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希贵的博客_第1页
盛希贵的博客_第2页
盛希贵的博客_第3页
盛希贵的博客_第4页
盛希贵的博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盛希贵的博客中国大陆新闻摄影理论研究20年概述(一)2003年11月16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五届团体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会在深圳举行,因为出国,未能参加,十分遗憾。其实,进入2003年以来,一直惦记着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这个活动做点事情。无奈忙于行政管理、教学准备和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叹时光飞逝,琐事缠身,精力不济,分身乏术。

2003年9月,新一届研究生入学,我给我的两位硕士研究生周邓燕和陈飞布置了任务: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编辑出版的9本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为线索和研究对象,梳理20年来中国大陆新闻摄影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为这不平凡的20年做个总结,也为今后的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做些基础性的工作,为未来的广大新闻摄影理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背景描述。我想,这项工作是有意义的,是我们应该做也值得做的,是必须做好的。

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首先,9本书中的600多篇文章要逐一精读,做提要,做索引,工作量大。后来,我建议请他们同届的同学尹栋逊也来参与该项工作。经过多次研讨,在他们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6万余字的文稿。经过审阅,部分内容曾在《中国摄影报》发表。该项工作,也得到曾璜等的关注和支持。

现将全文分开发表,希望对新闻摄影理论研究者和新闻摄影实践者们能有一点参考价值。由于认识能力、理论水平和时间所限,肯定会有不尽周详和疏漏之处,甚至有许多偏颇和谬误,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使得新闻摄影之理论越辩越清。中国大陆新闻摄影理论研究20年发展历程概述盛希贵周邓燕陈飞尹栋逊一、综述

从1983年10月27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到2003年11月16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五届团体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会在深圳举行,中国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又走过了整整20年。

改革开放后的这20多年,是中国社会深刻变革、中国媒体发展改革、中国报刊发展改革、中国新闻摄影迅速发展变革的20多年,其间9届中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的论文集,反映了20年来业界改革的得失、不同年代人们所关注的新闻摄影基本理论问题,以及这些理论随着实践的开展而发展变化的历程。

根据1983年第一届理论年会到1995年第六届理论年会的前言部分所给的数据,前6本论文集共收入412篇文章;第七、八、九届年会论文集未提供收录论文的数据,在本文中按照获奖论文、入选论文和会议主题报告三部分给予统计,计198篇;合计610篇。

本文按照基础理论、业务探讨、机制演变、法律与道德问题、学科建设、对外交流和借鉴等部分,整理归纳出这20年来中国新闻摄影理论发展的大致脉络,并对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提出看法。

在这些部分中,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新闻摄影的定义、特性、地位功能、体裁、题材、评价标准等;业务发展理念部分包括对新闻摄影两大主体——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的论述及其业务理念的发展变化。

按照上述分类,我们对610篇文章进行了归类统计(见下表)。有三点需要说明:

第一,把某篇文章归入某一类的依据是文章的主题,或者该文章有较完整的部分论述了相关问题;许多文章所谈内容有较强复合性,写作角度多样,如在探讨办报方针的过程中涉及新闻摄影定义和特性,在论及体制变革的时候兼谈新闻摄影策划,等等,我们暂将这类文章按照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类。

第二,90年代以来,综述新闻摄影发展历程的文章数量大增,多篇文章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中国新闻摄影发展不同阶段的活动,此外,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一些人物述评、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编辑出版的一些图书的书评和介绍,在论文集中都有收录。对于这两部分的内容,我们仅从中提取相关的理论论述。

第三,为了文章的整体性,本文略去了应归入新闻摄影史的文章和内容;考虑到统计的完整性,本文在下表中设“其它”一项,把中国新闻摄影活动、人物评述和摄影图书评介都归入其中。

综上所述,下表的归类划分中有重复计算的部分。这种分类仅仅是为了便于统计和论述,在分类方法上尚有应细化和值得商榷之处。年份归类标准198319851988199019931995199719992002合计定义特性251011105588486地位功能76874344548体裁题材7696891231676评价标准114334112635业务探讨383338402835342645317法制道德120001111016机制变革121148710842学科建设0310202008对外交流011313100120其它45288436040合计94/7472/6486/7376/7066/6567/6672/5860/5895/79688/610(注:斜线“/”后的数字为每本论文集实际文章数。)

从上表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新闻摄影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定义、特性、地位和功能方面研究的特点是:关于定义及特性的探讨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在新闻摄影理论研究重新起步的八十年代初,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更为突出。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探讨、澄清有助于从根本上摆脱文化大革命中对新闻摄影理论和业务发展方向的扭曲,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拨乱反正,为后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事实上,在此后的多年中,出现的一些争论也还是因为没有对定义和特性等基本问题取得一致而明确的认识。同时,理论也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越是本质的东西,对其认识越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新闻摄影的定义和特性的研究就是随着新闻摄影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定义与特性密切相关,定义当中往往包含着对其特性的揭示。对新闻摄影定义的分歧,主要在其根本属性,即新闻摄影属于摄影范畴还是新闻范畴,而这一分歧又集中体现在新闻摄影特性中关于艺术性的争论。新闻摄影的特征决定了其在现代新闻事业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职能,以及凭借其职能的发挥而取得的相应地位和优势。

一种理论观点的提出常常有其自身的背景和相关理论的支持,也必有其相对合理性。单纯的赞成或反对一种说法是没有意义的,况且有些问题现在看来已经有所定论。我们进行回顾和归纳的目的在于结合对社会和新闻实践发展的历史背景的分析,来梳理20年来我国新闻摄影理论发展的脉络,为今后的新闻摄影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借鉴和启发。

二、业务经验总结、概括和应用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多达317篇,占论文总数过半,从中可以看出新闻摄影界对实践需求和应用理论研究的关注。每本论文集中这部分文章的数量都远远超出其他文章的数量。

20世纪80年代,讨论集中在新闻摄影记者的采访和拍摄技巧、记者修养、素质方面,计有110余篇,其中,历年来有关对摄影记者修养和素质要求的文章70余篇,从分布的时间来看,比较集中出现在1983年、1996年和2003年的论文集中,这几个时期分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改革的转型期,说明时代的发展要求新闻摄影记者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如果不及时跟上技术变革、实践改革和观念更新的步伐,很快就会遭到市场和业务竞争的淘汰;拍摄方法和拍摄技巧一度是大家热衷探讨的问题,有30余篇,其中有近10篇文章专门针对“抓拍”和“摆拍”进行了讨论,8篇文章集中论述了人物拍摄的重要性和其拍摄方法,这样集中的探讨在历年的论文中是不多见的。

20世纪90年代,围绕新闻摄影记者的文章数量减半,图片编辑业务实践和专业理念探讨成为热门话题,有近20篇文章提到新闻摄影策划,12篇文章总结文字说明写作,8篇谈及图片编辑的地位与作用。从统计的数据来看,这部分文章共有60余篇,而20世纪80年代只有约20篇文章探讨图片编辑问题。

三、与新闻摄影相关的法律道德问题随着报刊运作市场化和图片市场的兴起越来越受到关注。

1999年以前,每届年会只有零星的一两篇文章涉及新闻摄影法律道德方面话题,而2002年第九届年会上,就有10余位作者同时对这方面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新闻法》尚未出台之前,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涉及新闻摄影侵犯肖像权、新闻采访中摄影记者人身安全受侵犯、侵犯新闻摄影作品著作权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在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提出了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自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维护摄影记者的权益等多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理论探讨。另一方面,随着90年代以来报纸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比80年代增多,很多作者的论述都强调了新闻摄影改革的背景。

四、新闻摄影学科建设和对海外新闻摄影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比重在逐年减少。

20年来,只有8篇文章谈及新闻摄影学科建设方面的内容,只占论文总量的1%略高。这方面的论文分别出现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中期,从90年代后期起成为理论年会的空白。

对海外新闻摄影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则基本停留在80年代,其高潮出现在1988年,由于“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即“荷赛”)在当年1月21日至27日通过“国际新闻摄影周”引进到国内,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上。在此之前出版的《全国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召集会议,并编辑出版的论文集)中曾有一些对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有关新闻摄影的理论观点的介绍和评价,如美国新闻摄影史简介方面的文章较为全面、详尽,成为后来许多相关文章引用的材料。后来的相关介绍和论述,极少能够超出当时的水平,

中国新闻摄影理论20年来的探索,既是对20年来我国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和新闻摄影实践成果的总结和理论概括,又引导着中国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和实践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成果令人欣喜,但暴露的问题也令人担忧。

例如,高校和新闻研究院所的教学研究人员、在校学生和理论研究者们,在80年代初期曾是引进海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我国业界实践发展并给予理论指导的主要力量。第一到第四届年会,有近30篇文章来自高校师生,与论文集中的其它论文相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是,从1993年第五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至1999年,这一数量下降到1/3左右,直到2003年的第九届年会上,才又出现了4篇高校从事新闻摄影研究的教师和学生的论文。

又比如,有关视觉传播的理论在国外已经有较为成熟的论述,传播学传入我国也有几十年的时间,但我国的新闻摄影理论中,能够运用传播学理论进行论述的文章极少,更谈不上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在给这600余篇文章归类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感受是第一个十年的论文的理论水平普遍高于第二个十年;而从这9本新闻摄影论文集收入的文章能够看出,将理论概括与实践总结混淆,导致所论多限于“术”、少于“学”,学与术的矛盾在文集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从总体上看,从现象和感知、感想层面上描述现象的文章占了极大比重,许多作者在文章中大量抒发个人经验和体会,缺少理论依据和理论上的概括、凝炼、提升,这一点可以从文章所引参考书目极少窥见一斑。引用理论观点、文献资料、翔实材料是论文写作的一大特点,而600余篇文章中规范地注有引文出处的不到20篇,在这20篇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文章所占不到1/4。

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2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中国新闻摄影走过的20年不平凡的历程,在归纳新闻摄影理论发展的脉络和背景的时候,我们首先为20年来的成就和业绩鼓掌叫好,同时,也想给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我们提出的具体建议如下:

一、在基础理论研究和以实践总结为特点的应用理论研究中,应立足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摄影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时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如哲学、传播学、影像学、符号学、文艺学、文化学等理论,提升新闻摄影理论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

二、扩大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参与者的范围,使高校师生,尤其是研究新闻摄影的研究生成为新闻摄影理论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以命题形式或立项形式发动他们参与新闻摄影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研究。

三、提升论文写作水准和论文集的编辑出版的水平,使之能够成为后来者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论文写作提供材料检索的可靠来源。写作者在引用材料的时候,引用的部分均应详细注明出处,包括作者姓名、作品名称、页码、出版社地点、出版社(或刊物)名称、出版时间、版次等,这是论文写作应有的严谨态度,是对被引用者的尊重;也便于核实,是对编辑出版者的尊重。参考书目:1980年摄影理论年会论文稿,中国摄影家协会编印,1980年10月1981年摄影理论年会论文稿,中国摄影家协会编印,1981年10月1982-1983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中国摄影家协会编印1983年第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内部发行1985年第二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内部发行1988年第三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过程论与新闻摄影》,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8月1990年第四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1月1993年第五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现状挑战展望》,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4年12月1995年第六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新阶段新路子》,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6年3月1997年第七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高扬邓小平理论旗帜》,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2月1999年第八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思考的相机》,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年6月2003年第九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奋力推动新闻摄影与时俱进》,北京,长城出版社,2003年4月20年概述(二):新闻摄影定义的探讨关于新闻摄影究竟是什么的问题,答案可能列举出很多,人们的认识至今仍难统一。正是因为弄不清新闻摄影的概念,带来了很多问题和麻烦。

比如,因为不把新闻摄影当成“图文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报道新闻的时候,重拍摄轻采访、重图片轻文字说明,以至于写不出文字说明或胡乱编造、图文难以结合,从而影响了新闻信息传播的公正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在评介新闻摄影报道的时候,只谈论图片,不谈论文字,或者只谈标题,不谈论交待新闻要素的解释性说明,因而造成“断章取义”,影响了人们对新闻摄影报道的全面认识与评价。

典型的例子有《乌干达干旱的恶果》,在评论该报道的时候,人们往往只谈论形式,不谈论内容,没有同时提供文字说明交待新闻要素,也不介绍拍摄图片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背景,造成了“乌干达=非洲=干旱”的错误印象,其实乌干达并非干旱国家,干旱只是偶尔在局部地区发生。(参见安佑忠的博客:/anyouzhong/,其中有全面介绍乌干达的图片和详细文字。)迈克·维达斯

中国大陆新闻摄影理论研究20年发展历程概述盛希贵周邓燕陈飞尹栋逊

二、新闻摄影定义的探讨

新闻摄影的定义是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初期大家探讨的热点之一。受传统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的影响,新闻摄影一般被认为是“以可视的视觉形象——照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o""[1]即形象新闻。

(一)对于新闻摄影的属类问题,即新闻摄影是“新闻形式”还是“艺术形式”,一直存在着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新闻摄影属于摄影艺术的范畴。1983年,韩荣志在《对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关系的探讨》一文中认为,摄影艺术包括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共同点是基本的、主要的……他们的区别和界限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而是大同小异,是侧重点不同,要求不同,程度不同”,\o""[2]明确主张新闻摄影是艺术。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闻摄影既属于新闻学范畴,又属于艺术范畴。1985年,马昭运在《浅谈新闻摄影的规律和特征》一文中认为,新闻摄影就是“通过镜头摄取的画面,用可视的典型瞬间形象向人们传递新闻信息的报道形式,也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形象报道,即形象化了的事实新闻”,\o""[3]因此具有新闻属性,同时,它还“是一种摄取具体事物的典型瞬间的纪实性的形象造型艺术”。\o""[4]

更多的观点则认为,新闻摄影属于新闻学范畴。理由包括:

第一,“新闻摄影是一种以摄影画面形象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新闻形式。它的产品新闻照片,是新闻现场情景的摄影纪实,并与文字说明相结合成的一种形象新闻。”\o""[5]它的“基本任务是报道各种新的事实,属于新闻工作范畴”。\o""[6]

第二,“新闻摄影首要的是新闻,图片只是新闻的载体,”新闻摄影是否具有艺术性,“关键之处在于我们从哪种价值体系来衡量新闻图片,”\o""[7]从艺术的角度看就具有艺术性,从新闻的角度就不具备。

第三,有些新闻摄影作品可以作为艺术品看待,但新闻摄影作品转化为艺术作品是有条件的。

第四,从基本属性、基本职能、表现方法、文字说明等各个方面来看,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都是不同的。“如果把新闻摄影看作摄影艺术的一个门类,就容易造成用摄影艺术的标准去衡量新闻摄影的情况,从而妨碍新闻摄影按照自身的规律去探索、去发展。”\o""[8]

(二)新闻摄影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导致了新闻摄影定义的多元化

“我们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必须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o""[9]新闻摄影用照片报道新闻,无疑是作为一种新闻形式被人们主要在新闻的范畴中探讨,它是一种新闻载体。那种认为新闻摄影是“用形象报道新闻的一种艺术形式”\o""[10]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产生这种概念的根源在于有人认为摄影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摄影作品就是艺术作品,那么凡是由摄影形式表现的也就是艺术的。但是,没有什么天生就是艺术的,摄影是一种技术手段,他被应用于艺术表现,即我们所说的艺术摄影,才成为一种艺术品种;它的直观纪实的特性突出应用于新闻传播,它就是一种新闻形式。关于新闻摄影是否具有艺术性的问题,后面再做专门探讨。

值得一提的还有:1990年卢久新在《明确概念分清属类》一文中,提出把大概念拆为小概念,从内容上把“新闻摄影”分为“新闻摄影”和“摄影新闻”进行分别定义和研究。“摄影新闻就是现场摄取的凝结的形象新闻,”“新闻摄影就是为获取现场凝结的形象新闻而进行的摄影。”\o""[11]

三、对于新闻摄影概念和内涵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一,从“形象”到“真实的典型瞬间形象”。形象性从一开始就在新闻摄影的定义中被着重强调,这是新闻摄影区别于文字报道的主要特征。1983年第一届新闻摄影年会及其以前的相关论文中,都是以“形象”或者“可视形象”来定义新闻摄影的,但是到了1985年第二届年会,更多的论文在定义中加入了“真实的”、“典型瞬间”形象。后者对新闻摄影形象性进行了更加明确的限制和界定,这也是新闻摄影实践不断丰富的结果。照片所表现的当然是可视的形象,但是未必是真实的、现场抓拍的和能传递准确、有效信息的,所以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是真正的新闻照片。大跃进和文革时期,有许多用照片弄虚作假创造出来的宣传形象就是我国新闻摄影史上的耻辱和教训。对新闻摄影形象真实性和典型瞬间性的强调,是对新闻摄影定义和特性认识的深化。

第二,从“照片”到“图文结合”。在新闻照片主要作插图等配角的时代,新闻摄影就是指照片,等到图片新闻、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系列摄影报道、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等多种体裁出现后,才有了“文字说明是新闻照片的一部分”\o""[12]的概括。但摄影记者不重视图片说明的现象一直存在,“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存在概念化、公式化的问题。”\o""[13]新闻摄影的内涵在图文关系上也一直被修正和补充。早在1983年就有人给新闻摄影定义说它是“与文字说明相结合成的一种形象新闻”\o""[14],1985年又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结合具有新闻信息的文字说明”。\o""[15]现在已经十分明确,新闻摄影报道由摄影图片、标题、和文字说明三个要素构成。\o""[16]

第三,从“报道说”到“信息说”。传统新闻定义经历了由“报道说”到“信息说”的过度,并对新闻摄影的定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1985年,第二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上,复旦大学颜志刚提出的新闻摄影的定义是:“新闻摄影就是用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或与该新闻相关联的事实),结合具有新闻信息的文字说明进行报道。”\o""[17]

1986年蒋齐生在《再议照片形象说话与文字的关系》一文中说,“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传递信息。”这是对新闻摄影功能的进一步明确。

但这个定义对新闻摄影中图文关系的认识有不足之处,盛希贵在其《新闻摄影》一书中对此做了修订,认为“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o""[18]。这就对新闻摄影的属类、特性、内容、功能都给出了明确界定,并反映了新闻摄影实践的不断发展。

恩格斯说“任何定义都是微小的”。1990年第四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以后,关于新闻摄影定义的争论就逐渐减弱,人们更多地关注新闻摄影实务的改革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这也在某中程度上反映了新闻摄影理论研究的不断拓展和学科体系的不断成熟。新闻摄影的定义也必将继续随着新闻摄影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o""[1]李仲魁:漫谈新闻摄影中的人物特写,《1983年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第270页,1983年\o""[2]韩荣志:对新闻摄影和摄影艺术关系的探讨,《1983年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第111页,1983年\o""[3]马昭运:浅谈新闻摄影的规律和特征,《1985年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第16页,1985年\o""[4]同上\o""[5]袁苓:正确把握新闻摄影的特点,《1982—1983年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第135页,中国摄影家协会编印,1983年\o""[6]同上\o""[7]高远:浅析新闻摄影的范畴,《新阶段新路子》,第336页,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6年\o""[8]葛新德:新闻摄影不是摄影艺术的属类,《挑战现状展望》,第323页,经济日报出版社,1994年HYPERLINK"/vocbloghttp://ed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