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百家争鸣与政治理性的发展目的要求(1)了解诸子百家产生的时代背景(2)理解政治理性2.诸子百家产生的时代背景(1)政治形势的变化(2)社会经济关系发生变化(3)社会思想观念同政治、经济相辅相成1.商代神佑王权①上帝崇拜和权威②祖先崇拜③“余一人”和王权专制④关于德、礼“重民,畜众”用人唯旧;无傲从康,无戏怠;正法度。2.西周敬天保民与天下王有周公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开山祖①顺天应人“革命”论:唯命不于常,唯德是授;②尊祖与伦理政治化:宗法制与分封制用于权力与财产分配;③明德、保民、慎罚;④建业与守业。《吕刑》以刑理乱与用刑理论西周后期政治调整理论:①祭公谋父论德与兵;②邵公论谤言合理;③芮良夫论王不可专利;④虢文公论民之大事在农;⑤伯阳父论“和”、“同”3.春秋时期重神转重人的政治思想(1)怨天尤王——政治思想转变的起点;(2)由重神向重人转变;(3)论君主与君主专制主义;(4)礼、法、刑、政论;(5)关于忠孝与仁4.管仲的修旧与改良思想(1)《管子》“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2)措施:四民分居定业论;强化军士组织;尊王攘夷5.晏婴的政治主张(1).社稷重于君主说:君主是社稷的主人;臣为社稷尽忠,不是君主的仆人(2).“和同论”:君臣关系需要相互协调、补充为“和”;君臣关系一味顺从,叫“同”(3).晏婴的现实性:“夫民生厚而用利”;“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6.子产的立法救世思想基本原则:“畏君之威,听其政,尊其贵,事其长,养其亲。”具体政策:(1)治国要有明确的依靠对象-“安大”(2)“安众”(3)开放言路,“小决使道”(4)“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并铸刑书。(5)择能而用人,外交鼠首两端,惟利是图,对商人采取自由政策。7.范蠡的持盈、定倾、节事论(1)“持盈”-顺从天道,“持盈者与天”“天道盈而不溢,胜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2)“定倾”关键在于“与人”,顺从人道。(3)“节事”要“与地”,顺从地道。8.诸侯异政,诸子异说(1)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1历史变动在认识上的表现;2各国政治变革与竞争需要理论指导;3政治空隙较多,知识分子可自由驰骋。(2)百家争鸣的自由度、相激与偏激自由度:认识主体人格独立、认识自由、认识主体平等、权与理相对二元化、没有必须遵循的权威。相激:没有论题不可批判、没有不受批判的权威偏激:区分中正与偏激9.政治理性的发展诸子百家的争鸣促进了政治理性的发展:(1)排除或弱化了神秘主义对政治的干涉(2)广泛地讨论了政治哲学问题(3)讨论了政治运转的规律与机制(4)对政治路线政策作了种种探讨与设计(5)广泛讨论了统治者自我调节问题第二讲: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政治思想儒:在春秋战国时期,儒是指从事教育与相礼的人。孔子以儒为业,创立儒家学派。儒学祖先王、法六艺、尚礼义,宗师孔子。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的思想特点:①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把先王之道作为自己的旗帜。②以六艺为法。③崇尚礼义,主张以礼治国,以礼区分君臣、父子、贵贱、亲疏之别。④仁、义、礼、智、忠、孝、信、爱、和、中等是儒家共同的基本概念和范畴。⑤宗师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479年。体貌特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孔子一生主要从事四方面活动:1、教育;2、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3、提出自己的理论;4、利用合适的机会从政,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1.孔子的以礼治国礼:儒家学派指出,礼是以等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行为准则的基本规范。礼被儒家认为是治国的根本。孔子的以礼治国思想:(1)维护贵贱从属体系:尊贵;突出君臣父子;实行周礼(2)器、名君主独操:器名不可以假人;正名论(3)以礼作为言行规范:“每事问”、以礼断是非。2.仁:政治、伦理一体化关于仁与礼的关系:“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仁-由己及人:复礼、克己、孝悌、爱人尊五美、屏四恶:五美:惠、劳、欲、泰、威;四恶:虐、暴、贼、有司。3.中庸:政治平衡术(1)中庸和执中:礼制中、调和、六好六弊、九思;(2)避免“过”与“不及”;(3)不可则止;(4)无可无不可4.孟子的人性善说和伦理思想孟子名轲,战国后期邹人。公元前385—303。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子思。一生游历很多国家,声誉日隆,生活日裕。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发扬、阐释、继承孔子的学说,并对其有所改变。性善说:破告子、“不忍人之心”、耳鼻口欲;仁义礼智与人性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仁政说:1.给民以“恒产”;2.赋税徭役有定制;3.轻刑罚;4.救济穷人;5.保护工商。君权神授与臣的品质:1.君权神授。治是圣人之功,乱是暴君之过;身正则天下归之。2.臣事君以道义为主。“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义利关系与得民之道:义、利对立而统一,统治者先仁义而后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之向背关系兴亡、民是财用之源王道:“保民”、行德和服民心6.荀子性恶论及对人性的改造荀子名况,字卿。公元前298—前238,战国晚期赵国人。荀子生于专制帝国诞生之前夕,一生中经常奔走列国。他欲以礼义之言易强暴诡诈之术,始终如一。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是万物之长:人有“辨”、人能“群”人性恶说:感官欲望、好利、排他性和妒忌心、好恶荣辱,欲望扩展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性的改造与人皆可以为尧舜:圣人起伪以化性、师法之化、注错习俗、修身礼治、法治与人治1.礼法解决社会矛盾:欲的无限性与物的有限性;欲望的平等性与社会关系不平等;恶性与伦理道德水火不容,破坏礼义。2.分物以养体,然后贵贱有等,职业分工3.法义、法数和类4.有治人,无治法: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第三讲:法家以法、势、术为中心的政治思想法家概述:法家出于理官;“建法立制,强国富人,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著书定律为法家。”法家以讲刑法著称,与社会变革有密切的关系。法家思想特点:1.强调法的作用,法是治国的不二法门;2.倡导耕战;3.强化君主专制和独裁;4.基本理论是历史进化说和人性好利说;5.基本概念和范畴:法、势、术、刑、罚、赏、利、公、私、耕、战等。法家中的不同流派:李悝、慎到、申不害、《商君书》、韩非子1.李悝的变法和法治思想(1)奖励耕战:授田制度、种植指导、平籴法、奖励勇战平籴法:法家代表人物李悝提出的奖励耕战措施之一。其内容是丰年时,国家按照一定的价格收购余粮作为储备,保证粮价不致暴跌伤农;荒年时,国家按照一定的价格出售粮食,供应城市居民,保证粮价不致上涨,安定城市居民的生活。目的是稳定市场和粮价,保证农业正常地进行。(2)使有能,禄有功:“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3)《法经》:盗法:对私有财产侵犯;贼法:犯上作乱、对人身侵犯;囚法:断狱;捕法:捕亡;杂法: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具法:《具律》其加减2.慎到的势、法、术的思想慎到,名滑釐。战国时期赵国人,原来学习道家思想,是从道家中分出来的法家代表人物。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有不少学生,在当时享有盛名。后被齐王命为大夫,受到尊敬。他对于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慎到著有《慎子》。《慎子》:道法结合贵势而不尚独断,尚法而不崇苛严,任术而不贵阴谋。(1)贵势与天子为天下说:权、法、礼、政,慎到置权力于首位。(2)尚法贵公论:实行法治,反对人治;立法原则:法要遵“道”与因人情;法与“分”和“公”(3)“君无事臣有事”的驭臣之术:尚法不尚贤、君无事臣有事尚法不尚贤:法家学派代表慎到提出的“君无事臣有事”的驭臣之术之一。慎到认为,君臣之间是权力与利害的较量。尚贤降低了君主的地位,同时也降低了法的地位。政治命运不应该寄托于圣人等偶然因素上,而是法这种普遍的规定性上面。3申不害的术治思想1.申不害其人:申不害,韩昭侯相,死于公元前337年。与商鞅并称为“申商”。2.“术”术的涵义:即君主驾驭臣下或督课用人的方法和政治手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韩非子-定法》术的特点:与法相比(1)法的对象是全体臣民,术的对象是官吏臣属;(2)法是一种明确的规定,术则存于心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3)法要君主与臣民共守,而术由君主独操;(4)法要公开,公诸于众,使人人皆知,而术则要深藏于胸中。3.申不害的术治思想(一)正名责实之术君主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论人忠奸上,重要的是应该抓住一般的规定,并按规定进行检查、考察评论得失。(二)静因无为之1静因之术:静因之术基于对自然与人事规律的认识,而在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面前,只能因循,不可违抗。而天地自然规律的特点是静。所以对待一切事情要责因、责静。“因冬为寒,因夏为暑,君奚事哉!”“示天下无为”2.无为之术:①无为之术最关紧要的一点是把自己深藏起来,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在事情决断之前表示自己的好和恶、是和非、知和不知。“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②无为之术的另一项内容是掌握用人之道。即君主要巧于用人,而不要与臣争事,陷入事务主义的圈子;要使群臣围着君主转,君主稳居中心。(三)耍手腕、弄权术、搞诡计之类的“术”“挟知而问”4.商鞅与《商君书》商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一断于法,提出秦国要实行“霸道”。著《商君书》。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迅速强盛。“商鞅变法”使秦国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实行“授田制”,国家征收赋税: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与农民,实行“授田制”,国家直接征收税赋。(2)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制定二十等军公爵,不论出身,依军功受爵赏。(3)君主集权行政,居民什伍编户:建立君主集权的行政制度。全境设三十一县,县下设乡、邑,居民实行什伍编户制。(4)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5)废除大家族制,增加户赋:男人成年必须另立门户,以增加户赋。(6)彰明法令、禁绝游说:焚毁《诗》《书》,打击儒家。(7)统一秦国的度、量、衡商鞅的耕战思想(1)使民务农之道:劫以刑、驱以赏、利用价格和税收、加强行政管理(2)使民勇战之道:利益鼓励、重罚与株连、全民皆兵、以战养战,农战相互转化。农为战准备,战促农。法治、利出一孔和弱民论(1)明分尚公:明分、法、尚公、刑无等级、公与私(2)利出一孔(3)弱民说与轻罪重罚:法胜民(方法如政令、奖励告奸、赏刑、使民贫富转化、愚昧无知等)、轻罪重罚以止禁、刑于将过5.韩非君主绝对专制主义的政治思想韩非,战国晚期韩国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公元前280-233年。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后来的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古人认为韩非是阴谋学家,韩非的著作大部分关于阴谋。韩非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历史进化说、人性好利论、“君”“道”同体说、强调矛盾一方吃掉另一方的思想、实力原则(1)君利中心论:君主之利高于国家之利、利动臣民(2)重本抑末,言轨于法、以吏为师、禁绝百家:农为本工商为末、反对富民爱民;言轨于法、以吏为师,抨击儒墨与诸子韩非子术的十项内容:1.深藏不露2.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其用人也鬼”4.深一以警众心5.倒言反事6.装聋作哑,以暗见疵7.事后抓辫子8.防臣如防虎9.设置暗探10.暗杀第四讲:道家以法自然为中心道家的政治思想:道家概述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称“道德家”和“道家”;道家的自我意识:1.他们有树立旗帜和宗师的倾向;2.思维方式和使用的范畴、概念基本一致;3.有一定的师承关系。“隐者”“全生之说”“轻物重生之士”“贵生之士”道家的理论特点:(1)讲道1.代表宇宙事物的本原;2.道有时指事物(包括天、地、人)的总规律;3.指具体规律,既可以表自然,也可以指人事;4.指事物的道理。(2)因道或者法自然“与天地合一”道家的政治派别:《老子》、杨朱、《庄子》、《管子》道家的政治倾向:1.积极参与政治,为统治者出谋划策;2.反对一切政治,宣传不合作主义,指斥君主侯王皆虎狼之辈;引导人追求精神的满足和超脱。1.《老子》的无为政治思想(1)道与政治,《老子》的道:“道”的政治特点:融哲学、伦理、政治为一体;混沌;政治与自然一体化等(2)无为政治:无为政治的内容和实现无为的手段;少扰民与愚民;无为与圣人;无为与兵(3)弱用之术:道家学派代表老子提出的人君南面之术。1.静观2.守弱用柔3.知盈处虚4.居上谦下5.不争6.治弱7.创造条件使对方失败8.以曲求全9.深藏不露10.精神满足2.杨朱贵己及其童子牧羊式的政治主张杨朱学派在春秋战国之交时,曾为显学。孟子说,“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吕氏春秋》说,“阳生贵己。”《列子·杨朱》“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1)贵己与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不以物累形”自然主义倾向:童子牧羊式的政治(2)个人本位论:对君主专制主义的冲击、儒家对杨朱的抨击、法家对杨朱的抨击3.《庄子》自然主义政治思想(1)对桎梏人自然性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观念的批判:对治人治世与权力的批判、对心计知识的批判、对名利的批判、对忠孝仁义的批判、对喜生恶死观念的批判对喜生恶死观念的批判: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2)自然政治与理想社会:顺从自然、顺民情、君主无为、平均思想、理想社会、顺从自然“不治天下”,如果“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在宥》:顺民情、“无擢其聪明”《则阳》:治民如同种庄稼,要顺其性而深耕细耘。《徐无鬼》:治民如同牧马,“去其害马者而已”。君主无为:首先,取得君位的方式-修行道德“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其次,君主不能有超越社会之上的特权,但应有承担责任的义务。“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再次,“君道无为”与“臣道有为”,“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庄子》所描绘的理想国就是人完全回到了自然:“至德之世”、“至治之世”、“无何有之乡”。其“万物群生,连属其乡”“民如野鹿”。具体表现:“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山无蹊隧,泽无舟梁”。“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报”。“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第五讲:墨家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出身下层,会制造木器,技艺高超。起初从学于儒,“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后来却走到了儒家的对立面,对儒学进行了猛烈的批评。1.墨子、墨家学派及《墨子》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墨者出仕,由钜子派出;墨者学文,习武;墨者出仕所得俸禄部分上交集团使用。(1)刑政、政长的起源和社会政治的矛盾一人一义的混乱时代——刑政、政长的产生——社会政治的基本矛盾一人一义的混乱时代:“一人一义”——“皆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混乱交争自爱——自是而非人——交相非(2)兼相爱、交相利与平等观(自利、自爱为万恶之源)交相利包括:①起点是要保证每人的“生利”。②珍惜财物是交相利的基础。③要从实际效用出发,用财用物都应获得实际利益,收获应该超过支出。④还表现在上下调和。⑤还包括某些精神活动,如敬事神鬼。2.墨家学派的各种主张(1)尚同说与君主专制主义:立统一之义、推行“义”的手段、专制主义政治体系(2)尚贤说:任人唯贤、“使能以治之”、贤能标准、贤士的任务尚贤有术“置三本”置三本:墨家学派代表墨子主张尚贤说中的尚贤之术。即“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要求尚贤应该“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里之良士咸将可约而众也。”(3)节用说:生产是用之前提、增加人口、节用积财之道(4)非攻说:凡是不合墨子所谓的义或利的任何行动,墨子皆称之为“攻”。“攻”包括经济、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事。在战争方面,墨子是诛非攻。认为兼并战争有害无利。不主张用“攻”的办法争夺土地、依属之民和王天下,认为要根据“义”采取“诛”的手段达到目的。例如用义和德求统一是诛非攻反对兼并战争和侵犯私有权义诛第六讲:名家正名实的政治思想名家与名学:“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矣。”名家便是当时专以辩论著名者。刑名形名名名家政治倾向:邓析重刑名而精于讼辩《竹刑》尹文由形名入法术《尹文子》公孙龙好奇谈怪论而务为治离坚白惠施“去尊”合同异1.邓析子(1)《邓析子》的刑名法治思想:君主审一定名、君主循名责实、君主察法立威、君立而不尊贤;(2)无为而治思想:“视民出政”治民“守虚责实”驭臣审一定名:名家代表邓析的刑名法治思想提出,君主应该充分体认并且把握事物的必然性,给事物以恰如其分的规定。邓析认为审一定名是君主的特权。三累:名家代表邓析认为应该循名责实,否则君有三累。即“唯亲所信”,“以名取士”,“近故亲疏”。四责::名家代表邓析认为应该循名责实,否则臣有四责。四责即受重赏而无功,居大位而不治,为理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诉讼离婚与协议离婚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合同3篇
- 光伏发电站设计及要求六篇
- 厂房租赁合同书范本
- 新闻合作协议
- 厂房转租合同书模板
- 2025-2030全球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万瓦级光纤激光冷水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自动包裹处理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试剂盒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版换热站运行维护与能源优化合同范本3篇
- 股权架构完整
-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 注塑部质量控制标准全套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经典例题及配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毕业设计(论文)-液体药品灌装机的设计与制造
- 银行网点服务礼仪标准培训课件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一数(二)》 北师大版
- 晶体三极管资料
- 银行内部举报管理规定
- 石群邱关源电路(第1至7单元)白底课件
- 平面几何强化训练题集:初中分册数学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