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3_第1页
08第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3_第2页
08第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3_第3页
08第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3_第4页
08第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第三节:高层建筑与大跨度建筑重点:二战后高层建筑与大跨度建筑得以发展缘由以及发展趋势。大跨度建筑的几种结构体系。难点:结合建筑结构的学问,理解大跨度建筑的几种结构体系。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得以发展缘由:城市人口集中,用地惊惶,地价昂贵;

高层占地少,可扩市区空地,有利于城市绿化和环境卫生;

使道路、管线集中设置,费用少;

垂直交通比水平交通便利,便于联系;

凹凸相间、点面结合,改善再教化面貌,丰富城市艺术;

显示自己的实力与取得广告效果;

计算机与先进技术的发展,供应了科学基础。高层建筑的分类(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一类高层:9----16层(最高50米)二类高层:17----25层(最高75米)三类高层:26----40层(最高100米)四类高层:超高层,40层以上(100米以上)高层建筑的发展过程:(1)第一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发展状况:城市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从单体向群体发展,造型从塔式~板式。实例:1911~1913——纽约,渥尔华斯大厦——52层(241米)

1931——纽约,帝国大厦——120层(381米)1931——纽约,帝国大厦——120层(381米)(2)其次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发展状况:由欧美发展到世界各地,高度增加、数量增多、造型新颖 。实例:a、“板式”风格,钢结构体系:

1950年——纽约,联合国秘书处大厦----39层

1952——纽约,利华大厦----22层

1958~1960——丹麦,哥本哈根SAS

1956~1958——纽约,西格拉姆大厦1950年——纽约,联合国秘书处大厦——39层体形为简洁的板式,长边为带形玻璃窗,短边为光滑的大理石实墙面。1952——纽约,利华大厦----22层

1952年SOM事务所设计的纽约利华肥皂公司大楼,高22层,开创了全部玻璃幕墙高层建筑的先例。大厦主体现为直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没有变更。窗框用铜材制成,墙面上还凸出一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加墙面的凹凸感和垂直向上的气概。整个建筑的细部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艺的审美品质,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西格拉姆大厦-纽约(1956—1958)b、“塔式”风格,玻璃摩天楼,钢结构体系

1964~1965——芝加哥,玛利耶那城大厦——60层

1976——亚特兰大,桃树中心广场旅馆——70层c、“塔式”风格,铝材或钢板作外墙,钢结构体系

1965~1970——芝加哥,约翰汉考克大厦——100层

1968~1971——匹兹堡,美国钢铁公司大厦——69层

1969~1973——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雅马萨奇110层

1970~1974——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10层

商业用房占据了底层空间,向上为停车库,办公空间及住宅区。在94层为观景台,95层与96层处有云霄全景餐厅。1965--1970——芝加哥,约翰汉考克大厦——100层1969~1973——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雅马萨奇110层设计者是美籍日裔建筑师雅马萨奇,方柱形,高411米,打破了纽约帝国州大厦保持42年的世界最高建筑的记录。整个世界贸易中心可容纳5万人工作,每天来办事和参观的人还有3万左右。世界贸易中心的外墙是排列很紧密的钢柱,外面包以银色铝板。施工时间两年,当上面还在施工是下面已经交付运用。大楼受到很大的风压力,实测最大位移有28厘米。2003年9月11日,毁于恐怖攻击事务。西尔斯大厦由9座钢结构框架焊接的塔楼组成。这种结构削减了因高度带来的风摆问题。塔楼宽度相同,高度不一。大厦外面的黑色环带奇异地遮盖了服务性设施区。

1970~1974——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10层d、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

美国:1974—52层—贝壳广场大厦—休斯顿市

1976----76层+2层----水塔广场大厦----芝加哥

加拿大:

1974----72层----第一银行大厦----多伦多

1963--1968----31层、25层----多伦多市政厅大厦

欧洲:

1955--1958----30层----皮瑞利大厦----意大利米兰

1969--1973----58层+6----曼恩·蒙帕纳特大厦

亚洲:

1973----55层----新宿三井大厦----东京

1979----60层+3----阳光大楼----东1963--1968----31层、25层----多伦多市政厅大厦市政厅设计成两个对峙的圆弧形建筑,分别为20层和27层。两幢弧形建筑拥抱着中间蘑菇状的议会大厅。大厅前为菲利普广场;广场上有巨大的喷泉水池,冬天作为溜冰场,是市民聚会憩息的场所,常有音乐会及演出,体现出市民与政府的亲密关系。皮雷利大厦是米兰市伦巴第区的政府办公大楼,30层高,是米兰市的最高建筑及经济的象征。

内尔维设计,建于1956~1958年,主体建筑为混凝土和玻璃结构。是二战后意大利经济复苏的标记。1955~1958——意大利米兰,皮雷利大厦——30层构筑物:世界最高构筑物:多伦多国家电视塔(1974),高水平598米大跨度建筑得以发展的缘由:社会须要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大跨度建筑的发展趋势:外貌向科学化、现代化迈进覆盖空间越来越大大跨度建筑的新结构屋顶:(1)钢筋混凝土薄壳顶

内尔维----1950----意大利都灵展览馆

1957----罗马奥运会体育宫大跨度建筑(2)折板结构

内尔维----(1953--195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大厅---巴黎(3)悬索结构

小沙里宁----(1953--1958)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厅---华盛顿

丹下健三----1964----代代木竞技场----东京

(4)张力结构

古德伯罗·奥托----1967----蒙特利尔世博会西德馆

(5)悬索结构

1972----联邦储备银行----美国丹下健三----1964----代代木竞技场----东京

汉城体育场

加拿大温哥华B.C.体育场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康纳体育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