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热工检修规程-196-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技术标准QJ/JRD-321-2012热工计量与控制检验规程2012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4第一篇自动调节部分1热工设备检修规程总则及工作规范82分散型控制系统验收要求103分散型控制系统检修114锅炉主给水及给水大旁路自动调节系统325一、二级过热器出口温度自动调节系统356送风自动调节系统377引风自动调节系统388锅炉给煤量自动调节系统399一次风自动调节系统4110二次风自动调节系统4311IDCB智能测量前端4612冷渣器排渣温度自动调节系统4813继电器4914除氧器水位自动调节系统5015除氧器压力自动调节系统5216凝汽器水位自动调节系统5317变送器5118ZKZ、SKZ电动执行器5819ZPE伺服放大器6020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62第二篇程控保护节部分1总则692输煤程控系统703主汽门关闭保护系统774电接点水位表785数字式转速表806射频导纳料位开关817压力(差压)开关838直流接触器849传感器8510炉膛安全监控系统8611ETS汽轮机危急跳闸系统9212TSI汽轮机状态监测系统9713锅炉MFT联锁保护10514高加保护系统10715凝汽器胶球清洗程控系统10816逆止门保护系统11117撞击子测量系统11218锅炉吹灰程控系统11319锅炉安全保护系统11620危急遮断器电指示器11921锅炉点火程控系统12022磁阻式转速测量12223气力输灰程控系统12624热工信号系统13225电接点水位监测系统134第三篇压流及温度仪表部分1压力防堵吹气装置1352管路与阀门1373智能流量仪1414DFY多路风压测量装置1455弹簧管式压力(真空)表1476工业电视系统检修规程1527压力仪表及其设备检修1548扩散硅(电容)压力、差压变送器1549温度仪表及其设备检修15810数字转速表16211智能数字显示仪表16612数字显示仪表16913氧化锆系统17114膜盒式风压表17715热电偶18016热电阻18317流量仪表及其设备检修18418EJA压力(流量)变送器185前言QJ/JRD-321—2012《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热工计量与控制检验规程》是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QJ/JRD——301-2012…………………《汽机运行规程》——QJ/JRD——302-2012…………………《锅炉运行规程》——QJ/JRD——303-2012…………………《电气运行规程》——QJ/JRD——304-2012…………………《化学运行规程》——QJ/JRD——305-2012…………………《燃料运行规程》——QJ/JRD——306-2012………《汽机本体调速检修规程》——QJ/JRD——307-2012…………………《泵类检修规程》——QJ/JRD——308-2012…………………《管阀检修规程》——QJ/JRD——309-2012………………《容器类检修规程》——QJ/JRD——310-2012……………《锅炉本体检修规程》——QJ/JRD——311-2012……………《锅炉辅机检修规程》——QJ/JRD——312-2012………………《电除尘检修规程》——QJ/JRD——313-2012…………………《电机检修规程》——QJ/JRD——314-2012………………《变配电检修规程》——QJ/JRD——315-2012………………《厂用电检修规程》——QJ/JRD——316-2012…………………《高压试验规程》——QJ/JRD——317-2012……………《电器仪表检验规程》——QJ/JRD——318-2012……………《继电保护检验规程》——QJ/JRD——319-2012……………《制水设备检修规程》——QJ/JRD——320-2012……………《输煤设备检修规程》——QJ/JRD——321-2012……《热工计量与控制检验规程》——QJ/JRD——322-2012…………………《电厂调度规程》本检修规程包含:——设备主要参数——热控设备常见故障的分析及解决方法、检修工艺及技术标准——附录;本规程编写时考虑了与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等标准要求,以便电厂在建立和实施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时能更好地与国家标准管理体系相结合。为规范检修管理,本着检修工作有据可依、有疑可查的原则,严格执行工艺要求,达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目的,特制定本规程。一.使用范围1、本规程规定了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2×50MW机组热控设备的检修标准和质量要求。本规程只适用于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2×50MW机组热控设备检修、表计较准、运行维护工作。为了便于本规程的贯彻实施,有关管理和生产人员应学习本标准。下列人员应通晓本规程:(1)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2)检修部部长、安全部部长及安全专工。(3)热工检修主任、专工、检修班长、主检及检修工。4、下列人员应了解或熟悉本规程:(1)总经理。(2)运行部部长、运行专业主任、值长、专业专工及相关专业运行人员。5、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执行。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JJG50-1999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JJG882-2004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JJG229-1998工作用铂、铜电阻检定规程
——(860)水电电生子第93号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运行规程——DL/T774—2001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运行检修导则——JJG226-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本规程由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提出本规程由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归口管理本规程由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批准本规程起草:本规程审核:本规程批准:本标准2012年首次发布第一篇自动调节部分1.热工设备检修规程总则及工作规范1.1热工设备检修规程总则1.1.1本规程为指导和检验热工所属设备的大修、小修、临检和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检修(安装)而制定的。1.1.2本规程规定了热工所属设备的检修期限,检修项目,检修质量要求。1.1.3本规程适用于热工专业管辖的热工设备检修,也可做为热工设备检修的验收标准。1.1.41.2热工检修工作规范1.2.1热工设备现场工作应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有关条例的规定,现场的任何工作,必须得到运行值班人员和有关领导的许可,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未经运行人员的许可,热工检修人员不得擅自操作运行中的设备。1.2.2现场工作时,检修人员应备齐与检修有关的资料和与现场编号相符的图纸及制定的检修方案和措施。1.2.3热工检修工作必须由二人以上配合进行,在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说明工作项目,安全注意事项和分工。1.2.41.2.5所有仪器仪表,应在每次调校试验之前,应全面详细检查仪器仪表的切换把手、插接件是否与所测项目、回路相符,且在未通电试验之前应经第二人复查。试验接线应简洁明了有条理,试验引线应绑扎在固定物体上。1.2.6检修工作中应尽可能少拆线头,为使工作后不致遗忘,应做到以下两点:1.2.6.1凡拆下的线头,应做好记录,没有标号或标号不清的端子应及时查清补上,恢复时应按记录检查有无遗漏的端子。1.2.6.2拆下的线头不得过分弯曲,恢复时应检查有无伤痕、带电的线头应包上。拆线时应特别注意防止短路或接地。1.2.7在自动控制,程控保护及仪表回路工作时,不得凭记忆进行工作,如发现问题,应查对核实、查明原因,请示汇报后按正确接线更正,做好记录,并核对图纸。1.2.8在整体检修过程中,若发现与预期结果不相符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工作,详细分析全过程,查出问题且加以处理,必要时请示领导,严禁发现问题而未得出正确结论前盲目从事。1.2.9在检修试验过程中,若发生开关跳、停机、停炉时,无论是由系统事故或由于热工工作人员过失,热工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按值长要求退出工作现场。凡故障原因未查明且未经值长同意之前,不得变动接线及继续任何工作。1.2.10工作结束之后,应将现场清理干净,再次检查现场设备有无遗漏,取出继电设备在检修试验过程中所垫的纸片、短路线等物,做好检修记录。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处理结果向领导汇报,并记录在大修台帐内。2分散型控制系统验收要求2.1检修验收与要求2.1.1系统中所有孔洞密封完好。2.1.2系统中各项检查、检修项目符合质量要求。2.1.3系统各项试验均按试验方案试验完毕,技术指标符合规定要求。2.1.4现场检查各子系统投运正常。2.1.5检查下列记录应齐全、完整、规范、数据正确,记录结论均应符合质量规定要求;若有不合格项应单列出清单。2.1.5.1各项停运前检查记录及检修后原问题处理结果核查,应无未处理项。2.1.5.2各项绝缘电阻测试记录,应符合要求。2.1.5.3模拟量I/O模件精度校准记录,并附有各类模件校准合格率归类统计表。2.1.5.4计算机设备及系统的部件性能检查、试验记录应齐全,并符合规定要求。2.1.5.5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试验记录应齐全,并符合规定要求。2.1.5.6计算机设备修理和部件更换记录、应附有修理更换原因等详细说明。2.1.5.7软件检查记录;若有修改,应附有详细说明及修改审批单。2.1.5.8计算机系统软件备份,备份应保证质量,数量足够。2.1.5.9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任何修改应有详细记录。2.2整个系统启动后,检查计算机系统故障报警记录、自诊断记录,应无故障.3.分散型控制系统检修3.1检修项目及周期3.1.1大修项目及周期,分散控制系统的3.1.1.13.1.1.23.1.1.33.1.1.43.1.1.53.1.1.63.1.1.73.1.1.83.1.1.93.1.1.103.1.1.113.1.1.123.1.1.133.1.1.143.1.1.153.1.1.163.1.1.173.1.1.183.1.1.19设备回装后,远方回路及自动回路的通电试验和调试3.1.1.203.1.2小修项目及周期,控制系统的3.1.2.13.1.2.23.1.2.33.1.2.43.1.2.53.1.2.6给水和温度自动系统就地设备拆装3.1.2.7远方回路及自动回路3.2分散控制系统设备检修:分散控制系统是由软硬件、监视设备组成。整体自动化系统运行好坏不仅与计算机系统有关而且与现场变送器、测量开关、电缆及执行机构密不可分。系统中任一环节出问题,均会导致部分功能失效或引发系统故障,甚至发生机组事故。自动化系统要看成一个整体,不能只重视计算系统运行维修,不重视现场设备维修。实际计算机系统问题比较少,而现场问题比较多。所以DCS系统计算机部分又包括了现场设备。3.2.1停运前的检查3.2.1.13.2.1.23.2.1.3检查各机柜供电电压和UPS供电电压及机柜内各类直流电源电压、各类打印记录和硬拷贝、各模件状态指示和出错信息、各通道的强制或退出扫描状况和损坏情况、各操作员站和服务站的运行状况、通讯网络的运行状况等。3.2.1.4测量控制室温度、工程师室和电子设备间温度及湿度。3.2.1.5检查系统报警记录,是否存在系统异常记录,如冗余失去、异常切换、重要信号丢失、数据溢出、总线频繁切换等;3.2.1.6检查计算机系统运行日志、数据库运行报警日志,是否存在异常记录;3.2.1.7启动自诊断系统,记录系统自诊断结果,检查是否有异常。3.2.1.8检查计算机设备和系统日常维护消缺记录,是否有需停机消缺项目。3.2.1.9检查散热风扇的运转情况。3.2.1.103.3停电原则,分散控制系统应连续供电运行,局部检修时,可停止相应部分分散控制系统设备的电源,而不允许停UPS电源或总电源开关。3.3.13.3.1.13.3.1.23.3.1.3检查电源及模件的状态。3.3.1.4检查风扇运行状况。3.3.2停运后的检修,检修前,应按停电正常程序停运设备,关闭电源,拔下待检修设备电源插头。3.4一般性检查与质量要求3.4.1集控室内光线应充足,具备操作人员操作监视的条件。3.4.2电子设备室、工程师室内和控制室的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应符合有关规定(GB2887-82)或生产厂家的规定。3.4.3所有电源回路的电源开关和模件的通道熔丝应符合使用设备的要求;如有损坏应作好记录。3.4.4各计算机设备的外观,应完好,无缺件、锈蚀、变形和明显的损伤;3.4.5检查各计算机设备应摆放整齐,各种标识应齐全、清晰、明确;3.5在系统或设备停电后进行设备的清扫工作;3.5.1对于有防静电要求的设备,检修时必须作好防静电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带好防静电接地腕带,并尽可能不触及电路部分;设备应放在防静电板上,吹扫用压缩空气枪应接地。3.5.2吹扫用的压缩空气压力一般控制在0.5MPa左右,必须干燥无水、无油污;清洁用吸尘器必须有足够大的功率,以便及时吸走扬起的灰尘。设备清洗必须使用专用清洗剂。3.5.3各设备内外的各部件应安装牢固无松动,安装螺钉齐全。检查电缆敷设捆扎整齐美观,设备的各种标志应齐全清洗.3.6电源检修控制器电源、机柜框架电源、I/O电源、工作站电源等电源装置的检修应随机组大修进行。3.3.6.2清扫电源设备和风扇,小心拆下电源内部配件,仔细检查内部印刷线路板上应无烧焦痕迹,各元件应无脱焊,各连线、连接电缆、信号线、电源线、接地线应无断线或松动,并重新紧固。3.6.3装复电源内部配件,检修后设备应清洁无灰、无污渍。根据记录标记插好所有插头并确认正确后上电;3.7上电检查试验:3.3.3.3.7.4电源线路板及元件也要按清洗和吹扫模件方法进行清扫,然后进行性能测试。带有冷却风扇的,一定要检查冷却风扇工作是否正常,不正常的一定要更换成新的,以防系统运行中由于风扇局部环境温度增高,诱发电源模件故障。电源检修应在停电后进行;电源检修前,对电源的开关设置及接线做好记录;对电源进行通电试验,调试各种参数,使其符合厂家要求。3.8冷却风扇检修,冷却风扇是分散控制系统中的易损部件,应定期更换;3.8.1风扇更换前应保证所换风扇的电压、功率、转速与原风扇一致;3.8.2风扇的电源接线必须牢固可靠;3.8.3必须保证风扇转动方向正确;3.8.4风扇更换后,应做好记录,以便确定风扇的更换周期。3.9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停用与长期停用中的维护3.9.1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停用3.9.2DCS局部检修宜停止相应的DCS设备电源。3.9.3停用系统前应确认与DCS有关生产过程已全部退出运行,否则应做好有关的隔离措施或禁止停运整个DCS系统。3.9.4停用时,与停电相关的所有子系统,经确认均已退出运行并允许该系统停电。3.9.5所有需检查、处理和信息保存工作均已结束。3.9.6系统经确认无人工作,停电所需手续齐全;3.10计算机外设的检修与质量要求3.10.1CRT显示器3.10.1.1停电,断开CRT电源连接;3.10.1.2CRT显示器外部清擦,外观检查应清洁无灰无污渍;外部检查CRT信号电缆应无短路、破损断裂等现象;绝缘符合要求。3.10.1.3CRT检修后上电检查,CRT显示器画面清晰,无闪烁、抖动和不正常色调,亮度、对比度、色温、聚焦、定位等按钮功能正常;仔细调整显示器屏幕,整个画面亮度色彩应均匀。3.10.2打印机3.10.2.1打印机停电,拔下打印机电源插头;3.10.2.2清扫打印机,清除打印机内纸屑,清洁送纸器和送纸通道,外观检查应清洁无灰无污渍,内部电路板上各元件无脱焊及断线现象,各连线或连接电缆应正确、无松动、无断线现象,并再次紧固所有部件;测试绝缘符合要求;对打印的机械转动部分进行上油,油量不应过多。3.10.2.3检查打印机,检查打印机各开关、跳线和各有关参数设置正确。3.10.3轨迹球和鼠标3.10.3.1关闭工作站电源,拔下轨迹球或鼠标与计算机的连接接头;3.10.3.2清洁轨迹球和鼠标;仔细清洁球体和滑轮。要求清洁无灰无污渍。清洁光电鼠标反光板,应清洁无污物。3.10.3.3检查电路板上各元件有无脱焊及断线现象,检查内部各连线或连接电缆应无断线破损现象,且连接正确无松动、并重新固定一次。3.10.3.4恢复与系统的连接,上电检查,轨迹球和鼠标使用应灵活无滞涩,直至符合要求。3.10.4键盘3.10.4.1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操作每个键,如发现有无反应、不灵活或输入错误的键,记录下其位置;3.10.4.2关闭计算机电源,拔下键盘与计算机连接的接头;断开与系统的连接;清洁键盘;外观检查应清洁无灰、无污渍,内部电路板上各元件应无脱焊,各连线或连接电缆应无松动、断线现象,触点无异常;重点检查操作不灵活的按键,排除故障;3.10.4.3装复后连接好接线,检查键盘与计算机的接口应无异常;上电重新检查测试键盘的每个键,反应应灵敏。3.10.5集线器等网络接口设备检查3.10.6网络及接口设备的检修与质量要求3.11系统退出运行;3.11.1检查通讯电缆应无破损、断线,绝缘应符合要求;所有连接接头应紧固无异常,保证接触良好;端子接线应正确牢固,各接插件接插应锁紧并接触良好;终端匹配器阻抗应正确并符合要求;检修后的通讯电缆应绑扎无松动;3.11.2检查通讯电缆现场安装部分,应使用金属保护套管,金属保护套管应有良好接地3.11.3通过系统诊断工具/功能或其它由制造厂提供的方法查看每个控制子系统,检查远程I/O子系统和控制器通讯正常,检查主机和控制站通讯正常。检查所有I/O通道及通讯指示均应正常。3.11.4上电后,检查各个站点间及与计算机间的通讯正常,检查各输入、输出模件和CPU通讯正常。3.11.5检查数据通信总线的负荷率应不超过30%。对于以太网则应不超过20%。3.12操作系统检查3.12.1各计算机通电启动,检查机器应无异常和异声;检查计算机启动显示画面及自检过程应无出错信息提示,否则予以处理。3.12.2通常操作系统上电启动,整个启动过程应无异常,无出错信息提示;对于操作系统启动时提示错误并自动修复后,应重新正常停机并启动操作系统一次,检查错误是否完全修复,否则应考虑备份恢复或重新安装。3.12.3启动操作系统后,检查并校正系统日期和时间。3.12.4搜索并删除系统中的临时文件,清空回收站;对于不具备数据文件自动清除功能的各工作站,应对无用的数据文件进行手工清理。3.12.5检查各用户权限、口令、域和组等设置应正确,符合系统要求。检查各设备和/或文件、文件夹的共享或存取权限设置应正确,符合系统要求。3.12.6检查硬盘剩余空间大小,应留有一定的空余容量。若有可能,应启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优化硬盘。若有必要,则备份该磁盘或卷的全部内容,然后将其格式化,再从备份中恢复该磁盘或卷的全部内容。3.13应用软件及其完整性检查在DCS系统逻辑修改等工作完成后,再次进行软件备份;启动计算机系统自身监控、查错、自诊断软件,检查其功能,应符合厂家要求。检查存储设备应有一定的容量储备。启动应用系统软件,应无异常,无出错信息提示;对于上电自启的系统,此过程在操作系统启动后自动进行;根据厂家提供的软件列表,检查核对应用软件应完整。根据系统启动情况检查,确认软件系统的完整性。分别启动各工作站的其它应用软件,应无出错报警。使用提供的实用程序工具,扫描并检查软件系统的完整性。权限设置检查3.13.10查各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和其它功能站的用户权限设置,应符合管理和安全要求。3.14系统冗余性能试验:分散控制系统各操作员站和功能服务站冗余切换试验:人为退出控制站中正在运行的主控制器,这时冗余备用的辅控制器应自动投入工作,在主与辅控制器的切换过程中,系统不得出错或出现死机情况。对于并行冗余的服务器,如主或辅服务器;停用其中一个,应不影响整个DCS系统的正常运行;试验时可通过停电或停运所应用的软件等手段进行,然后检查系统运行情况,除与该设备故障相关的报警外,应无其它任何异常现象发生;同样进行一次反向切换试验,系统状况应相同。对于作为冗余备用的客户机设备,当停电或停运应用软件时,除本设备会停止工作外,应不影响其它客户机或服务器的工作。3.15数据库检查3.15.1检查数据库访问权限设置应正确,应符合管理和数据安全要求。3.15.2对数据库进行探寻,检查各数据库的有关信息应正确。各数据库或表的空间使用状况,应保留不小于25%的空余空间,磁盘的可用空间应不小50%。3.15.3检查数据库日志记录。3.16主控制器及功能模件检修,分散控制系统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由于环境的影响,需要定期对模件及插接件上的灰尘污垢、腐蚀性油及其他污染物进行清理。3.16.1主控制器及功能模件检修与质量要求3.16.2本节检修设备包括现场控制站(亦称I/O站)内的主控制器(亦称DPU、主控单元)。3.16.3机组停运,其它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关的各系统停运,控制系统退出运行;停运将检修的子系统和设备停电;3.16.4对每个需清扫的模件的机柜和插槽编号、跳线设置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3.16.5对模件进行清扫,检查;外观应清洁无灰、无污渍、无明显损伤和烧焦痕迹;主控制器若配有冷却风扇,则应检查和清扫冷却风扇。模件上的各部件应安装牢固;插件无锈蚀、插针无弯曲、断裂;跳线和插针等应设置正确、接插可靠;熔丝应完好,型号和容量应准确无误;所有模件标识应正确清晰。3.16.6模件检查完毕,机柜及机架和槽位清扫干净后,对照模件上的机柜和插槽编号将模件逐个装到相应槽位中,就位必须准确无误,到位可靠。3.16.7模件就位后,仔细检查模件的各连接电缆(如扁平连接电缆等)应接插到位且牢固无松动,若有固定螺丝和/或卡锁,则应将固定螺丝拧紧和/或将卡锁入扣。3.16.8模件通电后,各指示灯应指示正常。散热风扇运转正常。3.17模件的检修3.17.1模件更换不允许带电插拔,3.17.23.17.33.17.43.17.4.1带滤网的减压阀一个;3.17.4.2防静电空气枪一个;3.17.4.3防静电接地环若干;3.17.4.4防静电板一个;3.17.4.5大功率吸尘器(不少于3KW)一个;3.17.5吹扫方法:3.17.5.1仪表空气接入减压阀入口;3.17.5.2防静电空气枪接至减压阀出口,并将减压阀输出压力调到0.5MPa;3.17.5.3防静电板接地;3.17.5.4工作人员带上防静电接地环;3.17.5.5开启吸尘器;3.17.5.6模件放在防静电板上用空气枪吹扫模件。3.17.5.7模件的清洗:模件吹扫后,应对模件的电路板插接器和吹扫后仍残留污物的部位进行清洗;3.17.6.清洗时工作人员必须带上防静电接地环;3.17.7.必须使用专用的清洗剂进行清洗。3.18.控制柜清扫3.18.1控制柜清扫必须在停电后进行;3.18.2清扫前应将模件拔出;3.18.3清理防尘滤网和机柜;3.18.4清理模件槽位及插座;3.18.5吹扫时,用吸尘器吸尘;3.18.6吹扫后要对柜内的接线进行检查。3.19.模件回装3.19.1回装前应仔细核对模件编号、设置开关;3.19.2插入模件时应注意导槽位置,防止损坏模件;3.19.3回装后,保证插接到位,连接可靠。3.20工作员站的检修,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和功能服务站检修与质量要求:3.20.1本节检修设备包括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各种功能服务站(如历史数据站、报警服务站、通讯服务站等)等各管理操作应用工作站,以下统称为工作站。3.20.2按停电正常程序停运工作站,关闭电源,拔下该工作站的电源插头;3.20.3打开机壳,检查线路板应无明显损伤和烧焦痕迹、线路板上各元器件应无脱焊;内部各连线或连接电缆应无断线,各部件设备、板卡及连接件应安装牢固无松动,安装螺钉齐全;3.20.4清扫机壳内外部件及冷却风扇,要求清洁、无灰、无污渍,冷却风扇转动应灵活。3.20.5装复机箱外壳,检查设备电源电压等级应设定正确;3.20.6接通电源启动后,设备应无异音、异味等异常现象发生,检查冷却风扇转动方向应正确,转动正常无卡涩;设备自检过程应无出错信息,设备应能正常地启动并进入操作系统,各状态指示灯及界面应显示正常;对于正常工作时不带CRT和/或键盘/鼠标的工作站,若有必要则连接上CRT和/或键盘/鼠标进行检查。3.20.7报表打印功能试验3.20.7.1启动报表定时打印功能,检查定时打印的报表格式、内容和时间应符合要求。3.20.7.2通过功能键盘或轨迹球/鼠标,在操作员站上选中系统内所有报表,并触发随机(召唤)打印功能,系统应立即打印选中的报表,检查报表格式、内容应符合要求,时间正确。3.20.8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试验3.20.8.1从历史数据库中选取一组记录点,内容应包括模拟量、开关量、操作记录、系统事件等。3.20.8.2分别组态当前时段(短期)的历史数据报表和曲线,并显示打印,报表、曲线的数据和时间应正确,整个操作过程应无故障报警。3.20.9操作员工作站硬件和软件检查程序,操作员工作站硬件和软件检查程序应在上电前检查,受电后试验,严格按照厂家规定进行。停电前将应用软件备份;停电后清理模件及机箱;检查冷却风扇,必要时更换;送电后检查电源电压应符合制造厂家规定的要求;检查人机接口设备如:键盘、鼠标等;重新启动操作员站;3.21分散控制系统送电后的检查3.21.1检查模件电源电压,应符合生产厂家的要求,否则应进行调整或更换;3.21.2电源带负荷载后应对电源温升情况进行检查;3.21.3冗余模件、冗余电源、冗余通讯网络等切换试验;3.21.4检查模件各状态指示灯;3.21.5检查模件组态;3.21.6模件校验;检查I/O点的投入率及完好率,投入率应不小于99.5%,完好率应不小于99.5%。查明并记录不可用测点的原因。3.21.7I/O模件精度测试3.21.7.1I/O模件精度测试时,应保证标准信号源(校正仪)的阻抗与模件相匹配,内外供电电源应对应。3.21.7.2检查每个通道的转换系数,应符合测量系统量值转换要求。3.21.7.3模拟量输入(AI)信号精度测试:每块模件上选取一个通道,用相应的标准信号源,在各测点相应的端子上分别输入量程的0%、25%、50%、75%、100%信号,在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读取该测点的显示值。同模件其余通道输入测量量程的50%信号进行检验。记录各测点的测试数据,计算测量误差。3.21.7.4模拟量输出(AO)信号精度测试每块模件上选取一个通道,通过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或手操器),分别按量程的0%、25%、50%、75%、100%设置各点的输出值,在I/O站对应模件输出端子用标准测试仪测量并读取输出信号示值;同模件其余通道输入测量量程的50%信号进行检验。检查操作打印记录,应与实际操作相符。3.21.7.5开关量输入(DI)信号正确性测试,每块模件上选取一个通道,通过短接/断开无源接点或加入/去除电平信号分别改变各输入点的状态,在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DI参数一览表)上检查各输入点的状态变化。记录各点的测试状态变化,应完全正确无误。3.21.7.6开关量输出(DO)信号正确性测试,每块模件上选取一个通道,通过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分别设置0和1的输出给定值,在I/O站相应端子上测量其通/断状况,同时观察开关量输出指示灯的状态。记录各点的测试状态变化,应正确无误。3.22线路检查3.22.1大修中应对重要保护、测量信号及线路绝缘进行检查。绝缘检查应使用符合标准的摇表进行。测试绝缘前应将被测电缆与控制设备分开,以免损坏控制设备;紧固接线;3.22.2对接线混乱部位,应在检修中进行整理。整理后要对接线核对,必要时应做试验。3.23启动前系统检查和试验3.23.1测量信号检查:3.23.2联合试验前,应先完成分部试运工作;试验时应使用标准试验单,试验单应包括试验时间、试验项目、试验内容、试验方法等;每项试验后,应有参加试验人员签字;试验合格后交付运行,如再有变动,必须履行有关手续并重新试验;试验时发现有不正常现象,要分析和查找原因,直至彻底解决存在的隐患,才能移交运行;试验中模拟的试验条件应有详细记录,试验后应立即恢复至正常状态;为了保证联合试验的顺利进行,机组检修后应留有足够的试验时间。大修宜留3—4天,小修宜留1—2天。以上时间应明确列入检修计划。3.24计算机系统运行中的日常维护3.24.1系统运行期间,不得在计算机系统规定的范围(原则上3米以内距离)内使用对讲机。3.24.2可能引入干扰的现场设备除检查回路接线应完好外,还应对该设备加装屏蔽罩。3.24.3尽可能精确的记录系统的所有问题,记录系统所显示的任何错误信息和文字,以及问题出现后所做的处理。3.24.4运行过程中,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巡检内容包括:打印纸充足,时钟与DCS系统、DCS系统与DEH系统均应同步。检查系统事件记录应无异常。系统的报警及顺序事件记录(SOE)情况。供电系统、及所有模件工作状态应正常检查网络出错记录和网络工作状态应无异常、无频繁切换等现象。检查系统自诊断功能画面,应无异常报警。检查系统各工作站和各现场控制站的运行状态正常。3.24.5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内容包括:3.24.5.1通讯接口、主控制器状态、通讯网络工作状态、系统切换状况、电源主备用工作状态应正常。3.24.5.2相关参数进行对照比较,发现参数异常现象及时进行检查或校准。并做好记录。3.24.5.3历史数据存储设备应处于激活状态(或默认缺省状态),光盘或硬盘等应有足够的余量,否则及时予以更换。3.24.5.4软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定期清洗软驱;要保持光驱的清洁,定期(一个月左右)用专门的光驱清洁盘对光驱进行清洗。3.24.5.5检查各散热风扇运转正常,应无异音或停转,若发现散热风扇停转,应立即予以更换。3.24.5.6检查各工作站硬盘应有足够的空余空间,系统无硬盘空间不足报警,否则应检查并删除垃圾文件。3.25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停用与长期停用中的维护3.25.1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停用3.25.2DCS局部检修宜停止相应的DCS设备电源。3.25.3停用系统前应确认与DCS有关生产过程已全部退出运行,否则应做好有关的隔离措施或禁止停运整个DCS系统。3.25.4停用时,与停电相关的所有子系统,经确认均已退出运行并允许该系统停电。3.25.5所有需检查、处理和信息保存工作均已结束。3.25.6系统经确认无人工作,停电所需手续齐全;3.25.7系统停电不得随意直接关闭电源,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关闭各操作员站主电源;关闭显示器、打印机等电源;关闭现场控制站现场电源。关闭现场控制站系统电源。关闭现场控制站总电源开关。3.26计算机系统长期停用中的维护3.26.1对于长期停用的计算机系统,停运期间要保证其环境温度、湿度和清洁度符合有关规定(GB2887-823.26.23.26.33.26.43.26.4.1计算机3.26.4.2电源模块风扇3.26.4.3计算机柜内温度应符合厂家要求。带有冷却风扇的控制柜,风扇应正3.26.4.4设备3.26.4.5设备3.26.4.6冬季应保持设备3.26.4.73.26.4.83.26.5控制室、工程师站及其设备巡检周期每天二向运行人员了解热工设备运行状况;打印机工作正常,打印纸充足;操作员站、工程师站人机接口设备、模件、电源、风扇工作正常,滤网清洁;利用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检查模件的工作状态,通讯有无报警以及重要的热工信号状态。3.26.5.5巡检要有记录,班长或班组技术员应对巡检记录结果验收。3.26.5.6巡检时发现的缺陷,应及时登记并按有关规定处理。3.26.5.7模件更换不允许带电插拔,清扫工作必须在停电后进行。3.27运行设备的定期维护3.27.1自动调节系统应每季度维护一次,维护中所做的自动调节系统定值试验是提高调节系统品质和消除调节系统隐患重要手段。运行中一般只做定值扰动试验,观察系统随动情况,分析系统缺陷,并做好维护记录。运行设备的定期维护按如下周期定期维护:每三个月对机柜滤网清洗一次;每月至少对风烟系统仪表管路吹扫一次;定期检查主控制器和辅服务器的冗余冗错功能。每季度进行一次切换试验。3.28操作员站功能检查,操作员工作站是操作员与DCS系统的人机接口,功能一般包括:过程参数监视和控制,过程参数报警,趋势曲线及历史数据,报表管理打印,文档处理及在线诊断等。3.28.13.28.23.28.33.28.43.28.53.28.63.28.73.28.83.29工程师站的检查3.29.13.29.23.29.3日常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无论选择“编译”还是“全部编译”都将使原有的目标文件全部重新生成。这样在“登录”3.29.3.13.29.3.2选择了“工程/清空”3.29.3.3对“MACS配置”如果选择了全下装,会将全部目标文件下装到控制器,并将主控自动复位(停止运算),所有变量回初值。在系统正常运行时,这种操作是禁止的。3.29.4在系统正常运行时,“登录”3.30维护中常见故障3.30.13.30.3.30.1.3.30.1.33.30.23.30.2.3.30.2.3.30.2.3.30.33.30.4检查总线通讯状态是否正常;3.30.4.1检查操作系统是否正常;3.30.4.2检查是否染有病毒;3.30.4.3检查有无不当的操作;3.30.5定时制表打印机故障3.30.6检查打印机电源和信号电缆是否正确连接;3.30.6.1检查打印机是否处于在线状态;3.30.6.2检查打印机驱动程序安装是否正确;3.30.6.3检查应用软件中的打印机设置是否正确。4锅炉主给水及给水大旁路自动调节系统4.1检修周期4.1.1全部项目随机组大修同时进行。4.1.2部分项目小修进行。4.1.3运行中有异常随时处理。4.2检修项目4.2.1设备外观检查。4.2.2接线端子检查。4.2.3逻辑图、I/O模块检查。4.2.4系统的绝缘测试。4.2.5调节系统回路检查。4.2.6变送器二次门及取压管路的检查。4.2.7给水调节门特性试验4.2.8机组启动后自动的投入4.2.9填写检修记录4.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4.3.1执行器、变送器详见本规程有关部分。4.3.2变送器、执行器、I/O模块接线应牢固。4.3.3变送器二次门、排污门手柄及孔档应齐全、牢固。4.3.4变送器应有所属系统标志,标牌整洁清楚并安装在正、负压侧管路上,执行器有所属系统的标志,执行器上本地控制应有开关方向标志,手轮应有开关方向标志。4.3.5调节系统回路检查4.3.5.1操作员站的操作方向、位置反馈方向及调节阀开关方向三者一致;4.3.5.2远程控制时(自动、手动),执行器动作位置应跟随计算机输出指令变化。4.3.6变送器二次门及取压管路的检查。4.3.7填写检修记录做好调节系统修前、修后的设备校验及检修记录。对于检修过程中的设备元件更换、异常现象的处理等做详细记载。要求:字迹工整,数据准确。4.4给水自动调节系统的投入条件4.4.1锅炉正常运行,并且汽轮机大于60%负荷。4.4.2锅炉给水管路的运行方式符合自动要求。旁路开度为0%。主给水调节门全开时,给水流量能达到最大流量,且主给水调节门特性试验曲线应符合要求。4.4.3汽包水位、给水流量及蒸汽流量等主要变送器工作正常,参数准确。4.4.4MACS控制系统工作正常,信号跟踪稳定、准确,无强制切手动及报警信号。4.4.5系统正常工作时,执行器“本地—远程”开关应打到“远程”位。4.5给水自动调节系统的工作质量指标4.5.1控制系统正常工作时,给水流量应随着蒸汽流量迅速变化。4.5.2锅炉稳定运行时,汽包水位应在给定值±15mm范围内变化。4.5.3锅炉稳定运行时,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不应频繁动作。4.6给水自动调节系统的强制切除,相关测点中出现坏点:水位信号异常、报警,给水信号异常、报警,蒸汽信号异常、报警,给水流量、蒸汽流量偏差大,水位与给定偏差大,漏流量大于最大流量30%4.7给水自动调节系统运行中的扰动试验4.7.1当给水流量扰动(中压炉为额定负荷的20%,高压炉为额定负荷的10%)时,给水流量的恢复时间应小于30S。4.7.2当水位定值改变40mm时,水位应在1min内稳定在新的给定值(水位恢复到给定值±15mm范围内的时间)。4.7.3锅炉在额定负荷下突然变化10%时,水位波动的最大偏差不超过±80mm。水位稳定在给定值的时间应不大于2min。4.8给水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维护4.8.1每天应根据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及给水流量的记录曲线分析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4.8.2定期检查控制器、I/O模块是否运行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8.3执行机构运转正常,不应有任何形式的报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一、二级过热器出口温度自动调节系统5.1检修周期5.1.1全部项目随机组大修一同进行5.1.2部分项目小修进行5.1.3运行中有异常随时处理5.2检修项目5.2.1逻辑图及I/O模块检查(自动调节设备)5.2.2各部设备外观检查5.2.3接线端子检查5.2.4系统的绝缘测试5.2.5调节系统回路检查5.2.6减温水调节门特性试验5.2.7机组启动后自动投入5.2.8填写试验及检修记录5.3检修方法及质量达标5.3.1逻辑图见CONMAKER逻辑图相关部分。5.3.2各部设备外观检查热偶及执行器接线应牢固热偶及执行器应有所系统标志;执行器上本地控制应有开关方向标志,手轮应有开、关方向标志。5.3.3调节系统回路检查。5.3.4减温水调节门特性试验。5.3.5填写试验及检修记录5.3.5.1做好调节系统修前、修后的设备检验及检修记录5.3.5.2做好减温水阀门特性试验记录5.3.5.3对于检修过程中的设备元件更换、异常现象的处理等做详细记载5.3.6要求:字迹工整,数据准确5.4过热器出品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的投入条件:5.4.1主蒸汽各级温度测点完好,指示准确、无坏点;5.4.2减温水调节门特性试验应符合要求;5.4.3控制系统工作正常,相关信号稳定、准确,无强制切手动及报警信号;5.4.4负荷大于60%额定负荷。5.5过热器出口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的工作质量指标5.5.1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蒸汽温度应保持在给定值±2℃范围内,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5.5.2减温水流量扰动10%时,过热汽温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过渡过程时间不应大于2min;5.5.3负荷扰动10%时,至汽温的最大偏差不应超出±4℃,其过渡过程时间不应大于4min;5.5.4主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调节系统应在4min内恢复稳定。5.6过热器出口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的切除5.6.1汽温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达到5;5.6.2控制输出与阀位反馈偏差达到10%;5.6.3相关测点中出现坏点;5.6.4漏流量大于最大流量15%。5.7过热器出口温度自动调节系统运行中的扰动试验5.7.1手动跟踪检查,在手动状态下,调整调门的开度,反馈是否正常;5.7.2内扰实验,将自动切为手动,手操改变减温水流量±10%,然后投入自动并计时,系统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不应大于2min;5.7.3外扰实验,将自动切为手动,将过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然后投入自动并计时,系统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不应大于4min。5.8过热器出口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和维护5.8.1每天应向运行人员了解并根据过热汽温记录曲线分析调节系统的运行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消除;5.8.2每月进行一次减温水流量扰动试验;5.8.3每季度进行一次主汽温定值扰动试验;5.8.4每季度维护一次;6送风自动调节系统6.1检修周期6.1.16.1.26.1.36.2检修项目6.2.16.2.26.2.26.2.2.26.2.2.36.2.2.46.2.2.56.2.2.66.3机炉启停后,自动的投入运行应达到的质量标准。6.3.1锅炉稳定运行时,调节系统能保持送入炉膛的氧量在给定值的±0.5%范围内。6.3.2调节系统工作稳定,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6.3.3送风机挡板开度阶跃改变5%时,调节系统应能使送入炉膛的氧量在1min内恢复稳定。6.3.4对以锅炉负荷为前馈信号的送风调节系统,当改变额定负荷的5%燃料量时,调节系统应在2min内消除扰动。6.4运行与维护6.4.1定期检查控制器、I/O模块是否运行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4.2执行机构运转正常,不应有任何形式的报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引风自动调节系统7.1检修周期7.1.17.1.27.1.7.2检修项目7.2.17.2.27.2.37.2.7.2.57.2.67.2.77.2.87.2.97.2.107.3机组启动后,自动的投入运行应达到的质量标准。7.3.1稳定工况下,调节系统应能保持炉膛压力在给定值±3mmH2o范围内。7.3.2引风机挡板开度阶跃改变5%时,调节系统应使炉膛压力在20S内恢复稳定。7.3.3送风机挡板开度阶跃改变5%时,调节系统应使炉膛压力在20S内恢复稳定,过渡过程中炉膛压力最大偏差不应超过6mmH2o。7.3.4炉膛压力给定值改变5mmH2o时,调节系统应使炉膛压力在15S内恢复到新的给定值。7.4运行与维护7.4.17.4.27.4.38锅炉给煤量自动调节系统8.1检修周期8.1.1全部项目随机组大修一同进行。8.1.2部分项目小修进行。8.1.3运行中有异常随时处理。8.2检修项目8.2.1自动调节设备;8.2.2系统绝缘测试;8.2.3调节系统回路的检查;8.2.4变送器二次门及取压管路的检查;8.2.5机组启动后自动的投入;8.2.6填写检修记录;8.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8.3.1自动调节设备、逻辑及I/O模块逻辑图相关部分检查。数据采集系统I/O模块检修。变送器见本规程变送器检修相关部分。8.3.2系统绝缘测试。8.3.3调节系统回路检查检查就地、远程(手动、自动)启停是否正常;手、自动时,给煤机电机转数应跟随计算机控制系统指令变化。8.3.4变送器二次门及取压管路的检查。8.3.5填写检修记录8.4自动调节系统的投入条件8.4.1母管压力信号准确、称重测量系统正常,信号准确;8.4.2无堵煤,断链及其它报警;8.4.3锅炉运行稳定,负荷不小于额定负荷的70%8.5给煤自动调节系统的切除条件8.5.1调节系统不稳定,造成锅炉燃烧不稳;8.5.2母管压力信号不正常;8.5.3炉主汽流量信号不正常。8.6给煤自动调节系统运行中的扰动试验8.6.1内部扰动试验,在自动状态下,改变相当于10%锅炉负荷的燃料量,调节系统应在5min内消除扰动。8.6.2外部扰动试验,外部负荷改变10%,调节系统5min内消除扰动,过渡过程中,主汽压的最大偏差不应大于±0.3MPa。8.7运行和维护8.7.1每天应根据主汽压力、蒸汽流量的记录曲线分析调节系统的工作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消除。8.7.2每季度维护一次8.7.3维护只进行二次线检查,接线端子检查。9一次风自动调节系统9.1全部项目随机组大修一同进行。9.1.29.1.39.2检修项目9.2.19.2.29.2.39.2.49.2.59.2.69.2.79.2.89.2.9小修只进行9.2.1,9.2.2,9.2.3,9.2.5,9.2.7。9.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9.3.19.3.1.1执行器检修参见本规程(执行器)相关部分。9.3.1.2变送器检修参见本规程(压力、流量变送器)相关部分。9.3.1.3I/O模块检修见本规程数据采集系统部分。9.3.1.4各部设备外观检查。9.3.1.5接线端子检查。9.3.2系统绝缘测试。9.3.3变送器二次门检查。9.3.4填写检修记录9.4一次风自动调节系统的投入条件9.4.1锅炉运行正常,燃烧稳定,给煤机运行正常;9.4.2各相关测点正常,无坏点,无强制切手动信号;9.4.3一次风调节门开度满足锅炉最大负荷要求,并有5%余量。9.5一次风自动调节系统的工作指标9.5.1锅炉稳定运行时,控制系统应使床温保持在给定值±9.5.29.5.3一次风机入口挡板开度阶跃改变5%时,调节系统应能在1min9.5.4锅炉总给煤量改变±5%时,调节系统应在2min内消除扰动。9.6一次风自动调节系统的切除条件9.6.1炉膛吹扫;9.6.2各相关测点出现坏点;9.6.3床温设定值与测量值偏差达到3%。9.7扰动试验9.7.19.7.2在手动状态下,将一次风机入口挡板开度改变±5%,投入自动,调节系统应在1min内消除扰动。9.7.3在自动状态下,改变床温定值±2%,自动调节系统应在2min内恢复稳定。9.8运行和维护9.8.19.8.210二次风自动调节系统10.1检修周期10.1.110.1.210.1.310.2检修项目10.2.110.2.210.2.310.2.410.2.510.2.610.2.710.2.810.2.9小修只进行11.2.1,11.2.2,11.2.3,11.2.5,11.2.710.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10.3.110.3.110.3.110.3.210.3.310.3.410.3.5变送器二次门及取压管路的检查见《热工设备检修规程》。10.3.6填写检修记录10.4二次风调节系统的投入条件10.4.110.4.210.4.310.4.410.4.5风机挡板在最大开度下,能满足炉负荷要求,并有5%余量;10.4.6锅炉运行正常,燃烧稳定,负荷一般大于70%。10.5二次风调节系统的工作指标10.5.110.5.210.5.3二次风机挡板开度阶跃改变±5%10.5.4对以锅炉总风量为前馈信号的二次风自动调节系统,当改变一次风入口档板5%时,调节系统应在2min10.6二次风自动调节系统的切除10.6.1炉膛吹扫;10.6.2相关测点出现坏点;10.6.3两个氧量信号偏差大报警10.6.4氧量设定值与给定值大于3%。10.7扰动试验10.7.110.7.2在手动状态下,将二次风机入口挡板开度改变±5%,投入自动,调节系统应在1min10.7.3在自动状态下,改变氧量给定值±2%,自动调节系统应在2min10.8运行和维护10.8.110.8.211IDCB智能测量前端11.1IDCB是最新一代分布式智能测量前端,可完成分散在工业现场的各类信号的测量、处理及部分控制任务。11.2主要性能指标11.2.1IDCB—4C/4E直流模拟量测量前端11.2.2输入通道数:16/20路三端子差分输入11.2.3通道隔离电压:400V11.2.4网络隔离电压:600V11.2.5通道开关:进口光电开关11.2.6分辨率:16位11.2.7测量精度:0.1级11.2.8通道采样时间:30点/s11.2.9共模抑制比:70dB11.3ICDB软件简单说明:“IDCB前端组态”程序主要用于实验室测试或网络现场安装初期的现场调试,可实现前端检测、参数下载、数据观测等功能,使用时就注意以下几点:11.3.1通讯端口和波特率的设置必须正确,否则无法正常通讯11.3.2启动采集前应检查采集内容的设置是否和欲读取的前端匹配。11.3.3端口配置对话框中的“通过IDCB—232转换器转发”的选项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通过IDCB—232智能转换器和前端通讯时才可选中,采用普通的RS485/232转换器或RS485通讯卡时,请禁止此项。11.3.4IDCB—4C为直流模拟量测量前端,可支持直流电流、电压、热电偶、热电阻的测量,并具有对输入信号是否正常进行检查的功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1.3.5热电阻开路、短路;热电偶极性接反;另外,热电偶短路时,相当于输入信号为0mV,即热电偶冷端温度相同,从测量的角度讲,信号处于正常范围,前端无法判定是短路还是输入本身就是0mV,故不认定为错误输入。11.3.6前端在和DCS系统进行通讯时,由于传送的是测量值,所以DCS方面判断输入点是否超限,下面是不同错误时所传送数据与内容之间的对照。11.3.7热电阻短路时,不论何种分度号,均上传-50度,即当接收数据为-50度时,如测点为热阻,即可认为是短路。11.3.8热电阻开路:ICDB—4C的热电阻测量方式为3线制,当热电阻开路时向上传送对应分度号的测量上限。当三根引线全部断开时向上传送-50度。11.3.9热电偶极性接反,热电偶负电压输入且数据值较大时,认定为极性接反,同样向上传送-50度。11.3.10热电偶开路:热电偶开路时,输入信号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显示对应分度号的k.测量上限;也可能出现一些随机数据但不稳定,超出正常信号波动速度,运行人员应该很容易识别出来。开关量输入/输出状态与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无论是显示还是上传数据,都是用1个字节表示8个点的状态,即一个二进制位表示一个通道的状态,对于输入点而言当输入结点闭合时则相应位为1,反之为0,对于输出点,当继电器闭合时相应位为1,断开时则为0。11.4LED指示灯“ICDB”系列前端均有两个LED指示灯,位于前端右上角的通信线接线端子附近,一个为电源指示灯,标示为“Power”,另一个为红色通讯指示灯,标示为“Com”,用来指示前端的通信状态,闪烁时表示正在通讯。12冷渣器排渣温度自动调节系统12.1检修周期12.1.112.1.212.1.312.2检修项目12.2.1逻辑图及12.2.212.2.312.2.412.2.512.2.612.2.712.2.8小修只进行12.2.1,12.2.2,12.2.3,12.2.5,12.12.3检修方法及质量达标12.3.3.1逻辑检查逻辑图相关部分。12.3.3.2I/O模块检查详见本规程数据采集系统部分。12.3.3.3执行器检修参见本规程相关部分。12.3.3.4设备外观检查:a.热偶及执行器接线应牢固b.热偶及执行器应有所系统标志;执行器上本地控制应有开关方向标志,手轮应有开、关方向标志。12.3.5.5系统绝缘测试。12.3.3.6接线端子检查。12.3.3.7填写试验及检修记录12.3.3.8做好调节系统修前、修后的设备检验及检修记录12.3.3.9对于检修过程中的设备元件更换、异常现象的处理等做详细记载12.3.3.10要求:字迹工整,数据准确12.4冷渣器排渣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的投入条件:控制系统工作正常,相关信号稳定、准确,无强制切手动及报警信号;12.5冷渣器排渣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的工作质量指标12.5.1系统稳定运行时冷渣器排渣温度应保持在给定值±2℃12.5.212.6冷渣器排渣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的切除12.6.112.6.2调节系统不稳定,造成冷渣器排渣温度不稳;12.7运行和维护12.7.112.7.2维护只进行12.2.2、12.13继电器13.1概述13.1.113.1.213.2维护规定:13.2.113.2.2对继13.2.213.2.213.2.213.2.2.4全部端子对金属底座和电磁铁绝缘应大于10MΩ13.2.2.5各线圈对接点,线圈间,接点间及线圈接点对底座的绝缘应≥10MΩ13.2.213.2.213.2.213.2.213.3 继电器在运行中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应开工作票,停电后进行处理。14除氧器水位自动调节系统14.1检修周期14.1.114.1.214.2检修项目14.2.114.2.214.2.314.2.14.2.514.2.614.2.714.2.814.2.914.2.1014.2.1114.2.1214.2.1214.2.1214.2.1214.3投入前要求14.3.114.3.214.3.2.1正常运行时,水位应保持在给定值±20mm14.3.2.2当水位给定值改变20mm时,水位在15min14.4运行与维护14.4.114.4.215除氧器压力自动调节系统15.1检修周期15.1.115.1.215.2检修项目15.2.115.2.215.2.315.2.15.2.515.2.615.2.715.2.815.2.915.2.1015.2.1115.2.1215.2.15.2.15.2.15.3投入前要求15.3.115.3.215.4运行与维护15.4.115.4.216凝汽器水位自动调节系统16.1检修周期16.1.116.1.216.1.316.2检修项目16.2.116.2.216.2.316.2.416.2.516.2.616.2.716.2.816.2.9小修只进行16.2.1,16.2.2,16.2.3,16.2.5,16.2.6,16.16.3检修方法及质量要求16.3.1逻辑检查见逻辑图相关部分。16.3.2I/O模块检修见本规程数据采集系统部分。16.3.3执行器检修参见本规程(执行器)相关部分。16.3.4变送器检修参见本规程(变送器)相关部分。16.3.5各部设备外观检查。16.3.6接线端子检查。16.3.7系统绝缘测试。16.3.8变送器二次门参见本规程(变送器)相关部分。16.3.9填写检修记录16.4凝汽器水位自动调节系统的投入条件16.4.116.4.216.5凝汽器水位自动调节系统的工作指标16.5.1稳定运行时,凝汽器水位应能保持在给定值±200mm16.5.2凝汽器水位定值改变±200mm时,调节系统应在2min16.5.216.6凝汽器水位自动调节系统的切除16.6.116.6.2执行器操作系统异常。16.7运行与维护16.7.116.7.217变送器17.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变送器日常运行规则、检查试验方法,质量技术要求及变送器的运行维护有关注意事项。17.2概述:我厂应用的变送器是一种将压力、差压流量等变量转换为可传递的统一输出信号的设备,而其输出信号与各变量之间有一给定的连续函数关系,对现场工况可以进行准确的计量。17.3技术要求:17.变送器的铭牌应完整、清晰、应注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等主要技术指标,还应标明制造厂名称、出厂编号和制造年月,各部件应完整无损,紧固件不得有松动。17.在测量范围内,示值误差应不大于所规定的允许误差,仪表最大允许误差按精度计算而得,但在常用点要其误差不超过允许误差的一半。17.示值变差不大于规定允许误差绝对值。17.3.4仪表的检修校验必须认真做好校验记录,同时坚持“三级验收制度17.4检修内容17.通电预热30分钟后进行示值误差的校验,利用标准仪器供给仪表相应信号值使其指示在被校验点上,根据标准器示值与被校点值相比较,计算出校验点误差。仪表校验点不少于5点,包括常用点及零点、量程。17.仪表变差的校验在示值误差的校验同时进行,同一被校点上从标准器上读取上升、下降值之差的绝对值,即为仪表的变差。17.5检修周期:主要变送器检修周期为半年,普通变送器检修周期为一年。填写«常规仪表校验记录»常规仪表校验报告仪表类型:_______测量名称:______安装地点:__________制造厂家:________规格型号:______准确度等级:___出厂日期:_____出厂编号:____标准器型号:_____准确度等级:___测量范围:_____出厂编号:____标准器型号:_____准确度等级:___测量范围:_____出厂编号:____室温:______检定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检修前校验:被检分度线()检定点名义信号值()标准器示值正向()反向检修后校验:被检分度线()检定点名义信号值()标准器示值()基本误差()回程误差()正向反向正向反向主管:_______复验:_______检定:_______检修:______17.6运行维护规定17.6.117.6.217.6.317.6.417.6.517.6.617.6.717.6.817.6.917.7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17.7.117.7.217.7.317.7.417.7.518ZKZ、SKZ电动执行器18.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电厂使用的ZKZ、SKZ等电动执行器的检修运行维护管理内容和技术要求、质量标准规范。18.2概述电动执行器主要是用于自动/手动或远方操作调节风门、挡板和阀门的开度。18.3检修内容及技术要求18.3.1外观检查18.3.1.1电动执行器的铭牌及各种标志齐全,外观无损坏变形;18.3.1.2电动执行器上螺丝及各紧固部件无松动及缺损;18.3.1.3电动执行器卫生清扫,执行器内部及外观应无积灰、油污。18.3.2部件检查维修18.3.2.1执行器内部电路板、阀位变送装置等部件应安装牢固、绝缘良好;18.3.2.2减速箱内部各轴承、轴键、齿轮等部件应工作可靠,无过大磨损、卡涩现象,并根据情况加入适当的润滑油;18.3.2.3执行器操作手轮应轻松灵活,无松动、卡涩现象;18.3.2.4执行器电机应绝缘良好、转动灵活,定子、转子线圈应无磨损、生锈现象;18.3.2.5执行器内部及相应接线盒端子排应紧固,无松动、虚接、夹皮等现象。18.3.3绝缘测试18.3.3.1电动执行器的电源与外壳间绝缘电阻应>50MΩ;18.3.3.2电动执行器电路与电源间绝缘电阻应>20MΩ;18.3.3.3电源电缆、控制电缆绝缘应符合要求。18.3.4电动执行器输出定位18.3.4.1根据现场的实际需要确定执行器的开关方向;18.3.4.2确定执行器输出的零点和量程位置;18.3.5阀位反馈装置调整零点、量程反复调整直至符合要求。18.3.6检修周期,电动执行器的检修应随机组的大修同时进行。填写<<电动执行器调试报告>>18.4运行准备工作18.4.1检查执行器各连接部件是否连接牢固,制动部分应工作正常;18.4.2检查执行器电源是否正常,电源开关及保险容量是否符合要求;18.4.3检查执行器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绝缘情况是否符合要求;18.4.4检查执行器电气回路接线无误后,方可投入执行器电源。18.5维护18.5.1电动执行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需要,加入合适的润滑油,润滑油的注入量以油窗内标决定;18.5.2热工人员应每天对现场运行的电动执行器进行巡回检查,发现缺陷及时处理,处理缺陷时应执行工作票制度;18.5.3磨煤机运行时,禁止处理一次风门电动执行器。如必须处理,热工人员必须办理工作票,停止磨煤机运行;18.5.4电动执行器各个紧固部件、紧固螺钉必须齐全紧固,防止震动脱落及电路板进入灰尘。19ZPE伺服放大器19.1主要技术参数:19.1.1输入信号:0/4—10/20mADC19.1.2输入电阻:250欧19.1.3输入通道:3个19.1.4输出负载能力:220VAC5A19.1.5死区:2%,调节范围:0.5—5%19.2工作原理,伺服放大器是将来自变送、调节等单元的标准信号与执行机构的位置反馈信号在放大器内进行比较,比较后的信号差值大于放大器的灵敏限时,功率级将这个差值进行开关式放大,使相应的固定开关元件导通,以足够的功率使电机的绕阻获得交流电压正转或反转。当执行机构越位时,将给控制系统造成故障,所以设置了内部封锁电路,当执行机构超上限或下限时,与此对应的阀位检测电路输出低电位,内部功能电路禁止相应的输出触发,自动切断相应的输出,使执行机构因失电而停止动作。当控制系统出现信号中断,阀门卡死,电机堵转等系统故障,失去跟踪调节功能时,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将出现较大关值,放大器的故障诊断电路立即使双边输出低电位禁止双边触发,切断双边输出并发出灯光报警信号和闭合触点报警信号。19.3调试和校验,“调零”电位器在出厂时已调整好,一般不需要再动。“调稳”电位器顺时针时,死区增大,一般可置于中间位置。“下限”电位器用来调定阀门下行门限,顺时针调节时,门限提高,出厂时设在4mA。“上限”电位器用来调定阀门上行门限,顺时针调节时,门限提高,出厂时设在20mA。“偏差”电位器是用来调整故障报警设定的信号偏差门限的。这是基于连续调节系统中是“小偏差”调节这个假定上的,一旦出现大的偏差,则认为是出现故障,这时放大器将自动切断对电机的输出并发出报警触点信号。这个功能不用时,可将“偏差”电位器顺时针调到底就行了。19.4常见的故障分析,放大器内的电器板上,装有熔断、电源、上行、下行、上限、下限偏差报警指示灯LED,借助它可判断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电源正常工作时,电源指示灯亮;熔断器熔断时,电源指示灯和熔断指示灯同时亮;伺服放大器正常工作时,上行或下行指示灯亮;阀位低于下限,下行无输出,下限指示灯亮;阀位超上限,上限无输出,上限指示灯亮;信号偏差超过允许设定值时,这时上、下行均无输出,偏差指示灯亮。在线调整上、下限位点及设定偏差时,不能断开反馈信号。DDZ系列电动操作器当切换到“手动”工况时,位置反馈信号是不通过放大器的。放大器与这些操作器配套时,不能在操作“手动”工况下调整上、下限位点及设定偏差门限,这时就将调节器切换到“手动”,操作器切换到“自动”工况来进行调整。20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20.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电厂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的运行维护监督管理内容和规范及检修内容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等技术规范。20.2概述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由计算机控制部分和液压执行机构组成,具有自动升速、同期、阀门管理、超速保护、数据采集、历史记录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机组的控制精度。20.3DEH系统检修项目及要求20.3.1机组大小修期间,应进行所有卡件和系统机柜的清除灰尘工作;20202020202020.3.8硬手操盘检修20.3.8.1硬手操盘固定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机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数据科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油橄榄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油橄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乐理视唱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中医药大学《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建设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山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河南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5河南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福建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上海市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滞销风险管理制度内容
- 关于物业服务意识的培训
- JJF 2184-2025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
- 排污许可证办理合同1(2025年)
- GB/T 44890-2024行政许可工作规范
- 上海科目一考试题库参考资料1500题-上海市地方题库-0
- 【7地XJ期末】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 设备操作、保养和维修规定(4篇)
-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100题直接打印版
- 玻璃瓶罐的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63699
- 高层住宅(23-33层)造价估算指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