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同名221)课件_第1页
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同名221)课件_第2页
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同名221)课件_第3页
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同名221)课件_第4页
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同名22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建湖二中凌立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建湖二中凌立春1复习旧课地球圈层结构岩石圈的结构及物质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复习旧课地球圈层结构2地球物质圈层地球物质圈层3岩石圈与地壳岩石圈与地壳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5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6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同名221)课件7华山中峰断块山华山中峰断块山8流水侵蚀地貌流水侵蚀地貌9流水堆积地貌:长三角流水堆积地貌:长三角10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地貌:风蚀蘑菇11风积地貌:沙丘风积地貌:沙丘12岩石圈地表形态千姿百态,这些地貌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呢?岩石圈地表形态千姿百态,这些地貌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呢13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本课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内、外力作用的

关系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本课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4内容纲要1、地壳的变动2、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3、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构造地貌4、外力作用与地貌内容纲要1、地壳的变动15(一)、地壳的变动1、地壳变动的表现:地表形态的变化2、地壳变动的原因: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一)、地壳的变动1、地壳变动的表现:地表形态的变化2、地16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

太阳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使地表隆起或拗陷,形成高山和盆地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分类能量171、地壳运动(1)水平运动岩层弯曲隆起褶皱山系(图)岩层断裂张开裂谷、海洋(图)(二)、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2)垂直运动地壳抬升地壳下沉①地表高低起伏②海陆变迁1、地壳运动(1)水平岩层弯曲隆起褶皱山系岩层断裂张开182、地壳运动机制——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及其划分①板块的概念②六大板块的分布(图)2、地壳运动机制——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及其划分①板块的概19(2)板块运动与地壳活动的关系①板块内部地壳稳定②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分布在此。(2)板块运动与地壳活动的关系①板块内部地壳稳定②板块交20(3)板块移动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①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3)板块移动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①板块张裂:形成21②板块相撞挤压:

A、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图)B、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巨大山脉喜马拉雅山形成形成②板块相撞挤压:A、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海沟、岛弧、海22(三)、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含义:地壳运动 岩层变形、变位地质构造类型:褶皱、断层(三)、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含232、构造类型与地貌(1)褶皱(背斜、向斜)与地貌岩层形态(一般形态)

地貌背斜向斜向上拱起向下弯曲山岭(早期)谷地(后期)谷地(早期)山岭(后期)概念: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图)2、构造类型与地貌(1)褶皱(背斜、向斜)与地貌岩层形态(24褶皱的形成及构造地貌褶皱的形成及构造地貌25(2)断层与地貌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就会破裂,并沿断裂面错动

成因(2)断层与地貌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26形成的地貌(图)断层形态上升岩块下降岩块断裂带构造地貌实例块状山地或高地庐山、泰山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裂谷、陡崖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地貌(图)断层形态上升岩块下降岩块断裂带构造273、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对找矿、找水、工程建设有帮助(图)A、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B、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较易找到地下水C、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3、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对找矿、找水、工程建设有帮助(28储油构造储油构造29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3、找油气应在图中

找,找地下水应在图中

找。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30(四)、外力作用与地貌1、外力作用形式2、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3、风力作用与风成地貌(四)、外力作用与地貌1、外力作用形式31再见再见323、风力作用与风成地貌风力作用侵蚀

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地表沙尘和碎屑物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戈壁和裸岩荒漠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裸岩荒漠、风蚀柱、风蚀蘑菇沉积

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便导致风沙沉积沙丘、沙垄、黄土堆积3、风力作用与风成地貌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332、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流水作用侵蚀

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沟谷和河谷流水使沟谷和河谷加宽加深使地表变得崎岖。瀑布、峡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也是流水侵蚀的结果沉积

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起来山区河流在山口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2、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沟谷和河谷流水使沟34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同名221)课件35东非裂谷东非裂谷36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同名221)课件37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同名221)课件38断层的形成及地貌断层的形成及地貌39流水侵蚀地貌流水侵蚀地貌40流水堆积地貌流水堆积地貌41风力侵蚀地貌(风蚀地貌)风力侵蚀地貌(风蚀地貌)42风力沉积地貌(风积地貌)风力沉积地貌(风积地貌)43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建湖二中凌立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建湖二中凌立春44复习旧课地球圈层结构岩石圈的结构及物质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复习旧课地球圈层结构45地球物质圈层地球物质圈层46岩石圈与地壳岩石圈与地壳47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48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49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同名221)课件50华山中峰断块山华山中峰断块山51流水侵蚀地貌流水侵蚀地貌52流水堆积地貌:长三角流水堆积地貌:长三角53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地貌:风蚀蘑菇54风积地貌:沙丘风积地貌:沙丘55岩石圈地表形态千姿百态,这些地貌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呢?岩石圈地表形态千姿百态,这些地貌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呢56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本课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内、外力作用的

关系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本课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57内容纲要1、地壳的变动2、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3、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构造地貌4、外力作用与地貌内容纲要1、地壳的变动58(一)、地壳的变动1、地壳变动的表现:地表形态的变化2、地壳变动的原因: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一)、地壳的变动1、地壳变动的表现:地表形态的变化2、地59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

太阳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使地表隆起或拗陷,形成高山和盆地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分类能量601、地壳运动(1)水平运动岩层弯曲隆起褶皱山系(图)岩层断裂张开裂谷、海洋(图)(二)、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2)垂直运动地壳抬升地壳下沉①地表高低起伏②海陆变迁1、地壳运动(1)水平岩层弯曲隆起褶皱山系岩层断裂张开612、地壳运动机制——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及其划分①板块的概念②六大板块的分布(图)2、地壳运动机制——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及其划分①板块的概62(2)板块运动与地壳活动的关系①板块内部地壳稳定②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分布在此。(2)板块运动与地壳活动的关系①板块内部地壳稳定②板块交63(3)板块移动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①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3)板块移动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①板块张裂:形成64②板块相撞挤压:

A、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图)B、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巨大山脉喜马拉雅山形成形成②板块相撞挤压:A、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海沟、岛弧、海65(三)、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含义:地壳运动 岩层变形、变位地质构造类型:褶皱、断层(三)、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含662、构造类型与地貌(1)褶皱(背斜、向斜)与地貌岩层形态(一般形态)

地貌背斜向斜向上拱起向下弯曲山岭(早期)谷地(后期)谷地(早期)山岭(后期)概念: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图)2、构造类型与地貌(1)褶皱(背斜、向斜)与地貌岩层形态(67褶皱的形成及构造地貌褶皱的形成及构造地貌68(2)断层与地貌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就会破裂,并沿断裂面错动

成因(2)断层与地貌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69形成的地貌(图)断层形态上升岩块下降岩块断裂带构造地貌实例块状山地或高地庐山、泰山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裂谷、陡崖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地貌(图)断层形态上升岩块下降岩块断裂带构造703、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对找矿、找水、工程建设有帮助(图)A、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B、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较易找到地下水C、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3、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对找矿、找水、工程建设有帮助(71储油构造储油构造72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3、找油气应在图中

找,找地下水应在图中

找。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73(四)、外力作用与地貌1、外力作用形式2、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3、风力作用与风成地貌(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