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湘阴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在经过各种议论后,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在英国已经广泛普及了。从材料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A.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制度极为优越B.该制度有利于提高统治集团的效率C.这种制度在明清继续推动中国社会进步D.鸦片战争时东学西渐进入高潮秦朝以郡辖县西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3.阅读下列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表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无常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谲多变,反复无常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4.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民主政体A.为民众获得自由提供了重要保障B.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C.是社会不公平、政治动荡的根源D.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5.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
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
B.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
C.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
6.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7.直到现在,日本国内部分历史学者仍然这样审视甲午中日战争,其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朝鲜战争乃义战”。此种观点的本质是A.战争是有助于中国开化
B.认为此役非为国家利益乃为文明冲突C.认定为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冲突
D.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8.1936年8月24日,《大公报》发表的社评《朱徐毛彭等之新动向》中指出:“近来朱德、徐向前、肖克、贺龙及毛泽东彭德怀等,突由川陕分道窜往西北,情形极可注意。”由此报道可以看出A.蒋介石加紧了对红军的军事“围剿”B.《大公报》在为国民党提供军事情报C.该社评是站在“剿匪”立场上立论的D.工农红军已完成了战略转移9.1937年年底,《时代周刊》将1937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或新登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理由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时代周刊》这一反映了A.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主持抗战大局的认可B.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C.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D.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10.《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郑人买履”和“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2.顾炎武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实际上作者意在表达A.理学悖离“五经”原旨B.孔孟之道为理学之根本C.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D.用思辨方式来对待理学13.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推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柏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源自于理性世界”。综观这些希腊哲学家们的言论,我们可归纳出希腊哲学的共同特色是A.就个别的表象,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B.以隐晦的神喻来解释各事物的原因C.不相信表象,转而探索背后的真相
D.针对不同事物和现象提出个别答案14.鲁迅在评论一部小说时说道:“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下列对这部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描述正确的是A.洪秀全掀起天平天国运动B.火药开始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C.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空限制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15.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B.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C.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
D.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16.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宜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是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中法战争D.解放战争17.某材料显示:清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制,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括西式餐具或人物饰像等。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清朝因闭关锁国故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现象B.这可说明民间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这可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这些定制的瓷器应该多数从广州出口1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19.《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制度”评价不正确的是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C.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20.“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21.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流派纷呈。如“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于礼”;“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贱;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请按次序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派别A.儒、法、道、墨B.法、儒、墨、道C.墨、儒、道、法D.法、墨、儒、道22.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傩戏23.据《白银资本》统计数据: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42,000吨和74,000吨,各有27,000吨和54,000吨运到欧洲。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人中国。对这组数据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C.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需要更多的资本D.中国客观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24.“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按照这一西方学者的理论和逻辑中国历史如果也分成两部分,那么具有分水岭作用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25.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原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A.清末“新政”时期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二、非选择题(共50分。其中26题25分,27题15分,28题10分。)26.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学者们注重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这一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37年到1945年,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620多亿美元,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摘自《百度百科》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在全面地评价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新观点综述》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摘自《京华时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概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严重破坏。(10分)(2)列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0分)(3)写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时间,并分析中国政府选择在此时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5分)27.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导致明朝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生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约从15世纪30年代起,(明朝)政府正式取消了用银的禁令,大部分支付都用白银。当时大明宝钞还在发行,民间则使用白银支付,在纸币贬值的情况下,民间用白银来保存自己财富的价值,对于白银的需要,超过商品流通对于货币的正常需要。……白银货币化使得明代国家的货币垄断权受到削弱,中央集权专制国家的经济控制力严重弱化,明朝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专制王朝拥有的资源更多地让位给市场。——陈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社会影响》材料二17世纪,英国和荷兰也开始把西班牙白银运往东方。1601—162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运出75万英镑的西班牙白银(约合250万杜卡特)到远东,多数流入中国;崇祯十年(1637年),该公司船只首次到达中国。“没有卖出一件英国货,只抛出了八万枚西班牙银元。”材料三苏州府吴江县的盛泽镇原为一个荒村,弘治初年居民也不过五六十家。正是在这一时期,居民开始从事丝织业。至万历、天启年间,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巨镇。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说道盛泽镇的繁华:“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养蚕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两岸稠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政府货币政策的变化。(2分)(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5分)(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论述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所带来的影响。(8分)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戊戌变法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雷颐《维新的挫顿》材料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材料三这场变法引起了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材料四“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1)材料一、二的作用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视角有何不同?(2分)你认为哪则材料的分析更为合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分)(2)就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而言,材料三、四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2分)两位作者有何共识?(2分)(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注意哪些原则?(2分)答案ABDCBADCCCDCCD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DDDCBADBB1.A【解析】:分封制稳定周朝的统治秩序,但是地方诸侯权力过大,造成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分裂局面,正确答案为A。秦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商周时期的世袭的贵族政治,排除B。行省制度最早是在元朝时开始实行,元朝是蒙古人所建,排除C。三省六部制是唐朝时期的中央官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降低了工作效率,故排除D。2.B【解析】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处于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故A项错误;“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极为优越”说明科举制有利于提高统治集团的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科举制在明清时期发展为八股取士,束缚创新意识,阻碍社会进步,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时是西学东渐,而不是东学西渐,故D项错误。3.D【解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秦朝的两级制到东汉的三级制,隋朝的两级制再到唐末的三级制,如此反复反应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能力。材料中“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说明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是不赞成的,从而说明C的正确性。而A、B和D都是从积极角度来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所以都不符合题意。5.B【解析】罗马法具有自然法精神,即公正、理性和人道。中国古代法律不仅严酷,还表现为公开的不平等性和基于人伦的滥刑。具有自然法精神的法律便有普遍的适用性,罗马法讲求证据而非宽松灵活,严刑酷法并不能防范谋反。
6.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我从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结合所学分析,B不对,作者反对发动鸦片战争;CD不对,材料中无从体现;A符合题意,作者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但实际上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7.D【解析】根据材料“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朝鲜战争乃义战”的信息明显是站在日本的角度看待甲午中日战争,故D项符合题意。8.C【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时间“1936年8月”可以看出是在国共对峙时期,此时期的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材料中“突由川陕分道窜往西北,情形极可注意”说明该报道是站在国民党“剿匪”立场上立论的。10月长征胜利结束。9.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并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1937年年底,抗战已经全面爆发,年底,南京陷落,美国不可能认可蒋介石主持抗战大局,A错误;国民政府的态度是由国民政府的根本利益决定的,不是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决定的,B错;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存在尖锐矛盾,美国不可能赞赏日本的扩张行为,D错;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反映了日本将占领中国,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故选C。10.C【解析】材料中的“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表明题干要求回答的是解决民族危亡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表现是全民族的抗战,故答案选择C项。1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郑人买履》是一个中国历史典故,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五蠹》。所以答案选D。ABC均不符题意。1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做出正确分析的能力。根据材料顾炎武的表述,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A只是反应他前一句话“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B与作者意思相反;D不是作者的本意,故ABD三项均排除;作者是批判宋明理学的,在对待儒学这一问题上,坚持的原则是:批判继承,C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13.C【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和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该题阐释了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本源的认识观点,都是从客观现象推论出一般结论,故C项说法正确。14.D【解析】考查学生通过史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灵活再现史实的能力。依据“不反对天子”“便被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可知鲁迅评论的是小说《水浒传》,明清小说的繁荣是由于专制强化阶级矛盾尖锐以及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故选D。15.A
【解析】
从材料中“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可分析出日食的记录与当时政治发展有密切关系。故选A16.A【解析】从材料“先定三湘,光复武汉”、“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指的北伐战争,北伐战争1926年进行,不到一年的时间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故选A。B项错误,抗日战争会战的方向与材料不一致;C项错误,中法战争是在19世纪80年代进行的,与材料中的统一中国无关;D项并非由南向北进行的作战。17.D【解析】闭关锁国政策最主要是限制民间对外贸易,对于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在小范围地区进行,故A项错误;民间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是在明后期,同时主导地位的变更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题干时间清前期不符,故C项错误;“海禁”政策保留了具有官方背景的广州十三行作为清朝对外贸易的窗口,故D项正确。.18.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陈旭麓认为,自郑和航海之后中国日益保守,而同时代的西方日益进取,中西方政策差异导致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方向大相径庭,故D项正确。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在综合国力上远远领先于西方,故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C项中的完全过于绝对。19.D【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知该制度是均田制,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社会稳定,故ABC项排除;均田制不能克服土地兼并,故D项正确。20.C【解析】材料中观点强调的是帝王们制定的政策都出于现实考虑,任何经济政策都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所起作用不同,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重农抑商”政策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A、B两项说法有误。“重农抑商”政策并非自古就有,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以自然经济为主导时为维护自然经济而作出的必然选择,在自然经济未占主导地位前并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说法有误。2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同时注意排序组合题宜用排除法,材料中四则短文分别是法家的变法强国思想,儒家的仁义治国思想,墨家的非攻思想和道家的愚民治国思想,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组合错误。22.A【解析】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话本、宋词、风俗画、元曲、小说都是文化世俗化的体现,排除B、C项;而高雅文化的代表是文人画,傩戏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排除D项。23.D【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人中国。其次,应结合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且主要是自己消费而不是用于交换)和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来分析。24.B【解析】本题考查获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可知题干划分历史的角度是站在经济工业化的角度,而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意思不符,故排除。25.B【解析】从材料“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可以看出这是国民党进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间是从1927年到1936年。故选B。ACD项错误,清末新政时期和北洋军阀时期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并未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也未建立三大银行。2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带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综合解题的能力。第(1)问政治方面从领土被侵占、主权被破坏、对华实施殖民统治等角度概括;经济方面从对中国资源以及民族工业发展的破角度分析;文化从奴化教育角度作答;社会从战争对民众生命以及心理创伤等角度归纳;生态从日本使用毒气对环境以及人类生态破坏的视角分析作答。第(2)问从政治策略、军事行动以及国际联合等方面去列举史实,政治策略从蒋介石人中国战区总司令、毛泽东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去分析;军事从中国对法西斯国家宣战以及中国抗击大部分日军角度概括答案;从中国在二战期间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并签署重要联合宣言等视角分析作答以及从苏联、美国对日作战的史实去综合分析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去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时间依据材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结合所学从抗战胜利时间以及南京大屠杀时间来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回答时围绕日本侵华史实从揭露日本侵华罪行、对国人影响、日本谋求大国地位以及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影响的角度去概括作答。【参考答案】(1)政治:侵占我国大片国土,破坏了中国的主权;扶植汉奸傀儡卖国政权,实施“以华治华”。(2分,任答1点即可)经济: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2分,任答1点即可)文化:推行奴化教育。(2分)社会:杀害数千万中国平民,造成数千万中国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2分)生态:在中国土地上研制和使用生化武器,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2分)(2)史实:①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②1942年1月,中国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成员国。③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④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⑤二战后期,中国加强了与盟国间的合作,签署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给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电磁感应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2024年学生课外教育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玉溪师范学院《户外运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国际货运与保险》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项目建议书
- 2024蔬菜购销合同协议范本
- 贵州省凤冈县二中2024年高三五月份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文史类)试题
- 2024三维动画项目合作合同范本
- 盐城师范学院《音乐表演与舞台实践》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PPT
- 厂区内雨水排放管理制度(共1页)
- 部分主板集成LSI1068E芯片的SASRAID设置解析
- 海尔公司网点备件系统操作流程指导
- 光学作图专题复习教案
- 完整版中建八局施工分包与劳务用工管理办法
- 浅谈健美操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 陕西绿源天燃气有限公司子洲LNG工厂联动试车方案
-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5《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
- WOMAC评分量表
- 项目WBS任务模板(2-1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