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中考地理总复习第四部分 山西地理_第1页
2023版中考地理总复习第四部分 山西地理_第2页
2023版中考地理总复习第四部分 山西地理_第3页
2023版中考地理总复习第四部分 山西地理_第4页
2023版中考地理总复习第四部分 山西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地理1中考课标导航2知识网络构建3考点精准梳理4地理实践活动5中考考点突破中考课标导航内容标准考情分析年份题号考查内容·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2022晋中19(2分)山西省世界文化遗产晋中23(1)(5)(5分)省卷18(1)(4)(4分)山西省轮廓;扩大光伏电站规模的看法及理由2021晋中24(2)(6分)阳泉18(2)(4分)山西省能源工业转型发展措施晋中22(4)(4分)阳泉17(4)(4分)窑洞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内容标准考情分析年份题号考查内容·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2020

晋中24(15分)山西省的山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高新技术发展阳泉18(12分)山西省的山脉、河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治理措施及生态建设活动建议:开展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活动。例如,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开展调查,交流调查结果;开展为实现家乡的绿色生活献计献策活动强调家乡建设与祖国发展的关联,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培育热爱家乡的情感新课标导向续表知识网络构建考点精准梳理一、省域与区划地理位置纬度位置位于①

纬度地区,大部分位于暖温带海陆位置地处我国②

部地带,属于内陆省份,位于沿海与内陆的过渡地带相对位置东邻A

省,南邻B

省,西邻C

省,北邻D

自治区优越性地处中部,是联系我国东西部的纽带,既有利于引进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又便于借助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通过与东部沿海、西部内陆的横向联系,大力发展经济中中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范围位于华北平原以西的③

高原地带,介于④

山脉与⑤

河中游峡谷之间,省域轮廓似一个平行四边形区划简称⑥

,共设大同、朔州、忻州、太原、晋中、临汾、运城、阳泉、长治、晋城、吕梁11个地级市黄土太行黄晋续表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高低高低温带季风高温多雨寒冷干燥放射黄河大

汾河全长713千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流经山西省忻州市、太原市、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6市的29县(区)。汾河在山西省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地位举足轻重,是山西省最大的河流,滋润了沿岸土地,养育了两岸人民,被山西人称为“母亲河”,有许多地名(汾阳、襄汾等)、产品名(汾酒)与汾河有关。知识拓展

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汾河2.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特点矿产资源丰富,有“乌金之乡”美称主要矿产⑪

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煤种齐全,品质好,开发条件优,是山西省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铝土是第二大矿种,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影响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山西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目前,要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水资源较为贫乏,时间上夏秋多于冬春,空间上南部多于北部解决措施:开源——跨流域调水(引黄入晋);节流——节约用水煤炭三、居民与城市密人口数量3491.56万人(2020年),比2010年减少2.23%人口分布不均衡,南①

北②

,中部盆地密于东西部山区年龄结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2.90%(2020年),比2010年上升5.33%,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民族构成以③

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较少省会太原,简称“并”,地处中北部太原盆地,汾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能源和重工业基地汉疏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于2021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将被打造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南北引擎,构建太原市“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将大力推动山西省经济发展,完善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资金、人才,促进产业转型和高新产业发展。对于太原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在引领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的发展上发挥省会的龙头作用,成为新时代山西崛起的重要动力源。知识拓展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四、经济与文化区域差异西部山地和高原区:气候干旱,以畜牧业和林业为主中部盆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全省冬小麦和棉花生产基地东部山地和山间盆地区:水热垂直差异明显的山区,发展生态农业和立体农业,为主要杂粮生产基地熟制南部一年两熟;中部两年三熟;雁门关以北一年一熟主要作物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玉米和各种小杂粮;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等由于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温差大、光照足),山西杂粮品种资源丰富,被誉为“小杂粮王国”,主要有荞麦、燕麦、谷子、糜子、高粱、绿豆、豌豆等多样的农业2.资源型工业地位全国著名的能源工业基地发展条件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政策支持等支柱产业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煤炭、冶金、焦化、电力四大新型支柱产业:煤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工业、食品加工十大重点产业链:特钢材料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风电装备产业链;氢能产业链;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光伏产业链;现代医药产业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合成生物产业链存在问题“一煤独大”单一资源型主导产业,存在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低效益的问题解决措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手撕钢”、笔尖专用钢等)和第三产业3.四通八达的交通山西省东连环渤海经济圈,西接大西北,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优势,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多种交通线路相互交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但因多山地、丘陵,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山西省进入高铁时代后,先后建成了石太客专、大西高铁、张大高铁、郑太高铁4条高速铁路。目前规划中的高铁有太中银高铁、聊邯长高铁、太绥高铁、呼朔高铁、集大原高铁、雄忻高铁等。4.文化厚重的旅游美称“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发展条件黄河根祖文化、晋商大院文化、山西面食文化、红色文化等著名景点五台山云冈石窟壶口5.特色文化(1)传统民俗:晋剧、山西威风锣鼓、剪纸、面塑、旺火、孝义皮影等。(2)传统民居:④

,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黄土高原黄土层深厚,直立性强,方便就地取材开挖;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而窑洞具有⑤

的特点。(3)特色美食:山西刀削面、老陈醋、清徐灌肠、太原头脑、平遥牛肉、太谷饼、闻喜煮饼等。窑洞冬暖夏凉地理实践活动走进三晋大地,看魅力山西新发展(15分)山西省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活动一

认识家乡——走进三晋大地寻访表里山河山西省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地形呈现“两山夹一水”的特点。(1)说出“两山夹一水”所代表的山脉、河流名称。(3分)太行山脉、吕梁山脉、汾河。(每个1分,共3分)活动二

了解家乡——杂粮优质产区能源化工基地杂粮通常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之外的粮豆作物,具有生长期短、适应范围广、耐旱耐凉等特点。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境内80%为山地、丘陵,南北跨6个纬度,具有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优质杂粮产区。(2)简述山西省杂粮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2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较高,气候寒凉;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耕地以旱地为主,适宜种植旱作物;等等。(每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山西省素有“煤铁之乡”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山西省煤炭资源量一直排在全国前列,是山西省最大的优势矿种。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山西省生态环境也出现一系列问题。(3)简析山西省成为全国能源化工基地的有利条件,并举例说明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4分)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煤种齐全、品质优良。(2分)使用煤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增多;产生的粉尘造成大气污染;水体受一定程度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开矿不进行及时复垦使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加剧了人地矛盾;等等。(每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活动三

建设家乡——走“减”“优”“绿”之路生态、经济协同发展为加快建设新型、清洁、低碳的综合能源基地,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转变,作为能源化工基地的山西省积极优化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提升新能源比重,坚定走“减”“优”“绿”之路。(4)概括山西省能源工业走“减”“优”“绿”之路的措施。(4分)减少煤炭的传统开发利用;推广煤炭洁净化处理技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研发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推进煤炭绿色低碳高效开发利用;等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活动四

推介家乡——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山西省山河壮丽,风光优美,历史悠久厚重,文化遗存丰富,是旅游资源大省。“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就是对山西人文历史资源最真实的写照。(5)请选择一个你熟知的山西省旅游资源(景点),写一段推介词加以介绍。(2分)示例一: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保存了古代城市特征。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示例二: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合理即可,任举一例得2分)中考考点突破考点一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带,属于内陆省份,位于沿海与内陆的过渡地带,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下图示意山西省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3题。1.山西省得名于“山”的西面,这座“山”是指

)A.太行山脉

B.吕梁山脉C.长白山脉

D.贺兰山A思路点拨:山西省位于华北平原以西的黄土高原地带,因位于太行山脉以西而得名。2.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山西省相邻的是

)A.京、津

B.宁、陕C.豫、冀

D.鄂、鲁C思路点拨:山西省的邻省有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3.下列关于山西省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处中部,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B.地处中部,具有对外贸易的优势C.属于内陆省份,有众多的邻国D.属于沿海省份,对外交通便利A思路点拨: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有利于东部产业的转移和西部资源的开发,是沟通东西的桥梁和纽带。考点二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山西省南北狭长,气候南北差异较大。下图为山西省三座城市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4~6题。4.三座城市中,大同市冬季气温最低,主要原因是

)A.纬度最高

B.海拔最高C.人口最少

D.距海最近A思路点拨:三座城市中大同市纬度位置最高,冬季气温最低。5.三座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冬季湿润

B.雨热同期C.冬季温暖

D.夏季干燥B思路点拨:三座城市均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6.下列关于三座城市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南向北递减B.大同市气温年较差最小C.由南向北递增D.太原市气温年较差最大C思路点拨:气温年较差运城市最小,大同市最大,呈现由南向北递增的变化趋势。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煤炭闻名于天下,素有“煤海”的美称。据此完成7~8题。7.山西省煤炭运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原因是

)①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

②航空运输发达

③海运便利

④长江三角洲地区需求量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思路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人口、城市密集,能源消耗大,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可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实现煤炭外运。B8.下列国家重大工程中,能够提高山西省能源外运能力的是(

)A.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C.引黄入晋

D.西电东送思路点拨:西电东送北线工程即利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煤炭资源,把煤炭转化为电力输出,以增加能源的外运能力。D探究一

黄土高原的前世黄土高原的形成以“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风成说”认为这一地区偏北风盛行,把中国西北乃至远在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的大量沙尘吹到黄土高原地区,年复一年,最终形成厚厚的黄土堆积地貌。9.(16分)【黄土高原的前世今生】如果把黄河比作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那沧桑厚重的黄土高原就似父亲宽广的胸怀,为华夏民族提供了静默深沉的守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1)在黄土高原示意图中用2B铅笔或碳素笔描出山西省的轮廓。(2分)画图略。(2分)(2)黄土高原冬季盛行偏北风,说出偏北风的风源地及特点。(2分)中国西北、中亚(或蒙古—西伯利亚)。(1分)寒冷干燥。(1分)探究二

黄土高原的今生黄土高原矿产资源丰富,平原和谷地土壤肥沃,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孕育了悠久的文明。但伴随长时间的开发,黄土高原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之一,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3)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2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或沟壑纵横)。(2分)(4)说出黄土高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简析其人为原因。(6分)水土流失。(2分)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量加大;乱砍滥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缺乏生态保护措施的开矿、修路;等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探究三

黄土高原的未来近些年来,山西省通过对黄土高原的治理,绿色不断在黄土高原上铺展,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5)简述山西省为改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4分)生物措施:种草种树,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等等。工程措施:坡耕地修梯田;打坝淤地;建设水利工程;等等。农业措施:改变牲畜放养方式、耕作方式等;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等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思路点拨:第(5)问,改善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可以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等方面回答。考点三文化和旅游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2022年6月28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20条红色旅游线路,以使我们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推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下图示意其中某一条旅游线路,据此完成10~12题。10.该旅游线路中红色文化资源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