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课程设计明书_第1页
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课程设计明书_第2页
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课程设计明书_第3页
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课程设计明书_第4页
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课程设计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课程设计)(普通高等教育)论文题目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设计)班级学号姓名zxc指导教师职称

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1.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传动方案:如下图所示:主轴齿轮、惰轮、压辊轴齿轮共同组成本装置的增速部分。传动方案:电动机经过减速器将运动传至环模,环模经增速机构中的主轴齿轮传递扭矩至堕轮,由堕轮进行换向并传递至压辊轴齿轮。当主轴驱动主轴齿轮运动时,惰轮和压辊轴齿轮同时被驱动,形成环模与压辊的相对运动。2.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设计原始参数。生物质颗粒直径d=14mm,配用电动机型号YD160M-2,成型环模转速n=450rYD160M-2电动机的额定转速nN=2920rmin,额定功率PN=11Kw,额定转矩T3.设计任务1设计计算说明书2完整的工程设计图(包括总装配图、部件图和零件图)要求:1)图纸幅面和标题栏采用国标,总装配图为A3或A2幅面复印纸,其余为A4幅面复印纸;2)所有设计图纸为二维视图,总装配图完整、零部件间的装配关系表达清楚。

目录: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设计任务书 1题目:设计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 21.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传动方案: 22.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设计原始参数。 23.设计任务 2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设计说明书 41.传动比的确定 42.计算成型机输入扭矩M 43.确定压辊轴的输入功率 44.确定环模线速度 55.确定环模内外径及压辊外径 56.确定环模孔排数 57.齿轮的设计计算 67.1高速级(压辊轴齿轮与惰轮)的设计计算 67.2.低速级齿轮(惰轮与主轴齿轮)设计计算 108.轴的设计 148.1.轴的材料及最小直径选定 148.2.轴的结构设计 149.轴的校核 169.1.力学模型的建立 169.2压辊轴上所受作用的计算 179.3.压辊轴的弯矩、扭矩及其校核 1810.键的选择与校核 19【参考文献】 20

生物质柱塞环模成型装置设计说明书1.传动比的确定传动比的分配已知电动机额定转速nN=2920rmin、环模与压辊的传动比i模=3,则增速部分传动比:i增=1/3,增速部分中,根据优先序列和传动比最优化原则,取电动机减速至环模柱塞压辊的传动比i2.计算成型机输入扭矩M根据所配用的电动机和环模的转速选择减速器,计算成型机输入扭矩MM=9550PPN─n—电动机额定转速(rpm)i—电动机减速至环模柱塞压辊的传动比则成型机压辊上的输入扭矩M=3.确定压辊轴的输入功率电机的输入功率是:P查询机械设计手册可知,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效率0.97~0.98,一般圆柱齿轮传动的效率为0.96,则总传动效率为:η=0.98×可得压辊轴功率:4.确定环模线速度根据相关资料和合理性设计,取环模线速度:υ=7m/s5.确定环模内外径及压辊外径环模内径d1=60v已知环模转速:n=450rmin,环模线速度可得环模内径:又环模成型模孔长径比H:d=6:1,生物质颗粒直径d=14mm,可得环模成型模孔长:H=84mm,进而可得环模外径:又已知环模与压辊的传动比i模=36.确定环模孔排数选定压辊上每圈的柱塞数为10,柱塞的长度L=10mm,又知环模的转速为n=450rmin,则压辊的转速n棍=则柱塞1s内的功率Pz式中:P为生物质成型所需压力(Pa),S为柱塞的横截面积(m2),L是柱塞的长度(m),N1是压辊上每圈的柱塞数,柱塞1s内的功率P环模的排数N=PYPZ,式中PY则环模的排数N=PYPZ7.齿轮的设计计算7.1高速级(压辊轴齿轮与惰轮)的设计计算1.齿轮的材料、热处理方式、精度等级与齿数的选择1)按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按载荷及速度并不高,选用7级精度3)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40HBS4)选压辊轮齿轮的齿数为,根据传动比,得堕轮齿数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根据设计公式:(1)确定公式内的的各计算数值。1.选定实选;2.计算压辊齿轮传递的转矩T=N∙95.5×105即压辊齿轮传递的转矩T=N∙3.查表选取齿宽系数Φ4.查表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5.按齿面硬度查得压辊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σHlim1=600Mpa;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6.计算应力循环次数。NN7.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有[[(2)计算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t,代入[d2.计算圆周速度vv=3.计算齿宽bb=4.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b模数m齿高h=2.25b5.计算载荷系数根据v=4.14m/s,7级精度,由图表查得动载系数KV=1.12又查得使用系数KA=1,用插值法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KHβ由bh=8.89,KH故载荷系数K=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矫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7.计算模数。m=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m≥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1..查得压辊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σFE1=500MPa;惰轮的弯曲疲劳极限2.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则有[[4.计算载荷系数KK=5.查取齿形系数查表得YFa1=2.806.查取应力校正系数查表得YSa1=1.557.计算压辊齿轮、惰轮的YFaYY惰轮的数值大(2)设计计算m≥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即模数与齿数的乘积)有关,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2.04并就近圆整为标准值m=2mm,按接触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1z惰轮的齿数z这样设计出来的齿轮传动,既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结构紧凑,避免浪费。4.几何尺寸计算(1)计算分度圆直径dd(2)计算中心距a=(3)计算齿轮宽度b=取B2=70mm7.2.低速级齿轮(惰轮与主轴齿轮)设计计算1.齿轮的材料、热处理方式、精度等级与齿数的选择1)按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按载荷及速度并不高,选用7级精度。3)选择小齿轮(即惰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大齿轮(即主轴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4)又由于惰轮齿数z1=48,则主轴齿轮齿数z2=2×48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由设计计算公式(10-9a)进行试算,即(1)确定公式内的的各计算数值。1.选定实选;2.计算惰齿轮传递的转矩T3.查表选取齿宽系数Φ4.查表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5.按齿面硬度查得压辊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σHlim1=550Mpa;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6.计算应力循环次数。NN7.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有[[(2)计算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t,代入[d2.计算圆周速度vv=3.计算齿宽bb=4.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bh模数m齿高h=2.25b5.计算载荷系数根据v=3.05m/s,7级精度,由图表查得动载系数KV=1.12又查得使用系数KA=1,用插值法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KHβ由bh=17.33,KH故载荷系数K=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矫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7.计算模数。m=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m≥(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1..查得压辊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σFE1=380MPa;惰轮的弯曲疲劳极限2.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则有[[4.计算载荷系数KK=5.查取齿形系数查表得YFa1=2.3326.查取应力校正系数查表得YSa1=1.6927.计算压辊齿轮、惰轮的YFaYY惰轮的数值大(2)设计计算m≥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即模数与齿数的乘积)有关,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1.30并就近圆整为标准值m=2mm,这样设计出来的齿轮传动,既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结构紧凑,避免浪费。4.几何尺寸计算(1)计算分度圆直径dd(2)计算中心距a=(3)计算齿轮宽度取B2=64mm5.结构设计数据所有齿轮传动的尺寸名称计算公式模数m=2压力角α=20°齿数zzz传动比i=分度圆直径ddd齿顶圆直径ddd齿根圆直径ddd中心距aa齿宽BBB8.轴的设计8.1.轴的材料及最小直径选定1)根据工作条件,初选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2)按扭转强度计算,轴的扭转强度条件为τT式中:τT为扭转切应力(MPa);T为轴所受的扭矩(Nm);WT为轴的抗扭截面系数(即轴的直径d≥应当指出,当轴截面上开有键槽时,应增大轴颈以考虑键槽对轴的强度的削弱。对于直径d≥100mm的轴,有一个键槽时,轴颈增大3%;有两个键槽时,应增大7%。对于直径d≤100mm的轴,有一个键槽时,轴颈增大5%~7%;有两个键槽时,应增大10%~15%。这样求出的直径,只能作为承受扭矩作用的轴段的最小直径dmin。A0值由机械设计[2]表15—3确定:取A0=112。压辊轴:d'1min=A0惰轮轴:d'2min=A0主轴:d'3min=A03P8.2.轴的结构设计(1)压辊轴的结构设计1)各轴颈直径的确定d11:安装轴承,取d11=45mm,选取圆柱滚子其尺寸为d×D×B=45mm×85mm×19mmd12:轴肩,用于轴承左端的定位,取d12d13:齿轮和轴做成一体,d13为齿轮的齿顶圆,dd14:轴肩,用于压辊右端的轴向定位,取d14d15:安装压辊,取d15=40mm,左端用轴端挡圈定位,取轴端挡圈直径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L11:由滚动轴承确定,取LL12:由装配关系确定,取L12=10L13:由齿轮宽度确定,取L13L14:由轴肩高度和装配关系确定,取L14L15:选取压辊的长度为60mm确定,取L15(2)惰轮轴的结构设计1)各轴颈直径的确定d21:安装轴承,取d21=30mm,选取圆柱滚子轴承NF206,其尺寸为d×D×B=30mm×62mm×16d22:轴肩,用于齿轮右端和轴承左端的轴向定位,取d22d23:安装齿轮,取d23=30mm,左端用轴端挡圈定位,取轴端挡圈直径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L21:由滚动轴承确定,取L21L22:由轴肩高度和装配关系确定,取L22L23:由齿轮的宽度确定,取L23(3)主轴的结构设计1)各轴颈直径的确定d31:安装联轴器,取最小直径d32:安装轴承,取d32=40mm,选取圆柱滚子轴承N1008,其尺寸为d×D×B=40mm×68mm×15d33:轴肩,用于轴承的右端定位,取d34:安装齿轮,取d35:齿轮的右端定位,取d36:轴肩,环模的左向定位,d37:安装环模,d38:安装轴承,d38=60mm,选取圆柱滚子轴承N1012,其尺寸为d×D×B=60mm×95mm×18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L31:L32:由轴承端盖的宽度和装配关系确定,取L32=20mmL33:轴肩取L33L34:安装齿轮,取L34L35:由装配关系确定,取L35L36:由轴肩高度和装配关系确定,取L36=10L37:由环模厚度关系确定,取L37L38:由滚动轴承和装配关系确定,取9.轴的校核9.1.力学模型的建立以压辊轴的受力情况为例来建立力学模型,压辊轴所受的力绘出的受力分析图如下其竖直面受力分析图为:水平面受力图:9.2压辊轴上所受作用的计算FF压辊齿轮所受切向力:FF则转换为竖直和水平方向的力为:FN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