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精品讲解1声学课件_第1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精品讲解1声学课件_第2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精品讲解1声学课件_第3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精品讲解1声学课件_第4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精品讲解1声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声现象第一板块声学·新课标第一讲声现象第一讲│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1声现象的实验探究1.探究一:声音的传播

(1)实验装置:如图K1-1所示。实验现象: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入真空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会越来越________。得出结论: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真空________传声。小介质不能第一讲│考点梳理·新课标2.探究二: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1)实验装置:如图K1-2所示实验现象: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使其振动幅度大致相同,观察到钢尺伸出越短,振动越________,音调越________。得出结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________越高,音调________。快高频率频率越高第一讲│考点梳理·新课标

(2)补充说明: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于________的声音叫次声波,大于________的声音叫超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频率赫兹20Hz~20000Hz20Hz20000Hz3.探究三: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1)实验装置:如图K1-3所示。实验现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到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________。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响度越________。(2)补充说明: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另外响度还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第一讲│考点梳理·新课标大幅度振幅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转换法距发声体的距离第一讲│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1.下列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第一讲│针对训练·新课标2.[2010·长沙]

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K1-5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B.在月球上吹哨也能听到该哨声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音调会更高A第一讲│针对训练·新课标3.如图K1-6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中不正确的是(

)A.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B.听到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D.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到人耳的[解析]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响度就越大,所以C错误。C

第一讲│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1.[2011·清远]

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一只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弦发声时的(

)A.振幅B.响度C.音色D.音调

[解析]

弦乐器的振动频率与弦的粗细、长短、松紧程度有关,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弦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故演奏者一只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音调,选D。D第一讲│针对训练·新课标

2.[2011·漳州]

演唱会上,坐在后排的小陈可以清晰地听到他喜欢的明星的歌声。因为歌手发出的声音经过扩音设备________大大增强;虽然看不清台上的歌手,但根据声音的________,也能辨别出演唱的歌手。响度音色第一讲│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认识噪声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无规则第一讲│考点梳理·新课标2.噪声的来源(1)交通运输噪声:如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机械运转声等;(2)工业噪声:如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3)施工噪声:如盖楼、打桩的声音等;(4)社会生活噪声:如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第一讲│考点梳理·新课标3.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以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其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长期生活在________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4.噪声减弱的途径在______处防止噪声产生,如排气管上加的消声器;在______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如加隔音设备以及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塞。分贝dB30~40dB90dB声源传播人耳第一讲│针对训练·新课标

[解析]

控制噪声有三个途径,即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由题图知,这种下凹道路的设计相当于道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从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来减弱噪声的,故正确选项为D。第一讲│针对训练·新课标2.[2011·株洲]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装置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B第一讲│针对训练·新课标3.[2011·广东]

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A.①②

B.②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第一讲│针对训练·新课标

[解析]

控制噪声有三个途径,即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由题意知,①③④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②是在声源处阻止噪声的产生,所以四种措施均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正确选项为D。第一讲│知识梳理·新课标3.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利用(1)超声波:通常把高于________的声音称为超声波,B超和声呐利用超声波传递________,超声波还能够传递能量,可以用来去污垢、打碎结石等。(2)次声波:低于________的声音称为次声波,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如预报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台风等;另外地震、海啸、爆炸时产生的次声波携带的能量具有很大的破坏力。20000Hz信息20Hz第一讲│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1.图K1-8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解析]探测海深、回声定位和超声波探查都是利用声音来获得信息的,故选B。B第一讲│针对训练·新课标2.[2011·绵阳]

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