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问题的提出:已知孔、轴基本尺寸为Ø20mm,要求间隙为0~22µm,请设计孔、轴公差尺寸。孔轴孔轴轴孔方案a方案b方案c+20+7-2配合公差带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问题的提出:已知孔、轴基本尺寸1配合的种类由孔、轴公差带的相互位置决定。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又分别由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决定,即国标中的两大系列。标准公差系列——确定公差带大小(公差数值),表示配合的精度。基本偏差系列——确定公差带位置,表示配合的松紧程度。1.3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配合的种类由孔、轴公差带的相互位置决定。1.3公差与配合国家2
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
1.标准公差因子i:
评定公差大小、精度高低的基本单位。是基本尺寸的函数。当基本尺寸D≤500时,当基本尺寸大于500~3150时,I=0.04D+2.1式中:D——基本尺寸分段内首尾两个尺寸的几何平均值,单位为mm。i——标准公差因子,单位为um
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
1.标3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2.公差等级(Tolerencegrade)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标准公差是由公差等级系数a和标准公差因子i的乘积来决定的。即:
IT=a×i
对所有基本尺寸同一公差等级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的精确程度,规定和划分公差等级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和统一公差的要求。使规定的等级既能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又能大致代表各种加工方法的精度,为零件的设计和制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公差等级分为20级,用IT01、IT0、IT1、IT2、IT3…IT18来表示。(IT:InternationalTolerance)IT01IT0IT1IT2IT3IT4…IT15IT16IT17IT18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2.公差等级4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表中的高精度等级IT01、IT0、IT1的公式,主要考虑测量误差。IT2~IT4是在IT1~IT5之间插入三级,使IT1、IT2、IT3、IT4、IT5成等比数列。常用的公差等级IT5~IT18的标准公差计算公式如下:IT=aii=f(D)a是公差等级系数i是公差单位(公差因子)不同公差等级的标准公差计算见下表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表中的高精度5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
3.基本尺寸尺寸分段D按公式计算标准公差值,每个基本尺寸都应有一个相对应的公差值。在生产实践中,基本尺寸数目繁多,公差值的数值表将非常庞大,使用也不方便。其次,公差等级相同而基本尺寸相近的公差数值计算结果相差甚微,因此,国标将基本尺寸分成若干段,以便于统一公差,简化表格,便于应用。
D为基本尺寸分段的计算尺寸,为几何平均值(㎜)。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3.基本尺6尺寸分段表尺寸分段表7
例2-3求基本尺寸为25,IT6、IT7的公差值。解:因为25处于18~30尺寸段,所以有查表2-1得:IT6=10i,IT7=16i,故由上例可知,计算得出公差数值的尾数要经过科学地圆整,从而编制出标准公差数值表,见表1-8。例2-3求基本尺寸为25,IT6、IT8基本尺寸
公差等级IT01IT0IT1IT2IT3IT4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IT13IT14IT15IT16IT17IT18
≤30.30.50.81.22.034610142540601000.140.250.400.601.001.40>3~60.40.611.52.545812183048751200.180.300.480.751.201.80>6~100.40.611.52.546915223658901500.220.360.580.901.502.20>10~180.50.81.22.03.05811182743701101800.270.430.701.101.802.70>18~300.61.01.52.54.06913213352841302100.330.520.841.302.103.30>30~500.61.01.52.54.0711162539621001602500.390.621.001.602.503.90>50~800.81.22.03.05.0813193046741201903000.460.741.201.903.004.60>80~1201.01.52.54.06.01015223554871402203500.540.871.402.203.505.40>120~1801.22.03.55.08.012182540631001602504000.631.001.602.504.006.30>180~2502.03.04.57.010.14202946721151852904600.721.151.852.904.607.20>250~3152.54.06.08.01216233252811302103205200.811.302.103.205.208.10>315~4003.05.07.09.01318253657891402303605700.891.402.303.605.708.90>400~5004.06.08.0101520274063971552504006300.971.552.504.006.309.70
9例:已知两轴,Ød1=100mm,TS1=35µm
Ød2=8mm,TS2=22µm
比较这两根轴加工的难易程度。
解:查表得轴1的标准公差等级为IT7轴2的标准公差等级为IT8所以轴1的公差等级较高,加工难度较大。例:已知两轴,Ød1=100mm,TS1=35µm10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的作用: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的位置,是国家标准规定的。1.基本偏差代号
基本偏差的代号用拉丁字母(按英文字母读音)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在26个英文字母中去掉易与其它学科的参数相混淆的五个字母I、L、O、Q、W(i、l、o、q、w)外,国家标准规定采用21个,再加上7个双写字母CD、EF、FG、JS、ZA、ZB、ZC(cd、ef、fg、js、za、zb、zc),共有28个基本偏差代号。构成孔(或轴)的基本偏差系列,反映28种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的作11基本偏差系列图(a)图中的表示(b)分布规律(c)特殊偏差(d)另一端基本偏差系列图(a)图中的表示12记忆方法:一线、两点、三段一线:28种基本偏差,变化规律线两点:两个特殊点(1)H、h(2)Js、js三段:三种配合种类分段记忆方法:一线、两点、三段一线:28种基本偏差,变化规律线13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2.极限与配合的标注(GB/T4458.5-2003)零件图的标注标注时必须注出公差带的两要素:基本偏差代号(位置要素)与公差等级数字(大小要素),标注时要用同一字号的字体(即两个符号等高)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2.极限与配14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2.极限与配合的标注(GB/T4458.5-2003)装配图的标注在基本尺寸后标注配合代号。配合代号用分式表示,分子表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表示轴的公差带代号。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2.极限与配15EI=-es+=IT7-IT6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课件16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3.基准制配合
国家标准规定有两种基准制配合:
基孔制、基轴制基孔制
:基准孔H与非基准件(a~zc)轴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间隙配合:H/a~h过渡配合:H/j~n过盈配合:H/p~zc
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3.基准制配17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基孔制配合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基孔制配合18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3.基准制配合
基轴制:基准轴h与非基准件(A~ZC)孔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间隙配合:A~H/h过渡配合:J~N/h过盈配合:P~ZC/h
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3.基准制配19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
基轴制配合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基轴制配合20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4.轴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
经实验、实践、分析,总结出专门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计算公式见表1-9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4.轴的基本21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a偏差代号适用范围基本偏差公式基本偏差公式偏差代号适用范围D≤120mmD>120mm-(265+1.3D)IT5至IT8D≤160mm-(140+0.85D)D>160mmD≤40mm-52D>40mm-(95+0.8)Dbccddeefffggh0j-3.5D-1.8D≤IT3及≥IT8IT4至IT7km+(IT7-IT6)np+IT7+(0至5)rD≤50mmD>50mmst+IT8+(1至4)+IT7+0.4D+IT7+0.63Du+IT7+Dv+IT7+1.25Dx+IT7+1.6Dy+IT7+2Dz+IT7+2.5Dza+IT8+3.15Dzb+IT9+4Dzc+IT10+5D经验数据0js±IT/2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a偏差代号适22例:计算φ25g7的极限偏差解:因为25处于18~30尺寸段,所以有查表2-1得:IT7=16i,故IT7=16i=16×1.31≈21um查表1-9的轴g的基本偏差为es=-2.5D0.34≈-7umei=es-IT7=-7-21=-28um例:计算φ25g7的极限偏差23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5.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
基本尺寸≤500㎜时,孔的基本偏差是从轴的基本偏差换算得出。换算的原则是:同名代号的孔、轴的基本偏差(如E与e、T与t),在孔、轴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条件下,按基孔制形成的配合与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性质相同。如:φ40H7/g6和φ40G7/h6形成的两种配合性质相同,即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相同。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5.孔的基本24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Hh基孔制基轴制轴孔要使配合性质相同,即基孔制时:基轴制时:间隙配合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Hh基孔制基25H基孔制基轴制轴孔h已知:孔公差,轴公差要使配合性质相同,既
基孔制时:基轴制时:若,则若,则过渡配合H基孔制基轴制轴孔h已知:孔公差,26Hh基孔制基轴制轴孔已知:孔公差,轴公差要使配合性质相同,既基孔制时:基轴制时:若,则若,则过盈配合Hh基孔制基轴制轴孔已知:孔公差,275.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
据此有两种换算规则:
通用规则
特殊规则通用规则:同一字母表示的孔、轴基本偏差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即:对于A~HEI=-es对于K~ZCES=-ei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5.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285.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
特殊规则:对于标准公差≤IT8的K、M、N和≤IT7的P~ZC,孔的基本偏差ES与同字母的轴的基本偏差ei的符号相反,而绝对值相差一个△值。即:ES=-ei+△△=ITn-IT(n-1)式中:ITn为孔的标准公差,IT(n-1)为比孔高一级的轴的标准公差。换算得到的孔的基本偏差值列于表1-11。实际应用时可直接查表1-10或表1-11确定孔与轴的基本偏差值。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5.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29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例题查表确定φ25f6和φ25K7的极限偏差解:①查表1-8确定标准公差值IT6=13μmIT7=21μm②查表1-10确定φ25f6的基本偏差es=-20μm查表1-11确定φ25K7的基本偏差ES=-2+△△=8所以φ25K7的基本偏差ES=-2+8=+6(μm)求另一极限偏差:φ25f6的下偏差ei=es-IT6=-20-13=-33(μm)φ25K7的下偏差EI=ES-IT7=+6-21=-15(μm)所以得:φ25f6的极限偏差表示为:φ25f6φ25K7的极限偏差表示为:φ25K7-0.020-0.033+0.006-0.015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例题查30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间隙配合(A~H):采用同一字母表示孔、轴的基本偏差要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孔的基本偏差(A~H)是轴基本偏差(a~h)相对于零线的倒影,所以又称倒影规则。其公式为:EI=-es
例: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间隙配合(A31解:1)查标准公差:IT6=0.019IT7=0.0302)计算极限偏差基孔制:φ60H7()φ60f6的基本偏差:es=-0.030另一个偏差:ei=es-IT6=-0.030-0.019=-0.049所以φ60f6()基轴制:φ60h6()φ60F7的基本偏差:EI=-es=-(-0.030)=0.030另一偏差的计算:ES=EI+IT7=0.030+0.030=+0.060所以φ60F7()+0.0300-0.030-0.0490-0.019+0.060+0.030解:1)查标准公差:IT6=0.019IT7=0.030323)计算极限间隙:基孔制:Xmax=ES-ei=+0.030-(-0.049)=+0.079Xmin=EI-ES=0-(-0.030)=+0.030基轴制:Xmax=ES-ei=+0.060-(-0.019)=+0.079Xmin=EI-es=0.030-0=+0.030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极限间隙完全相同,同名字母(f、F)换算成功,证明了:EI=-es3)计算极限间隙:33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过渡配合
(J~N):由于J~N都是靠近零线,而且与j~n形成倒影:即在孔的较高精度配合时(≤IT8),国家标准推荐采用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从而就形成了孔的基本偏差在-ei的基础上加一个△。若孔与轴的配合为同级配合,则△即为零,正如倒影图里的体现:大小相等,负号相反。其公式为:ES=-ei+△△=ITn-ITn-1=ITh-ITs
例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过渡配合(34解:1)查标准公差:IT9=0.0742)计算极限偏差基孔制:φ60H9()φ60m9的基本偏差:ei=+0.011另一个偏差:es=ei+IT9=+0.011+0.074=+0.085所以φ60m9()基轴制:φ60h9()φ60M9的基本偏差:ES=-ei+△=-0.011+0=-0.011另一偏差的计算:EI=ES-IT9=-0.011-0.074=-0.085所以φ60M9()+0.0740+0.085+0.0110-0.074-0.011-0.085解:1)查标准公差:IT9=0.074+0.074+0.08353)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基孔制:Xmax=ES-ei=+0.074-0.011=+0.063Ymax=EI-ES=0-0.085=-0.085基轴制:Xmax=ES-ei=-0.011-(-0.074)=+0.063Ymax=EI-es=-0.085-0=-0.085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极限间隙和过盈完全相同,基孔制的m9就换算成了基轴制的M9了,证明了:EI=-es+△△=03)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36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过盈配合(P~ZC):P~ZC与p~zc形成倒影,但不能简单理解大小相等,符号相反。采用的公式与过渡配合一样。例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过盈配合(P37解:1)查标准公差:IT6=0.019IT7=0.0302)计算极限偏差基孔制:φ60H7()φ60p6的基本偏差:ei=+0.032另一个偏差:es=ei+IT6=+0.032+0.019=+0.051所以φ60p6()基轴制:φ60h6()φ60P7的基本偏差:ES=-ei+△=-0.032+0.011=-0.021△=IT7-IT6=0.030-0.019=0.011另一偏差的计算:EI=ES-IT7=-0.021-0.030=-0.051所以φ60P7()+0.0300+0.051+0.0320-0.019-0.021-0.051解:1)查标准公差:IT6=0.019IT7=0.03383)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基孔制:Ymin=ES-ei=+0.030-0.032=-0.002Ymax=EI-ES=0-0.051=-0.051基轴制:Ymin=ES-ei=-0.021-(-0.019)=-0.002Ymax=EI-es=-0.051-0=-0.051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极限过盈完全相同,基孔制的p6就换算成了基轴制的P7了,证明了:EI=-es+△△=IT7-IT6
3)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39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结论:EI=-es(A~H)ES=-ei(J~NIT>8P~ZC>7)ES=-ei+△,△=ITn-ITn-1
(J~NIT≤8P~ZC≤7)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孔轴同级通用通用
通用孔比轴低一级通用特殊特殊~ZC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结论:间隙40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用“T”示出,错误用“F”示出。(1)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就愈高。()(2)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3)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
)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用“T”示出,错误用“F41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问题的提出:已知孔、轴基本尺寸为Ø20mm,要求间隙为0~22µm,请设计孔、轴公差尺寸。孔轴孔轴轴孔方案a方案b方案c+20+7-2配合公差带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问题的提出:已知孔、轴基本尺寸42配合的种类由孔、轴公差带的相互位置决定。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又分别由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决定,即国标中的两大系列。标准公差系列——确定公差带大小(公差数值),表示配合的精度。基本偏差系列——确定公差带位置,表示配合的松紧程度。1.3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配合的种类由孔、轴公差带的相互位置决定。1.3公差与配合国家43
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
1.标准公差因子i:
评定公差大小、精度高低的基本单位。是基本尺寸的函数。当基本尺寸D≤500时,当基本尺寸大于500~3150时,I=0.04D+2.1式中:D——基本尺寸分段内首尾两个尺寸的几何平均值,单位为mm。i——标准公差因子,单位为um
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
1.标44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2.公差等级(Tolerencegrade)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标准公差是由公差等级系数a和标准公差因子i的乘积来决定的。即:
IT=a×i
对所有基本尺寸同一公差等级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的精确程度,规定和划分公差等级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和统一公差的要求。使规定的等级既能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又能大致代表各种加工方法的精度,为零件的设计和制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公差等级分为20级,用IT01、IT0、IT1、IT2、IT3…IT18来表示。(IT:InternationalTolerance)IT01IT0IT1IT2IT3IT4…IT15IT16IT17IT18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2.公差等级45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表中的高精度等级IT01、IT0、IT1的公式,主要考虑测量误差。IT2~IT4是在IT1~IT5之间插入三级,使IT1、IT2、IT3、IT4、IT5成等比数列。常用的公差等级IT5~IT18的标准公差计算公式如下:IT=aii=f(D)a是公差等级系数i是公差单位(公差因子)不同公差等级的标准公差计算见下表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表中的高精度46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
3.基本尺寸尺寸分段D按公式计算标准公差值,每个基本尺寸都应有一个相对应的公差值。在生产实践中,基本尺寸数目繁多,公差值的数值表将非常庞大,使用也不方便。其次,公差等级相同而基本尺寸相近的公差数值计算结果相差甚微,因此,国标将基本尺寸分成若干段,以便于统一公差,简化表格,便于应用。
D为基本尺寸分段的计算尺寸,为几何平均值(㎜)。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标准公差系列3.基本尺47尺寸分段表尺寸分段表48
例2-3求基本尺寸为25,IT6、IT7的公差值。解:因为25处于18~30尺寸段,所以有查表2-1得:IT6=10i,IT7=16i,故由上例可知,计算得出公差数值的尾数要经过科学地圆整,从而编制出标准公差数值表,见表1-8。例2-3求基本尺寸为25,IT6、IT49基本尺寸
公差等级IT01IT0IT1IT2IT3IT4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IT13IT14IT15IT16IT17IT18
≤30.30.50.81.22.034610142540601000.140.250.400.601.001.40>3~60.40.611.52.545812183048751200.180.300.480.751.201.80>6~100.40.611.52.546915223658901500.220.360.580.901.502.20>10~180.50.81.22.03.05811182743701101800.270.430.701.101.802.70>18~300.61.01.52.54.06913213352841302100.330.520.841.302.103.30>30~500.61.01.52.54.0711162539621001602500.390.621.001.602.503.90>50~800.81.22.03.05.0813193046741201903000.460.741.201.903.004.60>80~1201.01.52.54.06.01015223554871402203500.540.871.402.203.505.40>120~1801.22.03.55.08.012182540631001602504000.631.001.602.504.006.30>180~2502.03.04.57.010.14202946721151852904600.721.151.852.904.607.20>250~3152.54.06.08.01216233252811302103205200.811.302.103.205.208.10>315~4003.05.07.09.01318253657891402303605700.891.402.303.605.708.90>400~5004.06.08.0101520274063971552504006300.971.552.504.006.309.70
50例:已知两轴,Ød1=100mm,TS1=35µm
Ød2=8mm,TS2=22µm
比较这两根轴加工的难易程度。
解:查表得轴1的标准公差等级为IT7轴2的标准公差等级为IT8所以轴1的公差等级较高,加工难度较大。例:已知两轴,Ød1=100mm,TS1=35µm51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的作用: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的位置,是国家标准规定的。1.基本偏差代号
基本偏差的代号用拉丁字母(按英文字母读音)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在26个英文字母中去掉易与其它学科的参数相混淆的五个字母I、L、O、Q、W(i、l、o、q、w)外,国家标准规定采用21个,再加上7个双写字母CD、EF、FG、JS、ZA、ZB、ZC(cd、ef、fg、js、za、zb、zc),共有28个基本偏差代号。构成孔(或轴)的基本偏差系列,反映28种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的作52基本偏差系列图(a)图中的表示(b)分布规律(c)特殊偏差(d)另一端基本偏差系列图(a)图中的表示53记忆方法:一线、两点、三段一线:28种基本偏差,变化规律线两点:两个特殊点(1)H、h(2)Js、js三段:三种配合种类分段记忆方法:一线、两点、三段一线:28种基本偏差,变化规律线54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2.极限与配合的标注(GB/T4458.5-2003)零件图的标注标注时必须注出公差带的两要素:基本偏差代号(位置要素)与公差等级数字(大小要素),标注时要用同一字号的字体(即两个符号等高)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2.极限与配55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2.极限与配合的标注(GB/T4458.5-2003)装配图的标注在基本尺寸后标注配合代号。配合代号用分式表示,分子表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表示轴的公差带代号。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2.极限与配56EI=-es+=IT7-IT6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课件57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3.基准制配合
国家标准规定有两种基准制配合:
基孔制、基轴制基孔制
:基准孔H与非基准件(a~zc)轴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间隙配合:H/a~h过渡配合:H/j~n过盈配合:H/p~zc
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3.基准制配58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基孔制配合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基孔制配合59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3.基准制配合
基轴制:基准轴h与非基准件(A~ZC)孔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间隙配合:A~H/h过渡配合:J~N/h过盈配合:P~ZC/h
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3.基准制配60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
基轴制配合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基轴制配合61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4.轴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
经实验、实践、分析,总结出专门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计算公式见表1-9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4.轴的基本62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a偏差代号适用范围基本偏差公式基本偏差公式偏差代号适用范围D≤120mmD>120mm-(265+1.3D)IT5至IT8D≤160mm-(140+0.85D)D>160mmD≤40mm-52D>40mm-(95+0.8)Dbccddeefffggh0j-3.5D-1.8D≤IT3及≥IT8IT4至IT7km+(IT7-IT6)np+IT7+(0至5)rD≤50mmD>50mmst+IT8+(1至4)+IT7+0.4D+IT7+0.63Du+IT7+Dv+IT7+1.25Dx+IT7+1.6Dy+IT7+2Dz+IT7+2.5Dza+IT8+3.15Dzb+IT9+4Dzc+IT10+5D经验数据0js±IT/2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a偏差代号适63例:计算φ25g7的极限偏差解:因为25处于18~30尺寸段,所以有查表2-1得:IT7=16i,故IT7=16i=16×1.31≈21um查表1-9的轴g的基本偏差为es=-2.5D0.34≈-7umei=es-IT7=-7-21=-28um例:计算φ25g7的极限偏差64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5.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
基本尺寸≤500㎜时,孔的基本偏差是从轴的基本偏差换算得出。换算的原则是:同名代号的孔、轴的基本偏差(如E与e、T与t),在孔、轴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条件下,按基孔制形成的配合与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性质相同。如:φ40H7/g6和φ40G7/h6形成的两种配合性质相同,即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相同。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5.孔的基本65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Hh基孔制基轴制轴孔要使配合性质相同,即基孔制时:基轴制时:间隙配合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Hh基孔制基66H基孔制基轴制轴孔h已知:孔公差,轴公差要使配合性质相同,既
基孔制时:基轴制时:若,则若,则过渡配合H基孔制基轴制轴孔h已知:孔公差,67Hh基孔制基轴制轴孔已知:孔公差,轴公差要使配合性质相同,既基孔制时:基轴制时:若,则若,则过盈配合Hh基孔制基轴制轴孔已知:孔公差,685.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
据此有两种换算规则:
通用规则
特殊规则通用规则:同一字母表示的孔、轴基本偏差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即:对于A~HEI=-es对于K~ZCES=-ei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5.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695.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
特殊规则:对于标准公差≤IT8的K、M、N和≤IT7的P~ZC,孔的基本偏差ES与同字母的轴的基本偏差ei的符号相反,而绝对值相差一个△值。即:ES=-ei+△△=ITn-IT(n-1)式中:ITn为孔的标准公差,IT(n-1)为比孔高一级的轴的标准公差。换算得到的孔的基本偏差值列于表1-11。实际应用时可直接查表1-10或表1-11确定孔与轴的基本偏差值。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5.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70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例题查表确定φ25f6和φ25K7的极限偏差解:①查表1-8确定标准公差值IT6=13μmIT7=21μm②查表1-10确定φ25f6的基本偏差es=-20μm查表1-11确定φ25K7的基本偏差ES=-2+△△=8所以φ25K7的基本偏差ES=-2+8=+6(μm)求另一极限偏差:φ25f6的下偏差ei=es-IT6=-20-13=-33(μm)φ25K7的下偏差EI=ES-IT7=+6-21=-15(μm)所以得:φ25f6的极限偏差表示为:φ25f6φ25K7的极限偏差表示为:φ25K7-0.020-0.033+0.006-0.015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例题查71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间隙配合(A~H):采用同一字母表示孔、轴的基本偏差要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孔的基本偏差(A~H)是轴基本偏差(a~h)相对于零线的倒影,所以又称倒影规则。其公式为:EI=-es
例: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间隙配合(A72解:1)查标准公差:IT6=0.019IT7=0.0302)计算极限偏差基孔制:φ60H7()φ60f6的基本偏差:es=-0.030另一个偏差:ei=es-IT6=-0.030-0.019=-0.049所以φ60f6()基轴制:φ60h6()φ60F7的基本偏差:EI=-es=-(-0.030)=0.030另一偏差的计算:ES=EI+IT7=0.030+0.030=+0.060所以φ60F7()+0.0300-0.030-0.0490-0.019+0.060+0.030解:1)查标准公差:IT6=0.019IT7=0.030733)计算极限间隙:基孔制:Xmax=ES-ei=+0.030-(-0.049)=+0.079Xmin=EI-ES=0-(-0.030)=+0.030基轴制:Xmax=ES-ei=+0.060-(-0.019)=+0.079Xmin=EI-es=0.030-0=+0.030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极限间隙完全相同,同名字母(f、F)换算成功,证明了:EI=-es3)计算极限间隙:74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过渡配合
(J~N):由于J~N都是靠近零线,而且与j~n形成倒影:即在孔的较高精度配合时(≤IT8),国家标准推荐采用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从而就形成了孔的基本偏差在-ei的基础上加一个△。若孔与轴的配合为同级配合,则△即为零,正如倒影图里的体现:大小相等,负号相反。其公式为:ES=-ei+△△=ITn-ITn-1=ITh-ITs
例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二、基本偏差系列过渡配合(75解:1)查标准公差:IT9=0.0742)计算极限偏差基孔制:φ60H9()φ60m9的基本偏差:ei=+0.011另一个偏差:es=ei+IT9=+0.011+0.074=+0.085所以φ60m9()基轴制:φ60h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川区初中“七校联盟”2025年春期半期质量检测七年级 英语试题
- 投资基金合同履约金的管理
-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件 第7、8章 面向对象编程;文件与异常
-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件 第5-8章 函数与模块-文件与异常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35课件
- 《GB 18399-2001棉花加工机械安全要求》(2025版)深度解析
- ARM Cortex-M3嵌入式开发及应用教与学 课件 第12、13章 信号量与互斥信号量;消息邮箱与消息队列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英语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简单版度个人耕地承包协议
- 农产品购销合作协议
-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小米创业思考(商业思考)
- 国开(甘肃)2024年春《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1-4终考答案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基于钻石模型的南通纺织产业竞争力分析
- 发电厂电气一次部分设计—2×300+2×200MW
- 基于深度学习的鸟类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走向高考】(2013春季出版)高考物理总复习 模块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 公路建设项目河大桥开工报告
- 2009研究生数值分析试题和答案-石家庄铁道大学(word文档良心出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