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多义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A.①单于使卫律治(审理)其事②明于治(治理)乱B.①一篇之中三致(达到)志焉②以致(招致)天下之士C.①盛以锦囊,负(背着)而前驱②见犯乃死,重负(对不起,辜负)国D.①加以老母系(关押)保宫②方其系(监禁)燕父子以组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文约,其辞微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B.①抑本其成败之迹②父母者,人之本也C.①单于壮其节②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D.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②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B.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秦有余力而制其弊D.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上官大夫与之同列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夸耀B.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抑:难道D.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橹:大盾牌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B.稍迁至栘中厩监稍:逐渐,渐渐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D.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适:正赶上,恰逢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判处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砍下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B.内立法度,务耕织务:致力于C.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举:攻占D.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论:讨论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子为父死,亡所恨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D.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B.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C.才能不及中人D.乱者四应,仓皇东出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②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③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④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⑤使牧羝,羝乳乃得归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⑦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⑧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⑨一夫夜呼,乱者四应⑩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A.①②⑥/⑤/⑦/③④/⑧⑨/⑩B.①③⑨/②④/⑤⑦/⑥⑧/⑩C.①②⑤/③/④⑨/⑥⑦/⑧⑩D.①③⑨/②/④/⑤/⑥⑦/⑧⑩1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A.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B.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D.为降虏于蛮夷12.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一项()A.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C.铸以为金人十二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13.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A.①韩愈②班固③屈原④苏轼B.①韩愈②司马迁③屈原④李清照C.①欧阳修②司马迁③贾谊④苏轼D.①欧阳修②班固③贾谊④李清照1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B.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C.贾谊,东汉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其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有名。D.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1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C.《书》即《尚书》,又称《书经》,是儒家五经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D.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1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B.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人出生了就有,用来“别婚姻”。氏是古代贵族表示宗族系统的称号。屈原的“屈”是“氏”而不是“姓”。C.战国四公子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春申君(魏无忌),楚国的信陵君(黄歇)。D.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17.请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的句子。(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和“”这两句直接概括了屈原写作《离骚》的缘由。(2)《过秦论》中最能体现秦始皇守天下时防范之严的句子是“,”。(3)贾谊在《过秦论》中,用“,”表明秦始皇北筑长城、击退匈奴发挥的重要的威慑作用。(4)一个人在病痛忧伤时,常常会呼叫自己的父母。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两句描述了这种情况。(5)《过秦论》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的响应。(6)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两句,指出屈原志向高洁,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7)贾谊在《过秦论》的结尾,用“”一句揭露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这是文章的主旨句。(8)屈原在《离骚》中经常用香草美人做比喻,寄托了他高洁的品性。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做出解释:“,。”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班固作《汉书》,书未成而作者因与外戚窦宪的关系,死于狱中,事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相去公元元年各约90年。今日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其实它们间隔了大约180年。《史记》为私人著作,《汉书》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色彩。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和“藏之名山”,已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况且《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两位史家的个性癖好不同,这也使他们在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在公元前90年和公元90年,中国的史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大幅度的变化。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斥百家,独尊儒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为了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他坦白地承认提倡学术,旨在支持当时政权。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根据此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司马迁和董仲舒同时代,他读书不受这种政策的影响。而到了班固生活的年代,“正规的”儒家思想已有一百多年的基础。司马迁和班固一样,自称是周公和孔子的信徒。可是今日我们一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以体会到作者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他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应当是一种真实的写照。他所崇奉的“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谓儒家不同了。《史记》里写荆轲和高渐离饮酒击筑,又歌又泣,旁若无人,已近于董仲舒所说的“邪辟”。并且项羽是汉高祖刘邦的死对头,而《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若在后代必称“项酋”“伪楚”,而“本纪”只能降格为“载记”)。文中又把项羽写成一个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的角色,其英雄末路,令人怜惜。与之相较,刘邦反像一个伪君子。《史记》除了《刺客列传》之外,还有《滑稽列传》《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可谓涉及九流三教,有呈现整个社会之剖面的样子。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不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也因其如此,司马迁就受到班固的指责。《汉书》里就有《司马迁传》,内中批评他“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这些地方还不足以表现班固的正统思想,最使我们看出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斥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的,乃是《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这表里列有1931位古代名人,包括传奇中的人物如女娲氏、有巢氏,《论语》中有名的孔门弟子,《春秋》中的国君等,至秦亡为止。由作者“显善昭恶”的原则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以周公、孔子殿后。仲尼之外即再无圣人,孟子也只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申子、墨翟、韩非都属“中上”,与孙膑、白起一流。刺客荆轲则为“中中”,和孟尝君、吕不韦同品。而“下下愚人”里既有蚩尤、共工、三苗,也有倾国倾城的褒姒和妲己。秦始皇虽焚书坑儒,班固只贬之为“中下”,因为他下面还有二世胡亥列入“下中”,宦官赵高列入“下下”。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想出世俗观念中儒家的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那些呆板多方面的样子,还是后人所造,其目的在维持文官集团的紧凑。总算还是中国读书人的运气好,得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兰台令班固之前写作,否则没有《史记》,径由《汉书》开二十三史之端,中国史学的传统,必更趋向“文以载道”的方针,更缺乏“百家殊方”的真实性和生动活泼了。18.关于《史记》和《汉书》的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汉书》完成于汉和帝永元四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成书年代相差约180年。B.《史记》为私人著作,而《汉书》则经皇帝看过,带有国史的色彩,因此《汉书》在编修上要比《史记》更为严谨和准确。C.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斥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的思想并未受此影响,而班固则不同,这也是《史记》和《汉书》风格差异的重要原因。D.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的宗旨和班固作《汉书》的宗旨有很大不同,这就决定了《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1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支持当时政权。班固受其影响,并呈现于《汉书》的创作中。B.《史记》里的人物涉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如日者(占卜的人),而《汉书》秉持官方正统思想,较少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C.《史记》和《汉书》在对待项羽的态度上差异明显,《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这在《汉书》中是不可能出现的。D.司马迁和班固都认同儒家思想,但是作者个人气质的巨大差异使得《史记》和《汉书》文风差异明显,司马迁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2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表达了对司马迁的看法“是非颇缪于圣人”,他认为《史记》的叙史观念有悖于圣人之道。B.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孔子及其门徒的形象,多半出于汉朝“独尊儒术”以后的历史典籍,这些形象并不是他们的真实形象。C.《汉书》里的卷二十《古今人表》按照官方正统观念把历史人物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仲尼之后即再无圣人,表现了极强的独尊儒术的态度。D.《史记》中把项羽刻画成一个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的末路英雄的形象,与之相比,刘邦反像一个伪君子。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7题。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乃召贾人曰:“卿钥恒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2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除尚书都兵郎中除:除去B.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寻:不久C.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诣:到D.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首:自首22.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好饮酒,闲于占对

闲:同“娴”,熟练、熟悉B.卿钥恒置何处

恒:经常C.昔于公断狱无私

狱:监狱D.辟高门以待封

辟:开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或有告其盗牛方其系燕父子以组B.缄闭不异而并失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庆疑之,乃召贾人曰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D.庆乃复施免罪之牒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4.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B.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C.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D.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25.把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柳庆“守正明察”的一组是()①博涉群书,不为章句②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③言毕,令笞杀之④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

⑤沙门乃真盗耳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④⑤⑥2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庆十三岁时,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长达一千多字,柳庆读了三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窃,柳庆经过了解,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追回全部金子。

D.柳庆用“攻心法”让抢劫胡家的盗贼自己写匿名信,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并假装表示同意,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将其党羽一网打尽。2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2)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第三单元综合练习答案一、1.CA项,②治:安定,太平。B项,①致:表达。D项,②系:捆绑。2.DD项,词义都是“全”;A项,①含蓄隐晦,②一寸的百万分之一;B项,①考察、探究,②根本;C项,①认为……豪壮,②雄壮,豪壮。3.BB项都是疑问语气词“呢”;A项,动词,沿袭/介词,通过,经由;C项,副词,表示祈使语气,一定/代词,他们的;D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4.C抑:还是5.D适:到某地去6.C揭:举起7.D论:判罪8.CA项,亡:同“无”,没有。B项,景:同“影”,像影子一样。D项,“详”同“佯”,假装;“质”同“贽”,见面礼。9.DA项,形容,古义:形,形体;容,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B项,人事,古义:指人的作为。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C项,中人,古义:平常人。今义:中间介绍人。10.D名词活用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11.BB项和例句都是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12.DD项是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都是定语后置句。13.B①是歌颂韩愈。“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空八代”源自苏轼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②写了司马刚直不阿的精神,奋发图强的努力,勾画了司马坎坷的人生路,还有他写成史书的伟大历史意义。③上联“三户”指楚,《史记.项羽本纪》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下联“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此处借代屈原。上联“招魂”一语双关,也指屈原的作品《招魂》。下联除嵌有《九歌》之名外,“呵壁”一词又利用双关和借代,暗藏《天问》之名。④说的是李清照,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要联系“词苑、女儿”等词语推导答案。14.C“东汉”应为“西汉”。15.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16.C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17.(1)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盖自怨生也(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4)痛疾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6)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7)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8)其志洁故其称物芳二、18.C(A项,班固死于狱中是在汉和帝永元四年,《汉书》成书在此之后;B项,“《汉书》在编修上要比《史记》更为严谨和准确”的说法于文无据;D项,强加因果。)

19.D(“个人气质的极大差异”并不是主要原因)20.B(“不一定”是)三、21.A除:授予官职。22.C狱:案件。23.BB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A项,都是代词,“他”。C项,都是副词,“于是,就”。D项,都是助词,“的”。24.C25.C①②是说他读书的事,④说的是“贾人”。26.D匿名信为柳庆所写,“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也与原文不符。27.(1)他的外甥孟氏常常横行霸道。有人告他盗牛,柳庆查获实情,立即下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