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与个人德性修养说来惭愧,对于身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四书之首,有“中国人的《圣经》”之称的《论语》,本人至今并未完整地看完读完。接触论语最多的时间段想来恐怕是高中了,但那时毕竟也只是为了应付语文卷子上的几道题而捧起那本书,那时年少,了解到的只是片面之词和断章之义,并没有太深的触动与过多的感悟。自认为所谓经典,得等到阅尽人生百态尝过生活艰苦后,捧起书来读,那时才能真正体味到经典中所蕴含的哲理哲思。但正如对于一本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样,对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亦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便只能浅谈一下我所感知的《论语》与个人的德行修养的关系。有人说《论语》是两千年来中国人生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可见我们读《论语》就是要借由《论语》来构建我们个人自身的心灵城堡,以便寻求更好的发展,而《论语》无疑是最适合当这座城堡的基石的。《论语》以《学而》篇为开篇之章,旨在强调“学而第一”的学习思想,强调学习为人第一要务。人区别于动物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于人善于学习,学习知识,关于如何生存、为人处事、更好生活的知识,而并非只是所谓对学科、对知识的理解,更多的是对规律、对事物的认识,孔子所提倡的也应该是这种“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学习是有乐趣的,这种乐趣在于因为学而产生的与人与事有关的喜悦,因学而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来访以及自身素质是提高而收获的快感,同时要成为君子亦是通过学这一途径,只有学习才能完善自己,这句话无疑是真理。而“学”,首先是要立德,其次为增智,次之才为致用。对于崇高思想的执著,孔子认为是对丰富健全的精神境界的向往,应远高于物质享受的追求。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讲求的便是对崇高思想境界的追求,对健全的精神境界的向往。所谓“道”,即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与对规律的掌握。道不是容易悟透的,但知识的学习却是相对容易的,纵观现代生活中的浮浮躁躁,潜心治学显得更为可贵。由此可以说追求“道”的过程便是学习的过程。如不学,修身养性从何谈起?“百善孝为先”,孝是人类最原始的感恩之心,动物尚有反哺之心何况是人呢?关于孝方面的学习也是孔老夫子教导弟子成人和德行修养的必修课之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为人修身养性的第一个层次便是“入则孝”。孔子有着这样的人格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安之”就是让老人外在安其身,内在安其心。“百善孝为先”这句俗话不可谓有其存在的意义,人的生命的父母给予的,生命是最珍贵的东西,对于给予你最珍贵的生命的人,你如果不能对其感恩,回报他们孝顺他们,你怎么会去善待其他常人。如此便可以说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的。孝说易做不易,现在的子女们为了学业哪能常伴父母左右,上学是这样,工作后劳碌奔波见父母一面的机会更是寥寥,仿佛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才是与父母在一起最多的时光,可那时心智尚未成熟,哪懂得孝顺父母,无一不是让父母操着心。等你事业有成后想孝顺父母了,可也会晚了一些,以致世间有了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子欲养而亲不待”。虽然现代社会的孝总能折合成一种物质条件,例如大房子或名车等,让父母能享受这些。但这样的孝更多意义上更接近于“养”。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孔子的反问令人深思。中国人总说的“孝”,是“孝敬”,是“孝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而是与心“敬”,心“顺”所联系。“孝”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存在于天下大道之志的朴素的温暖的生命的起点。所以从现在起就应该对父母在心中敬,从心中顺,才能将“孝”自然的流露出来,其孝行才美德。对父母的孝顺不应只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应让他们不用为孩子整天担忧操心,没事多主动打电话回去问问家里的情况,主动告知自己的情况,主动找他们谈心,也许没什么重要的大事,但总归能让父母知道自己安好,这便能让他们安心,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孝顺。在《论语》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疾之忧。意思是只有你生病时才能让父母忧虑,因为那是无法避免的,但其余的事你就要尽力去周全,不能让长辈操心担忧。孔子亦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又长寿了一年,惧的是父母又老了一岁,孝顺时日只怕所剩不多,故父母在,且行且珍惜,及时行孝。关于《论语》的核心思想,不得不说的便是仁了。据说有人统计,“仁”这一字前后在书中一万多字中就被提到有一百零九处。老实说我也没有认真去考证过,不过可想而知仁的核心地位。孔老夫子提倡仁德,在自己生活的小圈子里,“仁”的表现是“孝悌”,而在社会的大圈子里,“仁”的表现是“忠恕”,在古代社会从孝敬父母变成“孝敬”君主,就成了“忠”,从敬爱兄弟变成敬爱同事朋友,就成了“恕”。可见“忠恕”应该是“孝悌”的另一种表现。有了“忠恕”,社会方能和谐运作,更好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因为在孩子在家庭里最先习得与人相处的方式,然后再带到社会中去润饰的。现代心理学认为,孩子与父亲的相处关系会相应地影响道他和领导的相处关系。不得不说的是关于“恕”道的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来已耳详能闻众所周知,但能真正做到的人却是寥寥。子贡自以为恕,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而孔子回答:“赐也,非尔所及也。”孔老夫子说这不是一厢情愿能够做得到的。“恕”来源于理解之心,知道人生的无助于苍凉后再去理解他人的艰辛和自己道路的远大,它包含感激之心,就是对当下的日子、身边的人都抱有深深的珍重和淡淡的感怀。想来也可以说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让我们不能都达到七十二贤人的境界,如果眼睛盯着别人的短处,就反衬了自己的长处,议论他人的不幸,也许自己的内心就得到一种自足的宣泄,但这样就远离孔子的“恕”道了。所以自认为为人处事更多需要谦卑与宽恕,多欣赏别人,认可别人,这样便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与物,由此便应是仁心之发端。德行修养可谓仁心之修养,原宪问过孔子:“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一个人不争强好胜,不夸口其谈,不嗔怪埋怨,也没太多的欲望,那他算不算做到仁了呢?实际上,这个标准已经很高了,但孔子淡淡的说:“可以为难矣,人则无不知也。”做到这些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至于是不是到达了仁的标准,我还是不敢说。那是因为仁不仅仅是一种情怀,它也是人格道德的一种终极追求。那似乎“仁”是很难的,但是“仁”无非就是我们跟世界相处的一种状态,一种和谐的状态,它从行为上表现出来,你克制自己不好的地方,你的心就会平和下来,一旦平和了,仁爱自然就会流露。其实仁很简单,事实上,孔子已经直截了当的告诉人们怎么做才算是仁,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那就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他人保持宽和恭敬的态度,温和且谦恭,拥有人格的基石——人品,信誉,还能抓住无所不在的机遇,敏锐的察觉变化,宽惠待人。那么他是一个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他可以以此安身立命。也就是“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但往往也就是最简单也最难做到,因为会被自身和周围环境所限制胁迫。但无需太过考虑远大抱负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身为个人,只需做好自己的事,待人接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GRG合同范本:环保节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合作协议2篇
- 2024年版施工项目协议范本版
- 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13热学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后提能演练
- 龙岩学院《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食堂环保评估与整改合同3篇
- 01生物和生物圈教学实录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广告拍摄制作合同
- 2024年度离婚后财产分配执行合同2篇
- 2024年度舞蹈工作坊与音乐家合作合同3篇
- 2024至2030年中国八角烫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校一策方案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 高校实验室安全通识课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DBJ15-22-2021-T 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技术规程(广东省)
- 银行客户经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集团公司)
- 《安全系统工程》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数学师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科学阅读材料(课件)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 2022年度尾矿库安全风险辨识及分级管控表
- 投标项目进度计划
- 关于发展乡村产业的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