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二单元课件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二单元课件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二单元课件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二单元课件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二单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节洋务运动目录CONTENTS1

学习目标2

新课导入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学习目标

1.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历史原因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历史资料,讨论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研读史料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3.使学生既要认识到洋务运动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落后性),又要清楚的知道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的战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的军事装备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4课洋务运动的学习。新课讲解一、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派的出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代表人物:

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洋务运动: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新课讲解第4课洋务运动恭亲王奕䜣(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派代表人物: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出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A.政治制度B.民主思想C.风俗习惯D.军事技术D例典例分析新课讲解【解析】材料中李鸿章感叹西方国家武器装备精纯细巧,中国远远不能及,因此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故选D项。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新课讲解

洋务企业的特点: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以官办为主要形式。这类企业技术和设备依赖外国,带有很强的封建性。2.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民用企业多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带有资本主义性质。新课讲解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起。口号:以“自强”为口号。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新课讲解时间举办者企业名称企业在当时的特点1861年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1865年李鸿章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1866年左宗棠福州船政局远东第一大船厂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新课讲解

2.兴办教育:原因:发展洋务的需要。措施: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新课讲解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洋务派创办著名新式学堂创办时间学堂名称类别1862年京师同文馆外语1863年上海广方言馆1866年福州船政学堂军事1880年天津水师学堂1885年天津武备学堂1876年福州电气学塾科技1880年天津电报学堂新课讲解

汉阳铁厂3.开办近代民用企业:时间:从19世纪70年代起。口号:以“求富”为口号。目的:辅助军事工业代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新课讲解对比军事企业与民用企业项目军事企业民用企业异政府出资兴办,产品直接拨给军队使用;对外国资本主义有很强的依赖性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入市场同都受官府控制;都采用了近代机器生产;都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目的;都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关系军事工业是洋务运动的核心,民用企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原料、能源、运输等方面的困难而开办的

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A.安庆内军械所军事工业B.江南制造总局C.汉阳铁厂D.福州船政局C例典例分析新课讲解【解析】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是军事工业,汉阳铁厂不是军事工业,是民用企业,故选C项。新课讲解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1.建立新式陆军:(1)开始时间:19世纪60年代。(2)措施: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3)影响: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新课讲解2.加强西北塞防:(1)背景:

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犁。(2)概况:

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3)结果:成功收复新疆,但俄国仍通过条约割占了部分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新课讲解3.筹建新式海军(1)背景: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东南海疆也受到列强的严重威胁;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2)成果: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3)设立机构: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新课讲解4.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1)历史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2)进步性: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人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这个“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第二次鸦片战争D.鸦片战争B例典例分析新课讲解解析:由题干中的“自强”“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可知,材料评论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课堂小结当堂小练1.在危机之下,他们作出了挽救危局的尝试,从“自强”到“求富”,口号背后的实质仍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力图扶持将倾的封建制度大厦,但最终宣告破产。“他们”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A.左宗棠B.李鸿章C.奕诉D.张之洞C当堂小练2.1865一1895年,洋务派创办了20多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舰船的工厂。其主要目的是()A.实现“自强”B.追求平等C.发展经济D.培养人才A当堂小练3.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学习“洋务运动”这一课时,列举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江南制造总局②轮船招商局③福州船政局④安庆内军械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B当堂小练4.2020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1周年纪念日。回顾历史,我国近代新式海军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规模最大的海军是()A.南洋舰队B.北洋舰队C.福建舰队D.广东舰队

B当堂小练5.把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B.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D.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

A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节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目录CONTENTS1

学习目标2

新课导入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2.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3.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习目标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本在1895年利用甲午战争窃取钓鱼岛是非法无效的。中国坚决反对和遏制日本采取任何方式侵犯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新课导入根本原因:

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并企图借朝鲜侵略中国。直接原因:

1.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出兵朝鲜。

2.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新课讲解一、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2.爆发: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向日宣战。3.主要战役(1)平壤战役9月,日军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新课讲解(2)黄海海战①时间:1894年9月。②交战双方:清政府的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③地点:黄海海面。④经过: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北洋将士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之际下令冲向日舰,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新课讲解(3)辽东半岛之战黄海海战之后,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鸭绿江,直逼辽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录,直取大连、旅顺。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四天大屠杀,杀害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4)旅顺大屠杀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新课讲解(5)威海卫战役

1895年初,日本陆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日本舰队司令写信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劝其投降,遭到严词拒绝。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日军夺黄海制海权。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新课讲解

对下面表格中的信息概括最全面最准确的是()C例典例分析A.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B.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C.中华民族爱国人士反抗外来侵略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新课讲解【解析】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包括虎门销烟、虎门之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而A、B、D三项内容仅是根据某一具体事件得出的结论,因此无法全面概括材料主旨,故排除。这些事件都发生在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者之间,且每个事件都有代表人物,由此可知,该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爱国人士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故C项正确。1895年中日谈判,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二、《马关条约》的签订新课讲解内容影响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赔二亿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增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课讲解

《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无力自救.....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例典例分析新课讲解【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C项正确。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2.概况:三国干涉还辽后,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新课讲解3.“门户开放”政策(1)背景: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后来,它见各国“势力范围”划定,便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2)时间:1899年。(3)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4)结果:美国的照会得到各国的同意。(5)实质:“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新课讲解

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右图漫画出现的背景是()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C.《马关条约》签订之后D.《天津条约》签订之后C例典例分析新课讲解【解析】漫画反映的内容是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故选C项。课堂小结当堂小练1.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直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平壤战役B.黄海海战C.辽东半岛战役D.威海卫战役D当堂小练2.1894年12月,美国纽约的《世界报》用了两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一篇爆炸性的新闻报道,标题是《旅顺大屠杀》。新闻报道的“旅顺大屠杀”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C当堂小练3.导致沙市、重庆、苏州、杭州被迫开放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天津条约》4.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历史史实,哪些是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日军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B.平壤战役中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C.威海卫战役中丁汝昌自杀殉国D.《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CD当堂小练5.面对列强侵华,国人感叹:“天涯何处是神州?”此句最有可能描述的时期是()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时期D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节戊戌变法目录CONTENTS1

学习目标2

新课导入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学习目标1.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2.通过对康、梁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光绪盟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3.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让学生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新课导入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以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新课讲解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2)时间1895年春(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1.序幕--公车上书新课讲解(4).经过: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帝,却轰动京、沪。(5).结果:(6).意义:新课讲解(1)背景: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2)梁启超与《时务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3)严复与《国闻报》: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2.发展——宣传变法新课讲解

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了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应是()A.下诏鼓天下之气B.迁都定天下之本C.练兵强天下之势D.变法成天下之治D例典例分析新课讲解【解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康有为认识到挽救中国民族危亡最根本的应该是在制度上进行改革,即变法成天下之治。二、百日维新新课讲解(1)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新课讲解(2)开始: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新课讲解

(3)内容:领域主要内容意义文化教育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课讲解2.结果——戊戌政变(1)原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2)过程: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3)影响: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新课讲解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殉难图新课讲解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改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新课讲解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2)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新课讲解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3)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思想,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是()A.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B例典例分析新课讲解【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变亦变,不变亦变”“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经济上的措施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等,故B项符合题意。课堂小结当堂小练1.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右图所示报刊的创刊地是()A.北京B.上海C.长沙D.天津D当堂小练2.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开始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下列对各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鸦片战争爆发是虎门销烟的导火线B.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C.《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公车上书D.甲午中日战争后掀起了洋务运动C当堂小练3.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讨论戊戌变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令,实行变法C.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D.它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当堂小练4.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的建议。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意图是()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图强C.维新变法推翻清朝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B当堂小练5.历史叙述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评述。下列属于客观描述的是()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C.《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节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目录CONTENTS1

学习目标2

新课导入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学习目标

1.了解义和团抗击侵略者的史实及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2.认识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3.正确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及增强民族责任感和国家危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新课导入

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新课讲解一、义和团运动1.兴起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2.发展

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义和团纷纷进入京津地区,并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控制京津地区。新课讲解(1)口号:“扶清灭洋”。(2)进步性和落后性:“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3.对义和团的认识

在1900年春,北京城内有的揭帖写道:“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还有的写道:“练习,义和神拳,保护中原,驱逐洋.....以.免生灵涂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清政府一直坚持围剿义和团B.义和团群众基础不断扩大C.义和团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D.义和团具有笼统排外的色彩A例典例分析新课讲解【解析】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对其采取以“招抚”代替“剿灭”的政策。故A项符合题意。二、抗击八国联军新课讲解(1)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2)准备:1900年5月底,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3)爆发: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奥匈帝国)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1.八国联军侵华新课讲解

八国联军登录大沽新课讲解

2.义和团和爱国清军抗击八国联军(1)廊坊阻击战: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2)清政府对外宣战: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以保护使馆为名进驻东交民巷的外国军队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大沽炮台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再加上接到了关于列强要慈禧归政给光绪皇帝的谎报,气急败坏的慈禧太后遂对外宣战。新课讲解(3)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清军对教堂和使馆区侵略者的义愤,鼓励他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对使馆区的围攻,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4)天津保卫战: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1900年7月中旬,天津陷落。新课讲解

3.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北京陷落: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2)慈禧西逃: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狼狈西逃;在逃跑途中,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新课讲解

战后满目废墟的北京街道新课讲解1900年8月15日,慈禧太后挟光绪仓皇出逃新课讲解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请自来,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侵占过中国北京的战争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B例典例分析新课讲解【解析】1856年10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