包含的生活和心灵的味道,我们也不再有了。这些都是事实,我们确实生活在古人无法想象的生活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会说孔子有什么了不起,庄子有什么了不起,老子有什么了不起?他们上过网吗?他们坐过汽车吗?既然他们连这样生活的皮毛都无法想象,那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对我们又有什么价值呢?如果现代生活和传统生活之间的断裂是一种真实的理解的话,我们唯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当年鲁迅等先生要求我们做的事情那样,把中国古代扔到一边,所有的典籍用火烧掉算了。那些东西不仅不是我们的遗产,反而是我们的包袱。但是现在问题到了这里,传统生活与现代生活的断裂,究竟是一种真实的洞见,还是一种虚妄的幻想?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是虚妄的幻境。我们以为我们是全新的人类,错了。生活的实质根本没有变。生活的最基本的问题仍然没有变,古往今来人们面对的问题仍然是今天在困扰着我们的问题。大家想想,生老病死的问题变了吗?人的尊严的问题变了吗?道德生活的根基在什么地方取消了吗?善良与邪恶之间的区分取消了吗?在所有这些问题仍延续着古代世界的基本问题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生活中。既然生活的实质、本质、生活最基本的问题没有改变,那么古往今来那些圣贤大哲,他们在面临人生中的基本问题的时候,他们所运用的智慧和他们的洞见就成为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资源。而我们放弃它,就意味这让我们的生活离开了原本丰厚的土壤,活在一种无比单薄的生活中。我们接着讲第二个问题,这种虚构是何时开始的,又是如何产生的?在一种什么样的哲学基础上,哲学信念上,这种虚构出现了呢?而且这种虚构怎么开始成为统治我们的,对自我生活理解的最重要的问题,甚至是最重要的观念呢?答案很清楚,现代性的生活不是从我们这里出来的,而是从十九世纪中叶,地点是欧洲。我们今天生活的基本逻辑,是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建立起来的。十九世纪中叶欧洲发生了什么呢?尼采发过这样的感慨,晨祷已经被晨报所取代。这种深刻的变化意味着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看看晨祷和晨报的共同点,二者都是每天早上要发生的事情。不同点呢?晨祷是什么生活呢?是宗教生活的内容,而晨报是世俗生活,这是晨祷和晨报变化的第一个内容。第二个,晨祷的内容每天都是重复的东西。晨报呢,如果《第一财经日报》每天都是同样的东西,不出几天就要倒闭。换言之,朴素的、每天都在重复的生活,已经被充满了新奇的生活取代。晨祷是宗教的生活。晨报是世俗的生活,内容是丰富的。而晨祷是一种单一的生活。什么样的精神能让我们专注于每天都重复的东西,这里面包含了一个重要的东西——敬畏。我们在每天进行晨报生活的时候,敬畏感消失了。这样一种变化,为我们现代生活的基本的面向提供了两个表述。第一个描述是,朴素的生活态度已经被对新奇的追求所取代,第二个是生活的均质化和彻底的世俗化。彻底的世俗化大家都理解了,刚才我说的是生活的均质化。什么是生活的均质化?我觉得今天最糟糕的是,不管什么样阶层的人,他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他每一天的生活内容在本质上竟然并无区别。这实在太糟糕了。我当然不能自诩我是知识精英,但是我毕竟是每天念书的一个人。当我认真反省自己生活时,我发现我和街上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区别。我们见到朋友的时候也是请朋友吃饭,也是喝酒。喝酒之后也是在酒桌上说一些乱七八糟的话,我们现在在酒桌上什么都说就是不说学问,喝酒之后竟然也都是到卡拉OK唱歌。作为一个读书人你生活的优雅何在?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生活内容。生活的实质内容一样还不可怕,关键是人对生活想象力的趋同实在可怕。这是我说的现代性的重要的一个面向。刚才我提到的新奇和朴素之间的关系。每天不断重复的生活,在古代世界,人们愿意相信每天重复的生活就是生活的本质,而我们今天已经不再接受这一点。因为每天重复的生活就意味着乏味的生活,这样乏味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列奥·施特劳斯前面说了第一个面向,第二个面向就是我说的均质化和世俗化。德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小布什政府中的基本政策、基本方向都是他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奠定的。他对现在的生活有一个感想,这是我见到的现代的西方哲学家对现代生活最为深刻的反省。他说:“现代生活意味着人类在最低水准上的统一,生命的完全空虚、无聊的自我不朽学说。在这样的生活里,没有从容、没有专注、没有崇高,没有单薄,除了工作和休闲一无所有,没有个体也没有民族,只有孤独的一群。”这是他对现代性的一个描述。现代性为什么是这样的状况?为什么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生活里?一方面是物质的享受无比的丰盈,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生活在了一个物质最大化的状态,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生活无比的空虚。为什么,一到国庆放大假,大家就纷纷花钱到祖国各地去看人?为什么呢?大家都觉得我自己的生活是没劲的,我就只好去旅游。我劝我很多想去旅游的朋友,我说你别去了,就你这样的心态,你走到天边也只不过是换一个地方来吃喝拉撒而已。你没有感受精致愉悦生活的能力。你没有这样的感受力,你生活在什么样的生活里都是乏味的,都是没有优雅感,都是不能感受到精致生活的这样一个人。于是我们把现代生活的问题揭示出来,揭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无聊和空虚。除了工作与休闲一无所有。为什么说除了工作休闲一无所有?大家想,有工作和休闲生活还不够多吗?还不够。仅仅有工作和休闲,这样的工作和休闲都是无聊和空洞的,什么丢掉了?生活的意义丢掉了,工作的意义丢掉了。因此这是现代生活的第一个问题,意义的缺失。第二,感受力的淡化。我们不再有那种精致敏锐的感受,同时也不再有朴素的感受。这是感受力的方面。与这两者相关,第三个方面,是道德根基的缺失。我们不再相信有绝对不变的道德基础,有恒常不变的道德底线,也不再相信有确定无疑的道德标准。第四个方面,自我中心主义。这些方面都全部关联到一起。所谓的自我中心主义就是说,我们首先相信所谓的意义都和自我有关,对自我有意义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第二,对自我有用、有利的东西才是好的东西。第三,自我是衡量其他东西是非好坏的真正标准。这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观点。所有这些编织在一块,得出的结论就是虚无主义。现代的生活当它展开到一定深度,展开到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深度的时候,我们发现它骨子里是一种虚无主义。这样一个虚无主义从哪来的?它的哲学根基是什么?它的最基本的哲学气质是什么?这时候我们还要回到十九世纪来思考。十九世纪中叶在欧洲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样哲学气质的改变导致了这种对自我生活理解的变化?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清楚,十九世纪以来,人类陷入了理性乐观主义的情绪中。十九世纪大家认为,随着愚昧迷信被驱除,这个世界就进入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世界。理性对无知、对愚昧,以及由无知和愚昧引出的邪恶的关系,就如阳光之于黑暗,当太阳升起,阳光照耀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黑暗就被清除,人类就回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堂上,人类真正回到了一个上帝之国,这个上帝之国在地平线上实现。十九世纪的想象是很有意思的,无论是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是把上帝之国挪到了人间,认为上帝之国在不久的人间就会在地平线上出现。但是十九世纪理性乐观主义,到了二十世纪立刻受到了当头棒喝。十九世纪的人们都认为到了二十世纪人类将进入科学、发展、民主、进步的世纪。但实际呢,即使二十世纪不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最悲惨的世纪,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悲惨的之一。在这个世纪,战争的借口是前所未有的,战争的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战争背后的理念也前所未有的。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二战我们说是对法西斯主义的一次大战,但是那背后是有种族的问题。德国人最大的罪恶体现在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处理上。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情况发生了变化。战争围绕着什么呢?从1950年前后,或者说在二战一结束(1945-1980年前后),是以什么为核心打仗?意识形态冲突——冷战。到了冷战结束后,我们开始有了一个短暂的人类的黄金期。那个时候我们都相信,人类将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就发现这如果不是骗人,就是在自欺或者既是骗人又是自欺。战争没有改变,战争在以更为现实的借口在发生。大家想想,现在的战争围绕什么?资源,经济,当然背后还有种族、文明、宗教。先不要说二次大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卢旺达发生的种族仇杀,一个礼拜的时间用冷兵器杀掉了一百万人,这是什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在二十世纪出现。同时我们注意这样一个精神,可能有人认为这个精神是人类不够理性的结果。错,这个结果恰恰是某种理性精神被强化的结果。这种理性精神在什么地方体现最为明显呢?就是在二战德国人对犹太人的问题的处理上体现的最为明确。德国人对纳粹人的屠杀不是简单的屠杀,而是充满了一种理性精神的屠杀。德国法西斯和日本的法西斯是完全不一样的,德国的法西斯是一种严格的理性精神的体现。二战后犹太人为什么会有幸存者?什么样的理念使得犹太人在德国人的那样的政策下还会存在?答案是理性。因为犹太人是劳动力是成本,在这个劳动力被消耗掉前,杀掉他们是理性的吗?当然不理性。第二,在杀掉犹太人之后,消耗过多的物资和财富,是理性的吗?不理性。所以不应该用枪来杀,而应该用毒气。犹太人死了以后,牙齿上的金假牙都要被剥下来,甚至有的犹太人的皮肤被用来做灯罩,有的人的头发被用来做地毯。这是二十世纪最可怕的东西,是一种极端的理性统治世界的结果,也就是说理性之光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的光耀。在这样一个理性之光之下,我们进一步地探讨,难道理性错了?难道我们不应该理性吗?不对,我们没有说不应该理性。我在这里丝毫没有任何一点反理性的意思,我不是一个反理性者。我只是讲作为现代性的思考基础的这个理性精神错了。这是一种理性的独特的样式,在海德格尔看来,这种理性的实质是什么呢?是数字理性。这种数字理性就意味这是一种数字的中心主义或者是数学中心主义的理性。这个衡量一切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什么的标准呢?是量还是质的标准呢?是量的标准。当量成为最重要的标准。质重要吗?质不重要,甚至质已经完全不是标准了。大家一定说,你说得不对,我们这些搞企业的哪个不关注质,每个人都在关注质。但是我们关注是什么样的质?我们所关注的质的标准都是可量化的质。你所关注的质,是一定可以量化的,在这个意义上,量还是唯一的标准。《拿烟斗的男孩》——毕加索现在典型的艺术品的评价是放在拍卖的价格中去,大家在评价梵高和毕加索的画的时候,说梵高最高的画卖到了7千万,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卖到了1亿3千万美金,但是你把毕加索的画和梵高的画拿到一起看看,梵高色彩的运用是直接穿透灵魂的。在这个意义上,你可以看到连艺术品这样的东西都已经被还原成量了。我们在评价艺术品的时候都说这无价之宝。它真的是无价的吗?不是。你真正的给出价格,人家还是卖的。真正的艺术品是不能被还原成数字标准的,这才叫无价之宝。连艺术品都变成了以量为单位的东西,还有什么呢?质和量的哲学范畴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为什么这样一个数字理性会带来刚才我们说的问题,意义的缺失,道德根基的缺失,为什么会带来这样的缺失呢?我们顺着这个概念来分析。如果我们不做特别严格的对应的话,我们同时会把质和量的范畴,“质”对应为内容,而“量”对应为形式。既然一切质的标准都已经被还原为量的内容,同时也就意味这生活的一切内容被已经抽象为纯的形式。换言之生活的内容丢掉了,只有形式了。意义是生活的内容还是生活的形式呢?生活的内容。因此意义的缺失是可以理解的。大家想想,对生活的感受是生活的内容还是形式?也是生活的内容,那么这样一种数字理性的统治就必然会导致内容被简单的抽归为形式。这样一种数字理性的统治,和与这样数字理性统治相伴的意义的缺失、感受力的败坏,以及道德的契约化,以及自我中心主义都是一个必然的机会。这是我们要强调的地方。如果大家不理解这个,把质还原成量,就在日历上体现的特别的明显。我们今天的日历只是表明了一个时间的节奏。我们说今天是星期六、星期天,这是表明我们工作和休闲的生活的节奏,星期又被称之为礼拜。礼拜,原本是什么样的生活节奏,是世俗生活还是宗教生活?是宗教。礼拜告诉我们,礼拜一到礼拜六是工作的时间,到了礼拜六应该是去教堂做礼拜。但是今天还有宗教意义吗?今天这样一个时间,仅仅用来标划我刚才说的,工作与休闲。所以列奥·施特劳斯说的,除了工作和休闲一无所有。当然星期和礼拜是西方的日历。我们中国古代的日历是皇历。我们皇历除了讲时间,还有什么内容?有非常多的内容。举一个例子。皇历可能会写今天“冲龙煞北”,大家想想这天有利于什么呢?有利于北方。煞的意思是有利。下面有一句话是说“大利北方”,就说你今天到北方办事是非常有利的。或者是皇历说今天不宜动土就没有人会翻自己家的墙根,或者是一翻开日历说今天诸事不宜,就回家睡觉。而且在中国的古代,方位的内容也是各异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我举一个例子,金庸小说中给东邪、西毒起名,就用得特别好。西在五行中属金,东在五行中属木,木在季节上是春,因此它是春天。所以说东邪很好,春天意味着不确定的生命状态。所以东邪是什么样的人格形象呢?其实归根到底他是是慈悲的人,内心很柔软的一个人,没有刚毅的原则。但是西是属秋,秋对应着杀。所以说人家金庸的国学功夫高。“东邪”大家有没有算命呢?我们知道算命中有四柱。年、月、日、时叫四柱。每一时刻都有它独特的品质,你出生的那一刻的独特的品质就赋予了你一生的品质。年月日时都有四更,每一天都有自己的内容。像甲子,按照五行应该甲是属木,子是属水,甲子这天是水生木,好不好呢?当然好了。假如这天上面这个是金,下面是木,这就不好了,因为金克木。如果这个是水,下面是火,今天做事能成功吗?不见得不能成功,但是今天是比较闹的,因为水火不容。就是这样一个方面,但是这些方面现在都已经没有了。讲到这些之后,我们可以知道意义的缺失,感受力的缺失,以及所谓道德的契约化,自我中心主义,几乎都是数字理性对生活的全面征服和统治的必然结果。我们做一个总结,所谓现代性生活它的哲学基础无非是数字理性对生活的全面征服和统治。海德格尔在这样一个生活下,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他把这样一个生活视为世界的黑夜。但是他的问题是,他不知道我们正处在这个黑夜的哪个阶段,是黑夜刚刚开始,还是黎明即将到来,这是海德格尔唯一疑惑的东西,但是在黑夜这个判断上是勿庸置疑的。这是我们对现代生活哲学基础以及哲学困境的揭示。现在的问题就来了,什么问题是我们生活的实质呢?我们已经把它归结为刚才那几点,现在我们说是三点,一会儿我们讲儒家精神的时候还会讲到的。第一个是生活意义的缺失。这样一种意义缺失的生活,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就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个生活缺失,正因为这种轻,使生活变得无比的空洞和乏味。第二点是感受力的倒错,使得我们不再感受到生活中平静的愉悦和幸福,我们不再有对生活平静细腻的感受。第三是自我中心主义。这几个方向一旦把现代生活的哲学问题归结出来后,我们再来看看儒家思想中有没有哪些思想,能够帮助我们走出这样现代生活的哲学困境。(待续)我讲儒学,但是我前面一个小时没有引任何儒家经典的话。这里面有一个深刻的考虑,如果我们用古代哲学家的思想来批评现代生活,人家说你在自说自话。我就用西方的哲学家的话来说,这样才有说服力。这是我前面讲话的意义。接下来我讲儒家精神。我一共从四个方面讲。前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着我们前面讲的现代生活的三种基本困境,最后一个方面我们来探讨生活的地基、根基是什么。我们先讲的第一个方面,是讲理性和神圣的问题。刚才我们对理性做了很多的批评。对理性做这个批评的过程中,实际上是数字理性抽空生活中的一切内容,其中抽空到的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神圣感。数字理性彻底销毁了神圣感。随着神圣感的缺失,大家注意神圣感和意义是关联在一起的。一种没有神圣感的生活注定是没有意义的生活。随着数字理性的统治,神圣没有可能了,意义又从哪来?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所有的理性精神都意味着要消除神圣,进而要消除意义呢?我们说不。只有那种数字意义的理性才会消除。我们说的儒家精神是一种极早诞生的理性精神。儒家思想的理性精神的自觉或者是人文精神的自觉,在人类文明史上可以被视为是最早的。到今天还有这样的问题,说儒家是不是宗教的问题。为什么有这样的问题呢?因为在孔子那个时代,鬼神实际存在价值已经被取消了,没有鬼神了,要鬼神干吗?只有什么呢,在孔子那里,鬼神只有功能的意义。孔子讲过“敬鬼神而远之”。鬼神是否存在不再重要了,但是鬼神在社会中功能的意义存在。“鬼神之为德,……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能相信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神灵的注视,我们都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话?我们还会那么放纵恣肆地生活吗?还会有所不为吗?正是这样的意思。“鬼神之为德,……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达到的效果是“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换言之,“齐明盛服”是以一种最庄重的表达方式来承继祭祀,在礼中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因此,注意,神灵的功能在孔子那里讲得很清楚了,就是要通过鬼神的社会功能来保留仪式化空间。这时候大家说,仪式化空间为什么这么重要呢?礼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论语》中说“兴于诗,立于礼”,人要站立在什么地方呢?站在礼上。礼是能够使人挺立起来的东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我们这个文化独有的圣人,来讲自己的人生的历程。三十而立,成家立业不叫立,三十而立于礼。我觉得是绝大多数人的一辈子的目标。我就一辈子以这个为目标。为什么礼能够让我们竖立起来?立是什么意思呢?礼是什么样的行为?麻烦不麻烦?麻烦。衣服要穿得很庄重,表达自己要很庄重,要客气的握手。用苏东坡的话说“磬折百拜”,真是很麻烦。圣人不知道这个麻烦吗?知道,所以可以“磬折百拜”。苏东坡说穿着庄重的衣服麻烦吗?还麻烦。不如穿着简单的衣服站着。还麻烦,那不如坐着。坐着还麻烦吗?还麻烦,不如趴着。趴着还是麻烦的?所以不如脱光了衣服趴着。而且趴着活一辈子。这样人不就成了蠕虫了吗。所以人类才会从那样的状况发展出礼,这个礼是什么呢?礼,进一步深刻的挖掘,礼其实是人克服必然性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有人说儒家讲规律,其实儒家很少讲规律。规律是必然性?什么是必然性。万有引力是必然性的。我们大家从这个楼上跳下去,你不会跳到上面去的,你会掉下去,这是必然性。如果人完全由必然性来统治的话,人还能叫人吗?我们注意到有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就是说水是顺着必然性的,而人是逆着必然性的。在这个意义上,人是必然性的游戏者和超越者。作为一种必然性的游戏者和超越者,人才有了这种东西——自由和尊严。超越必然性怎么可能的呢?必然性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世界的力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多样的。人的自由就建立在哪呢?建立在必然性的裂缝之中,在必然性的裂缝之上建立了自由。这是人的方面。礼就是人克服自己的下坠的必然性。因为人首先是肉身的存在,所以人自然有一种下坠的方式。怎么样可以克服下坠的欲望,这是礼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到处讲课,我总结我讲课就四个字,道、德、仁、义。到哪里都讲这四个字,讲来讲去,我一边讲一边在我的内心充满了无奈,也很惶恐。为什么惶恐、无奈呢?因为我觉得这个四个字在今天的文化土壤上来讲太过奢侈,今天的人根本谈不上这四个字。今天我们谈的是怎么活出点形状的意思,怎么能不把自己活成一堆肉,活成一堆混乱不堪的情绪。所以我记得前几年我们评价一个人好的时候,我们说这个人真有形。这说明有形是一件很稀罕的事,绝大多数的人把自己活无形了,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礼的缺失。孔子时代,它通过保留神灵的功能,保留了礼、保留了人有体面、有尊严生活的可能。接着我们看看儒家的继续发展,这种理性化的精神进一步的得到了发展是在宋代。宋儒这种理性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宋儒对鬼神做了更为深刻的而且更为理性化的解释,“鬼者归也,神者生也”,归就是一种终结的力量,生是生长的力量。所以鬼神是什么呢?鬼神不过是阴阳二气之良能。这个“良”本身不是好的意思,是固有的、本有的意思,叫做“人之所不学而能者,所不虑而知者”。这个“知”就是你本有固有的知识。二气之良能是说鬼神是阴阳二气固有的功能,这个解释是一个极为理性化的解释。但是在这样一个理性化的解释中,神圣感是否消失呢?没有,反而在一种更真实的方式中出现了。而且仪式化的生活也得到了一种更深刻的保存。保存在哪里呢?天、地、君、亲、师。人们在祭祀天地君亲师的时候,就告诉我们“天地亲君师”这五者是神圣的存在。为什么它们是神圣的存在呢?它和我们每一个个体,或者个人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大家想想,天地是什么?天地在古代就是造化,是宇宙中生化万物的根源力量,这是天地。因此天地是人的形而上学的来源,或者天地是人的哲学根源,是造化的根源。君在古代代表国,那时候忠主就是爱国。国是什么的来源?是个体身份的来源。你的身份从哪里来的,你的自我身份认同从哪里来,从国家来,你出国护照国家给的,你的身份证是国家给的。这个是身份的来源。亲是什么的来源?肉体生命的来源。师是精神生命的来源。这五者为什么具有这样神圣的意义?因为这五者无论在重要性、时间的悠久性上来讲,都是比我们久的存在。换言之,我们个体身上承载的正是天地君亲师这种最重要的存在延续下来的,这是我们个体生命的意义之所在。这是理性与神圣的方面。有了这样的一种神圣感,人的生命的意义就非常的清楚了。你的意义不是你个体的意义,而是你从那种个体和神圣的关系中获得的意义,你的意义就在于让那种神圣的东西通过你进一步的传承下去。那个东西如果在你这里就消灭了,就意味这背叛了你应有的意义,而这样的一些东西在你身上实现出来了,你就实现了这个意义。比如我个人,我这个讲孔孟之道的人,如果孔孟之道的声音到我这里,越来越弱,越来越干瘪,声音越来越小,我就在某种意义上就失去了我的职责,我没有尽职,我的意义就有限了。如果我传达出了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的声音,我就实现了我的意义。我比较清晰地认为,我所传达的所有的声音,只不过是对孔子、孟子的一个极为拙劣的回声而已,我是非常自觉地把自己当做传达孔孟声音的一个工具,在这里我就清晰地找到了我存在的意义。讲完了儒家对意义的思考、对神圣这些问题的思考之后,我们来讲述第二个的问题——敬畏和和乐的问题。这个问题和我们刚才说的感受力的缺失有关系。什么样的存在必然导致感受力的缺失?我们想想,我们越来越不能体会到平静生活中所蕴含的朴素的、至高的愉悦。大家想想为什么体会不到呢。是因为我们离自己的生活更近还是更远呢?我们有没有把自己的根扎到生活里面去呢?我们没有做到真正深深的扎根到我们的生活里去。我们都知道,在讲一个文学家的时候,我们都说这个文学家要深入生活,马上就有人反对,难道文学家不在生活中吗?难道他在生活之外吗?你在生活之外才要深入生活。这个反驳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人和他自己生活之间的亲和度是不同的。我们有时候深入到自己的生活靠什么呢?大家想想,一个有激情的人我们为什么喜欢他呢?是因为有激情的人深深把自己扎根到了自己的生活中,激情像一个钉子,把这个人牢牢的钉在了他的生活里。当他深深的扎根在他的生活中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了一种鼓舞,也引导我们把自己扎根到生活中。儒家追求激情吗?不追求激情。大家想想为什么不追求呢?激情可以持久吗?激情不能持久?什么样的精神能够让我们既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生活,又持久的扎根于我们的生活呢?和乐的生活,一种愉悦。这个地方,我想起东晋时期的王献之,王羲之的儿子。魏晋时候人特别喜欢饮酒。他就说做名士很容易,第一是痛饮酒,第二个前提是熟读《离骚》。他说三日不饮酒,便觉得形神不复相亲。这个话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呢?是真的形神分离吗?不是,而是人和生活有了一段距离。我是觉得我戒酒两年后,和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了。王献之总之,我们之所以失去了对平静生活、朴素生活的愉悦感受,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入在自己生活中体会,我们没有认真的体会。为什么我们没有认真的体会呢?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在这儿了。所谓心不在焉,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个人心不在这里,你就看不到你该看的东西,听不到该听的东西。我举一个例子,我天天坐公共汽车。有一天有一个抱小孩妇女就站在我面前,我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应该不是在想哲学,反正我是没有看到。旁边有位女士让她坐下了。我当时就想,幸亏大家都不知道,坐在旁边的这个人是每天在讲道德仁义的人呢。其实,不是我不想让,是因为我真的没有看见。我为什么看不见呢?宋儒中有一位大儒叫做程明道(程颢),他说人的心要在腔子里。这就是说心始终要留在这(腔子)。这是什么样的精神呢?我们什么时候心跑掉了,是在我们放纵的时候,我们无约束的时候,我们放纵恣肆的时候。这时候我们的心不在这儿。你喝醉的时候,你很放纵,你拍着老师的肩膀叫哥们儿,这种事都干过。无约束的时候你的心不在这儿,放纵恣肆的时候你的心不在这儿。什么时候我们有约束呢?大家想想,我们什么时候有敬畏心?如果你站在直接领导面前的时候,他又比较的严肃,这个时候你有敬畏心,你能够放纵恣肆吗?我和我老师的关系就是这样,我和我老师已经是多年同事了,但是我见到他的时候还是很紧张。所以我说我在我的老师面前不敢放纵恣肆,之所以我不敢放纵恣肆,我才能成长。敬畏的态度能够让我们的心在这儿(腔子),那敬畏是什么呢?敬畏是不是要求我们每天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呢?不是这样的。儒家强调,心宽体胖(音pán)。这里如果念成pàng的话,我们在座的大多数的女士都坚决要求小心眼,因为要保持体型。胖(pán)的意思是什么呢?是安舒之意。人的心胸宽广,人才能安宁舒展。这样的一种安宁舒展,儒家非常强调身心的安宁舒展。如果这个敬畏被理解成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那就不对了。敬畏首先是一种醒觉的态度。处在敬畏状态的时候,人也就处在最深的醒觉状态。这种醒觉的状态不仅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自我存在的状况,而且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他人的存在,也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这是醒觉,醒觉这个词非常的重要。我们知道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就是“仁”。“仁”大家想一想是什么?仁就是慈悲。这点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儒家的仁还有一层非常重要的意思,就是醒觉的意思。如果我们区别,仁至少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爱,这层我们大家都能理解,一会儿还会讲到。另外一层就是醒觉。为什么醒觉就是仁呢?大家想一想,什么叫不仁。我们在中国古代说什么不仁,不仁上面是哪两个字,叫“麻木不仁”。“麻木不仁”这个成语是来自于中国古代中医的术语。中国古代中医讲手足萎痹不仁,你的手脚都是和你痛痒相关的,但是你一旦半身不遂后,本身和你痛痒相关的手足还痛痒相关吗?不痛痒相关了,那就麻木不仁了。麻木不仁的人什么失去了,醒觉失去了。这个意思是,本来我们人人都有饱满的同情心。程明道说过一句话“心要在腔子里”,另外一句话就是说人要“满腔子是恻隐之心”。人本来是应该要充满同情心的,对另外一个人的苦难充满息息相关的同情感,但是为什么我不会有这种同情感呢?人的内心中,本来都有饱满的恻隐之心,这样一种恻隐之心当我在麻木不仁的状态时,我就感受不到我对他人的同情和关心。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意义就体现在醒觉的意义。醒觉的生存就是一种最真实的生存。它帮助我们建立起最恰当的感受方式。你醒觉的时候,你才会更深切的体会到你当下生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什么?同时你也能享受到你自己最平静的生活和愉悦。我们之所以不能够体会到平静的生活和愉悦,就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敬畏。由于我们失去了敬畏,我们就失去了清醒。敬畏哪里来?这又和前面的问题结合到一起,我们只有在面对神圣的时候才能产生敬畏,所以才会幸福,这是一体的。醒觉的状态就和我们要建立起来的一种正当和正确的感受力有关。这种感受力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我们要感受到生活中的一些平静的愉悦。另外一个是什么呢?我们注意道德生活也和感受力息息相关。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在儒家《大学》中讲过,“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什么如好好色呢?好善如好好色,对善的追求应该向对美色的追求那样真切朴实。对恶的厌憎应该向对恶的气味的厌憎那样真切。这样一种感受方式是儒家要建立起来的恰当的感受善恶的方式。换言之,要把对善恶的感受变成一种生理感觉。这是我的一个比较强化的解释,变成一种生理感觉。大家想,有哪位同事好色好得不真诚呢?好色没关系,但是前提是要好善才能好色。孔子说过一句话,“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如果这个人如好色一般的真诚,就一定能成长为一个大君子。大家想想,当一件事你如果想到它就觉得它恶心,这件事你会做吗?你当然不会做。因此一个恰当的感受力是个体道德建立的基础。一个恰当感受方式的建立和对生活中的那种愉悦幸福的感受是有关系的。关键的问题是哪种愉悦?这个时候我们要区分愉悦和快乐的不同。愉悦和快乐是不同的。什么是愉悦呢?儒家讲的愉悦都是最朴素的愉悦。孔子说,“饭疏食饮水”,吃着最简单的食物,喝一点点的冷水,“曲肱而枕之”,肱就是指胳膊,就是说枕着胳膊。孔子意思说如此简单的生活,也有最高的快乐和愉悦,也有最高的幸福。孔子在夸奖他的学生颜回时,就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就是说住在最简陋的地方,“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此到了宋代就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很多的儒家都在探讨一个问题,“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孔子和颜子他们追求的最朴素的快乐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凭空的玄想是想不出来的,我们进一步用儒家的经典来解释。孟子在这里给出了一个最精采的解答。君子有三乐,真正的君子有三种最高的精神享受,最高的心灵享受。这三种最高的精神享受里面,“王天下不与存焉”,就是说连统治天下这样的快乐,做天子这种高兴的事情,都比不上这三种快乐。这些快乐,我一说出来,大家一定就有呼应、共鸣。第一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父母双亲都健康,兄弟姐妹没有任何麻烦,这是人生中最完满的境界,是人生最高的愉悦。你在那种最完足的幸福中毫无缺憾。而且当你在这个完足的幸福中,人们常常不自觉。等到什么时候才会觉到呢,当生活中发生那种重大的不可逆转的缺失时才可以觉到。我一个很好的朋友27岁的时候去世了,他是一个非常才华横溢的人。他去世后,我们给他搞了一个纪念的文集。其中一位朋友给他写的文章使我感触很深。他说自从这个朋友去世后,我再没有那种歇斯底里的快乐了,那种朋友之间无所顾忌的快乐,一旦失去就不再有。第二乐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上对得起天地良心,下对的起所有的人,这样一种内心的安宁所带来的愉悦是最完满的愉悦,这是第二种快乐,叫做俯仰无愧。我们大家都有过很多的人生阅历。在我们人生阅历中,我想我们都伤害过别人,尤其是我们都伤害过我们某些我们本来不该伤害的人。大家想想,伤害别人内心好受吗?尤其是你觉得你伤害那种你根本不该伤害的人,内心中你会有长久的负疚感,想到就会想要回避。所以孟子说,内心没有任何的歉疚感,这种愉悦是生活最至高的愉悦。第三种愉悦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这个和我的关系比较大,也是君子三乐之一。下面我们讲愉悦和快乐有什么不同。愉悦是什么呢?我们能够长久的置身于愉悦中,你在这样愉悦的情况下,你可以待一天、一年、十年甚至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快乐可以吗?快乐长久吗?从构词法来说,凡是这种乐就一定是简单的。快乐是不持久的。你听一个笑话笑半分钟我觉得你正常,你笑一分钟我也觉得你正常,你一个笑话笑一个月我觉得你是有问题的。所以快乐不是持久的,这是快乐和愉悦的第一个区别。第二个愉悦是我们内心情感的圆满。总之一句话,愉悦来自于对生活总体的感受,对生活完足无缺的感受,愉悦不来自于生活的任何一个片断,也不来源于生活中的某个人某个物,而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整体的感受,是不能被片断化的。而快乐呢?快乐往往有其对象。快乐往往是来自于我们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断,甚至就来源于某一个对象。大家出门摔了一跤,正要怒骂,发现是一个金砖,这就是快乐。快乐来源于这块金砖。第二天又摔了一跤,低头一看还是一块金砖,他仍然快乐。但快乐度,和前一天的快乐度比是更高了还是比较低了一点?低了一点。为什么低了一点?因为觉得怎么不是一块钻石,怎么不是更大的一块金砖。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对象化的快乐,有特定刺激源的快乐,快乐度要想维持在同样的高度,它的刺激的程度要不断的加大。而愉悦就不是,因为愉悦来自于生活的整体感受。这是不同的。儒家所追求的是这种内心的安宁与愉悦。进一步我们要再讲述一点,敬畏和和乐,这不是两种心灵状态。敬畏和和乐实际上是同一种心灵状态的两面,只有真正的敬畏者才能享受这种和乐。和乐的愉悦来自于生活的完足,完满无缺的一种感受。任何一个东西是完足的,翻译成生活语言,就是说这个东西是可失去的。一个可失去的东西才可能是完足的。大家想想,我告诉某人你不朽了,不是说你死了,是说你这一辈子折腾出花来你都不会死了,大家想想,你连死的权利都没有了,你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们正因为有死,我们的生命才是有限的,我们才会珍惜生命,只有珍惜生命,生命才是有趣的。所以大家看那么多的电视演神仙纷纷下凡,为什么呢?因为神仙苦啊,死都死不了。愉悦来自对生活最完足的感受。一旦一个东西是可失去的,它是无限的存在还是有限的存在?有限的存在。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什么样的一种情绪能够引导我们清楚的意识到,我们是一种有限的存在。当我们在一种比我们更高的存在面前,我们相对于它的存在知道我们自己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什么东西可以引导我们看到自己的有限性,就是敬畏。敬畏、和乐的方面讲完了,我再讲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三个方面叫思与忧。思与忧是以这个来破除自我为中心主义。我们注意一个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个除了自己连自己最近的人都考虑不到的人,连父母、妻子、儿女都考虑不到的人,这样的人是大人还是小人?这个人是彻头彻尾的小人。一个人除了自己以外还能关注到其他的人,甚至能关注到所有人的人,这人叫大人。大人和小人这个是儒家最重要的区别。孟子说到大人和小人的时候,孟子的弟子就不服气了。孟子的弟子就问,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是大人、有的是小人呢?孟子告诉他,之所以有人是大人有的是小人,“从其小体为小人,从其大体为大人”。因为人的存在有不同的部分,一个人听命于自己的小体,这就叫小人,一个人听命于自己的大体的人这就叫大人。孟子的弟子又问,都是我们的身体,哪部分是大,哪部分是小呢?孟子继续讲,“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则思”。耳目之官不思,这个思不能简单的翻译成思考。翻译成思考我们就会把这个最重要的含义丢掉,我们只能给它一个理解,就是能动性。耳目之官没有主动性,没有能动性,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的器官。心之官则有什么呢?有主动性和能动性。换言之,把耳目之观看成小体,把心之官看成大体,每个每天都追求自己耳目享受的人就是小体,一个听命于自己的主观性和能动性的人才是大人。我们就得到这个思的部分,思与不思是大人与小人的分离。是否有这个思,是大人和小人的分别。思的内容是什么呢?是思考吗?在孟子的意思里不是这样的思考。我们知道孟子有另外一句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说到劳心者,大家就想说脑力劳动者,就是有智力的人,会耍心眼的人。完全错误,有很多人还把这个作为一个作文题。我高中的时候,老师就让写一篇批判“劳心者治人”的作文,很多人都说这个话反动,这是因为你把它读反动了。但是大家只读了这句话,什么是劳心?孟子举的劳心的例子时说,“尧之忧民也如是,舜之忧民也如是”。整个这句话怎么翻译呢?说只有忧民者才有资格成为照料百姓的人,治这个地方的本意是照料百姓的意思。这个英文的意思不是统治,而是care照料的意思。比如说程颢,我最欣赏的大思想家之一。他在做官的时候,写了几个字叫做“视民如伤”。视民如伤就是说照料百姓要像照料伤口一样的来处理。这在儒家思想表现非常深。举一个例子,比如讲伊尹这个人。他到了什么程度?他说“一夫不获,若己推而纳之沟壑”。一个人没有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就好像我亲手把他推到沟里是一样的。这是劳心者的事例。我们把思的内容界定为忧。刚才我们讲过,儒家最高的价值是仁。仁的一层意思是醒觉,醒觉跟我们的感受力有关。仁的另外一层意思是什么呢?是爱。我现在直接给出一个结论,在所有的爱之中,只有这个爱是最真实的,只有“忧”这种爱才是最真实的。这个爱在什么地方最容易看到,就是父母之于子女,最多的是一种忧。当你担忧一个人的时候,这个忧是完全的付出,没有索取。喜欢一个人是占有性的,但是担忧一个人是你为他承担,你愿意体会到他体会的东西。其实当你处在对他人有一种忧的关系时,当苦难加到对方的身上的时候比加到你身上还要难受。所以忧是一个人走出自我,走向他人的过程。一个开始担心别人的人,他内心就不仅仅有自己,还有他担忧的那个人。儒家讲,人第一步要做到亲亲,第二个要做到仁民,第三步是爱物。亲是最深厚的爱,到仁已经薄了一点,已经是比较疏离的爱,而爱就是仅仅对事物珍惜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知道,儒家告诉我们,“爱和忧”是走出自我的洞穴,是破我执最重要的东西。我们这代知识分子都有一个问题,在二十多岁,三十岁上下的时候都有一个想法想做丁克。因为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有孩子,有孩子似乎没有道理,增添了那么多的麻烦,工作又那么忙。后来我有了小孩以后,有一天我几个朋友请我吃饭,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们有些还在丁克。我就告诉他们一句话,有孩子是最好的破我执的方法,能够让我们走出自我的洞穴。因此儒家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如果你深深的陷入到了自我的洞穴之中,如果你除了自我什么都感受不到的的话,你就试着找一个你担忧的人,你试试这样做你一定能够走出自我。接着我们就进入今天第四个问题,中庸。中庸就是我讲的一个人生基础和哲学基础,人的生活地基的问题。生活地基在某种意义上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觉得我们的生活漂若浮萍,是一种无根的存在。为什么我们没有根呢?因为我们脚下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坚实的东西,找不到不变的坚实的地基和基础。这个时候我们注意怎么找这个基础。在《中庸》中,这个地方我要校正一个概念,“中庸”的意思不是像一杯温开水,没有任何棱角和个性的存在,中庸讲的不是平庸,不是平常。像一杯温开水一样的,在哪个地方都做得非常的温柔,非常愉悦的人,那种人在孔子哪里有一个专门的词,那样的人叫做乡愿。孔子很少骂人,但是他骂“乡愿者,德之贼也”。有人说我们国家为什么糟糕,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一种中庸的文化。中国人真要能够做到中庸怎么会到今天呢?在孔子那个时代,“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说中庸的道德是最高的道德,在老百姓中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了。中庸是很容易见到的吗?不,还是很罕见的。我们如果说中国的文化和中庸有一种关系,那只能说中国的文化是追求中庸的,是以中庸为最高理想的。但是不能说中国文化骨子里是中庸的,因为你还没有达到,中庸是很难做到的。第二个是尤其不能把中庸这个词用到自己的身上。我有一个朋友做事很糟糕,他说我这个事做得太中庸了。我在旁边听到就大怒。我说你也配用这个词,你不过是平庸或者是庸俗而已。你怎么能用这个词呢?这个词是最高的德行才可以用的。“中”和“庸”,“中”是不偏,“庸”不倚,是北宋学者的解释。倚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不改变。大家想想,什么样的人不改变?我们现在设想一个人,如果他能坚持一样东西,自始至终不改变的话,这个人是一个柔软的人还是一个强硬的人?换言之,只要这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我们平时对中庸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庸没有任何的平常之意,庸的意思是不改变。这个不改变的宾语很清楚的,这个不是不改变恶习,是指不改变自己一生做人的原则和做人的底线,这是不改变。不偏是什么呢?不偏就是不倚。我之所以把不偏解释为不倚,就是想获得一个解释的空间。我觉得进行教育最适合应该坐在硬硬的、没有靠背的板凳上。你们知道孔子说过份的舒适是不道德的,过分的舒适是糟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