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书社”,“以社之户口,书于版图”,也就是把村社的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书于“版图”的村社也就被称为“书社”。“书社”的出现A.加重了农民负担B.便于政府征收赋税C.强化了中央集权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参考答案:把村社的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村社被称为“书社”,是统治者了解户口和土地状况,以此作为征收赋税的凭据。故答案为B项。确定征收赋税依据,不能说明加重了农民负担,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不能反映,排除;登记村社土地,不能说明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排除D项。B2.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无资充個而佣力自活”,“计岁而受直者曰长工,计时而受直者曰短工,计日而受直者曰忙工”。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力。这一现象表明A.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B.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C.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参考答案:D【详解】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说明地主对农民的控制较为松弛,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故D正确;材料反映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无法体现“普遍存在”雇佣关系,排除A;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但经营方式仍然是铁犁牛耕的小农经济,B项“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北方农业的情况作对比,无法得出“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联系所学清朝农业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故体现了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故A正确。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过于片面,故B排除。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也过于片面,故C排除。材料主旨也不在于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故D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影响;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影响4.1949年4月,英国紫石英号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下游水域前线地区,遭人民解放军炮击.人民解放军总部声明,要求英国政府承认错误并道歉和赔偿,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和各国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这一声明体现了A.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B.旧中国屈辱的不平等外交历史的结束C.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中共寻求外交解决紫石英事件的办法参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共的外交政策。根据“1949年4月”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紫石英事件发生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故排除A、C项;题意没有反映与旧中国屈辱外交有关的内容,故排除B项。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愿意通过和平外交的方式解决紫石英事件,说明中共寻求外交解决紫石英事件的办法,故选D。【点睛】本题应注意紫石英事件发生的时间实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所以虽然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意考虑和各国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但这些外交原则和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外交原则不是同一个概念。5.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参考答案:C6.春秋时期,诸侯王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荐举的官员,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表明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

B.君主的选官权旁落C.察举制开始形成

D.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参考答案:A春秋时期的军功爵制,冲击了贵族世袭的世官政治,故A项正确;“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说明君主的选官权并未旁落,故B项错误;察举制开始于西汉,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官员举荐人才的影响,故D项错误。7.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导致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参考答案:A略8.下表是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该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晚清政府税收逐年提升 B.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C.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D.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分析表格信息可知,晚清财政收入中农业税收比重不断下降,到1911年只占总收入的16%,而工商业税收持续增长,到1911年上升的69%,其他收入也在1911年接近农业的比重,可见该表反映了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的本质,故选C。A项尽管是事实,但仅为表象,B、D两项所反映的问题不全面,故排除。9.1944年7月22日,美军观察组肩负着美国政府赋予的特殊使命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开始了美国官方与中国共产党长达三年的正式交往。下列对美军观察组表述正确的是A.为美国政府制定对华政策提供依据

B.了解中共准备与之建立外交关系C.表明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发生动摇

D.敦促国共合作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参考答案:A10.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15~16世纪,两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

B.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

C.罗马法内含自然法的原则

D.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参考答案:A考察古代世界——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15——16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对“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法律规定需要增加,所以出现两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11.“政事堂”是唐初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合一办公场所,开始设在门下省,后来迁到中书省,唐玄宗时改称为“中书门下”。宋初,中书门下成为最高行政机构。有学者认为这一设置明显与“三省体制”的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是“政事堂”的设置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C.导致三省行政效率降低D.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参考答案:B唐代初期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此时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后来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凡是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到宋代政事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行政机构也就是中书门下,也就是说相权在集中扩大,故选B;12.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A、经营者革命的推动

B、福利国家的出现C、国有化的推动

D、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参考答案:A经营者革命指企业的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管理所有业务),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然而由专门的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等人才进行经营。经营的管理人员不断增加,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斗争性在于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13.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C平民中不再有债权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参考答案:D14.有人说:“帝王们也是‘经济人’,……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据此,材料观点认为“重农抑商”政策()A.实现了其效用的最大化B.始终是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贯穿了中国古代历史D.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参考答案:考点:2X: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分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重农抑商”政策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即作用并不是都是值得肯定的.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更是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故应该有所改变,但统治者依然在用.故B错误.材料强调帝王们制定政的策都是出于现实的考虑,任何经济政策都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重农抑商”政策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前并未推行.故C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以自然经济为主导时,统治阶级为维护自然经济而作出的必然选择.故D正确.故选D.15.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A.《斯大林传》

B.《大独裁者》(电影)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二次大战三巨头》参考答案:C16.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A.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B.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C.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

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参考答案: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体现出增加了新的城邦,但没有体现出各城邦以某个城邦为中心形成从属关系,故A项错误;新城邦开拓了古希腊的疆域,扩大了贸易范围,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古希腊出现了霸权国家,故C项错误;实行民主政治的城邦是雅典,其他城邦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故D项错误。答案:B17.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参考答案:C18.西周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比较

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进行

C、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参考答案:B19.《皇明祖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对此理解符合史实的是()A.成祖罢相,高度集权 B.都察御史,行使监察C.权分六部,内阁统帅 D.废除丞相,政治清明参考答案:考点: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中明清专制主义强化,了解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在中央行政机构的调整,客观评价其影响.本题用排除法做.解析:材料中“罢丞相”是明太祖,不是明成祖,故A错误,排除;材料中都察院掌管全国监察,B项符合;内阁无统帅权,明朝废除丞相后,并没有出现政治清明现象,故CD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D.故选B.20.西方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②体现了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③体现了世界史逐渐发展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D21.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的双璧,两者各有特色,其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A.撰修宗旨

B.语言风格C.求真求实

D.编纂体例参考答案:A项3分,B、D项1分,C项0分试题分析:本题关键的是抓住根本这一点。根本不同点往往在性质或者目的上。《史记》的编纂是个人和家庭的事业;《资治通鉴》则是为了警醒皇帝,这是根本的区别。此外编纂体例一个是纪传体一个是编年体,语言风格也有差异,但在真实性上两者没有差异。【考点定位】中国史学的发展·古代的史家与史籍·司马迁与《史记》;中国史学的发展·古代的史家与史籍·司马光与《资治通鉴》22.“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球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注解的国民经济建设路线或方针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参考答案:D23.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着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②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救国出路④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所以排除③。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包括商人在内的其他各社会阶层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①②符合爱国主义的精神,④体现团结战斗的精神,故选A。24.“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签署了每个美国公民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对有色公民而言,美国显然未能兑现这张期票。”马丁·路德·金这段著名演讲中“美国公民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指的是(

)A.实现民族独立解放

B.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C.建立民主法治社会

D.黑人与白人权利平等参考答案:B略25.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一王国一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参考答案:C26.右面是日本在侵华故争中历年占领中国领土示意图。图中日本占领中国领土的先后服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参考答案:A解析:①1932年2月占领;②是1937年11月占领;③是1938年10月22日占领;④是1938年10月26日占领。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日本侵华的基本史实的时间记忆。27.2008年5月1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该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当初是为从唐朝来的鉴真和尚建的道场。以下研究鉴真东渡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中最不可靠的是(

)A.查阅历史文献

B.参观唐招提寺

C.咨询专家学者

D.观看故事片《鉴真东渡》参考答案:D2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图5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后中国人“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主要表现在

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引进机器创办近代工业

③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

④探索民主共和之路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参考答案:知识考点: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试题分析:从材料中“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可知这一事件发生于1840年,联系史实可知指的应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之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①正确;“近代最初一步”是指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历程,故②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参考答案:C29.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类似于美国的A.总统

B.国会

C.最高法院

D.美联储参考答案:B30.“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C.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参考答案:D【题目分析】工业革命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但是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贵族阶层就此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中“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涉及是工业资产阶级,故C项错误;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社会结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材料中涉及“穷困潦倒没有贵族身份的人,成为了权势顶峰”体现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1901年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作为第一个经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付诸实施的官方学制文件,其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的诞生。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1906年始清廷诏准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据张海鹏编《中国近代通史》等材料二科举制废除的一个重要社会后果即乡村中士与绅的疏离,下层乡绅中读书人的比例明显下降,乡绅与书本“知识”的疏离可能意味着道义约束日减,其行为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转变,容易出现所谓“土豪劣绅”。从一“独夫”的帝王统治变为“千万无赖之尤”的混治,恐怕是导致后来所谓“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废科举不过是20世纪一系列“斯文扫地”活动的开端。——摘编自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教育改革的特点和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废除科举制的影响。参考答案:(1)特点:儒学教育削弱,重视实践能力;将经济等实用内容纳入考试范围;创建近代教育体制;废除科举考试。(每点,任意两点,有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背景:外国列强的侵略,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对新式人才的需求增加;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八股取士的弊端;受西方先进教育体制的影响;国内开明人士的倡导。(每点,任意3点,有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2)影响:打破传统教育格局;传播近代科学文化;推动新式人才涌现;有利于近代化的展开;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加剧了政治冲突和社会动荡。(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特点:从材料一中的表格来看,其中没有提到关于儒学的相关内容,所以与古代的科举取士相比,可以得出儒学教育削弱,重视实践能力;由“准设算学科取士”、“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可以得出将经济等实用内容纳入考试范围;由“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可得出创建近代教育体制;由“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清廷诏准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可得出废除科举考试。背景:表格中所涉及的时间从1888年到1906年,所以其背景应从这些时间出发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来回答,具体来说,应该结合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从中外两个角度和科举制度自身的弊端思考作答。具体来说,外国列强的侵略,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对新式人才的需求增加;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八股取士的弊端;受西方先进教育体制的影响;国内开明人士的倡导。(2)影响: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一中的“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可得出传播近代科学文化;由“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可得出推动新式人才涌现;由“其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的诞生”可得出有利于近代化的展开;由材料二中的“乡绅与书本‘知识’的疏离可能意味着道义约束日减”可得出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由“是导致后来所谓‘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得出加剧了政治冲突和社会动荡;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废除,打破传统教育格局。点睛:选修模块的考题一般都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根据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相关分析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所以一般情况下,考查内容均不是选修课本上的基本史实。这就需要考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相关时空范围的必修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迁移过来回答有关问题。当然,也有部分问题是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答案的。总之,选修的题目需要活学活用,没有选修教材的知识作为依托,考查内容和形式有很大的自由度。这希引起考生的关注。32.(16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两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邮票图一图二图一1965年发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邮票,全套共4枚,分别是:毛主席在著作;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八路军东渡黄河。

图二1985年发行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邮票,全套2枚。一枚“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战”;另一枚“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

(1)与图一相比,指出图二中纪念抗战胜利的新视角,并分析影响这些新视角出现的因素。(10分)材料二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图四:美国解决市场问题的棍棒:西欧国国主权(2)材料二中两幅漫画在该历史主题研究中有何相同的局限性?综合漫画三、四可以推知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有何影响。(6分)参考答案:(1)视角:增加了国际性内涵,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联系;增加国民党军队抗日内容。(4分)因素:文革结束,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史观发生变化;两岸关系逐渐缓和;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国际上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6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2)局限:站在自身立场上看问题,具有片面性。(2分)影响: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发展;同时也破坏了西欧国家的主权利益,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4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