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_第1页
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_第2页
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_第3页
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_第4页
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肝与肝外胆道的局部解剖RegionalanatomyofLiverandExtrahepaticBiliaryDucts形态、位置、毗邻二、肝脏的韧带膈面1、镰状韧带2、左冠状韧带前、后层左三角韧带3、右冠状韧带上、下层右三角韧带脏面1、肝圆韧带肝胃韧带3、肝十二指肠韧带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面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化学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地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学生更乐于接受简单、快捷、有趣、高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微学习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慕课、微课等教学资源必将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为了了解我市初中化学教师和学生对微课的认识情况,笔者对我市初中部分化学教师和我校的初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为初中化学教师对微课的研究提供参考。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需要,提高教师设计、制作微课的能力,从而制作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微课。二、调查对象及方法1.调查对象参加调查活动的学生共有225名,为本校初三学生,本次调查发出问卷225张,回收有效问卷222张,有效率98.67%。参加调查活动的化学教师共53人,为本市初中部分化学教师,发出问卷53张,回收有效问卷53张。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为问卷式调查,学生问卷共设计了18道单项选择题,分三个维度,分别是预习及课堂学习情况(1~4),自主学习能力(5、6),对微课的认识及期待(7~18)。教师问卷共设计了10道单项选择题,分两个维度,分别是已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2~4),对微课的了解情况(1,5~10)。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学生问卷维度一的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有不少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有疑问的情况。不少学生没有对新授课内容进行预习的习惯,即使是进行预习,也是简单的浏览课本,这种预习方式不能引发学生对新授内容的深层思考,所起到的预习效果有限。维度二的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自主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作业。大多数学生在家中进行复习或完成作业遇到问题时,会通过回忆课堂上内容或上网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这表明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需要。从维度三的调查结果(见表3)中可以看出,在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大部分学生愿意尝试使用“微课”进行化学学习,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课前预习、新课学习及课后复习,且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从“你最希望将哪一部分的化学知识拍摄成微课视频”这一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各单元都会遇到学习的难点,而将这些难点制作成微课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化学学习中的瓶颈。在“你认为微课形式的化学多媒体课件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这题中,学生选择四个选项的百分比相差不多,体现了“微课”的短小精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特点。从整个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微课”在形式、时间、对学生的吸引力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时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源。2.教师问卷维度一的调查结果(见表4)显示,绝大部分化学教师会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使用最多的软件是PPT,只有少数教师经常使用交互性更好的电子白板软件,说明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还有待于提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由于初中化学教学只有一年的时间,课时紧任务重,几乎所有教师都出现过有些知识点无法在课堂上细讲的情况。这就迫使我们教师要想办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微课”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从维度二的调查结果(见表5)中可以看出,有半数左右的初中化学教师对微课还不甚了解,部分教师对参与“微课”的制作缺乏积极性。但大部分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认同“微课”对学生知识点的学习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学生的课后复习环节(67.9%)更为有效。与学生问卷中本题的结果对比可以发现,学生不但希望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24.3%),也希望在课前预习(23.0%)和新课学习(34.7%)中使用相应的“微课”,这也说明了部分教师低估了学生接受新的教学模式的能力,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放心。调查显示,教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分别是技术问题(64.2%)和微课的设计问题(24.5%),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微课程的设计能力,才能制作出适合学生个性化需要的微课。四、分析和思考从本次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初三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由于课程及在校时间的关系,学生无法掌握的内容只能寻求网络的帮助。虽然现在的网络上有大量各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录制的课堂实录、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教学设计等,但仅仅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而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意义并不大。而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具有短小情悍的特点,指向突出、资源多样、情景真实、交互性强,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完善自身的素养,才能更好地推进初中化学微课的应用。1.普及微课概念,转变教师观念微课是基于“微学习”而建设的“微内容”。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先生界定的“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是微课程的灵魂,微课的主要特点为:(1)时间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2)内容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内容更加精简。(3)资源多样,“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教师只有了解了微课的概念及其本质特点,认真学习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认识“微课”在提高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切实开展微课设计和制作的研究。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微课设计能力微课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微课的设计是在对学生、教材重难点、易错点分析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包括知识点的选取、课件资源的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思维展示方式选择以及课后的反馈练习等。微课在设计时同样需要教师精心的备课,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发展和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微教案,根据教案制作课件,或将化学实验拍摄成视频。使制作出的微课程灵活、生动,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微课的制作是利用一些专业软件来录制微视频,例如:使用录像机或手机拍摄在黑板或白纸上展开的教学过程;使用电子白板软件的录屏功能可以拍摄化学计算题、实验综合题的解题和分析过程;使用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io)+PPT录制,录制完教学视频后进行后期的剪辑和文字的加工和美化。录制完成的微视频可以作为创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手段(如翻转课堂式教学);作为混合式课程的组成部分,开展混合式课程教学实践;作为公开教育资源,支持各种移动终端,开展移动学习实践。因此,微课的质量决定着学生对初中化学微课的应用程度,学生可以用自己适合的节奏来观看视频,可以按下暂停键先进行计算的练习再看视频中教师的分析,也可以针对自己不会的知识点重复观看。3.制作微课专题,形成化学微课体系初三化学教学周期为一年,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构建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最终在化学中考取得好成绩,是一个摆在所有初三化学教师面前的问题。因此,在微课的制作中根据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将课程内容进行重塑,建立多个初中化学专题系列,初步形成初中化学微课体系。例如,以空气为主线的氧气、二氧化碳核心知识专题,微观知识专题,酸碱盐知识专题、水及其溶液知识专题以及化学计算专题等。五、结束语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将成为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虽然很多一线化学教师在微课设计、制作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还不够成熟,但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都将成为我们开发、制作微课的巨大动力。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在城市已经普及,现在的农村也有了相当数量的微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也必将各个家庭。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中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相比于城市的信息技术教学,我国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比较落后的,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发展。一、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一部分学校里虽然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但人均计算机数量还很少,并且缺乏维护,故障率较高。教师的教学活动基本还停留在书本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上。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动机,或者上机就是玩游戏。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教育课的开设,制约着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学生的基础知识存在差别,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各有异同,这必然导致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在布置课堂操作任务后,一些学生可能只用几分钟就完成了,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无从入手,直到整堂课结束也还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无疑又给教师对于课堂任务的设计及课堂纪律控制方面增加了难度。3.计算机的应试教育。以“结业考试”为主导的教学是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征。由于目前计算机尽管是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但教师更多是注重中考中信息技术10分的分值,计算机教学只是在九年级突击强化训练。未能在平时教学中开足课程,或者干脆没有设置该课程。因此,一些教师纯粹是为了对付考试而教学,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出好成绩,一方面减少学生上机的时间,另一方面采取“填鸭式”“满堂灌”教授一些计算机知识和概念,不断让学生做习题。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挥。二、解决措施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每当我接手一些新班级,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或极少使用过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完完全全是个“电脑盲”。还有一些学生痴迷电脑,但只会玩网络游戏、聊QQ,对电脑的其他用途一无所知。但是我深知: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有的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有的演示一遍操作过程,有的和他们作简短的讨论,有的则用另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除了人们平常知道的玩游戏、上网聊天,还可以学会搜索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文章,学会制作简单的网页、FLASH动画和贺卡,了解到更多的新知识,利用电脑解决学习上的一些问题等等。2.采取新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只要能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就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1)实物教学法。通过实物的展示,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讲课时拿些实物进行展示。在计算机硬件、网络教学时,课前把相关的图片做在课件上,上课时再拿一个主机在课堂上打开,将主板、CPU、内存条、显示卡、硬盘向学生展示,甚至让学生自己动手拆装一台电脑。使学生能从实物中得到感性认识,直观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我们要从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出发,用简明、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好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2)精讲细练法。根据“课前复习——讲授内容——课后总结——收集反馈”的模式执行教学设计。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在讲授新课之前,我们将上一节课所授内容作一回顾,根据学生的反馈,如大部分学生还存在不解之处,就再一次进行详细讲解;对于个别的问题就安排于课后予以个别辅导。授课完毕后,留几分钟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是否全面掌握课堂所授内容。3.运用分层教学模式。(1)教学目标的分层导学:设置多元级的学习目标。具体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等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在确保每位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课堂上的分层导学应当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发展自己。以教学《打字练习》一课为例,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够严格按照键盘指法,正确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求能够较熟练地掌握键盘指法,正确快速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高层次的学生,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键盘指法,正确快速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2)教学过程的分层导学:组织有差异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只讲授知识的精华部分,并通过问题诱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生应该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增强学习动力,自主实践,并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能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及时调整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学习方法。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分层设疑、分层释疑、分层辅导,再结合学生的分层练习、分层反馈,努力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充分体现分层导学课堂教学的差异性。(3)教学检测的分层导学:布置多样化的综合练习。分层导学要求教师注重分层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不是简单地根据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A、B、C等若干的层次,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水平和知识技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和达成度都得到了体现。他们能从差异中找到教学平衡点,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初中计算机教学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巩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应用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思维以及自学能力。在有限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利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还是有其可行性的。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学科,为了紧跟科技的发展,中学计算机教材内容的更新频率相对较高,教学方法也应随之调整。教学是一门艺术,还需要我们每一个计算机学科教师共同努力、研究。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肝与肝外胆道的局部解剖RegionalanatomyofLiverandExtrahepaticBiliaryDucts肝与肝外胆道的局部解剖2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3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4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5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6SurfacesandbedofliverPosteriorviewandbedofliverCoronaryigam→BareareaRightkidneysupenorrecessSulcusforinferiorvenacavaPosteriorviewBedofliverSurfacesandbedofliver7SurfacesandbedofliverVisceralsurfacedateprHepaticveinInferiorvenacavaImpressionCaudateSurfacesandbedofliver8肝蒂由肝十二指肠韧带及其所包含的全部结构:门静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以及淋巴管和神经所组成肝蒂9LiverinsituLigamentumteres),indowcutinlesselHepatoduodenalGallbladder→Let|obeofliverCommonbileductflexurele夏山e口duodenumLiverinsitu10四、肝门1、第一肝门位于肝脏脏面的“H”形沟的横沟内,是肝蒂进入肝脏之凹陷处。2、第二肝门左、中、右三条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入口处,被肝脏的右冠状韧带上层所遮盖3、第三肝门在下腔静脉窝下段,短肝静脉(来自右半肝脏面的副肝右静脉及尾状叶的一些肝小静脉直接汇入下腔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入口处四、肝门11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12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13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14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15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16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17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18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19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20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21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22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23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24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25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26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27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28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29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30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31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32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33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34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课件35谢谢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谢谢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36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肝胆外科解剖教材课程肝与肝外胆道的局部解剖RegionalanatomyofLiverandExtrahepaticBiliaryDucts形态、位置、毗邻二、肝脏的韧带膈面1、镰状韧带2、左冠状韧带前、后层左三角韧带3、右冠状韧带上、下层右三角韧带脏面1、肝圆韧带肝胃韧带3、肝十二指肠韧带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面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化学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地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学生更乐于接受简单、快捷、有趣、高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微学习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慕课、微课等教学资源必将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为了了解我市初中化学教师和学生对微课的认识情况,笔者对我市初中部分化学教师和我校的初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为初中化学教师对微课的研究提供参考。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需要,提高教师设计、制作微课的能力,从而制作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微课。二、调查对象及方法1.调查对象参加调查活动的学生共有225名,为本校初三学生,本次调查发出问卷225张,回收有效问卷222张,有效率98.67%。参加调查活动的化学教师共53人,为本市初中部分化学教师,发出问卷53张,回收有效问卷53张。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为问卷式调查,学生问卷共设计了18道单项选择题,分三个维度,分别是预习及课堂学习情况(1~4),自主学习能力(5、6),对微课的认识及期待(7~18)。教师问卷共设计了10道单项选择题,分两个维度,分别是已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2~4),对微课的了解情况(1,5~10)。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学生问卷维度一的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有不少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有疑问的情况。不少学生没有对新授课内容进行预习的习惯,即使是进行预习,也是简单的浏览课本,这种预习方式不能引发学生对新授内容的深层思考,所起到的预习效果有限。维度二的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自主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作业。大多数学生在家中进行复习或完成作业遇到问题时,会通过回忆课堂上内容或上网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这表明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需要。从维度三的调查结果(见表3)中可以看出,在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大部分学生愿意尝试使用“微课”进行化学学习,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课前预习、新课学习及课后复习,且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从“你最希望将哪一部分的化学知识拍摄成微课视频”这一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各单元都会遇到学习的难点,而将这些难点制作成微课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化学学习中的瓶颈。在“你认为微课形式的化学多媒体课件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这题中,学生选择四个选项的百分比相差不多,体现了“微课”的短小精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特点。从整个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微课”在形式、时间、对学生的吸引力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时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源。2.教师问卷维度一的调查结果(见表4)显示,绝大部分化学教师会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使用最多的软件是PPT,只有少数教师经常使用交互性更好的电子白板软件,说明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还有待于提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由于初中化学教学只有一年的时间,课时紧任务重,几乎所有教师都出现过有些知识点无法在课堂上细讲的情况。这就迫使我们教师要想办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微课”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从维度二的调查结果(见表5)中可以看出,有半数左右的初中化学教师对微课还不甚了解,部分教师对参与“微课”的制作缺乏积极性。但大部分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认同“微课”对学生知识点的学习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学生的课后复习环节(67.9%)更为有效。与学生问卷中本题的结果对比可以发现,学生不但希望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24.3%),也希望在课前预习(23.0%)和新课学习(34.7%)中使用相应的“微课”,这也说明了部分教师低估了学生接受新的教学模式的能力,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放心。调查显示,教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分别是技术问题(64.2%)和微课的设计问题(24.5%),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微课程的设计能力,才能制作出适合学生个性化需要的微课。四、分析和思考从本次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初三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由于课程及在校时间的关系,学生无法掌握的内容只能寻求网络的帮助。虽然现在的网络上有大量各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录制的课堂实录、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教学设计等,但仅仅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而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意义并不大。而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具有短小情悍的特点,指向突出、资源多样、情景真实、交互性强,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完善自身的素养,才能更好地推进初中化学微课的应用。1.普及微课概念,转变教师观念微课是基于“微学习”而建设的“微内容”。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先生界定的“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是微课程的灵魂,微课的主要特点为:(1)时间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2)内容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内容更加精简。(3)资源多样,“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教师只有了解了微课的概念及其本质特点,认真学习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认识“微课”在提高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切实开展微课设计和制作的研究。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微课设计能力微课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微课的设计是在对学生、教材重难点、易错点分析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包括知识点的选取、课件资源的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思维展示方式选择以及课后的反馈练习等。微课在设计时同样需要教师精心的备课,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发展和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微教案,根据教案制作课件,或将化学实验拍摄成视频。使制作出的微课程灵活、生动,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微课的制作是利用一些专业软件来录制微视频,例如:使用录像机或手机拍摄在黑板或白纸上展开的教学过程;使用电子白板软件的录屏功能可以拍摄化学计算题、实验综合题的解题和分析过程;使用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io)+PPT录制,录制完教学视频后进行后期的剪辑和文字的加工和美化。录制完成的微视频可以作为创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手段(如翻转课堂式教学);作为混合式课程的组成部分,开展混合式课程教学实践;作为公开教育资源,支持各种移动终端,开展移动学习实践。因此,微课的质量决定着学生对初中化学微课的应用程度,学生可以用自己适合的节奏来观看视频,可以按下暂停键先进行计算的练习再看视频中教师的分析,也可以针对自己不会的知识点重复观看。3.制作微课专题,形成化学微课体系初三化学教学周期为一年,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构建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最终在化学中考取得好成绩,是一个摆在所有初三化学教师面前的问题。因此,在微课的制作中根据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将课程内容进行重塑,建立多个初中化学专题系列,初步形成初中化学微课体系。例如,以空气为主线的氧气、二氧化碳核心知识专题,微观知识专题,酸碱盐知识专题、水及其溶液知识专题以及化学计算专题等。五、结束语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将成为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虽然很多一线化学教师在微课设计、制作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还不够成熟,但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都将成为我们开发、制作微课的巨大动力。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在城市已经普及,现在的农村也有了相当数量的微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也必将各个家庭。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中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相比于城市的信息技术教学,我国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比较落后的,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发展。一、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一部分学校里虽然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但人均计算机数量还很少,并且缺乏维护,故障率较高。教师的教学活动基本还停留在书本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上。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动机,或者上机就是玩游戏。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教育课的开设,制约着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学生的基础知识存在差别,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各有异同,这必然导致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在布置课堂操作任务后,一些学生可能只用几分钟就完成了,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无从入手,直到整堂课结束也还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无疑又给教师对于课堂任务的设计及课堂纪律控制方面增加了难度。3.计算机的应试教育。以“结业考试”为主导的教学是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征。由于目前计算机尽管是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但教师更多是注重中考中信息技术10分的分值,计算机教学只是在九年级突击强化训练。未能在平时教学中开足课程,或者干脆没有设置该课程。因此,一些教师纯粹是为了对付考试而教学,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出好成绩,一方面减少学生上机的时间,另一方面采取“填鸭式”“满堂灌”教授一些计算机知识和概念,不断让学生做习题。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挥。二、解决措施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每当我接手一些新班级,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或极少使用过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完完全全是个“电脑盲”。还有一些学生痴迷电脑,但只会玩网络游戏、聊QQ,对电脑的其他用途一无所知。但是我深知: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有的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有的演示一遍操作过程,有的和他们作简短的讨论,有的则用另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除了人们平常知道的玩游戏、上网聊天,还可以学会搜索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文章,学会制作简单的网页、FLASH动画和贺卡,了解到更多的新知识,利用电脑解决学习上的一些问题等等。2.采取新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只要能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就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1)实物教学法。通过实物的展示,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讲课时拿些实物进行展示。在计算机硬件、网络教学时,课前把相关的图片做在课件上,上课时再拿一个主机在课堂上打开,将主板、CPU、内存条、显示卡、硬盘向学生展示,甚至让学生自己动手拆装一台电脑。使学生能从实物中得到感性认识,直观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我们要从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出发,用简明、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好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2)精讲细练法。根据“课前复习——讲授内容——课后总结——收集反馈”的模式执行教学设计。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在讲授新课之前,我们将上一节课所授内容作一回顾,根据学生的反馈,如大部分学生还存在不解之处,就再一次进行详细讲解;对于个别的问题就安排于课后予以个别辅导。授课完毕后,留几分钟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是否全面掌握课堂所授内容。3.运用分层教学模式。(1)教学目标的分层导学:设置多元级的学习目标。具体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等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在确保每位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课堂上的分层导学应当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发展自己。以教学《打字练习》一课为例,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够严格按照键盘指法,正确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求能够较熟练地掌握键盘指法,正确快速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高层次的学生,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键盘指法,正确快速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2)教学过程的分层导学:组织有差异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只讲授知识的精华部分,并通过问题诱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生应该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增强学习动力,自主实践,并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能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及时调整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学习方法。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分层设疑、分层释疑、分层辅导,再结合学生的分层练习、分层反馈,努力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充分体现分层导学课堂教学的差异性。(3)教学检测的分层导学:布置多样化的综合练习。分层导学要求教师注重分层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不是简单地根据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A、B、C等若干的层次,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水平和知识技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和达成度都得到了体现。他们能从差异中找到教学平衡点,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初中计算机教学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巩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应用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思维以及自学能力。在有限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利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还是有其可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