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家战略 课件_第1页
印度国家战略 课件_第2页
印度国家战略 课件_第3页
印度国家战略 课件_第4页
印度国家战略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度国家战略主讲人:制作人:印度国家战略主讲人:印度的概况印度,是印度共和国(RepublicofIndia)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族等级制度问题较为严重。印度在软件业出口方面表现突出,金融,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也有快速发展。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的概况印度,是印度共和国(RepublicofInd国情简介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人口数量:1,210,193,422(2011年)印度GDP:世界第10名,1,843,382(百万美元)主要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国花:荷花国家格言:“唯有真理得胜”国情简介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美国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居第二位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都已达到较高水平2004年生物技术部发布了一项计划,要将印度变成“生物信息学的全球中心”。信息技术的成功彻底改变了欧洲和美国对印度的评价和印象。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印度对自身潜力的看法,正在培植着印度的科学自信。继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和中国之后第五个掌握了“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并一箭十星成为第一。美国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居第二位印度拥有庞大的人才库。根据麦肯锡公司的数据,年轻印度大学毕业生(拥有7年或7年以下工作经历的人)的数量大约为1400万。这相当于中国的1.5倍,美国的2倍。印度每年有高达250万的信息技术、工程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毕业生,其中有65万研究生和4000-6000名博士生。印度有大约2000种语言,其中55种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学。有各自文学宝库的19种完善语言被定为印度的官方语言。2007年相关数据显示,印度人口识字率达到75%,但成人文盲仍高达3亿,居世界之首。印度拥有庞大的人才库。根据麦肯锡公司的数据,年轻印度大学毕业印度国家战略课件印度的国家安全战略“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成为军事强国,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是印度国家战略长期追求的总目标。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紧紧围绕这一总目标制定和实施,并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可以概括为"稳定周边,威慑巴基斯坦,遏制中国,拦阻区外大国,控制印度洋,确保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印度采取了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科技等综合措施。印度的国家安全战略“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成为军事强国,21经济战略如果说以“硬”为特色的“中国模式”,即中国经济的增长是由物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扩张推动的,属于汗水(inspiration)驱动型;那么,所谓“印度模式”,就是以“软”为特色,由它的制度基础设施与企业家精神(aspiration)来塑造的。“向东看”战略,将重点加强与东盟等地区组织与大国的经贸关系。经济战略如果说以“硬”为特色的“中国模式”,即中国经济的增长1947年,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开始执政,他强调国家计划,推行国家资本主义和国有化,限制私营企业,保护民族产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偏向于苏联模式的“尼赫鲁模式”。尼赫鲁模式获得了成功,并使印度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20世纪80年代英•甘地和拉•甘地执政期间都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加大出口的力度,减少贸易壁垒,看重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拉•甘地还提出“用信息化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最后引发了印度社会的信息产业革命。经过20世纪80年代英•甘地和拉•甘地的调整,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超过了5%,从此摆脱了发展缓慢停滞的阶段,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1947年,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开始执政,1991年以后,拉奥政府刚上台就对传统的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为口号的改革。拉奥政府的模式再一次取得了成功,使得印度90年代的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并由此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1998年以后,瓦杰帕伊联合政府上台以后,把扶持的重点放在了以IT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大力推进经济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的进程,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1991年以后,拉奥政府刚上台就对传统的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进2004年辛格上台后,调整了改革的重点、方向和力度,他强调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地区差异,减小贫富差距,并逐步提高教育经费在国内上产总值中的比例。再此时期内,印度经济仍然以很高的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大大增强了印度的整体实力,为印度的崛起做好了准备。印度在其崛起的过程中,形成了这种有别于其它东亚国家的独特的发展模式,它依赖国内市场而非出口,它依赖服务业而非制造业。2004年辛格上台后,调整了改革的重点、方向和力度,他强调农军事战略战争观

印度认为,战争是人类的社会现象,是实现国家政治目标的一种斗争形式。印度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统一,维护民族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的总目标。印度军事思想在原英国殖民当局军事思想的基础上,经过将近50年的实践与发展,已初步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军事战略战争观世界两极格局结束后,印度为实现国家战略的总目标,将继续推行其依托南亚、深入印度洋的军事战略;防务政策将更加强调自力更生和对付地区冲突;军队建设将进一步贯彻精兵原则;作战思想将突出强调打高技术战争和做好打地区核战争的准备。20世纪末21世纪初,印度在实现其经济大国目标的同时,将全力实现其现代化军事强国的目标。印度自认为其陆军实力名列全球第三,海军名列第五、空军名列第六。实行募兵制。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为127万,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陆军103.5万,海军7万,空军17万。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世界两极格局结束后,印度为实现国家战略的总目标,将继续推行其印度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到2015年成为世界军事大国的战略规划,大力推进海、陆、空三军转型。陆军: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变;海军:向远洋作战型军种转变;空军:向航空航天型军种转变。以此建立一支适应未来战争需要、与国家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未来军队”。为适应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军费支出结构也作了极大调整,被称为“首要花费项目”的武器采购费用达到了3340亿卢比,比上一财年1690亿卢比的实际采购费增加了近1倍。印度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到2015年成为世界印度国家战略课件印度的核战略印度一直奉行“地区威慑”的核战略战略方针:(1)在战争威胁判断上,突出核威慑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低强度战争)的威胁,战争准备从打一场全面战争转向打多场边境局部战争;(2)以巴、中两国为主要对手。拥有对巴进行一场全面战争的能力,迫使其撤出所占领土;将中国视为潜在威胁,对中国不放弃“既得利益”,相机进行新的扩张和蚕食;

印度的核战略印度一直奉行“地区威慑”的核战略(3)以进行“有限战争”作为主要作战手段,即通过给对手以必要的惩罚,实现相对有限的战争目的;(4)通过外交、军事和经济手段,特别是核威慑,谋取和维护对南亚诸国的威慑与控制;(5)控制从阿拉伯海到南中国海之间的海域,坚持不允许外国干涉南亚和印度洋事务的政策,特别是中国同印度邻国发展军事关系;(6)加速与东盟建立经济上的战略联盟和“军事合作”关系。(3)以进行“有限战争”作为主要作战手段,即通过给对手以必要外交战略印度政府认为要成为世界公认大国,必先推行大国外交,依据自身实力和外交策略,发挥实际大国的功能冷战后印度外交政策的总体目标可概括为由点及面的全方位大国外交。所谓点就是坐上其梦寐以求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为印度成为世界大国张势。所谓面则是全面改善印美,印俄,印日,印中及印度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推行大国平衡外交全方位的务实外交,一定程度上使印度摆脱了长久以来的孤独冷落地位和自年进行核试爆以来在国际社会的孤立状态。外交战略印度政府认为要成为世界公认大国,必先推行大国外交,依海洋战略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区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一直是世界大国争霸的核心地区。地缘政治大师和著名的战略家都把这一地区看作世界的核心地区。陆权论大师H·J·麦金德认为中东中亚是世界的“心脏地区”;海权论大师A·T·马汉也认为“谁掌握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亚洲。印度洋是‘七个大洋的关键’。21世纪将在印度洋上决定世界的命运。”无论从陆权论还是海权论来看,印度都处于世界地缘政治的核心位置。谁占有次大陆并具有强大的海军力量,谁就有称霸世界的希望。海洋战略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区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一直是世界大国争印度海洋战略的特点:

排他性、针对性、扩张性

排他性

潘尼迦的“钢圈理论。

印度洋的地理特点使印度海洋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排斥区外势力在印度洋的存在,印度要在区内惟我独尊、独霸一方,“如果在适当的地方布置下海空军基地,造成一个围绕印度的钢圈,又在圈内建立一支力量强大、足以保卫内海的海军,那末,对于印度的安全与昌盛大有关系的海洋就可以受到保护,变成一个安全区。”印度海洋战略的特点:

排他性、针对性、扩张性排他性针对性。印度的海洋战略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印度的海军最初针对巴基斯坦,随着海军势力的增长,印度海洋战略主要目标转向了区外大国。印度对美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虽不满,但也深知无力与之对抗。印度最为关注的是区外其他海洋大国如中国、日本对印度洋的举措,尤其对中国疑忌更重针对性。印度的海洋战略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印度的海军最初针对扩张性。灿烂的文明、悲惨的殖民经历使印度产生了强烈的大国意识。早在独立前夕,印度国父尼赫鲁就提出印度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18〕要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必须控制印度洋,成为从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的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印度认为要实现以上宏伟目标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地理上和大国的雄心决定了印度发展海军不仅仅要起力量平衡作用,而且要拥有力量投送能力。,使“印度洋”变成“印度湖”,“印度洋是印度的印度洋”。扩张性。灿烂的文明、悲惨的殖民经历使印度产生了强烈的大国意识印度国家战略课件能源战略开发新能源

印度能源配置的不合理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损失,降低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加了能源密集度。因此,印度加大了对新型能源的研发及投入,在核能风能以及太阳能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能源战略开发新能源制定能源外交政策

虽然印度在新能源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距离满足能源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时间内,石油供需仍然是影响其能源安全的最大问题。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原油市场的波动都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和国内政局稳定产生深远影响。为确保石油天然气的供应,保障能源安全,印度积极采取措施,多点布局,寻求能源多元化:制定能源外交政策颁布能源产业政策第一,在21世纪初先后颁布两部法律。用法律形式规范国家能源保护和利用行为。第二,调整管理机构。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印度政府对能源部门加强领导,不断通过政策措施规范油气工业的运行。第三,开放能源勘探市场,降低进口关税。第四,建立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第五,建立清洁能源发展机制。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门建立了非常规能源部和印度可再生能源开发机构。第六,建立能源储备,保障能源安全。颁布能源产业政策文化战略印度文明历史悠久,但是在现代化的国际社会中,印度文化以多种形式对国际市场输出,但是印度的文化输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和战略,印度的文化增加了印度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国际社会的目光。历史上,印度的佛教文明传入中国现代社会,印度的电影文化富有特色,深受喜爱文化战略印度文明历史悠久,但是在现代化的国际社会中,印度文化印度国家战略课件思考龙与象的博弈:中国和印度的战略对抗

思考龙与象的博弈:中国和印度的战略对抗思考印度国家战略制定背后的历史因素一、以实力求安全:印度传统中的扩张与霸权思想二、殖民时代历史对安全的提示战略环境对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制定的影响思考印度国家战略制定背后的历史因素印度国家战略主讲人:制作人:印度国家战略主讲人:印度的概况印度,是印度共和国(RepublicofIndia)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族等级制度问题较为严重。印度在软件业出口方面表现突出,金融,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也有快速发展。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的概况印度,是印度共和国(RepublicofInd国情简介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人口数量:1,210,193,422(2011年)印度GDP:世界第10名,1,843,382(百万美元)主要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国花:荷花国家格言:“唯有真理得胜”国情简介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美国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居第二位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都已达到较高水平2004年生物技术部发布了一项计划,要将印度变成“生物信息学的全球中心”。信息技术的成功彻底改变了欧洲和美国对印度的评价和印象。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印度对自身潜力的看法,正在培植着印度的科学自信。继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和中国之后第五个掌握了“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并一箭十星成为第一。美国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居第二位印度拥有庞大的人才库。根据麦肯锡公司的数据,年轻印度大学毕业生(拥有7年或7年以下工作经历的人)的数量大约为1400万。这相当于中国的1.5倍,美国的2倍。印度每年有高达250万的信息技术、工程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毕业生,其中有65万研究生和4000-6000名博士生。印度有大约2000种语言,其中55种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学。有各自文学宝库的19种完善语言被定为印度的官方语言。2007年相关数据显示,印度人口识字率达到75%,但成人文盲仍高达3亿,居世界之首。印度拥有庞大的人才库。根据麦肯锡公司的数据,年轻印度大学毕业印度国家战略课件印度的国家安全战略“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成为军事强国,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是印度国家战略长期追求的总目标。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紧紧围绕这一总目标制定和实施,并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可以概括为"稳定周边,威慑巴基斯坦,遏制中国,拦阻区外大国,控制印度洋,确保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印度采取了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科技等综合措施。印度的国家安全战略“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成为军事强国,21经济战略如果说以“硬”为特色的“中国模式”,即中国经济的增长是由物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扩张推动的,属于汗水(inspiration)驱动型;那么,所谓“印度模式”,就是以“软”为特色,由它的制度基础设施与企业家精神(aspiration)来塑造的。“向东看”战略,将重点加强与东盟等地区组织与大国的经贸关系。经济战略如果说以“硬”为特色的“中国模式”,即中国经济的增长1947年,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开始执政,他强调国家计划,推行国家资本主义和国有化,限制私营企业,保护民族产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偏向于苏联模式的“尼赫鲁模式”。尼赫鲁模式获得了成功,并使印度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20世纪80年代英•甘地和拉•甘地执政期间都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加大出口的力度,减少贸易壁垒,看重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拉•甘地还提出“用信息化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最后引发了印度社会的信息产业革命。经过20世纪80年代英•甘地和拉•甘地的调整,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超过了5%,从此摆脱了发展缓慢停滞的阶段,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1947年,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开始执政,1991年以后,拉奥政府刚上台就对传统的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为口号的改革。拉奥政府的模式再一次取得了成功,使得印度90年代的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并由此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1998年以后,瓦杰帕伊联合政府上台以后,把扶持的重点放在了以IT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大力推进经济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的进程,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1991年以后,拉奥政府刚上台就对传统的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进2004年辛格上台后,调整了改革的重点、方向和力度,他强调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地区差异,减小贫富差距,并逐步提高教育经费在国内上产总值中的比例。再此时期内,印度经济仍然以很高的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大大增强了印度的整体实力,为印度的崛起做好了准备。印度在其崛起的过程中,形成了这种有别于其它东亚国家的独特的发展模式,它依赖国内市场而非出口,它依赖服务业而非制造业。2004年辛格上台后,调整了改革的重点、方向和力度,他强调农军事战略战争观

印度认为,战争是人类的社会现象,是实现国家政治目标的一种斗争形式。印度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统一,维护民族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的总目标。印度军事思想在原英国殖民当局军事思想的基础上,经过将近50年的实践与发展,已初步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军事战略战争观世界两极格局结束后,印度为实现国家战略的总目标,将继续推行其依托南亚、深入印度洋的军事战略;防务政策将更加强调自力更生和对付地区冲突;军队建设将进一步贯彻精兵原则;作战思想将突出强调打高技术战争和做好打地区核战争的准备。20世纪末21世纪初,印度在实现其经济大国目标的同时,将全力实现其现代化军事强国的目标。印度自认为其陆军实力名列全球第三,海军名列第五、空军名列第六。实行募兵制。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为127万,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陆军103.5万,海军7万,空军17万。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世界两极格局结束后,印度为实现国家战略的总目标,将继续推行其印度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到2015年成为世界军事大国的战略规划,大力推进海、陆、空三军转型。陆军: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变;海军:向远洋作战型军种转变;空军:向航空航天型军种转变。以此建立一支适应未来战争需要、与国家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未来军队”。为适应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军费支出结构也作了极大调整,被称为“首要花费项目”的武器采购费用达到了3340亿卢比,比上一财年1690亿卢比的实际采购费增加了近1倍。印度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到2015年成为世界印度国家战略课件印度的核战略印度一直奉行“地区威慑”的核战略战略方针:(1)在战争威胁判断上,突出核威慑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低强度战争)的威胁,战争准备从打一场全面战争转向打多场边境局部战争;(2)以巴、中两国为主要对手。拥有对巴进行一场全面战争的能力,迫使其撤出所占领土;将中国视为潜在威胁,对中国不放弃“既得利益”,相机进行新的扩张和蚕食;

印度的核战略印度一直奉行“地区威慑”的核战略(3)以进行“有限战争”作为主要作战手段,即通过给对手以必要的惩罚,实现相对有限的战争目的;(4)通过外交、军事和经济手段,特别是核威慑,谋取和维护对南亚诸国的威慑与控制;(5)控制从阿拉伯海到南中国海之间的海域,坚持不允许外国干涉南亚和印度洋事务的政策,特别是中国同印度邻国发展军事关系;(6)加速与东盟建立经济上的战略联盟和“军事合作”关系。(3)以进行“有限战争”作为主要作战手段,即通过给对手以必要外交战略印度政府认为要成为世界公认大国,必先推行大国外交,依据自身实力和外交策略,发挥实际大国的功能冷战后印度外交政策的总体目标可概括为由点及面的全方位大国外交。所谓点就是坐上其梦寐以求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为印度成为世界大国张势。所谓面则是全面改善印美,印俄,印日,印中及印度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推行大国平衡外交全方位的务实外交,一定程度上使印度摆脱了长久以来的孤独冷落地位和自年进行核试爆以来在国际社会的孤立状态。外交战略印度政府认为要成为世界公认大国,必先推行大国外交,依海洋战略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区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一直是世界大国争霸的核心地区。地缘政治大师和著名的战略家都把这一地区看作世界的核心地区。陆权论大师H·J·麦金德认为中东中亚是世界的“心脏地区”;海权论大师A·T·马汉也认为“谁掌握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亚洲。印度洋是‘七个大洋的关键’。21世纪将在印度洋上决定世界的命运。”无论从陆权论还是海权论来看,印度都处于世界地缘政治的核心位置。谁占有次大陆并具有强大的海军力量,谁就有称霸世界的希望。海洋战略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区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一直是世界大国争印度海洋战略的特点:

排他性、针对性、扩张性

排他性

潘尼迦的“钢圈理论。

印度洋的地理特点使印度海洋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排斥区外势力在印度洋的存在,印度要在区内惟我独尊、独霸一方,“如果在适当的地方布置下海空军基地,造成一个围绕印度的钢圈,又在圈内建立一支力量强大、足以保卫内海的海军,那末,对于印度的安全与昌盛大有关系的海洋就可以受到保护,变成一个安全区。”印度海洋战略的特点:

排他性、针对性、扩张性排他性针对性。印度的海洋战略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印度的海军最初针对巴基斯坦,随着海军势力的增长,印度海洋战略主要目标转向了区外大国。印度对美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虽不满,但也深知无力与之对抗。印度最为关注的是区外其他海洋大国如中国、日本对印度洋的举措,尤其对中国疑忌更重针对性。印度的海洋战略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印度的海军最初针对扩张性。灿烂的文明、悲惨的殖民经历使印度产生了强烈的大国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