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上海青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5.4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1分)(2)屈平之作《离骚》,_________。(司马迁《》)(2分)(3)《<老子>四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车子、器皿、屋室能供人方便利用的原因。(2分)2.按要求选择。(5分)(1)下列现象中与语段中的“极光”命名方式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极光,是太阳带电粒子进入地球磁场后与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碰撞产生的发光现象,因色彩绚丽如绸缎舞动而得名。,,。,,每过十余年才有机会在中纬度地区目睹。此次极光在2023年12月达到亮度峰值,许多摄影爱好者用普通相机便记录下了绿色与紫色交织的梦幻光带。A.滚轴云B.厄尔尼诺C.哈得利环流D.海市蜃楼(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①因而在低纬度地区肉眼可见的极光极为罕见②大多数极光发生在高纬度地区③这类极光的爆发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密切相关④通常需要远离城市光污染的环境才能清晰观测⑤2023年引发全球关注的“超级极光”是因强烈的太阳风暴而罕见延伸至中纬度地区的一次现象A.⑤①④③②B.②④①⑤③C.②①⑤③④D.③①④⑤②二、阅读70分(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3-7题。(17分)小明在阅读生物学史文献时被《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这一标题吸引。人类为何“没什么特别”?他决定对此进行一番学习和探究。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以)尤瓦尔·赫拉利①人类早在有历史记录之前就已存在。早在25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非常类似现代人类的动物。然而,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他们与一同共享栖地的其他生物相比,并没什么特别突出之处。②如果到200万年前的东非逛一逛,你很可能会看到一群很像人类的生物:有些妈妈一边哄着小婴儿,一边还得把玩疯的小孩抓回来,忙得团团转;有些年轻人对社会上种种规范气愤不满,也有些垂垂老矣的老人家只想图个清静。这些远古时期的人类已懂得爱和玩乐,能够产生亲密的友谊,也会争地位、夺权力,不过,这些人和黑猩猩、大象也没什么不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后代某一天竟能在月球上漫步、分裂原子、了解基因码,还能写写历史书。③生物学家把所有生物划分成不同的“物种”。从同一个祖先演化而来的不同物种,会属于同一个“属”。例如狮子、老虎、豹和美洲豹,虽然是不同物种,但都是“豹属”。而只要没有意外,每一位在读这本书的应该都是一个“Homosapiens”:人属(Homo,指“人”)的人种(sapiens,指“明智”)。许多属还能再归类为同一科,例如猫科(狮子、猎豹、家猫)、犬科(狼、狐狸、豺)。同一科的所有成员,都能追溯到某个最早的雄性或雌性祖先。④至于智人,也是属于某个科。虽然这件事看来再平凡不过,却曾经是整个历史上最大的秘密。智人一直希望自己和其他动物有所不同,仿佛整个科就只有自己的存在,没有兄弟姐妹,最重要的是:没有父母。但可惜这绝非事实。不论你是否接受,我们所属的人科不仅成员众多,而且还特别吵闹,那就是一堆巨猿。与我们最相近的亲戚,就是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其中,黑猩猩与我们最为接近。不过就在600万年前,有一头母猿产下两个女儿,一头成了所有黑猩猩的祖先,另一头则成了所有人类的祖奶奶。⑤智人还有另一个更见不得光的秘密。我们有许多堂、表兄弟姐妹,而且没什么文明,但这还小事一桩;我们其实还曾经有很多更相近的兄弟姐妹。人类已经习惯以为自己是唯一的“人”,是因为在过去1万年间,“人种”确实只剩下智人一种。然而,“human”一词真正的意思是“属于人属的动物”,而在过去,这可不只“智人”而已。⑥最早的人类是从大约250万年前的东非开始演化,祖先是一种更早的猿属“南方古猿”。大约200万年前,这些远古人类有一部分离开了家园而踏上旅程,足迹遍及北非、欧洲和亚洲的广大地带。北欧的森林白雪皑皑,印度尼西亚的热带丛林湿气蒸腾,想活命显然需要不同的特征,因此人类也开始朝着不同方向进化。在欧洲和西亚的人类成了“尼安德特人”。比起我们这种“智人”,尼安德特人更为魁梧,肌肉也更发达,非常适应西方的欧亚大陆在冰河时期的寒冷气候。至于在东方的亚洲,住的则是“直立人”,一共存续了将近200万年,是目前所知存续最久的人类物种,而我们智人看来也很难打破这项纪录。光是1000年后还会不会有智人存在,现在看来都令人十分怀疑,所以和200万年比起来,我们真的是小巫见大巫。⑦这几个人种在欧洲和亚洲不断演化的同时,其他在东非的人种演化也没有停止,人类的摇篮继续养育着许多新品种,例如“鲁道夫人”“匠人”,最后还有我们自己的这种人种,而我们也颇为厚颜地把自己命名为“智人”。⑧在这些人种当中,有些高大,有些矮小,有些会凶残地猎捕,有些只是温和地采集着食物,有些只住在某个小岛上,而大多是在整个大陆上迁徙移动;但不论如何,他们都是“人属”,也都是人类。⑨有一种常见的错误,是认为这些人种是呈线性发展,从“匠人”变成“直立人”,“直立人”再变成“尼安德特人”,而尼安德特人再变成我们。这种线性模型误以为地球在某个时间点上只会有单一人种,而其他更早的人种不过就是我们的祖先。但事实是,从大约200万年前到大约1万年前为止,整个世界其实同时存在多种不同人种。这其实也十分合理。就像今天,地球上还是有许多种的狐狸、熊或是猪,而在几十万年前的地球上,至少就有6种不同的人。从整个历史来看,过去多种人种共存其实是常态,现在地球上只有“一种人”,这才是异常。(节选自《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有删改)3.小明对生物分类的论述有困惑,以下对“属”与“物种”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同一“属”的生物必定属于同一“物种”。B.两个物种归于同一“属”是由于两者演化路径完全相同。C.若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则它们必定属于同一“属”。D.生物学家划分“属”的依据是物种间的演化关系,而非仅靠外貌相似性。4.小明梳理了文章论证“人类没什么特别”的思路,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生物分类学为基础,揭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演化共性,最终消解“独特性”预设。B.通过对比不同人种的外貌特征,强调智人的平凡性,进而否定人类文明的进步意义。C.以时间顺序罗列人种的相关演化事件,进而证明人类特殊性其实是历史偶然的产物。D.先提出争议结论,再列举科学数据反驳传统观点,最终呼吁读者接受生物平等理念。5.能够依据文章内容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A.若尼安德特人未灭绝,现代人类可能会与其因资源竞争爆发大规模冲突。B.人类未来若移民火星,可能因环境差异朝着与地球智人不同的方向演化。C.黑猩猩若经历数万年演化,也将能够发展出与人类相似的科技文明。D.基因编辑技术可消除人类与其他动物的生物差异,实现“去特殊性”。6.小明在阅读本文后产生困惑:作者说“人类没什么特别”,但人类确实在科技、文化等方面远超其他动物。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一矛盾。(4分)7.小明准备在班级读书分享会上阐述“人类是自然演化的普通一员,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认识,请根据文中观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发言提纲。(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6分)措日尕则山阿来①风雨大作。②面前一面石碑,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山顶的海拔:4610。③距峰顶还有二三十米,迈开步子准备攀爬,强劲的风就横吹过来。缺氧的人想张嘴大口呼吸,不太缺氧的人也张开嘴,想在这天低地阔处喊一嗓子,都被这毫无预兆的风给噎住了。④风从天上撕扯下来那么多云雾,一下就把山头和一行人包裹起来。⑤一分钟前,天空还在聚集阴云,那个隆起的山头后面,还现出一片蓝天。身后的鄂陵湖上也是蓝天。现在,强劲的风骤然而至,风声中,云雾翻腾,伸手可触的那面石碑一下子变得模糊而遥远。紧接着,雨也来了。雨水不是从上往下,而是随强风一道横扫过来,冰凉,强暴,抽打在脸上。赶紧用冲锋衣的帽子罩住脑袋,把背朝向风,稍作遮挡。雨声,风声,还夹杂着雷鸣与闪电。闪电过后,空气中有火药燃烧的味道。低头,看见脚边青草间蹦跳着颗颗雪霰。⑥十几分钟前,从湖边沿着盘山公路上山,头顶还是晴空一片。山顶背后,蓝空里,还停着一片有某种形状,却说不上来像个什么的耀眼云团。⑦转眼间,就身处在风暴中间,浓雾翻卷,雨水像鞭子。好在,它自己迅速变成了没那么凶横的雪霰。冻结的雾气不再那么汹涌地翻卷。⑧不确定该往哪个方向走。也迈不开步子。只好站在原地不动。借那面石碑的遮挡,减缓一点风雨的冲击。直到脚下雪霰四处迸溅。又不到十分钟,风小了,或者说,风暴裹挟着雾气往东去了。⑨风暴掠过,风暴远去。⑩东边,山势急速降低,一下就降到了湖边。离开了这座山头,悬空的风暴失去了威力,只是携带着大团翻滚的云雾,上方乌黑的深处,电闪雷鸣,下方雨脚明亮,横过草原,横过湖岸。阳光重新降临大地,青草间的雪霰开始融化,几只云雀出现,站在顶坡草皮的裸岩上,张嘴鸣叫,大地重新发出了声音。一条曲折的流水在青碧的草原上蜿蜒曲折,亮光闪闪。那是黄河,蜿蜒流淌在玛多县城以西以北的荒原之上。早上,我们就是从玛多县城出发,西行约一百公里,来到了此山。也是刚刚才知道,此山叫作措日尕则山。那面碑上写着的4610,正是它的标高。山下,南边,一面大湖,鄂陵湖,波光耀眼。黄河源头地区,天远地阔,理论上知道身处某地,某一座山上,某一条水旁,却因为地理面积过于广大,总对自己是不是身处在那个坐标点上感到茫然。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度上,大地向任何一个方向随意铺展,低陷处,谷地宽阔。耸起的丘岗也不算高峻,我们置身的这个山顶,方圆几百几千里范围内的最高处,也只比最低处的湖面高出三四百米。丘岗的顶部,也因为数十数百万年来风雨冰雪的剥蚀变得平坦浑圆。所以,不能确信自己身在何处的茫然之感如影随形。为克服这种迷茫,随时打开手机地图已经是一种强迫症了。还好,山上就有移动公司基站,我在手机上打开地图。图上,鄂陵湖的蓝色比眼前要深,那是一汪纯正的蓝。而我眼前,湖水蓝中带灰,这是映照出的天空还未完全转晴的色彩。稀薄云雾的色彩。湖的形状像一只葫芦,底部朝南。隔着浩渺烟波,隐约可见南边一抹黛青色的山脉蜿蜒,那就是著名的巴颜喀拉山脉。眼前山下,水波拍岸处,是葫芦的顶端,湖的北岸。黄河水正在从不远处湖口溢出,一路接纳高寒草甸上,沼泽中漫流而出的众多有名无名的溪流,蜿蜒曲折,流向东南。举目四顾,依然是浩渺湖面,依然是高原面上起伏不大的绿色草甸和云彩稀薄的长天。习惯了各种人工建筑作为地标的我,依然有点不辨东西南北。我在浑圆的山头上坐下来,视线从虚空转向地面。看见一株正在开花的草本植物。就六七厘米高,但在那些贴地纠缠的薄草地上却相当引人注目。它莲座状丛生的基生叶是鸟羽的形状,比周围所有的草叶都显得青翠可喜。直挺的花茎饱满多汁,很是一枝独秀的样子。花形很奇特,下方像某种动物下唇,裂为了三瓣,花瓣浅黄色。这种花的上半部,本来该是上唇形状,却变异成了盔状,那是为了护住娇嫩的花蕊,抵御严寒。因为严寒,那承担了护卫职责的盔状部份,都呈现出被冻伤的紫黑色。盔状的前端向前探出,成为鸟喙的形状。花朵就像一只头顶紫黑的小鸟,下唇金黄,试图歌唱,或正在歌唱。只是,我不能听懂它的语言。不知这种语言,此时所说,是一种外化的情感,还是某种内在的观念。这种奇异植物名叫欧氏马先蒿。在青藏高原上,更多分布于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同行的人看着我,那是催促起身上路的目光。黄河上游,地理广阔,每一天的路都很漫长。起身,下山。此时,裹挟着雨与雪的风暴已经远去。雾气升高,变成洁白的云朵,停在蓝天下面。湖水因此从灰白变得一片蔚蓝。(节选自《黄河源传》,有删改)8.赏析第④段中的两个加点动词。(4分)9.第和段两次描写鄂陵湖的湖水颜色,请分析其对主题表达的作用。(4分)10.第段对“欧氏马先蒿”的描写极具象征意味,请结合其形态特征加以分析。(4分)11.有人认为第段使用“手机地图”的细节与文章主题冲突,请结合文本阐释你的观点。(4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3题。(7分)新晴山月(宋)文同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①。【注释】①络纬:纺织娘,一种昆虫。12.以下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以“漏疏月”写月光透过高松的缝隙洒落,松影斑驳如画,画面清幽静谧。B.颔联用“夜久不能寐”表现了诗人因流连月下美景以致于错过睡觉时间的懊恼。C.颈联借“荷卷”“果坠”的细节,以动衬静,表现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D.本诗通过拟人化自然景物与动静相生手法,营造月夜幽寂的意境,极富画面感。13.有人认为尾联“满林啼络纬”与全诗清幽的意境不协调,对此,你是否认同?请结合全诗内容阐述你的观点。(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19分)偃师知县卢君传(清)刘大櫆①卢君者,德州人也。君名道悦,字喜臣,尝知河南偃师县,既老而休矣,而偃师之民思其德。偃师有浔溪,君为治时,尝游息其地。民于是创为生祠,岁时率子弟罗拜其下,称觥为君寿。其乡先生有道过偃师者,父老知为君之里人,皆更来问:“我公康强无疾病否?”告以无恙,皆相与额手称庆。以君之既去而民思之如此,则知君之德常在民也。②君之未治偃师,初出为陕之陇西县。寇贼环境,民困于悉索,而君拊循之,如恐不至。然亦用是得过于上官。上官诬以罪,而君乃罢去。③卢君年三十成进士,当康熙之九年。又七年,知陇西,未及一年罢;罢八年,复起为偃师。偃师是时旱三年矣而同郡登封县方兴徭役米价腾踊有妇人饿死于室而夫犹忍饥就役。君为请于大府,发帑以赈,民皆戴大府而不知君之为阴德也。然君终不自言。君既殁,其门人从敝簏中得其上书遗稿知之,然则君之德在偃师者何如也?④余与君之子见曾交,而后得闻君之贤。见曾字抱孙,澄然豁达有度,读其诗闳俊可喜,以是知卢氏世有闻人矣。古有克家不陨其先绪,其抱孙谓邪!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然亦用是得过于上官()(2)民皆戴大府而不知君之为阴德也()15.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1)称觥为君寿()A.称量酒器B.敲击乐器C.举杯祝寿D.陈述功绩(2)民困于悉索()A.全面搜寻B.竭力搜刮C.用绳索捆绑D.了解情况16.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一项是()。(1分)A.则B.乃C.安D.岂17.第③段画线部分有四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四处标识出来。(4分)偃师是时旱三年矣而同郡登封县方兴徭役米价腾踊有妇人饿死于室而夫犹忍饥就役。18.将第①段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5分)以君之既去而民思之如此,则知君之德常在民也。19.本文为卢道悦作传,却在第④段写了评价其子的内容,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5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2题。(11分)甲①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②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乙尧不以天下与丹朱而与舜,世皆谓圣人至公无我,知爱天下而不知爱其子。余谓帝尧此举,固所以爱天下也,尤所以爱丹朱也。异时云行雨施,万国咸宁,虞宾①在位,同其福庆,则安家而厚苍生,两得之矣。若使丹朱以傲虐之资,轻居臣民之上,则毒痡四海,不有南巢之放,必有牧野之诛,尚得为爱之乎?曾子曰:君子爱人以德。庞德公曰:吾遗子孙以安。尧舜之于子,亦不过爱之以德,遗之以安耳。故爱子者,人之常情也,尧舜岂外人之常情以为异哉?([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注释】①虞宾:指丹朱。20.对甲文第②段内容分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尧去世三年后,舜将丹朱迁到南河的南边。B.众人无论是申诉还是赞美,都不选择丹朱。C.舜凭上天的力量践位天子,称为“帝舜”。D.丹朱与舜作为的不同,构成内容上的对比。21.请分析乙文如何论证尧主要是出于“爱丹朱”而让位于舜的观点。(4分)22.请分析甲、乙两文画线句内涵与作用的不同。(5分)三、写作70分23.生活中,人们常寄希望于努力提升自己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10分)1.(1)万里悲秋常作客(1分)(2)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2分)(3)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分)2.(1)A(2分)(2)B(3分)二、阅读(70分)(一)(共17分)3.D(2分)4.A(3分)5.B(3分)6.从生物分类学角度来看,人类与其他动物(如黑猩猩)同属人科1分,在生物演化的源头上并无本质区别1分;而人类的先进科技和独特文化是在在近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这种“特殊性”体现在演化结果而非生物本性,两者所指“特别”的内涵不同1分。(4分)7.答案示例:同学们,生物学研究表明:我们与其他动物在演化源头上并无本质不同,比如人类和黑猩猩源于同一祖先1分;地球曾共存多种人种(如尼安德特人、直立人等),单一智人存活是演化特例,而非“天生特殊”1分,所以人类是自然演化的普通产物。而且人类并非线性进化的“顶端”1分,过去多种人种共存是生物演化的常态(如狐狸、熊等物种也存在多个分支),如今“单一人种”反而是异常现象1分,保护现存生物多样性可留存演化资源,避免重蹈“人类异常”的风险1分。(5分)(二)(共16分)8.“撕扯”将风拟人化,以暴力性动作展现风的不可抗拒,写出风的狂暴与破坏性1分;“包裹”将云雾笼罩山头和人的场景具象化(也可说拟人),(既写出云雾瞬间笼罩的突发性),又通过空间压缩感强化人类在自然中的孤立无援1分,两个动词都充满暴力性与压迫性,渲染出措日尕则山极端严酷(变幻莫测)的环境1分,通过人对自然的无力抵抗,暗示自然力量的绝对主导地位1分。(4分)9.湖水从“蓝中带灰”到“一片蔚蓝”源于天气的变化,凸显自然环境的瞬息万变1分和自然力量的宏大1分,反映人物在环境中“茫然感”与“适应感”的交替1分,呼应全文“自然无常”与“人类渺小”的主题1分。(4分)10.植株矮小却在贴地薄草中“一枝独秀”,象征个体在浩瀚自然中虽然渺小1分,但又以独特姿态宣示生命价值1分;“盔状紫黑”的变异形态是植物对高原严寒的进化适应,既暗示生命要在极端环境中求得存续须付出代价1分,又赞美了生命的顽强1分。(“头顶紫黑”源于严寒的环境,暗示生命要在极端环境中求得存续须付出代价,试图歌唱的“金黄下唇”象征生命的独特价值和追求)(4分)11.答案示例:观点一:科技元素与自然主题冲突。手机地图作为现代工具,将读者从对自然的直观体验拉回科技依赖的现实中,打断了对自然纯粹性的审美1分;这种科技依赖与自然宏大性的矛盾,削弱了文本对“人在自然中卑微”的原始表达1分。(2分)观点二:科技元素深化认知困境。手机地图虽提供坐标,却无法消解“茫然感”1分,其“纯正蓝”的标准化色彩更暴露科技对自然动态性的简化1分,当作者意识到“地图上的蓝色比眼前要深”,实则揭示了科技理性与自然真实之间的永恒鸿沟,突显人类认知的局限1分,深化主题,呼应“敬畏自然”的核心思想1分。(4分)(三)(共7分)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机在船舶导航系统的精准控制考核试卷
- 汽车驱动轴与差速器维修考核试卷
- 真空电子器件的微波能量传输技术考核试卷
- 水果种植茬口茬作品质调控考核试卷
- 建筑装饰工程涂料施工技术考核试卷
- 文具批发商的供应链合作关系构建与维护技巧考核试卷
- 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深度研究与发展考核试卷
- 电信网络技术演进与新兴技术应用趋势考核试卷
- 2025年农业合作建房协议合同范本
- 陕西省2025届高考适应性检测(三) 语文试题(含答案)
- 浅析船体分段焊接检验
- 理综-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年高三三模考试试题和答案
- 2020年10月-2009年1月福建省自考07016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12套
- 2023年陕西省中考试卷(语数英等共6套)带答案解析
- 中专中医康复实训室设备
- 贵州近年发展状况
- 从“海底捞”的服务营销与经营管理中获得的经验启示
- 3课 《赤壁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
- 新粤教版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pet塑盒生产工艺
- 火灾形势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