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冷暖锋、洋流、气旋反气旋_第1页
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冷暖锋、洋流、气旋反气旋_第2页
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冷暖锋、洋流、气旋反气旋_第3页
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冷暖锋、洋流、气旋反气旋_第4页
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冷暖锋、洋流、气旋反气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基础知识补充讲解文件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全球性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①低纬环流:赤道上升气流→高空高压→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30°N上空成西风→积聚下沉→近地面高压(副高)→水平流向赤道(东北信风)→在赤道与南半球水平气流辐合上升。②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30°N上空下沉→近地面副高→向北流偏转成西风→60°N与极地东风相遇上升→高空高压→向南偏转成西风→30°N上空下沉→中纬环流极地上空下沉→极地冷高压→水平偏转成极地东风→60°N与中纬西风相遇上升→高空高压→水平向北运动偏转成西风→极地上空下沉→高纬环流③全球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气压带和风带风带风向气压带属性(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成因特征气流极地高气压带(2个)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极地东风带(2个)东北风东南风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中纬西风带(2个)西南风西北风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低纬信风带(2个)东北风东南风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季节位移,进而造成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全球气压带风带纬度位置7月偏北,1月偏南。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随直射点南北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的气候状况。季风环流: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东亚和南亚。东亚由于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所以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而南亚由于冬季受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因此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我国由于面向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成为世界季风最显著的地区。项目成因冬季风夏季风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伯利亚、蒙古西北风寒冷干燥副热带太平洋东南风温暖湿润南亚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伯利亚、蒙古东北风低温干燥赤道附近印度洋西南风温暖湿润冷锋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那么可能带来雨雪天气。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风。所以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暖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因为暖锋移动的速度比冷锋慢,所以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暖锋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准静止锋准静止锋指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互相争执不下,保持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这也会给锋面所在地带来较长时间的,连续性的阴雨天气。气旋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由四周向中心辐射,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气旋近似于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悬殊。小气旋的水平尺度为几百千米,大的可达三、四千千米。气旋的垂直气流是上升的,多阴雨天气。夏秋季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气旋的一种。气旋中,天气常发生剧烈的变化,是人们最关心和最早研究的天气系统。通常按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区或热力结构进行分类。按地区可分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极地气旋性涡旋等;按热力结构可分为冷性气旋和热低压等。当某地被低气压控制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当某地被高气压控制时,常常出现晴朗天气。反气旋反气旋是占有三维空间的大尺度的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区气流自中心向外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天气图中,反气旋是等压线呈闭合、气压值自中心向外递减的高压区,故又称高压。反气旋的范围在地面天气图中,以最外一条闭合等压线代表。它的水平范围比气旋大得多,发展强盛时,常常可与整个大陆或海洋相比拟,小的反气旋只有数百公里。反气旋的强度用中心气压值来表示。中心气压值愈高,则反气旋的势力愈强。地面反气旋中心气压值,一般为1020~1030百帕,最强的反气旋中心气压值可达1080百帕。反气旋的强度随时间不断地变化。当反气旋中心气压值随时间逐渐升高时,称反气旋“加强”;当反气旋中心气压值随时间降低时,称反气旋“减弱”。反气旋按热力状况分为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按其地理位置分为温带反气旋和副热带反气旋。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下而上补充。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在秋季经常出现的“秋高气爽”天气,就是在反气旋系统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特征气旋过境,低压控制,天气阴雨,台风灾害;狂风暴雨,热带气旋。反气旋过境,高压控制,天气晴朗,秋高气爽,冬季寒潮夏季伏旱。世界洋流分布简图气候成因与特征气候因子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及表现影响气温的因素及表现太阳辐射纬度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因纬度而不同,形成不同的温度带;时间分布:因时间而变化产生季节更替。太阳辐射(纬度位置):一般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西风带湿润、东风带干;低压带湿润高压带干季风环流海风湿润,陆风干大气环流风带:低纬吹向高纬增温高纬吹向低纬降温季风:夏季风暖冬季风冷下垫面性质下垫面性质包括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性质等下垫面性质地形:降水气温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从山麓到山顶少多少海陆位置:气温年日临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洋流性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湿下垫面性质地形: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地势: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区,沿海气温日(年)较差小,内陆气温日(年)较差大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性质,进而影响气候人类活动全球气温变暖,中纬度降水减少,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CO2增加,森林面积减少,全球气温变暖气候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印度尼西亚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到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南部和东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热带季风气候10°N~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部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大陆内部或西岸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副热带高压带、信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除南极洲外各州具有分布)地中海沿岸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季严寒,夏季高温,常年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欧洲西部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北极圈之间的大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纬度高,且深居内陆,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冬长严寒,夏短凉爽高原和高山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降水少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地势高全年酷寒降水少气候类型从上到下依次(1,热带雨林2,热带草原3,热带季风4,热带沙漠5,亚热带季风6,地中海气候7,温带海洋气候8,温带季风9,温带大陆性气候10,冰原气候)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降水类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a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b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最热月﹤10℃寒带气候C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降水量年内分配情况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000㎜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亚热带亚热带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