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城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城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城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城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城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城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上新酒,还不至于引起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制的建立C.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

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掩饰下的皇帝专制参考答案:A2.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这段话的含义是()A.政府的弊端在所难免B.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府的出现C.政府权力不应受到外来力量的控制D.“邦联”政体比“联邦”政体要好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麦迪逊的观点可知,正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天使,所以需要政府;正因为不是天使统治人,所以需要对政府加以控制。并不是在强调政府的弊端在所难免,故排除A项;因为存在各种弊端,所以需要采用相应措施以防止独裁政府的出现,故选B项;为了防止独裁政府的出现,必须要有外来的力量对政府权力进行控制,故排除C项;题意没有涉及“邦联”和“联邦”的比较,故排除D项。3.“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的统治,二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推动了俄国历史的发展,‘使落后的俄国的发展进程大大加速’,仿佛一下子‘就赶上了意大利和英国,并且几乎赶上了法国’。”材料反映的主题是A.二月革命使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B.二月革命使俄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民主革命使俄国变成资本主义强国D.民主革命的完成有助于俄国成为强国参考答案:D4.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于1760年上台,他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以至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被革命民主主义者骂成“掺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这表明英国A.君主仍保留有很大的专制权力B.责任内阁制不能制约国王专权C.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D.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政权参考答案:C材料“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掺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强调英国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但残留某些专制因素,这说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故C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而非国王,故D项错误。5.据记载,唐代自开元、天宝(唐玄宗的年号)以后,出现了“太平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征文射策,禄位”的现象。材料现象说明()A.科举考试扩大了平民参政机会 B.国家重视各官员的门第出身C.文人注重以科举提高社会地位 D.唐代选官已打破了世袭政治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材料中的“征文射策”指的是科举考试,“以取禄位”反映的是进人仕途,材料现象反映了文人注重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来提高社会地位,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D项材料无法体现。6.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反映了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参考答案:C白银流入并未投入工商业生产领域,中国资本缺乏原始积累,故A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B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故巨额白银不断的流入中国,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故D错误。故选C。7.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下列古代官职中,具备这种职能的是A.太尉B.太守C.刺史D.司空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监察体制,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A项掌管军事、B项掌管地方郡级行政事务、C项负责监察地方政治、D项掌水利、营建等事务。故由题目中的信息“巡视”、“反腐”即可排除与此不符的A、B、D三项。故选C。8.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参考答案:考点:M1K2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C解析:美国罗斯福新政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A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B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没有改变社会性质,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改变了社会性质,C项正确;美国罗斯福新政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中国改革开放是为了改变落后的经济体制,俄国废除农奴制也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巩固沙皇统治,只有明治维新是解决民族危机,D项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外各国的改革的性质、作用准确把握。9.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A.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C.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D.探索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本题涉及的是村委会的基层民主,村委会的改进,是基层民主的表现,是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表现。村委会的相关内容是基层民主的体现,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分析选项,D符合题意。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基层组织建设10.欧洲中世纪的通行文字是拉丁文,《圣经》就是典型。但到近代初期方言文学勃兴,很多思想家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但丁对于意大利语,拉伯雷对于法语,马丁路德对于德语。这一现象A.促成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C.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启蒙思想

D.导致欧洲陷入四分五裂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民族国家需要通过文字(阅读)来构成民众的想象,所以方言文学勃兴有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项正确;方言文学勃兴有利于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本国的扩展,但不是促使其兴起的因素,故A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中世纪欧洲就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故D项错误。11.2018年元月16日,加拿大和美国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共同主持召开了包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国,但未有中国、俄罗斯参加的旨在向朝鲜平壤施压使其放弃核武器和弹道导弹项目的联合会议。这次会议与60多年前同样是针对朝鲜的行动相比A.行为合法,且目的高度一致B.行为不合法,目的高度一致C.行为不合法,目的不完全相同D.行为合法,目的不完全相同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18年,加拿大和美国主持召开针对朝鲜问题的联合会议,该会议没有经过联合国的授权,该会议是不合法,故排除AD;1950年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对朝鲜战争的决议,而2018年加拿大和美国主持召开针对朝鲜问题的联合会议,这两次会议的目的是制裁和震慑朝鲜,但2018年会议没有涉及战争内容,故目的不完全相同,排除B;综上所述,C项正确。12.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B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1921年中共建立后,①项可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③项可排除;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这一信息中可见②④是正确的。【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以及调运所学知识的能力。可结合排除法做组合类选择题。13.下表为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据此可知部门工业建设交通通信农业水利文教卫生所占比例58.2%19.2%7.6%7.2%A.一五计划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国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C.一五计划使得民生得到重大改善

D.国家建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参考答案:考点: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能力。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是“大跃进”等“左”倾错误,而不是一五计划,由此排除A。一五计划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这与民生的改善并不密切,由此排除C。计划经济体制是通过三大改造建立而不是一五计划,由此排除D。从表格中国家财政预算支出可知,工业建设占据了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符合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史实,故B为正确答案。

答案:B14.《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参考答案:A15.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说明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参考答案:D16.由于立场、史料的差异,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往往给出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下列各项,因史料差异而导致历史觯释不同的是A.1840年中英之间的战争到底是“鸦片战争”,还是“通商战争”B.朝鲜战争中,美国到底是侵略者,还是和平的维护者C.中国占代造纸术的发明到底是在汉代,还是在战国时期D.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底是“文明的传播者”,还是“文明的终结者”参考答案:C需要注意的是本题的选项A、B、C均是由于立场不同而导致历史解释不同,而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的具体时间则是由于史料差异而导致历史解释不同,因为有的史料认为在汉朝有的史料认为在战国,所以只有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7.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丞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题干材料分析,考查的问题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由于“中书、枢密院、三司”都属于中央机构,分掌民政、军事和财政,因而加强了皇权,限制了相权,故C项符合题意。18.1911年11月,袁世凯面谒各国公使,探询其对中国政体选择的意向。各国公使“均谓中国革命之惨祸,势将与满洲君主相终始,满洲君主一日不去,即革命一日不能止息。吾辈甚愿清政府识机知命,速行允许共和,永绝扰乱中国之种子……”。该材料说明A.各国对清廷已普遍失望B.列强已选中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C.列强同情理解中国革命D.革命已危及列强在华利益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势将与满洲君主相终始,满洲君主一日不去,即革命一日不能止息”明显可以看出,列强对清廷已普遍失望,认为清帝应该退位,实行共和制度,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列强已选中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排除B;材料表明列强不希望中国动荡,根本目的是保护其在华的既得利益,并非同情中国革命,排除C;材料表明列强对清廷已普遍失望,认为清帝应该退位,实行共和制度,不希望中国动荡,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均谓中国革命之惨祸,势将与满洲君主相终始,满洲君主一日不去,即革命一日不能止息”,紧扣关键信息和辛亥革命的史实分析解答。19.图9是近代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去北京》的漫画。此漫画所反映的事件图9A.是清政府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

B.致使中国更多的领土主权丧失C.客观上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D.是清政府对外束手待毙的结果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分析漫画信息可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占领了清朝统治中心北京,控制了清朝最高统治集团,使之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暴露了清朝反动卖国的本质,客观上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故选C。A、B所述与材料信息不符,D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20.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奉旨笔录,上传下达参考答案:D21.2010年6月30日美国参议院以99比0全票通过对奥巴马总统任命的新驻阿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的审核,彼得雷乌斯将接替因对奥巴马政府官员发表诋毁性言论而被解职的前驻阿美军司令麦克里斯特尔。这段材料说明

A.美国是民主化法制化的国家

B.美国总统的权力至高无上

C.与总统意见不一的美国官员将被撤职

D.美国参议院与总统立场一致参考答案:A22.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出现了不发达的议会制和发达的政党制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德国A.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严重倒退B.威权政治接纳了新兴社会力量C.专制统治催生政党体制形成D.君主制与议会制矛盾得到化解参考答案:B发达的政党制说明当时的德国政府已经接受了新兴社会力量,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发达的政党制足以证明民主政治建设并未出现严重倒退,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专制统治不利于政党体制形成,选项C自身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君主制与议会制矛盾并未得到化解,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辛亥革命在北洋派看来并非革命,主要是国体之改变,由君主国体改变为共和国体的过程中,北洋派在逼诱清帝退位,顺利转变为共和国体,促成南北统一上,居功厥伟。北洋官僚继续执行政务,维持秩序。北洋时期,10月10日武昌起义日、1月1日开国纪念日与2月12日“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简称“共和纪念日”)互相竞争,北洋派特别注重纪念与自身关系密切的2月12日,贬抑与南京临时政府密切相关连的1月1日,并将10月10日与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联结,转换意义。——摘编自唐启华《北洋视角与近代史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纪念日之争与政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参考答案:节日纪念之争体现政治利益之争。北洋政府时期存在三种纪念日之争,双十节纪念的是武昌起义,体现的是对辛亥革命者革命对国家政治的影响,突出的湖北新军为首的革命者的利益;开国纪念日1月1日,突出的是以孙中山为首革命者,倡导共和国建立对中国政治转型的意义,突出南京临时政府对中国近代民主建设的价值;2月12日共和纪念日突出的是袁世凯为首北洋军阀在逼清帝退位,实现了所谓的民主共和,贬低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地位与作用。纪念日之争是当时三种政治势力为维护自身利益之争。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进行开放式回答,但在回答时要紧紧围绕“纪念日之争其实也是政治利益之争”这个主题结合辛亥革命前后相关史实进行论述。24.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到,“新生的工业能够成长起来,……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贵族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B.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两大对立阶级C.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出现D.工业革命把资产阶级转化为贵族参考答案:B考察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新生的工业能够成长起来……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贵族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可以选出B,B项包含AD,D项材料无体现。25.右图是漫画家李寸松创作于1958年的时政漫画《挡不住的阳光》,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A.民众对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有所怀疑B.作者认识到经济建设存在“左”倾错误C.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参考答案:A时政漫画会反映一定的现实,材料中“污蔑”“诽谤”其实反映了有所怀疑,故A项正确;作者认为“挡不住的阳光”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显然他不会认为“阳光”是错误,故B项错误;1956年中共八大进行了正确决策,但未能坚持,与材料中“创作于1958年的时政漫画”不符,故C项错误;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与材料中“人民公社”不符,故D项错误。26.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D27.人都不能孤居独处,必须与他人共同过群居的生活,而结成社会。在群居的生活中,每个人有不同的条件、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厉害。如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则彼此间的冲突、争斗,必不能免。……所以,必须有一种共存相处之道,以资维系。那么,你认为下面哪种观点会是儒家的处理方式呢?(

)A.格物致知

B.内圣外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天下为主,君为客参考答案:C28.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简称《上海公报》)该公报A.确认了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B.宣告了中美两国正式建交C.提出了以互信求安全的主张

D.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参考答案:F1现代中国·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A依据所学知识,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发表的联合公报确认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局势的和平和安定。故选A,排除D。B项是1979年元旦;C项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主张。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29.中国古代盛行“五行相生”、“五德终始”说,朝代更替,五行更始,如周承火德,秦承水德,汉承土德。还配以对应的颜色。秦朝尚A.黑

B.白

C.红

D.黄参考答案:A30.罗马法规定:野兽鸟鱼,即生长在陆上、海里和空中的一切动物,一旦被人捕获,即属于捕获者;无主之物,归属最先占有者。这反映了罗马法界定物权适用的是A.最先占有原则B.劳动所得原则C.既有习惯原则D.自然理性原则参考答案:D材料强调了最先占有和劳动所得原则都是自然理性原则的表现,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最先占有原则仅仅适合无主之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劳动所得原则仅仅适合捕获者,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既有习惯原则,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观点人物出处“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金冲及《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两千年的君主体制被改变了”,“许多清朝不能说的话、不能做的事,到了民国以后可以做了”朱维铮《辛亥革命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中共十五大报告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辛亥革命的功绩”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论题: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一步探索。阐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辛亥革命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无产阶级队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宽松的舆论环境。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也为中国共产党准备和培养了部分领导干部,教育和锻炼了广大群众。所以说,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一步探索。【详解】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及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首先审读设问,主题限定,“围绕辛亥革命的功绩”;其次阅读材料,提取信息,依据材料“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可拟出论题: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一步探索。最后,依据材料“两千年的君主体制被改变了”“许多清朝不能说的话、不能做的事,到了民国以后可以做了”再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意义进行论述。32.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反思全球性间题过程中就生存和发展作出的理性选择和科学回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华伦理之生态价值材料二美月西部的生态变化大平原地处美国中西部,19世纪中叶之前,大平原被标示为“美洲大荒漠”,表明该地区不适合人定居。从19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宅地法》、向铁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吸引移民前来定居,这里被宣传为“西部花园”、“农业天堂”。宣传得以广泛传播,也得益于那一时期铁路的贯通、旱作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应用。……尽管如此,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该地区农业灾害屡见不鲜,最严重的发生在1930年代。绎济凋敞,社会动荡,农场大量破产,数十万人流离失所。严重的生态灾难和1930年代大萧条同时出现,实际上表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系己经深陷困境。——高国荣《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美国大平原农业开发为例》材料三智能文明与生态文明在信息朴学技术以及其他新科执革命的推动下,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成果及其累积效应的基础上,将形成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智能文明。智能文明不仅会开辞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而且也会开辟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纪元。——张云飞(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表格中的中华伦理所蕴含的生态价值。(8分)(2)据材料二概括推动美国大平原开发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生态灾难和1930年代大萧条同时出现”,美国政府的主要举措。(12分)(3)关于智能文明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谈谈你的认识。(5分)参考答案: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本题主要考查中外生态文明建设,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伦理观念中的生态观念,学生从图表中可知仁体现的是爱护万物,义是指对自然资源的限度开发,礼是对“草木、鱼”等自然规律的尊重,信是对“和、序”的追求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第一问学生从材料中“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宅地法》、向铁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也得益于那一时期铁路的贯通、旱作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应用”概括即可;第二问根据题干中时间可以从罗斯福新政内容中答出国家干预经济及对农业进行调整的措施即可;(3)本题考查对智能文明的认识,学生围绕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环境的影响来作答即可,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合理即可。(1)“仁”:爱护自然万物;“义”:有限度开发利用自然;“礼”:尊重自然的季节规律;“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因素:政府政策(法令)的扶植;移民的贡献;交通建设的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举措:实行国家干预,推行新政;调整农业、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实施对农民的社会救济。(3)高科技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生态灾难进行检测和预警;开发新能源,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