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f522ae0e6d62b53aae896cf6faae379/bf522ae0e6d62b53aae896cf6faae3791.gif)
![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f522ae0e6d62b53aae896cf6faae379/bf522ae0e6d62b53aae896cf6faae3792.gif)
![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f522ae0e6d62b53aae896cf6faae379/bf522ae0e6d62b53aae896cf6faae3793.gif)
![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f522ae0e6d62b53aae896cf6faae379/bf522ae0e6d62b53aae896cf6faae3794.gif)
![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f522ae0e6d62b53aae896cf6faae379/bf522ae0e6d62b53aae896cf6faae37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从小拳用奥做舒班人三年六班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做好接班人“典”是经典更是典故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我国中学英语教育也随之开展教学创新活动,以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在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要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此,中学英语教师不可再沿袭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应当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分层教学策略,以保障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中学英语分层教学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教学改革正稳步推进,初中英语为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也在不断探索中寻求新的发展和进步。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从根本上提高了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水平。初中生正处于情感意识成长的关键时期,实际英语教学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满足初中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为各层次智力发展的学生提供重要保障。二、中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意义英语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一样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能够促进教学发展的规律,初中英语无论是发音方式、文字形态还是语法逻辑均具有本学科典型的特点。学习英语和学习汉语不一样,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是从一出生就开始接触英语,在实际学习中仍感觉比较困难。另外,初中英语学习以小学英语为基础,进入初中后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层次不齐,因此,在初中英语中开展分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满足不同智力学生的实际需求,是现代初中英语发展的有效途径。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英语解题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共同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未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新知识的承受能力,导致课堂效益偏低;2.英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实际教学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学生除了能应付考试外,英语表达能力非常差,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目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初中英语课堂必须开展分层教学,在坚持“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初中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三、分层教学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需要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性特点,据此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在分层过程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两层法,这种分层方式的前提条件是考虑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和在学习中的表现,然后再以英语考核成绩为依据来实施分层工作,以七十分为界限。超过七十分的第一层,未达到七十分的则为第二层。这种分层方式在操作方面比较简单,有利于教师的管理;第二种方式是则是三层法,这种分层方式是将英语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的学生单独做为一层,对其进行特训,然后再以第一种方式来进行分层。这种分层方式,强化了对英语优秀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的这种方式很难实施。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教师则要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同样的,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层滚动法,另一种则是复式教学法。所谓分层滚动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欲望,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在对第二层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加以鼓励,以增强其学习英语的信心。而复式教学法,则是向全体学生开展英语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但在更深入的教学中就要把握好所要拓展知识的难度,要保证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听懂,而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能完全掌握。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时候,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较为优秀的第一层学生则需要其掌握所有的单词,并能够背诵所学的课文,而第二层的学生则只需要掌握黑体部分的重点单词,背诵教师勾画出的重点段落。四、结束语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是我国中学英语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对症下药,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且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研究方法的叙事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运用于教育领域,它是在对教育科学化追求反思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随后成为一种趋势,并于90年代在我国流行推广。叙事研究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我国的外语教学总体上存在耗费多,而效益低的问题[1]。为了解决此问题,外语教师需要思考研究,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虽然外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有其特殊性,但又有一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特点,因此叙事研究也适合外语教师。一、外语教学中叙事研究的内涵“教育叙事研究是以故事为手段,通过对过去事件的发生、现在的影响以及未来的期待来建构教育生活的意义。”[2]从叙述的主体来看,叙事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叙事的行动研究”,二是“叙事的人类学研究”[3]。本文所说的叙事研究属于第一种,即“行动研究”。更具体地说,叙事研究就是指通过记叙文本的方式,教师叙说教学活动中个人化的教育经验和问题解决,或者是讲述教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教学事件。教师通过叙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达到改善教学的目的。外语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是一种“叙事的行动研究”,外语教师同时充当外语教学研究的“述说者”和“记述者”,叙述的对象是自己的教育实践或某些教育问题[3]。外语教师做研究就是在讲教育故事,它要求外语教师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教学中发生的问题,然后再将自己怎样遇到并如何解决该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写”外语教育故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写”自己的外语教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通过这种反思,外语教师内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因此,外语教师“记述”教育事件实际上就成为转变教学观念和改变教学行为的一种行动方式。也就是说,在写作教育故事之前,外语教师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行动。外语教师在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故事后,可以把经验升华为外语教育理论。二、外语教学中叙事研究的意义外语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是研究外语教师生活中的故事,是外语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有意义的经历事件,叙事研究的目标是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外语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在叙事中外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生活、教育理念等等进行反思,因此,无论对外语教师、对学生,还是对学校乃至社会来说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叙事研究能够促使外语教师学习并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或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或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关于教育的理想、观点、认识、看法等,它与教学行动是紧密相连的,并渗透于教师的教育活动中,指导着教师的行动,影响着教师职业的稳健发展[4]。教师的教育思想或理念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做法。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教师在叙事中反思。由于教师的反思总是从某种教学理念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将经由这种反思而发生转变。例如:如果外语教师不了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他们就无法从该角度实施反思,只有学习掌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会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问题,在反思的过程体现自己的理念,进而通过叙事研究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其次,叙事研究有助于解决外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教学。教育叙事是有选择地记叙教育情境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这些事件往往令人振奋、激动,或令人不安、悔恨等,这类事件通常表现为某种矛盾和问题,一般都是具有研究价值的[5]。外语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衡量教学成败的关键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外语学习效果,即最终结果必须体现在外语学习主体上。外语学习主体的生理和认知因素(如:年龄、智力、语言潜能和认知风格),还有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如:动机态度和个性),学习策略都会影响外语学习。另外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等也会影响外语学习。诸多因素决定了教师在外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外语教师在写教育故事前需要针对具体问题采取行动,否则就会无事可叙。因此,叙事研究无疑是外语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最后,叙事研究改变了外语教师的身份,促使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在进行叙事研究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或教改的被动接受者。当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外语教学时,就会注意收集故事材料,增强对教学问题的敏锐度,并积极思考问题,努力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对教学的看法、态度、行为方式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就会对教育教学重新理解和改进,对教学规律及其本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5]。通过教育叙事,教师能生成更加合理的外语教学观点和态度,从经验中学习,处理将面临的外语教学现象和问题。同时,叙事研究使外语教师转变成“研究型教师”,不但有利于真正提高教学技能和改进教学方法,而且也有助于外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增强,提高外语教师的科研水平,反过来更好地促进外语教学。三、外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叙事研究近年来外语教育界都在呼吁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倡导教师不但要研究如何教,更要研究学生如何学。叙事研究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能使外语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使教师可以参与教学研究,使教师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以科研促教学。外语教师的叙事研究并非是人人都能做的事,需要进行培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步骤。1.勤于学习在撰写“教育故事”之前,教师需要学习外语教学理论。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对真实教育事件的再现,这种再现是以某些教育学理论为前提基础,对来自于教学实践的原材料进行选择和提炼,在再现中进行反思和研究。[6]学习Krashen的监控学习理论能够使外语教师了解i+1输入假设以及外语学习和习得的关系;学习交际语言教学论有助于外语教师应用交际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习自主学习理论能让外语教师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这些从西方引进的二语习得理论,能促使外语教师在中国外语教育环境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和创造,可以提高外语教师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可以转变他们的思想和理念。因此,外语教师掌握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对更好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是必需的。2.善于发现问题并付诸行动对于开展叙事研究,外语教师要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并敏于行事。上面已提到,教师的叙事是一种行动方式,在写作教育故事之前,老师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活动。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教师的“叙说”就可能成为比较困难的事情。而教师讲教育故事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要探究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这就需要外语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教学问题。随后探究该问题,并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外语教师进行叙述之前必须先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否则在叙述时外语教师们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叙。3.撰写外语教学故事在进行教育叙事时,外语教师可遵循一般教育学的原则。根据刘良华,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第一,外语教学叙事包括一个或几个真实教学事件,可以是某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叙述必须具有情节性和可读性。第二,每个外语教学叙事所讲述的教学事件必须有代表性,体现教育故事背后的相关教学理念,有较强的说服力。教学叙事可以反映教师解决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如自主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产生的某种教学遗憾(如忽视对学生的策略培训所产生的悔恨、师资水平造成的遗憾等)。第三,在叙述教学事件时,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处理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促使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凸显或转变自己的外语教育理论以及外语教育信仰。最后,教学叙事必须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它可以是成功学习者,多媒体教学或者学习策略培训等。外语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是一种教育行动研究方法,外语教师通过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以改进日常的外语教学实践生活。在外语教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叙事研究是外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突破口,对有效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改变外语教师的身份,促进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外语教师在进行叙事研究时,需要勤于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并付诸行动、并学会撰写教育故事,才能保证有事可叙,使教育叙事研究得以顺利开展。外语教师的叙事研究不但可以促进外语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而且还可能会推动我国的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主题班会——1从小拳用奥做舒班人三年六班主题班会从小拳用奥2从小学用典,做好接班人“典”是经典更是典故从小学用典,做好接班人3第一讲走进经感第二讲学习典故第三讲诗意栖第一讲走进经感4走进经典经1、诗经,诗一种文学体裁,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按音律分走进经典5立(1)古体诗:包括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是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洛的规定。立6发展轨迹:《诗经》楚辞多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明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新乐府。发展轨迹:《诗经》楚辞多汉7登风急天高猿啸哀高渚清沙白鸟飞回例(首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颈联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登风急天高猿啸哀8海首四句,对仗比律诗自由量者按“言”分三言、四言、五言、言!2七言、杂言等。较常见的有五言、七言的何和律诗海首四句,对仗比律诗自由9一种韵文形式,由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又称长短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上阕上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下阕下片)一种韵文形式,由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10诗与词的主要区别1诗的句式大致整常2诗可不与音乐配合而齐,词的句式长作;短不一,又称长词配合音乐而创作。短句诗与词的主要区别11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12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13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14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15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16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17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18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19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20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21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22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23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24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25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课件26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27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从小拳用奥做舒班人三年六班主题班会从小学用典,做好接班人“典”是经典更是典故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我国中学英语教育也随之开展教学创新活动,以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在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要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此,中学英语教师不可再沿袭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应当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分层教学策略,以保障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中学英语分层教学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教学改革正稳步推进,初中英语为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也在不断探索中寻求新的发展和进步。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从根本上提高了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水平。初中生正处于情感意识成长的关键时期,实际英语教学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满足初中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为各层次智力发展的学生提供重要保障。二、中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意义英语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一样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能够促进教学发展的规律,初中英语无论是发音方式、文字形态还是语法逻辑均具有本学科典型的特点。学习英语和学习汉语不一样,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是从一出生就开始接触英语,在实际学习中仍感觉比较困难。另外,初中英语学习以小学英语为基础,进入初中后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层次不齐,因此,在初中英语中开展分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满足不同智力学生的实际需求,是现代初中英语发展的有效途径。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英语解题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共同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未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新知识的承受能力,导致课堂效益偏低;2.英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实际教学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学生除了能应付考试外,英语表达能力非常差,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目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初中英语课堂必须开展分层教学,在坚持“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初中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三、分层教学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需要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性特点,据此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在分层过程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两层法,这种分层方式的前提条件是考虑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和在学习中的表现,然后再以英语考核成绩为依据来实施分层工作,以七十分为界限。超过七十分的第一层,未达到七十分的则为第二层。这种分层方式在操作方面比较简单,有利于教师的管理;第二种方式是则是三层法,这种分层方式是将英语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的学生单独做为一层,对其进行特训,然后再以第一种方式来进行分层。这种分层方式,强化了对英语优秀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的这种方式很难实施。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教师则要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同样的,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层滚动法,另一种则是复式教学法。所谓分层滚动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欲望,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在对第二层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加以鼓励,以增强其学习英语的信心。而复式教学法,则是向全体学生开展英语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但在更深入的教学中就要把握好所要拓展知识的难度,要保证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听懂,而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能完全掌握。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时候,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较为优秀的第一层学生则需要其掌握所有的单词,并能够背诵所学的课文,而第二层的学生则只需要掌握黑体部分的重点单词,背诵教师勾画出的重点段落。四、结束语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是我国中学英语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对症下药,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且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研究方法的叙事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运用于教育领域,它是在对教育科学化追求反思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随后成为一种趋势,并于90年代在我国流行推广。叙事研究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我国的外语教学总体上存在耗费多,而效益低的问题[1]。为了解决此问题,外语教师需要思考研究,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虽然外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有其特殊性,但又有一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特点,因此叙事研究也适合外语教师。一、外语教学中叙事研究的内涵“教育叙事研究是以故事为手段,通过对过去事件的发生、现在的影响以及未来的期待来建构教育生活的意义。”[2]从叙述的主体来看,叙事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叙事的行动研究”,二是“叙事的人类学研究”[3]。本文所说的叙事研究属于第一种,即“行动研究”。更具体地说,叙事研究就是指通过记叙文本的方式,教师叙说教学活动中个人化的教育经验和问题解决,或者是讲述教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教学事件。教师通过叙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达到改善教学的目的。外语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是一种“叙事的行动研究”,外语教师同时充当外语教学研究的“述说者”和“记述者”,叙述的对象是自己的教育实践或某些教育问题[3]。外语教师做研究就是在讲教育故事,它要求外语教师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教学中发生的问题,然后再将自己怎样遇到并如何解决该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写”外语教育故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写”自己的外语教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通过这种反思,外语教师内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因此,外语教师“记述”教育事件实际上就成为转变教学观念和改变教学行为的一种行动方式。也就是说,在写作教育故事之前,外语教师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行动。外语教师在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故事后,可以把经验升华为外语教育理论。二、外语教学中叙事研究的意义外语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是研究外语教师生活中的故事,是外语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有意义的经历事件,叙事研究的目标是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外语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在叙事中外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生活、教育理念等等进行反思,因此,无论对外语教师、对学生,还是对学校乃至社会来说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叙事研究能够促使外语教师学习并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或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或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关于教育的理想、观点、认识、看法等,它与教学行动是紧密相连的,并渗透于教师的教育活动中,指导着教师的行动,影响着教师职业的稳健发展[4]。教师的教育思想或理念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做法。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教师在叙事中反思。由于教师的反思总是从某种教学理念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将经由这种反思而发生转变。例如:如果外语教师不了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他们就无法从该角度实施反思,只有学习掌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会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问题,在反思的过程体现自己的理念,进而通过叙事研究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其次,叙事研究有助于解决外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教学。教育叙事是有选择地记叙教育情境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这些事件往往令人振奋、激动,或令人不安、悔恨等,这类事件通常表现为某种矛盾和问题,一般都是具有研究价值的[5]。外语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衡量教学成败的关键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外语学习效果,即最终结果必须体现在外语学习主体上。外语学习主体的生理和认知因素(如:年龄、智力、语言潜能和认知风格),还有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如:动机态度和个性),学习策略都会影响外语学习。另外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等也会影响外语学习。诸多因素决定了教师在外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外语教师在写教育故事前需要针对具体问题采取行动,否则就会无事可叙。因此,叙事研究无疑是外语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最后,叙事研究改变了外语教师的身份,促使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在进行叙事研究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或教改的被动接受者。当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外语教学时,就会注意收集故事材料,增强对教学问题的敏锐度,并积极思考问题,努力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对教学的看法、态度、行为方式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就会对教育教学重新理解和改进,对教学规律及其本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5]。通过教育叙事,教师能生成更加合理的外语教学观点和态度,从经验中学习,处理将面临的外语教学现象和问题。同时,叙事研究使外语教师转变成“研究型教师”,不但有利于真正提高教学技能和改进教学方法,而且也有助于外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增强,提高外语教师的科研水平,反过来更好地促进外语教学。三、外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叙事研究近年来外语教育界都在呼吁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倡导教师不但要研究如何教,更要研究学生如何学。叙事研究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能使外语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使教师可以参与教学研究,使教师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以科研促教学。外语教师的叙事研究并非是人人都能做的事,需要进行培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步骤。1.勤于学习在撰写“教育故事”之前,教师需要学习外语教学理论。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对真实教育事件的再现,这种再现是以某些教育学理论为前提基础,对来自于教学实践的原材料进行选择和提炼,在再现中进行反思和研究。[6]学习Krashen的监控学习理论能够使外语教师了解i+1输入假设以及外语学习和习得的关系;学习交际语言教学论有助于外语教师应用交际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习自主学习理论能让外语教师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这些从西方引进的二语习得理论,能促使外语教师在中国外语教育环境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和创造,可以提高外语教师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可以转变他们的思想和理念。因此,外语教师掌握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对更好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是必需的。2.善于发现问题并付诸行动对于开展叙事研究,外语教师要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并敏于行事。上面已提到,教师的叙事是一种行动方式,在写作教育故事之前,老师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活动。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教师的“叙说”就可能成为比较困难的事情。而教师讲教育故事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要探究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这就需要外语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教学问题。随后探究该问题,并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外语教师进行叙述之前必须先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否则在叙述时外语教师们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叙。3.撰写外语教学故事在进行教育叙事时,外语教师可遵循一般教育学的原则。根据刘良华,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第一,外语教学叙事包括一个或几个真实教学事件,可以是某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叙述必须具有情节性和可读性。第二,每个外语教学叙事所讲述的教学事件必须有代表性,体现教育故事背后的相关教学理念,有较强的说服力。教学叙事可以反映教师解决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如自主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产生的某种教学遗憾(如忽视对学生的策略培训所产生的悔恨、师资水平造成的遗憾等)。第三,在叙述教学事件时,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处理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促使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凸显或转变自己的外语教育理论以及外语教育信仰。最后,教学叙事必须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它可以是成功学习者,多媒体教学或者学习策略培训等。外语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是一种教育行动研究方法,外语教师通过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以改进日常的外语教学实践生活。在外语教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叙事研究是外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突破口,对有效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研发协议书
- 高新科技研发成果转让合同
- 公司场地长期租赁合同
-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方案
- (高清版)DB2104∕T 0007-2021 抚顺煤精
- 2025年吉林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技巧答案大全
- 小学三年级口算题
- 2025年道路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复习题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细胞的增殖第1节第1课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教案新版浙教版
- 《网络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农村述职报告
- 2024年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考点14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在希望的田野上》课件
- 2024年教育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 七年级数学(人教)上册木杆和重物试验方程解法
- TD-T 1048-2016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 抖音账号租赁合同协议
- 三甲医院临床试验机构-31 V00 专业组备案及考核SOP
- 胞嘧啶化学合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