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反馈99’编码99’01’申农一韦弗的线性传播过程(可图示)03’简答题:传播模式及其功能02’论述题:辨析题:反馈与前馈00’专重点内容:一、传播过程与模式传播过程:指传播者选择、加工信息,通过某种渠道传送给受传者,并引起反应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包括五种要素:传播者(信源)、受传者、信息(讯息)、媒介、反馈。到目前为止,有关传播过程的研究分为三类:线性传播过程、控制论传播过程、系统传播过程。模式与功能㈠含义:所谓模式,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传播模式,实际就是科学的、抽象的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过程,描述其中的要素、环节和相关变量的变化。模式可以多种多样。按所用的符号,分为:文字、图表、数学模式按模式作用,分为:结构性、功能性传播模式,基本上都是利用文字和图表构筑的功能性模式,对传播过程的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包括:线性传播过程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系统传播过程模式(对传播过程外部的宏观认识)㈡功能构造功能:可以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解释功能:解释人们尚未明白的问题,获取对未知关系的认识启发功能:启发人们探知新的未知的事实和方法,引导人们关注核心环节预测功能:研究者可以建立假说,对事物的过程及结果进行预测二、线性传播过程模式㈠拉斯韦尔模式含义: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其过程如下,引起人们的关注,被视为经典模式,称之为“拉斯韦尔公式”。模式图: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传播者讯息媒介接收者效果whosay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评价:其传播过程是一个目的性行为过程,具有企图影响受众的目的,是一种说服过程。此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据此,传播学研究领域可以分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忽略了社会制度对媒介的影响),过高的估价了传播的效果。忽略了反馈的因素,(未能揭示传播的双向互动性质)。㈡申农一韦弗的数学模式含义:1949年,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与其同事韦弗提出了通信的数学原理,后来传播学借用此模式,用来说明人类传播的过程。包括五个要完成得正功能(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和一个负功能(噪音)。图示: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噪音来源噪音:定义:不是信源有意传送,却附加在信号上的任何东西,会对正常传递产生的干扰。在传播过程中,传受者之间的传受信息有差别,往往是由噪音的干扰造成的。能够消除噪音的是讯息中的冗余信息(如重复),它不会影响讯息容量的增减,但却有抗干扰的作用。噪音的排出,有利于传播的顺利进行。评价使传播学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使人们能够更精确的研究传播过程中的具体环节。自身的缺陷:未能够在模式中更多的顾忌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忽略了讯息的内容、传播的效果等。㈢线形传播过程模式的缺陷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止于一点的直线,单向的过程,没有信息的回路与反馈。将传播过程视为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即传播过程只是内部发生的活动,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不与传播所生存的环境进行任何交换,忽视社会的客观制约性。三、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㈠“反馈”与“前馈”反馈传播学认为,反馈就是受传者在接受信息后作出的各种反应。如类似报纸的发行量、广播收听率、电台收视率等。作用:从传播者角度看,反馈可以检验传播效果,传播者据此调查和规划目前和未来的传播行为,调整整个系统的运行。从受众角度看,反馈是受众的意见、需要、态度等信息的流通方式,受众可以据此更积极、主动的介入传播过程中,主动地搜集、使用信息。缺点:因迟滞于传播行为之后,影响传播系统的控制功能。因此,有必要增加前馈这种回路,特别是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改进传播效果。前馈所谓“前馈”,根据控制论的解释就是尽可能在系统发生偏差之前,根据预测的信息,争取相应的措施。将前馈回路与反馈回路耦合起来,就构成了前馈一反馈控制系统,这种系统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对大众传播过程也是如此。施拉姆最早在传播学中使用“前馈”的概念,他认为,前馈就是在进行大众传播之前,事先对受众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其构成、需要、行为等,以改进传播、增强针对性、提高传播效果。改变了反馈因滞后于传播行为,而影响传播系统的控制功能的缺陷。㈡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含义:由奥斯古德首创,1954年由施拉姆提出。这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在此过程中,传播者既是制成符号者、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受传者也是如此。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行使着相同的功能,即编码、译码和释码。图示:讯息编码译码解释者解释者译码编码讯息编码、译码、释码编码:将意义或信息转化为符号的过程,这是传播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作为传播者,其编码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传播效果的好坏。编码一方面受编码者世界观、价值观、知识范围和经验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编码者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编码不仅是技巧问题,还涉及更深层的领域。译码: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与编码的过程相对应。(编码、译码环节是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元素,对传而求通有重要意义)释码:受传者对接收到的符码的理解和阐释过程,释码活动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受众的译码主要有同向性、对抗性和妥协性三种形态。评价比线形模式更进一步,它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的、平等的,现实并非如此,不适应于大众传播。㈢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含义:由于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不适用于大众传播,施拉姆于1954年又提出了适用于大众传播的模式,这一模式明确提出了“反馈”。模式的中心是媒介组织,它也集编码者、译码者和释码者为一身。它们可以从受众处获得推测性反馈。受众往往是由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分属于各个基本群体和次级群体。图示:(见胡p175)评价:显示了大众传播的生产和接收,以及对媒介的推测性反馈标志着从一般传播过程走向大众传播过程,标志着将大众传播看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向。㈣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含义:1957年,美国学者韦斯特利和马克莱恩整理当时巳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适合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引入了一个第二种传播者(即信息渠道角色)。图示:(见胡p176)评价:①这个模式对认识大众传播的过程意义重大:1)它指出了大众传播过程是经过选择的,而且这种选择是经过若干阶段进行了,说明了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性。2)指出反馈(或缺乏反馈)的重要性。②不足:1)认为三个参与者之间是平衡的、互利的,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事实不是如此,三个参与者之间很少平衡。2)夸大了大众传播的一体化程度,实际上,每一方都追求各自不同的目标。3)过分强调传播者度社会的独立性。㈤控制论传播模式的评价意义:引入了“反馈”概念和机制。传播过程成为双向系统的回路。自我调节能力增强。缺陷: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回路,就成了循环的、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而现实中,传播过程尤其是大众传播过程中,很少有平衡对等。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本体运动过程,未发现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四、系统传播过程的模式基本特点:系统传播过程模式将传播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并将其放到社会系统中去研究,大众传播过程与社会系统之间是互动的关系,两者互相影响。代表:(见胡p178-183)赖利夫妇模式:最早提出的在社会系统构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小学营养餐供应承包协议样本一
- 2024年安全施工质量保证协议
- 2024售后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年国际基础设施工程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工程转包合同范本
- 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合同
- 2024员工自愿退养经济补偿合同版B版
- 2024年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专属劳动协议样本版
- 2024年外贸代理业务抽成协议模板一
- 2024年报社发行部主任职位竞聘演讲稿(4篇)
- 18项医疗核心规章制度
- 《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 5《对韵歌》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四川省通信网络建设招标文件
- gps抵押车合同范例
-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试卷及答案-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2024-2025学年
- 大油画课件教学课件
- 《ISO 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内审员培训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解决排队问题》说课稿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