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课件_第1页
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课件_第2页
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课件_第3页
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课件_第4页
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11964年的一天,美国纽约,凌晨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KittyGenovese)的姑娘返回她的公寓,被一歹徒持刀杀害。案件的特别之处在于,遇害者的38个邻居在整个案发的35分钟内听到了呼救声,其中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然而,在遇害者与歹徒搏斗的30多分钟里,居然没有一个人去援助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案例]吉诺维斯事件1964年的一天,美国纽约,凌晨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K2第一节利他行为一、什么是利他行为1、定义: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2、利他行为的特点以帮助他人为目的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主要特征)自愿的利他者本身可能会有所损失第一节利他行为一、什么是利他行为3二、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利他行为的唤起因素助人的得与失求助者特点助人者特点和当时的心境环境和情境因素二、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41、利他行为的唤起紧急度:紧急情况是利他行为唤起决定因素之一。如果人们将事件判断为紧急的,就有可能给予帮助,事件被认定的紧急程度决定了旁观者给予帮助的可能性大小。求助者的需要特性及助人者的能力也会影响他助人与否的决策。1、利他行为的唤起紧急度:紧急情况是利他行为唤起决定因素之一52、助人的得与失利他者本身有损失,帮助他人的行为可能会带来麻烦和损失。助人的代价金钱时间不愉快的体验(麻烦、纠纷等)精力生命安全2、助人的得与失利他者本身有损失,帮助他人的行为可能会带来麻63、求助者的特点求助者需要帮助的程度,是决定我们是否给予帮助的重要因素。我们更容易帮助那些我们认为他们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必须求得帮助的人。性别:女性的被助机会多于男性年龄:孩子比成人获得更多帮助机会人品:人们倾向于帮助看上去正派、质朴的人,不愿帮助让人厌恶、不正经的人,讨厌粗鲁、行为怪诞的人、流氓等。外貌:外貌有吸引力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责任: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其中一个影响被助的因素3、求助者的特点求助者需要帮助的程度,是决定我们是否给予帮助74、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早期社会化起重要作用(儿童期形成的观念、父母的言传身教)人格因素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个人的信仰等等人格特征在利他行为中只起中介作用。性别:女性人道主义思想比男性强,但利他行为少原因可能在于女性助人技能弱利他者心境的作用积极的心境可以增加利他行为的可能性。4、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85、环境和情境因素自然环境:晴朗天气有利于利他行为发生;噪音会减少利他行为。社会环境

旁观者人数(P263)

“责任扩散”——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减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集体淡漠”现象5、环境和情境因素自然环境:9第二节侵犯行为一、什么是侵犯行为1、定义:侵犯行为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2、侵犯行为判定标准内在意图或动机:有意伤害他人外在表现:一种已经实施的外在行为第二节侵犯行为一、什么是侵犯行为10二、侵犯行为的种类标准类型1是否违背社会准则亲社会的侵犯行为反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2行为方式的不同言语侵犯动作侵犯3侵犯者的动机报复性侵犯工具性侵犯二、侵犯行为的种类标准11亲社会的侵犯:符合社会规范(抓强盗)被认可的侵犯:父母管教孩子反社会的侵犯(狭义的侵犯):违反社会规范言语侵犯:使用语言、表情动作侵犯:使用身体特殊部位及武器报复性侵犯:教训对方工具性侵犯:把侵犯作为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亲社会的侵犯:符合社会规范(抓强盗)124.其他分类

(1)从原因上分为怨恨攻击:由于怨恨而产生的对怨恨源的攻击;需要攻击:为满足某一需要而产生的攻击;施虐攻击:以给别人带来身体伤害为满足的攻击;任性攻击:没有特定对象和方式的攻击;压制攻击:为达到控制的目的而进行的攻击;仿效攻击:没有明确目的的模仿性攻击;反抗攻击:受到攻击的还击;反社会人格攻击:人格异常。4.其他分类(1)从原因上分为13(2)从方式上分为替代攻击:不直接攻击目标,而转为其他目标;代偿攻击:语言攻击;从众攻击:本无攻击欲望的从众行为;自我攻击:自毁行为;想象攻击:攻击愿望不能实现时,在想象中得到满足;投射攻击:把自己攻击冲动投射至他人,认为要攻击自己从而攻击他人;非特异性攻击:当反社会情绪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无特定目标的攻击。(2)从方式上分为替代攻击:不直接攻击目标,而转为其他目标;14三、侵犯行为的原因

1生物本能理论2挫折-侵犯假说3社会学习理论三、侵犯行为的原因

1生物本能理论151生物本能理论本能说:侵犯是人的本能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类皆有好斗的劣根性。他相信侵犯倾向是通过祖先的遗传而来的本能,人们基本不能摆脱它,只有通过替代性的活动消耗侵犯动力,才能使侵犯倾向得到控制。弗洛伊德:侵犯源于人的死亡本能。死亡本能代表着人类自身的恨及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死亡本能向内作用,表现为人的自我折磨,甚至会毁灭自己;死亡本能向外作用,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洛伦兹:动物的争斗和侵犯具有求得生存,并使物种不断进化与发展的功能,侵犯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定期通过体育竞赛等方式加以发泄。研究者普遍认为侵犯是环境刺激下的一种内反应,而不是一种本能。1生物本能理论本能说:侵犯是人的本能16本能生的本能死亡本能性本能(力必多)生存本能弗洛伊德对本能的认识本能生的本能死亡本能性本能(力必多)生存本能弗洛伊德对本能17生物学解释激素:雄性激素对侵犯行为有影响。遗传:有研究证明遗传对侵犯行为有作用染色体:XYY基因的作用生物学解释18多拉德等人在1939年首次提出;首次把人类侵犯行为系统地定义为对环境条件的反应早期基本观点:人的侵犯行为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认为挫折与侵犯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2、挫折—侵犯说

多拉德等人在1939年首次提出;2、挫折—侵犯说

19米勒对挫折侵犯说的修正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挫折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侵犯行为,但是侵犯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挫折与侵犯是一对多的关系。米勒对挫折侵犯说的修正20伯克威兹对挫折侵犯说的修正

侵犯线索

挫折侵犯的唤起状态侵犯挫折的存在并不一定会导致个体发生实际的侵犯行为,只能使个体处于一种侵犯行为唤起状态侵犯行为最终是否会发生,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中是否存在侵犯线索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并没有提供这样的侵犯线索,那么个体未必会表现出侵犯行为外在环境的侵犯线索是使内在侵犯冲动形成实际表现的必要条件,并且,侵犯行为的反应强度取决于其唤起程度。武器效应挫折与侵犯是多对一的关系。伯克威兹对挫折侵犯说的修正213、社会学习理论(1)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观察榜样的侵犯行为+合理的+相似的情境

(2)大众传媒的影响Phillips(1986)美国谋杀率重量级拳击赛第2周上升原因:麻木不同情他们可以,我也可以降低约束力他们是这样做的呀!模仿手段

3、社会学习理论(1)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22四、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烦恼挫折酒精个人特点四、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烦恼23血中酒精浓度对意识的影响血中酒精浓度对意识的影响0.02%0.05%0.10%0.15%0.30%0.40%情绪稍微高昂意识状态从“管他的”变为强迫性的攻击行为判断力严重受影响,协调机能受损的确喝醉了,所有机能严重受损麻木不觉失去意识,可能陷入昏迷或死亡边缘血中酒精浓度对意识的影响血中酒精浓度对意识的影响0.02%情24五、侵犯行为的消除与控制宣泄习得的抑制社会规范的抑制痛苦线索的抑制对报复的畏惧置换寻找替罪羊五、侵犯行为的消除与控制宣泄25一个让人看后心里有说不出味道的故事一个让人看后26山间公路上三名持枪歹徙居然盯上漂亮的女司机,强迫中巴停下,要带女司机下车去“玩玩”,女司机情急呼救,全车乘客噤若寒蝉。只有一中年瘦弱男子应声奋起,却被打伤在地。男子气极.奋起大呼全车人制止暴行,却无人响应.任凭女司机被拖至山林草丛。半个时辰后,三歹徒与衣衫不整的女司机归来。车又将行,女司机要被打伤流血的瘦弱男子下车。男子不肯,僵持起来。“喂,你下车吧,我的车不拉你!”中年男子急了,说:“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我想救你还错吗?”“你救我?你救我什么了?”女司机矢口否认,引得几个乘客窃笑。中年男子气极,恨自已身无大侠之力!救人未救成,可也不该得此被驱逐下车的结果呀,他坚决不下。“再说我买票了,我有权坐车!”女司机扬起脸无情地说:“不下车,我就不开。”山间公路上三名持枪歹徙居然盯上漂亮的女司机,强迫中巴停下,27没想到的是,满车刚才还对暴行熟视无睹的乘客们.此刻却如刚刚睡醒般,齐心协力地劝那男子下车:“你快下去吧,我们还有事呢,耽搁不起!”有几位力大的乘客甚至想上前拖这中年男子下车,使人想起莫泊桑笔下《羊脂球》里的情节。三个歹徒咧着嘴笑.得意地笑了。其中有个黑皮无赖毫不知耻地说:“哥们把她玩恣了!”另外两个歹徒也胡言乱语:“她是我对象,关你屁事!”一场争吵,直到那男子的行李从车窗扔出,他随后被推搡而下。汽车又平稳地行驶在山路上,女司机掠了一下头发,按响了录音机。车快到山顶,拐过弯去就要下山了,车左侧是劈山开的路,右侧是百丈悬崖。汽车悄悄地加速了,女司机脸上十分平静,双手紧握着方向盘,眼睛里淌出晶莹的泪水。一歹徒似乎觉察到了什么,说:“慢点开,慢点开,

你***想干什么?”女司机并不说话,车速越来越快。歹徒企图扑上去抢方向盘,汽车却像离弦的箭向悬崖冲去......没想到的是,满车刚才还对暴行熟视无睹的乘客们.此刻却如刚刚睡28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291964年的一天,美国纽约,凌晨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KittyGenovese)的姑娘返回她的公寓,被一歹徒持刀杀害。案件的特别之处在于,遇害者的38个邻居在整个案发的35分钟内听到了呼救声,其中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然而,在遇害者与歹徒搏斗的30多分钟里,居然没有一个人去援助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案例]吉诺维斯事件1964年的一天,美国纽约,凌晨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K30第一节利他行为一、什么是利他行为1、定义: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2、利他行为的特点以帮助他人为目的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主要特征)自愿的利他者本身可能会有所损失第一节利他行为一、什么是利他行为31二、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利他行为的唤起因素助人的得与失求助者特点助人者特点和当时的心境环境和情境因素二、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321、利他行为的唤起紧急度:紧急情况是利他行为唤起决定因素之一。如果人们将事件判断为紧急的,就有可能给予帮助,事件被认定的紧急程度决定了旁观者给予帮助的可能性大小。求助者的需要特性及助人者的能力也会影响他助人与否的决策。1、利他行为的唤起紧急度:紧急情况是利他行为唤起决定因素之一332、助人的得与失利他者本身有损失,帮助他人的行为可能会带来麻烦和损失。助人的代价金钱时间不愉快的体验(麻烦、纠纷等)精力生命安全2、助人的得与失利他者本身有损失,帮助他人的行为可能会带来麻343、求助者的特点求助者需要帮助的程度,是决定我们是否给予帮助的重要因素。我们更容易帮助那些我们认为他们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必须求得帮助的人。性别:女性的被助机会多于男性年龄:孩子比成人获得更多帮助机会人品:人们倾向于帮助看上去正派、质朴的人,不愿帮助让人厌恶、不正经的人,讨厌粗鲁、行为怪诞的人、流氓等。外貌:外貌有吸引力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责任: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其中一个影响被助的因素3、求助者的特点求助者需要帮助的程度,是决定我们是否给予帮助354、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早期社会化起重要作用(儿童期形成的观念、父母的言传身教)人格因素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个人的信仰等等人格特征在利他行为中只起中介作用。性别:女性人道主义思想比男性强,但利他行为少原因可能在于女性助人技能弱利他者心境的作用积极的心境可以增加利他行为的可能性。4、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365、环境和情境因素自然环境:晴朗天气有利于利他行为发生;噪音会减少利他行为。社会环境

旁观者人数(P263)

“责任扩散”——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减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集体淡漠”现象5、环境和情境因素自然环境:37第二节侵犯行为一、什么是侵犯行为1、定义:侵犯行为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2、侵犯行为判定标准内在意图或动机:有意伤害他人外在表现:一种已经实施的外在行为第二节侵犯行为一、什么是侵犯行为38二、侵犯行为的种类标准类型1是否违背社会准则亲社会的侵犯行为反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2行为方式的不同言语侵犯动作侵犯3侵犯者的动机报复性侵犯工具性侵犯二、侵犯行为的种类标准39亲社会的侵犯:符合社会规范(抓强盗)被认可的侵犯:父母管教孩子反社会的侵犯(狭义的侵犯):违反社会规范言语侵犯:使用语言、表情动作侵犯:使用身体特殊部位及武器报复性侵犯:教训对方工具性侵犯:把侵犯作为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亲社会的侵犯:符合社会规范(抓强盗)404.其他分类

(1)从原因上分为怨恨攻击:由于怨恨而产生的对怨恨源的攻击;需要攻击:为满足某一需要而产生的攻击;施虐攻击:以给别人带来身体伤害为满足的攻击;任性攻击:没有特定对象和方式的攻击;压制攻击:为达到控制的目的而进行的攻击;仿效攻击:没有明确目的的模仿性攻击;反抗攻击:受到攻击的还击;反社会人格攻击:人格异常。4.其他分类(1)从原因上分为41(2)从方式上分为替代攻击:不直接攻击目标,而转为其他目标;代偿攻击:语言攻击;从众攻击:本无攻击欲望的从众行为;自我攻击:自毁行为;想象攻击:攻击愿望不能实现时,在想象中得到满足;投射攻击:把自己攻击冲动投射至他人,认为要攻击自己从而攻击他人;非特异性攻击:当反社会情绪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无特定目标的攻击。(2)从方式上分为替代攻击:不直接攻击目标,而转为其他目标;42三、侵犯行为的原因

1生物本能理论2挫折-侵犯假说3社会学习理论三、侵犯行为的原因

1生物本能理论431生物本能理论本能说:侵犯是人的本能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类皆有好斗的劣根性。他相信侵犯倾向是通过祖先的遗传而来的本能,人们基本不能摆脱它,只有通过替代性的活动消耗侵犯动力,才能使侵犯倾向得到控制。弗洛伊德:侵犯源于人的死亡本能。死亡本能代表着人类自身的恨及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死亡本能向内作用,表现为人的自我折磨,甚至会毁灭自己;死亡本能向外作用,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洛伦兹:动物的争斗和侵犯具有求得生存,并使物种不断进化与发展的功能,侵犯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定期通过体育竞赛等方式加以发泄。研究者普遍认为侵犯是环境刺激下的一种内反应,而不是一种本能。1生物本能理论本能说:侵犯是人的本能44本能生的本能死亡本能性本能(力必多)生存本能弗洛伊德对本能的认识本能生的本能死亡本能性本能(力必多)生存本能弗洛伊德对本能45生物学解释激素:雄性激素对侵犯行为有影响。遗传:有研究证明遗传对侵犯行为有作用染色体:XYY基因的作用生物学解释46多拉德等人在1939年首次提出;首次把人类侵犯行为系统地定义为对环境条件的反应早期基本观点:人的侵犯行为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认为挫折与侵犯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2、挫折—侵犯说

多拉德等人在1939年首次提出;2、挫折—侵犯说

47米勒对挫折侵犯说的修正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挫折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侵犯行为,但是侵犯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挫折与侵犯是一对多的关系。米勒对挫折侵犯说的修正48伯克威兹对挫折侵犯说的修正

侵犯线索

挫折侵犯的唤起状态侵犯挫折的存在并不一定会导致个体发生实际的侵犯行为,只能使个体处于一种侵犯行为唤起状态侵犯行为最终是否会发生,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中是否存在侵犯线索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并没有提供这样的侵犯线索,那么个体未必会表现出侵犯行为外在环境的侵犯线索是使内在侵犯冲动形成实际表现的必要条件,并且,侵犯行为的反应强度取决于其唤起程度。武器效应挫折与侵犯是多对一的关系。伯克威兹对挫折侵犯说的修正493、社会学习理论(1)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观察榜样的侵犯行为+合理的+相似的情境

(2)大众传媒的影响Phillips(1986)美国谋杀率重量级拳击赛第2周上升原因:麻木不同情他们可以,我也可以降低约束力他们是这样做的呀!模仿手段

3、社会学习理论(1)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50四、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烦恼挫折酒精个人特点四、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烦恼51血中酒精浓度对意识的影响血中酒精浓度对意识的影响0.02%0.05%0.10%0.15%0.30%0.40%情绪稍微高昂意识状态从“管他的”变为强迫性的攻击行为判断力严重受影响,协调机能受损的确喝醉了,所有机能严重受损麻木不觉失去意识,可能陷入昏迷或死亡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