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2讲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高中历史第12讲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高中历史第12讲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高中历史第12讲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高中历史第12讲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程标准]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链接·选择性必修1·P98-102】知识点一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有户籍、宗室籍、宦籍和市籍等汉朝西汉时,百姓编户入籍后,便形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户籍散乱隋朝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元朝按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朝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知识点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1)秦汉: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3)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2.社会治理(1)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2)演变时期内容秦汉建立什伍组织,相互监督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互相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法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清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知识点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举措形式内容储量赈灾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自置义仓优抚弱势群体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宗族救助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出现慈善组织明清时期,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2.特点(1)救济主体由政府实施。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2)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3)民间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3.意义: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利于维护统治。1.明朝洪武初年,在南京玄武湖湖心旧州岛上修建了九间库房,安放30个档案架,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摘自教材P98)明朝政府为什么要修造“黄册”?提示“黄册”就是户籍册,它是政府征收赋役的依据。2.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摘自教材P99)实施这一措施的目是什么?提示加强户籍管理,增加赋役收入。3.明洪武河南卫辉府汲县迁民碑碑文记述了一百一十户农民集体迁往卫辉府汲县双兰池村居住生产的史事,并刻有一百一十户农民及里长和里首的姓名。(摘自教材P100)这段材料有何史料价值?提示是研究明朝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证。4.明朝王守仁曾推行十家牌法: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每日按门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摘自教材P100)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提示有利于维持地方治安,使保甲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5.《礼记·王制》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摘自教材P101)材料强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提示强调国家备荒的必要性。1.重要概念——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想一想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有何作用?提示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控制的最重要手段。2.图解历史——丰图义仓丰图义仓,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是中国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想一想义仓在古代救荒中有何作用?提示义仓是古代中国救荒仓储制度的主体之一,在救荒活动中,义仓发挥了积极作用,对社会稳定、民生安泰作出了贡献。3.学术观点——古代乡村自治社会是一种自律社会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想一想古代乡村自治自律的基础是什么?提示依靠社会基层单位的宗法教化。考向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角度从“国家治理”角度认识古代户籍制度[命题探究]史料一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①;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②。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据吴钧《户口册上的中国》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宋代不抑兼并。②赋役制度的变革。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提示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赋税制度的变革;政府灵活调整户籍政策。史料二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了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思考(2)根据史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提示功能: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史论史识]素养提升唯物史观——认识古代编户齐民(1)编户齐民是历代中原王朝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2)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提供稳定的兵源。另一方面也成为农民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史论归纳史论1认识北宋的五等版籍(1)五等版籍:每逢闰年更造一次,宋代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2)主户指占有田地,承担赋役的人家。按照他们财产(主要是土地)的多少,分为五等,一、二等户田地产业多,称为上户,处于中间的三等户称为中户,四、五等户田地产业少,称为下户或贫下户。(3)客户指没有田地产业的人家,主要是佃户。他们租种地主的土地,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一般地主和富裕农民往往通过诡名寄产、诡名挟田、诡名子户的方式,逃避徭役,而贫困农民往往因赋役繁重,最后沦为没有土地的佃户。史论2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特点(1)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2)户籍对人身的控制由紧到松。(或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3)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4)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考向中国古代的基层管理与社会救济角度1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的变革[命题探究]史料一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个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作为上层统治伸向基层统治触角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①。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②,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摘编自张研等《清史十五讲》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不是正式官僚机构。②彼此关联。思考(1)根据史料一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提示不是国家正式官僚机构;三大系列社会组织并存;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史料二中国古代社会,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秦汉时的乡里制度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到唐宋时期政府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官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到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官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思考(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演变的基本趋势。提示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由乡官制向官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史论史识]素养提升历史解释——历代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演变关系史论归纳史论1认识中国古代的乡里制度乡里制度是农业文明国家形态及其政治体制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乡里制度具有宗法性与行政性的高度整合,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些特殊性。历代乡里制度都是以对全体乡村居民进行什伍编制为起点,以“什伍相保”、“什伍连坐”为基本组织原则。它是君主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结构中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拥有按比户口、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的职权,被称为“治民之基”。史论2清代基层治理的特点(1)里社、保甲和宗族组织并存是清代乡里组织的一大特点。每个宗族都有族正或族师、族长,族正在宗族组织处理族内事务上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各宗族都有严厉的宗规、族规。(2)乡绅在宗族组织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政治上,乡绅是官吏的补充,可参与乡里管理事务。经济上,乡绅享有赋税和徭役的优免权。另外,乡绅还是民事纠纷的仲裁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有关官吏的司法权。乡绅成为乡村社会最活跃的一支力量。(3)清代的宗族组织在乡村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治上具有治安、防范和消弭农民反抗的功能,在经济上具有催征、赈灾济贫的功能,在文化上具有祭祠、兴办义塾的功能,是清朝加强地方统治的重要力量。角度2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命题探究]史料一明朝乡村社仓制度规定,各村二三十家为一会,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若遇凶年,则计户给散,先中下户,后及上户,上户需偿还,中下户则免其偿还①。这种社仓模式,强调完全由民间独立经营,不由官府插手,以避免出现官吏侵吞舞弊行为。然社仓完全由民间经营,其建设状况取决于乡间士绅和富户的良德与努力。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社仓发展较好,反之则流于形式,没有实效②。——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由富人捐赠分给穷人。②民间管理,效果不好。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社仓的救济方式及局限性。提示救济方式:取之于富,民间经营。局限性:不平衡,实效性差。史料二清朝社仓,分成乡村设立的社仓和市镇设立的义仓两种。最初管理均由民间公举本乡有名望之人负责。“春日借贷,秋收偿还,每石取息一斗①”。岁底,州县衙门稽查社仓的收储,具报朝廷。清代的社仓以“借贷取息”来维系社、义仓的运行,“春借秋还”,则给百姓以巨大压力。后来朝廷又令地方官府经理社、义仓②。如此,社、义仓的管理经营成为地方官员的职责,社、义仓也渐为州县官府所用,而与百姓的实际之需相去甚远。——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实行借贷。②官府管理。思考(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社仓的救济特点。提示借贷取息;由地方政府不断加强管理,再到政府直接经营。[史论史识]史论归纳史论归纳史论1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思想基础(1)古代社会福利思想是建立在儒家民本思想之上。(2)墨家的“兼爱”思想。(3)佛教的慈悲为怀、善恶报应思想。(4)道教的劝人积德行善、劝善去恶的观点。史论2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1)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是建立在民本思想、重民思想基础之上的。百姓的生活安定状况直接影响到统治的稳定,统治者根据当时民间的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福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百姓的生活状况,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2)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具有明显的“宗族福利保障”的特点。中国古代社会虽然有国家举办的福利措施,但是并没有立法,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福利制度。更多的是依赖于宗族制度,在宗族内部实现福利举措。宗族制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守望相助,疾病相扶”。(3)在当时生产水平的限制下,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关注方向,大多只停留在提供人民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忽视了精神生活需要和个人的发展。1.(题型:目的类)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A.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 B.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C.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 D.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答案C解析“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主要方便征税,故C项正确。2.(题型:原因类)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B.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C.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 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A解析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府加强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有利于经济的恢复,故A项正确。3.(题型:推理类)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决定推行训政及地方自治。为此,1935年蒋介石致电河南省政府王安石政略研究会熊公哲,“令其对王安石遗规作一深切研究,并作庐山训练教材之一”。据此推知,最有可能被“深切研究”的“王安石遗规”是()A.将兵法 B.保甲法C.保马法 D.均输法答案B解析1935年的中国,尽管民族矛盾不断上升,但蒋介石还是将重心放在处理国内问题上,保甲法有利于加强对基层社会控制,同材料中“训政及地方自治”相关,故B项正确。4.(题型:反映类)明朝乡村社仓制度规定,各村二三十家为一会,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若遇凶年,则计户给散,先中下户,后及上户,上户需偿还,中下户则免其偿还。这反映了明朝乡村救济()A.救济方式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B.建立了完备的乡村备荒仓储体系C.保障了当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D.注意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说明明朝乡村救济注意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故选D项。eq\a\vs4\al\co1(课时作业)1.“编户齐民”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社会中,被国家统一编入户籍进行管理,并按照规定同样担负赋役的居民。这一制度的实施()A.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 B.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C.旨在掌握人口真实情况 D.增强了封建国家的财力答案A解析把个体小农统一编入国家户籍,有利于封建国家赋税、兵役、徭役的征收,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故选A项。2.隋朝的户籍法规定: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徭役二十日、缴纳租粟三石、调绢二丈、绵三两等;同时规定,地方官员每年要亲自实地査验户口、年龄、疾状(健康状况)。制定此户籍法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农业劳动力充足 B.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防止小农经济破产 D.保障徭役赋税征收答案D解析材料讲述了为了征收徭役赋税,隋朝户籍法规定地方官员要亲自实地查验户口情况。户籍法通过清查户口,规定应缴纳的具体标准,保障徭役赋税征收,故D项正确。3.明王朝统治所及的范围内,包括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几乎都编造了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姓名、年龄、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明政府编造黄册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便于征收赋税C.抑制土地兼并 D.缓和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姓名、年龄、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并结合所学,政府以户为单位,对职业、田宅等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主要是为了便于征收赋税,故B项正确。4.万历年间,明政府专为两淮、两浙的盐商设立了商籍,以方便在外的盐商及其子弟参加科举,而不用返回原籍。这反映了()A.明朝改变重农抑商政策B.明朝取消户籍管理制度C.商人享有科举考试特权D.政策调整适应经济变化答案D解析由材料“专为两淮、两浙的盐商设立了商籍,以方便在外的盐商及其子弟参加科举,而不用返回原籍”,可知通过调整统治政策和选官制度来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5.所谓土断,就是把世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东晋南朝,实行过几次土断,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桓温主政下的庚戌土断(公元364年)。据此可知,土断制度()A.推动门阀政治的形成 B.强化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D.缓和了国家与世族的矛盾答案B解析根据土断的含义“就是把世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可知,土断制度有利于强化政府对基层民众的控制,故选B项。6.明代中后期,某些地方的士绅力图通过自我治理的方式,取代僵化无力的“保甲制”,维护地方的稳定与繁荣。内阁也出现了权力“宰相化”的要求。这可以说明,当时()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B.官场腐败威胁长治久安C.地方出现分离倾向 D.国家治理机制需要调整答案D解析根据“某些地方的士绅力图通过自我治理的方式,取代僵化无力的‘保甲制’”,“内阁也出现了权力‘宰相化’的要求”可知,明代中后期,从地方到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逐渐走向僵化,国家治理机制需要及时作出调整,故选D项。7.抄劄(通“札”)制度是宋代的赈灾户口调查登记制度。有别于税账、丁账等不计妇女的做法,抄劄的对象包含男女老幼,并按家业分等。赈灾时户等越高所获救助越少,中产以上家庭不仅“不系赈救”,且要出粮帮助赈济灾民。材料体现了宋代()A.奉行善政养民的执政理念B.扩大丁税的征收范围C.固化儒家伦理的尊卑等级D.建立健全的户籍制度答案A解析“赈灾时户等越高所获救助越少,中产以上家庭不仅‘不系赈救’,且要出粮帮助赈济灾民”表明政府的赈灾是针对低收入家庭,体现政府的执政理念,故选A项。8.《梦溪笔谈》记载:“皇祐(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A.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B.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C.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答案A解析材料中“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是指直接救济,“大兴土木之役”是指“以工代赈”,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上计”制度。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唐时期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答案功能: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历史因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与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力维持;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普遍的等级观念等。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