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
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1.了解词在形式上的特点。2.结合诗歌内容、创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情感走向,熟读成诵。3.理解诗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诗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1.了解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月亮月亮活动一:忆月诗,趣导入“月亮的诗句知多少?”看哪个组想起得快又多,且朗读得清晰。
活动一:忆月诗,趣导入活动二、知作者,识背景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为人耿直率真的苏轼,注定了他一生的坎坷。虽然22岁就中进士,入朝为官,但他始终不能迎合皇帝和当时王安石领导的新法,以致一贬再贬,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活动二、知作者,识背景苏轼(103写作背景: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但是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于是在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写作背景:活动三:正字音,练诵读三练三读:一读字正腔圆二读有板有眼三读有情有味活动三:正字音,练诵读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què)(qióng)(gé)(qǐ)(chánjuān)水调歌头(què)(qióng)(gé)(qǐ)(chán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名家范读水调歌头名家范读活动四:释词意,明词句1.对照注释,小组成员互相说词义。2.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字词,在班上提出来,请其他同学说说词的意思。活动四:释词意,明词句1.对照注释,小组成员互相说词义。水调歌头苏轼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水调歌头活动五:想画面,品意境词人为我们营造了几幅画面?活动五:想画面,品意境词人为我们营造了几幅画面?把酒问天辗转难眠起舞弄影翘首祝愿把酒问天起舞弄影意境写作:
每组选择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可添加词人的神态、动作、心理以及相关环境的一些细节。 试着用下面的句式表达:我透过( )这幅画面,仿佛看到了词人东坡 ……意境写作:每组选择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可添活动六:深探究,悟词心问题一:怎么理解“高处不胜寒”? 问题二:词人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活动六:深探究,悟词心问题一:怎么理解“高处不胜寒”? 问题一:怎么理解“高处不胜寒”?
“天上”、“人间” 暗指 “朝廷”、“地方”,以高处之寒隐喻自己受党争迫害的政治遭遇。(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问题一:怎么理解“高处不胜寒”? “天上”、心路历程苦闷矛盾豁达祝愿1.做官被贬2.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3.中秋团圆夜思念亲人1.大醉后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想回朝廷)2.害怕回到朝廷没有立足之地1.地方官逍遥自在2.化解苦闷,翩翩起舞1.感慨人生与月亮的无常2.希望所有分离的人都能团聚、长久心路历程苦闷矛盾豁达祝愿1.做官被贬1.大醉后想离开令他伤心课文小结
文章上阙望月写景,表达自己想回朝廷但又心怀恐惧的矛盾心情;下阙怀人抒情,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两部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短短的词中流露出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苦闷——矛盾——豁达——祝愿),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及其旷达的胸襟、积极乐观情怀。课文小结文章上阙望月写景,表达自己想回朝廷但活动七、学诗词,思人生
2018年10月14日上午,杭州钱江四桥附近的钱塘江水域发现一具浮尸,经家属辨认,确认为失联的浙江大学博士生侯某某的遗体。在网传的侯某某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中,他写道:“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这个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不想再假装,也不愿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难。”遗言中坦言自杀的原因:“厌世界,精神抑郁。”这则新闻反应了什么社会问题?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七八九,但很多世人却不能用乐观豁达、知足常乐的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活动七、学诗词,思人生
2018年10月14日上午,
学了这首词后,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你们应该怎样做?学了这首词后,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你们应该怎样做?课后作业
以“由月亮说开去”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小作文。课后作业音乐之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音乐之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咏月上阕:饮酒问月下阕:难眠怀弟---------追求美好生活圆月衬别离---------探求人生哲理情景交融乐观旷达苏轼明月喻清高咏月上阕:饮酒问月下阕:难眠怀弟---------追求美好生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约·诺里斯教师寄语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水调歌头
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1.了解词在形式上的特点。2.结合诗歌内容、创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情感走向,熟读成诵。3.理解诗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诗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1.了解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月亮月亮活动一:忆月诗,趣导入“月亮的诗句知多少?”看哪个组想起得快又多,且朗读得清晰。
活动一:忆月诗,趣导入活动二、知作者,识背景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为人耿直率真的苏轼,注定了他一生的坎坷。虽然22岁就中进士,入朝为官,但他始终不能迎合皇帝和当时王安石领导的新法,以致一贬再贬,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活动二、知作者,识背景苏轼(103写作背景: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但是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于是在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写作背景:活动三:正字音,练诵读三练三读:一读字正腔圆二读有板有眼三读有情有味活动三:正字音,练诵读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què)(qióng)(gé)(qǐ)(chánjuān)水调歌头(què)(qióng)(gé)(qǐ)(chán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名家范读水调歌头名家范读活动四:释词意,明词句1.对照注释,小组成员互相说词义。2.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字词,在班上提出来,请其他同学说说词的意思。活动四:释词意,明词句1.对照注释,小组成员互相说词义。水调歌头苏轼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水调歌头活动五:想画面,品意境词人为我们营造了几幅画面?活动五:想画面,品意境词人为我们营造了几幅画面?把酒问天辗转难眠起舞弄影翘首祝愿把酒问天起舞弄影意境写作:
每组选择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可添加词人的神态、动作、心理以及相关环境的一些细节。 试着用下面的句式表达:我透过( )这幅画面,仿佛看到了词人东坡 ……意境写作:每组选择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可添活动六:深探究,悟词心问题一:怎么理解“高处不胜寒”? 问题二:词人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活动六:深探究,悟词心问题一:怎么理解“高处不胜寒”? 问题一:怎么理解“高处不胜寒”?
“天上”、“人间” 暗指 “朝廷”、“地方”,以高处之寒隐喻自己受党争迫害的政治遭遇。(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问题一:怎么理解“高处不胜寒”? “天上”、心路历程苦闷矛盾豁达祝愿1.做官被贬2.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3.中秋团圆夜思念亲人1.大醉后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想回朝廷)2.害怕回到朝廷没有立足之地1.地方官逍遥自在2.化解苦闷,翩翩起舞1.感慨人生与月亮的无常2.希望所有分离的人都能团聚、长久心路历程苦闷矛盾豁达祝愿1.做官被贬1.大醉后想离开令他伤心课文小结
文章上阙望月写景,表达自己想回朝廷但又心怀恐惧的矛盾心情;下阙怀人抒情,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两部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短短的词中流露出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苦闷——矛盾——豁达——祝愿),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及其旷达的胸襟、积极乐观情怀。课文小结文章上阙望月写景,表达自己想回朝廷但活动七、学诗词,思人生
2018年10月14日上午,杭州钱江四桥附近的钱塘江水域发现一具浮尸,经家属辨认,确认为失联的浙江大学博士生侯某某的遗体。在网传的侯某某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中,他写道:“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这个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不想再假装,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推广合作合同范本
- 个人借款居间代理合同
- 个人设备租赁合同模板()
- 个体用工劳动合同范本
- 中医教育培训合同公证书
- 个人商品房预售合同范本
- 二手汽车买卖合同(简化版)
- 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趋势分析
- 云计算服务与域名注册代理合同
- 三人合伙经营合同模板
- 非遗国粹川剧变脸的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原创模板
- 中国智慧物流发展报告
- 焊接加工成本算表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二诊物理试题
- 2024年3月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真题及答案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研究生)期末试题库及答案
- GB/T 43803-2024科研机构评估指南
- 场地自行车讲解材料
- 《红楼梦》礼仪研究
- 热带雨林植被课件
- 2024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语文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