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专题答案_第1页
古代汉语专题答案_第2页
古代汉语专题答案_第3页
古代汉语专题答案_第4页
古代汉语专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5《古代汉语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9M(L)m"^4M6H2_《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作业一一、填空(30分)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古埃及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汉字。

2、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秦书八体是: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新莽时代的六书是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鸟虫书。

4、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采用的字体是小篆。

5、大篆的名称始见于《汉书·艺文志》。

6、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是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小篆;从小篆变为隶书;从隶书变为楷书。

7、甲骨文是在1899年被金石学王懿荣偶然发现的。甲骨主要出现在河南安阳,那里是殷商王盘庚迁殷后的商王朝都城的遗址,称作殷墟。

8、完整的甲骨卜辞,大概记载四个方面的内容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9、辞记录的行款主要有:竖行左行;竖行右行;左右对贞,从中间起,左半左行,右半右行。4D&m2o%z'L

v+q;q3f

10、甲骨文形体的主要特点是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字体不规范。;u*f9h#s/a

11、占卜时,对占卜的事,经常要从正反两方面设问,称为对贞。

12、甲骨学者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根据他所定的十项标准分为五个时期,具体是:(1)盘庚、小辛、小乙、武丁;(2)祖庚、祖甲;(3)廪辛、康丁;(4)武乙、文丁;(5)帝乙、帝辛(纣)。+t:f4~+X)r$s;M

X/t5n

13、刘锷的《铁云藏龟》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孙诒主的《契文举例》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书。考释方面含有大成的著作有于省吾的《甲骨文字诂林》,资料方面最丰富的著有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工具方面有孙海波的《甲骨文编》,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综合研究著作有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N

k5T(@

p._:s${"Q9k

14、在铜器上铸铭文,开始于商代后期,两周则大为流行。

15、金文字体与甲骨文的不同主要有:(1)商代金文象形程度很高;(2)从笔势看,由于金文是范铸,多保存肥厚的笔法,甚充实的团块,而甲骨文是刀刻,一般将圆形改为方形,团块则只勾勒轮廓;(3)与甲骨文比,金文的书写款式比较规整,或正或反、或斜或倒的情况比起甲骨文来少得多了,偏旁的位置也是如此,尽管金文还有变换偏旁的位置的,但比起甲骨文来显著地减少了。1l

p6E(^1e3k+E

16、春秋晚期以后金文美术字字体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故意将笔画拉长,甚或作曲折宛转之势;二是在字形之外,加画鸟虫之类的装饰品。

17、战国时期六国文字又称古文。六国文字的特点是:草体和俗体游行;文字异形。#W"O$D4F0u

18、秦国文字直接承袭西周的文字。/M7H4O&H/_5i!f1a&t

19、目前发现的秦国文字,有石鼓文和诅楚文等石刻文字。据学者考证,这些石鼓约刻成于春秋战国之交,即秦悼公、厉公之世。诅楚文是秦王诅咒楚王而祈求天神保佑的文字。这些刻石大约在惠文后元至武王之际所刻。

20、隶书一般分为古隶和汉隶。隶书产生于战国末期,它是在战国末期秦国篆书的基础上形成的。隶书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大约西汉武帝、昭帝之后,隶书已经成熟了。这种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完成。

21、楷书又名正书或真书。这种字体是在汉隶草体基础上形成的。楷书的形成,大约在东汉后期。魏晋时代是它与今隶并行的时期。"W'E6R!e/A)t1K1v8s

22、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这时的六书大概是识字的科目。首次说出六书内容的,是班固,对六书解释最详细的是许慎。

23、许慎对“六书”的说解是: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扌+为),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4、清代学者载震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他提出的“四体二用”说的意思是只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二者是用字的方法。

25、唐兰提出的三书产的意思是把汉字分为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类。

26、假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6G5B:M$S8n/c!G2V!L

27、陈梦家、刘又辛将文字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是象(表)形、假借、形声。

二、解释下列名词:(10分)/o%O2A9C!O'[.p%z/G

1、图画文字:文字画进一步发展,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形成图画文字。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质的飞跃。它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作原始文字。它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4T,~5~3a!M/A

2、籀文:后世所谓籀文,也就是指的大篆。它是西周晚期的欲以统一全国文字的字体。

3、甲骨卜辞:我们所看到的甲骨文就是当前刻在甲骨文上的卜辞,所以又称甲骨文为甲骨卜辞。*N9R

|$\

Y

4、钟鼎文:金文最初发现于钟鼎等器物上,所以又称作钟鼎文。)C.h+J8g6j3I,F3C

5、隶定:把用楷书的笔法书写古文字字形称作“隶定”。2r'e&k*`,J4E.}.J5r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如何判定汉字所属的类型?

一种文字的性质,实际上就是这种文字属于何种类型,而文字的类型,是由构成这种文字的字符的特点来决定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字符的特点,以判定这种文字所属的类型。一是从字符的表意、表音作用来划分,文字可以分为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二是从字符与语言中各要素的关系来划分,文字可以分为句意文字、表词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字母文字)。5f"e(e8O2|3l8B2C3V

2、为什么教材也认为“汉字也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这和西洋学者所说的汉字是表意文字有什么不同?6t;S6F1v1I!S3u!W"P$N

教材所说的表意文字不同于西洋学者贬低汉字时所用的表意文字的概念,必须与他们划清界限。他们认为的表意文字,是文字发展的低级阶段的一种形态。我们则认为表音、表意是文字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西洋学者的文字发展阶段论是以研究印欧语的文字体系为标准而得出的结论,不是一般文字的发展规律。独立形成的文字体系如古代埃及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汉字,都是以表意为主的意音文字。古埃及圣书文字和楔形文字,后来都消亡了。腓尼基人曾借用古埃及圣书字,取其表音字符,扬弃其表意字符,向表音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文字后来广泛地影响了印欧语各国的文字的发展,产生了拼音文字。汉字不但没有消亡,而且一直沿着固有的方向发展,突出其表意功能。这是文字发展的不同方向,不是不同阶段,不是西洋学者所说表音优于表意,表音、表意没有优劣之分。当然,表意文字有它自身的缺点,正如表音文字有它自身的缺点一样。有时这个缺点可能又正是它的长处。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的秦书八体是从什么角度划分的?

这八种字体,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类的。大篆、小篆、隶书是汉字发展不同时期的字体,而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是不同用途的特殊字体。后五种字体的基础都是篆书,只是在形体上加些艺术色彩而已。6\&],a*S.u'G,S2\

 &W(N*v&u!h5{,s

4、汉字字体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为小篆,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j9j7C.s'L7c7G#X

(1)甲骨文和金文变为小篆,前者更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而后者笔画圆珠笔转规整,逐渐与物形疏远。/r6q*p$W9@9F

(2)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小篆的字形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3)从隶书到楷书,除用笔有些变化,字体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5、隶书是怎么产生的?隶书在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是什么?

隶书一般分为古隶和汉隶。古隶是指早期的隶书,汉隶则指汉代逐渐成熟的隶书。隶书当在战国末期就产生了,它是在秦国篆文草体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是广大民众适应时代需要共同创造的,并不是某个人的独力创造;是民众创造以后被官府采用,而不是官府制成施之于民众。

篆书变成隶书,是汉字发展中外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作隶变。隶变的结果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的阶段。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加强了。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6、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有三种情况是么?.n"i5B2a'\

共有三种情况:

(1)甲词没有文字形式,从一开始就借用另一个同音词乙词的文字形式来表示自己的意义。以后一直沿用,既没有为乙词造字,也没有为甲词另造字。如“我”本是工具或武器,借用为第一人称,一直沿用至今。

(2)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如“戚”的本义是大斧之类的武器,假借为“忧愁”,后来在“戚”上加形旁“心”。

(3)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即用这个字表示甲词,而为乙词另造新字。“然”的本义是燃烧,借来表示连词,后来没有为连词造字,而是为本义造了“燃”字。"v)_0B.F&B"q9P.n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假借字说说明是属于哪种情况的假借?(20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有本字的假借第一种:借一个同音词的文字形式表示本字的意义,以后仍然用本字,不用假借字。

2、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k"I5Q'o"M#m)v;\

无本字的假借第一种:甲词没有文字形式,从一开始就借用另一个同音词乙词的文字形式来表示自己的意义。以后一直沿用,既没有为乙词造字,也没有为甲词另造字。4C9V)l(?(B#w!_/G

3、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2E(o.F'X5A

c2E

无本字的假借第三种: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即用这个字表示甲词,而为乙词另造新字。

4、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o&V;?%D*w+u3?7y4C%s'T

无本字的假借第二种: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6o!Q7V/G2a.F*N

5、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梁惠王上》)'H1H5a7^:u

无本字的假借第二种: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

6、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大宗师》)%c3\1T*S#F8G3|

无本字的假借第二种: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6p/a:G,r7v

7、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庄子·天运》)

无本字的假借第三种: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即用这个字表示甲词,而为乙词另造新字。5r"o$v*`

W!q+b!f

8、八月剥枣。(《诗经·豳风·七月》).c-O/r!Q+j9j5K

有本字的假借第一种:借一个同音词的文字形式表示本字的意义,以后仍然用本字,不用假借字。

9、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孟子·离娄下》)

有本字的假借第一种:借一个同音词的文字形式表示本字的意义,以后仍然用本字,不用假借字。

10、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z)j-a/M2c(c

有本字的假借第二种:假借字代替了本字,本字废而不用。5f5y.z;u,M&j-@

五、写出下列加—的本义,如果属于分化字,则说明属于哪种情况的分化字?(10分)#G2]"n

G;t/U9L(i

1、使民战栗。(《论证明·八佾》)&F"Y,H/t't6d

栗:本义是树名。是分化字:属于假借使字义过多这一种。

2、终鲜兄弟。(《诗经·郑风·扬之水》)

鲜:本义是一种鱼名。是分化字:属于假借使字义过多这一种。

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孟子·梁惠王上》)3L!x

s2D2\+k"\

采:本义是“采摘”。是分化字:属于假借使字义过多这一种。-g*A;U5X5@)y5~

4、越竟乃免。(《左传·宣公二年》))L;u0p;k6b"x%u:J

竟:本义是乐曲终了。是分化字:属于引申使字义过多这一种。1X)w%c6s+[.E8F

5、夙夜匪解。(《诗经·大雅·蒸民》)

解;本义是“分解动物肢体”。是分化字:属于引申使字义过多这一种。(z*Z&J4|8s)J

《汉语专题》(2)作业二2a6m,t,d!Y2X

(词汇部分)参考答案$W8w;J(p:K3P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中华大字典》给“奋”列出的一项意义是:“振也,振去尘也。”举的例子是《礼记·曲礼上》:“奋衣,由右(车的右边)上。”这句话是讲驾车人为国君驾车时的情况。“振去尘”能不能看作一个义位?9p$X#F#Z.U.D"t9K+X)c

答:不能。而应当解释为一个拍打的动作,如果为不同的拍打对象设立不同的义位,那义位就太多了。“振去草屑”、“振去树叶”等都要成为义位。这是没有道理的。

2、“嗅”可以指香气,也可以指臭气,能不能分作两个义位,为什么?

c5x3@6k/E,_

答:不能。义位的划分与实际事物的区分要区别开来。如果各种气味的不同就分成两个或几个义位,这是不对的。

 

二、将下面两段古文译成现代汉语。文中的很多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后成了双音词,举例说明(20分)

(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译文:

J-a8X9o)_

秦国、晋国包围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亡郑国而对国君您有好处,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的办事人。越过一个国家,以远方作为自己的边邑,国君您知道它的难处;为什么要用灭亡郑国来增益邻国呢?邻国的加强就是国君您的削弱。如果舍弃郑国不灭亡它,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节的往来,郑国供应他们馆舍和资粮的不足,国君您也没有损害。……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已经在东面把郑国作为边界,又想扩展它的西面边界;如果不亏损秦国,将到哪里取得所要得到的土地?亏损秦国来使晋国得利,希望国君您考虑这件事。"Q;j4W5c.S3r

如:围:包围;既:已经;亡:灭亡;益:增益;鄙:边邑;陪:加强;厚:增益;舍:舍弃;共:供应;厌:满足。图:考虑。等等。

(2)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源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心而宣之于口,成面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国语·周语上》)9r)K0y.G-y8e!_2w,v

译文:%G-K,M6`"N)U/d2t

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够制止国人的议论了,他们竟然不敢讲话。”召公说:“这是堵塞他们的嘴啊!封住百姓的嘴,比堵截河水还要厉害;河水被堵塞就会决口,伤害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像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导水流,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引导他们,使他们敢于讲话。百姓有嘴,就像土地上有山有河一样,财富、器用从这里生产出来;又像大地上有高原、洼地、平川和沃野一样,穿的吃的就从这里产生。百姓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才能从这里反映出来;推行好的政事,防止坏的政事,这是用来增加财富、器用和衣食的好办法啊。百姓在心里想的,就把它从嘴里讲出来,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能堵住他们的嘴呢?如果堵住他们的嘴,那么跟随的人还能有几个呢?”/s#B,a4g8X

如:喜:高兴;告:告诉;弭:制止;谤:议论;言:讲话;障:堵塞;源:高原;隰:洼地;衍:平川;沃:沃野。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5分)*E%J#V&k%Y.~!z+W+Q6g$A

1、(人者)无毛羽以御寒暑。(《列子·杨朱》)&{;@9K)L.C7p'D

寒暑:义为“寒”。

2、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汉书·金日*(石+单)传》)0`*a+F!d:x+j.n'A

动静:义为“动”。

3、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4?*D(G"I6F.N"q9u:{

公姥:义为“姥”。

4、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同上)

作息:义为“作”。

5、尝与史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晋书·王献之传》)/m

T9z)l!^3]2u1z

寒温:义在“寒”。

四、解释下面成语中加横线字的意义(5分)&R-l!x,A5L#x2U2Q.V(v*a

1、义愤填膺:胸。'{-e#C3m9v3[-c9R,[)N

2、断发文身:纹,动词,在身体上刻划。;j'~2|3y7G6~

3、防患未然:这样。

4、一语破的:箭靶子。8R

}%{9e3i;P

5、一鼓作气:敲鼓,动词。+H7x(P3J:h(r,{&M

6、久假不归:借。9a-C-Z;\0M1I/S!c'@$x"\)A

7、家给人足:衣食充裕。

8、度长絜大:估计。3G.y-l;G!U"w*B8q2]6d2V

9、放荡不羁:束缚,约束。*r,X5z2_5N6F!X5~

10、日薄西山:迫,接近。&W(t%X+b0f*Q'F!y6b;J

11、皓首穷经:钻研透彻。1W&S&\*]7s

12、安之若素:平常,平时。

五、分析下面成语的结构(10分))D2J!N3x:l0C

1、掉以轻心:补充。"S)d2X!T0J

2、飞沙走石:并列。

3、富国强兵:并列。%i6r0c

Y,U#K-q

4、空空如也:偏正。;S2K

i9H3c1@

^)U

5、鼎足而立:偏正。(p0R.V%V"e+Q(d%\

6、一以贯之:偏正。(X.]*k1u0c7~

7、付之东流:补充。0f&k+K;_)r.F'@.A'V"m

8、瓦釜雷鸣:主谓。4?"Q"c8h2E7k5b1l$A!a

9、破镜重圆:主谓。

10、为所欲为:动宾。

六、写出下面的简化字相对应的繁体字,说明它们表示的是不是一个词(10分)(p6?

S/y&H

1、丑:不是一个词:丑:①地支的第二位。②姓。丑:戏曲角色,扮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有文丑、武丑的区别。6k(?6l1s%L1n:f,i0~

醜:①丑陋;不好看。②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③坏;不好

+v's%s

X"@'x*y+p

2、表:繁体字是“錶”,是同一个词。0K9{1V'h$z2R+^

3、出:不是同一个词:出:有10个义项,如:①从里面到外面。②来到。③超出。

]+m7@+h%Y,_;k

齣: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p)|&y8M!J

K:y

4、厂:繁体字是“廠”,是同一个词。3M,G2`,q.e:h0_%w

5、了:不是同一个词:了:有三个义项:①完毕;结束。②放在动词之后,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③完全(不);一点(也没有)。

瞭:明白;懂得。-L3g8c8p8a5G

七、下列每一组中的两个字是不是异体字,为什么?(20分)

1、并/並:书P.74,这两个字古音不同,意义也有别,“并”不具备“並”的“并列”等义,而“並”也不具备“并”的“兼并”等义,也不能看作异体字。

2、布/佈:是异体字。

3、吃/喫:是异体字。

4、仇/讎:是异体字。

5、豆/荳:是异体字。6I9{%[.C8R+G4g

根据《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八、说明下面句子中加横线字的用法(10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生——性,假借;*^,r7O(f;L

2、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女——汝,假借;

3、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经·系辞下》):信——申,假借;.V+o#E"b'{,n;^

4、两岸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庄子·秋水》):辩——辨,假借;

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史记·淮阴侯列传》):罢——疲,假借。1X;B,r4p#{3i"F

九、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字是什么意思?这些字后来在字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10分).Z2z,B:e*w

1、知者见于未萌。(《商君书·更法》):智:智慧;加上形符;+U9k8i)U

h/L!Q0c0}

2、量要而带之。(《荀子·礼论》):腰:加上形符;!A0i+\3I'G#n-h7c7~1A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悦:喜悦,高兴;形符转换;4o9u9I,Q!E1U+o8c'I

4、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同上):悌:敬爱哥哥;加上形符;/s6r#n.@3I$L

5、秦国辟远。(《史记·范雎列传》):避:躲开;回避;加上形符。

十、下面几句话中的“鄙”是什么意思?在意义上有什么联系?(10分):O-h1g&E(q

H*~

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隐公元年》):边邑;$p2R'x!X:O8P8I4^,W

2、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庄子·胠箧》):粗俗;质朴;4s)X6~

d/{"L"F4F"q#C

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浅陋;低贱;9_,w;G1W*E

4、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鄙视;轻蔑。

例(1)为本义,其余为引申义。

 连锁式引申:边邑——粗俗、质朴——浅陋、低贱——鄙视、轻蔑

 

《汉语专题》(2)作业三-u*I9R)S&d'i*J&Q+G

(语法部分)参考答案+o/S*o,l.m!I

一、填空(20分)6J/S!t5o6^6b3u&m

1、古代汉语的名词有两项基本的语法功能是现代汉语名词不具备的,一是作判断句谓语,二是作状语。

v,x9`3J9m.o7w&L/`

2、在先秦汉语里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b1?7m!m,m&N$m)d1A3l

3、古代汉语没有数的语法范畴,人称代词在形式上没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

4、由于谓词性代词的意义相当于一个述宾结构,故称为谓词性代词。

5、基数词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都要加“有”字。,f)|*i5y"P;i6g:D.]/P3|'v

6、古代汉语的副词一般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其他句法成分。

7、介词多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成的一类词。

8、从位置上看,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三类。:~8M5Q9@/y'])X+V'X

9、句末语气词“矣”表示对动态变化的报道。8r

f

|4b+V8n#\1~3p:Q

10、分析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词序,二是句法结构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三是句法结构的语法性质。1\

W1h$w/R;~$`

11、古代汉语连谓结构两项之间往往有连词,而现代汉语一般没有。

12、古今汉语的叙述句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词类活用、语序、被动句三方面。

二、名词解释:

1、意动动词:是及物动词的小类,它的语义特征是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认为宾语是某类人或事物。它都是由名词或形容词活用而成的动词,不可能是本原属于动词词类的动词。意动动词所带的宾语称为意动宾语。%k2n/E'r%O3[$`

2、无定代词:有“或”和“莫”。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指示代词,没有确定的指代对象,“或”是肯定的,意为“有的”“有人”“某人”;“莫”是否定的,意为“没有什么”“没有人”。它只能作主语。“或”单用一般都是指人;“莫”单用一般指人,表示广泛的否定。

H)U&q7u"Q$z

3、表敬副词:它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副词,一般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说话人对听话人表示敬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敬辞向对方表达敬意,另一种是用谦辞表示自谦,这是间接向听话人表达敬意的方式。

4、转指:是指谓词性成分由陈述转而指称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或者说谓词性成分转指化以后就“提取”了原谓词性成分的施事或受事。

5、等立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分别叙述、描写相关的几件事,或同一件事的若干方面。

三、问答题(30分)

1、举例说明判断性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标准。7h!n*F+e5e2B%{2o'a

(1)形容词后带有宾语: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形容词后面有宾语说明它活用作动词了。2a(O7c9P)C(E%c

(2)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代词是不受别的词修饰的,形容在代词前,只能构成述宾结构,由此可判断出这个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史记·淮阴侯列传》)——“以……为奇”义。

(3)形容词出现在助词“所”之后:助词“所”经常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行为的对象,因此“所”字后面的形容词,也就活用作动词了。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认为高的”义。(]6O.S4R!f7r2j9\

(4)形容词出现在助动词“能”“可”“足”等后面,活用为动词:因为助动词一般只修饰动词,所以,可判断出它后面的受它修饰的形容词也就活用作动词了。

p6i;[9])g%{;i%@)B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使……贫”。

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荀子·修身》)——“枯竭”义。+[7}/J2{$I

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庄子·盗跖》)——“成为显贵”义。

2、举例说明助词“之”和连词“之”的差异。6K)g$c0B1t

“之”是一个很特殊的连词,只之大致能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但二者有明显的差别,“的”总是粘着于其他成分,是定语的后附性成分,而“之”是介接性的,总是插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也就是说,连词“之”的语法分布是“定语+之+中心语”。如: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逍遥游》)+s({&K+P#b/S4i1i#@1s3p

而助词“之”的语法分布是“主语+之+谓语”。“之”字结构是指称化的主谓结构,它不会提取与谓语核心动词相关的成分,只是表示原主谓结构自身事物化、事件化,因而“之”字结构都是自指的,它的语法性质是谓词性的。如: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v6l)x6g&[$r'W'a'L+T

3、举例说明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表示类属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属于谓语所表达的人或事物的同类,如:

陈胜者邮电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表示等同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就是谓语所表达的人或事物,如: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C(|;s

n6q

(3)表示比喻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就像谓语表达式的人或事物一样,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4)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某种复杂的语义关系,即说话人把复杂的表达式内容,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求达到强烈确认的表达效果,如: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5)谓语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斫也。(《庄子·养生主》)7E${0X"B"P*`"T'F9m

4、举例说明如何识别一个句子是主动意义还是被动意义。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察和识别一个句子是主动意义还是被动意义:

(1)谓语动词如果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那么,这个句子是被动句,如“草犹不可除”,动词“除”表示人有意识的动作,而主语“草”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所以句子是被动意义。6K

P.t)U*N&V;y2}6n(R*~

(2)谓语是及物动词,从表面上看主语也可以认为是这个及物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但是谓语动词后没有宾语,并且也无法补出宾语,在这种情况下,句子是被动意义,如“文王拘”“屈原放逐”,“拘”和“放逐”都是及物动词,主语“文王”“屈原”脱离具体语境也可以认为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但是两个句子动词后都没有宾语,并且在具体语境中也无法补出宾语,因此,“文王”和“屈原”只能是受事主语,两个句子都表达被动意义。

(3)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自身的一部分,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又是对主语不利的,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如“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中,“孙子膑脚”是主动宾完备的句子,宾语“脚”是主语“孙子”的一部分,“膑”是刑罚动词,表示对孙子不利,孙子不可能对自己施以“膑”刑,所以句子是表示被动意义的。

以上所列的三项识别标准不是绝对的,各自都有一些例外,但这三项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绝大部分无标记的被动句。

5、举例说明介宾结构作状语的单句的类型。2Q.h9z+H.\#Y

有三类:(1)介宾结构表示原因,如:

左右以君同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f(x

K+J3P9m%l6q4G

上例介词“以”连同后面的谓词性成分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表示原因,整个句子是单句。

(2)介宾结构表示假设条件,如:-T.n7K2H"Y7I

v2J!M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2H:Q"C:F"{$o+d2e

上例的“若”有人认为是连词,它连接的是假设条件分句。本教材把它处理为介词,这个介词同后面的谓词性成分一起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修饰句法核心,因而整个句子不是复句而是单句。

(3)介宾结构表示让步条件,如:)I%a']*_'a#J7Y']&A,M

F

纵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诸乎?(《左传·定公元年》)

上例的“纵”意思是“即使”“虽然”,一般认为是让步连词,连接让步分句。本教材把它处理为介词,“纵”同后面的谓词性成分一起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修饰句法核心。7V6F&S*G6h"k)P6D'X

四、分析题(40分)3w(C9~:C$o8y)Z

1、指出下文中的于、以、其、所的用法,是什么词,意义或作用是什么?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T!H%n3T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引介与事对象。3O&k)B7i*M+H6f

(2)敢以烦执事:介词,引介凭借(文中省略“之——亡郑这件事”)

越国以鄙远:连词,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越国”、“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亡郑”、“陪邻”(D3j)P'r#l+Z.Y5r0F9\0t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引介凭借(文中省略“之——郑国”)8A6K

H6s3K1{6F

阙秦以利晋:连词,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阙秦”、“利晋”

(3)君知其难也:代词,其+名词“难处”

共其乏困:代词,其+名词“馆舍和资粮的不足”

又欲肆其西封:代词,其+名词“西面边界”+?'Y4H)Y.^$S9]#E

(4)君亦无所害:所:助词,“所害”是转指化的结构,语义为“害的东西”,这个偏正结构的中心语是动词的宾语,定语就是动词本身。

君之所知也:所:助词,“所知”是转指化的结构,语义为“知的东西”,这个偏正结构的中心语是动词的宾语,定语就是动词本身。

2、指出下文中的“之、者”的用法,是什么词,意义或作用是什么?;f*z.u"O9s4S1m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4c8Q5|"E%W7m2Y.H

(1)诚有百姓者:代词,“名词+者”。!Y)G5`#v,E

(2)故以羊易之也:代词,代指“牛”。)v.F5_3v%A0X4K#F){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助词,“百姓之以王为爱”即为“主语+之+谓语”格式

(4)彼恶知之:代词,那件事

(5)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代词,代指“牛”。

(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助词,“百姓之谓我爱”即为“主语+之+谓语”格式

(7)君子之于禽兽也:助词,“君子之于禽兽”即为“主语+之+谓语”格式

3、指出下文中“者”的词性及用法

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唯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用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t/N7l.n&l!L%?%E

(1)凡吏于土者:助词,“者”字结构发生转指,指“在地方上做官的人”,表示施事,句中做主语。

(2)凡民之食于土者:助词,“者”字结构发生转指,指“靠种田吃饭的人”,表示施事,句中做主语。9l!A$M.`/F#H*U3X*a

?

(3)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助词,“者”字结构发生自指;指“受其直,怠其事”这种情况,谓词性成分自身事物化、事件化,句中做主语。!L.U$u$l:?

(4)有达于理者:助词,“者”字结构发生转指,指“有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表示施事,句中做主语。,K+n&\6\0s

c%H

4、指出下文中的判断句和被动句,并分析其形式和功能。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语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1)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2f"y9i*j"|$\-y6y

被动句:固见负于世,必见骜于民,构成“见+及物动词+于+施事”组合,靠介词“于”来引介施事者。

(2)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判断句:用“……者,……也”构成。1c6E9G#A:]

 

《汉语专题》(2)作业四"G:r2`+b*x,x-_-q5U

(语音部分)参考答案

一、填空(20分)/d&O/y+~$Y

1、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的学问叫做音韵学。0O4}$D6\!?4_!e

H(b4y5B3Z:y7O

2、一个音节可以包括声母、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声调五种成分。用汉字表示音类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位,另一种是把具有某种共同成分的汉字算作一个类别,并给这个类别起一个名称。

3、隋唐时代汉语有四个调类,分别用平、上、去、入。

4、韵的构成条件是韵腹、韵尾、声调都相同,韵的名称叫“韵目”。

5、汉语音韵学产生于汉末(反切),三国时出现了韵书。

6、现存最早的韵书是《切韵》,该书后来成为汉语音韵学的经典。5u*L(b/W9p;K'{

7、南北朝时期,语音的一个特征是韵母繁化,韵部比以前分的多。中古的四声体系确立了,有很多上古时期收塞音韵尾的入声字变成去声。唐五代时期,韵母系统又向简化的方向发展,韵部减少了。1g3f.u8t*b+Y.K#k6V'c1D9T

8、近代汉语共同语的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共同语的中心基础方言发生转移。

9、近代汉语时期,音韵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音韵学著作种类是以图表形式分析语音系统的等韵图。.]9y,o"U-H8e

10、近代汉语语音的代表性音系是《中原音韵》音系。

11、中古时代的韵书以《广韵》为代表,它的体例可称作“三级分类法”,它的声调系统是平、上、去、入四声。6E-i3M8C,L.E(U+A/Z2J7U

12、明代的韵书《韵略易通》在体例上有所改进,它采用的是四级分类法,它的分类次序也跟《广韵》不同。.t!L#r8O.q8_5z,J9S,Y3b

13、反切的原理是:把反切上字的声母跟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相结合,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切字的读音。它的前提是:反切上字跟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跟被切字相同。韵图大约产生于唐末五代时期,盛行于宋元明清。各个时期韵图编纂原理是:都以层级分类和交叉分类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示汉语的音节结构。/x6U3];N3z)S&t

14、韵图把韵尾相同韵腹接近的韵归成上位的大类,叫做转或摄。8N.r$j8q:m4^9Q({

d

15、“开”与“合”以介音韵腹里有没有/u/(或半元音/w/)这种音来区分。"{)[6a,r-t-o7S

16、四等兼用于韵头和韵腹的概念。据现代音韵学家研究,四等的区别既在于韵腹,也在于韵头。主要元音在四等里的分布依次是后、低、前、高,后元音u、o、α等作韵腹,属于一等韵类;低元音a和次低元音P、¦等作韵腹的韵母,属于二等韵类;前、半高元音e作韵腹的韵母,属于四等韵类;至于三等韵类的韵母,是以i介音为条件,凡是具有i介音的韵类,无论韵腹是什么元音,都属于三等。

17、转和韵摄这两个术语是以韵尾、韵腹为条件归的类。

18、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叫做浊音,声带不振动的辅音叫做清音。&B,M.Y8M6E-Y6R

19、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字母系统是三十六字母。

20、对音是历史上的音译词,也就是古书里用汉字记录的外语词汇,或者非汉族文字记录的汉语词汇。

21、《切韵》是代表中古汉语语音的一部韵书,是汉语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是陆法言,成书于601年,共分193韵。;p6y(u;n9r

a

22、《广韵》由陈彭年、丘雍等再度重修,成书于1008年。共分206韵。"I$]%V-v*C#f(b$S,F

23、历史上对于《切韵》音系的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图表解析法、反切系联法、构拟音值法。

24、《切韵》韵母的主要特点是分韵多。《切韵》韵母到现代普通话韵母演变的主要趋势是合流。:H;m.y-q.X

25、《切韵》的声调与现代普通话声调内容的差别主要是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四声。

26、先秦韵部主要从诗歌、韵文的押韵归纳出来的。$F3g!r

f'e,Y2h-p.B+u

二、解释下列名词(20分)/H#u+Q)Z-h0o+}

1、音类:指分析出的语音单位。汉语里的音节差不多是天然的独立单位,音韵学的研究基本上就是对音节以下的单位,即音节内部的构成成分进行分析。一个音节可以包括声母、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和声调五种成分,音类也主要指这些单位及其组合。一个单纯的音位可以是一个音类,两个以上音位的组合也可以是一个音类。(n6_-R!J;_+O

2、韵目:有的音类是以音位组合成的更大单位为标准来区分,如包含韵腹(a)、韵尾(ng)、声调是平声的字算作一类,用“唐”字作为这一类的代表,这样区分的音类叫做“韵”,韵的构成条件是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韵的名称叫“韵目”,“唐”就是它所在韵的韵目。

3、反切:东汉末年,人们的语音分析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创造出一种叫做“反切”的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X,AB反或X,AB切。X代表被注音的字,是“被切字”;A和B代表用来注音的字,A是“反切上字”,也叫“切上字”;B是“反切下字”,也叫“切下字”。“反”和“切”是标志字,是这种注音方式的记号,隋唐前用“反”字,唐代后通用“切”字。!k2}2d'c.|%U$D

4、韵书:是专门的音韵著作,是以分韵和注音为主要功能的工具书。三国时出现。它按照音节的内部成分(声调、韵腹和韵尾、介音、声母)给汉字层层分类,并且用反切给汉字注音。通过分析韵书的内部分类和反切用字情况,我们可以了解一部韵书的语音系统包括多少个声调、多少个韵,多少个声母,一韵之内包含几个韵母,哪些字是同音字。不同时代产生的韵书在编排体例上有所不同,表现音系的细致程度也有不同。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该书后来成为汉语音韵学的经典。#E0L"t%W)c

5、等韵图:简称韵图,是用汉字编排的声韵调配合表。它大约产生于唐末五代时期,盛行于宋元明清;宋元时代的韵图属于前期,明清时代的韵图属于后期。前后期韵图的体例有所不同,但编纂原理是一样的,都以层级分类和交叉分类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示汉语的音节结构。2A*^:R3x'`5H.D:R1|*|

6、韵基:把“韵腹+韵尾”看作一个单位,是传统音韵学一起沿用的分析方法,这个单位可以叫做“韵基”。

7、韵部:《韵略易通》第一层分类以韵基为标准,即把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不同声调的字都包括在内,这样的音类,通常叫做“韵部”。

8、小韵:《广韵》第三层分类是同音字组,一韵之内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划为一组,这样的同音字组通称“小韵”。小韵与小韵之间用圆圈隔开。

o5D5D$a8c9k%?

9、韵摄:它是以韵尾和韵腹为条件归的类。韵尾相同、韵腹相近的几个韵系被归为更大的单位,这样的单位在最早的韵图里叫做“转”,在稍晚一点的韵图里叫做“摄”。韵摄是很有用处的概念。韵书分韵数目多,不容易记住;用韵摄代表一组韵系,概括性强,便于记忆,便于称说。大部分的韵摄到现代合并成韵系,人们常常以韵摄为单位来说明古音跟今音的对应关系。7}4S6\7@9A#d1a1E)U+s.r

10、字母:古人用一个汉字代表一个声母,声母的代表字叫“字母”。字母的产生比等韵图还早,先有了字母和“五音”“清浊”等分类,才有人根据这些分类方法编制等韵图。唐代有三十字母系统,宋代有三十六字母系统。三十六字母系统是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字母系统。9j)O%p9z&\"J5o%u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0分)

1、汉语古音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的特点是什么?

一般讲三个时期:'?2R1s'a#}'Q

(1)上古音:指的是从西周初年到汉末的语音。这一时期没有完整的音韵学专著,代表性的语音系统是从《诗经》等先秦韵文归纳出来的30个韵部;从谐声字和假借字等材料可以发现这一时期不少重要的声母现象。1g:x:H'I:[;n

(2)中古音:指的是魏晋到晚唐五代的语音。这个时期有音韵学的专著,即韵书和等韵图,其他包含语音现象的材料也很多。这一时期的代表性音系是《切韵》音系。

(3)近代音:它包括宋元明清时期的语音。这一时期共同语的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共同语的中心基础方言变了,河南洛阳开封音的地位被北京音所取代。近代音的代表性音系是元朝的《中原音韵》音系。

2、《韵略易通》各层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层分类以韵基为标准,即把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不同声调的字都包括在内,这样的音类,通常叫做“韵部”。全书共分二十韵部,分别以“东洪”“江阳”“真文”“山寒”等作韵目。.j:~$[1y,H4z

第二层分类以声母为标准。该书音系有二十个声母,用一首“早梅诗”二十字作声母。各韵部里同一声母的字类聚在一起都按照这个次序排列。8V/l8a9P.o5S8u(X

第三层分类以介音为标准。每个声母下边所统的字,如果分别具有不同的介音,就分为不同的组。这种声母韵母都相同而包含不同声调的字群,音韵学上没有专用的名称。

第四层分类以声调为标准,这一层就分到了小韵。该书的声调系统表面上是“平上去入”四声,但是平声里边隐含着阴阳的区别,阴平与阳平字之间有一个小圆圈隔开,实际上有五个声调。

3、反切系联法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X7]-Q"L!F4p/o&j

O;H

(1)同用:几个反切共同用一个上字,则这几个被切字的声母属于同类。几个反切共同用一个切下字,那么,这几个被切字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