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统计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统计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统计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统计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2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统计学原理目录一、教学目的和要求………………4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4三、教学内容………………………5第一章导论…………………5第一节统计及其应用领域……………6第二节统计数据的类型………………6第三节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6本章主要参考书目………6本章思考与练习题………6第二章数据的搜集…………7第一节数据的来源……………………7第二节调查数据………7第三节数据的误差……………………7本章主要参考书目………8本章思考与练习题………8第三章数据的整理和显示…………………8第一节数据的预处理…………………8第二节分类数据、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9第三节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9第四节统计表…………9上机实践教学环节………9本章主要参考书目………9本章思考与练习题………10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10第一节集中趋势的测度………………10第二节离散程度的测度………………10第三节偏态和峰态的测度……………11上机实践教学环节………11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1本章思考与练习题………11第五章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12第一节抽样分布………12第二节参数估计………12第三节样本容量的确定………………12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3本章思考与练习题………13第六章假设检验……………13第一节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13第二节总体参数的检验………………14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4本章思考与练习题………14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4第一节相关分析………15第二节回归分析………15上机实践教学环节………15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6本章思考与练习题………16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16第一节时间序列及其分解……………17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17第三节平稳序列的平滑与预测………17第四节有趋势序列的分析与预测……17第五节复合型序列的分析……………17上机实践教学环节………17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7本章思考与练习题………18第九章统计指数……………18第一节指数的概念和种类……………18第二节加权指数………19第三节指数体系………19第四节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19第五节综合评价指数…………………19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9本章思考与练习题………20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表………20五、参考书目………………………21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统计学》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11门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关系和方法论科学。授课对象为经济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等,授课学时48学时(另有8学时上机实验),3学分,一学期学完。主要使用教材为贾俊平编著的《统计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第一次印刷;吴风庆、王艳明主编的《统计学》(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中标教材),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7月第一次印刷。作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统计学为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对经济类各专业来说,统计学课程直接构成了其学科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到运用统计数据研究经济问题的实证分析技能,建立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想。对管理类各专业来说,统计学课程也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设置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2.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3.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4.培养学生具有搜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所需的前期课程主要为经济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后续课程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二)大纲体系的说明本教学大纲由九章内容体系构成,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是本课程的总纲。说明统计学的学科性质,产生发展,数据类型,以及基本概念。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是统计整理的基础。包括数据的来源,调查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搜集方法,以及产生的误差。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包括数据的预处理,不同类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方法,统计表。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是统计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也是重点讲授的内容。包括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说明了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是最基本的分析。第五章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是统计分析的重要方法,是重点讲授的内容,也是难点所在。包括不同类型的分布,参数估计的方法,以及样本容量的计算。第六章假设检验,是统计分析的重要方法,是难点所在。包括假设检验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第七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是统计分析的重要方法,是重点讲授的内容。相关分析的描述,相关系数的计算与检验,回归分析模型的建立、参数的确定,回归分析的应用。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是统计分析的重要方法,是重点讲授的内容。包括时间数列及其分解,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平稳序列与有趋势序列的分析、预测。第九章统计指数,是统计分析的重要方法,是重点讲授的内容,也是难点所在。包括指数的含义,加权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的方法,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注意在系统讲授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统计思想的理解,并尽可能要求学生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教学方法上,可以将案例分析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结合使用,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主要讲述统计学的概念、统计学学科、数据的类型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通过学习,使学生①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框架体系,系统把握统计学的涵义、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及各种统计数据的类型;②理解各种统计数据类型的特点;③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④熟练掌握统计学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运用。本章教学重点:统计学的涵义、数据类型、基本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本章教学难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第一节统计及其应用领域一、什么是统计学着重介绍统计学的涵义。统计研究的过程。统计学科,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二、统计的应用领域简单介绍统计在生产管理及其他领域的应用。三、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简单介绍统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第二节统计数据的类型一、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着重介绍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的概念及特点。二、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简单介绍观测数据、实验数据的概念及特点。三、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简单介绍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的概念及特点。第三节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总体和样本重点介绍总体的概念、特点,包括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概念、特点。二、参数和统计量重点介绍参数,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标准差、总体比例;统计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样本比率。三、变量重点介绍变量及其种类,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在此基础上,讲清楚上述概念之间的关系。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曾五一、肖红叶主编,《统计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贾俊平主编,《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徐浪、王青华主编,《描述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美)M.R.斯皮格尔,L.G.斯蒂芬斯著,《统计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5.(美)GudmundR.Iversen、MaryGergen著,吴喜之等译,《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年版。6.(美)戴维R.安德森,丹尼斯J.斯威尼,托马斯A.威廉姆斯著,张建华,王健,冯燕奇等译《商务与经济统计》(第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与练习题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3.简述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含义。4.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5.什么是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举例说明。6.变量可分为哪几类?7.举例说明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第二章数据的搜集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授数据的搜集,包括数据的来源、调查数据取得的方法、调查中调查方案的设计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①了解数据的来源、调查数据取得的方法、调查中调查方案的设计;②理解数据取得的各种方法;③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内容。④熟练掌握各种数据搜集方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能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选择适当的搜集方式,并能设计出调查方案。本章教学重点: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各种数据搜集方法的特点及适用场合。本章教学难点: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第一节数据来源一、数据的间接来源简单介绍二手数据的特点。二、数据的直接来源简单介绍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统计报表等直接取得数据的方式和实验数据取得的方式。第二节调查数据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重点介绍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概率抽样方法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方便抽样、判断抽样、自愿抽样、滚雪球抽样、配额抽样等非概率抽样的方法。二、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重点介绍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如自填式、面访式、电话式。三、调查方案设计重点介绍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问卷设计和调查表等。四、实验数据的搜集简单介绍实验数据艘收集。第三节数据的误差一、数据的误差简单介绍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的概念。二、误差的控制简单介绍误差的控制的方法。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曾五一、肖红叶主编,《统计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贾俊平主编,《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加拿大统计局调查技能项目组编,《调查技能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4.宋廷山、吴风庆、尉雪波主编,《应用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美)M.R.斯皮格尔,L.G.斯蒂芬斯著,《统计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6.(美)GudmundR.Iversen、MaryGergen著,吴喜之等译,《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年版。7.(美)戴维R.安德森,丹尼斯J.斯威尼,托马斯A.威廉姆斯著,张建华,王健,冯燕奇等译《商务与经济统计》(第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与练习题1.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2.统计数据的具体搜集方法有哪些?3.简述调查方案的基本结构。4.什么是问卷?它由哪几部分组成?5.设计问卷的提问项目应注意哪些问题?6.简述方便抽样、判断抽样、自愿抽样、滚雪球抽样、配额抽样。7.数据搜集有哪几种主要形式?请分别比较它们的特点、作用和适用场合。第三章数据整理与显示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授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包括数据的预处理,分类型、顺序型、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统计表的设计。通过学习,使学生①了解统计整理的全过程,特别是在统计研究中的承前启后地位;②掌握分类型、顺序型、数值型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技术;③学会统计图表的设置,并能熟练运用。本章教学重点:各种类型数据的分组方法;统计图表的运用。本章教学难点: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统计图表的运用。第一节数据的预处理一、数据审核简单介绍数据的审核,包括原始数据的审核和二手数据的审核。二、数据筛选简单介绍数据筛选的意义。学会用Excel进行数据筛选。三、数据排序简单介绍数据排序的作用。学会用Excel进行数据排序。第二节分类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重点介绍频数与频数分布。学会用Excel制作频数分布表。了解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重点介绍累积频数与累积频率。了解分顺序数据的图示方法。第三节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数据分组重点介绍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包括单变量分组、组距分组、等距分组、次数密度等相关问题。二、数值型数据的图示了解直方图、茎叶图和箱线图、线图、雷达图的应用。第四节统计表统计表的构成重点介绍统计表的构成,包括表头、横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二、统计表的设计掌握统计表设计的要求。上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内容为数据整理。要求通过上机实验,掌握不同类型数据的处理与显示。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曾五一、肖红叶主编,《统计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贾俊平主编,《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宋廷山、吴风庆、尉雪波主编,《应用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美)M.R.斯皮格尔,L.G.斯蒂芬斯著,《统计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5.(美)GudmundR.Iversen、MaryGergen著,吴喜之等译,《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年版。6.(美)戴维R.安德森,丹尼斯J.斯威尼,托马斯A.威廉姆斯著,张建华,王健,冯燕奇等译《商务与经济统计》(第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与练习题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2.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3.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4.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5.绘制线图应注意哪些问题?6.饼图和环形图有什么不同?7.茎叶图与直方图相比有什么优点?8.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9.制作统计表应注意哪几个问题?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学习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即分布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通过学习,使学生①了解和掌握集中趋势测度中各种不同类型数据的计算原则、计算方法,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以及偏态和峰度的统计思想;②熟练掌握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的计算原则、计算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应用于实际。本章教学重点:集中趋势测度中各种不同类型数据的计算原则、计算方法,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尤其是加权均值的计算、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的计算。本章教学难点:离散程度的应用。第一节集中趋势的测度一、众数简单介绍众数的特点及其计算。二、中位数和分位数简单介绍中位数、分位数的特点及其计算。三、平均数重点介绍简单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的特点和性质。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四、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比较简单介绍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第二节离散程度的测度一、异众比率简单介绍异众比率的计算及其作用。二、四分位差简单介绍四分位差的计算及其作用。三、方差和标准差简单介绍极差、平均差的计算。重点介绍标准差的计算、方差的计算,标准差与方差的关系,方差性质及应用。四、标准分数重点介绍标准分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五、离散系数重点介绍离散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第三节偏态与峰度的测度一、偏态及其测度简单介绍偏态系数的概念和计算。二、峰度及其测度简单介绍峰度系数的概念和计算。上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内容为数据的描述性分析。要求通过上机实验,掌握不同类型数据的描述方法,以及使用条件及结论。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曾五一、肖红叶主编,《统计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贾俊平主编,《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吴喜之编,《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4.宋廷山、吴风庆、尉雪波主编,《应用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美)M.R.斯皮格尔,L.G.斯蒂芬斯著,《统计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6.(美)GudmundR.Iversen、MaryGergen著,吴喜之等译,《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年版。7.(美)戴维R.安德森,丹尼斯J.斯威尼,托马斯A.威廉姆斯著,张建华,王健,冯燕奇等译《商务与经济统计》(第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与练习题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2.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学中的地位?3.对于比率数据的平均为什么采用几何平均?4.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5.简述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方差或标准差的适用场合。6.标准分数有哪些用途?7.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8.要求布置4-5道计算题。具体见教材。第五章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授不同性质的分布及特征,参数估计中的估计量与估计值、点估计与区间估计、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置信区间、置信水平,评价估计量的标准,区间估计的方法,样本容量确定的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①了解抽样分布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参数估计的方法;②掌握抽样分布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参数估计的方法,样本容量的确定;③熟练掌握参数估计的方法,样本容量的确定,并能运用参数估计的一般原理对实际问题作出一定保证程度的推断。本章教学重点:抽样分布原理;参数估计和样本容量的计算。本章教学难点:抽样分布原理;区间估计相关概念及其概念间的关系。第一节抽样分布一、三种不同性质的分布简单介绍总体分布、样本分布、抽样分布。二、一个总体参数推断时的抽样分布重点介绍样本均值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样本比例抽样分布。第二节参数估计一、参数估计的一般问题重点介绍估计量、估计值,点估计,区间估计的含义。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置信区间,置信水平的含义。评价估计量的标准。二、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重点介绍总体均值和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边际误差的概念及计算。把握程度的涵义。第三节样本容量的确定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确定重点介绍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条件下样本容量的确定。二、估计总体比例时样本容量的确定重点介绍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条件下样本容量的确定。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曾五一、肖红叶主编,《统计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贾俊平主编,《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加拿大统计局调查技能项目组编,《调查技能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4.宋廷山、吴风庆、尉雪波主编,《应用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美)M.R.斯皮格尔,L.G.斯蒂芬斯著,《统计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6.(美)GudmundR.Iversen、MaryGergen著,吴喜之等译,《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年版。7.(美)戴维R.安德森,丹尼斯J.斯威尼,托马斯A.威廉姆斯著,张建华,王健,冯燕奇等译《商务与经济统计》(第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与练习题1.解释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的含义。2.解释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3.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相比,抽样均值抽样分布的标准差有什么不同?4.样本统计量的分布与总体分布的关系是什么?5.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6.简述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边际误差的关系。7.要求布置4-5道计算题。具体见教材。第六章假设检验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授假设检验的概念、步骤、检验原理,以及单侧、双侧检验下总体均值和比例的检验。通过学习,使学生①了解假设检验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假设检验的方法;②掌握并熟练掌握假设检验的方法并能运用。本章教学重点: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章教学难点: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单侧与双侧检验的概念,检验的P值。第一节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一、假设的陈述简单介绍假设、假设检验的含义,原假设与备择假设,假设的确定方法。二、两类错误与显著性水平讲清楚第Ⅰ类错误与第Ⅱ类错误,简单介绍显著性水平。三、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简单介绍检验统计量,标准化检验统计量,拒绝域,临界值等概念。四、利用P值进行决策P值的含义及P值决策准则。五、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简单介绍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基本思想。第二节总体参数的检验一、总体均值的检验重点介绍大样本的检验方法,小样本的检验方法。学会用Excel计算P值。二、总体比例的检验简单介绍总体比例的检验。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曾五一、肖红叶主编,《统计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贾俊平主编,《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陆璇编著,《数理统计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魏宗舒等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茆诗松、周纪芗编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6.(美)M.R.斯皮格尔,L.G.斯蒂芬斯著,《统计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7.(美)戴维R.安德森,丹尼斯J.斯威尼,托马斯A.威廉姆斯著,张建华,王健,冯燕奇等译《商务与经济统计》(第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与练习题1.理解原假设与备择假设的含义,并归纳常见的几种建立原假设与备择假设的原则。2.检验统计量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和用途?3.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分别是指什么?它们发生的概率大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4.什么是显著性水平?它对于假设检验决策的意义是什么?5.比较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区别。6.大样本情形下的总体均值检验应该构造什么检验统计量?7.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授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概念和特点,相关与回归的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扩展等。通过学习,使学生①了解相关和回归分析的概念、意义和种类,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和区别,直线相关与简单直线回归分析的计算;②掌握相关分析的特点和方法;③熟练掌握相关与回归的关系以及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分析的方法。本章教学重点:线性相关分析、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分析的方法。本章教学难点:回归分析中的显著性检验,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第一节相关分析一、变量间的关系简单介绍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相关关系的特点。二、相关关系的描述与测度简单介绍散点图。重点介绍相关系数的计算及特点。三、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简单介绍相关系数的抽样分布,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第二节回归分析一、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元线性回归模型。重点介绍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估计的回归方程。2.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重点介绍利用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回归参数。学会用Excel进行回归。3.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重点介绍变差平方和的分解,判定系数,估计标准误差。4.显著性检验。重点介绍线性关系检验和回归系数检验。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重点介绍利用回归方程进行点估计、区间估计并进行预测。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扩展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回归方程简单介绍回归模型、回归方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显著性检验、多重共线性以及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2.非线性回归简单介绍双曲线,幂函数曲线。对数曲线检测异常值。检测有影响的观察值。上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内容为相关与回归分析。要求通过上机实验,掌握不同类型数据的相关关系,变量之间数量上的依存关系,以及它们的检验。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曾五一、肖红叶主编,《统计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贾俊平主编,《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何晓群主编,《应用回归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吴喜之编,《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5.宋廷山、吴风庆、尉雪波主编,《应用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美)M.R.斯皮格尔,L.G.斯蒂芬斯著,《统计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7.(美)GudmundR.Iversen、MaryGergen著,吴喜之等译,《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年版。8.(美)戴维R.安德森,丹尼斯J.斯威尼,托马斯A.威廉姆斯著,张建华,王健,冯燕奇等译《商务与经济统计》(第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与练习题1.解释相关关系的含义,说明相关关系的特点。2.简述相关系数的取值及其意义。3.为什么要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检验的步骤。4.解释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估计的回归方程的含义。5.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有哪些基本的假定?6.简述参数最小二乘估计的基本原理。7.解释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的含义,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8.简述判定系数的含义和作用。9.在回归分析中,F检验和t检验各有什么作用?10.简述线性关系检验和回归系数检验的具体步骤。11.解释多元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方程、估计的多元回归方程的含义。12.要求布置4-5道计算题。具体见教材。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授时间序列及其分解,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平稳时间序列和有趋势及复合时间序列的分析与预测等。通过学习,使学生①了解时间序列及其分解,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平稳时间序列和有趋势及复合时间序列的分析与预测;②掌握并熟练平稳时间序列和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分析与预测。本章教学重点:平稳时间序列和有趋势时间序列的分析与预测。本章教学难点:时间序列的分解;非线性趋势分析与预测。第一节时间序列及其分解一、时间序列简单介绍平稳序列、有趋势序列的特点。二、时间序列分解模型简单介绍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加法模型,乘法模型。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一、图形描述简单介绍各种不同趋势图及其特点。二、增长率分析简单介绍增长率与平均增长率、年度化增长率的计算。了解增长率的分析和应用。第三节平稳序列的平滑和预测一、简单平均法简单介绍简单平均法。二、移动平均法简单介绍简单移动平均、加权移动平均的方法及特点,均方误差的计算。三、指数平滑法重点介绍一次平滑方法的特点及应用。第四节有趋势序列的分析和预测一、线性趋势分析和预测重点介绍线性趋势及其趋势方程,估计标准误差。二、非线性趋势分析和预测简单介绍二次曲线、指数曲线、修正指数曲线、Gompertz曲线、Logistic曲线的特点及应用。第五节复合型序列的分析一、季节性分析简单介绍季节指数及分离季节性因素。二、趋势分析与周期性分析上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内容为时间序列分析。要求通过上机实验,掌握不同时间序列方法的应用情形以及解决的问题。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曾五一、肖红叶主编,《统计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贾俊平主编,《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宋廷山、吴风庆、尉雪波主编,《应用统计学》,西南财大出版社2006年版。4.潘红宇主编,《时间序列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王燕主编,《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吴喜之编,《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7.(美)M.R.斯皮格尔,L.G.斯蒂芬斯著,《统计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8.易丹辉编著,《统计预测—方法与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9.(美)GudmundR.Iversen、MaryGergen著,吴喜之等译,《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年版。10.(美)戴维R.安德森,丹尼斯J.斯威尼,托马斯A.威廉姆斯著,张建华,王健,冯燕奇等译《商务与经济统计》(第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与练习题1.时间序列的各构成要素。2.什么是年度化增长率?它有何用途?3.利用增长率分析时间序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简述平稳序列和非平稳序列的含义。5.简述指数平滑法的基本含义。6.简述季节指数的计算步骤。7.要求布置4-5道计算题。具体见教材。第九章统计指数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讲授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总指数的综合形式,总指数的平均形式,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等。通过学习,使学生①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②掌握并熟练掌握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编制原则与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指数体系对现象发展变化的情况进行因素分析。本章教学重点: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的计算及其指数体系的因素分析。本章教学难点:指数计算和因素分析。第一节指数的概念和种类一、指数的概念简单介绍广义指数和狭义指数的概念、特点。二、指数的种类简单介绍指数的种类,包括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第二节加权指数一、权数的确定重点介绍权数的时间、形式。二、加权综合指数重点介绍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计算及其应用。三、加权平均指数简单介绍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的计算及应用。第三节指数体系一、总量指数与指数体系重点介绍总量指数与各因素指数的关系。指数体系的构成。二、指数体系的分析与应用重点介绍加权综合指数体系及其应用。简单介绍加权平均指数体系及应用。第四节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简单介绍实际中常见的几种指数,如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等。第五节综合评价指数一、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数的构建重点介绍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数的构建及其应用。二、几种常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数简单介绍实际中常见的几种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数。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曾五一、肖红叶主编,《统计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贾俊平主编,《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徐浪、王青华主编,《描述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宋廷山、吴风庆、尉雪波主编,《应用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美)M.R.斯皮格尔,L.G.斯蒂芬斯著,《统计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6.(美)GudmundR.Iversen、MaryGergen著,吴喜之等译,《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年版。7.(美)戴维R.安德森,丹尼斯J.斯威尼,托马斯A.威廉姆斯著,张建华,王健,冯燕奇等译《商务与经济统计》(第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与练习题1.编制加权指数时,确定权数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2.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各有什么特点?3.加权综合指数和加权平均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4.解释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哪些作用?6.要求布置4-5道计算题。具体见教材。四、教学课时分配表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表内容授课学时课外作业导论第一节统计及其应用领域第二节数据的类型第三节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4一次作业数据的搜集第一节数据的来源第二节调查数据第三节数据的误差6一次作业数据的整理和显示第一节数据的预处理第二节分类、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第三节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第四节统计表6一次作业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第一节集中趋势的度量第二节离散趋势的度量第三节偏度和峰度的度量8一次作业抽样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