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评估(四)课件_第1页
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评估(四)课件_第2页
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评估(四)课件_第3页
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评估(四)课件_第4页
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评估(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评估(四)(45分钟100分)单元质量评估(四)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艰难起步。据此回答1~4题。1.建国初,我国国民经济异常困难的原因有()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的肆意搜括③战争的破坏④自然经济的阻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状况及其成因。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可知④不是出现当时经济状况的原因。第Ⅰ卷(选择题)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取得成效C.提前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3.(2009·东营模拟)右边的老照片,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现代中国的一项重大历史事件。它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公布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城乡手工业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开展人民公社和经济大跃进运动【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片中“公私合营”可以判断这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2009·东营模拟)右边的老照片,4.(2009·厦门模拟)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的变化。其中引起1949~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B.农田水利的兴修C.土地所有制的变革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4.(2009·厦门模拟)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时间限制1949~1957年,这期间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及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所有制经历了地主所有——农民个体所有——集体所有的变化。A项发生在1958年,B、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故选C。【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时间限制1949~三大改造完成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中共探索过程中,中国经济建设既有发展又有曲折。据此回答5~9题。5.某次大会提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次会议召开于()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6年【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共八大的内容及时间。题干中所述主要矛盾是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提出的。三大改造完成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中共探索过6.下图是上世纪我国某一时期的一首“传单诗”,“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下列()A.1949~1952年B.1956~1958年C.1960~1962年D.1958~1962年【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读图能力。由图片中“一天等于二十年”这种不切合实际的口号及“人民公社”等信息可知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这一时期是1958~1962年。6.下图是上世纪我国某一时期的一首“传单诗”,“某一时期”最7.(2009·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对于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下列概括正确的是()A.顺利发展B.严重倒退C.停滞不前D.曲折前进【解析】选D。本题考查概括分析能力。在这十年里,中共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探索中的失误,概括起来就是在曲折中前进,A、B、C三项说法均不全面。7.(2009·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对于1956~1966年我8.“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综合平衡”“1962年”等信息可知D项符合题意。8.“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百年纪事”新闻史料全国巡展活动于2009年6月至10月举行,展览的第五部分为“开国十年”。在这一展览中不可能展出的是()A.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B.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D.“文化大革命”爆发,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开国十年”展出的史料范围在1949~1959年之内,A项是1949年,B项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C项是1956年的史实,D项在1966年开始。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百年纪事”新闻史料全国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据此回答10~14题。10.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材料是“文革”结束后,他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和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说的一番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据此回答1011.“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的影响【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凤阳粮食产量在1978~1979年的变化说明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B、C、D三项的内容与时间不符。11.“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12.由右图“1996年浦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图”可知()A.浦东新区优先发展了农业B.浦东新区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C.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D.浦东是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读图释文的能力。由产业投资结构图可知上海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最大,只有B项能表明这一经济发展特点。12.由右图“1996年浦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②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③设置经济特区,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对外开放④实行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③是对外开放的内容,①④是管理体制的改革,②是所有制方面的改革。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14.下列关于市场经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推动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A.促使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B.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C.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D.我国正朝着小康水平的新目标迈进【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目前,中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14.下列关于市场经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推动作用的表述,错误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经过了一个探索过程,取得了巨大成就。据此回答15~17题。15.长期以来深圳市都实行“一市两制”。目前深圳市正酝酿着将其实行范围由目前的四区扩大到包括宝安、龙岗在内的六区。届时,宝安、龙岗两区将享受()A.高度的自治权B.特殊的社会制度C.部分政治主权D.特殊的经济政策【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经济特区含义的理解。特区的“特”是指在经济领域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经过了一个探索过程,取得了巨16.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B.浦东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A、B、D三项都不是“根本问题”。16.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规划周17.“多层次、全方位”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之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①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②沿海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上海浦东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等。17.“多层次、全方位”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之一,以下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关系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据此回答18~20题。18.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是把农民的个人土地私有制变成了集体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A、B两项不直接关系到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而D并没有使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关系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据此回答18~20中国近代史以来社会各阶级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解决土地问题是调动其积极性的关键。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按人口年龄平分土地,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进行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着手废除封建剥削,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经过多次调整,确立了适合农村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解决“三农”问题打下了基础。中国近代史以来社会各阶级19.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三大改造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C.都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D.都是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其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三大改造的时候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谈不上自我完善和发展,两种经济政策的本质都是社会主义经济,三大改造的时候还没出现“左”倾错误,故其他选项可以排除。19.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三大改造期间对农业的20.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判断能力。题干强调的是改革——分水岭,可排除D,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B。A应是1978年,C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20.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共40分)21.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2)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材料一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材料一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材料二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材料三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3)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8分)材料二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解析】本题运用表格和资料展开命题,形式多样而新颖,需要对材料本身综合分析概括归纳回答问题。第(1)题注意结合教材知识归纳,第(2)题注意“这一时期”实际是指1978年到现在,第(3)题注意根据材料一、二、三的中心内容来归纳。答案:(1)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从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3)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民主政治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解析】本题运用表格和资料展开命题,形式多样而新颖,需要对材22.从1978年到2009年,中国改革开放历经31年。这30多年的辉煌改革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识读“中国近代重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并回答问题:22.从1978年到2009年,中国改革开放历经31年。这3(1)有研究者指出,中国近代重要城市的分布成弓箭状。观察上图,指出图中“弓”上的城市哪些是改革开放时的经济特区,哪些是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10分)(2)重庆是弓箭的“箭尾”,20世纪末,党中央为促进重庆发展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4分)(3)30多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如离弦之箭,异常迅速,其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1)有研究者指出,中国近代重要城市的分布成弓箭状。观察上图【解析】本题以一幅图示展现了我国近代重要城市的分布特点。联系近代史和现代史中改革开放的有关史实回答即可。第(1)题需要将图中所示城市与改革开放中的特区和开放城市作对比,然后得出答案;第(2)题考查学生的知识拓宽能力,需要知道重庆已被设为直辖市这一知识点;第(3)题需要答出改革开放这一根本原因。答案:(1)经济特区:汕头。开放城市:天津、烟台、青岛、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广州。(2)设重庆为直辖市。(3)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功。【解析】本题以一幅图示展现了我国近代重要城市的分布特点。联系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返回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返回单元质量评估(四)(45分钟100分)单元质量评估(四)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艰难起步。据此回答1~4题。1.建国初,我国国民经济异常困难的原因有()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的肆意搜括③战争的破坏④自然经济的阻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状况及其成因。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可知④不是出现当时经济状况的原因。第Ⅰ卷(选择题)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取得成效C.提前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3.(2009·东营模拟)右边的老照片,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现代中国的一项重大历史事件。它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公布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城乡手工业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开展人民公社和经济大跃进运动【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片中“公私合营”可以判断这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2009·东营模拟)右边的老照片,4.(2009·厦门模拟)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的变化。其中引起1949~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B.农田水利的兴修C.土地所有制的变革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4.(2009·厦门模拟)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时间限制1949~1957年,这期间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及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所有制经历了地主所有——农民个体所有——集体所有的变化。A项发生在1958年,B、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故选C。【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时间限制1949~三大改造完成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中共探索过程中,中国经济建设既有发展又有曲折。据此回答5~9题。5.某次大会提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次会议召开于()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6年【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共八大的内容及时间。题干中所述主要矛盾是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提出的。三大改造完成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中共探索过6.下图是上世纪我国某一时期的一首“传单诗”,“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下列()A.1949~1952年B.1956~1958年C.1960~1962年D.1958~1962年【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读图能力。由图片中“一天等于二十年”这种不切合实际的口号及“人民公社”等信息可知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这一时期是1958~1962年。6.下图是上世纪我国某一时期的一首“传单诗”,“某一时期”最7.(2009·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对于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下列概括正确的是()A.顺利发展B.严重倒退C.停滞不前D.曲折前进【解析】选D。本题考查概括分析能力。在这十年里,中共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探索中的失误,概括起来就是在曲折中前进,A、B、C三项说法均不全面。7.(2009·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对于1956~1966年我8.“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综合平衡”“1962年”等信息可知D项符合题意。8.“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百年纪事”新闻史料全国巡展活动于2009年6月至10月举行,展览的第五部分为“开国十年”。在这一展览中不可能展出的是()A.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B.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D.“文化大革命”爆发,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开国十年”展出的史料范围在1949~1959年之内,A项是1949年,B项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C项是1956年的史实,D项在1966年开始。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百年纪事”新闻史料全国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据此回答10~14题。10.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材料是“文革”结束后,他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和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说的一番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据此回答1011.“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的影响【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凤阳粮食产量在1978~1979年的变化说明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B、C、D三项的内容与时间不符。11.“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12.由右图“1996年浦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图”可知()A.浦东新区优先发展了农业B.浦东新区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C.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D.浦东是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读图释文的能力。由产业投资结构图可知上海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最大,只有B项能表明这一经济发展特点。12.由右图“1996年浦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②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③设置经济特区,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对外开放④实行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③是对外开放的内容,①④是管理体制的改革,②是所有制方面的改革。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14.下列关于市场经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推动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A.促使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B.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C.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D.我国正朝着小康水平的新目标迈进【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目前,中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14.下列关于市场经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推动作用的表述,错误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经过了一个探索过程,取得了巨大成就。据此回答15~17题。15.长期以来深圳市都实行“一市两制”。目前深圳市正酝酿着将其实行范围由目前的四区扩大到包括宝安、龙岗在内的六区。届时,宝安、龙岗两区将享受()A.高度的自治权B.特殊的社会制度C.部分政治主权D.特殊的经济政策【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经济特区含义的理解。特区的“特”是指在经济领域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经过了一个探索过程,取得了巨16.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B.浦东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A、B、D三项都不是“根本问题”。16.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规划周17.“多层次、全方位”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之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①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②沿海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上海浦东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等。17.“多层次、全方位”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之一,以下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关系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据此回答18~20题。18.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是把农民的个人土地私有制变成了集体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A、B两项不直接关系到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而D并没有使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关系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据此回答18~20中国近代史以来社会各阶级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解决土地问题是调动其积极性的关键。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按人口年龄平分土地,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进行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着手废除封建剥削,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经过多次调整,确立了适合农村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解决“三农”问题打下了基础。中国近代史以来社会各阶级19.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三大改造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C.都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D.都是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其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三大改造的时候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谈不上自我完善和发展,两种经济政策的本质都是社会主义经济,三大改造的时候还没出现“左”倾错误,故其他选项可以排除。19.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三大改造期间对农业的20.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判断能力。题干强调的是改革——分水岭,可排除D,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B。A应是1978年,C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20.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共40分)21.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