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中国古代史整理】(详细版)_第1页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中国古代史整理】(详细版)_第2页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中国古代史整理】(详细版)_第3页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中国古代史整理】(详细版)_第4页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中国古代史整理】(详细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史料的分类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1、文献史料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2、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三、其他史料分类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原始农耕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③对中华文明产生影响(重农思想、农业科技等)2、中华文明的起源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多元文化)核心: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3、史料二、【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前21世纪一前1600年)】1、后世文献(《礼记》)大同之世(原始社会)-小康之世(阶级社会)公天下-家天下禅让制-世袭制部落联盟-国家(基本特征: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2、考古(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宫殿式建筑:社会分化石制农具:农耕经济青铜器:青铜时代礼器、祭器:体现等级贵贱3、结论:二重证据证实夏王朝争论:缺少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资料三、【商朝与青铜文化(前1600—前1046)]1、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朝2、政治体制:内外服制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控制的地区关系:松散的联盟3、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社会分工)4、文化:青铜文化(青铜器的象征和功能、甲骨文)结论:通过考古挖掘,商朝已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西周(前1046—前771)牧野之战,定都镐(西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隋、唐东周春秋(前770—前476)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前475—前221)封建制度形成时期秦(前221—前206)楚汉战争(前206—前202)一、【政治】(一)分裂-统一1、三次大分裂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三次大一统秦的统一(前221)隋的统一(589年,西晋曾短暂统一)趋势:统一是主流,元的统一(1279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国家的统一与分裂1)、国家统一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②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使民族矛盾逐渐缓和,是封建国家统一的基本原因。③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发展。④中原汉族先进文化的吸引]力,使少数民族的统一向心力不断增强。⑤统治者注意采取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⑥长期战乱后,人民渴望统一。⑦卓越历史人物致力于统一的伟大作用。2)、国家统一的影响:①保持了社会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④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⑤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⑥有利于边疆的巩固和开发。⑦有利于建设大型社会工程,如水利设施、长城等。⑧有利于抵御少数民族政权的掠夺。⑨有利于抵御外国的侵略等。1)、国家分裂的因素有:①由于政治黑暗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及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中央集权统治力量的衰弱而无力控制地方。②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而最终压过中央集权力量。③或由民族矛盾尖锐所导致。④但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是造成分裂的根本原因。2)、国家分裂的影响:①长期的分裂割据必然影响到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但由于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因而长期分裂之后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其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然大大加强。2、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客观:(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的变革、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生产力发展。(政治)七国争雄促成了区域性的统一;各国内政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建设上出现趋同倾向(思想)法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主观:①商鞅变法,“人亡政不息”,使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②秦国没有严格的宗法制度,同族人被重用的不多,外来人才能得到重用和信任。③远交近攻逐国破、合纵连横战略高。④秦王嬴政个人杰出的才能。3、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确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封邦建国-中央集权1、西周:封邦建国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①分封同姓诸侯及异姓功臣、贵族;②分封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作用:①对殷人合围控制;②提高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2、东周:由于生产力发展,诸侯变王田为私田,井田制瓦解,政权不断下移,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礼崩乐坏,分封制逐渐瓦解3、秦:确立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制①含义:“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矛盾:皇权vs相权)(中央vs(中央vs地方)②原因:地理环境:封闭(大河文明)经济因素: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统一的国家政权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御敌政治因素:吸取分封制的教训;秦完成了统一思想因素:法家思想③内容:政治上:皇帝-(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发越族,设立三郡④特征:皇权至上;中央集权;官僚政治⑤作用:积极i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ii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消极i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ii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m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三)选官制度飞卿世禄(西周)-军功授爵、国君任命(战国)-王侯将相不必贵胄(秦)二、【经济】西周:井田制(属周王所有,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东周:铁器牛耕,生产力发展-开垦私田-土地私有产生-井田制瓦解,承认土地私有秦: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继续发展,自给自足,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三、【思想文化】1、西周:礼乐文化礼:维护社会秩序维系宗法关系和等级制度显示身份、权力、义务的差别乐:激发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团结礼乐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东周:礼崩乐坏,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礼崩乐坏,战乱不休;在乱世求治的过程中应运而生。

具体表现: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政治上: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出现局部统一;分封制崩溃,向中央集权体制转变。阶级上:自耕农和新兴地主阶级出现,“士”阶层的活跃,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文化上: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地位: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成为古代学术思想的源头。1^:①儒家孔子A、“礼”: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礼”的规范约束人的言行,维护等级秩序以达稳定社会。要“克已复礼”。B、“仁”:“爱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准则。要“仁者爱人”,由亲及远,故孝“为仁之本”,便能恢复礼制,实现安定与和谐。C、“义”: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行为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道德标准,就是“义”。要重义轻利。三者的区别与关系:礼是行为规范,仁是道德准则,义是礼的规范与仁的精神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孟子::“仁政”思想;民贵君轻;性善论荀子:礼法兼治、王霸并用;君舟民水论;“性恶论”②法家韩非、李斯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治;君主集权制;重视功利;严刑峻法法家思想受统治者的重视原因:法家强调法治、君主集权,有利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实力,在动荡的局面中实现统一的要求③道家老子否定现世,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秦:焚书坑儒历史原因①是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②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史学:刘知襄与《史通》(1)刘知黑:唐代史学理论家。生活在唐武周、中宗时期。(2)著作:写作《史通》。《史通》对唐朝以前的中国史学做了系统的考察,阐述了史书体例、编撰方法以及史家著述的原则等。(3)史学观点:刘知襄论史学编撰,提倡“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他还提出史家“三长”说,认为优秀的史学家应当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方面的素质。(4)地位:他的这些观点,不仅时人以为知言,也得到后代学者的公认。第三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一、【政治】(一)统一一分裂一统一西汉:(前202—8年)长安东汉:(25年一220年)洛阳曹魏(220,洛阳)蜀汉(221,成都)东吴(229,建业)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三国鼎立119^-南朝三国鼎立119^-南朝(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西汉汉初:汉承秦制,平七国之乱,布衣将相出现“文景之治”武帝:内外朝;刺史制;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盛世出现的原因:①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②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局部调整封建生产关系;③人民的辛勤劳动启示:统治者必须实行以民为本的统治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时代的需要2、东汉初期:刘秀以柔道治天下,“光武中兴”后期:地方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政治上:世代做官,成为官宦世家经济上:田庄规模宏大,自给自足(农、手工)武装: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装聚族而居、各霸一方的割据势力(三)选官制度推举制(秦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推举制:依据社会舆论选拔人才,如果政治清明可选拔到人才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高低为依据,无法广泛选拔人才,门阀势力扩大,对中央王朝构成威胁二、【经济】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汉初政策调整:休养生息-经济恢复与发展(文景之治:清静无为,与民休息,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省刑约法)-武帝盛世三国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南方经济开始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三、【思想】汉初: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武帝:有为的思想----儒表法里1、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①必要性政治上:相权日盛,诸侯王势力复胀民族上:匈奴进犯黄老思想不合需要②可能性客观上:政治稳定,经济上总体发展,如文景之治主观上:汉武帝个人的雄才大略2、儒学受统治者重视的原因董仲舒兼采阴阳五行学说,改造儒学提出“天人感应政治上:“君权神授”、“大一统”学说伦理上:“三纲五常”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儒学独尊地位的体现(倡儒、尊儒):①儒家经典称为“经”,阐释儒家经典称为“经学”②设立五经博士,专事儒经的研究与传授③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五经学完并经过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做官④郡县建立地方学校,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才4、儒学独尊的影响: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②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通经致用成为普遍追求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④为封建专制制度提供理论根据;新儒学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司马迁与《史记》(纪传体)1、时代背景:西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家强盛;文化繁荣;国家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封建制度加强。2、《史记》创作的宗旨:11)究天人之际:探讨天道和人事(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通古今之变: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3)成一家之言: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想。3、《史记》的评价独创的体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取材宏富、内容广博:古代的百科全书据事直书详今略古、关注当代叙事生动、言语简练四、【民族关系(民族融合)】1、汉武帝:(北)对匈奴的三次战争(西)对西域疆土的拓展:设河西四郡,天山南北地区与内地联为一体。西南、东南、东北和西部设郡县或其他管理机构2、三国时期,进一步民族融合3、北魏:孝文帝改革(全面汉化)内容:①迁都洛阳②通用汉语、汉服、汉姓、胡汉通婚。③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④仿汉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作用: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为隋唐的统一富强奠定基础;是促进民族融合的典范。4、民族融合的方式:自上而下以政治手段推行的融合;自下而上因经济、文化互动而实现的融合5、民族融合的特点:相互渗透、取长补短6、民族融合的的影响:使各民族缩小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五、【对外关系】西汉丝绸之路兴起张骞出使西域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境内)、通往中亚(安息古波斯)、西亚,直到欧洲(大秦古罗马)。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隋:581-618唐:618---907一、【政治】(一)大一统时期:589年,隋结束南北对峙,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唐巩固了大一统。(二)制度的创设1、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时创,唐继承和发展)机构设置:特点作用集体宰相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互相牵制避免专权和独裁分工明确政令贯彻效率高影响:①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②加强了皇权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③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2、科举制(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为主)依据:考试成绩作用:政府网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门阀势力受有效抑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官僚文化素质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且影响欧洲国家的文官体制消极:仍讲究门第,科场舞弊现象,非科举入仕者占很高比例;明清时禁锢思想,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三)唐的鼎盛1、贞观之治:宽民;用贤;纳谏;拓边2、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的时期3、安史之乱:由盛转衰二、【经济】长安---国际大都市三、【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平友好文成公主入藏四、【对外关系】1、丝绸之路全盛

原因:疆域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来文化采取宽容开明、兼收并蓄的政策交往人员:使团、留学生;商贾、僧侣,尤其是粟特人交往物品:中国:丝绸、纸张、瓷器西方:乐舞、绘塑、天文、医药南亚:佛教2、东亚文化圈五、【文化】刘知襄(唐史学理论家)《史通》:史书体例、编撰方法、史家论述的原则“善恶必书”史家“三长”说:史才、史学、史识柢907—1368年柢907—1368年「①年契丹政权建立,后改国号为辽②M询-.北宋建立.97炜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海战的局面《⑧1038年,元吴称帝,建立西夏④1115年阿骨打建拿,1125金代江.1127金灭北柒、⑤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1276元灭南朱11279元灭南宋抵抗势力..1271年元朝建立;年元朝统一至朝国;年亓潮灭亡时各政权并立元""JZ-a-3-a-53aa-3aa-!9"Jilaa--a-a-3-a-a-3-a-Ba__五代」宋品命元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的继续繁荣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一、【政治】(一)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全国大一统(二)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1、北宋:军事上(1)杯酒释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2)内重外轻,中央设禁军,地方留厢军(3)实行更戍法政治上:文官体制(1)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形成一个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2)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政治新格局:“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作用:(1)有效地防止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局面的重演,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2)加强了皇权,削弱地方力量(3)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与积贫、积弱的现象2、元中央:中书省一一总理全国政务,下辖六部枢密院一一管理军事御史台一一负责监察百官宣政院一一统领宗教事务、管辖西藏地方:行省制度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琉球行省制度的特点: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对辽阔地区的有效管辖。行省制度的意义:①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②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促进了民族融合。③我国政治制度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沿用至今(三)北宋中期改革失败表明政府自救破产王安石变法历史背景、内容和作用背景:①三冗两积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②庆历新政提供经验教训③宋神宗的支持内容: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进步性(历史作用):①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③王安石“三不足”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局限性:①变法没有、也不可能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学习必备欢迎下载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寝区山靛鼠至后忌丽!重。启示:(1)从改革的原因来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从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来看: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能取得成功。(3)从改革的过程来看:改革会有阻力、充满艰险,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4)从改革者及用人看: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并注意用人。二、【经济】1、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2、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原因:(1)西夏的兴起,阻断了原来的“丝绸之路”(2)经济重心南移(3)南宋政府鼓励海上贸易(4)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达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明州外贸机构:市舶司出入物品出口:丝织品、茶叶、瓷器等入口:香料、药材、珍宝等。作用使宋政府获得巨大的财政收入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活力三、【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加强】战:北宋与辽;金与辽;金与北宋(靖康之变);金与南宋(哪城会战、二次北伐);蒙古与西夏、金;蒙古与南宋和:宋辽,亶渊之盟;宋夏议和;夏辽议和;宋金绍兴和议;榷场是文明交融的两种形式四、【对外关系】:继续保持对外开放,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五、【科技文化】:高度繁荣,继续领先于世界,三大发明外传1、思想:宋明理学的发展背景: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1)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2)道教、佛教的流行和冲击:(3)“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内容:“二程”: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天理”是万物本源;“天理”与礼治秩序和伦理纲常直接联系。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1)提出“天理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伦理纲常就是其具体体现。(2)要“存天理,灭人欲”。(3)朱熹将四书五经编辑成《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奠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作用: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积极: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宗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取材: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司马迁、司马光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治史目的上,从探索天道和人事的关系转向为帝王提供历史经验。取材上,从百科全书式转向以政治军事为主的、以朝代兴亡为主线,治史立场日益转向统治者。体裁上:人物纪传体到历史编年体社会背景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加强,统治者对史学编纂的控制不断强化2、科技: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进程具有推动作用三大发明:(1)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13世纪传播,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为欧洲文化的进步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火药,唐朝末年用于军事-13世纪传播,对欧洲历史产生巨大影响,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3)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时改进用于航海。宋元时期外传亚欧-为欧洲探索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沈括(1)《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2)创“十二气历”(3)推测太行山是昔日之海滨,华北平原系河流冲积泥土而成(4)最早使用“石油”一词第六单元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明:1368—1644X#:1636---1912(清前期:康雍乾1661~1796)一、【政治】(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原因:(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2)思想:儒家的大一统思想(3)经济:封建经济的持续繁荣,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需求(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的作用(汉民族先进的文明对少数民族的吸引力)措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东北:(康熙时)①雅克萨之战打击沙俄新疆地区②《尼布楚条约》西北:①平定准嚼尔部叛乱打击沙俄新疆地区②平定回部叛乱,设伊犁将军东南:进兵台湾,设台湾府(康熙时)西南:①雍正时设驻藏大臣②乾隆时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③金瓶掣签制(二)君主专制的强化达到顶峰1、明:在中央,废丞相,设内阁目的:加强皇权过程:①明太祖:明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②明成祖: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在皇帝授意下参与机务③不断完善,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完全遵照皇帝旨意行事实质:皇权的组成部分2、清清初:沿用内阁,六部,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设南书房雍正时:设军机处乾隆时:加强军机处职能,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形同虚设二、【经济】1、明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康乾盛世经济繁荣农业:①南方种植双季稻,产量大为提高;②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推广迅速;③桑茶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