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简答题答案_第1页
预防医学简答题答案_第2页
预防医学简答题答案_第3页
预防医学简答题答案_第4页
预防医学简答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四、简答题1、统计资料可以分成几类?答:根据变量值的性质,可将统计资料分为数值变量资料(计量资料),无序分类变量资料(计数资料),有序分类变量资料(等级资料或半定量资料)。用定量方法测定*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资料,即为计量资料;将观察对象按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人数所得的资料,即为计数资料;按观察对象*种属性或特征不同程度分组,清点各组人数所得资料称为等级资料。2、不同类型统计资料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根据分析需要,各类统计资料可以互相转化。如男孩的出生体重,属于计量资料,如按体重正常与否分两类,则资料转化为计数资料;如按体重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体重,则资料转化为等级资料。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也可经数量化后,转化为计量资料。如性别,结果为男或女,属于计数资料,如男性用0(或1),女性用1(或0)表示,则将计数资料转化为计量资料。3、频数分布有哪两个重要特征?答:频数分布有两个重要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频数分布两个重要方面。将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全面地反映事物的特征。一组同质观察值,其数值有大有小,但大多数观察值集中在*个数值围,此种倾向称为集中趋势。另一方面有些观察值较大或较小,偏离观察值集中的位置较远,此种倾向称为离散趋势。4、标准差有什么用途?答:标准差是描述变量值离散程度常用的指标,主要用途如下:①描述变量值的离散程度。两组同类资料(总体或样本)均数相近,标准差大,说明变量值的变异度较大,即各变量值较分散,因而均数代表性较差;反之,标准差较小,说明变量异度较小,各变量值较集中在均数周围,因而均数的代表性较好。②结合均数描述正态分布特征;③结合均数计算变异系数CV;④结合样本含量计算标准误。5、变异系数(CV)常用于哪几方面?答:变异系数是变异指标之一,它常用于以下两个方面:①比拟均数相差悬殊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如比拟儿童的体重与成年人体重的变异度,应使用CV;②比拟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如比拟同性别,同年龄人群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异度时,宜用CV。6、制定参考值围有几种方法?各自适用条件是什么?答:制定参考值围常用方法有两种:①正态分布法:此法是根据正态分布的原理,依据公式:*±uS计算,仅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或对数正态分布资料。95%双侧参考值围按:*±1.96S计算;95%单侧参考值围是:以过低为异常者,则计算:*-1.645S,过高为异常者,计算*+1.645S。假设为对数正态分布资料,先求出对数值的均数及标准差,求得正常值围的界值后,反对数即可。②百分位数法。用P2.5~P97.5估计95%双侧参考值围;P5或P95为95%单侧正常值围。百分位数法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包括分布未知),计算较简便,快速。使用条件是样本含量较大,分布趋于稳定。一般应用于偏态分布资料、分布不明资料或开口资料。7、计量资料中常用的集中趋势指标及适用条件各是什么?答:常用的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有: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及中位数。①算术均数,简称均数,反映一组观察值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适用于对称分布,尤其是正态分布资料;②几何均数:用G表示,也称倍数均数,反映变量值平均增减的倍数,适用于等比资料,对数正态分布资料;③中位数:用M表示,中位数是一组观察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置居中的那个观察值。它可用于任何分布类型的资料,但主要应用于偏态分布资料,分布不明资料或开口资料。8、标准差,标准误有何区别和联系?答:标准差和标准误都是变异指标,但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①概念不同;标准差是描述观察值(个体值)之间的变异程度;标准误是描述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②用途不同;标准差常用于表示变量值对均数波动的大小,与均数结合估计参考值围,计算变异系数,计算标准误等。标准误常用于表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数,样本率)对总体参数(总体均数,总体率)的波动情况,用于估计参数的可信区间,进展假设检验等。③它们与样本含量的关系不同:当样本含量n足够大时,标准差趋向稳定;而标准误随n的增大而减小,甚至趋于0。联系:标准差,标准误均为变异指标,如果把样本均数看作一个变量值,则样本均数的标准误可称为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当样本含量不变时,标准误与标准差成正比;两者均可与均数结合运用,但描述的容各不一样。9、统计推断包括哪几方面容?答:统计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两方面。参数估计是指由样本统计量(样本均数,率)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均数及总体率),估计方法包括点值估计及区间估计。点值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来代表总体参数,忽略了抽样误差;区间估计是按一定的可信度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围,按*±uσ*或*±uS*来估计。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总体参数是否相等。10、假设检验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答:在实际研究中,一般都是抽样研究,则所得的样本统计量〔均数、率〕往往不相等,这种差异有两种原因造成:其一是抽样误差所致,其二是由于样本来自不同总体。如果是由于抽样误差原因引起的差异,则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样本来自同一总体,;另一方面如果样本是来自不同的总体而引起的差异,则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所代表的总体的参数不相等。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可以通过假设检验来确定。因此假设检验的目的是推断两个或多个样本所代表的总体的参数是否相等。11、何谓假设检验?其一般步骤是什么?答:所谓假设检验,就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样本所属总体特征提出一个假设,然后用适当方法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对所提出的假设作出拒绝或不拒绝的结论的过程。假设检验一般分为五个步骤:①建立假设:包括:H0,称无效假设;H1:称备择假设;②确定检验水准:检验水准用α表示,α一般取0.05;③计算检验统计量:根据不同的检验方法,使用特定的公式计算;④确定P值:通过统计量及相应的界值表来确定P值;⑤推断结论:如P>α,则承受H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P≤α,则拒绝H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假设检验有何特点?答:假设检验的特点是:①统计检验的假设是关于总体特征的假设;②用于检验的方法是以检验统计量的抽样分布为理论依据的;③作出的结论是概率性的,不是绝对的肯定或否认。13、如何正确理解差异有无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答:在假设检验中,如P≤α,则结论是:拒绝H0,承受H1,习惯上又称“显著〞,此时不应该误解为相差很大,或在医学上有显著的(重要的)价值;相反,如果P>α,结论是不拒绝H0。习惯上称“不显著〞,不应理解为相差不大或一定相等。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显著性)不一定有实际意义;如*药平均降低血压5mmHg,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实际中并无多大临床意义,不能认为该药有效。相反,无统计学意义,并不一定无实际意义。如用新疗法治疗*病,有效率与旧疗法无差异,此时无统计学意义,如果新疗法方法简便,省钱,更容易为病人承受,则新疗法还是有实际意义。14、参考值围与可信区间区别是什么?答:(1)意义不同:参考值围是指同质总体中包括一定数量(如95%或99%)个体值的估计围,如95%参考值围,意味该数值围只包括95%的个体值,有5%的个体值不在此围。可信区间是指按一定的可信度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围。如95%的可信区间,意味着做100次抽样,算得100个可信区间,平均有95个可信区间包括总体参数(估计正确)有5个可信区间不包括总体均数(估计错误)。(2)计算方法不同:参考值围用*±uαS计算。可信区间用*±tα、νS*或*±uαS*计算;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15、*2检验有何用途?答:*2检验有以下应用:①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或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异;②检验两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③检验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16、四格表资料的u检验和*2检验的应用条件有何异同?答:(1)一样点:四格表资料的u检验是根据正态近似原理进展的,凡能用u检验对两样本率进展检验的资料,均能使用*2检验,两者是等价的,即u2=*2;u检验和*2检验都存在连续校正的问题。(2)不同点:由于u分布可确定单、双侧检验界值,可使用u检验进展单侧检验;满足四格表u检验的资料,可计算两率之差的95%可信区间,以分析两率之差有无实际意义;*2检验可用于2×2列联表资料有无关联的检验。17、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答:参数检验是检验总体参数是否有差异,而非参数检验是检验总体分布的位置是否一样。参数检验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样本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因此,检验效率较高。其缺点是有较严格的使用条件,如要求总体的分布呈态分布,各总体方差要相等,有些资料不满足使用条件,就不能用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的优点是适用围广。它不要求资料分布的形式,另外可用于等级资料或不能确切定量的资料。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因此检验效率较低,产生第二类错误较大。18、非参数检验适用于哪些情况?答:非参数检验应用于以下情况:①不满足参数检验的资料,如偏态分布资料;②分布不明的资料;③等级资料或开口资料。19、直线回归与相关有何区别和联系?答:1、区别:①在资料要求上,回归要求因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自变量*是可以准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变量,一般称为Ⅰ型回归;相关要求两个变量*、y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这种资料假设进展回归分析称为Ⅱ型回归。②在应用上,说明两变量间依存变化的数量关系用回归,说明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用相关。2、联系:①对一组数据假设同时计算r与b,则它们的正负号是一致的;②r与b的假设检验是等价的,即对同一样本,二者的t值相等。③可用回归解释相关。20、常用的统计图有哪几种?它们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答:常用的统计图及适用条件是:①条图,适用于相互独立的资料,以表示其指标大小;②百分条图及园图,适用于构成比资料,反映各组成局部的大小;③普通线图:适用于连续性资料,反映事物在时间上的开展变化的趋势,或*现象随另一现象变迁的情况。④半对数线图,适用于连续性资料,反映事物开展速度(相比照)。⑤直方图:适用于连续性变量资料,反映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⑥散点图:适用于成对数据,反映散点分布的趋势。1简述预防医学的容。答:a环境与**b营养与**c人群**的研究方法d疾病控制与**促进2影响**的因素有哪些.答:a环境因素b生活行为因素c卫生保健因素d人类生物学因素3简述初级卫生保健的意义.答;含义是: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根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而又受到社会欢送的方法和技术,通过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而到达普及,其费用是国家和社区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在各个开展阶段上有能力担负的。初级卫生保健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心职能和主要焦点,是国家卫生系统和整个社会开展的组成局部,是个人、家庭和社区与国家卫生系统保持接触的第一环,它使卫生保健尽可能接近于人民生活和工作场所,是卫生保健进程的首要步骤。4初级卫生保健的容有那些.答: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综合性的效劳,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多个方面。根本容有8项:a增进必要的营养,供给足够的平安饮用水。b创立清洁卫生的环境。c开展妇幼保健及方案生育工作。d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e地方性疾病的防治。f针对主要卫生问题开展**教育。g常见病和常见伤害的有效处理。h提供根本药物。5如何理解**的新概念.答:**的新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动态的概念,即**研究的容是一个从最完善的体魄到逐步受到损害,以至得轻病到重病的连续过程;其次,**不单纯是生物学的概念,还包括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容,这使医学的着眼点扩大了,也使医学研究领域扩大了;第三,由于提及**还必须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侧面加以衡量,于是**的概念从个体扩大为群体;最后,既然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则促进**的对策是多途径、全方位的。6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环境.答: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根本国策,在开展经济的同时,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同开展。为了有效遏制环境恶化之势,我国已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和?跨世纪绿色工程方案?两大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治理“三江三湖〞,近几年制订和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食品卫生法?等一系列法规、标准和条例。在西部大开发规划中,国家已将保护和建立西部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容。7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8生态系统有哪些功能.答:具有三项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9简述能量流动的特点。答:能量流动具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能量的利用效率很低,另一个特点是能量流动是单项的。10以能量流动为例,简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答:从能量流动可以看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能量流动的特点是能量的利用效率很低。在能量流动过程中,一局部用于新代被消耗掉,另一局部用于合成新的组织或作为潜能储存起来。能量逐级减少,越流越细,后者获得的能量大体上为前者所含能量的1/10,大约9/10的能量损失了。这就意味着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有稳定的数量关系,如果数量比例失调,就可能破坏生态平衡。能量流动的另一个特点是能量流动是单项的。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进入生态系统中逐级流动,最后以热能的形式逸散到环境中,热能不能返回太阳,绿色植物也不能利用热能进展光合作用。着同样也意味着环境中各营养级生物的比例一旦失调,生态平衡将被打破。11简述地方病的分类。答:地方病按其病因可分三类。〔1〕地球化学性〔化学元素性〕地方病:指由于外环境中*些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水、粮等进入人体的量缺乏、过剩或比例失调所致的疾病。常见的有:a元素缺乏性疾病:如碘缺乏病或称碘缺乏障碍。b元素中毒性疾病〔过剩性〕疾病:如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2〕自然役源性〔生物源性〕地方病:病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是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如鼠疫、布氏杆菌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肺吸虫病、和包虫病等,其中鼠疫、布氏杆菌病、血吸虫病等也是国家法定传染性。〔3〕*些明确病因的疾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12简述地方病的特点。答:〔1〕地方性,即地域的特异性。只有病区才发病,非病区不发病。由病区发病后转入非病区的不能算非病区发病。不同地区不同致病因素决定了地方病的种类,如血吸虫病只发生在中国的南方水网地域有钉螺和尾蚴生存的地方。〔2〕当地居住的人群均可患病,患病率一般谁年龄而升高。年龄越大,在病区生活时间越长,接触致病因子越多,患病率越高,病情也就越重。〔3〕非病区迁入的**人与病区居民同样生活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病,而且发病率往往高于当地居民水平,这与外来人对致病因子敏感和机体适应性差有关。〔4〕迁出病区的病人,病情可逐渐减轻或自愈。迁出病区的**人,除处于潜伏期者外,不会再患该种地方病。〔5〕病区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和人类相似的地方病。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开展动物试验研究工作。〔6〕病区铲除致病因子后可转变为非病区。13简述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流行规律。答: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流行规律是:〔1〕自然环境中的地球化学元素,不仅是构成人体根本组成的物质根底,而且是生命活动的营养元素,它们适量分布在机体组织器官中,以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动态平衡。机体生命元素的摄取量随环境中的生命元素的多寡而变化,当生命元素含量出现过多、过少或失调时,就会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出现元素性地方病。〔2〕元素缺乏性地方病的流行规律为深山区高于半山区,高远高于平原,地高于沿海,沟里高于沟口,河流上游高于中下游,农村高与城市。由于环境因素在短时间不易变更,因此,元素地方病病区多有相对稳定的特点。〔3〕人群的发病无民族、年龄、性别等的选择性,各种人群都有同等发病时机。但受*些因素制约,发病程度有差异性。〔4〕老、少、边、穷地区发病严重。因为这些地区多深山区,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经济欠兴旺,生活水平偏低,饮食简单,或缺乏的元素无法从饮食中得到补充,或中毒性元素很难通过膳食和增强抵抗力得以解毒,结果出现越穷越病、越病越穷的恶性循环。14简述碘缺乏病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答:环境碘缺乏目前被一致公认为是碘缺乏病的主要病因,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的饮水、食物以及土壤中,碘均缺乏或缺乏。调查说明,水碘在5ug/L以下时,随碘含量降低,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急剧增高;水碘在5-40ug/L时,随碘含量增加,患病率缓慢下降;水碘为40-90ug/L时,患病率降至最低,并保持恒定水平。一般情况下,水中碘应保持在10ug/L.(2)在缺碘地区广泛采用碘盐和碘化油防治后,甲状腺肿患病率和肿大率均显著下降,尿碘水平显著增加,有效地控制了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3〕国外学者都进展过用缺碘食料喂养的动物实验,均成功地引起动物实验性甲状腺肿。15简述碘缺乏病的治疗措施。答:〔1〕碘盐:食盐加碘是预防碘缺乏病的首要方法。〔2〕碘油:有些地方偏远,食用不到供给的碘盐,可选用碘油。其他方法,还有碘化面包、碘化水,多食富含碘的海带、海鱼等。16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类型有哪些.答:根据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饮水型病区;由于引用高氟水而引起氟中毒的病区为饮水型病区。它的分布最为广泛,是最主要的病区类型。〔2〕生活燃煤污染性病区:此型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我国确认的一类病区。是由于使用落后的燃煤方法燃烧高氟煤而产生的大量氟污染居室空气和食物,使居民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氟中毒的病区。17影响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主要因素有:〔1〕氟的摄入量:研究说明,饮水、室空气及食物中氟含量越高,摄入的越多,则地方性氟病患病率越高,病情越重。〔2〕机体营养状况:蛋白质、钙、维生素类物质有抗氟中毒作用,加强营养可以减轻病情。在经济兴旺、营养状况好的病区,患病率低,而且骨质软化病人少见。〔3〕饮水中的其他化学成分:病区水中钙离子浓度越低,水的硬度越小,水中氟浓度越高,氟病患病人数越多;水的PH越大,氟的活性越强,越利于其吸收。〔4〕地理条件:饮水型病区大多地势低洼,不易排水,饮水氟含量就越高,病情越重;生活燃煤污染型病区多为海拔较高的高寒山区,气候寒冷潮湿,年烧煤量多,烧煤时间长,则室空气和烘烤食物含氟量越高,患病人数越多,病情越重。18简述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答:目前对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说明,大多数人认为,有三方面机制:〔1〕影响钙磷代。过量的氟在体与钙结合成难容的氟化钙,主要沉积在骨组织中,少量沉积在骨周及软组织中,使骨质硬化、密度增加,甚至骨膜、韧带及肌腱等也发生硬化,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病症。大量的钙被氟消耗,使血钙减少,造成钙代紊乱。刺激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多,抑制了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致使磷排出增多,继而引起磷代紊乱。同时由于血钙的减少,甲状旁腺分泌增多,使该从骨中移至血液,久而久之造成骨质脱钙现象,即容骨作用,出现骨质疏松及软化甚至骨骼变形。因此,在同一氟中毒病人可见到骨质硬化,又可见到骨质疏松软化的现象。〔2〕对牙齿的作用。适量的氟可取代牙釉质中羟磷灰石的羟基而形成氟磷灰石,并排列成规则的棱晶构造,而使牙齿光滑坚硬并抗酸耐磨,可抑制口腔中的乳酸杆菌,降低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酸度,因而具有预防龋齿的作用。过量的氟进入体,可是大量的氟化钙沉积在发育的牙组织中,影响牙釉质形成正常的棱晶构造,阻碍牙釉质的正常发育,产生不规则的球形构造,使釉质疏松多孔,形成斑点,此处易使色素沉着,可呈现黄色、褐色或黑色。由于牙齿构造的异常,牙齿硬度减弱,质脆易碎或断裂,常早期脱落。〔3〕抑制*些酶的活性。过量的氟进入体,与钙镁离子结合,使体需要这些离子活化的酶受到抑制。如可抑制玻璃酸脱氢酶、烯醇化酶等,使三羧酸循环发生障碍,糖酵解受到抑制,三磷酸腺苷生成减少,对骨组织细胞供能缺乏,而产生营养不良;氟还抑制骨磷酸化酶,使骨中钙代紊乱,钙的吸收与蓄积过程缓慢,并从骨组织中游离出来,而致骨质疏松。这是氟骨症骨质硬化的同时又出现骨质疏松、软化的又一原因。19简述地方性氟中毒的治疗措施。答:地方性氟中毒的治疗措施有:〔1〕氟骨症的治疗:a钙剂及维生素类药物的治疗。b氢氧化铝凝胶治疗。c加强营养支持治疗。〔2〕氟斑牙的治疗:方法有涂膜覆盖法、药物脱色法等。20简述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措施。答: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关键在于预防,根本原则是控制氟的来源,减少氟的摄入量。对不同类型的疾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1〕饮水型地方性氟病的预防a改换水源:打低氟深水井;引用低氟地面水;收集降水b饮水除氟:目前多采用活性氧化铝法。〔2〕生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a改进炉灶b降低食物氟污染c不用或少用高氟劣质煤。21简述环境污染的种类。答: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称为环境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常将环境污染物分为3类。〔1〕化学性污染物:〔2〕物理性污染物:〔3〕生物性污染物:22简述环境管理制度的容。答:根据我国的根本国情,在积极探索环境管理方法工作中,逐步制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制度,主要有八项,又称“八项制度'.(1)“三同时〞制度即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工程以及区域性开发建立工程的污染防治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建立、规划或其他开发建立活动,事先进展调查、预测和评估,为防止和减少环境损害制度最正确方案。〔3〕排污收费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污染集中控制制度〔7〕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8〕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八项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成功经历的总结,对于执行环境保护根本国策,推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作用23简述影响毒素对机体作用的因素。答:〔1〕毒物本身的特性。a化学构造b理化特性〔2〕剂量、浓度、作用时间。不管毒物的毒性大小如何,都必须在体到达一定量才会引起中毒。空气中毒物浓度高,接触时间长,则进入体的剂量大。〔3〕毒物的联合作用。〔4〕生产环境与劳动强度。〔5〕个体感受性24简述慢性汞中毒的诊断分级。答:慢性汞中毒分级诊断标准:汞吸收:尿汞增高,尚无汞中毒的临床表现。轻度中毒:尿汞升高,并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及轻度口腔、牙龈炎及震颤着。中度中毒:在神经衰弱的根底上出现精神性格改变且伴有明显的口腔-牙龈炎及震颤者。重度中毒:除中度中毒的临床表现外,有明显的神经精神病症,粗大的震颤等中毒脑病表现。25简述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答:职业中毒的诊断应有充分的资料,包括职业史、现场劳动卫生调查、相应的临床表现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并排除非职业性疾病的可能性,综合分析,方可做出合理的判断。〔1〕职业史: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职业史,包括所在车间、工种、工龄、毒物种类、操作方法、防护措施及既往的工作经历,以判断患者接触毒物的可能性与接触程度,此为职业中毒诊断的前提。〔2〕劳动卫生现场调查:深入作业现场,进一步了解患者所在岗位的实际职业接触,空气中毒物浓度、预防措施等,从而判断患者在该条件下是否可能引起中毒。〔3〕病症与体征:按临床表现来判断是否与所接触毒物的毒作用相符。在询问和检查中,尤应注意各种病症发生的时间和顺序及其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关系。对每一毒物来说,应针对相应的临床表现及特征,从中分析接触和效应的关系,并应注意与非职业性疾病相鉴别。〔4〕实验检查a接触指标b效应指标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等。26简述急性职业中毒的救治原则。答:(1)现场急救〔2〕阻止毒物继续吸收〔3〕排毒和解毒〔4〕对症治疗27简述换药室的管理措施。答:换药室的管理措施有:〔1〕换药室应做到环境整洁,空气新鲜,室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必要时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液喷洒消毒。〔2〕换药时应尽量减少人员走动,关闭门窗,减少室空气流动,防止细菌随灰尘落入伤口,先换清洁伤口,多重耐药菌组感染伤口应隔离性换药。〔3〕地面应湿梢,每日用消毒液拖地两次,清洁工作30分钟后再开场换药,严禁抽烟和随地吐痰。〔4〕工作人员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必须戴帽子、口罩,穿工作服,不留长指甲,不带戒指等。〔5〕换药车或换药桌,应每日用消毒液抹两次,如遇有脓液、血迹污染时应及时消毒。〔6〕所有口服、注射药物都不得放在换药室:换药车上层放清洁物品,下层防污染物品。〔7〕使用无菌镊子或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持物钳、镊子用后应立即放回持物桶,勿在空气中暴露过久,更不能夹取无菌物品来回走动,制止用此持物钳、镊子夹取油纱布。〔8〕严格注意换药用品的无菌。凡接触伤口的物品必须无菌,器械盒、药瓶、敷料桶取物后应随手盖上。置于容器中的棉球、纱布等一经翻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9〕用过的器械药碗、应放在盛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浸泡1小时,然后肥皂水清洗,送高压消毒。给每个病人换药后,换药者应消毒液泡手或肥皂流水洗手,对严重感染的病人应戴一次性手套。〔11〕凡供病人换药时使用的搁脚、手的支撑架,其与病人接触面应用塑料布包好,上面放卫生纸,每次换药后,更换卫生纸,塑料布有脓血时要及时更换。〔12〕遇有特殊感染病人〔如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铜绿假单胞菌、破伤风杆菌等〕,工作人员需穿隔离服、戴手套,放在最后换药,尽量使用一次性的换药器械。〔13〕污染的敷料、坏死组织、引流条等装袋后应扎紧袋口,明确标识,送出燃烧。28简述手术室的管理措施。答:手术室的管理措施有:〔1〕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化脓性感染者制止入。〔2〕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鞋、衣裤、帽和口罩,参加手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则,非手术有关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3〕当传染病或感染性病人进展手术时应隔离,设置隔离手术间,手术间外应有隔离标志。感染手术用品单独处理,用后进展双手消毒。〔4〕尽量减少手术间人员流动,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手术室工作人员因事外出必须更衣或穿外出衣。凡参加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间后不得外出,巡回护士应设外两名,如需从外面拿取物品时,应由外巡回护士传递。〔5〕手术间用物应尽量准备齐全,手术用过的器械、敷料和各种用物应及时消毒处理。并进展手术间的地面和空气消毒处理。〔6)各类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更换和检测;经常开启的无菌盒应每日更换灭菌;固定的器械和辅料包定期灭菌,注意更换标志;过期敷料或可疑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高压灭菌器必须定期测定灭菌效能,用环氧乙烷消毒物品,保存期为半年。手术用器械应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不用化学消毒剂浸泡处理。〔7〕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要分室进展,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两台手术之间应清洁地面和净化空气。〔8〕每月应对手术室的无菌物品、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物体外表等进展微生物学检测。〔9〕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每日、每星期、每月,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29简述血液透晰中心的管理措施。答:血液透晰中心的管理措施有:〔1〕治疗室为病人治疗操作室,为清洁区,进入时应换鞋、戴口罩及穿隔离衣,每次操作前用含氯消毒剂泡手1min。非工作人员或病人不得随意进入,以减少空气污染,每次透析前后室空间分别用紫外线灯照射30-60min。〔2〕一切器械均应高压蒸汽灭菌。透析室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要求细菌数小于500cfu/m3.设一名护士专门负责室的消毒隔离工作,监视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3〕工作人员及病人在进入血液透析室均应做HBsAg等检查。加强消毒隔离工作,特别是透析器重复使用的消毒处理。透析完毕后,透析器上贴标签,注明病人、日期及重复次数。然后按规定清洗及消毒透析器。〔4〕肝炎病人应有单独治疗室、病床和机器,将各型肝炎病人分开透析。〔5〕及时处理被污染的衣物,每次透析后更换被单枕套等。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前均应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按无菌要求操作。30医院空气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有哪些.答:医院空气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有:〔1〕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对于减少空气中活的微生物有显著作用,但必须注意合理使用,定期检测灯管照射强度,并注意人体的防护。我国研制的风筒式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因有金属外壳阻挡了紫外线对人体的直接照射,如使用低臭氧紫外线灯还可防止持续使用时臭氧对人体的危害,故可以考虑用于手术室、病房等有人工作场所的空气消毒。〔2〕化学消毒剂消毒:化学消毒剂喷雾或熏蒸可以明显减少室空气中的微生物,其机制是化学消毒剂被分散成气溶胶,使其与微生物气溶胶接触并杀之灭之,目前医院中常用的有0.2%过氧乙酸、3%的过氧化氢,其他还有甲醛熏蒸法及臭氧消毒法等,短期净化效果均较好。〔3〕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可以通过自身形成的电场来吸附空气中被感应电的尘粒或悬浮的微生物离子,从而到达空气清新、净化的作用。但距负离子发生器出口越近,空气中负离子数越多,尘埃粒子数和含菌量越少,否则反之。31简述身心疾病的病因特征。答:身心疾病的病因特征是:〔1〕身心疾病的发病原因是社会心理因素或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2〕同样强度、同样性质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一般人只引起正常围的生理反响,而对身心疾病易感者则可引起病例生理反响。〔3〕遗传和个性特征对身心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个性特征的人对心身疾病易患性不同。〔4〕有些病人可以提供较准确的社会心理因素致病过程,大局部病人不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但能感到*种心理因素加重自己的病情。32简述教育对**的影响。答:教育对**的影响:教育是人们社会化的过程和手段。教育具有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和传播社会准则两种职能,可以从多方面影响人们的**。教育主要通过培养人的文化素质来指导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生活方式不同,首先表现在消费构造对人群**的影响,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文化程度不同的人对生活资料的支配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教育正是通过传播这两方面的知识,对人的物质消费进展文化导向,引导人们进展有利于**的合理消费。其次表现为安排闲暇时间对人群**的影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对闲暇时间的消磨方式是不同的,因而接触致病因素的时机也不同,最终带来的**效果也必然不同。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保健意识,主动关心自己的**,寻求较好的生活质量。33简述家庭的功能。答:家庭的功能有:〔1〕养育子女〔2〕生产和消费〔3〕赡养〔4〕提供休息娱乐的特殊环境34简述应激因素。答:应激因素包括:〔1〕工作或学习环境因素〔2〕社会环境因素,如水灾、火灾、地震、交通事故、工业噪音、环境污染等〔3〕家庭部因素,如父母离异,亲子关系恶劣,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子女远离父母形成“空巢〞状态,家中重大经济困难,家庭成员死亡等。35简述维生素的共同特点。答: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不供热,不构成机体组织;机体只需少量,但生理功能重要,大多数以辅酶形式参与代。36简述维生素B2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乏时的临床表现。答:维生素B2是许多辅酶的成分,在组织中经磷酸化形成FMN和FAD,均为黄素酶的辅酶,参与多种生物氧化过程。缺乏时可患口角炎、唇炎、舌炎、溢脂性皮炎和阴囊炎。37简述钙的食物来源及影响钙吸收的因素。答:钙的最正确食物来源是奶及奶制品,其次是豆类、小虾皮、海带和芝麻酱。食物中蛋白质、乳糖、维生素D丰富有利于钙的吸收,食物中草酸、植酸、脂肪酸多则不利于钙的吸收。38简述铁的生理功能及主要缺乏表现。答: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铁蛋白、细胞色素酶、过氧化氢酶等的重要成分,参与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促进生物氧化复原反响。机体缺乏易致缺铁性贫血。39如何提高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答:粮谷类食物蛋白质含赖氨酸、蛋氨酸较少,氨基酸组成不理想,如与豆类、肉类等含赖氨酸较高的食物混合食用,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可提高粮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40简述黄曲霉毒素的毒性。答:急性毒性,毒性极强,肝脏病变;慢性毒性,动物生长障碍和肝损伤;致癌性,肝癌。41食物中毒有哪些共同特点.答:潜伏期短,发病急,多数集体发病;病症相似,多以急性胃肠炎病症为主;有共同食物史,停顿食用该食品发病即停顿;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42简述沙门菌食物中毒的中毒机理和主要临床表现及特点。答:大量活菌入肠道繁殖后经淋巴入血液,出现菌血症,并在小肠淋巴结和网状皮系统中被破坏释放出毒素,作用胃肠道引起黏膜炎症、水肿、充血或出血,使胃肠蠕动增强而吐泻,毒素也是致热源。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恶臭,体温38-40度,重症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43简述副溶血性弧菌食物的中毒机理和主要临床表现及特点。答:一次性摄入大量活菌引起小肠炎症充血水肿、少数病人可有空肠、回肠轻度糜烂,脏器淤血等表现,这是由于该菌分泌肠毒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上腹阵发性绞痛、频繁腹泻,为洗肉水样便,后转为脓血便,里急后重不明显,局部病人有畏寒发烧。重症病人可有脱水、血压下降。44简述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中毒机理和主要临床表现及特点。答:肠毒素引起肠黏膜充血、水肿、脓性渗出、淤血、糜烂等炎症变化,使肠黏膜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肠毒素作用于迷走神经脏分支引起反射性呕吐。临床特点是:起病急、来势凶,以剧烈反复呕吐为主,腹痛及水样泻轻,一般不发烧,恢复快,预后好。45为什么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慎用或不用抗生素.答:肠中毒患者,由于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耐药性葡萄球菌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常常发生假膜性小结肠炎。46简述河豚鱼中毒的主要中毒机理。答:河豚鱼毒素阻碍神经肌肉的传导,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麻痹,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47简述肥胖症的运动疗法。答:肥胖症的运动疗法包括:步行运动、跑步运动、减肥健美操、跳绳运动、跳舞、太极拳及针对肥胖部位进展的各种减肥运动。在决定开场减肥运动之前,应做一个体能及**状况的评估,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宜的运动工程,并在减肥运动过程中严格遵守减肥疗法的考前须知,以得到满意的减肥效果。48简述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措施。答: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措施为:在不同层次的人群中开展**教育,提高包括糖尿病防治专业人员在的医护人员对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认知。开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根底医学的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寻找防治的有效措施,制定关于糖尿病的防治方案。纠正和防止肥胖的发生,防止高脂饮食;膳食中热能要保证理想体重及工作、生活能力;食物中营养成分要合理,碳水化合物的供给以非精致富含可溶性纤维素者为好,防止和减少使用对糖代不利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苯妥英钠、糖皮质激素等;多食蔬菜;增加体力活动等。50简述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答: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包括营养缺乏病检查,人体测量,临床生化检验及膳食营养评价四个局部。51简述医院根本膳食的类型。答:医院根本膳食的类型包括普通饭,软饭,半流质和流质。52简述静脉营养的适应症。答:静脉营养的适应症为:〔1〕外科病人,多用于术后的营养支持,以及术前的肠道清理,尤其如胃肠道大手术、胰腺坏死、烧伤等。〔2〕非外科病人中如承受化疗或放疗的病人,常因为胃肠反映而无法进食,体质虚弱的科病人,昏迷、卒中、神经性厌食等。〔3〕其他特殊情况,如肠瘘、局限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等。53简述青少年的营养需要。答:青少年的营养需要为:青少年体格发育迅速,活动量也较大,故热能需要一般超过成年人。女性发育较早,所以13-15岁的女少年热能需要接近男少年,而16-18岁男青少年明显高于女青少年,其热量需要均接近成年人的轻体力劳动者。如热能长期供给缺乏,可出现疲劳、消瘦、抵抗力降低和影响学习效率。蛋白质供给量应为1.6-1.9g/KG体重,超过成年人。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中特别应注意铁、锌、碘。青少年铁的需要量增加,锌与生长和性发育有关,缺碘可引起青春期甲状腺肿。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训练时,应按运动工程的营养需要给予特殊补充。54简述哺乳期的营养需要。答:哺乳期的营养需要为:乳母分泌乳汁哺育婴儿,乳母营养缺乏则乳汁分泌减少,且需动用母体营养储藏来维持乳汁成分的恒定。一般乳母泌乳量为500-1000ml/d,因此应有足够的营养素补充。每100ml母乳中含热能约0.29MJ〔70kcal〕,母体热能转为乳汁热能的有效率为80%,因此,每日泌乳850ml,需要增加热能3.35ML〔800kcal〕。每100ml母乳含蛋白质1.2g,膳食蛋白质转为乳汁蛋白质的有效率仅40%。故每日泌乳850ml,需要额外补充蛋白质25g。乳汁中含钙量340mg/L,如膳食中钙供给缺乏,则动用乳母骨骼钙补充而致乳母骨软化症,故每日需供给钙1500mg。乳终膳食中应注意维生素的供给,以保证母体需要及乳汁中维生素的含量。膳食调配中应注意食物搭配,以促进乳汁的分泌。55简述老年人的膳食特点。答:老年人的膳食特点为:老年人饮食要定时定量,每餐不易过饱。膳食易清淡易消化,不宜吃含纤维素过多的食物,但可有较多的果胶。食盐量应按制每日6g以下,食糖亦不宜过多,忌烈性酒、浓调味品和辛辣食物。56等级资料是什么.它和计量、计数资料有哪些不同,简要举例说明。答:等级资料是按事物的等级或程度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而得到的资料,也称半定量资料。这类资料变量值之间不仅有类别的不同,且类别间也有顺序、等级或量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与计量资料相比又无法准确理化。形式上它与计数资料相近,是按事物的类别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而得到的资料。但它又具有量的概念存在。如:临床治疗效果中,按无效、好转、有效显效和痊愈等整理得到的资料。57什么叫小概率事件.答:医学统计研究中,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P小于等于0.05的随机事件称作小概率事件,它说明该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很小。58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存在变异的数据,你同意吗.为什么.答:同意。因为统计分析就是要从大量的存在变异事物现象中找到或发现事物现象发生、开展变化的规律,它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59均数、中位数和几何均数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答:当收集得到的计量资料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或对称分布、可用均数表示其资料的平均水平;当收集得到的计量资料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或变量值间存在等比关系时,常计算几何均数。当收集得到的计量资料分布呈极度偏态分布、分布型未知或资料中含有超限值等,可用中位数表示其资料的平均水平。60统计表和统计图在资料表达中有何特殊作用.答:统计表是以表格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将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表达出来。一个绘制合理的统计表能代替冗长的文字表达,以便资料条理化,便于分析、比照和计算。统计图是以点的位置,线段的升降,直条的长短或面积的大小,把事物间的数量关系清晰地表达出来,一个绘制合理的统计图把所观察事物现象间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61在相对数的分析中,为什么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简要举例说明.答:构成比和率都是常用的相对数指标,二者的概念、计算及所能说明的问题各不一样,构成比只能说明各组成局部在一个整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而率是说明*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因此在统计分析中绝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例如脑梗死患者中工人占47.2%,此指标为构成比,只能说明在脑梗死患者中工人所占比重最大,而不能反响脑梗死在不同职业人群中发病强度的上下。假设想知道不同职业发生脑梗死的强度,应计算该职业人群的脑梗死的患病率。62假设检验时,当p小于等于0.05,则拒绝H0,为什么.答:在假设检验中,P值是指由Ho所规定的总体做随机抽样,获得等于及大于〔或等于及小于〕现有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在Ho成立的前提下,假设得到P小于等于0.05时,根据抽样分布理论可知,从Ho所规定的总体中抽样,得到P值偏离o较远的那些样本其可能性〔t分布一侧或双侧尾部的面积〕相对较小,此时拒绝Ho所犯的错误相对较小,也可以说比拟组间的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较小,现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不支持Ho,因而拒绝Ho,承受H1,认为两总体有差异;当得到P大于0.05时,则与抽样理论相吻合,比拟组间的差异由于抽样误差引起的可能性较大,现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支持Ho,因而不拒绝Ho。63答: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推断不同处理组间有无差异,可用双侧检验,双侧检验比拟稳妥,一般常用;只有在充分的专业知识支持下,确认*个处理组结果不可能比另一组低,检验该组结果是否比另一组高时,可选择单侧检验,反之亦然。同一检验水准下,单侧检验容易显著,但单侧检验要慎用。无论单侧检验还是双侧检验都需要在检验前确定。64为什么假设检验的结论不能绝对化.答:假设检验时,当p<=a时,拒绝Ho,承受H1,此时并非Ho完全不成立,只是现有的样本信息不支持Ho;当p>a时,不拒绝Ho,但不是说Ho完全成立。总之,无论拒绝Ho,还是不拒绝Ho,都会犯错误,因而,统计学的结论是概率性的,不能绝对化。65行*列表资料*平方检验,得p小于等于0.05时应注意什么.答:行*列表资料*平方检验,假设结论为拒绝检验假设,只能认为各总体率〔或各组构成分布之间〕总的来说有差异,但不能说明它们彼此间都有差异,或*两者间有差异。假设要进一步解决此问题,可用*平方分割等。66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区别:〔1〕资料要求上,进展直线回归分析的两变量,假设*是可准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变量,则对应于每个*和y值要求服从正态分布;假设*、y都是随机变量,则要求*、y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直线相关分析只适用于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2〕应用上,说明两变量线性依存的数量关系用回归,说明两变量的相关关系用相关。〔3〕回归系数的取值围为〔-∞,+∞〕,相关系数的取值围为[-1,+1].(4)回归系数有单位,相关系数无单位。联系:〔1)对同一双变量资料,回归系数b与相关系数r的正负号一致。b小于0时,r大于0,均表示两变量*、y同向变化;b小于0时,r小于0,均表示两变量*、y反向变化。〔2〕回归系数b与相关系数r的假设检验等价。即对同一双变量资料,tb等于tr。由于相关系数r的假设检验较回归系数b的假设检验简单,故在实际应用中,常以r的假设检验代替b的假设检验。67应用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作回归与相关分析要有实际意义。〔2〕在进展回归与相关分析之前,应首先绘制散点图。〔3〕直线回归方程的适用围一般以自变量*的取值围为限,假设无充分理由证明超出自变量取值围外,应变量y与自变量*仍呈直线关系,一般应防止外延。〔4〕相关分析时,双变量小样本t检验只能推断两变量间有无直线关系,而不能推断其相关的密切程度。特别注意:当遇到两变量间相关系数r具有统计学意义,但r平方不大时,下结论应慎重。〔5〕两变量的直线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伴随关系。有直线关系存在时,不一定都能证明变量间确有在联系。68分析流行病学和描述流行病学有何联系.答:分析流行病学是对描述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提出的假设或线索加以验证和检验,是更深一步认识所研究事物的方法。69分析流行病学有几类.名称是什么.答:共有两类,即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70简述流行病学涉及的人群,其含义是什么.答:流行病学所涉及的人群,为来自社会的人群。这个人群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情况、信仰、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知识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并按不同比例构成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群体。71流行病学的研究容有哪些方面.答: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规律;人群**状况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疾病防制和促进**的卫生策略及其措施的效果评价;与其他学科结合进展医学边缘学科的科学研究。在制定一个地区的卫生规划时,经费投入,医疗机构的设置,技术力量的配备,人才的培养,使最需要保健照顾的人获得最好的收益以及使医学研究投入低消耗、高收益也属于流行病学的研究容。72流行病学按设计类型分类,共几类.答:共有4大类:〔1〕描述性研究,亦称横断面研究,现况研究。〔2〕分析性研究,其中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3)实验性研究,也称干预研究。〔4〕理论性研究亦称流行病学模型研究。73流行病学研究对象是人群,它的研究容与临床医学有何不同.答:流行病学研究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开展的规律,如为什么*个年龄组的人易患*病.为什么*个季节易发生*病.*项预防或防疫措施的实际效果到底如何.从上述可以看出流行病学与以个体病例诊治为研究对象的临床医学不同。74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是什么.答:对疾病分布的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根底。通过研究疾病的分布,可以了解疾病分布的根本特征,并可提示*些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指出方向。75何谓爆发.爆发与短期波动有何区别.答:在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短时间出然发生同类病例的现象称为爆发。短期波动与爆发的区别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76哪些因素可影响疾病的地区分布.答:影响疾病的地区分布的因素有地理、气候条件、物理、化学、生物环境、人群的风俗习惯和卫生水平等因素。77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平方检验的应用条件有何不同.答:四格表资料*平方检验的应用条件:〔1〕当T大于等于5,且n大于等于40时,用根本公式或四格表专用公式。〔2〕当T大于1小于5,且n大于等于40,需用四格表连续性校正公式。〔3〕当n小于40,或T小于1时,不能计算*平方值,需用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78横断面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答:横断面调查研究的目的有四个:〔1〕描述疾病或**的三间分布。〔2〕描述*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的联系,确定危险因素。〔3〕查出*一地区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数,已到达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4〕为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79横断面研究中的常见偏倚应如何控制.答:坚持随机化原则,严格按设计方案选择研究对象。如遇无应答,应及时分析原因,进展补漏调查,以提高应答率。其次仪器设备事先应做校准,尚应严格培训调查员,并对其工作加以监视和检查。80什么是筛查?它的目的是什么.答:筛查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手段自**人群发现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筛查试验仅是一种初步检查,不是作出诊断。筛查阳性者需就医以便得到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筛查的目的是:〔1〕早期发现*些可疑病例,以便进一步诊断和治疗。〔2〕了解和研究疾病的自然史,以便深入地开展病因学研究。81病例对照研究的特征是什么.答:〔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它是研究人群中已经发生的暴露与既往疾病之间的联系,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2〕设立对照:研究设立了单独的、由未患者研究疾病的人群组成的对照组,用来与病例组进展比拟。〔3〕研究方向由果到因,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患*病或未患*病再追溯既往是否暴露于可疑危险因素。〔4〕难以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研究为回忆性的观察方法,只能推测暴露与疾病是否有关联,且只限于统计学上的关联,尚不能作出因果关系的结论。82说明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对照的方法。答:对照的选择:〔1〕对照的规定:对照应来自于产生病例的人群,经一样诊断手段确认为非病者,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按规定与病例一致的人口学特征和其他外部特征的一样要求选择对照,如对年龄、性别等因素加以限制,以此控制外部因素的干扰,增强与病例的可比性,还应注意对照须不患与所研究疾病有共同病因的疾病,目的是减少混杂偏倚。〔2〕对照的形式包括成组不不配比对照,、成组配比对照和个体配比对照。〔3)对照来源:a同一个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病种以愈复杂愈好;b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人群,该对照最接近全人群的无偏样本;c社区团体人群中非该病病例或**人;d病例的领导或同一居委会、住宅区的**人或非该病病例;e病例的配偶、同胞、亲友、同学或同事等。83说明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答:〔1〕优点:a特别适用于罕见病和潜伏期长的慢性病研究。b该方法省人力、物力、省经费、省时间,容易组织实施。c可检验有明确危险因素的假设,又可广泛探索尚不明确的众多因素。〔2〕局限性:a不适合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所需的样本量大。b选择研究对象获取信息时,难以防止偏倚和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的影响较难控制。d从一次病例对照研究中不能得出危险因素与疾病因果关系的结论。84设立对照组时应注意什么.答:〔1〕试验组与对照组除干预措施外,其他能影响结果的条件如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应尽可能地一样或相似。〔2〕两组的研究对象所研究疾病的易感程度及感染的时机均衡可比。〔3〕两组发现病例的方法、诊断标准等必须一致。〔4〕对两组的观察要同样重视,包括问卷调查。85估计样本量的条件是什么.条件是:〔1〕效应指标的信息。如效应指标为定量指标,需要了解其标准差;假设为定性指标,则需要了解其率。标准差越大或或率越接近0.5,所需样本越大〔2〕实验研究完毕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欲比拟的指标之间的差值。差值越大,所需样本越小,反之,则越大〔3〕第一错误的概率,该概率越小,所需样本越大。通常概率取0.05或0.01,并有单双侧检验之分,且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所需的样本小〔4〕第二类错误的概率称为把握度。一般,取01.或0.20,该概率越小,所需的样本越大。86随机分组的意义是什么.答:随机化分组可以使研究对象有同等的时机进入实验组或对照组,因而可以减少或未知的非研究因素对两组结果的影响,提高了可比性,同时也是控制或消除选择性偏倚和混杂性偏倚的手段之一。87在实验性研究中为何要使用盲法.答:这是因为如果研究对象或研究人员知道分组情况均可产生凭主观判断的观察性〔测量性〕偏倚。假设采用盲法则可使上述两者不了解分组情况,从而防止这种偏倚。88简述单盲法的优缺点。答:单盲法是指研究人员了解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而研究对象则否。其优点是可克制来自研究对象的报告偏倚,同时研究人员能全面了解研究对象承受研究因素后的情况,如果出现研究因素的毒副作用时,可及时处理,以保证研究对象的平安。缺点是:难以防止研究人员在收集资料时带来的偏倚。89简述双盲法的优缺点。答:采用这种盲法时研究对象和实验的观察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和承受措施的具体容,因而可以防止来自这两方面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但这种盲法设计、实施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采用这种盲法时,需要有甚密的安排和严格的监视、管理措施。90疾病病因轮状模式的主要容是是么.答:轮状模式不但阐述了疾病发病的根本条件,还强调了三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正常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的关系。它还表示宿主对环境有适应的一面,也有蒙受其影响而发生紊乱的一面。宿主本身的遗传、免疫或代对疾病有承受的一面,也有抵抗、中和和耐受的一面。这个模式强调环境与宿主的密切关系以及环境多样性和宿主体的遗传因素。91流行病学在探索疾病病因时总的思路是什么.答:首先根据疾病三间分布的情况提出病因假设,再运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方法验证上述假设。假设假设成立,再用实验流行病学验证上述假设。最后建立因果关系。92有人称运用流行病学方法提出的病因假设是主观臆断,你的意见是什么.答:运用流行病学方法提出病因假设是建立在科学数据根底上的推测,而非猜测。是根据对所研究疾病的“三间〞分布的描述和分析,进展比拟,发现差异,找出原因,从而提出*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可能联系—假设。当然有人获得数据不够准确,不够全面或存在*种偏倚,致使所提假设是错误的。这只能批评此人所获得数据科学性不强,而不能说他是主观臆断。93应激所致的疾病有哪几类.答:应激所致的疾病有:〔1〕身心疾病:以身体状况为主,但心理因素在其治疗和诊断中占重要位置的病态,例如消化系溃疡、神经性呕吐、偏头痛、神经性尿频、多汗症、梅尼埃综合征、月经异常、更年期障碍等。〔2〕神经症:以个人性格为根底,由个人生活事件为导火线引起的精神性疾病。其表现多种多样,没有器质性病变是其特点,例如恐惧症、强第17/21页迫观念等。〔3〕抑郁症:应激性抑郁症常表现为感情抑郁、悲伤、丧失自信等。性格认真、责任感强、固执的人容易患这种病。〔4〕不适应状态:由于心里或社会的刺激而在学校、工作岗位或家庭中表现各种不适应状态,在学校表现为逃学、对学习不关心、校暴力等,在工作岗位则表现为不出勤或对*种职业的综合征。94预防接种效果的考核应包括哪些.答:预防接种效果的考核应包括免疫学效果评价和流行病学效果评价。〔1〕免疫学效果评价:预防接种后一定时期采用液体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检测方法,检测预防接种对象的血清抗体阳转率、血清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等。〔2〕流行病学效果评价: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试验、爆发调查、病例对照研究等方法来计算疫苗的保护率和效果指数。95简述疾病监测的特点。答:简述疾病监测的特点有:〔1〕只有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资料,才能发现疾病的分布规律和开展趋势。〔2〕只有将原始资料整理、分析、解释后,才能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3〕只有将信息及时反响给有关部门和人员,才能在防治疾病中得到完全利用。96简述传染病的主要监测容。答:传染病的主要监测容有:〔1〕监测人群的出生、死亡、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居住条件和人群流动的根本情况。〔2〕监测传染病在人、地、时方面的动态分布,包括做传染病漏报调查和亚临床感染调查。〔3〕检测人群对传染病的易感性。〔4〕监测传染源、宿主、昆虫媒介及传染来源。〔5〕监测病原体的类型、毒力及耐药情况。〔6〕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7〕开展病因学和流行病学规律的研究。〔8〕传染病流行预测。97简述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答: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1〕一般呈季节性升高,多见于冬春季节。〔2〕传播易于实现,病例可连续发生,传播迅速、广泛。〔3〕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可呈周期性提高,而免疫力持久的疾病,则以儿童多见。〔4〕发病与人口密集程度,居住条件等有关。98生物媒介传染病有哪些流行特点.答:经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其主要流行特点是:〔1〕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明显的季节性。〔2〕有些疾病具有职业特征,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和林区居住着〔3〕发病年龄有差距,在林区多见于儿童。〔4〕发病率与节肢动物媒介密度呈正相关,控制主要虫煤后则发病率明显下降。99临床病症期病人作为传染源的特点是什么.分述典型病人与非典型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答:病人在临床病症期第18/21页,机体组织已遭损坏,并开场排出病原体,而有些临床病症有利于病原体排出,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临床病症期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典型病人由于具有典型的临床经过、病症、体征,尽管他们排出的病原体数量较大,但易于诊断而多住院隔离治疗,其传染源的作用受到限制,否则将是重要的传染源。非典型性病人由于其临床表现或病程经过与一般典型病人不同,容易被无视、误诊、而未进展及时隔离,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比典型病人更重要。具有慢性临床经过的病人,由于持续排出病原体,对周围**人群的威胁时间拖长,其传染源意义也大。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