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历史事务或历史现象,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A.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B.宋朝商业旺盛——“交子”的出现C.明朝加强专制统治——军机处的设立D.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故A项存在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因为宋朝商业旺盛,所以出现了纸币“交子”,故B项存在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军机处的设立是在清朝,明朝加强专制统治和军机处的设立无关,故C项不存在因果关系,符合题意;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在世界上落伍,故D项存在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答案:C2.清初兼具收复满族发祥之地与维护国家统一双重使命的行动是()A.雅克萨防卫反击战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平定噶尔丹叛乱D.郑胜利收复台湾答案:A3.以下是某同学在探讨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据此推断,他探讨的主题是()东南: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西南:1727年,清朝起先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西北:清朝设置伊犁将军。A.君主专制的强化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侵略与抗拒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解析:从本题资料卡片内容看,清政府设置台湾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台湾、西藏和新疆的统治,其目的是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据此推断,他探讨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故本题答案为B项。答案:B4.有人说,我们今日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坚固地确定了的。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A.打击倭寇 B.平定准噶尔部叛乱C.设立驻藏大臣 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A项打击倭寇的是明朝时期的戚继光;B项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是康熙帝;C项设立驻藏大臣的是清朝雍正皇帝;D项制定“金瓶掣签”制度的是乾隆皇帝,B项符合题意。答案:B5.“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亲密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A.戚继光抗倭 B.郑胜利收复台湾C.康熙亲征噶尔丹 D.雅克萨之战解析:康熙三征噶尔丹是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三次征伐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历史事务,是平定噶尔丹的叛乱之战。戚继光抗倭、郑胜利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是明清时期抗拒外来侵略的典型史实,因此,答案为C项。答案:C6.下列历史事务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①岳飞抗金②郑胜利收复台湾③文天祥抗元④雅克萨之战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岳飞抗金和文天祥抗元是民族政权间的斗争,而郑胜利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的侵略与戚继光抗倭则都是抗击外来的侵略,故选D项。答案:D7.据《清史稿》记载,施琅曾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行弃”。1684年,统治者接受其谏言并设置台湾府。这位统治者是()A.康熙皇帝 B.雍正皇帝C.乾隆皇帝 D.道光皇帝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684年,康熙皇帝时期,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答案:A8.我国历代王朝特别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出现的先后依次排列,正确的是()①设宣政院②设西域都护③设驻藏大臣④设台湾府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元朝在中心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公元前60年,汉朝设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心统辖的起先;1727年,清朝(雍正帝)起先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心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1683年,清朝(康熙帝)正式设立台湾府。因此,本题所涉及措施按出现的先后依次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④③,故本题选D项。答案:D9.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正确的是()A.隋文帝——开凿大运输河,沟通南北B.玄奘——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文化C.郑胜利——七下西洋,加强中外沟通D.康熙帝——抗击沙俄,维护了主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历史人物及相关的历史事务,通过所学可知,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经济实力,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输河;唐朝对外交往活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是唐朝对外交往中的代表;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中外沟通,因此,答案选D项。答案:D10.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①文成公主入藏②玄奘西行③郑和下西洋④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本题四个项中,①和④分别体现了唐代和清代团结、友好的民族关系;而②和③属于中外交往的范畴,与题意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11.高一学生上网查询中国古代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历史资料,以下查询关键词合适的有()①改土归流②宣政院③伊犁将军④驻藏大臣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元朝时期,元政府在中心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1727年,清朝起先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心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是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管理的措施;清朝时,乾隆帝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辖,②④符合题意。答案:C12.下列对明清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总结中,最为精确的一项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旺盛与开放的社会C.经济重心的南移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明清时期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但君权的强化日益显出封建社会的腐朽,同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这时出现了外国对中国的不断入侵,中国渐渐出现了危机;所以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D项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在统一观念主导下实现和维护中华民族大融合、大一统的历史,自秦统一后的2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中国斗争史的主流是谋求统一的斗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可以说国家统一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胎记,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性追求。——《眺望新闻周刊》材料二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实,古代在“和谐社会”出现之前,当旧的社会秩序遭遇到猛烈冲击时,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往往应运而生,其间出现了不少要求建立和谐社会的某些思想或观点,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特别典型的代表。材料三清朝前期鼎盛时期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及这一主流形成的内在因素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列举中国古代典型的“和谐社会”,并简述出现这一和谐局面的形成缘由。(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康、雍、乾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方面实行的措施。答案:(1)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形成因素: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的理念。(2)典型代表:贞观之治。缘由:吸取隋朝暴政灭亡教训;知人善任,擅长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轻徭薄赋,疏缓刑法;提倡节俭,戒奢从简。(3)①实行军事行政措施,加强对边疆及地方的限制,如平定噶尔丹叛乱、统一天山北路等。②派兵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等。③反击外来侵略,维护领土主权。如组织雅克萨防卫反击战,签订《尼布楚条约》。④加强对西藏的治理,如派出驻藏大臣等。14.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问题。【北魏改革】材料一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行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照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引自《资治通鉴》【唐皇长策】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清帝奇功】材料三1761年,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实行抗拒沙俄的起义,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在生死攸关之秋,首领渥巴锡等率部众于1770年10月再次发动了抗拒沙俄的武装起义,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经长途跋涉,东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当安置。——岳麓版《教学参考书》(1)北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朝政权,它在孝文帝改革时对鲜卑等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材料一体现了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看法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一种怎样的看法?此外,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还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又体现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举例说明。答案:(1)说汉话(或语言方面)。影响: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或社会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答出其中1点即可)(2)同等(或团结或友爱或开明或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