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摄影之鼻祖_第1页
夜间摄影之鼻祖_第2页
夜间摄影之鼻祖_第3页
夜间摄影之鼻祖_第4页
夜间摄影之鼻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夜间摄影之鼻祖·布拉塞一.布拉塞—简介布拉塞(Brassai)是20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摄影大师之一。1899年9月生于匈牙利古都布拉索,1924年前往法国巴黎,上世纪30年代初开始从事摄影,1932年出版第一本摄影集《夜之巴黎》,受到全法国的关注,并赢得“夜间摄影之祖”的美誉。在布拉塞的摄影生涯中,还拍摄过毕加索、达利、马谛斯、米罗、贾克梅第、布拉克、杜菲、波纳尔等著名艺术家的照片,这些照片后来编入《在我生活中的艺术家》摄影集。1956年,布拉塞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以“随意的涂抹”为题的摄影作品展。除了摄影,布拉塞还擅长绘画和雕刻。布拉塞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闻名摄影界,除了他的艰苦学习外,还与他原来就有的绘画基础所赋予他的熟练的构图技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摄影史上,布拉塞是少数于30年代初期就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活跃影坛60余年的大师之一。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1899年)的第九个月的第九天”诞生的布拉塞,每当他回答别人的访问时,都充满年轻小伙子的血气与狂妄。认为自己生辰八字中的“九”这个数字,和他的人生际遇有些关系。二.从Brasso来的人—职业生涯Brassai是笔名。布拉塞,始终对自己的真实姓名讳莫如深。这种故意隐瞒真实姓名的行径,对身为一位世界知名的大师级人物来说,实在有点不可思议,他曾说:“改变名字能使一个人逃离单调的正式身份,这个身份就如同人的枷锁一样,解脱它,艺术家才可以重新生活,再次创作。”布拉塞出身于匈牙利的Brasso,“Brassai”的意思就是:“从Brasso来的人”。布拉塞在巴黎头六年期间,以替一些德国图片杂志写文章维生,为了文章的配图需要,他经常找一些摄影家共同经营一个题材,最后干脆自己拍起照来。“我在1924年来到巴黎时,有一段时间过着夜间游荡的生活;日出时休息,日落时起床。在那两千零一个夜晚的波西米亚式生活中,我踏遍了巴黎的每一个角落。我为这不夜城不断展现在我眼前的景象感到震惊。我想用什么办法把它记录下来。终于有一个女人借给我一架业余相机,我用它捕捉了这些缠绕在我心中许久的景象。”1932年,布拉塞第一本摄影集《夜巴黎》出版。布拉塞镜头中的巴黎包容性极强:从守夜人燃起煤气街灯开始,到各式各样躲在黑暗中喘息的人:倒卧街头的醉鬼、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在街上拉客的流莺、马戏团和歌舞团的后台辛酸、妓院里排队供嫖客挑选的裸女、吸毒者、同性恋者的舞会、上流人物在下流社会的另一副脸孔……等等触目惊心的画面。也正是因此,这部摄影集震惊了全法国。布拉塞的夜巴黎系列,就技术上来说也突破了当时摄影科技的极限,在那时相机镜头的光圈与底片的感光度都无法让专业摄影师去捕捉夜光下的动态画面,而从没摸过相机的布拉塞到底从哪里学到底片增感的冲洗技巧,也一直是个谜。和当时巴黎艺术圈交好的布拉塞,也留下了毕加索、达利、马蒂斯等正处于创作巅峰期的艺术家们的肖像,并于1980年代集结出版。三.布拉塞—摄影观布拉塞对摄影的看法也和他的作品一样耸人听闻:“我从来就没认为摄影是一种艺术。”他在一九三二年的一路文章《潜在的影像》中,就表明了这种态度,而引起摄影界人士一致的抨击。他说:“在艺术当中,摄影是侵入者,是一个扰乱其他艺术和谐性的不统一记号”摄影太精确、太依靠现实、缺乏想象空间、缺乏发明以及精神方面的特质。所有的这些短处,其实也是它使人肯定的特质——是“非艺术”甚至是“反艺术”。这种特质实际上是摄影应该去开垦的地方,不应归于艺术。“摄影带给我们一些什么呢?是一口新鲜空气、一股强烈的现实味道,它给予事物的几乎是一种实体的表现,是确实的和真理的无法定义的符号,摄影完全更新了人和宇宙的的关系。”在摄影发明之前,没有任何一样东西不是经过无穷尽的艺术来传达给我们。所有的东西都经过变化;在一些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之手,现实不是变得更好就是更坏,或者让二流艺术家用没用而琐碎的美丽外观包装起来。我们永远无法看到风景、一张脸、一个城镇、一个街景是没有经过中间媒介,带有情绪化的传递。我们是如此习惯地看着真理被别人的气质添上色彩。而这个世界不期然的被相机捕捉着而泄漏给我们。布拉塞的摄影观是他自己作品最好的注脚,他所拍摄的人、事、物都很少有情绪的介入。他认为摄影的客观性是对现实世界的形象做最崇敬的礼拜。它认为摄影使人类的影像进入另一个严格的秩序,它使创作者放弃个人的身份——自我。四.布拉塞与《夜之巴黎》1933年布拉塞的首部摄影集《夜之巴黎》的初版6000册一销而空,轰动整个巴黎,其中收录的62件作品几乎拍尽了巴黎夜生活的全貌,这奠定了布拉塞在摄影史上不可动摇的大师地位。1976年此集再版时,更名为《三十年代的秘密巴黎》,作品从原来的60幅增加至120幅,共分为21个单元,布拉塞本人在每一单元前均写有一篇札记,挑剔成性的纽约时报书评论家奎玛称赞其以小说家的文笔勾勒出时代的回忆录。改编自布拉塞好友亨利•米勒的小说《北回归线》的电影《亨利和琼》真实再现了当时布拉塞他们这群“迷惘的一代”艺术家们流连在巴黎夜色中的真实生活。“我不是出于必须才生活在夜晚中,而是为了夜而活着的。”布拉塞曾经这样描述他在巴黎的生活,“在那2000多个夜晚,我踏遍了巴黎的每一个角落。我为这不夜城不断展现在我眼前的景象感到震惊。”《夜之巴黎》的照片为布拉塞赢得了“夜间摄影鼻祖”“时代的守夜人”等名誉。在这些作品中,布拉塞始终以保持冷静,尽量不去接入当时的情景,记录着醉鬼、流浪汉、招徕客人的夜莺等底层社会人物,也留下了当时上流人物在下层社会的另一幅面孔。“夜晚给人们以联想,让人心绪不宁,它使我们释放出一些在白天被理智所驾驭的力量……我喜欢这些能让光线自由表达的夜晚奇异景象。”在2006年8月9日之前,当你走进上海美术馆,恍然间你会感觉时光倒流,50余件黑白影像凝固了上世纪30年代巴黎的声色犬马:守夜人点燃煤气街灯,醉鬼倒卧街头,流莺在街上拉客……摄影大师布拉塞的摄影作品将一幅幅的触目惊心的画面展现在世人面前。布拉塞拍摄的妓女,图像的姿态显得异常的冷静或漠然,与照片中荒唐的场面形成强烈的反差:在某个狭小逼仄的空间中,有三三两两的妓女,她们赤裸裸的,体态臃肿,肌肉已有些松弛,一个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买春者站在旁边,没有任何表情,像是在暗暗地斟酌挑选———他似乎没有发现有人在拍照。(布拉塞拍摄的妓女)布拉塞拍摄的巴黎夜景,记录了当时的巴黎。尽管布拉塞不认为摄影是一种艺术,但是其镜头下的巴黎极其感性。在布拉塞的照片中,街道常空无一人,处于黑暗中,有一束来路不明的光泛照在上面。街道上被行人的脚步磨蹭凹凸不平的砖块看上去有如一个时代的象征,提醒我们——曾有多少人在这一空间场所为了各自的生活奔波流离,他们一直是这个背景中的主角,在街道上上演他们微不足道的历史,虽然从来无人过问。(布拉塞拍摄的巴黎夜景)除了作品内容的具有强烈的轰动性之外,夜景的摄影技术也是让布拉塞声名鹊起的原因之一。那个的年代所用的摄影设备是镁光灯和最笨重的老式相机,夜间光线对拍摄造成很多困扰,相机镜头的光圈与底片的感光度让专业的摄影师也无法捕捉夜光下的动态画面,布拉塞的夜景拍摄可以说是在挑战技术的极限。从没摸过相机的布拉塞到底从哪里学到底片增感的冲洗技巧,至今仍是个谜,有人怀疑他从前辈摄影家安德烈•何特兹偷学了这些技术,而他本人始终否认此事,尽管如此,种种传闻对“夜间摄影鼻祖”布拉塞的美誉并没有任何影响。而布拉塞作品让人津津乐道的是那些照片中的人物似乎并没有感觉到镜头的存在,他们都表现自然、真实。纽约现代美术馆的摄影部主任约翰•察寇斯基评价道:“看他的照片,人们并不意识到摄影行为的存在,好像主题本身透过他们自己的媒介重新制造着自己。”即使面对那些蜚声世界的大师,布拉塞也一如他拍摄夜巴黎的众生相时的“平民”作风,在他的另一部摄影集《在我生活中的艺术家》中,我们可以看到毕加索的一只手掌、毕加索在餐厅和马蒂斯的儿子皮埃•马蒂斯的寒暄、年轻时达利的光头形象等,在这些作品中大师们展现出不为人知的真实一面。布拉塞说:“摄影家的魅力就在于可以深入种种现象,而且还拥有能攫取这些现象的形态的可能性。”六.布拉塞镜头里的艺术家布拉塞在巴黎期间是住在有名的Milieu艺术区,认识很多艺术界的朋友,更由于当时颇受敬重的艺评家特黎亚德的介绍,而与当代顶尖的艺术大师们结交。1980年代出版发行的《在我生活中的艺术家》,就是布拉塞对这些画家、雕刻家朋友们所做的摄影记录。《在我生活中的艺术家》这本书总共记录了21位艺术家的生活以及工作面貌,密集拍摄的年代是在1932至1940年之间,之后又间断地补拍到1962年为止。其中比较珍贵的是毕加索、达利、马蒂斯、米罗、杰克梅第、布拉克、杜菲、波纳尔、麦约等人刚在世界艺林奠定地位时的壮年景况。在《好小说家的文章下》,布拉塞透露了这些大师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使这本摄影集子也成为绘画界的一本热门书。布塞拉的文笔同他的摄影机的镜头一样锐利,他这么形容的毕加索:“我被他的一双眼睛吸引住了,他的眼睛也不是通常所谓的大眼晴,它们所以显得巨大,是因为有一种好奇的本能使眼皮撑开着,露出眼球四周的眼白,反射出闪电般笔直的光芒。”他如此形容达利:“毕加索在1932年的冬天,介绍我与达利在RueLaBloetie街的工作室见面,那时的达利年轻英俊,有一张瘦削的脸庞,泛着苍白与橄榄色的混合,很炫耀的留着一撮小胡子。他那发狂的大眼睛,透着智慧且闪着奇异的火花。一头吉普赛式的长发梳理得光洁滑亮,后来他告诉我,他头上抹的不是美发油,而是油画的上光漆。”布拉塞锐利的观察,也在这些照片中精确的表现出来。这些艺术大师,被很多摄影大师们拍下不少有代表性的照片,邓肯拍过两本毕加素专集;哈斯曼拍过一整本达利的专集;布列松拍过很具代表性的杰克梅第、马蒂斯、波纳尔;专拍人物的卡什希拍过米罗、夏卡尔等人。每一位摄影家眼中的同一位艺术家都有着相同与相异之处——相同的是这位艺术家的本来的面貌,相异处就是不同摄影家们各自的诠释。布拉塞眼中的艺术家们都比别人所拍的要平凡很多,没有半点“伟大”的感觉:毕卡索的一只手掌、毕卡索在餐厅和马蒂斯的儿子皮埃尔•马蒂斯打招呼、马蒂斯在画模特儿、达利还是年轻英俊时头上涂着上光漆的模样、米罗在街头、杰克梅第在巷口……这些大师们平凡的生活照,正是布拉塞最强的风格,一如他拍摄夜巴黎的众生相一般,他凭着自己的信念,对“对象”的本来面貌做最崇敬的礼拜。他放弃了自我的诠释,因此我们从他照片所认识的毕加索不是旷世天才型的面貌,而是毕加索也是凡人的一面。他所拍摄的米罗甚至像是谨慎的会计师一般,令人十分惊异:怎么这位幻想家会是这般长相?在布拉塞生活中的艺术家们,以他们原原本本的生活面貌呈现出来,这是十分难得的。对于布拉塞的这种摄影风格,纽约现代美术馆的摄影部主任察寇斯基有这么一番介绍:“看他的照片,人们并不意识到摄影行为的存在,好像主题本身透过他们自己的媒介重新塑造着自己。”亨利•米勒说得更为清楚:“在感情上,布拉塞是如此强烈地表达了一种欲望,就是他不去干涉对象本身。这种情怀难道不是被深厚的人性所激发的吗?布拉塞尊重并重现对象本来的面貌。”(布拉塞镜头里的毕加索)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2010级新闻一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