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延庆区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北京市延庆区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北京市延庆区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北京市延庆区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北京市延庆区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B.能在光屏上成像,一定是虚像C.只将烛焰靠近凸透镜,光屏上也有烛焰清晰的像D.只将烛焰和光屏交换位置,光屏上也有烛焰清晰的像2.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A.B.C.D.3.有三把刻度尺,它们的分度值分别为1mm,1cm,1dm,用它们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则()A.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最好B.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最好C.分度值是1dm的刻度尺最好D.要根据测量要求来选择刻度尺4.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5.下列对各诗句中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中的冰是凝固形成的B.“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中的霜是升华形成的C.“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中的雪是凝固形成的D.“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中的露是熔化形成的6.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情况的作图正确的是()A. B. C. D.7.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下列有关指南针和地磁场的说法中正确是A.指南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地理北极B.如果地磁场消失,指南针还能指示南北C.指南针静止时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D.由于地磁场的存在,所以在地球的周围才存在着磁感线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二、多选题9.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C.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会使光发生镜面反射,形成“光污染”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越靠近地图看到的地图的像越大10.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半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与液面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B.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会增大C.右边液体的密度D.右边液体的密度三、填空题11.如图所示为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不同声波的振动图象(纵轴表示振动幅度,横轴表示振动时间),则它们振动频率较高的是_____图的声波,响度较大的是_____图的声波。12.如图,为电影放映机成像原理图。银幕上成的(___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实像,观众从各个方向都能够看清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原因。13.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14.纸的着火点约183℃,酒精灯火焰温度约500℃。如图所示,用纸锅装些水。若将纸锅放到酒精灯上加热,水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纸锅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燃烧。15.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_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_____形成的像.16.“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而产生制动力,这时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的。卫星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水中的C点有条小鱼,空气中的B点有只小鸟,请作出站在岸上的小明(眼睛在A点)观察到鸟和鱼的光路图(空气和水的密度均匀)。(___________)18.如图,—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19.(10分)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情况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______g。(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的体积是___________cm3。(3)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4)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20.(6分)“五⋅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的爸爸用了10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km长的限速路段。(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的爸爸超速了吗?(2)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21.(6分)甲、乙两地的铁路线里程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留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9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40s。求:(1)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AB、观察图示可知,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C.只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时,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光屏上不能成烛焰清晰的像,故C错;D.只将烛焰和光屏交换位置,物距像距交换,光屏上也有烛焰清晰的像,故D正确。故选:D。2、B【详解】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要使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A.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但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故A错误;B.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B符合题意;C.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但眼睛和烛焰在同一侧了,故C误;D.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大于20cm,故D错误。故选B。3、D【详解】刻度尺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测量工具,要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这样才能进行正确测量,对于刻度尺量程和分度值的要求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要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进行选择,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4、A【详解】A.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A正确;B.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故B错;C.过焦点的光线对于凹透镜不属于特殊光线,经凹透镜后更远离主光轴,故C错;D.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D错误。故选A。【点睛】5、A【详解】A.冰是水遇冷凝固形成的,故正确;B.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错误;C.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错误;D.露是水蒸气熔液化形成的,故错误.6、B【解析】平面镜的成像特征,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拉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虚像.故A不正确;B正确符合成像特征;C图,镜面中成像应为虚像;D图像与物连线与镜面不垂直.选B.点睛:容易忽略的是镜子后面应画成虚线.7、C【详解】A.指南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地磁北极,即指向地理南极附近;故A项错误;B.如果地磁场消失,指南针能停在任意方向;故B项错误;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示南北方向,是因为指南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故C项正确;D.磁感线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引入的假想的曲线,不是实际存在的;故D错误。8、C【详解】A.给湿头发吹热风,既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又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了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提高了液体温度、加快了空气流动,所以加快了衣服上水分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上方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故D不符合.二、多选题9、BC【详解】A.光的反射现象中,应该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A不符合题意;B.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故B符合题意;C.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利用放大镜看地图时,被放大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离焦点越近,看到的地图的像越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C。10、ABD【解析】实验中只要管内压强小于管外大气压,就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不必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故A错误;若将U形管倾斜,液柱高度减小,所以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U形管中空气体积减小,管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两管中液体的深度减小,由于h1<h2,ρ1>ρ2,而减小相同的压强,由p=ρgh可知△h2>△h1,所以两管中液体高度差会减小,故B错误;由ρ1gh1=ρ2gh2,可得ρ2=ρ1h1h2,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D.三、填空题11、乙甲【详解】[1][2]由图知道,甲图的波比较稀疏,所以振动较慢,故频率较小,音调较低,但甲图的振动幅度大,故甲的响度大。乙图波比较密,所以振动较快,故频率较大,音调较高,但但图的振动幅度小,故乙的响度小。12、倒立漫反射【详解】[1][2]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银幕上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观众从各个方向都能够看清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是漫反射,13、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能【详解】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要使看到的昆虫的像更大些,应将放大镜离昆虫远些;镜片掉了一小块,但其形状未变化,其它地方仍能折射光线,所以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像.故答案为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能.【点睛】此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类似于将凸透镜的一部分遮住,其它部分仍能折射光线,使物体成像.14、会不会【详解】[1]将纸锅放到酒精灯上加热,酒精灯火焰温度约500℃大于水的沸点,水会沸腾。[2]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纸的着火点约183℃,也大于水的沸点,纸的温度不会达到着火点,不会燃烧。15、直线传播反射【详解】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形成的影和在酒中形成的虚像.①其中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②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16、相互改变【详解】[1][2]卫星用力喷射高温气体是,被喷射的气体对卫星也有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卫星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方向不断改变,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从鸟身上发出的光经过空气传播到人的眼中,连接A点和B点,即为小明观察鸟的光路图;在适当位置作出鱼在水中的像C′,连接A和看到的鱼的位置C′与水面交于一点O,O即为入射点,连接入射点O和A,可得折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标上箭头,鱼的位置比小明看到的位置深,如图所示:18、【详解】第一条光线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第二条光线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光线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19、右168702.4×103小见解析【详解】(1)[1]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2]由图甲可知,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m=100g+50g+10g+5g+3g=168g;(2)[3]由乙图A可知细铁砂的体积是:V砂=90cm3,由C图可知物质与细铁砂的总体积是:V总=160cm3,所称量的颗粒的体积是:V=160ml−90ml=70ml=70cm3;(3)[4]该颗粒的密度是:ρ颗粒===2.4g/cm3=.2.4×103kg/m3;(4)[5][6]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