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斜弱视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国家开放大学斜弱视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国家开放大学斜弱视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国家开放大学斜弱视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国家开放大学斜弱视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开放大学斜弱视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部分)1、在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中,如果不能发现任何影响调节的器质性病变因素,则可以通过配戴眼镜来改善调节功能(B)»A.正确B.错误2、在同视机融合画片的特点是,由一对大致相同的图形组成,但每张图上都有不完全对照点,若两个图形相合,不完全的画面可以互补成一张完整的画面,这两个特殊部分称为控制点(A)oA.正确B.错误3、斜视是指一眼注视时,另一眼偏离目标,双眼视轴呈分离的一种状态(A).A.正确B.错误4、双眼视的形成需要、耳迷路、颈部肌肉反射协调完成(ABCDE)。A.双眼视野重叠B.正常的定位反射C.再注视反射D.集合和散开反射E.本体感受反射5,感觉融像有四种类型,其中描述正确的有(ABD)。A.同时知觉B.重叠C.屈光正常D.立体视E.眼位正位6、在下列选项中,对整个跟随运动的神经通道描述正确的有:(ABCDE)。A.视皮层的大细胞单元和中颗叶皮层察觉视网膜运动B.后顶叶皮层控制空间注意力C.上中颗叶皮层联系头位中心运动D.额叶眼区和背侧脑桥神经核预计目标运动E.小脑计算运动速度7、在视力检查中,影响视力的有许多因素,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关的有:(ABCDE)OA.视网膜刺激B.亮度C.对比度D.眼球运动E.轮廓干扰效应8、对于无法配合完成视力检查的人群,例如婴幼儿,可以结合一下几种方法对视力做定性检查:在下列的选项中与之相符的是:(ABCE)。A.遮盖试验检查B.不同大小视标的对应视力评判C.Catford鼓检查D.试镜片箱检查E.10△棱镜法检查9、为2〜3岁年龄的孩子检查视力,下列选项中,有哪些是常用的检查方法(ADE)oA.Catford鼓B.电脑验光仪C.综合验光仪D.强迫选择优先注视卡片E.Teller视力卡片10、在眼部常规检查中,下列选项中对跟随运动检查需要记录相符的有(ABCDE)oA.是否有偏移B.运动是平滑还是跳跃C.是否伴有眼球震颤D.是否伴有眼睑或眼球位置的变化E.是否在多次运动检查后出现疲劳11,在注视性质检查中,注视位置包括:(ABCD)。A.中心凹注视B.旁中心凹注视C.黄斑注视D.周边注视E.旁周注视12、同视机画片分四类,是同视机功能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ABCDE)oA.同时知觉画片B.融合画片C.融合画片D.立体视画片E.特殊检查用画片13、斜视按眼位偏斜方向划分,可以分为:(ABCDE)。A.内斜视B.外斜视

C.垂直斜视D.旋转斜视E.混合型斜视14、斜视按偏斜的眼别划分,可以分为:(BC)。A.恒定性斜视B.单眼性斜视C.交替性斜视D.间歇性斜视E.共同性斜视15、斜视按斜视与调节的关系划分,可以分为:A.共同性斜视B.部分调节性内斜C.非调节性内斜D.交替性斜视E.调节性内斜16、斜视按发病年龄来划分,可以分为:(CD)。A.恒定性斜视B.调节性内斜C.先天性斜视D.获得性斜视E.交替性斜视17、以下描述先天性内斜视诊断要点正确的是:A.发病年龄在出生六个月以内B.斜视角较稳定(BCE)o(ABCDE)oC.远近斜视角相等(BCE)o(ABCDE)oD.AC/A正常E.早期常出现交叉注视18、以下对屈光调节性内斜视诊断要点描述正确的是:(ABCDE)。A.发病年龄在两岁到五岁之间B.患者在疲劳或情绪激动时内斜视症状加重C.斜视角变化较大D.多为中高度远视、AC/A正常。E.AC/A正常。19、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的正位训练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BCD)oA.内斜明显时常伴有单眼抑制B.内斜明显时可克服单眼抑制C.利于控制正位继而摘去眼镜D.提高双眼裸眼视力E.调节近点正常20、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的正位训练中,选择条件描述正确的是:(ABC)。A.远视度数+3.00D散光+1.00DC,B.患者有一定的依从性和合作性C.不戴镜时斜视度25△正位训练的成功可能性较大D.疲劳或情绪激动时内斜症状加重E.斜视角变化较大21、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诊断要点,描述正确的是:(ABCDE)。A.高AC/A通常大于等于7B.看近内斜度大于看远(15PD)C.中度远视眼较为常见(+L50D-+5.00D)D.内斜明显时伴有单眼抑制E.调节近点正常22、在非调节性内斜视中,对基本型内斜视的诊断要点描述正确的是:(ABCD)oA.出生6个月后发病B.没有明显的屈光异常和调节无关C.远近斜视度相同D.单眼恒定性内斜视者伴有该眼的斜视性弱视E.充分麻痹睫状肌全矫配镜,内斜度数减少,但不能完全矫正23、在非调节性内斜视中,基本型内斜视常用的治疗方法有:(BCDE)oA.长期配戴双光眼镜B.矫正屈光不正C.弱视治疗D.手术矫正眼位E.双眼视功能训练24、在非调节性内斜视中,微小角度内斜视的诊断要描述正确的是:(ABCDE)。A.单眼小角度内斜视常V104B.患眼黄斑中心凹抑制C.患眼轻度弱视D.具有粗略双眼视觉E.多见于先天性内斜视术后25、针对非共同性内斜视外展神经麻痹的特殊检查方法有:(BCDE)。A.双眼视功能检查B.主动收缩试验C.复像分离试验D.同事机检查E.被动牵拉试验26、间接性外斜视较常见的类型可以分为:(BCDE).A.假性聚散型B.散开过强型C.集合不足型D.类似散开过强型E.基本型27、在针对间接性外斜视的双眼视功能检查中,包括:(ABDE)。A.同时视B.融合视C.正负相对调节D.融合范围等E.远近立体视28、可能引起知觉性外斜视的病因,描述恰当的是:(ABCDE)。A.屈光参差性弱视B.先天性白内障C.角膜白斑D.视神经萎缩E.眼外伤。29、与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相关的病因有:及颅内肿瘤等(ABCDE)。A.微血管病B.后交通动脉瘤C.脱髓鞘疾病D.头部闭合性外伤E.眼眶外伤30、下列描述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诊断要点正确的是:(ABDE)。A.大角度外斜视,伴麻痹眼的下斜视和内旋;B.麻痹眼上睑下垂,患眼内转、上转、下转功能障碍;C.瞳孔散大但不固定;D.瞳孔若被遮盖,无代偿头位;E.瞳孔若未遮盖,则面部可能会向受累眼的对侧转;31、以下属于特殊类型斜视描述正确的是(ABCDE)。A.A-V型斜视B.分离性垂直偏斜C.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甲状腺相关性眼病E.重症肌无力。32,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主要临床表现有:等(ABCDE)。A.眼球进行性突出B.上睑回缩C.滞落D.瞬目减少E.眼球运动障碍33、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眼球颤动,它是患疾的常见现象(BCDE)oA.视网膜B.眼外肌C.视觉系统D.内耳迷路E.中枢神经系统34、先天性眼球震颤主要分为:(ABCD)。A.先天性知觉缺陷性眼球震颤B.先天性运动缺陷性眼球震颤C.隐性眼球震颤D.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E.Duane眼球震颤综合征35、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相关检查主要有:询问病史、视力检查、等(ABCDE)。A.屈光检查B.眼位检查C.眼球运动查询D.头位扭转角检查E.电生理检查36、对先天性眼球震颤常见的治疗方法有:(ABCDE)。A.矫正屈光不正B.弱视治疗C.佩戴角膜接触镜D.佩戴三棱镜E.中间带移位术37、下列描述符合斜视的非手术疗法适应证的是:等(BCDE)OA.甲状腺相关疾病B.集合功能不足C.斜视度数未稳定D.不愿意进行手术E.完全调节性内斜38、在斜视的治疗方法中,斜视的非手术疗法主要有:等(ABCD)。A.光学治疗B.正位视训练C.药物治疗D.弱视治疗E.放射治疗39、正位视训练临床应用的重点是:等(ABCDE)。A.建立稳固的中心注视B,舒适的双眼视觉C.消除视觉抑制D.消除异常视网膜对应E.加强双眼融合40、常用的正位视训练方法有:(ABCDE)。A.集合散开训练法B.改善融合幅度C.教导患者识别复视D.消除抑制治疗E.异常视网膜对应治疗41、正位视训练的集合散开训练法,包括等(ACDE)oA.视标移近法B.侧向运动训C.自主性集合法D.同视机训练法E.练跳跃性集合法42、正位视训练中,异常视网膜对应治疗的目的是在的基础上,用于手术前后促进、恢复、巩固视网膜正常对应关系(ABDE)。A.提高斜视眼视力B.消除斜视眼抑制C.弱视治疗D.斜视眼手术E.斜视眼三棱镜矫正眼位43、使用同视机进行异常视网膜对应治疗中,较常用的方法有:(ACDE)。A.后像和实像训练B.教导患者识别复视C.双眼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