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课程单元考核知识点(单元名称、知识点数量及知识点细目,要求“简单达意”)编号导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国际贸易理论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外贸易政策世界贸易组织48251226531829141国际贸易按商品形态分类绝对优势理论的创始者要素禀赋理论的创始者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关税的含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构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含义2无形贸易概念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条件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含义关税的作用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目标3无形贸易与有形贸易区别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的贸易政策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结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特点关税的主要特点自由贸易区的含义对外贸易政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最高决策机构4总贸易体系概念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要素禀赋理论的局限性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关税的税收主体关税同盟的含义早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5专门贸易概念比较优势理论的创始者不同要素禀赋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关税的税收客体共同市场的含义早期重商主义政策的主要特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6关境与国境关系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要素比例变化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二战后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关税对进口商品调节作用的主要体现经济同盟的含义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焦点7转口贸易概念比较优势理论主张的贸易政策里昂惕夫之谜的含义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关税按课征对象分类完全经济一体化的含义重商主义发展的阶段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8水平贸易概念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要素密集转化说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规模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关税按课征的目的分类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的区别晚期重商主义政策的主要特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局限性9垂直贸易概念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人力资本说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需求偏好相似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关税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经济同盟与关税同盟的区别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10对外贸易额概念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跨国公司影响说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需求偏好相似说的主要内容关税征税标准不同分类经济同盟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的区别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11国际贸易额概念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要素禀赋理论的积极作用需求偏好相似说的评价关税按有效性分类自由贸易区与经济同盟的区别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含义12对外贸易量概念比较优势理论的积极意义要素价格比例变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进口商品征收财政关税必须具备的条件自由贸易区与共同市场的区别美国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国民待遇条款的含义13对外贸易依存度概念机会成本含义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进口附加税的目的经济同盟与共同市场的区别德国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WTO公平贸易原则的含义14贸易条件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产品出生期的主要特征进口附加税的分类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加强的原因李斯特将国民经济划分的几个阶段WTO透明度原则的含义15净贸易条件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产品增长期的主要特征反补贴税的含义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果含义李斯特认为国民经济处于农业阶段应采取的贸易政策16收入贸易条件概念利用机会成本解释不完全专业化分工产品成熟期的主要特征反补贴税征收的条件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果含义李斯特认为国民经济处于农工业阶段应采取的贸易政策17净贸易条件计算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代表的意义产品生命周期的主要内容反倾销税的含义贸易创造效果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李斯特认为国民经济处于农工商阶段应采取的贸易政策18收入贸易条件计算无差别曲线的含义规模经济的类型反倾销税征收的条件贸易转移效果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19净贸易条件与收入贸易条件关系无差别曲线的特征内部规模经济的含义差价税的含义超保护贸易理论与前期保护贸易理论的区别20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概念贸易使无差别曲线达到更高水平的原因外部规模经济的含义特惠税的含义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21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概念局部均衡的含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代表人物普惠制的含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2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概念价格与消费者剩余关系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宏观因素普惠制的原则进口替代政策的含义23国际贸易按统计标准不同分类价格与生产者剩余的关系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普惠制的目的进口替代政策的主要措施24国际贸易按商品流向不同分类消费者剩余的含义国家竞争优势的高级要素有效关税的含义进口替代政策的作用25国际贸易按清偿工具分类生产者剩余的含义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有效关税的计算进口替代政策的一般做法26国际贸易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评价有效关税与名义关税的关系出口导向政策的含义27国际贸易按货物运输方式不同分类关税对“小国”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出口导向政策具备的条件28狭义的国际贸易概念关税对“小国”生产者剩余的影响出口导向政策的主要措施29广义的国际贸易概念关税对“小国”社会福利的影响出口导向政策的作用30国际贸易学的任务关税对“小国”社会福利影响的计算3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阶段关税对“大国”消费者剩余的影响32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内容关税对“大国”生产者剩余的影响33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内容非关税壁垒的特点34新国际贸易理论内容进口配额制的含义35对外贸易政策的分类进口配额制的分类36对外贸易的概念绝对配额的含义37国际贸易的概念关税配额的含义38服务行业部门的类型国别配额的含义39记录和编制进出口统计的方法关税配额与绝对配额的区别40采用总贸易体系的国家“自动”出口配额制的含义41采用专门贸易体系的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42可作为国际贸易清偿工具的货币外汇管制的含义43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外汇管制限制商品进口的具体做法44国际贸易额的含义进口押金制的含义45贸易差额的含义出口信贷的含义46出口依存度的含义买方信贷的含义47进口依存度的含义卖方信贷的含义48外贸依存度的分类卖方信贷的程序49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的含义50出口补贴的含义51商品倾销的含义52外汇倾销的含义53外汇倾销达到扩大出口作用的条件545556PAGEPAGE26试题集编号试题答案1狭义的国际贸易是指国家间有形商品的交换2广义的国际贸易包括()商品和()商品的交换。有形、无形3国际贸易学的任务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揭示其中的()的学科。贸易得益、特点与运动规律4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和()。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新国际贸易理论56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论证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利益,倡导实行()贸易。自由7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内容主要是()提出的()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8新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克罗格曼的()理论、费农的()理论和林德的()理论等。规模经济、产品周期、重叠需求9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分为()政策和()政策。自由贸易、保护贸易10对外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和()的交换活动。商品、劳务11国际贸易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是()的总和。世界各国对外贸易12国际贸易按商品形态分为()与()。有形贸易、无形贸易13有形商品的进出口须经过()手续,表现在()上,是()的主要构成部分。海关、海关的贸易统计,国际收支14无形贸易不经过(),不显示在()上,而显示在()上。海关,海关的贸易统计、国际收支15记录和编制进出口统计的两种不同方法分别是()和()。总贸易体系、专门贸易体系16总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国境17目前不是采用总贸易体系的国家是()A日本B中国C英国D德国D18目前不是采用专门贸易体系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意大利D法国A19以下不属于服务行业部门的类型的是()。A通讯B冶金C教育D旅游B20无形商品的进出口不经过海关,也不显示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错;无形商品的进出口不经过海关,但显示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21有形贸易须经过海关,但不显示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错,有形贸易须经过海关,是国际收支的主要构成部分。22专门贸易是以()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关境23关境与国境可能存在不一致,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存在使国境()关境。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一定B24关境与国境可能存在不一致,关税同盟的国家,关境要()国境。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一定A25国际贸易按统计标准不同可分为()和()。专门贸易、总贸易26国际贸易按商品流向不同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27国际贸易按清偿工具分为()和()。现汇贸易、易货贸易28国际贸易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和()。水平贸易、垂直贸易29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30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所开展的贸易属于垂直贸易。错,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所开展的贸易属于水平贸易。31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是()贸易。水平32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开展的贸易活动是()贸易。垂直3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大多数属于垂直贸易。对。34对外贸易额是以()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规模。金额34、国际贸易额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之和。错,国际贸易额是世界各国出口总额之和。35、一国的对外贸易额的增加表明该国的贸易规模扩大。错,一国的对外贸易量的增加表明该国的贸易规模扩大。3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对外贸易额占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是反映外贸在一国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指标。37、贸易条件是指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回的外国商品的数量。换回的外国商品越多,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38、净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39、收入贸易条件是在()的基础上,把贸易量加进去。净贸易条件40、当一国净贸易条件恶化时,则该国的收入贸易条件也恶化。错,当一国净贸易条件恶化时,则该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有可能改善。4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从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状况。反映出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关联程度。4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进出口贸易在一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构成,通过计算各类商品的进出口贸易额在一国对外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计算。4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通过计算各类商品的贸易额在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44、国际贸易按统计标准不同可分为()和()。总贸易,专门贸易45、国际贸易按商品流向不同可分为()、()和()。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过境贸易46、国际贸易按清偿工具不同可分为()和()。现汇贸易、易货贸易47、国际贸易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可分为()和()。水平贸易,垂直贸易48、国际贸易按货物运输方式不同,可分为()、()、()和()。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邮购贸易49、狭义的国际贸易是指()商品的交换。有形50、广义的国际贸易包括()商品和()商品的交换。有形、无形51、国际贸易学的任务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行规律的学科。贸易得益52、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和()。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新国际贸易理论53、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理论和()理论。绝对优势,比较优势54、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赫可歇而和俄林提出的()理论。要素禀赋55、新国际贸易理论中,有克鲁格曼的()理论,佛农的()理论和林德的()理论。规模经济、产品周期、重叠需求56、对外贸易政策大致可以划分为()政策和()政策。自由贸易,保护贸易57、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的交换活动。商品和劳务58、国际贸易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是()的总和。世界各国对外贸易59、以下不属于服务行业部门的是()。A旅游B建筑C机械D销售60、贸易国家记录和编制进出口统计的方法主要有()和()。总贸易、专门贸易61、以下不是采用总贸易体系国家的是()。BA日本B美国C中国D加拿大62、以下不是采用专门贸易体系国家的是()。BA德国B中国C意大利D法国63、以下不可作为国际贸易清偿工具的是()。CA美元B日元C人民币D欧元64、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运输。海洋65、国际贸易额实际上是指世界各国()总额。出口66、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又称()。顺差,出超67、当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又称()。逆差,入超68、出口依存度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GNP(或GDP)的比重。69、进口依存度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贸易额占GNP(或GDP)的比重。70、外贸依存度依存度可以划分为()和()。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71、假设葡萄牙生产1单位布和1单位酒所用的劳动时间分别为2小时和5小时;英国生产1单位布和1单位酒所用的劳动时间分别为1小时和2小时。请说明:葡萄牙和英国分别在生产何种商品上面有比较优势以及两国可接受的贸易条件范围。(1)萄牙和英国分别在生产布和酒上面有比较优势。(2)葡萄牙可接受的贸易条件范围是:1单位布可换回酒的量大于0.4或1单位酒可换回布的量小于2.5。(3)英国可接受的贸易条件范围是:1单位布可换回酒的量小于0.5或1单位酒可换回布的量大于2。(4)两国可接受的贸易条件范围是:0.4<1单位布可换回酒的量<0.5或2<1单位酒可换回布的量<2.51、商品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是()CA.国际生产价格B.国际市场价格C.国别价值D.国际分工2.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质的同一性是()CA.商品中所包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相等的B.商品中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C.商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商品的价值都是以价格反映出来的3.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量的差别性是()DA.国别价值量高于国际价值量B.国别价值量小于国际价值量C.反映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的价格有所区别D.决定国别价值量和国际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所差别4.商品国际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是()CA.商品的国别价值B.商品的供求关系C.商品的国际价值D.垄断5.假如进出口价格指数不变,如果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在同期内高于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则贸易条件()AA.将会恶化B.将会改善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6、一国的国民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愈高,该国生产的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国别价值量也愈多()错7、国际生产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转化形态()错8、国际市场价格是围绕着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的()错9、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由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错10、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活动相互传递的重要渠道()对1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各国相互分工的程度成反方向变化()错12、二战后,国际分工格局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错13、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对14、对一个国家来说,垂直贸易和水平贸易是不可能兼容的()错15.自由结汇贸易是指开展外贸活动时可自由地不受限制地使用外汇()错16、对外贸易对()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它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资本和市场。BA.资本主义发展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C.资本主义经济体系D.资本原始积累17、双向贸易条件是在()基础上,考虑进出口劳动生产率的变化。BA.收入贸易条件B.净贸易条件C.出口量D.出口额1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资本输出国是英国和()。BA.德国B.美国C.意大利D.日本1.对外贸易产生于()。A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BA.在质上与量上都是完全相同的B.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在量上则是不同的C.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而在量上是相同的D.在质与量上都是不同的3.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A.社会生产力B.自然条件C.国际生产关系D.社会制度4.跨国公司内部的转移价格属于()。CA.调拨价格B.垄断价格C.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D.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71、绝对优势理论的创始者是()。亚当.斯密72、简述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1)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同一单位的某种商品所使用的资源少于另一国家同类商品的生产,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2分(2)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1分(3)用本国的优势产品去换取本国的劣势产品,而不要自己生产。1分(4)贸易双方利用绝对优势并进行交换,不仅有利于世界贸易量的增长,而且有利于贸易双方。1分73、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的贸易政策。自由74、比较优势理论的创始者是()。大卫.李嘉图75、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在1817年《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中指出,1分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即使一个国家生产各种产品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家都具有绝双方对劣势,仍可以进行贸易,2分利用“两优之中取最优,两劣之中去最劣”的原理,对双方都有利。2分76、比较优势理论主张()的贸易政策。自由77、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1)大卫.李嘉图假设机会成本不变,从而贸易双方可以实现完全的专业化分工。与实际不符。(2)比较优势理论忽略了贸易对于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和就业的影响。(3)比较优势理论只是提出了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并未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4)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利益相差越大的国家贸易的可能性越大,但二战后,水平贸易大大大于垂直贸易。(5)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世界各国为了获得比较优势,都会自觉的实行自由贸易,但实际并非如此。78、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1)2*2*1模型(2)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而且两国内都要实现充分就业。(3)完全竞争,以物物交换为主。(4)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成本和保险。(5)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79、、简述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1)2*2*1模型(2)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而且两国内都要实现充分就业。(3)完全竞争,以物物交换为主。(4)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成本和保险。(5)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异。80、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就是这一产品的机会成本。81、生产可能性曲线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下,充分发挥其劳动生产率,可以生产最大产量的两种产品的组合曲线,82、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对83、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原点。凹向84、试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国家之间不能实现专业化分工的原因。(1)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就是这一产品的机会成本。(2)在实际生产中,机会成本有递增的趋势。(3)放弃一种产品的生产,将资源转移到本国优势部门,但这种转移达到一定程度,机会成本的升高使得这种转移不和算,资源的转移也将停止。85、无差别曲线是指在效用不变的情况下,两种商品不同产量的组合。86、简述无差别曲线的特征。(1)同一曲线上的效用相等;(2)无差别曲线凸向原点,并且离原点越远,代表的效用越大。(3)任意两条无差别曲线不能相交。87、贸易使无差别曲线达到更高水平的原因。(1)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存在着差别,出口市场价格高于国内价格,而进口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上的价格。(2)在贸易的条件下,贸易国分别进行专业化分工,均将资源转向国内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88、局部均衡是分析研究一种商品在单独的一个市场中的供应和需求的均衡价格,即对于生产者、消费者和社会的净影响。89、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剩余增加。对90、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剩余减小。对91、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其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92、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在供给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时,其愿意定的价格和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1、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一国只有具有确定优势的商品才能出口()错2、中国生产手表需8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12个和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说,()。AA.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B.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C.印度宜生产和出口手表D.印度不宜参加国际分工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93、要素禀赋理论的创始者是()。赫克歇尔-俄林94、简述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条件。(1)2*2*2模型(2)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而且两国内都要实现充分就业。(3)完全竞争,以物物交换为主。(4)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成本和保险。(5)机会成本递增,只能实现不完全化生产。95、简述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1)所谓要素禀赋不同是指世界各国在拥有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方面不一致;(2)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要素禀赋丰裕的商品,输入要素禀赋稀缺的商品;(3)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4)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生产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5)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96、简述要素禀赋理论的局限性。(1)H-O理论与当代发达国家间贸易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2)H-O理论与当今跨国公司的产业内贸易大发展的现实不符。(3)H-O理论的假设条件把动态的经济视为静态经济,排除了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4)H-O理论抹杀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97、试画图说明要素比例的变化对比较优势的影响。画图假设A国的劳动限制线为EF,资本限制线为CD,生产可能性曲线为CGF,生产点为G,随着该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资本增长比较迅速,劳动人口增长相对缓慢,假设劳动力供应不变,CD外移至AB。生产可能性曲线移至AHF,生产点变为H,生产的小麦减少,而钢铁增加。随着要素比例的变化该国生产小麦和钢铁量发生了变化,为此,出口结构,也会从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小麦,转变为出口资本密集型的钢铁。98、试用要素密集转化说解释里昂惕夫之迷。(1)在H-O的模型中,一种商品如钢铁在一个工资——租金比率比较低的国家,相对于布而言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但是在一个工资——租金比率比较高的国家,将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2)美国进口产品,用美国与进口竞争产品的数据计算的结果是资本密集型的,如果使用出口国的实际数据计算,相对而言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3)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仍然是符合H-O理论。99、试用人力资本说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人力资本说认为:(1)科技、专业型劳动者的技能的获得,需要资本的投入,其本身就是一种资本的积累,是一种人力资本;(2)美国出口的产品使用的劳动者,其资本的投入比其他国家都高,出口的产品不是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人力资本产品;(3)美国仍然是符合H—O理论的,即出口资本相对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相对密集型产品的国家。100、试用跨国公司说解释“里昂惕夫之谜”。该观点认为,美国的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返销美国;跨国公司的产品主要利用各国资源和劳动力加上美国技术和资本生产出来的,其中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美国跨国公司的体内循环,是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重要原因。101、简述要素禀赋理论的积极意义。(1)它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研究了国际贸易的发生与发展。(2)它正确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客观的反映了经济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国际分工的原因、贸易格局和商品结构。102、现代流行的国际贸易理论《生产要素秉赋说》说明各国生产要素的差异和变化决定各国贸易品生产的选择,提出这一学说的是()CA.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B.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C.瑞典经济学家俄林103、按照李昂惕夫之迷的说法,美国在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错104.俄林认为区域间和国家间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DA.各国所生产的同一商品的价格的绝对差B.各国之间不同的比较优势C.规模经济D.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第四章新国际贸易理论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2、产业内贸易指各国彼此交换同一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即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同时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3、产业内贸易的特点。(1)产业内贸易产品的流向具有双向性。(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类型多样化。(3)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具有可替代性,二是在生产上需要有相似要素投入。(4)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国家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比重较高。经济上较不发达的国家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比重较低。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具有可替代性,二是在生产上需要有相似要素投入。5、简述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自然条件的差异是造成产业内贸易的直接原因。获得规模效益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是产业内贸易的促进因素。6、简述二战后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1)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入到制造业内部,出现了“水平分工”。(2)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促进了产业内贸易发展。(3)跨国公司推动了产业内贸易发展。(4)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的迅猛发展。7、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国际经济学家克鲁格曼8、规模经济可以划分为()和()。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9、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林德10、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内容。1、企业生产的决定因素不是成本而是需求和市场。2、出口市场的形成是因为与国内市场有相似优势;3、人均收入水平决定需求偏好和需求结构,而需求偏好和需求结构又决定贸易关系。4、进口国通常会成为下一个出口国。1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2、试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产品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的变化。投入期阶段:产品成本较高,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国主要是技术领先国。成长期阶段:产品成本下降,国际需求大副增加,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国主要是技术领先国和技术跟进国。成熟期阶段:产品成本大副下降,技术和资本在产品生产中比重较小,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出口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总结: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比较利益会从一个国家转向另一国,表现为动态的国际贸易。13、产品出生期的主要特征。1、产品属于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2、产品价格高。3、产品技术领先国是主要的产品出口国。14、产品增长期的主要特征。1、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2、产品价格开始下降,但仍较高。3、产品技术领先国产品的出口急剧下降,资本密集型国家出口增加。15、产品成熟期的主要特征。1、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2、产品价格大副下降。3、产品技术领先国成为产品净进口国,资本密集型国家出口大副下降,劳动密集型国家的产品出口上升。第五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1、关税是指一国海关对通过本国关境的()所征收的一种税收。进出口商品2、关税的基本作用。增加该国的财政收入;保护本国的产品和市场;调节进出口的商品结构。3、关税的主要特点。关税是一种间接税。具有强制性、无偿性、预定性。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人和进出口货物。它是执行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4、关税的主要税收主体是()。本国的进出口商人5、关税的主要税收客体是()。进出口商品6、关税对进出口商品结构调节作用的主要体现。1、对于国内大量生产的产品规定较高的进口关税,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2、对于非必需品或奢侈品的进口制定更高的关税,达到限制乃至禁止进口的目的。3、对于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不足的原材料、半制成品制定较低关税税率。4、通过关税来调节贸易收支。7、关税按课征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和()。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8、关税按课征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和()。财政关税、保护关税9、保护关税又称经济关税,指以保护本国产业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关税,税率越高,保护程度越强。10、对进口商品征收财政关税,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征税的进口商品必须是国内不能生产或没有替代品而必须从国外输入的商品;2、征税的进口商品,在国内必须带来消费3、关税要适中或偏低。11、关税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可分为()、()、()和()。进口附加税、差价税、普惠税、特惠税12、关税按征税的标准不同,可分为()、()、()和()。从量税、从价税、选择税、混合税13、进口附加税的目的有哪些?1、应付国际收支逆差2、维持进出口平衡3、防止外国商品在本国低价倾销4、对某国实行贸易歧视和报复。14、进口附加税主要有()和()两种。反补贴税,反倾销税15、反补贴税是对于直接或间接接受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16、征收反补贴税的条件。1、出口商品享受了补贴2、进口国同类的商品遭受了实质性损害。3、以上两点存在因果关系。17、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1、出口商品有倾销行为2、进口国同类的商品遭受了实质性损害。3、以上两点存在因果关系。18、差价税是当本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产品的价格时,为削弱国外产品的竞争能力,保内国内同类产品和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19、特惠税又称优惠税,是指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不同程度地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有互惠和非互惠的,但都是一种地区性的优惠安排。20、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21、简述普惠制的含义、原则及目的。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它所遵循的原则是:普遍性、非歧视性和非互惠性。目的在于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汇收入,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22、普惠制的原则是()()()。普遍性、非歧视性、非互惠性23、普惠制的目的在于()。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汇收入,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24、有效关税是指对某个工业每单位产品“增值”部分的从价税率,其税率代表着关税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25、设中国对小汽车的关税税率为180%,国内一典型的汽车制造商的成本结构和部件关税如下:成本项目钢板发动机轮胎占汽车价格比重20%30%10%关税税率60%100%30%试计算对中国小汽车行业的有效保护率,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有效保护率公式:E=(T-∑Pt)/(1-∑P)3分数字代入公式:E=(T-∑Pt)/(1-∑P)得E=337.5%5分从中可以得出我国汽车保护的有效性远远大于其名义税率。26、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所用的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时,有效关税保护率()A大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B等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C小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D小于零27、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低于所用的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时,有效关税保护率()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小于28、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2000-0.02PSc=1200+0.03P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美元,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量,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的福利影响。(产量单位:万辆)画图说明当P=10000美元时,Dc=1800万辆;Sc=1500万辆因此国内产量是1500万辆,需进口300万辆。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的福利影响分别是:消费者剩余增加1044千万美元;3分生产者剩余减少954千万美元。29、甲国对小轿车的进口征收180%的进口关税,但该国国内生产的小轿车需从国外进口汽车发动机,该发动机的进口成本每台300美元,每量小轿车的总成本为2000美元,汽车发动机的进口关税税率为20%,请问其有效关税保护率是多少?T=180%P=300/2000=3/20t=20%E=(T-P)/(1-Pt)=(180%-3/20*20%)/(1-3/20)=208%小轿车的有效关税保护率是208%,大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30、关税使“小国”消费者剩余()。A减小B增加C不变D其他A31、关税使“小国”生产者剩余()。A减小B增加C不变D其他B32、关税使“小国”社会净福利()。A减小B增加C不变D其他A33、关税使“小国”政府关税收入()。A减小B增加C不变D其他B34、关税使“大国”消费者剩余()。A减小B增加C不变D其他A35、关税使“大国”生产者剩余()。A减小B增加C不变D其他B36、关税使“大国”政府关税收入()。A减小B增加C不变D其他B37、关税使“大国”社会净福利()。A减小B增加C不变D其他D38、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隐蔽性;具有更强的有效性;具有更强的歧视性;更加难以对付;更容易滋生腐败39、进口配额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商品的进口作一定的数量或金额限制,超过限量或限额的商品将不予进口或征收较高关税的一种非关税措施。40、进口配额制可以分为两种:()和()。绝对配额,关税配额41、鼓励出口政策中,有“外汇倾销”一项,这是指()AA.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达到抑制进口,扩大出口的目的B.国家动用外汇储备,大量抛售达到抑平外汇汇价目的C.向国际金融市场低价抛售外汇,削弱该外币币值42.一般国家都鼓励出口,但会对如下商品实行出口管制()CA.烟、酒专卖商品,麻醉品、毒品、先进武器装备B.粮食及其制品,尖端武器弹药,珍贵药材C.战略物资、尖端技术资料,历史文物、艺术珍品,国内生产紧缺物资43.征收关税的方法和标准,一般说来,可分为以下几种()BA.优惠关税和保护关税B.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和选择税C.自由的多边的征税标准和管制的双边的征税标准44.所谓非关税壁垒是指()AA.关税以外的一切旨在限制进口的措施B.反对使用关税作为壁垒来限制进口C.在关贸协定成员国之间大幅度降低关税45、海关按从价税征收关税,有关价格是根据进出口商的申报来决定的()错46.当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关税率大于制成品的进口关税率时,有效保护关税率就小于其名义保护关税率()对47.当本国货币汇率上升时,有利于本国的出口贸易()错48.贸易最惠国待遇关税是世界上最普遍实施的关税()对49、一国对某种进口货征收高关税,其税额由出口商和本国消费者共同负担、()对50.普惠制的三原则是()。CA.普遍的、非歧视的、互惠的B.最惠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C.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D.普遍的、对等的、特惠的51.目前各国在征收关税时采用得最普遍的征税方法是()。AA.从价税B.从量税C.复合税D.选择税52.进口许可证中的公开许可证()。AA.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没有限制B.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有限制C.指定了进口国别或地区D.对称为非自动进口许可证53、出口加工区与自由贸易区有所不同。自由贸易区()。BA.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为主B.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收益为主C.由海关设置或批准注册D.不享受关税优惠54.关税的税收客体是()。AA.进出口货物B.进出口商入C.进口国海关D.实际消费者5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其所用的进口原料的名义关税税率时,()。AA.有效关税保护税率超过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B.有效关税保护税率小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C.有效关税保护税率等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D.有效关税保护税率小于进口原料的名义关税率56.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改营其他业务,在国内市场上不能售出“剩余货物”,而向国外市场倾销,称之为()。AA.偶然性倾销B.间歇性倾销C.掠夺性倾销D.长期性倾销第六章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对内、对外经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消除国别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这一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主要有()、()、()、()、()、()。优惠性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是()。优惠性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指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实行区内商品的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它对自由贸易以外其他国家的贸易限制,象征国家经济主权的海关也依然存在。关税同盟是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起对外的统一关税率。共同市场是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成员国之间对生产要素流动限制,使得不仅商品可以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而且生产要素也可以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经济同盟是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成员国之间逐步废除经济政策上的差异,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向经济一体化的最后阶段迈进。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是()。完全经济一体化或政治同盟简述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加强的原因。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结果;维护民族经济权益与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多极化的结果;集团内各国家发展经济、提高效率的需要加强对外谈判力量,提高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简述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果。当一国加入关税同盟后,一些原来在本国国内生产的产品现在可以被同盟内部其他国家更低成本的进口产品所取代,因而增进了同盟内部成员国的福利,即地区经济集团的建立,能够改善国际资源的配置,使得资源能够从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部门转移到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部门,使得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的使用,从而增进了社会福利。判断: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果能够改善国际资源的配置,使得资源能够从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部门转移到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部门,使得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的使用,从而增进了社会福利。错;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果能够改善国际资源的配置,使得资源能够从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部门转移到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部门,使得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的使用,从而增进了社会福利。贸易转移效果发生于原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被同盟内成员国相对更高成本的进口所取代的事实,导致了消费者减少了福利水平,因为它将生产由同盟外更有效率的生产者转移给同盟内低效率的生产者,从而恶化了资源的国际配置。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果由原来在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国家转移到生产效率比较低、成本比较高的国家,从而不仅仅减少了关税同盟内的福利,而且减少了世界的福利。错;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果由原来在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国家转移到生产效率比较低、成本比较高的国家,从而不仅仅减少了关税同盟内的福利,而且减少了世界的福利。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A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B统一的关税政策C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D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D16、关税同盟与共同市场相比,前者未实现()A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B统一的关税政策C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D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A17、关税同盟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A成员国之间取消非关税壁垒B统一的关税政策C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D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D18、市场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形式是()DA.关税同盟B.自由贸易区C.经济同盟D.优惠贸易安排19、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阶段是()CA.自由贸易区B.共同市场C.完全经济一体化D.经济同盟20、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属于市场经济一体化形式中的()C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21、已经结为关税同盟的成员国之间在关税上的优惠待遇,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其他已签订贸易条约与协定的非成员国也应享有这一优惠待遇()错22.实行经济一体化时,成员国之间原先的经济互补性越强,它带来的好处越多()对23.共同市场内部可以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对24.下列所列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中,比较低级和松散的形式是()。BA.关税同盟B.优惠贸易安排C.自由贸易区D.共同市场25.东南亚国家联盟属于哪种形式的经济一体化()。B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共同市场对外贸易政策与管理重商主义产生于()世纪,流行于()世纪,18世纪区域衰落。15、16——17重商主义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和()。早期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简述早期重商主义理论制定政策的特点。在金银倾向上,不许输出,只需输入;在对外贸易上,绝对的多卖少买,甚至只卖不买;在对外收支上,对每种商品都要保持顺差。简述晚期重商主义理论制定政策的特点。在金银倾向上,允许输出,但要从事海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上,增加出口,扩大贸易顺差;在对外收支上,不必对每种商品都要保持顺差,只要本国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即可。早期重商主义理论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理论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1、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形成相互有利的分工;2、有利于增加国民财富3、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3、有利于阻止垄断。自由贸易理论的倡导者主要代表人物有()和()。亚当斯密、李嘉图保护贸易理论的倡导者主要代表人物有()和()。汉密尔顿,李斯特11、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战略是指()CA.用进口的先进生产设备来替代本国原有的生产设备B.大力发展本国制成品工业来替代原先需要进口的产品C.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外依赖性强是外向型经济最突出的缺陷()对13、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BA.保持贸易顺差B.保护幼稚工业C.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D.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第八章GATT与WTO9、提出国际贸易组织构想的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10.关贸总协定所允许的作为保护的唯一手段是()A.数量限制B.关税C.进口许可证D.补贴11.发展中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可享受特殊待遇体现在关贸总协定的()A.第一部分B.第二部分C.第三部分D.第四部分12.关贸总协定的绝大多数决定是以()方式解决的A.协商B.各缔约方投票C.制裁D.仲裁13.非缔约方政府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应由缔约方全体()通过A.简单多数B.三分之二多数C.四分之三多数D.一致通过14.关贸总协定的最高决策机构是()A.缔约方全体B.代表理事会C.总干事D.秘书处15.缔约方全体基本上()举行一次大会A.每半年B.每一年C.每二年D.每三年16.()关贸总协定的附属机构A.代表理事会B.十八国咨询组C.秘书处D.委员会、工作组和专门小组17.加入关贸总协定议定书需获缔约方()以上票方可通过A.二分之一B.三分之二C.四分之三D.全体18.以关税减让方式加入关贸总协定的国家是()A.古巴B.南斯拉夫C.波兰D.罗马尼亚19.承担“进口增长率最低限7%”义务而加入关贸总协定的国家是()A.南斯拉夫B.匈牙利C.罗马尼亚D.波兰20.承担“从各缔约方总进口量的增长不少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职业技能培训课件下载
-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课件
- 世界名城课件
- 城市绿化用地租赁合同范本
- 【课件】多普勒效应++课件-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淮扬美食文化主题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博睿特外国语学校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含解析
-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不同职业的服装课件设计
- 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设计基础中小场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格
- 鲜肉切片机设计说明书
- 2018年USB数据线检验规范资料
- 厂房及配套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校园管制刀具排查记录表
- 3 春夜喜雨课件(共16张PPT)
- DB32∕T 3921-2020 居住建筑浮筑楼板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规程
- 基桩低应变检测2
- 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
- 图解副热带高压
- 铝合金脚手架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