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余龙江版-第章-绪论课件_第1页
发酵工程余龙江版-第章-绪论课件_第2页
发酵工程余龙江版-第章-绪论课件_第3页
发酵工程余龙江版-第章-绪论课件_第4页
发酵工程余龙江版-第章-绪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酵工程1.发酵工程1.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余龙江,《发酵工程原理及技术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参考书:1.酶工程(第二版).郭勇.科学出版社,2004年2.俞俊棠《新编生物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曹军卫《微生物工程》

科学出版社,2002.4.贺小贤《生物工艺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尹光琳,战立克,赵根楠《发酵工业全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2.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余龙江,《发酵工程原理及技术应用》,化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酵工程定义及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第二节发酵工程发展简史第三节发酵工业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第四节工业发酵的类型与典型过程第五节发酵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第六节发酵工程前沿及应用前景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酵工程定义及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3.1、何为发酵?最初发酵是用来描述酵母菌作用于果汁或麦芽汁产生气泡的现象,或者是指酒的生产过程。ferver:发泡、沸腾fermentation微生物的发酵现象一、发酵工程定义第一节发酵工程定义及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4.1、何为发酵?最初发酵是用来描述酵母菌作用于果汁或麦芽汁产生发酵是指有机化合物进行无氧代谢释放能量的过程厌氧发酵是厌氧菌借助氧化-还原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

发酵是酵母无氧呼吸产生能量的过程需氧发酵是好氧生物在受到分子态氧短缺限制时的不完全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生物化学家看待微生物发酵过程:侧重能量代谢5.发酵是指有机化合物进行无氧代谢释放能量的过程厌氧发酵利用生物细胞(包括动、植物细胞)培养来生产产物的所有过程(需氧过程、细胞工程)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培养来生产产物的无氧或需氧的任何过程工业微生物学家:侧重产品的生产厌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酒精,乳酸等。通气(有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抗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等。产品有细胞代谢产物,也包括菌体细胞、酶等6.利用生物细胞(包括动、植物细胞)培养来生产产物的所有过程(需发酵现象的本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著名的巴斯德实验:微生物作用著名的布希纳实验:酵素(酶)的作用7.发酵现象的本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7.2.发酵工程概念?

--微生物细胞加工技术过程优化与放大

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大量生产人们所需产品的过程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菌种选育与保藏、菌种扩大生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分离纯化制备等技术集成。8.2.发酵工程概念?

--微生物细胞加工技术过程优化酿造及食品业、抗生素、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工程药物、疫苗;替代石油工业的大宗量的生物基化学品等。9.酿造及食品业、抗生素、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饲料

传统大型发酵工业的中央控制

现代发酵工业的中央控制

10.传统大型发酵工现代发酵工业10.二发酵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

生物技术: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及其细胞的催化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或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的应用基础,是生物技术产业的核心。11.二发酵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生物技术: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

分离和纯化产品。包括固液分离技术、细胞破壁技术、产物纯化技术,以及产品检验和包装技术等下游技术发酵过程控制,主要包括发酵条件的调控,无菌环境的控制,过程分析和控制等

中游技术广义发酵工程对生物学和工程学的要求

优良种株的选育和保藏(包括菌种筛选、改造,菌种代谢路径改造等),上游技术上中下游相互关联!12.分离和纯化产品。下游发酵过程控制,主要包中游技生物技术体系生化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产物

产品

产品基因工程产品强调过程优化与控制13.生物技术体系生化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产物产品产第二节发酵工程发展简史1900以前自然发酵阶段1900—1940纯培养技术的建立1940—1950通气搅拌纯培养发酵技术的建立1950—1960诱变技术与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1960—1970开拓发酵原料时期(石油发酵时期)1970年以后进入基因工程菌发酵时期,以及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以现代生物技术和过程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发酵工业突飞猛进。14.第二节发酵工程发展简史1900以前一、自然发酵阶段主要是酿造工业主要产品:酒、酒精、醋、啤酒、干酪、酸乳等17世纪,能在容量为1500桶(一桶约136升)的木质大桶中进行第一次真正的大规模酿造1757年应用温度计;1801使用原始热交换器

主要特点:嫌气发酵,非纯种培养,产品质量不稳定15.一、自然发酵阶段主要是酿造工业15.二、纯培养技术的建立Koch首先发明固体培养基,建立细菌的纯粹培养Petri创造一种培养皿(petridish)用于微生物平板分离Winograsky和Beijerink发明富集培养法,分离特定的微生物主要产品:酵母、甘油、乳酸、丙酮丁醇等16.二、纯培养技术的建立Koch首先发明固体培养基,建立细菌的纯第一次世界大战,Weizmann发明了丙酮丁醇发酵,建立了真正的无杂菌发酵。在面包酵母的生产中首先采用了分批补料培养技术。主要特点:纯培养为主、嫌氧发酵,产品产量质量控制水平大大提高纯培养技术的建立17.第一次世界大战,Weizmann发明了丙酮丁醇发酵,建立三、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标志:纯种培养深层发酵生产青霉素主要技术进展:通气搅拌解决了液体深层培养的供氧问题。无菌空气、培养基灭菌、无污染接种、大型发酵罐的密封与抗污染设计解决了耗氧发酵中的杂菌污染问题。18.三、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标志:纯种培养深层发酵生产青霉素主要特点:耗氧发酵实现规模化纯培养发酵,一系列过程工程技术创新意义:推动抗生素工业乃至整个发酵工业快速发展建立了完整的好氧发酵放大技术及装备奠定了现代发酵工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19.主要特点:耗氧发酵实现规模化纯培养发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1四、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基于代谢途径及其调控实现微生物菌种选育和控制发酵。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应用生物化学的代谢知识和遗传学理论,选育微生物突变株,从而调控微生物代谢,大量积累目标发酵产物。主要应用:氨基酸及核苷酸等基于初生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以及有机酸、抗生素等

20.四、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基于代谢途径及其调控实现微生物菌种五、开拓新的发酵原料时期目的:以烃类为碳源生产微生物细胞作为饲料蛋白质的来源技术进步:发展了高压喷射式、强制循环式等多种发酵罐及其发酵技术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运用:灭菌和发酵过程自动控制,促进发酵工业朝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21.五、开拓新的发酵原料时期目的:以烃类为碳源生产微生物细胞作为特点:解决发酵原料及人畜争粮问题;规模和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能耗过大。开拓新的发酵原料时期22.特点:开拓新的发酵原料时期22.六、基因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业新阶段)主要标志基因工程产品生产以及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世界上已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有几十种,如:胰岛素、人生长激素等。23.六、基因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业新阶段)主要标志23.主要特点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以及发酵过程优化及放大技术的全面进步高产微生物代谢产物及非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基因工程菌构建及产品的发酵生产主导碳氧经济发展,碳氢经济的替代及生物炼制技术的兴起基因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业新阶段)24.主要特点基因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业新阶段)24.

人胰岛素

人生长激素(GH)

表皮生长因子(EGF)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2(IL-2)

尿激酶原

猪生长激素(PGH)

牛生长激素(BGH)纤维素酶

,-干扰素

乙型肝炎疫苗

集落刺激因子(CSF)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抗血友病因子

组织溶纤原激活剂(t-PA)部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产品25.

人胰岛素

人生长激素第三节发酵工业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1、发酵过程一般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化反应,反应安全,要求条件较简单。

2、可用较廉价原料生产较高价值产品。3、反应专一性强,可得到较为单一产品。4、能够专一性地和高度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的生物转化修饰。5、发酵生产不受地理、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限制。

一、发酵工业的特点26.第三节发酵工业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1、发酵过程一般是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菌种是关键。应注意27.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应注意27.二、发酵工业的范围

1、微生物菌体2、酶制剂3、代谢产物4、生物转化5、微生物特殊机能的利用

利用微生物消除环境污染

利用微生物发酵保持生态平衡微生物湿法冶金利用基因工程菌株开拓发酵工程新领域28.二、发酵工业的范围

1、微生物菌体28.微生物菌体传统菌体发酵工业现代菌体发酵工业酵母发酵菌体蛋白(单细胞蛋白)发酵杀虫剂:苏云金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

疫苗29.微生物菌体酵母发酵菌体蛋白(单细胞蛋白)发酵杀虫剂:苏云金杆新的菌体发酵产品:药用功能菌体茯苓菌→茯苓担子真菌→灵芝、香菇类虫草头孢菌密环菌微生物菌体30.新的菌体发酵产品:药用功能菌体微生物菌体30.

面包酵母

藻类31.面包酵母藻类31.芽孢杆菌和伴孢晶体

32.芽孢杆菌和伴孢晶体32.虫草头孢菌发酵生产虫草

33.虫草头孢菌发酵生产虫草33.酶制剂广泛用于医药工业、食品和轻工业、石油化工酶试剂盒:医用诊断试剂盒、工业分析试剂盒等药用酶制剂:胆固醇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等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果胶酶,淀粉酶等基因重组技术用酶制剂:核酸酶(nuclease),包括DNA、RNA的内切酶、外切酶,DNA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等。饲料酶制剂: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等

34.酶制剂广泛用于医药工业、食品和轻工业、石油化工34.35.35.36.36.从初生代谢到次生代谢37.从初生代谢到次生代谢37.微生物转化

在用维生素C二步发酵法生产中,起主要氧化作用的葡糖酸杆菌对作用底物(D-山梨醇或L-山梨糖)的分子结构进行特异性改变。38.微生物转化在用维生素C二步发酵法生产中,起主要氧化39.39.一、工业发酵的类型固体发酵

厌氧发酵需氧发酵兼性厌氧发酵

液体发酵(包括液体深层发酵)

2、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浅盘固体发酵深层固体发酵(机械通风制曲)

1、按微生物对氧的不同需求第四节工业发酵的类型与典型过程40.一、工业发酵的类型固体发酵按发酵工艺流程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单级恒化器连续发酵多级恒化器连续发酵带有细胞再循环的单级恒化器连续发酵工业发酵的类型4、按菌的种类单菌种发酵多菌种混合发酵(混合菌发酵)3、41.按发酵工艺流程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单级恒化器连续发酵新发展的微生物培养方法载体培养: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多孔材料代替麸皮之类的固态基质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载体,营养成分可以严格控制。发酵结束后只须将菌体和培养液挤压出来进行抽提,载体又可以重新使用。

两步法液体深层培养:在酶制剂生产中,由于微生物生长与产酶的最适条件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采取两步法培养,将菌体生长条件(营养期)与产酶条件区分开来,因而更容易控制各个生理时期的最适条件。42.新发展的微生物培养方法载体培养: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多孔材料代二、发酵工业的基本生产过程1、用作种子扩大培养及发酵生产的各种培养基的配制;2、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消毒灭菌;3、扩大培养出有活性的适量纯种,以一定比例接种入发酵罐中;4、控制最适发酵条件使微生物生长并形成大量的代谢产物;5、将产物提取并精制,以得到合格的产品;6、回收或处理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物质。43.二、发酵工业的基本生产过程1、用作种子扩大培养及发酵生产的各发酵工业的典型过程--深层发酵过程44.发酵工业的典型过程--深层发酵过程44.1、各种抗生素: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抗肿瘤天然、合成、半合成2、各种氨基酸:在医药中主要用于生产氨基酸输液,可用发酵获得或用酶法获得3、维生素:4、甾体激素:一、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第五节发酵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45.1、各种抗生素: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抗肿瘤一、在医药工业5、生物制品:生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传染病6、单克隆抗体:抗体与抗原具有高度亲和性,用于制备诊断盒、治疗疾病或作为生物导弹药物的运载工具。纯化抗原类物质,菌种鉴别。7、其它:治疗用酶、酶抑制剂、核苷酸制品、制药工业用酶、工业发酵药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46.5、生物制品:生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传染病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4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这是发酵工程最早开发应用的领域,

1、含醇饮料:以果汁、米、麦、高梁、玉米、土豆等为主要原料酿造或经加工的有葡萄酒、果酒、黄酒、白酒、啤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香槟酒、朗姆酒等2、传统调味品及发酵食品:以豆类、米、麦等生产的酱、酱油、醋、豆豉、豆腐乳、泡菜等。3、发酵乳制品:奶酒、干酪、酸奶等47.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这是发酵工程最早开发应用的领域,473、用近代发酵或酶反应技术生产的食品原料: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浆、甘露糖醇、脂肪等4、食品添加剂:面包酵母、味精(谷氨酸单纳)、赖氨酸、柠檬酸、红曲(色素)、甜味肽、肌苷酸和鸟苷酸(均为增鲜剂)、右旋糖酐葡聚糖和茁霉多糖(均为增稠剂)、葡萄糖氧化酶和异维生素C(均为食品保鲜剂)、乳链菌肽(食用防腐刘)。5、新型发酵饮料

:活性乳酸饮料。48.3、用近代发酵或酶反应技术生产的食品原料:葡萄糖、麦芽糖、果三、应用于能源工业据预测,未来酒精发酵原料主要是纤维素、木质质等,并大量用于燃料消耗。美国计划在21世纪能源结构中,煤和石油将从目前的95%下降到50%,酒精将在新能源中占重要地位。49.三、应用于能源工业据预测,未来酒精发酵原料主要是纤维素、木质1、酵母生产燃料乙醇50.1、酵母生产燃料乙醇50.2、沼气:在利用工农业生产中的有机物废料,将它们发酵制取燃料(沼气)气体方面,美国计划解决全国能源需要量的10%,工业有机废水(渣)的利用在西欧转向甲烷发酵,英、美、德、日、俄都已建成了许多大型沼气发酵厂,如伦敦,每年可回收沼气8800万立方米。3、氢能:生物电池4、生物柴油:藻类中提取51.2、沼气:51.

一个20米直径的水池年产4吨藻类,加工后可得相当于3000升柴油的燃料。

一英亩三角大戟可生产相当于50吨石油的燃料。图为生长在淡水和海水中的一种硅藻52.一个20米直径的水池年产4吨藻类,加工后可得相当于3四、应用于化学工业1、利用发酵、生物转化或酶法生产:烷烃、醇及溶剂、有机酸、多糖等2、与化学法相结合,选育相应的优良菌种,以乙烯和丙烯腈为原料,分别生产环氧乙烷、乙二醇等53.四、应用于化学工业1、利用发酵、生物转化或酶法生产:烷烃、醇五、冶金工业方面细菌浸矿,即利用细菌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对矿物或矿石中有用的金属浸出回收的过程。细菌浸出的金属也涉及到Cu、U、Co、Ni、Mn、Zn、Pb等10余种,但大规模生产的只有铜和铀(批量)。目前,美、英、日、俄、澳、加加拿大等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展此项研究和生产。美国用这种办法得到的铜占铜产量的10%以上,加拿大用细菌浸出的铀(U308)年产量达230吨。据世界20个矿山资料表明,每年用细菌浸出约铜达20万吨。54.五、冶金工业方面细菌浸矿,即利用细菌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对矿物或1、抗病、杀虫抗生素2、单细胞蛋白3、食用和药用真菌4、生物农药5、生物肥料六、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5.1、抗病、杀虫抗生素六、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5.饲料方面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可耕地的日益减少,动、植物蛋白的来源受到了限制,高质量蛋白质的不足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微生物菌体中,蛋白质含量占45—55%(干物质)、所以用发酵工业生产单细胞蛋白是食品和饲料蛋白质的重要来源。56.饲料方面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可耕地的日另外,藻类蛋白饲料也不可忽视,如前西德培养的珊列藻,每年每公顷所得蛋白比小麦多20一35倍。57.另外,藻类蛋白饲料也不可忽视,如前西德培养的珊列藻,每年每公1、微生物在对生物物质的排泄物及尸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嫌气发酵法:指在嫌气情况下利用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分解为可溶性物质,进而通过产酸菌和甲烷细菌的作用再分解为甲烷和CO2。好气发酵(活性污泥)法:指在曝气情况下,用某些能降解有机物质的产菌胶的细菌和某些原虫的混合物(活性污泥)对工业或生活污水进行处理。2、利用微生物来处理工业废水或含毒废液,乃至构建超级细菌,处理大面积的海面石油污染等。七、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58.1、微生物在对生物物质的排泄物及尸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七喷洒工程菌清除石油污染59.喷洒工程菌清除石油污染59.微生物与环保微生物处理腈纶废水的塔式滤池60.微生物与环保微生物处理腈纶废水的塔式滤池60.61.61.第六节发酵工程前沿及应用前景一、基因工程的发展为发酵工程带来新的活力。

二、新型发酵设备的研制为发酵工程提供先进工具。三、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为发酵工程的发展拓展了新空间。四、强调代谢机理与调控研究,使微生物的发酵机能得到进一步开发。五、生态型发酵工业的兴起开拓了发酵新的领域。六、再生资源的利用给人们带来了希望。62.第六节发酵工程前沿及应用前景一、基因工程的发展为发发酵工程63.发酵工程1.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余龙江,《发酵工程原理及技术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参考书:1.酶工程(第二版).郭勇.科学出版社,2004年2.俞俊棠《新编生物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曹军卫《微生物工程》

科学出版社,2002.4.贺小贤《生物工艺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尹光琳,战立克,赵根楠《发酵工业全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6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余龙江,《发酵工程原理及技术应用》,化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酵工程定义及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第二节发酵工程发展简史第三节发酵工业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第四节工业发酵的类型与典型过程第五节发酵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第六节发酵工程前沿及应用前景65.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酵工程定义及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3.1、何为发酵?最初发酵是用来描述酵母菌作用于果汁或麦芽汁产生气泡的现象,或者是指酒的生产过程。ferver:发泡、沸腾fermentation微生物的发酵现象一、发酵工程定义第一节发酵工程定义及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66.1、何为发酵?最初发酵是用来描述酵母菌作用于果汁或麦芽汁产生发酵是指有机化合物进行无氧代谢释放能量的过程厌氧发酵是厌氧菌借助氧化-还原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

发酵是酵母无氧呼吸产生能量的过程需氧发酵是好氧生物在受到分子态氧短缺限制时的不完全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生物化学家看待微生物发酵过程:侧重能量代谢67.发酵是指有机化合物进行无氧代谢释放能量的过程厌氧发酵利用生物细胞(包括动、植物细胞)培养来生产产物的所有过程(需氧过程、细胞工程)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培养来生产产物的无氧或需氧的任何过程工业微生物学家:侧重产品的生产厌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酒精,乳酸等。通气(有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抗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等。产品有细胞代谢产物,也包括菌体细胞、酶等68.利用生物细胞(包括动、植物细胞)培养来生产产物的所有过程(需发酵现象的本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著名的巴斯德实验:微生物作用著名的布希纳实验:酵素(酶)的作用69.发酵现象的本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7.2.发酵工程概念?

--微生物细胞加工技术过程优化与放大

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大量生产人们所需产品的过程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菌种选育与保藏、菌种扩大生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分离纯化制备等技术集成。70.2.发酵工程概念?

--微生物细胞加工技术过程优化酿造及食品业、抗生素、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工程药物、疫苗;替代石油工业的大宗量的生物基化学品等。71.酿造及食品业、抗生素、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饲料

传统大型发酵工业的中央控制

现代发酵工业的中央控制

72.传统大型发酵工现代发酵工业10.二发酵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

生物技术: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及其细胞的催化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或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的应用基础,是生物技术产业的核心。73.二发酵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生物技术: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

分离和纯化产品。包括固液分离技术、细胞破壁技术、产物纯化技术,以及产品检验和包装技术等下游技术发酵过程控制,主要包括发酵条件的调控,无菌环境的控制,过程分析和控制等

中游技术广义发酵工程对生物学和工程学的要求

优良种株的选育和保藏(包括菌种筛选、改造,菌种代谢路径改造等),上游技术上中下游相互关联!74.分离和纯化产品。下游发酵过程控制,主要包中游技生物技术体系生化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产物

产品

产品基因工程产品强调过程优化与控制75.生物技术体系生化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产物产品产第二节发酵工程发展简史1900以前自然发酵阶段1900—1940纯培养技术的建立1940—1950通气搅拌纯培养发酵技术的建立1950—1960诱变技术与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1960—1970开拓发酵原料时期(石油发酵时期)1970年以后进入基因工程菌发酵时期,以及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以现代生物技术和过程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发酵工业突飞猛进。76.第二节发酵工程发展简史1900以前一、自然发酵阶段主要是酿造工业主要产品:酒、酒精、醋、啤酒、干酪、酸乳等17世纪,能在容量为1500桶(一桶约136升)的木质大桶中进行第一次真正的大规模酿造1757年应用温度计;1801使用原始热交换器

主要特点:嫌气发酵,非纯种培养,产品质量不稳定77.一、自然发酵阶段主要是酿造工业15.二、纯培养技术的建立Koch首先发明固体培养基,建立细菌的纯粹培养Petri创造一种培养皿(petridish)用于微生物平板分离Winograsky和Beijerink发明富集培养法,分离特定的微生物主要产品:酵母、甘油、乳酸、丙酮丁醇等78.二、纯培养技术的建立Koch首先发明固体培养基,建立细菌的纯第一次世界大战,Weizmann发明了丙酮丁醇发酵,建立了真正的无杂菌发酵。在面包酵母的生产中首先采用了分批补料培养技术。主要特点:纯培养为主、嫌氧发酵,产品产量质量控制水平大大提高纯培养技术的建立79.第一次世界大战,Weizmann发明了丙酮丁醇发酵,建立三、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标志:纯种培养深层发酵生产青霉素主要技术进展:通气搅拌解决了液体深层培养的供氧问题。无菌空气、培养基灭菌、无污染接种、大型发酵罐的密封与抗污染设计解决了耗氧发酵中的杂菌污染问题。80.三、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标志:纯种培养深层发酵生产青霉素主要特点:耗氧发酵实现规模化纯培养发酵,一系列过程工程技术创新意义:推动抗生素工业乃至整个发酵工业快速发展建立了完整的好氧发酵放大技术及装备奠定了现代发酵工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81.主要特点:耗氧发酵实现规模化纯培养发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1四、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基于代谢途径及其调控实现微生物菌种选育和控制发酵。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应用生物化学的代谢知识和遗传学理论,选育微生物突变株,从而调控微生物代谢,大量积累目标发酵产物。主要应用:氨基酸及核苷酸等基于初生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以及有机酸、抗生素等

82.四、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基于代谢途径及其调控实现微生物菌种五、开拓新的发酵原料时期目的:以烃类为碳源生产微生物细胞作为饲料蛋白质的来源技术进步:发展了高压喷射式、强制循环式等多种发酵罐及其发酵技术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运用:灭菌和发酵过程自动控制,促进发酵工业朝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83.五、开拓新的发酵原料时期目的:以烃类为碳源生产微生物细胞作为特点:解决发酵原料及人畜争粮问题;规模和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能耗过大。开拓新的发酵原料时期84.特点:开拓新的发酵原料时期22.六、基因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业新阶段)主要标志基因工程产品生产以及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世界上已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有几十种,如:胰岛素、人生长激素等。85.六、基因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业新阶段)主要标志23.主要特点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以及发酵过程优化及放大技术的全面进步高产微生物代谢产物及非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基因工程菌构建及产品的发酵生产主导碳氧经济发展,碳氢经济的替代及生物炼制技术的兴起基因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业新阶段)86.主要特点基因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业新阶段)24.

人胰岛素

人生长激素(GH)

表皮生长因子(EGF)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2(IL-2)

尿激酶原

猪生长激素(PGH)

牛生长激素(BGH)纤维素酶

,-干扰素

乙型肝炎疫苗

集落刺激因子(CSF)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抗血友病因子

组织溶纤原激活剂(t-PA)部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产品87.

人胰岛素

人生长激素第三节发酵工业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1、发酵过程一般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化反应,反应安全,要求条件较简单。

2、可用较廉价原料生产较高价值产品。3、反应专一性强,可得到较为单一产品。4、能够专一性地和高度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的生物转化修饰。5、发酵生产不受地理、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限制。

一、发酵工业的特点88.第三节发酵工业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1、发酵过程一般是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菌种是关键。应注意89.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应注意27.二、发酵工业的范围

1、微生物菌体2、酶制剂3、代谢产物4、生物转化5、微生物特殊机能的利用

利用微生物消除环境污染

利用微生物发酵保持生态平衡微生物湿法冶金利用基因工程菌株开拓发酵工程新领域90.二、发酵工业的范围

1、微生物菌体28.微生物菌体传统菌体发酵工业现代菌体发酵工业酵母发酵菌体蛋白(单细胞蛋白)发酵杀虫剂:苏云金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

疫苗91.微生物菌体酵母发酵菌体蛋白(单细胞蛋白)发酵杀虫剂:苏云金杆新的菌体发酵产品:药用功能菌体茯苓菌→茯苓担子真菌→灵芝、香菇类虫草头孢菌密环菌微生物菌体92.新的菌体发酵产品:药用功能菌体微生物菌体30.

面包酵母

藻类93.面包酵母藻类31.芽孢杆菌和伴孢晶体

94.芽孢杆菌和伴孢晶体32.虫草头孢菌发酵生产虫草

95.虫草头孢菌发酵生产虫草33.酶制剂广泛用于医药工业、食品和轻工业、石油化工酶试剂盒:医用诊断试剂盒、工业分析试剂盒等药用酶制剂:胆固醇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等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果胶酶,淀粉酶等基因重组技术用酶制剂:核酸酶(nuclease),包括DNA、RNA的内切酶、外切酶,DNA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等。饲料酶制剂: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等

96.酶制剂广泛用于医药工业、食品和轻工业、石油化工34.97.35.98.36.从初生代谢到次生代谢99.从初生代谢到次生代谢37.微生物转化

在用维生素C二步发酵法生产中,起主要氧化作用的葡糖酸杆菌对作用底物(D-山梨醇或L-山梨糖)的分子结构进行特异性改变。100.微生物转化在用维生素C二步发酵法生产中,起主要氧化101.39.一、工业发酵的类型固体发酵

厌氧发酵需氧发酵兼性厌氧发酵

液体发酵(包括液体深层发酵)

2、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浅盘固体发酵深层固体发酵(机械通风制曲)

1、按微生物对氧的不同需求第四节工业发酵的类型与典型过程102.一、工业发酵的类型固体发酵按发酵工艺流程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单级恒化器连续发酵多级恒化器连续发酵带有细胞再循环的单级恒化器连续发酵工业发酵的类型4、按菌的种类单菌种发酵多菌种混合发酵(混合菌发酵)3、103.按发酵工艺流程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单级恒化器连续发酵新发展的微生物培养方法载体培养: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多孔材料代替麸皮之类的固态基质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载体,营养成分可以严格控制。发酵结束后只须将菌体和培养液挤压出来进行抽提,载体又可以重新使用。

两步法液体深层培养:在酶制剂生产中,由于微生物生长与产酶的最适条件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采取两步法培养,将菌体生长条件(营养期)与产酶条件区分开来,因而更容易控制各个生理时期的最适条件。104.新发展的微生物培养方法载体培养: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多孔材料代二、发酵工业的基本生产过程1、用作种子扩大培养及发酵生产的各种培养基的配制;2、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消毒灭菌;3、扩大培养出有活性的适量纯种,以一定比例接种入发酵罐中;4、控制最适发酵条件使微生物生长并形成大量的代谢产物;5、将产物提取并精制,以得到合格的产品;6、回收或处理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物质。105.二、发酵工业的基本生产过程1、用作种子扩大培养及发酵生产的各发酵工业的典型过程--深层发酵过程106.发酵工业的典型过程--深层发酵过程44.1、各种抗生素: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抗肿瘤天然、合成、半合成2、各种氨基酸:在医药中主要用于生产氨基酸输液,可用发酵获得或用酶法获得3、维生素:4、甾体激素:一、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第五节发酵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107.1、各种抗生素: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抗肿瘤一、在医药工业5、生物制品:生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传染病6、单克隆抗体:抗体与抗原具有高度亲和性,用于制备诊断盒、治疗疾病或作为生物导弹药物的运载工具。纯化抗原类物质,菌种鉴别。7、其它:治疗用酶、酶抑制剂、核苷酸制品、制药工业用酶、工业发酵药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108.5、生物制品:生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传染病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4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这是发酵工程最早开发应用的领域,

1、含醇饮料:以果汁、米、麦、高梁、玉米、土豆等为主要原料酿造或经加工的有葡萄酒、果酒、黄酒、白酒、啤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香槟酒、朗姆酒等2、传统调味品及发酵食品:以豆类、米、麦等生产的酱、酱油、醋、豆豉、豆腐乳、泡菜等。3、发酵乳制品:奶酒、干酪、酸奶等109.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这是发酵工程最早开发应用的领域,473、用近代发酵或酶反应技术生产的食品原料: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浆、甘露糖醇、脂肪等4、食品添加剂:面包酵母、味精(谷氨酸单纳)、赖氨酸、柠檬酸、红曲(色素)、甜味肽、肌苷酸和鸟苷酸(均为增鲜剂)、右旋糖酐葡聚糖和茁霉多糖(均为增稠剂)、葡萄糖氧化酶和异维生素C(均为食品保鲜剂)、乳链菌肽(食用防腐刘)。5、新型发酵饮料

:活性乳酸饮料。110.3、用近代发酵或酶反应技术生产的食品原料:葡萄糖、麦芽糖、果三、应用于能源工业据预测,未来酒精发酵原料主要是纤维素、木质质等,并大量用于燃料消耗。美国计划在21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